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做大九江奋力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697
颗粒名称: 凝心聚力做大九江奋力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
其他题名: 在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分类号: F127.56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九江面临打造双核的新机遇,需抢机发展、负重发展、超常发展。国家生产力布局由沿海向沿江转移,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经济增长“第四极”。省委强调南昌和九江可成为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并作为“龙头昂起”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九江市 会议 新征程

内容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会,主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以及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正确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做大九江,奋力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为九江争得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而奋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中央经济工作会,全面部署了明年的各项经济工作;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未来江西发展的目标、思路、布局和要求,具有里程碑意义;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进一步部署了江西省明年的各项工作。中央和省委一系列会议,为九江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全市上下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系列会议精神,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把握宏观大势,抓住难得机遇,找准工作重点,全力加快发展。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发挥九江比较优势,着力“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各项工作大步向前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一是经济总量明显扩张。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两番”,在全省排位由第四进到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五年增长三倍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五年增长四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过千亿,全省考核两年第一、一年第二。外贸出口五年增长十多倍。二是城乡变化明显加快。几年来,市本级城建投入560多亿元,超过前30年的总和,带动社会投资1800多亿元。随着八里湖新区的基本建成,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一倍。老城区改造加紧推进,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四县一山”与中心城区相向发展,“大九江”格局已现雏形。县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县县有新城、处处有精品的良好局面。集镇和农村基础改善、环境改变、面貌改观。三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几年来,引进、建设、竣工亿元以上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500多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0多个、50亿元以上项目近20个,为九江发展积蓄了能量。新落户了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十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蓬勃发展。累计完成电网投资50亿元,一批电力项目顺利实施。长江二桥、永武高速、昌九城际等全面投运;九景衢、武九客专、绕城高速、神华煤电等全面推进。县乡公路总里程超过4000千米,超过前30年的1.5倍。四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投入不断扩大,今年首次突破2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7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达23000元,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扶贫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全省率先实施“先看病、后付费”的就医模式。率先启动公租房建设,全市累计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440亿元,惠及100多万户家庭。五是各项事业明显进步。“三农”地位继续巩固,粮食总产实现“十连丰”,油菜生产实现“十连增”。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市场建设、港口物流繁荣发展,旅游接待人数、总收入等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首位。深入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2012年社会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一。六是破解发展难题明显深入。九江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共青城成功设市。林权制度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政府机构、文化体制、户籍制度、投融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先后破解了国企改革、土地清理、鄱阳湖采砂管理、房产发证、城建规费收缴等发展难题,为发展清除了障碍、增添了活力。七是干事氛围明显浓厚。几年来的变化,不仅是经济指标的进位、城乡面貌的改变,更难得的是形成了和谐干事的新局面。各套班子共识共为,各级干部真抓实干,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发展的信心足、干劲大、氛围浓。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持续发展、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九江的思路是符合市情的,九江的干部是善治善为的,九江的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九江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九江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正迎来发展的提速期、突破期、黄金期。现在,发展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上,如果不憋足一口气,卯足一股劲,下足一番功,不仅发展的势头难以保持,甚至可能再次跌入低谷。我们必须抢机发展、负重发展、超常发展。
