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178
颗粒名称:
水利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
页码:
183-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九江市水利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防汛抗旱、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等重点工作。
关键词:
九江市
水利系统
防汛抗旱
内容
综述
2007年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民生为第一事务,大力推进防汛抗旱、民生水利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水利稳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防汛抗旱高效运转,防灾减灾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水势总体平稳,但仍有局部洪涝、大范围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和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的重要作用,依法防洪,科学防控,夺取了防灾抗灾的全面胜利。
水利建设协调推进,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全市规划内应开工的510座病险水库全部开工,已累计完工502座;81座病险水库列入国家专项治理规划,15座重点圩堤列入全省667~3333公顷圩堤整治规划;日元贷款城市防洪工程、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顺利实施,九江长江干流江岸堤防加固整治续建工程开始实施;农村水利稳步推进,解决了农村10.9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18个水利血防项目陆续展开;农村9个总站20个分站的中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全面完成;修水、星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重点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全市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72万公顷。
生态水利有效实施,管理水平大为提升。以水行政许可、水行政执法为重点,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力度大幅加强。积极推进江河源头及湖库保护工程、城镇饮用水保护工程,取水许可制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更加落实,水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启动。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不断规范,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长江采砂“清江行动”和鄱阳湖采砂等专项执法活动,长江、鄱阳湖及修河干流河道采砂秩序良好,非法围湖围垦现象得到有效整治。
注重规划计划引领,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发挥规划在水利建设中的先导和规制作用,启动了全市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堤防整治、水利血防、灌渠节水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投资计划。2007年中央和省级水利投资共2.85亿元,比去年增加1.55亿元,增幅达119%。同时,大力优化水利发展环境,积极融入沿江开发总体战略,统筹沿江园区发展规划,完成城西港区防洪排涝规划。水利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水利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全市国有水管体制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工作指导意见》,全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正逐步形成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建设与管理格局。
(黄涛)
防汛抗旱
【雨情】 全市降水总体偏少,局地降水强度大。1~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03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二成。其中1~3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79毫米,与历年同期持平,汛期(4~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757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4。4~6月,全市降水持续偏少,多数地区偏少3~5成。进入7月份,全市持续高温少雨,平均降水量为93.4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4成,都昌县尤为突出,全县平均降水量仅为27.8毫米,偏少8成,全市各地相继出现旱情。据统计,1~7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94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近3成,为1954年以来降水偏少年份的第三位。其中庐山、都昌较历史同期偏少4成,为降水偏少年份的第一位。8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5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二成多。8月3日~5日和15日的2次主要降雨过程,全市普遍下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延缓了旱情的发展。随后受今年第9号台风“圣帕”影响,8月20日~21日,全市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平均降雨达38毫米,极大地缓解了旱情。水文数据显示,2007年汛期全市较强降水过程有17次,其中5月31日8时至6月1日14时,九江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以武宁县石门楼站191毫米为全省最大,修水全县24小时平均降雨量95毫米,其中先锋站135.8毫米,茅竹山站128.3毫米。6月25日13时至18时,瑞昌市长河上游乌石港流域出现强对流天气,在短短的5个小时内,高丰乡铺头水文站降雨121毫米,洪下乡周村雨量站降雨147毫米,花园乡曾家山雨量站降雨130毫米。8月29日19:00至20:30,武宁县罗溪乡坪源村1.5小时降雨75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河水陡涨近8米。
【水情】 江河湖水位汛期普遍偏低,长江水一度倒灌鄱阳湖。自7月10日起,受长江上游来水影响,长江水位出现持续涨水过程,湖区各站水位受长江洪水倒灌影响,均有一定幅度上涨。7月12日起,长江开始倒灌鄱阳湖。随着长江一号洪峰8月6日通过九江,长江九江段及湖口站8月6日、鄱阳湖星子、都昌站8月7日分别出现今年以来的最高洪水位:九江19.01米、湖口18.46米、星子18.48米、都昌18.25米、永修18.84米。随后,各江、河、湖均呈退水趋势。长江水倒灌鄱阳湖也于8月8日停止,累计倒灌水量为45亿立方米。
