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801
颗粒名称: 农业
分类号: F327.56
页数: 15
页码: 178-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九江市农业的情况。其中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农垦事业、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扶贫和移民等。
关键词: 九江市 农业

内容

综述
  2013年,九江市农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实施双核战略、全力做大九江”为动力,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改进作风抓落实,集聚合力保增长,优化服务促发展,科学管理稳安全,农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既定目标。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收。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粮食播面410.34万亩,总产160.06万吨。油菜生产再创新高。春收油菜单产125公斤、总产23.7万吨,双超历史。冬种油菜突破200万亩,再创新高。茶产业加速发展,实现面积13.5万亩,总产5750吨。菜篮子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播面68万亩,总产90万吨;出栏生猪220万头,家禽出笼1600万羽,肉类总产量为21万吨,禽蛋产量6.3万吨。渔业放养面积120.5万亩,水产品产量40.6万吨。棉花95.2万亩,总产152万担。农民人均纯收入8805元,增13%。
  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全市家庭承包土地流转面积新增14.67万亩,总面积93.08万亩,流转率居全省第一。全市通过流转新增100亩以上规模生产基地205个,总数达980个,总面积25.22万亩。湖口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规范化,得到省里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农村工作会上做书面交流。新型经营主体加速增长。德安县、彭泽县率先在全省实现合作社发展“双超”,即新增合作社数和入社成员数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数。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769家、总数达2986家,成员总数18万户,出资额累计38亿多元,带动非成员农户16.8万户。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35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市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的基础条件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工作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网络。农机购置补贴实现服务咨询、补贴申请、农机监理“一站式”服务。永修县、都昌县列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占全省五分之一。全市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80家,增25家。建设农机维修中心建设15个,占全省十分之一。注册成立150家统防统治合作社,增35家,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60万余亩。
  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加快。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在稳定发展粮棉油传统产业基础上,继续在蔬菜产业上下功夫,新建7个千亩蔬菜基地,面积达7484亩。致力振兴茶叶产业,加快茶叶品牌整合,全年新扩茶园过万亩。庐山区获“2013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以及“2013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两项殊荣。坚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稳定柑橘、葡萄、杨梅等高效果品生产,推动蚕桑产业加工升级、绿色发展。打造畜牧产业新增长点,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巩固环鄱阳湖区县(市)水禽产业发展,加快修水县、瑞昌市等地山羊、肉牛、蜜蜂等畜禽养殖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特色水产与大宗水产品协调发展,全市推广翘嘴鮊养殖面积12.5万亩,其中池塘主养5000亩,套养120000亩;彭泽鲫产业扬优成势,彭泽县2013年彭泽鲫养殖面积达到10.06万亩,投放鱼种4190吨;珍珠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都昌县在市场下滑的情况下,着力发展超大规模精品珍珠,全县珍珠养殖面积仍稳定在4.5万亩。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争创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个(九江县、星子县),示范点9个。品牌创建态势向好。加强品牌认定和品牌推广,全市共建立无公害农产品126个、绿色食品50个、有机农产品1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庐山云雾茶和宁红金毫茶获江西省十大名茶。先后组织参加深圳、武汉、上海等农产品展销会,累计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4亿元。组织参加中国(南昌)绿博会,获优秀组织奖和最佳展台奖。科技推力不断加大。推进农业技术集成组装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强筋健骨”,示范引领九江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水稻高产创建38个点,油菜高产创建点12个,示范区单产水平高出非示范30%~40%。完成“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安全性试验示范覆盖乡(镇)50%以上”目标,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80.2万亩,比上年增加90万亩。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农机总动力449万千瓦,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利用大型直升机和大型田间自走式喷药机械等先进设备进行病虫害防治成为新亮点。市农科所实施科研项目18项、课题42个,水科所围绕彭泽鲫等特色水产品开展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4个,新申报科研项目5个,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民29650人次,在都昌县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人。安全保障明显强化。加强执法监管和科学防控,全年实现农作物用种安全无事故、动植物重大病虫与疫情防控到位无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无事故。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至年末,全省17家项目建设单位九江占9家。以实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项目、创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场为载体,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质农产品基本实现“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的要求。基础支撑得到巩固。推进现代农业标准粮田项目,新增现代农业标粮项目3个,申请中央财政投资2150万元,种粮大户补贴试点项目12个,申请省财政投资650多万元,有效改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渔业项目建设力度,上年度1.75万亩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和1个良繁场改扩建项目如期完成,2013年度又有9个县(市)争取到现代渔业项目,标准化池塘改造面积达22800亩。争取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资金960万元,重点对22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8500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46个。推进农垦危房改造和垦区道路建设,加快改善农垦场发展条件。全年,向上争取支农扶农资金7.64亿元。引进涉农内资项目7个,合同资金10.417亿元,实际进资8.767亿;引进涉农外资项目2个,合同资金6350万美元,实际进资6350万美元。市农业局本级引进项目1个。争取到世行项目2个,并通过世行项目部初审和识别。
  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在指导基层实践、推动工作落实、服务农业生产、促进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开展农业项目调研督查工作,以项目资金安全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排查和整改力度,规范项目建设行为,促进九江市农业项目决策、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全年,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硕士研究生12人,通过公务员招考引进2人,事业单位招考8人,提升队伍专业水平。全市视频会议系统基本完成,质检中心项目通过审批。开展事业单位副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全年,先后有2个全国性、5个全省性农业工作现场会在九江市召开,市农业局被评为全市效能建设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农民合作社、渔政管理、植保植检、种子市场监管、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6项农业工作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
  (杨亮)
  附:2013年九江市农业局领导名录
  局长:魏立平(任至6月)胡卫东(8月到任)
  党委书记:潘宝山
  党委委员、副局长:余效虎
  副局长:王晓霓
  党委委员、副局长:范方军刘礼强钱晓林
  党委委员、渔业局局长:孙维刚
  党委委员、农垦办主任:毕诗文
  党委委员、农垦办书记:张垂昊
  党委委员、渔业局书记:张百忠
  党委委员、种子管理局局长:刘小梅
  党委委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吴小安
  党委委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书记:艾群兵
  市农业局调研员:付卫东胡家贵
  市农业局副调研员:金国强饶友平
  市种子管理局书记:钟孝梅
  市植保植检局局长:陈齐信
  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盛广杰
  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书记:廖亚明
  市渔业局副调研员:卢象贤
  种植业
  粮油
