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厅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074
颗粒名称: 办公厅工作
分类号: D267
页数: 3
页码: 75-77
摘要: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九江市委办公厅在2007年的工作情况,包括加强机关建设,提升执政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市委的“参谋部、作战部、协调部”,并取得了多项先进称号。内容涉及文稿精品率提高、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率提高、信息优质率不断提高、决策督查有条不紊、提案办理优质高效、文件办理规范有序、会议服务优质高效、保密管理切实有效、机要通信安全畅通等方面。
关键词: 信息优质率 决策督查 提案办理

内容

【概况】 2007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市委办公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超前谋划、及时跟进,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机关建设,着力提升执政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市委的“参谋部、作战部、协调部”,竭立为市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协助推进全市“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先后获全省密码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保密工作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党委系统督查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
  【求精务实,加强文字综合,文稿精品率不断提高】 创新工作机制,组建写作班子,文稿质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写作班子尽职尽责,加班加点,精益求精,共完成各类文字材料130篇计80多万字。其中草拟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经济工作现场调度会上的讲话、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市委主要领导讲稿72篇,“借鉴天津经验,实现跨越发展”等以及市委有关报告、汇报材料28篇。另外,还收集市外新思想、新观点、新措施编发《新视点》9期,整理420多份计130多万字外情资料,供领导参阅。这些文稿,观点新,内容实,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或启发领导思路,或进入市委决策。
  【围绕中心,深入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市委办公厅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分析、提炼观点、研究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呈报领导决策参考。先后对如何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如何加快沿江开发以及九江与上港集团合作的战略意义等课题开展了前瞻性调查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相关调研文章。特别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九江与上港集团合作的战略意义”调研报告,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其观点对策直接或间接被领导采纳、实施,有效促进了两地合作,推进了沿江开发。起草的市委主要领导署名文章《科学发展六个着力点》在《求是》杂志主办的《红旗文稿》2007年第18期发表。
  【拓宽视野,创新信息采编,信息优质率不断提高】 按照陈安众书记提出“突出重点、关注热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的要求,积极创新信息采编机制,全年共编报各类信息1300余期。一是信息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在已有6份刊物基础上创新信息工作载体,创办了《信息汇集》,主要收集网上重要新闻、媒体涉浔报道、市外工作要情、有关参阅信息以及重要情况反映等,专报市委主要领导。不少信息得到了领导批示,推动了工作。7月,《南风窗》刊登了反映瑞昌地震赈灾黑幕文章,第一时间报告市委,主要领导当即批示调查核实。通过查处,挽回了影响,教育了干部。特别是增办了《紧急信访信息》刊物,做到30分钟之内,让市领导及时掌握信访、急访事态,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二是信息实用性进一步增强。为扩大实用信息源,通过经常性召开信息交流会以及主动加强与市安全、公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等途径,改被动等为主动约、改单方面收为多方面找的信息收集方式,逐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信息收集渠道。2007年《市委信息》编发了20余期,比上年有较大的增幅,其中最大信息源就来自安全部门。三是信息时效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创新报送途径,以增强信息的时效性。一般信息一天一期,重要信息及时采集、即时上报,《紧急信访信息》、《民生通道信息》等保证第一时间上报。2007年,还根据领导的要求,对于特别紧急特别重大的倾向性、苗头性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和电子邮件的形式直接报告领导,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部分越战退役人员酝酿群访”紧急信息及时呈报领导,推动了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
  【决策督查有条不紊】 继续办好《九江督查专报》,及时向省委督查室上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情况。特别是及时将省市委组织宣讲十七大精神、省委苏荣书记到九江视察落实情况向省委办公厅进行了报告。收集汇总全市学习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情况、全市领导干部赴外省市考察情况、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贯彻落实情况1500多份,编发《九江督查》普刊12期。协同市经贸委对全市12个县(市、区)落实市委“四个对接”发展思路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整理转发市直有关单位意见建议85条,办理回复省、市行风政风评议复函17份。专项查办规范有力,2007年,接收省批办件15件,办结13件,在办2件。接收市委书记批示件393件,全部进行了转办督办,做到了件件有答复。完善了市委书记批示件的建档和保管工作,设立《市委陈安众书记批办件办理情况查询系统》;规范了转办流程,设立《书记批示件分流办理签字认领单》;完善了办结反馈形式,及时编发《市委书记批示件督办情况综合报告》。会风督查务实严肃,全年开展会风督查13场15次。