【工情】 全市有63座水库出现渗水等险情,有26座圩堤出现滑坡、涵闸漏水等险情。长江沿线出现了九江县江洲圩、江洲大堤园林洲、洲头;湖口县天灯堤、牛角芜堤;庐山区益公堤、东升堤;瑞昌市赤心堤等9处的江岸崩塌,崩岸长度共计4590米。
【洪涝灾情】 全市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但局部地区灾情重。5月底6月初、6月下旬、8月下旬三次较强的降雨过程,给瑞昌、武宁、修水、星子等县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情。据统计,全市共有12个县(市、区)132个乡镇、71.8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036间,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3亿元。
【干旱灾情】 7月份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旱情迅速蔓延。其中以都昌县、修水县、永修县、彭泽县、湖口县、德安县、九江县较为突出。根据水文墒情监测资料分析,彭泽、都昌两县局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修水、永修、湖口、彭泽四县南部及星子县东部、都昌县北部和武宁县局部发生中度干旱,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修水、武宁两县中部,永修、德安两县大部,都昌、湖口、彭泽三县北部,九江县东部和九江市发生轻度干旱,面积约9200平方公里。据统计,全市作物受旱面积9.4万公顷,作物受灾面积5.74万公顷,其中成灾4.226万公顷,造成绝收6355公顷。因旱造成粮食损失10.3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82亿元。
【防汛抗旱成效】 2007年汛期,九江市防汛抗旱工作准备充分,各项措施扎实有效,各级各部门按照市防指的统一部署,周密组织,科学调度,主动应对,圆满实现了防汛抗旱工作目标。全市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员7920人,提前转移安置人口1533人,解救洪水围困人数8人,共减少洪灾损失3310.06万元,水库减灾效益2454.05万元。全市抗旱浇灌面积26.6万公顷次,解决人饮困难10.4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通过采取临时抗旱措施,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2.296万公顷,增产粮食23万吨,经济作物增收1.2亿元。
【防汛抗旱行动】 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4月中旬初,市委陈安众书记深入长江大堤瑞昌市梁公堤检查指导防汛工作时强调,防汛工作要做到确保“五个到位”。4月12日,王萍市长对长江大堤永安堤、九江市八里湖大堤等防汛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市防汛指挥部3月初就召开了第一次汛情会商会,对防汛工作进行研究部署。4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首次在全市所有223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成立了防汛指挥机构及防办,配备了全市1045座小(一)、小(二)型水库专职安全管理员。全市各级防汛指挥部从组织措施、方案预案、抢险队伍、器械物料等方面充分做好了迎战大汛的各项准备。4月22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到省气象台暴雨黄色预警后,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7月3日,副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廖凯波主持召开会商会,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抗旱上来,及时抓住最后一次降雨做好蓄水工作,并要适时做好开闸引外江、外湖水源的准备,为抗旱备足水源。7月17日,王萍市长要求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抗旱工作。7月24日,市委书记陈安众等市领导深入庐山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明确提出把抗旱作为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第一任务来抓。各县(市、区、山)和有关部门在汛期都把防汛抗旱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检查调度,亲临一线,现场指挥。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密切关注水雨情,超前预测,科学调度。7月3日,全市由防汛转入重点抗旱。7月13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7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至8月21日解除。全市上下加大投入,全力抗旱。水文部门及时收集水情、雨情、墒情,气象部门实时预报天气变化趋势。供电部门合理调度,保障农业灌溉用电。水利系统共组建各类抗旱服务队58支,派出技术人员500多人支持农村抗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调运价值20万元的“旱地龙”,支援各地抗旱保苗。农业部门及时统计农作物受灾情况,组织农民抢种、改种,并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全市实现二晚扩种0.8万公顷。
(黄涛)
水利水电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2007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目标责任进一步强化,项目监管更加落实,实施力度加大、建设进度加速、工程质量保证。年内新开工工程132座,续建工程145座,完工267座.截止到12月底,列入省二期规划的527座病险水库中,除列入全国第二批补助的2座中型水库(云山、高泉水库)、15座重点小(一)型水库和列入全国第三批规划的8座中型水库待中央投资下达后完成外,已累计完工502座。已经除险验收投入运行的水库工程已显现应有的效益,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
【农村安全饮水】 解决农村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是2007年全市政府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经过努力,已下达2007年第一批饮水安全国债资金1969万元(其中安排新农村示范点1134万元),完成建设项目1415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465处,分散供水工程950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0.9万人。
【水利血防】 九江市是全省血吸虫病重点疫区之一,为了争取国家对水利血防项目的资金支持,市水利部门编报了九江市水利血防工程应急规划和灌区水利血防、堤防、河流水利血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争取水利血防项目18座,下达国债资金7201万元。12月5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都昌县大港灌区举行全市水利血防工程首项开工仪式,标志着全市水利血防工程正式启动。
【机电排灌泵站更新改造】 根据《江西省中型机电排灌泵站项目更新改造规划实施办法》,共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2865.6万元,分两年实施,至2007年5月全面完成了建于上世纪80年代前的农村21总站67个分站3.18万千瓦的中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