  【概况】 全年,粮食总播面276623.5公顷,增685.5公顷,播面单产5812.8公斤/公顷,增75.3公斤/公顷;粮食总产160.8万吨,增2.48万吨。其中,水稻播面221922公顷,增384公顷,播面单产6251.2公斤/公顷,增71.2公斤/公顷;稻谷总产138.73万吨,增产1.82万吨;旱粮面积54701.5公顷,旱粮总产22.07万吨。全年,油料作物播面133102公顷,增2851公顷;播面单产1630.4公斤/公顷,增24.8公斤/公顷;油料总产21.7万吨,增0.8万吨。其中,油菜面积121366公顷,增3393公顷。油菜籽单产1607.1公斤/公顷,增21.1公斤/公顷;油菜籽总产19.5万吨,增0.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制定稳定发展粮油生产措施】 2013年,九江市各级农业部门继续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制定稳定发展粮油生产措施和奖惩办法。继续把粮油生产作为农业目标考评内容,对全市春耕备耕和冬种生产进行督查。市农业局下发《九江市2013年粮油生产发展意见》,对粮油生产提出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
  【宣传落实粮油生产补贴政策】 2013年,国家继续实行农民种粮直补、综补和良种补贴政策,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早、晚稻每斤分别提高0.12元和0.1元。从2013年开始,江西省启动种粮大户补贴试点项目,针对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对集中育秧大棚、绿肥种植、田间改造、晒场建设、粮食烘干机购置等项目进行补贴。九江市各级农业部门贯彻落实国家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加强宣传,强化督查,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延时、不缩水。结合春耕生产等农时,开展一系列农业政策和农业科技宣传活动,重点对种粮补贴政策进行宣传,2013年成功申报种粮大户补贴试点项目12个,补贴资金额652.3万元。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3年,九江市对2011年现代农业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和种粮大户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对2012年项目进行中期考评,建成的项目成效显现,基本做到“旱能灌、渍能除、涝能排、机能耕”,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完成2013年现代农业标粮项目的申报、评审。都昌县、武宁县、九江县申报成功现代农业标粮项目,总资金额2150万元。
  【推进粮油高产示范创建】 2013年,九江市把水稻高产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农业局目标考评内容。各地或安排部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或选择1个相对集中连片水稻区,集成推广水稻各种高产栽培技术,促进万亩区大面积平衡增产。年内,共建设水稻高产创建点38个,油菜高产创建点12个,一季稻平均单产598.8公斤,双季稻平均单产1022.6公斤,分别比大面积平均单产增36.5%、39.8%。全面达到农业部粮食高产要求,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开展粮油生产科技服务】 2013年,九江市各级农业部门重点抓好粮油科技入户,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印发大量技术资料,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大户,开展面对面的科技服务。主推技术有水稻双季双抛、双季双机插和油菜早播早栽、“一菜两用”、重施硼测、水田机开沟直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为夺取粮油高产起到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开展粮油面积核实工作】 2013年,九江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做好水稻、油菜和新增小麦、玉米面积核实、上报工作,做好粮油生产大户摸底登记工作,为九江市做好粮油生产各项补贴工作提供依据。所有资金都通过一卡通发到农户,没有发现虚报、截留、抵扣等现象,对少数镇村发放程序不规范的情况进行通报,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全面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继续把发展油菜、绿肥生产作为冬种重点】 2013年,九江市各级农业部门继续把发展油菜、绿肥生产作为冬种重点。11月20日,全省冬种工作现场会在九江市召开,促进了九江市冬种生产。大规模开展高产示范创建和集中育苗、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以及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流转冬闲田规模种植油菜成为冬种油菜生产“亮点”。
  (沈福生)
  经济作物
  【概况】 2013年,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76万公顷(不含油料),比上年减300公顷,其中棉花6.35万公顷,比上年减1500公顷;茶叶0.9万公顷,比上年增400公顷;果树面积2.87万公顷,比上年增100公顷;蔬菜4.87万公顷,比上年增700公顷;药材、苎麻、桑园等与上年基本持平。
  【发展茶产业】 2013年,九江市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连续出台《关于加快九江茶产业发展与振兴茶市的意见》和《九江市茶叶品牌整合实施方案》,提出茶叶产业发展目标和措施,重点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工作。市政府决定从2013~2015年设立茶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支持九江市茶产业发展。为解决庐山云雾茶加工标准杂乱、茶园管理低下、品种退化、缺乏当家品种等实际问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11月底,组织茶叶重点县分管县长、重点乡镇长、重点茶叶企业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培训,接受中国茶叶界专家授课;12月中旬,中茶所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中茶所加工中心主任叶阳、博士江和源到九江,赴庐山云雾茶区调研。市政府与中茶所签订茶叶产业发展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并聘请杨亚军为九江市茶叶产业发展顾问。九江茶产业在中茶所科技支撑和保障下,正逐步振兴发展。
  【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2013年,九江市植棉面积比上年减少1500公顷,减幅2.5%,但仍低于全国下降幅度,基本保持植棉面积稳定态势(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中国2013年棉花种植面积454.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2.87万公顷,下降比例为7.2%)。年内,棉花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播种前期遇低温,蕾期遇水灾,7、8月在棉花生长关键时期又遭遇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块指导抗旱工作,讲解抗旱技术要求和农作物管理措施,在圩区和山区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基本做到遇旱必抗,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全年,棉花总产减少38万担,减幅20%。棉花市场收购价格为4.1元/斤~4.2元/斤,较上年增加0.2元左右,彭泽县为4.3元/斤。
  【蔬菜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2013年,市政府高度重视蔬菜基地建设,继续把新扩城郊蔬菜基地400公顷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分别在湖口县武山镇武联村、彭泽县太泊湖、彭泽县芙蓉农场、瑞昌市横港镇清湓村、桂林街道办事处光明村、九江县新合镇利民村和尖山村、湖口县张青乡刘瑞村新建7个千亩蔬菜基地,流转土地面积514公顷,新建蔬菜大棚52公顷,种植面积472.6公顷。
  【争资争项成效显著】 2013年,市政府明确蔬菜扶持资金600万元,后追加100万元。明确各县财政安排不少于100万元蔬菜专项资金,用于各县城郊蔬菜基地建设。计划2013~2015年,每年安排300万元茶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九江市茶产业发展。林业
  【概况】 2013年,全市年度内共完成各类造林29.99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114.9%,实现通道绿化提升达标长度1434.51千米,全市新建绿道274千米,新建苗木花卉基地36398.7亩,全市新建森林乡镇42个、森林村庄119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24个。九江市获全省2012~2013年度“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考核三等奖,自2008年以来九江市林业中心工作首获省里表彰,同时德安县、武宁县、庐山区获考核优秀县称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年内,《九江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顺利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并获得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市本级完成浔南大道示范路建设,完成胜利大道、长虹大道、南湖公园、十里河生态公园等绿化美化升级改造。全市各县(市、区)全面启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打造一大批绿化亮点,修水县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率先通过省预验收。九江市连续第七年市、县同步开展春节植树团拜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全社会造林绿化工作。市绿委办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九江县获“全国绿化模范县”,九江市一批单位和个人获“全省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奖章”和“全省绿化奖章”。
  年内,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5起(含2起境外火),“四率”均在省定控制范围内,没有发生森林火灾致人员伤亡事故。共处理火灾肇事者15人,追究相关领导责任12人。九江市获年度全省森林防火责任目标考核三等奖和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市”,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还获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年内,九江市出台《庐山区域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意见》,全面推行工程绩效承包方式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在全省得到推广。全市共清除松材线虫病疫木16.86万株,完成年度疫木除治任务。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力度,制止破坏湿地事件发生,确保候鸟在鄱阳湖区安全越冬。市林业局获年度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都昌等5县获先进县称号。
  年内,全市实际采伐林木蓄积为21.1万立方米,仅占年度生产计划的64.1%和森林采伐限额的16.3%。加大涉林经营加工企业管理力度,规范松脂采集管理,通过实施“关、停、并、转”方式对全市36家小型高耗材、高污染加工企业进行取缔。加强木材流通监管、山林纠纷调处、林地征占用管理和公益林保护管理,林区保持持续稳定。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市林业综合执法支队以及各地、各部门联合开展各类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对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无证加工、无证经营、无证运输、收购无证木材等“四无四乱”涉林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全年森林刑事案件立案348起,破案327起。其中,侦破重、特大案件34起。
