财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270
颗粒名称: 财政
分类号: F812.756
页数: 2
页码: 248-2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九江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了财政发展后劲。财政收入增长明显,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主体税种对财政增收贡献增大,纳税大户和民营经济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财政支出实现快速增长,特别关注民生工程和公共财政政策的配套资金,确保了教育、支农、科技三项支出的法定增长要求。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7.5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07亿元,财政支出共完成77.2亿元,均取得显著成绩。
关键词: 九江市 财政经济

内容

【综述】 2007年,全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培植财源,着力推进改革,坚持依法治税,着力深化改革,完善理财机制,优化支出结构,高度关注民生,大力加强财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各项财政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年度收支平衡。全年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5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全年财政支出共完成77.2亿元,同比增长33.1%。
  【坚持固本培源,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 2007年,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要求,积极探索部门间、层级间对同类性质资金进行统筹集中使用的有效途径,集中财力办大事,合理安排资金着力支持经济发展,增强财政发展后劲。一是大力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仅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2360万元,用于招商引资上项目、鼓励奖励纳税大户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发展贷款贴息,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市财政筹集安排资金3000万元,比2006年增加2000万元,投向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一村一品”建设。三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服务经济发展。为落实“四个打造”和支持沿江开发,市财政部门积极主动与国家开发银行进行沟通,就贷款平台和信用结构进行多次协商,并已搭建市政公司、富和公司(开发区)、公路、城西港区四个融资平台。2007年,九江市已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批准15亿元的贷款额度。
  【坚持依法征收,财政增长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努力实现财税征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2007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增收节支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九江市城区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办法》、《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财政部门主动抓好文件落实。特别是通过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理顺了收入分配关系,规范了收入征管秩序,调动了市、区两级做大做优财政“蛋糕”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对重点行业、纳税大户和主体税种的监控,建立重点税源台账,加大打击偷、逃、抗、骗税的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加强督导。多次下派工作组深入到县区和基层进行督导收入入库,并对财政收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位,比增幅,比质量,有力地推动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2007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达到25.4%、23.2%,为近10年最高。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9.7%,比上年提高0.65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3%,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比重首次突破70%,达到71.8%。全市15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全部突破1亿元大关,其中修水县财政收入过5亿元,浔阳区、永修县财政收入过4亿元。
  【坚持深化改革,理财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通过系统升级和接入九江政府网试点,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缩短了资金审核和支付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为进一步简化国库集中支付工资发放流程,减少预算单位工作量,提高工资发放效率,6月底市本级成功启用了综合财政业务工资统发子系统,第一批使用工资统发系统的预算单位达到了88家,通过系统发放工资人数5930人。从9月份开始市本级还将预算外资金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统一了预算单位的资金拨付渠道,方便了预算单位,确保了预算外资金安全。二是提高政府采购效能。进一步完善各项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坚决消除可能影响公正评标的情况,努力提高政府采购的节约率。2007年,全市政府采购预算208417万元(含部门集中采购),实际采购全额173703万元,节约34714万元,节约率16.7%。三是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市财政局积极配合国资委等部门开展对全市1689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清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数123.3亿元(其中市直单位55.2亿元),完成了市直313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梳理、分类汇总和全面核查工作。四是稳步推进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完成100多家单位的津贴补贴发放情况的实地核查,做好了财政“托底”资金测算、核算等工作,市本级从7月份开始启动了规范后津贴补贴的发放工作。五是深化“乡财县代管,村账乡代理”改革。2007年全市180个乡镇和1734个行政村已全部实行“乡财县代管,村账乡代理”改革,乡村改革面已达两个100%。六是做好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工作。全市已从7月1日起,按照“统一渠道、统一方式、统一时间和公开补贴项目、补贴数额及政策依据”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改革工作,确保了专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按照“五个确保”、“四个倾斜”的要求,重点抓好省40条公共财政政策配套资金的落实、新农村建设资金其他民生工程的投入,确保省下达资金及时拨付下达,市、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2007年,仅在落实40条公共财政政策方面,共下拨省40项公共财政政策资金51553.73万元,市级财政安排下拨配套资金6666.13万元,全市各县区共安排下拨配套资金18006.64万元。从全市支出各功能分类看,投入总量最多和增幅较大的分别是教育事业、农林水事务和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支出157737万元,同比增支36.8%;农林水事务支出111470万元,同比增支68.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11203万元,同比增支33.2%。这些资金基本上都投向了基层,群众直接受惠政策之多、力度之大,均为近年之最。