  第一,我们迎来了打造双核的新机遇。目前,国家的生产力布局正在由沿海向沿江转移,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省委强卫书记强调,区域经济发展有个“双核”结构现象,南昌和九江,一个是全省行政中心城市,一个是重要的门户城市,完全有条件成为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省委、省政府首次突破均衡发展理念,把集中力量推进昌九一体,作为实现“龙头昂起”的重中之重。在策略上,把昌九联动作为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竞争砝码;在布局上,把打造双核作为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重大战略;在地位上,把九江放在与南昌同等重要的核心位置。现在,上级期望九江,全省关注九江,外界聚焦九江。对我们而言,机遇千载难逢,使命光荣艰巨,必须把握时机、抢占先机,全力把九江打造成为江西的“双核”之一。否则,就无法向历史交账,也无法向人民交代。
  第二,我们肩负着做大九江的新任务。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指出:着力构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进而带动其他区域腾飞发展。这是省委立足江西省情、面对区域竞争作出的科学抉择,也为九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这几年,虽然我们的发展打了“翻身仗”,步入了“快车道”,但与沿江和省内先进地方相比,九江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城市体量,都还有不小差距。从沿江来看,芜湖在同类城市中遥遥领先。1995年以前,九江大多数指标都高于芜湖,而到去年,我们GDP只有芜湖的75%,财政收入只有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有57%。从省内来看,九江与南昌相比,九江的GDP和财政都只有南昌的一半,中心城市的面积也是南昌的一半、人口是南昌的三分之一。可以说,全力做大九江,是我们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尤其是今后几年,如果九江不能迅速做大,我们就会在沿江区域竞争中淘汰出局,在全省竞相发展中再次掉队。
  第三,我们已处在升级发展的新阶段。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已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就九江而言,一方面,九江市正处于人均GDP从4000美元向8000美元攀升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既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也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更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与加快建成小康的双重责任。另一方面,九江市正处于“城建适度超前”向“工业强力提升”的转型阶段。这个阶段,城市功能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政策效应与资源潜力相互激发,外部机遇与内在动力相互促进。把握这个阶段性特征,找准打开局面的突破口,全力推进九江转型发展,是我们应对风险的必然选择,破解压力的必要举措,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
  第四,我们正面临爬坡过坎的新挑战。眺视全球,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前景很不明朗;正视国内,保持快速增长的压力很大,存在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环视周边,区域发展“你追我赶”,竞争态势日益加剧;审视自身,近年来,我们一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在赶超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基数越大,保持高位增长的压力也越大,保持持续强劲的势头也越难。未来几年,我们还面临着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面临着资源环境日益趋紧的制约,面临着改革发展深入推进的重任。对九江而言,我们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口。唯有奋进,才能甩开追兵、赢得竞争、争得地位;稍有懈怠,就会错失良机、延误发展、辜负厚望。
  第五,我们承载着建成小康的新期盼。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群众热切期盼,我们责无旁贷。据测算,九江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GDP要实现5000亿元,必须年均增长13.2%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要实现6.05万元,必须年均增长14.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1.94万元,必须年均增长12.4%以上。以我们目前的发展水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今后几年,如果我们不加速推进发展,不打下坚实基础,小康的目标就难实现,人民的期盼就会落空,党和政府的威信就要丧失。
  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跨越,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做大九江这个根本任务不动摇,凝心聚力,乘势跨越,奋力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
  一要做大经济总量。做大九江,首先是做大经济总量;做大经济总量,根本是做大工业总量。工业在三次产业中处于核心位置,是创造价值的核心环节。抓不好工业,总量将无法做大,城市将失去支撑,“三农”将举步维艰,物流将无物可流,“三产”将难以繁荣。唯有以工业的突破,才能带动总量的扩张,继而带动九江的做大。可以说,做大工业,不仅是做大总量的捷径,也是带动各行各业繁荣的路径,更是为促进农业、旅游、物流等全面发展另辟蹊径。
  二要扩大城市体量。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的规模、功能、品位和对经济要素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九江作为江西的门户城市,如果体量跟不上,功能跟不上,品位跟不上,承载跟不上,与其他同类城市不在一个层级上,要素就留不住、人气就聚不拢、产业就做不大,那么,门户地位将名不副实,做大九江将失去支撑。
  三要放大潜在能量。九江集名江、名山、名湖、名城于一体,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存量资源和便捷的区位条件,这是发展的优势所在、潜能所在。这些潜在能量一旦释放,将对发展产生极大的乘数效应。优势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再好也只是一种浪费;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再多都只是一种潜力。把潜在能量变为发展力量,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胜势,是全力做大九江的现实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力量,在改革开放中增强活力,在攻坚破难中加速发展,以做大九江为目标,决战大工业,打造大门户,推进大统筹,改善大民生,实现大跨越,财政年均增百亿,工业五年过万亿,奋力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为九江争得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而奋斗。围绕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咬定万亿目标不动摇,全力决战大工业