  年内,九江市以“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为目标,完善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加强林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向纵深推进。全市全年新增林权抵押贷款4708.8万元,抵押面积4.58万亩;共发生林权流转1232宗,流转面积10.1万亩,流转金额达3694.9万元;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693个,带动农户8.5万户,盘活林地面积73万余亩,林农年均收入增加约1100元;新增“江西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7家,“江西省十佳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家;全市商品林保险在保面积达933.04万亩,参保率达97.7%;全市成立林权管理服务机构11个,建立森林资源评估公司、林业担保公司等机构9个。九江市有效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在各县改革方案未获省批复、国家及省改革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部分县(市、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率先推进改革。星子县完成职工身份置换,按规定缴纳养老金和医疗金。九江县、瑞昌市完成林场职工进社保工作。湖口县三里林场多方筹措改革资金。九江市国有林场改革模式得到国家和省充分肯定,星子县代表全省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加强对全市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跟踪督查,全市2010年、2011年度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任务基本完成,2012年竣工737套,2013年任务开工370套。修水县、德安县获全省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先进县称号。
  年内,全年共办理征占用林地243宗(其中省重点工程18宗),在林地定额只有3000亩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实际争取使用林地14656.72亩,缓解了各级重点工程项目林地用地指标压力。推进森林资源调查。至年末,全市完成森林资源补充调查面积681万亩,占任务的41.8%。全面做好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全年共办理各类证件14649件,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全市举办林业科技培训班4期,送科技下乡2次,分发林业科普资料6000余册。全年,中央及省财政下达九江市林业建设资金8.3亿元,同比增长119%,林业争资争项总额再创新高。市林业局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个(其中开工项目2个),合同总投资5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46亿元。在林业重点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引入各类有实力造林企业70余家,新栽油茶面积超过4万亩,发展花卉苗木3万亩,发展其他特色林业产业3万亩,全市发展以杨树、湿地松、杉木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和用材林150多万亩。市政府出台《九江市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全市利用“林菜”“林果”“林药”“林菌”等模式发展林下经济10余万亩,武宁县、九江县被列为全省林下经济重点扶持县。
  年内,全市基层木材检查站站址调整工作有序推进,长江大桥木材检查站新站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市林业局增设林权管理服务科;市森林工业局更名为市林业产业发展管理局,内设机构升格为正科级;湖口县成立林业产业管理办公室。至此,九江市各县全部成立林业产业管理机构,成为全省率先实现产业机构全覆盖的设区市。市林业局进一步做好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把审核关,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同时积极扩展网上办公,开展在线服务,加大互动交流,提高网络畅通率,确保网上应用正常开展,为九江林业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九江林业网”被国家林业局办公室评为中国林业网“市级十佳网站”。
  【全市“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现场会】 1月25日,全市“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现场会在湖口县召开。市委常委、农工部长董金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市长赵伟主持。会议通报全市造林绿化建设情况。会议指出,全市“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存在进展不平衡、安排不协调、树种不合理、成效不明显、出现松懈现象等问题。会议要求,各地要充分认清“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明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省级森林城市、昌九城际铁路绿化工程、编制“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规划等重点,整体推进林业产业、小城镇及村庄绿化、观光绿道工程,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落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和经营主体,全面完成造林目标任务,争创全省“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工作先进。会议强调,要做好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进行。
  【彭泽国家级森林公园正式获批】 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准予设立彭泽国家级森林公园,定名为“江西彭泽国家森林公园”。至此,九江市国家级森林公园增至8个,面积达27849公顷。
  江西彭泽国家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2505公顷。风景资源质量等极基本达一级标准,分上十岭、龙宫洞和双峰尖3个片区。公园内森林植被和风景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游览性和科普价值。拥有面积达1300公顷的天然苦槠林,是江西乃至全国已经查明面积最大的天然苦槠林。拥有被誉为中国长江第一洞的龙宫洞,洞内拥有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石笋,是世界上唯一举办过正规篮球赛的溶洞。
  【举办第十届兰花展】 3月1~3日,由市林业局、市园林管理局共同主办,市兰花协会承办的九江市第十届兰花展暨兰花评比活动在九江美术馆举行。本届兰展精品荟萃,共收到参展、参评兰花200余盆,包括春兰、蕙兰、春剑兰、墨兰、莲瓣兰等品种。本次展览共评选出金奖10个,银奖15个,铜奖25个。
  【昌九城际铁路沿线绿化现场推进会在永修召开】 3月6日,昌九城际铁路沿线绿化现场推进会在永修县召开。副市长赵伟出席并讲话。会议指出,昌九城际铁路是江西省第一条高速铁路,是连接南昌与九江的快速通道,是昌九工业走廊的重要通道,80%以上里程在九江境内,把其打造成展示九江良好生态环境的生态路,意义重大。赵伟强调,沿线各地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采取过硬措施,抢抓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实效,按照既要生态景观效应,又要经济效益的原则,适地适树科学安排树种,全力推进昌九城际铁路沿线绿化工作。要采取封、改、补、造等综合措施,抓好沿线山地林相改造及矿山复绿,改善森林景观。
  【国家林业局批复九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3月18日,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对江西省人民政府报送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准九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函》作出批复。
  《批复》指出,国家林业局对九江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申请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九江市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申报时间和实施规划时间都要超过2年以上的授牌要求,认真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林业行业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要编制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时反馈“创森”的有关情况和工作动态,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将给予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批复》为九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决策依据。
  【九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5月11日,九江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市长、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殷美根出席评审会并致辞。市发改委、林业局、规划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殷美根向评审团代表介绍九江市市情和九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有关情况。来自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西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省林业厅、省林科院的专家组成《规划》评审委员会。专家们经过质询、讨论和推判、研究,认为该规划目标明确,理念新颖,布局合理,数据翔实,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致通过评审。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程红,国家林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叶智,西南林业大学校长、教授刘惠民,福建农林大学校长、教授兰思仁,副市长赵伟参加会议。
  【省政协到九江调研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6月3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德意率调研组一行,到庐山区、庐山管理局调研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并出席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朱汉浩、秘书长洪华、人资环委主任周光灿,市林业局局长冯孔茂、总工程师陈细国,庐山区政府区长钟好立、副区长胡定文等陪同。庐山区政协人资环委、林业部门及有关乡镇负责人参加会议。调研组主要就当地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及防控的严峻形势、对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开展专题调研,为推动当地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庐山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至此,九江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3个。