  【坚持严格监管,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一是市政府出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会议、车辆、出国等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为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在做好日常监管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同时,加大对社保、救灾、扶贫、重大项目扶助等各种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截留、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不法行为,通过停拨、追缴、追究责任等方式依法进行惩处。2007年市财政局和市审计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农办等9家单位共同对2006年中央、省、市下达的救灾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16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检查;下半年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市142个行政、企事业单位2006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三是加强非税收入清查,以查促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07年元月至3月底,开展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清理检查工作。共组织22个检查小组对282户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逐一上门清理检查。通过检查,摸清了2006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非税收入总规模、收入分类结构、单位财务收支情况、成本性支出、政府调剂、津补贴发放、票据使用、银行账户等八个方面的情况。四是对财政性资金项目进行评审。对5727厂改水管道修复工程、天洋鱼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工程等11个项目送审金额1037.3万元,审定后为642.8万元,核减金额394.5万元,核减率38.03%。五是对本局部分下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质量等进行审计检查。此外,为了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管,我市还按照财政部要求,大力加强农民补贴管理网络建设工作,顺利完成了全市农民补贴管理网络数据收集工作,全市全年共收集农户基础信息759465户,涉及农民3285041人,全市的农民补贴管理网络建设工作顺利通过评审,并得到省财政厅好评。
  【财政总收入增量超历史】 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增量,净增收达11.6647亿元,超过了05、06年两年增量的总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量为6.0372亿元,是2006年的1.68倍。
  【财政收入增幅创近10年来最高】 2007年财政总收入增长25.4%,高于近10年来增幅最高的2003年2个百分点;地方收入增长23.2%,高于近10年来增幅最高的2004年0.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一方面从比重来看,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4.3%,比2006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达到了省里要求的提高“两个比重”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的要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的比重为71.8%,比2006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7年呈逐年下滑的势头。另一方面从增幅来看,税收收入的增幅达到31.1%,比上年同期提高15.9个百分点;而非税收入的增幅只有1.8%,比上年同期回落13.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好于往年】 市政府高度重视均衡入库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改变了以往前松后紧和到年中与年底才突出抓收入的现象。
  【主体税种对财政增收贡献增大】 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共完成342240万元,同比增收101541万元,增长42.2%,增幅较上年提高了32.2个百分点;占税收收入的70.6%,比重较上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增收额占财政总收入增收额的87%;而2006年三个主体税种增收额只占财政总收入增收额的36.3%。受政策性因素影响,小税种中的土地增值税增势迅猛,入市县库完成5096万元,同比增长208.7%,是年初预算的2.3倍多。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良好,分别是年初预算的1.88倍和1.57倍。
  【纳税大户是拉动财政增长的主体】 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323户企业2007年共入库税收320503万元,同比增收82095万元,增长34.4%,增收额占税收收入增收额的71.3%。纳税超百万元企业比上年增加78个,其中纳税超千万元企业38个,比上年增加11个。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拉动财政收入增长】 2007年,民营经济入库税收达23.48亿元,同比增长34.4%,高出同期财政收入增幅9个百分点,占全市财政总收入40.8%,财政增收中有51.4%来自民营经济。
  【财政支出实现快速增长】 2007年以来,加快了支出拨付进度,确保教育、支农、科技三项支出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全面落实关注“民生工程”、实施40项公共财政政策的配套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配套资金,确保了今年公务员工资改革资金的及时到位。2007年,全市全年财政支出共完成77.2亿元,同比增长33.1%。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主要记载了2007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黎咏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