  工业是支撑综合实力的脊梁骨,是做大经济总量的主引擎,是赢得区域竞争的杀手锏。前不久,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三年翻一番,五年过万亿”。强卫书记、鹿心社省长对九江决战工业的部署给予了充分肯定,强书记批示:“如果江西省各市、县以这样的决心和行动来抓产业发展,江西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一定能加快实现。”鹿省长批示:“目标令人鼓舞,切实抓好落实。既要做大总量,更要提升质量。”两位领导的重要批示,既是对九江决战工业一万亿思路、目标、措施的充分认可,也是对九江发展的重视和关心,更是对全市上下的鼓励和鞭策。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强书记再次对九江决战工业一万亿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为此,我们要始终咬定万亿目标不动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主攻工业上来,确保各方力量向工业聚合、各种要素向工业聚集、各项服务向工业聚焦,打一场决战决胜的攻坚战。
  1.走总量扩张的高速路。工业总量不大,调结构就没有相应的空间,转方式就没有回旋的余地,稳增长就没有充足的后劲。就九江而言,虽然这几年工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九江市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尤其是缺乏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做大规模、增强实力、扩张总量,摆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首要位置,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一要主攻“万亿目标”。深入实施沿江开放开发战略,推进江路联动发展,坚持“大规划引领、大园区承载、大产业支撑、大企业主导、大投入带动、大招商突破”,确保到2017年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迈入“万亿俱乐部”,占全省份额“四分天下有其一”。工业做大了,我们才能突破区域竞争的重围,才能加快奋起赶超的步伐,才能实现做大九江的目标。二要打造“千亿板块”。围绕沿江、沿路“T”型产业带,建设五大国家级园区,构建“两轴为基、五点立柱、腹地依托、支撑稳固”的九江工业大厦。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国家级园区的基础上,推进城东板块、彭湖板块、赤码板块、共德永板块打造成国家级园区。到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城东板块1100亿元、城西板块1650亿元、彭湖板块1600亿元、赤码板块1650亿元、共德永板块2400亿元。除五大板块之外,其他修水、武宁、都昌和星子四县,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三要培育“百亿企业”。通过“改造升级、靠大联强、扶优扶强、整合重组、抱团扎堆、招大引强”,加快培育20户以上超百亿、30户以上超五十亿、100户以上超十亿、1000户以上超亿元的企业。每年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00户以上,到2017年总数超过1500户,70%以上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同时,着力打造一批“千万级”“百万级”“十万级”的优势产品产能基地,力争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四大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过千亿,电子信息、非金属新材料、节能电器、绿色食品、先进制造“五大优势产业”总量突破3000亿元。
  2.走产业集聚的升级路。产业是工业的基础支撑,产业聚集是工业升级的重要环节。所谓产业集聚,简单来说,就是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从而使企业做大、产业做强。九江市拥有石化、钢铁、有机硅、汽车、玻纤等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骨干企业,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链没有拉长等问题。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转型、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三个转变”:一要从单个到集群转变。独木难以成林、根深才能叶茂。单个企业缺乏配套,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不能持久发展;多个企业抱团推进,互补合作,才能越做越大、越走越宽。一方面,要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来吸引配套企业的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引进一个具有带动力和爆发力的大项目,就能引进一条产业链,就能形成一座产业城。比如,湖口的金砂湾工业园,就是因为九江钢厂的引爆,永修的星火产业园,也是因为有机硅厂的带动,才形成了产业之“树”、企业之“林”。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产业园的途径,引进中小企业抱团扎堆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彭泽县引进了泵业产业园,瑞昌市开发了红木产业园,九江县建设了皮革产业园,武宁县形成了节能灯产业园等,这种产业园的发展途径,代表了一种新的产业聚集方式,应当大力支持、全力推进、努力推广。二要从无序到有序转变。产业的发展一开始都是无序的,然后通过先“归纳”再“演绎”,形成有序发展。“归纳”,就是对现有企业进行归纳、整合,看看可以形成哪些产业,哪些产业可以做成规模。“演绎”,就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扩展、延链,吸引更多同类企业抱团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推进产业有序发展,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注重“规划引领、专业引路、机制引导”。在规划引领上,坚决防止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真正形成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各园区、各板块要各凭优势、各有侧重,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在专业引路上,对于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要聘请行业内知名科研机构、知名专家进行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专业的战略导向、发展路径、主攻重点。在机制引导上,要实行产业发展“六个一”机制,即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研究团队、一支招商队伍、一套优惠政策、一张推进时间表,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三要从低端到高端转变。工业的起步时期难以避免会引进一些低端产业,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推进从低端向高端转变,否则企业做不强、产业做不优、总量做不大。要更加注重招商选资,围绕我们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承接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产业转移,不是异地粘贴;产业承接的过程,就是转型升级的过程。要坚持优化增量与提升存量并举,更加注重技改扩能,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先进装备等手段,对现有纺织、船舶、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改升级。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品牌创建,以科技创新的率先突破,带动产业发展的全面升级,推动“九江制造”和“九江创造”比翼齐飞。