  【国家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调研督导组到九江调研】 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王强率7个部委组成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调研督导组到九江市调研,并在星子县召开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调研座谈会。调研组听取九江市以及星子县、湖口县、九江县国有林场改革相关情况汇报,就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表示,将把此次调研收集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好建议进行梳理,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更好地指导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调研组强调,江西要以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在国有林场改革的重点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全面铺开积累经验。
  【7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列入省级示范社】 10月15日,省林业厅公布江西省50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十佳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名单,九江市有7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分别是九江市鑫森林业专业合作社、修水县古市青岭花椒农民专业合作社、武宁县大坪板栗专业合作社,九江还林油茶专业合作社、湖口县舜德茶果专业合作社、九江高生园林苗木专业合作社和都昌县徐埠镇正九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武宁县大坪板栗专业合作社获江西省“十佳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安排1000万元奖补生态建设】 11月5日,九江市出台“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试行),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奖励生态建设。《办法》提出,九江市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每年在市本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就森林城市创建、森林乡村创建、通道绿化提升、绿道建设、生态富民产业、森林保护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设定了金额不等的奖励标准,并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实行绩效考评。在每年绩效考评中奖励县林业局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分别奖励资金10万元、8万元、5万元。
  【3个单位列入首批省级保障性苗圃】 11月7日,省林业厅公布江西省第一批省级保障性苗圃34个。其中,九江市3个单位榜上有名,分别是瑞昌市苗圃、修水县林业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彭泽县中心苗圃。经认定的省保障性苗圃,优先享受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林木良种补贴、省级林木良种繁育与推广等项目扶持,林业重点工程用苗优先委托省保障性苗圃培育。对使用省保障性苗圃所育苗木造林的经营主体,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国家造林补助。此次命名,进一步加快全市林木良种苗木的繁育和推广,有利于提高林业重点工程苗木供应能力,保障苗木质量,提高良种使用率。
  【举办首届鄱阳湖护生节系列活动】 11月9日,九江市举办首届鄱阳湖护生节,数千名市民参加开幕式。旨在唤起全社会对于鄱阳湖的高度关注,传播关爱自然、爱护生灵、和谐共存的公益理念,呼吁全社会都来保护鄱阳湖这一湖清水及其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候鸟等各种生命,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熙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利,副市长赵伟,市政协副主席纪岗昌等出席开幕式。首届鄱阳湖护生节开展十大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护生鄱阳湖,平安九江人”签名祈愿,领取护生节手环、徽章活动;环鄱阳湖自行车公益骑行活动;首届鄱阳湖护生节公益演出;首届鄱阳湖护生节开幕式;“护生主题”全国专家论坛;“镜头里的生灵”摄影展;长江鄱阳湖大型放生祈福法会;“护生主题”艺术创作大赛;鄱阳湖义务护鸟员上岗启动仪式等。
  【《九江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审议通过】 11月29日,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九江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暨冬季造林现场会】 12月24日,全市“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暨冬季造林现场会在彭泽县召开。市委常委、农工部长董金寿,副市长赵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叶树国主持。市林业局局长冯孔茂通报全市“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及造林绿化情况。各县(市、区)政府和庐山管理局,九江经济开发区分管领导,林业局局长,市林业局领导和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彭泽县领导孙金淼、宁小球、朱松贵、欧阳和平陪同或参加会议。
  (徐红波)
  附:2013年九江市林业局领导名录
  局长:冯孔茂(1月到任)
  党委书记:曾宪奎(4月到任)
  调研员:张林生(1月改任)高浔
  党委委员、调研员:赵平南(9月改任)
  党委委员、副局长:陆主生 徐爱源 陈石记(9月改任)
  党委委员、副调研员:陈义前
  党委委员、市森林公安局局长:严知波
  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陈细国
  党委委员、市林科所所长:冯玉宝(任至7月)
  党委委员、副调研员:黎武龙
  副调研员:刘毅
  市森林公安局政委:戚堂亮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常务副指挥:胡生彬
  市林业产业管理局局长:吴从建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袁汝江
  市林科所总支书记:丁健
  畜牧业
  【概况】 2013年,全市畜牧业总体形势为“三提升、三下降、两稳定”:即规模养殖比重、科学发展水平、综合保障能力实现同步提升,畜牧业总量、产值、效益出现同比下降,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生猪出栏214.92万头、肉类总产21.1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5%,家禽出笼1885.6万羽、禽蛋产量6.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1.7%。由于受到突发疫情、猪价下跌、饲养成本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年畜牧业发展面临较大调整和挑战。
  【畜牧业生产效益总体下滑】 2013年,受市场周期波动、突发动物疫情、饲养成本上涨等众多因素影响,全市畜牧业的主导养殖品种生猪和家禽生产效益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上半年生猪生产普遍出现亏损,下半年猪价总体维持在盈亏平衡点之上,大部分猪场全年略有盈利。家禽业受到禽流感疫情影响巨大,长时期消费需求低,家禽产业总体呈现亏损局面。
  【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多变】 2013年,九江市虽然重大动物疫情总体保持平稳态势,但是年初难以预测的H7N9禽流感疫情给家禽业造成的损失巨大,部分猪场仔猪腹泻症、猪丹毒病也对生猪产业造成较大影响,一些传统疫病有复燃的可能性,动物疫情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
  【依法规范行业监管】 2013年,九江市农业部门以加强源头治理、构建可追溯体系为重点,督促规模养殖场相继建立养殖档案,全面推进企业安全责任承诺书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执法效果更加明显。兽药经营企业实行GSP认证,年内,全市达标兽药GSP企业76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企业3家。
  【畜牧业发展保障力度增强】 2013年,全市共争取农业血防综合治理、生猪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各级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市政府在民生资金中下拨15万元防控H7N9禽流感经费,市本级财政列支10万元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经费预算,为保障全市畜牧业发展增强后劲、打好基础。各县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瑞昌市、修水县等县(市)投入较大。
  【饲料生产壮大】 2013年,九江市饲料工业随畜牧业的发展而壮大。至年末,全市已注册的饲料加工企业12家,年生产能力超过80万吨,实际饲料总产在60万吨左右,全市有饲料经营单位近300个,饲料产品市场流通量100万吨以上,配合饲料入户率达到80%。
  (邓双喜)
  水产业
  【概况】 2013年,九江市渔业经济稳步发展,呈现出一稳四增的良好局面。落实养殖面积121.2万亩,同比增长0.74%;完成水产品产量40.57万吨,同比增长2.14%;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19.39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7.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04%和16.99%;渔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1454.7元,比上年增长12.1%;繁殖鱼苗42.7亿尾,同比增长10.6%。都昌县渔业局获“全国农业先进集体”称号,星子县、武宁县被评为“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刀鱼养殖获成功】 3月27日,都昌县新妙湖水产场阳家湖开始捕捞刀鱼,第一网就捕获20多公斤,标志着刀鱼养殖在九江市首获成功,为九江特种水产养殖又增添一个新品种。
  【全省最大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孵化工程竣工投产】 4月10日,国家级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基地瑞昌市官田湖原种场内,技术人员正在拉网选鱼,运送亲本,注射催产剂,烧炉增温,精心培育孵化长江四大家鱼种苗。经过12个小时的催熟,当晚第一批草鱼亲本顺利孵化产卵,鱼卵全部流入到预定环道内,环道水流平缓,鱼卵状态良好。经技术检测,亲本发育良好,设施运转正常,操作流程规范,标志着整个鱼苗孵化工程投产成功。当天,该场与来自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水产种苗经营商签订供苗合约7份。
  上年10月,该场引进广东南海客商,利用国家级原种场资源和技术优势,投资创办全省最大的鱼类种苗繁育基地,为周边区域提供优质的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子一代种苗和鳜鱼等特色鱼类种苗。2013年末,建有产卵池5个,亲本环道24条,育苗方池11个,大型蓄水池3个,增温保温设备1套,年可产优质鱼苗60亿尾以上,品种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鳜鱼、鲮鱼、锦鲤等,其规模和工艺在全省均属领先。
