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185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F427.56
页数: 1
页码: 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九江市工业发展迅速,支柱产业主导作用突出,园区经济高速增长,技术创新取得新成效,企业节能减排迈出坚实步伐。
关键词: 九江市 工业经济

内容

2007年,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以产业经济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推动了全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44.1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41.2%,提高3.4个百分点,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为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了两年翻一番,分别达到185.97亿元和55.48亿元,增长28.69%和133.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2.04亿元,增长41.08%;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8.3亿元,增长5.72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26%,提高47.67个百分点,二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支柱产业主导作用日益突出。2007年,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发展产业经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狠抓“十百千亿工程”实施,狠抓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汽车、船舶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1.45亿元,增长24.5%,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62.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4.8亿元,占全市比重为77%,实现利税总额43.53亿元,增长162%,占全市比重为78.5%。
  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平稳增长。2007年,全市30户重点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8.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数的51.2%,增长19.67%,实现利税27.19亿元,占全市的49.01%,增长155.5%,其中:实现利润9.58亿元,同比增盈减亏11.94亿元,30户重点企业中,有24户企业实现净盈利,其中有16户企业实现利润超千万元,有5户企业实现利润超亿元。
  园区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以沿江开发为契机,加快园区建设,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加快九江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编制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推动生产要素向沿江地区和工业园区集聚,园区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到2007年底,入园工业企业976户,其中投产企业767户,增加55户;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9.76亿元,增长68.3%,招商到位资金176.95亿元,增长34.18%,年末园区企业从业人员12.92万人。2007年,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1.04亿元,增长47.86%,其中: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1.1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59.8%,增长40.1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5.43%;园区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1.46亿元,增长58.9%,实现利税总额41.2亿元,增长63.19%;工业企业用电量27.47亿千瓦时,增长25.1%,出口交货值46亿元,增长54.9%。
  技术创新取得新成效。一是推进产品创新取得新成效。2007年,全市共完成省级新产品立项20项,18项通过省级鉴定验收,其中9项获得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创历史最好成绩。二是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共青鸭鸭集团成为全省服装行业首家省级技术中心,中铁大桥局七公司、江西船用阀门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评审,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个。三是推进产学研联合取得新成效。江西无线电厂参与武汉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实现了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九江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列入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确定的“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训基地”;九江亚达实业公司与九江学院成立了新产品研发中心。
  企业节能减排迈出坚实步伐。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节能降耗指导和调控政策体系;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截止到2007年,全市关闭小水泥8家,淘汰水泥落后生产能力104万吨,加强14户列入全省百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察工作,2007年,14户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工业产值能耗降至1.53吨,下降7.8%,节约标煤40万吨。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主要记载了2007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