  3.走绿色发展的特色路。九江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将环境容量转化为发展容量,推动全市工业走上绿色、节能、高效、生态的发展之路。一要在新兴产业上做“加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广绿色能源技术,引导企业坚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到2017年,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40%。二要在资源利用上做“减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严格管理淡水资源,集约利用岸线资源。增强节约意识,减少无端浪费,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降耗。三要在循环经济上做“乘法”。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全面提升资源精深加工、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争取各类资源“吃干榨尽”、“变废为宝”,让有限资源实现无限利用,产生“倍增”效益。四要在污染排放上做“除法”。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坚持做到“五个坚决不”,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引进;环评审核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落户;“三同时”不到位的项目,坚决不启动;在线监测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放行;没有达到环评标准的,坚决不生产。同时,建立“市县监管联动、昌九防控互动”机制。探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试点。
  二、保持兴城势头不减弱,强力打造大门户
  省委强卫书记讲,九江是江西重要的门户城市。作为门户城市,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及城市服务功能;二是具有明显优越于周边城市的交通条件和区位地理优势;三是与国内外城市之间有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并有较大的贸易量。近年来,九江市以适度超前的步伐,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框架拉开了,规模做大了,形成了人口和要素聚集之势。但是,九江的城镇化水平仍然不高,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的功能、体量、人口和贸易水平都与门户城市的标准不相称。必须抢抓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布局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发展机遇,始终保持投资规模不降、城建项目不少、兴城势头不减,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使门户名副其实、名至实归。
  1.构建大九江都市区。按照“提升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整合拓展区,构建都市区”的思路,进一步做大中心城区,协调区域城镇建设,形成大九江都市区发展格局,使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千米,大九江都市区中心城市面积达2200平方千米。一要提升新城区。推进新区建设由拉开框架向完善功能、由政府主导向社会主导、由夯实基础向聚集人气转变,把八里湖新区建设成为“行政文化中心、商业居住胜地、休闲观光乐园”的生态新城。突出功能大完善,加快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的续建、再建工作,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品位大提升,设计要高起点,建设要高标准,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合,把每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建出特色,不断提升城市品位。突出环境大改善,发挥依山傍水、滨湖近路的独特优势,构建山、城、湖、江相依的生态新区。突出产业大发展,建设一批商业楼宇、高档地产、精品旅游等项目,以产业聚集财气和商气,打造八里湖新区的“内核”。突出人气大聚集,通过降低落户门槛、改善住房条件、完善保障体系等途径,让新市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突出管理大跟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确保建成项目及时交付、跟进管理,各项服务同步提升、不留死角。二要改造老城区。在建设新城区的同时,不忘老城区改造。要坚持以人为本、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原则,把旧城改造与疏缓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城市功能、整治市容市貌、创建文明城市等结合起来,着力推进街区整治、片区改造、景区优化、社区升级等各项工作,繁荣总部楼宇、商务楼盘、物流市场等各项产业,增强老城区的发展活力。按照“整体运作、分片改造、全面提升”的思路,确保未来2~3年内,在中心城区改造500万平方米。三要整合拓展区。就九江市中心城区而言,浔阳区人口基本饱和,发展受限;开发区重点发展工业,不在城建;八里湖可用土地不够,容量有限。庐山区城郊集镇腹地广阔,又有环庐山、临鄱湖、滨长江的区位优势;九江县紧邻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已形成对接互补,这两个地方都可作为中心城区拓展区来打造。要坚持大手笔规划、大力度管控、大气魄建设、大项目布局,整合推进芳兰、威家、海会、赛阳片区组团发展,加快推进赛城湖片区与八里湖新区融合发展,拓展新的城市建设平台,构筑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四要构建都市区。在建好中心城区的同时,推进九江县、瑞昌市、星子县、湖口县、庐山与中心城区相向发展,打造大九江都市区的中心城市。在此基础上,沿东向南向、环鄱湖区域进行拓展外延,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乡空间,着力构建大九江都市区。当前重点要推进的工作,就是全力提升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速推进绕城高速、环庐山公路等路网建设,适时开通城际公交线路,加快开发城际轨道交通。最大限度利用区域优势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中心城区与“四县一山”优势互补、功能配套、资源共享。