  【国家级彭泽鲫良种场通过复查】 4月24日,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国家级江西九江彭泽鲫良种场进行5年一次的复查工作。专家们通过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考察现场、查阅资料、问题质询等方式进行综合考评,江西九江彭泽鲫良种场以优异成绩通过此次复查。
  【第二届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在九江召开】 9月24~25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九江市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在九江市远洲国际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水产科研院所、知名水产大学学者,大中型水产企业、饲料药品企业、水产品批发市场、投资机构及淡水鱼生产重点省份的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代表近200人,就如何引导产业持续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把握市场新机遇,共商产业转型升级展开研讨。
  【举行“为江豚来奔跑”公益活动】 12月1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武汉白豚保护基金会(WBCF)发起的“为江豚来奔跑——2013长跑接力与宣传”公益活动在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启动,促进了渔业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此次活动在全国属首次,九江是第九站。12月2日,长跑接力抵达第十站湖口县。
  【现代渔业项目实现全覆盖】 5月,2012年度的1.75万亩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和1个良繁场改扩建项目如期完成,湖口县在江西省35个水产项目考评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2013年,九江市共有9个县(市)争取到现代渔业项目,标准化池塘改造面积达22800亩,良繁场改扩建项目1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570万元,实现现代渔业项目全覆盖。
  【品牌宣传成果丰硕】 2013年,九江市以“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为主题,着力打造鄱阳湖系列水产品牌,宣传和推介九江“鄱阳湖”品牌系列水产品,取得丰硕成果。年内,九江市水产企业先后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大闸蟹评鉴会、“王宝和杯”第七届全国河蟹大赛、“军山湖杯”第十二届鄱阳湖螃蟹节、第九届江西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等展示展销活动,获得大奖。九江县赛城湖水产场选送的“鹤问”牌大闸蟹夺得首届海峡两岸大闸蟹评鉴会“特等奖”和“蟹王奖”,并再次捧获第七届“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都昌县、湖口县、九江县分别送展的大闸蟹摘得“江西十大优质蟹奖”,提高了九江市名优水产品市场影响力。
  【休闲渔业发展提速】 2013年,九江市以创建国家和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为契机,充分发挥渔业的社会、生态、文化功能,推进休闲渔业发展。年内,九江市已建成以养殖、垂钓为主,集游乐、观赏、餐饮、度假为一体的专业休闲渔业基地100家、渔场360家,总水面达10万亩,从业人员2000人,基地休闲渔业直接产值过3亿元,创利7000多万元。全市休闲渔业的发展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休闲渔业成为渔业产业新的增长点。
  【推动资源养护】 4月1日,由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组织的“2013年长江流域护渔行动暨长江中下游禁渔期同步执法行动启动仪式“在九江举行,正式掀开长江禁渔的序幕。6月21日和11月1日,九江市渔业局两次开展增殖放流,分别放流夏花鱼种1400万尾、冬片鱼种3.35万公斤。2013年,九江市共放流四大家鱼夏花超亿尾,反映良好。
  【翘嘴鲌产业稳中求进】 2013年,九江市主抓翘嘴鲌产业的示范、苗种繁殖和服务,推广翘嘴鮊养殖面积12.5万亩。其中,池塘主养5000亩,套养120000亩。已繁育翘嘴鲌鱼苗水花3700万尾。
  【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申报成功】 2013年,修水县东津库区获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鄱阳湖渔政管理体制调整】 2013年,鄱阳湖区渔政管理体制已由“省级垂直管理”调整为“县级属地管理”。原“江西省湖口县、永修县、都昌县、星子县鄱阳湖渔政分局”分别更名为“湖口县、永修县、都昌县、星子县鄱阳湖渔政局”。
  (施赋)
  农垦事业
  【概况】 至2013年末,九江市农垦共有17家垦殖场(厂、公司、企业集团),分布在全市9个县(市、区、山),全系统共有人口24万人,从业人员10.4万人,土地面积9万公顷。其中,耕地1万公顷,水面1.82万公顷,山林3.9万公顷,茶果园0.41万公顷。辖内现有农业企业71家,工业企业413家,商贸服务业341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7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58亿元,出口商品总额23.7亿元,实现税金9.87亿元,人均纯收入11674元。
  【争资引项】 2013年,全市农垦系统签约项目62个(其中,亿元项目25个),实际到位资金38亿元,其中外资8000万美元。永丰垦殖场引进上海丙烯树脂生产项目落户工业园,项目占地35亩,总投资1亿元。赛湖农场依托府东新区区位优势,引进投资近8亿元的“电子商务大厦”项目。恒丰金凤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投入2200多万元,江西中科合臣实业有限公司投入800多万元用于设备、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实力进一步提升。
  【园区建设】 2013年,云山集团全力打造云山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昌宁化工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天润无纺布二期等续建项目正在建设,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总投资1.3亿元的江西良品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车间已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年产值可达2.8亿元。至年末,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有5家,亿元以上企业6家。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服装织造和新型材料四大产业规模优势、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共青垦殖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园区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围绕推进纺织服装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及延伸配套发展,围绕培育电子电器、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接续替代产业,实施了中南科技项目和鸭鸭创新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
  【体制改革】 2013年,九江市按照《关于推进全省国有农垦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赣府厅发〔2013〕2号)的文件要求,启动农垦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市农垦办对全市农垦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走向,进行调研摸底,听取各个层面的诉求呼声,积极向省市上级部门反馈情况,争取多方面支持。会同省农垦办,开展对云山、恒丰、赛湖等场的专门调研,组织赴上饶等兄弟垦区学习取经,并具体指导企业研究好政策、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汇报。至年末,各县区正在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要求,调研制订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农垦体制改革。
  【危房改造】 2013年,九江市把推进农场危房改造作为民生工程重点来抓,针对2011~2012年2万多户的任务,主抓竣工力度,同时抓好当年任务的落实。专项督查国有农场危房改造进展,做好各项资料收集上报工作,对全市农垦危房改造工作阶段性的情况进行通报,按照责任分工,分组负责,完善立项申报、项目选址、土地规划等前期工作。督促各单位按程序、按规定、按上级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农垦危房改造各环节工作。各垦殖场2011~2012年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竣工,共完成投资19.5亿元;2013年任务全部开工,竣工4770户,竣工率37%。
  【垦区公路建设】 2013年,九江市垦区重点落实2012年启动的建设总里程58.9千米、共33条通场公路,总投资3710万元。至年末,各项目基本完成检查验收工作,完成总投资的95%,并启动下一阶段84.7千米公路建设,各场开始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
  【农业产业化】 2013年,九江市通过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上十岭牧业有限公司加快与上市公司江苏雨润集团的深度合作,计划建设万头种猪场,辐射带动生猪养殖百万头。云山集团甲鱼场积极争取国家产业化项目资金,引入港方资金,对江西鄱阳湖甲鱼良种场实行股份制改造,计划总投资约2亿元,形成7000亩养殖规模,已被确定为省菜篮子工程扶持单位。共青垦殖场挪宝(以色列)高标准设施农业、湖南瑞丰米业、宏旺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等大项目纷纷落户。优质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恒丰集团永高实业和永恒昌牧业两家大型养殖企业年生猪养殖规模达5万头,出栏商品猪3.51万头。同时,引进金山新村沼气项目,日处理禽畜粪便和秸秆13吨,确保金山新村周边750户居民日常生活用气,被评为江西农村能源集中供气示范基地。芙蓉农场吴礼胜承包500多亩土地,创办的彭泽县七连山家庭农场,成为全市首个创办并成功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云山集团成立农业信息网站及5个农业片区信息标准站,在39个分场和16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村信息化覆盖点,惠及全集团农户1.6万多人,6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江西省唯一一家首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11月19日,全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会召开,邀请省农垦办有关领导、专家讲解有关制度、政策,各县(市、区)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负责人、相关农业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会。进一步加强对农垦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督导,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至年末,全省17家项目建设单位九江农垦占9家。