【农田水利】 2007年度,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召开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制定年度农建工作指导意见,组织水利兴修督查,促进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深入地发展。各县(市、区)纷纷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政策引导、科学规划指导、群众民主决策、多方筹资保障、奖惩机制驱动等措施,推动当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开展,呈现出领导靠前指挥、部门协调配合、县乡整体联动、干群热情参与的良好局面。全市累计资金30061万元,完工工程6701座(处),完成土石方1685万立方米,新增蓄水能力1127万立方米,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41万公顷,新增灌溉面积0.47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51万公顷,新增除涝面积0.17万公顷,新增节水面积0.6万公顷,年新增节水能力820万立方米。
(黄涛)
水土保持
【预防监督】 2007年,九江市围绕建设绿色生态九江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以农发水土保持项目为抓手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开发建设项目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以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立项可研为中心的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的前期阶段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按照“水保工作的重点要真正转移到预防监督上来”的要求,全市加大执法力度,启动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执法行动,继续发挥省、市人大“环保赣江行”、“保护母亲河—环保修河行”活动的助推作用,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强化了审批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进入规范化管理。市级审批水土保持方案42份,审批率100%,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27份,审批率100%。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建立了市、县联动监督执法机制,提高了执法效果。武宁、修水县级城市水土保持和全市24个乡镇创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综合治理】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展顺利,修水、星子两县完成年度专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5万公顷,其中:坡改梯26.67公顷,营造水保林0.193万公顷,经果林416.6公顷,水保种草6.67公顷,封禁治理0.21万公顷,保土耕作511.3公顷,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52座(塘坝15座、拦沙坝2座、谷坊113处,沉沙池122处),完成土石方7.97万立方。完成投资62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00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群众投劳折款200万元。治理区的生态功能和富农效果显现,形成了修水县白岭、黄源冬枣,古市、白桥茶叶,星子县蓼南早熟梨基地等一批精品流域。以国家重点工程为引导,加强改革创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防治,加快治理步伐。2007年,全市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2万公顷,其中社会办水保治理面积1.76万公顷,水利部门1.9万公顷(重点项目治理0.5万公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0.46万公顷),完成土石方45.74万立方。
(黄涛)
水政·水资源
【水政监察】 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保法宣传月”等集中宣传机会,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实效,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社会水法制观念有了较大提高;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河道采砂、河道管理、“四无电站”清理、水资源管理、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等为重点,全力开展执法活动,维护了正常的社会水事活动。长江九江段、鄱阳湖区河道采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已开采的采区基本都是采用招投标或者拍卖的公开、公平的方式进行许可,加强了执法巡查、现场监管,河道采砂采运管理单制度得到坚持和落实,乱采滥挖现象得到遏制,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得到保障,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权、责、利挂钩的采砂管理长效机制正在探索建立当中。整个鄱阳湖的采砂管理正在从有序迈向规范。
【水资源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条例》,九江市从“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出发,逐步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强化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保护,积极推进江河源头及湖库保护工程、城镇饮用水保护工程,取水许可制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更加落实,水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启动。
【水利改革】 7月12日至13日,九江市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全市40个国有水管单位定性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16个,准公益性事业单位19个,经营性单位5个;核定全额拨款编制556名,落实“两项经费”1269万元。九江市河道湖泊管理局评定为优秀,都昌县张岭水库管理处评定为良好。农村水利改革迈出新步伐。市政府办公厅批转《关于大力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工作指导意见》,全市已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30个,其中已在民政部门注册的38个,农村水利建设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格局正在形成。
(黄涛)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主要记载了2007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