  2.推进昌九联动发展。在现代区域竞争中,一个城市或地区仅靠“单打独斗”难以取胜,只有把最优的资源、最强的力量叠加到一起,抱团发展,才能成为最大赢家。南昌与九江,一个有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一个有全省唯一的沿江优势,一个实力强,一个潜力大,实现强强联手、抱团发展,有利于形成资源的最大配置、优势的最大互补、力量的最大聚集。我们要挖掘优势、放大潜力,加强与南昌的合作对接。一要支点大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城的政治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共青城市与德安县、永修县融合发展,推进先导区与南昌临空港经济区、南昌高新区、桑海开发区、小蓝开发区相向发展,着力打造昌九之间区域副中心城市,使共青先导区成为支撑昌九发展的重要支点。二要基础大对接。加强九江与南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互通,重点加快推进昌九高速“四改八”项目,尽快实施昌九发展大道项目,积极争取昌九一体化轻轨建设项目等。三要区域大合作。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思路,推进九江与南昌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市场配置、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联动发展。重点推进九江与南昌金融同城同率、通讯统一资费等,实现两市抱团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竞争。
  3.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按照“张开翅膀,拉开框架,打开通道,展开路网”的思路,以昌九机场为“两翼”、以长江航道为“脊梁”、以铁路干线为“骨架”、以公路交通为“筋脉”,着力建设航空、水路、铁路、公路“四位一体”,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全国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打造畅通、便捷、高效的城市之门。一要优化提升空运通道。加快庐山机场改造,扩建停机位及配套设施,开通市区至机场的公交、专线,增开航线航班,将庐山机场建设成为国内支线旅游机场。加快打通昌北机场与庐山机场快速通道,整合两个机场客货资源,实现联动发展、合作共赢。二要优化提升铁路通道。坚持“两站并举”,推进九江站扩建和庐山站改造,积极推进武九客专、九池城际、京九客专、合九客专、九景衢、九岳常等铁路专线建设,积极协调争取增开始发列车,加密营运车次,真正使九江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三要优化提升高速通道。通过加密路网、升级扩能,增强通达性,尽快建成九江到周边省会城市的直达高速公路通道。重点加快推进绕城高速、都九高速、都南高速、修平高速等项目建设,规划推进长江三桥建设、九江至湖口湖底隧道等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彭湖高速对接安徽高速路网建设。四要优化提升水运通道。推进长江干线江西段航道工程建设,确保5千吨级海轮常年直达九江港;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善区域航道体系;推进内河流域航道整治,改善通航条件,形成外“通长江、达上海”、内“连吉赣、接鄱湖”的大航运格局。
  三、夯实发展基础不放松,着力推进大统筹
  在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打造大门户的同时,充分挖掘旅游、物流的发展潜力,不断壮大“三农”、县域的综合实力,全面激发改革、开放的内在活力,实现各行各业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全面繁荣。
  1.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把“三农”作为做大九江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力度、加快发展。重点要在“三个促进”上下工夫:一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重点要增强龙头企业对农业发展的带动力,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0家;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渔业、茶叶、果业、苗木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要拓宽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搞好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赋予和保障农民更多的权益;建立和完善低收入农户就业援助机制,加快农村各项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三要加快城乡一体促进农村增彩。扎实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以示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批沿江特色产业集镇、沿路物流节点集镇、滨湖生态旅游集镇、山区边贸中心集镇;打造一批人口集中、设施齐全、管理完善的中心村。以镇村联动建设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大力提升农村地区面貌,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2.要繁荣现代旅游产业。放大庐山旅游优势,充分挖掘潜在资源,将九江打造成为省内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化旅游城市,确保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每年增长15%以上。重点要搞好“六个推进”:一要推进体制转变。整合旅游资源,按照“统分结合、资源整合、公司运作、受益分成”的方式,成立高规格的庐山旅游集团,推动庐山旅游统一经营管理。加快庐山旅游转型升级,整体推进庐山、星子、庐山西海、武宁、修水、共青城等景区景点建设,把山上山下、城里城外、游山玩水、度假休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景点联建、营销联合、线路联网,真正形成大庐山旅游格局。二要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庐山缆车项目,打通庐山快速通道,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继续加强老景区深度开发,全力推进现有项目的建设步伐,大力策划和开发一批旅游新项目,以旅游项目的大引进、大建设带动旅游的大发展。庐山要打造成为“国家人文发展综合示范区”,星子要打造成为“全国旅游百强县”,武宁要打造成为“全国最美县城”。三要推进业态繁荣。转变旅游发展观念,突破观光旅游的局限,不断开发旅游新业态,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推动九江旅游从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会奖、商务复合型转变。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做强做好旅游产业链,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四要推进文化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宗教等方面厚重的文化积淀,着力打好“绿色”“红色”“古色”牌,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章”,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比如东林大佛项目,就是把宗教文化融入旅游的典范。五要推进对外合作。努力拓展欧美、东南亚旅游市场,加强与长江中部城市群各大城市的对接,拓宽旅游市场,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联合开发推广客源共享、“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形成不同主题、特色、档次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六要推进管理提升。按照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优化旅游软硬环境,推进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完善旅游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使传统旅游产品焕发新活力,让新推出的旅游产品形成新特色。