其中,庐山农垦农工商联合公司的“庐山牌”庐山云雾茶是全省第一家建立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单位,茅山头鄱湖水产是全市首家水产行业实施单位,云山集团打造“云居牌”柑橘、有机茶、燕山青茶、鄱阳湖甲鱼4家建设单位和1家创建单位。全年,新增建设单位4家,另有云山米业、江西嘉鸿食品、武宁绿野食品等多家创建单位,为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升市场开放度、透明度,发挥了示范效应。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013年,九江市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指导全市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搞好规划建设,深入摸底,查看具体的规划项目落实情况,督促指导示范区各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夯实重点示范区的规划、设施及产业基础,打造产业鲜明,规模成片,亮点突出的核心示范区。经过努力,各县示范区主导产业粮、渔、果蔬等产业都有增长;规模化大户种养殖业、设施装备、科技推广、机制创新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要素向示范区集聚,示范区建设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生态旅游】 2013年,九江市各垦殖场旅游开发项目有新进展。庐山垦殖场整合石门涧、剪刀峡、莲花洞森林公园、马尾水和碧龙潭五大景区及庐山周边50多家农家乐的旅游资源,培育生态农业观光和农家休闲旅游业。由中青旅投资近3亿元兴建,按国家五星级标准打造的庐山白云山庄国际大酒店已正式营业;上十岭垦殖场已正式获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凭借突出的生态品牌,正积极做好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恒丰集团总投资2亿元的龟山湖生态旅游项目已经开始实施;云山集团改造升级凤凰山桃花园和燕山龙源峡2个景区,同时结合现代观光农业开发,倾力打造以新民村柑橘、杨梅,以果业队为主的蜜梨,以凤凰山园艺场为主的水蜜桃的精品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九江农垦观光农业的发展得到广泛认可,江西云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彭泽县上十岭垦殖场、共青城嵩高山庄被认定为江西省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王叙军)
  农业机械化
  【概况】 2013年,全市农机总动力449万千瓦,增长2%,联合收割机2912台,插秧机527台,植保机械57405台。大中拖发展迅速,新增337台,增幅30%,总数达1245台;水稻机耕、机插、机收水平进一步提高,分别达到83.5%、19.3%和68%,综合机械化水平59.9%;粮食、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创建4个省级示范区(2个油菜,2个水稻),10个市级示范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规范发展,全市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25个,农机服务组织达80余个;创建农机维修服务中心15(其中,一级1个,二级13个,三级1个)。
  【全力抓好农机生产“三大战役”】 2013年,九江市农业部门组织开展10万农机闹春耕、“双抢”大会战和秋收冬种农机化生产“三大战役”。全市组织服务队11个,义务维修农机1600余台,全市共投入春耕生产农机具13.8万台。同时,积极协调燃油供应部门,开展农忙时节送油到田间地头及推行农机专用加油IC卡等服务措施,建立健全农用柴油长效保障机制。
  【开展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2013年,九江市农业部门以机械化示范区为依托,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点为载体,以省财政专项资金为支撑,按照农业部相关农机维修网点资质条件和标准,建设集“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年内,全市共建设一、二类农机维修服务中心15个,实行项目化管理,组织维修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机具设备基本到位,缓解了全市农机“维修难”“服务难”和“难维修”等问题。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再上新台阶】 2013年,九江市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强政策扶持,油菜机械化种植面积达65万亩。油菜机收水平持续提升,全市投入各种油菜收获机械760余台,机收面积45万亩。机收方式以联合收割和分段收割两种并举。油菜机械化生产稳居全省首位,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相关部门的肯定和称赞,全国油菜高产高效技术培训交流会及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在九江召开。
  【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 2013年,全市开展农机“打非治违”工作。各地农机部门联合公安交警等单位,形成执法合力,以治理“黑车非驾”、超限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农机安全隐患,防止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确保了九江市农机安全生产态势稳定。
  【改革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办法】 2013年,全市对农机补贴操作程序进行改革,实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补贴入卡、逐级监督”模式,农民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更直观。
  (田信瑜)
  农业综合开发
  【概况】 2013年,九江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简称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开展现代农业试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各项工作都取得进展。
  全市共有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修水县、彭泽县、都昌县、湖口县、武宁县、瑞昌市、共青市、九江县11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完成项目48个。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9个,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2个,产业化经营项目37个。
  年内,九江市顺利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综合检查和省验收考评组的验收考评,被省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通报表扬,授予2013年度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设区市,都昌县、永修县、九江县、瑞昌市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县,彭泽县、武宁县、德安县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先进单位。市农业综合开发办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3年度九江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覆盖突出贡献奖”称号,修水县、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武宁县被授予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
  争资争项。全市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财政专项资金1391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160万元,比上年增加2313.8万元,增长20%,地方配套资金3752万元(其中,省级配套资金3155.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375.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21.2万元)。其中,九江市申报的修水县宁红茶产业发展带动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扶持,项目财政投资达1400万元。1月31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正式批准共青城市新增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开发县达11个,实现全市开发县的全覆盖。
  土地治理项目。完成9个中低产业田改造项目,总面积6.45万亩,安排财政资金7854万元。新建和改建拦河坝1座,排灌站23座,开挖机电井2眼,衬砌渠道230.6千米,建设渠系建筑物3895座,改良土壤2.12万亩,购良种0.3万公斤,建设机耕路117.33千米,造林0.35万亩,培训农民7000人次,仪器设备10台,示范推广0.6万亩。完成2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总面积2.3万亩,安排财政资金2996万元。新建排灌站5座,衬砌渠道66.65千米,建设渠系建筑物2849座,改良土壤1.53万亩,造林0.15万亩,修建田间干道9.56千米、田间支路61.94千米,培训农民1700人次,示范推广0.1万亩。
  产业化经营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37个(其中,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1个,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16个),安排财政资金3062万元(其中,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882万元,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780万元,产业化经营龙头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1400万元)。扶持修水县宁红茶和永修县易家河柑橘等一批有发展潜力、高产高效和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开发效益。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项目区中低产田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改观,沟渠配套、桥、闸、涵、提灌站等配套完善,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全市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6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4.0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76万亩,年节约水量263.23万立方米,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34万亩,增加机耕面积3.98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4.4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9平方千米,扶持农技服务站4个,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5.8万亩(其中,优质粮食种植面积5.4万亩),项目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11万公斤,新增棉花159.56万公斤,新增油料271.96万公斤,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户16145户,项目区直接受益农业人口69864人,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3140.56万元。在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中,全市全年新增干鲜果生产能力92万公斤,蔬菜生产能力2.5万公斤,水产品生产能力5.45万公斤,肉生产能力177.42万公斤,蛋生产能力8.05万公斤,加工转化农产品533.5万公斤,年新增总产值32187.5万元,年新增增加值14715.95万元,年新增利税3121.96万元,年直接受益农户10355户。其中,土地治理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户数量1225户,年直接收益农业人口数30130人,直接受益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4121.46万元,年新增就业8964人。在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中,年直接受益农户133850户,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482995人,年直接受益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21185万元,年新增就业2453人。其中,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2098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了农民增收。