  【提案办理优质高效】 全年分两次共办理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提案57件。加大了对办理过程和结果的催促、督查、沟通协调的力度,对少数提案人有异议的办理件要求承办单位进行了重办和再办,直至提案人满意。针对提案办理情况,两次发出《关于市直党群口单位办理市政协会议提案的情况通报》。
  【文件办理,规范有序】 一是提高办文效率。收文工作力求做到“三统一”,即市委、市委办文件由秘书一处统一签收、统一转呈(转送)、统一送签,并遵循对一般文件的流转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重要文件重点跟踪,紧急文件即时办理的原则,使收文工作更加规范,办文效率明显提高。全年共收、呈各类文件3.5万多件。二是提高发文质量。从精简文件、提高质量入手,建立了严格的发文程序和内容审核制度,凡以市委、市委办公厅名义发文的,文件起草承办单位必须提供相应的办文依据,严格审查、把关,不成熟的文件坚决不发,确保了发文质量。全年市本级发文209次。三是加强档案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公文办理、文件阅读和管理的各项制度,筹建了市委档案室。整理了1986—2006年市委文件资料,完成了所有档案的登记、标签、归类、文字查询目录等工作,电子文档查询系统已初步建成,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了市委收文、发文、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市委办公厅机要保密制度、阅文室工作制度、收发室工作制度、月例会制度、值班制度,建立了市委、市委办公章和介绍信使用请示、登记制度,创新了文件微机管理制度。制度的规范和机制的创新,保证了办文的质量,提高了办文的效率。
  【会议服务,优质高效】 拟制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主持词、领导讲话等各类文稿100余篇。整理落实、督办书记信件600多封,提出拟办意见300多条,落实、督办书记批示240多件。及时编印《内部通讯手册》、《市委办公厅电话号码表》、《市委大事记》以及《九江年鉴》有关内容(市委重要会议、市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拟稿工作。保质保量做好了在本办办公的市委及市委办领导办公室卫生、茶水供应及市委办管理的大小办公楼内各类会议室的服务工作。在克服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发扬能吃苦、能干事的精神,提倡快乐工作,挖掘内部潜力,在服务理念上追求主动,在服务质量上追求完美,在服务手段上追求创新,做到了人多人少工作质量一个样,人前人后工作作风一个样。全年共承办、筹办、协调、衔接市委全委会、常委会、中心组学习各类会议230多次,筹办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各套班子活动128次,承办、协办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内外领导等302批次,筹办、协办市委领导会见上港集团总裁等来宾26批次。
  【保密管理,切实有效】 2007年7月份,市委对市委保密委领导及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全市绝大多数县(区)保密委也进行了调整充实,市委、市委保密委及全市各地党委、保密委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力度明显加大,重视程度明显增强。联合公安网监、电信、工商等部门,对全市五起涉嫌泄密事件进行了认真查处。3月中旬,联合公安、政府信息办等单位,对各地、各单位的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涉密文件资料的保密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联合安全部门对市领导办公室、市委市政府会议室等重点部门部位进行了保密环境检测。同时,积极做好高考、中考、成人高考、司法考试等专项保密管理工作。2007年9月份,全市各级保密工作部门齐心协力,认真开展了保密法宣传月活动,印制并发放警示标签“市国家保密局敬告:严禁涉密信息上网”一万份,免费为机关干部发放印有保密警示标语的鼠标垫。联合市委党校首次安排了2课时的保密教育课,使120名县处、科级干部受到了系统的保密安全法制教育。同时,积极做好《保密工作》杂志通联发行工作。采取申报单位拟定、县级保密工作部门审核、市级保密工作部门审批三个步骤,认真开展县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确定管理工作,并全部实行挂牌管理。目前挂牌管理单位246个,另有90个单位,将在实地调查审批后实施挂牌管理。
  【机要通信,安全畅通】 一是密码通信,安全畅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加强了对密码通信网络安全的支持,制定了《九江市密码通信网络管理规定》。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全市机要部门成立了密码通信保障工作小组,制定了密码通信保障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了请示报告制度及来电预告制度,对密码通信设备、备用密码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测,移动密码通信全天候待机,确保了非常时期密码通信不中断,圆满完成了十七大召开期间的密码通信任务。全年全市密码通信没有发生一起人为网络中断事故,确保了密码通信安全畅通目标的实现。二是译传办理,快速高效。在电报译传办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保密、及时、准确”的原则,树立电报“特提”意识、“精品”意识,做到了报面清晰、整洁,杜绝了“压、误、漏”现象,全年密码发电152份;密码收电345份;明传发电833份;明传收电1312份。还根据《关于进行密码电报清退和登记备案的通知》要求,对市直各单位密码电报分管领导及经办人重新进行了登记,对受电单位的密码电报进行了集中清退、销毁。三是拓宽领域,创新服务。对36家中央部委延伸到我市普通密码使用单位的密码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各种问题和隐患,分别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全市各级机要部门根据省密码管理局《全省县乡党政机关计算机加密通信网建设总体方案》,立即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组网任务。目前,大部分县区设备已安装到位,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年底,报经中办批准,共青开发区党办开通了传真密码通信系统。四是机要值班,运转有序。按照及时报告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总体要求,机要值班人员严格遵守总值班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礼貌接听电话,耐心做好解答,详细记录在案,及时汇报反馈,未出现迟报、漏报、误报现象。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主要记载了2007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