  3.要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大产业带动大物流,大物流促进大发展。要顺应做大九江、昌九一体发展的需求,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步伐,把九江建设成为连接长三角、辐射湘鄂皖、服务全省的物流中心。一要打造枢纽港口。充分利用沿江岸线资源优势,加快沿江码头资源整合,优化港区功能配置,在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九江县等重要节点规划建设综合性码头,鼓励建设公用码头,从严控制专用码头和临时码头。完善港口设施、推进港口合作,加快九江港和沿长江、环鄱湖流域港区的联动发展,力争货运吞吐量2015年突破1亿吨。二要完善物流体系。按照“城内大商场、城外大市场、城乡大流通”的原则,着力建设一批有规模、有档次的城市综合体,打造一批有辐射力、带动力的专业市场,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电商基地和电商企业;紧紧围绕昌九一体化、决战工业一万亿、打造门户城市的需要,规划建设一批物流配套功能区、物流枢纽港、物流产业园,完善仓储冷库、货运配载等配套设施。三要发展多式联运。加强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套,推进路港联运、江湖联运、公铁联运、昌九物流快速通道建设,提高物流效率。着力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优化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物流企业来九江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提升服务水平。
  4.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兴则市域兴,县域强则市域强。做大九江,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大开放、大发展、大提升和大支撑。一要打造善治团队。紧贴市情、紧扣发展,统筹考虑干部素质、能力、经历、专业、性格等多种因素,统筹考虑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优势互补,配优配强县级领导班子。二要激发县域活力。支持发展较快的县(市、区)率先发展,快速进入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先进行列;鼓励资源禀赋较好的县(市、区)结合地方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积极配合“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对没有参加试点的县(市),参照试点县的做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一律下放给县里,切实为县(市)的发展“松绑减压”。三要完善考评体系。大力推进考评方法逐步从偏重齐步走向分类指导转变,从偏重数字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转变,从偏重领导、部门评价向领导、部门与群众评价相结合转变。在兼顾党的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生态环境五大块的基础上,突出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大经济发展及成效的权重。四要强化奖惩措施。加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奖励,确保每年奖金在2000万元以上。综合考评连续两年前三名的县(市、区),优先安排提拔使用职数。综合考评后三名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限期整改;连续两年倒数后三名的,采取组织措施。继续坚持每年举行一次巡回检查,促进县域经济平衡发展,力争到2017年全市确保县县财政收入过20亿元,有一批县(市、区)过30亿元,4~5个过50亿元,1~2个过70亿元。
  5.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改革创新是活力之本,扩大开放是动力之源。实现九江跨越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贴九江实际,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以开放姿态聚集发展要素。一要加快对外开放。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观念对接、产业对接、机制对接、政策对接,进一步创新开放思路、拓展开放空间、建好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加快推进九江综合保税区申报,探索建立昌九扩大开放试验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培育出口骨干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劳务合作领域。全面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深入实行项目代办制,缩短办事时限,简化办事程序,打造“审批时间最短、办事效率最高”的政务环境,让更多的资本、人才和要素在九江生根发芽、成长丰收。二要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发展升级体制改革,适时启动撤县设区、撤乡改镇(街道)的行政区划调整。给予共青城市特区政策、特殊对待、特别支持,鼓励打造国内知名的改革试验特色区。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体系,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文化强市。改革公共服务领域的管理模式,做到“花钱买管理,不花钱养人”。有效整合公共资源,创新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资源生财、以财生财、以存量生财、以平台和能人生财,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要支持全民创业。坚持内商外商一视同仁、国企民企平等竞争,只要法律法规不禁止、不限制的领域和行业,就要彻底放开,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和发展。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全力支持本土人才大胆创业、成功人士回归创业、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人才奖励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加速小康进程不停步,竭力改善大民生
  没有民生的改善,没有福祉的增进,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着力构建“大民生”工作格局,努力让全市人民过得更加舒心、住得更加安心、生活得更加开心。