  开拓创新。在土地流转方面,坚持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把土地流转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合作化,建设产业示范园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相结合;有效地推动项目区土地有序流转,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至2013年底,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流转土地30余万亩,占全市土地流转总量的30%以上。在创新项目建设工艺上,鼓励工艺创新,并建设示范样板模块,以示范模块为样板进行建设,组织全市农业开发系统参观交流,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九江县因地制宜采用六角水泥块衬渠道,工程美观耐用,施工方便又节省成本;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等推广卡扣式T型槽,克服传统U型槽易错位、易渗漏、寿命短的问题;永修县在项目施工中采用“六条线、无模板”放样法建设渠道,提高工效和工程质量;彭泽县为增强渠道稳定性,采取三角衬底一次现浇成型工艺,在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上得到肯定。这些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使工程建设质量有明显提高,受到群众好评。项目管理方面,推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引导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全程监管,项目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工程建设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档案管理方面,进行培训和统一,全市档案资料更完善、更规范。
  夯实管理基础。建立健全以选准项目、建好项目、用好资金为核心的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全面推行项目(区)竞争立项制、专家评审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和建后管护制度为重点的七项管理制度,推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项目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严格资金管理。强化以县级报账制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报账办法。坚持“三专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制度,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按照计划建。主动接受审计监督,全面推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制度,审计不过关,项目不予验收。督促检查经常化。实行市农业开发办领导分片包县(市)服务指导工作责任制,及时掌握各县(市)工作进展和开发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先后开展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的督查,农发办事业费检查。
  12月13日,经市委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增设监督检查科,为正科级内设机构,配科长、副科长各1名;项目管理科增配副科长1名。
  【共青城新增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 1月31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正式批准共青城市新增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开发县达11个,实现全市开发县全覆盖。
  【武宁新光山庄又添一国家级金字招牌】 6月,武宁县新光山庄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这是在该山庄继获得“全国5A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9项国家级荣誉后,获得的又一金字招牌。新光山庄景区位于武宁县城湖滨北岸,是集水果采摘、药材种植、水产养殖、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景区。经过16年的开拓建设,曾经的荒山孤岛建成绿岛如莲、锦绣成畴的“花果山”,百花园、百果园、百树园、水上游乐中心等数个特色旅游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其中“赏花休闲游、鲜果采摘游、生态观光游”成为该景区最有特色的时令旅游项目,享誉周边旅游市场。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推进会议】 12月2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推进会在都昌县召开。市委常委、市农工部部长董金寿出席会议并下达开工令,副市长赵伟主持会议。市委农工部副部长、市农业开发办主任夏小勇对2013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进行部署,明确要求。都昌县县长陈云滚对都昌县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参加会议的有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等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全市11个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会议还邀请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项目区乡(镇)村民代表参加。
  (李德华)
  附:2013年九江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领导名录
  主任:夏小勇
  副主任:贾丽霞梅继国夏年生(12月到任)
  农业科技
  【概况】 2013年,九江市农业科技围绕开展“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紧抓巩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及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高效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农业科技得到全面提升。2013年,市植保局余昌喜被评为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博莱集团唐进波被评为全市第二批突出贡献人才,市水科所王建民、市种子局谢国强被评为全市第六批专业拔尖人才。德安县李年娥等10人被评为全市“双百双千”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开展“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 2013年,市农业局在全市农业系统内开展以“联县挂乡扶社带户”为主要形式,以“大宣讲、大调研、大试点、大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确定联系县区12个、挂点乡镇23个、帮扶点77个,形成覆盖全市,涵括种植、养殖、农机、植保、农产品加工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帮扶机制,在农情调研、政策宣讲、试点示范、科技服务等方面指导基层实践,推动工作落实,服务农业生产。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2013年,九江市农业部门组织实施武宁县、瑞昌市、湖口县、永修县、彭泽县、星子县、九江县、共青城市8个县(市、区)79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房新建(改扩建)项目,以及修水县、都昌县、德安县3个县73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条件建设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1360.5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907万元。年内,全市共认定38个科技示范基地、1217名农技指导员、12170个科技示范户,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272万元。结合项目实施,分批分层次开展农业部“万名农技骨干人员培训”、省市“基层农技综合培训”、县乡“农技推广专项培训”,整体上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形成“一网、两册、三牌”工作管理模式。10月25日,在永修县召开2013年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现场会。
  年内,永修县、湖口县、彭泽县和都昌县苏山镇等13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分别获省财政以奖代补资金150万元和65万元。2月,永修县代表江西省接受农业部2012年基层体系建设补助项目检查,获全国第二名。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全市共公开认定30个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组建市、县两级师资培训库共计363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965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9750人次、专项技能培训19900人次。涉及7大类21个专业。此外,推荐选拔100名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参加全省创业培训。
