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716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22
页数: 2
页码: 53-5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2013年九江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 委员会 共产党 九江市

内容

2013年,在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共九江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思路、新要求,以争得全省“双核”地位为目标,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增长10.4%;财政总收入280亿元,增长26.9%,总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7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860亿元,增长22.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504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8805元,增长13.1%。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谋划发展新篇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作出实施“双核”战略,全力做大九江的决定。牢牢把握做大九江这个根本任务不动摇,提出做大经济总量、扩大城市体量、放大潜在能量的战略部署。明确财政年均增百亿、工业5年过万亿发展目标,开启双核发展新征程。把“决战大工业、打造大门户、推进大统筹、改善大民生、实现大跨越”作为做大九江的基本路径。决战大工业,即走总量扩张的高速路、产业集聚的升级路、绿色发展的特色路;打造大门户,即构建大九江都市区、推进昌九联动发展、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推进大统筹,即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繁荣现代旅游产业、建设区域物流中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改善大民生,即搞好公共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发展生态民生、构建和谐民生;实现大跨越,即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大干快干,努力争得双核地位。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推动发展,研究制定“1+N”系列改革文件。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文化体制、户籍制度、投融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文化体制和农垦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实现政事分开。推动财政、户籍、国资监管和金融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政府采购职能市场化、电子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突出重点,自我加压,打造经济新高地。围绕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三年翻一番,五年过万亿”的目标,举全市之力决战大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850亿元,增长22%;工业增加值760亿元,增长13.5%;利税总额340亿元,增长35%。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640亿元,占全市比重84.2%;实现利润155亿元,增长35%;五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35%。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户,达1009户。全市园区主营业务收入2450亿元,增长15%,新增百亿园区3个,实现园园过百亿,成功创建4个省级产业基地。抢抓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布局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发展机遇,保持投资规模不降、城建项目不少、兴城势头不减,实施城乡联动,强力打造大门户。中心城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20个,投资210亿元。八里湖新区基本成型,功能不断完善。老城改造步伐加快,浔阳区“2111”工程全面启动。庐山区浔南城市客厅、五里片区等组团开发加速推进。修水县、共青城市和湖口县的整体移民搬迁、一体化新区建设和“迁户拆旧”新模式在全省推广。
  兼顾各方,协调并进,构建统筹新格局。坚持“三农”基础地位不动摇,突出科技兴农、产业富农、基础强农、政策惠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20元。粮食实现“十连丰”,油菜生产实现“十连增”。现代农业发展提速,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6万亩。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上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86个。农村发展活力增强,新增农民合作社、登记注册家庭农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等创历史新高。新农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村庄建设提升工作等进展顺利。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品牌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接待旅游总人数56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2亿元。商贸物流业更加繁荣,新增商业面积250.7万平方米,“6620”商贸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初步形成“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乡大流通”发展格局。港口物流更加兴旺,九江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万标箱,初步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枢纽港口。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县县财政收入过10亿,九江开发区、瑞昌市、浔阳区、庐山区、湖口县超过20亿。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继续保持良好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突破200亿元。就业、住房、医疗、教育、扶贫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凝心聚力,合力共为,开创和谐新局面。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蝉联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对外宣传成效显著,在省以上主流媒体上用稿5500余篇。开展系列宣讲活动,理论武装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八个一”文化亲民工程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四套班子积极作用,坚持重要情况及时沟通、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点项目市四套班子分工落实。支持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依法依章、独立自主、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党外人士的联系,全面推进民族、宗教、对台和新社会阶层等各领域统战工作,在聚人心、集民智、促发展上取得实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打造了全省一流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更加优化。深化平安九江建设,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二。
  转变作风,带好队伍,提升党建新水平。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理念,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常委会议事决策制度,坚持决策的权力在集体、落实的责任在个人,较好地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和个体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创新选人用人办法,注重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善于抓基层打基础、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重点选拔那些长期在基层一线、招商引资和项目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实绩突出的干部。加强干部管理,出台《九江市县级领导干部试用期满任免工作操作程序》。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代表十八大精神宣讲”教育活动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完善以“组织全域、管理全员、服务全面、技术信息化、单元网格化”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区“三全两化”党建模式。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覆盖,率先在全省成立首个“商圈党委”。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工作得到省里肯定,经验在全省推广。积极谋划部署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启动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整治“四风”问题,深入开展“红包”专项治理,建立常态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机制。开展“整治‘小鬼难缠’、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活动,责任追究684人。深化“九江市廉洁服务网”创建工作,整合政务公开、电子监察、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纠风等信息系统功能,实现监督、预警、服务功能一体化。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加大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市共立案659件,涉及县处级干部20人、科级干部196人。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14》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况、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人民政府、民主党派、军事、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记述了2013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开福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兴城市
相关地名
浔阳区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
瑞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