  【开展阳光工程资金专项检查行动】 4~10月,市农业局开展省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市就业培训资金专项治理等活动。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 2013年,市农业局确定都昌县作为2013年度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出台《都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都昌县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办法(暂行)》等培训、认定、扶持一系列意见办法,择优培训500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院士工作站建设推进】 2013年,九江市农科所院士工作站围绕粮油优质高产,开展科研项目8个,举办油菜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研讨暨现场观摩会,推动九江市油料生产不断发展。杂交双低油菜“浔油8号”选育及应用获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通过院士工作站技术平台,市农科所跻身国家“粮食增产综合技术生产模式”项目研究行列,协助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开展“油菜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高效生产模式建立”项目研究。4月15日,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7月18日,江西省箬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挂牌,标志着九江市首个水产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武宁。
  (杨亮)
  扶贫和移民
  【概况】 2013年,九江市深入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开展“住破烂房、治不起病、读不起书”等“三个一”主题帮扶活动,大力改善库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全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取得成效。全年,全市实际完成移民搬迁4314户14171人。其中,扶贫移民搬迁2727户12631人,农村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移民搬迁1587户3540人。建设集中安置点14个。在全市395个贫困村的469个自然村,实施村庄整治项目1288个,实施示范村建设项目274个,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武宁县成功成为全省3个移民解困试点县之一。九江市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获第一名;同时,获得扶贫工作绩效考评和水库移民工作绩效考评2个A类先进。
  全省搬迁移民扶贫研讨会、全国扶贫搬迁工作交流研讨会先后在九江市召开。
  【扶贫搬迁】 2013年,九江市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狠抓搬迁工作,着力将扶贫移民搬迁打造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及省扶贫和移民办的充分肯定。修水县、武宁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工作做在全省前头。省扶贫和移民办明确提出,集中精力,将修水县打造成全省最大的扶贫移民搬迁重点县,将武宁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水库移民扶贫整体搬迁示范点和样板工程。彭泽县、湖口县等县的环境污染移民搬迁工作,得到省扶贫和移民办的高度关注。年内,全市共完成移民搬迁4314户14171人,占省下达九江市移民搬迁任务的156.4%。其中,扶贫移民搬迁2727户12631人,农村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移民搬迁1587户3540人。建设集中安置点14个。
  【村庄整治】 2013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87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6880万元。在395个贫困村中的469个自然村实施村庄整治项目1288个,项目实施惠及5.2万农户,有22.9万人口从中受益。同时,为强化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全市按照“五美”要求,在永武、杭瑞、九景等高速公路沿线选取30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全力培育和打造村庄整治和移民生态示范村,培植典型,打造精品,30个示范村建设全面完工。
  【产业扶贫】 2013年,全市争取财政扶贫攻坚资金2000万元,整合其他资金5478万元,共扶持产业项目448个。集中打造修水县何市镇、马坳镇,都昌县西源乡、左里镇等4个千亩产业示范基地,扶持种植业3.8万亩,家禽养殖340余万头(只),水面养殖2.2万亩。同时,积极鼓励大型企业以及有能力的公司参与农村产业扶贫。年内,全市利用扶贫贴息贷款政策,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7家,共计安排项目贷款贴息118万元,带动贷款规模达3940万元,贷款扶持产业覆盖171个扶贫重点村,辐射和带动贫困农户17400户,71300名贫困人口从中受益。一大批资金项目,投入到贫困农户能直接参加和收益的种植业、养殖业,增强了贫困农户“造血功能”,促进了农民增收。
  【扶智培训】 2013年,九江市全面推行“雨露计划”培训方式改革,培训重点转向以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高级技工培训和学历教育为主,投入资金322万元,共培训3422人,贫困地区农民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继续做好深圳技师学院“九江扶贫班”招生工作,当年完成选送贫困户子女60人次,累计到该校学习的学生达到300余人次。同时,推进移民培训,按照市场需求和移民意愿,以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移民和每户转移1个移民劳动力为目标,共投入移民培训资金10万元,培训移民3批次。
  【移民扶持】 2013年,九江市共发放移民直补资金9767.3万元。投入后扶资金8696.6万元,实施后扶项目1124个;投入结余资金6180万元,实施结余项目919个;投入2307万元,实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14个,库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启动编制《九江市关于解决大中型水库移民突出困难工作实施方案》,武宁县成功成为全省3个移民解困试点县之一。全市实现移民资金安全,移民受惠,库区稳定。
  【社会扶贫】 2013年,全市共安排38名市级领导、173个市直及驻市部队单位到定点村开展包扶(扶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九江市定点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及物资折款1603.27万元,争取其他资金1829.6万元;企业帮扶投入资金2310.59万元;党员结对帮扶落实帮扶资金780.4万元。年内,九江市开展“住破烂房、治不起病、读不起书”等“三个一”主题帮扶活动。在市政府安排300万元帮扶资金的基础上,各帮扶单位积极行动。至年末,181户“读不起书”的贫困户子女均已接受定点单位资助顺利入学;146户“住破烂房”困难户,已全部拆旧建新,部分困难户已搬入新居;帮助困难家庭治病188人次。
  【全省搬迁移民扶贫研讨会在修水召开】 4月28日,全省搬迁移民扶贫研讨会在修水县召开。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讲话。市委副书记冯静致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建辉,省农业厅副厅长、农垦办主任唐安来,省民政厅副厅长朱和平、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饶振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齐红、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万俊明,副市长赵伟出席会议。研讨会上,修水县、龙南县、于都县和遂川县主要负责人分别代表试点县发言。与会人员认为,修水县是江西省“搬迁移民扶贫工作先行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探索出具有江西特色的搬迁移民扶贫新经验、新做法,为全省整体移民搬迁先行先试,积累了经验,打造了样板。
  【全国扶贫搬迁工作交流研讨会在修水召开】 12月19日,全国扶贫搬迁工作交流研讨会在修水县召开。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司长海波、副司长李越,政策法规司司长助理鲍峰庭,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副主任饶振华、钟炳明,副市长赵伟等出席。来自河北、广东、浙江、福建、重庆、云南、新疆、西藏等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市扶贫和移民办、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领导应邀列席会议。会上,章康华介绍江西搬迁移民扶贫工作做法;李越对《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作详细说明,与会人员对《讨论稿》进行讨论;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张要杰介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与制度创新课题研究成果。会议一致通过九江搬迁移民扶贫进城进园集中安置作为一个典型示范案例在全国推广。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就修水县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详细了解九江市整体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相关情况,对九江市搬迁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海波认为,九江市扶贫搬迁工作在全国创造了先例,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在帮扶上具有精准性、参与性、持续性,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马达)
  附:2013年九江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主任:孙丽敏
  党组成员、调研员:林显莲(任至12月)
  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生
  党组成员、调研员:易洪慧(12月到任)
  刘金泉(12月到任)
  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义先朱云万建秋(8月到任)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樊珈妤(8月到任)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14》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况、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人民政府、民主党派、军事、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记述了2013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开福
责任者
魏立平
相关人物
胡卫东
相关人物
潘宝山
相关人物
余效虎
相关人物
王晓霓
相关人物
范方军
相关人物
刘礼强
相关人物
钱晓林
相关人物
孙维刚
相关人物
毕诗文
相关人物
张垂昊
相关人物
张百忠
相关人物
刘小梅
相关人物
吴小安
相关人物
艾群兵
相关人物
付卫东
相关人物
胡家贵
相关人物
金国强
相关人物
饶友平
相关人物
钟孝梅
相关人物
陈齐信
相关人物
盛广杰
相关人物
廖亚明
相关人物
卢象贤
相关人物
杨亚军
相关人物
叶阳
相关人物
博士江
相关人物
董金寿
相关人物
赵伟
相关人物
殷美根
相关人物
程红
相关人物
叶智
相关人物
刘惠民
相关人物
兰思仁
相关人物
刘德意
相关人物
朱汉浩
相关人物
洪华
相关人物
周光灿
相关人物
冯孔茂
相关人物
陈细国
相关人物
钟好立
相关人物
胡定文
相关人物
潘熙宁
相关人物
王利
相关人物
曾宪奎
相关人物
张林生
相关人物
高浔
相关人物
赵平南
相关人物
陆主生
相关人物
徐爱源
相关人物
陈石记
相关人物
陈义前
相关人物
严知波
相关人物
冯玉宝
相关人物
黎武龙
相关人物
刘毅
相关人物
戚堂亮
相关人物
胡生彬
相关人物
吴从建
相关人物
袁汝江
相关人物
丁健
相关人物
孙丽敏
相关人物
林显莲
相关人物
王生
相关人物
易洪慧
相关人物
王义先
相关人物
朱云
相关人物
万建秋
相关人物
樊珈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