  1.要搞好公共民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公共投入与财政增长相协调,市场调节与政府促进相结合,推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直接照在老百姓身上。协调推进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抓好高职学校、技工院校、科研平台等基础建设,着力解决教师专业结构性矛盾、乡村医生养老待遇等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保险制度,健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鼓励自主就业、自主创业,最大限度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按照“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的要求,着力改变九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状况,切实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真正让全市人民的“腰包鼓起来”。 2.要保障底线民生。加大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他们的生存底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撑起一片晴天”。抓住国家新一轮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政策机遇,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加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异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扶贫开发力度,全力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打好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不断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互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体长效帮扶机制,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户”“五保户”“三无人员”、残障人员等群体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整合社会资源,倾斜政策扶持,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力争县县有养老中心、乡乡有养老机构、村村有老年活动场所。探索将困境儿童纳入儿童福利基本保障范围,切实保障困境儿童的生存权益。
  3.要关注热点民生。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确保中心城区10万套公租房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只要在九江就业创业,就能在九江安居乐业”。着力优化城乡道路畅通网络,发展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完善人行道、停车场、红绿灯等基础设施,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全面推行“新农合跨省市直补”“先看病后付费”“医疗联合体”等惠民举措,逐步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方便看病。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群体、校际之间的差距。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争取到2015年底每个县建成一所省级示范性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关爱,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加大困难家庭和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力度,让孩子们“一个都不少”接受教育。
  4.要发展生态民生。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既算经济账、也算社会账,既算效益账、也算民生账,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家园。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细则,加强环境监测。扎实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水源、土地、森林、湿地、候鸟和野生动物等资源保护,守护好“一湖清水”,擦亮九江的“绿色招牌”。抓好县城污水处理、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森林覆盖率等工作,把“金山银山”留在园区,把“绿水青山”留给居民和家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5.要构建和谐民生。和谐是小康的内涵、人民的期待、发展的前提。树立“平安是福,和谐是金”的理念,一手抓发展,一手促和谐。坚持依法治市,坚决摒弃“和稀泥”与“花钱买平安”式的维稳观,在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中,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平安创建,强化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兼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强化舆情引导,认真搞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能力。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控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五、强化实干作风不懈怠,奋力实现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九江跨越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实干。
  1.要打造“核心党委、高效政府、合力班子”。各级领导班子是我们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委班子的决策力强不强,政府班子的执行力强不强,各套班子的配合力强不强,直接关系九江事业的成与败,直接关系九江发展的快与慢。这几年,九江之所以能形成这么好的发展局面,与各套班子同心同德、共力共为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保持这样的共事氛围、干事态度、成事格局。一要打造核心党委。要以党委领导班子集体为核心,发挥常委会的核心领导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决策中心。同时,要总揽不包揽,协调不替代,大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按照党委的决策和法律、章程开展工作。二是打造高效政府。核心党委的决策靠高效政府去落实。常委会的决定一旦作出,政府要准确高效地把党委的主张变为政令。思想上要高度统一,做到一个声音;行动上要主动担当,做到一抓到底;操作上要高效务实,做到一气呵成。三是打造合力班子。共识共为才能放大力量,各行其是就会抵消力量。各套班子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不分一线二线、不分台前台后,都有抓发展的责任,有抓落实的任务。要围绕中心,服从大局,做到谋发展一盘棋;要心无旁骛,言无杂音,做到抓工作一个调;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干事业一条心。
  2.要突出“以项目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看业绩给奖惩”。坚持在干事创业中检验干部、考察干部,努力把一大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为业谋才,不为人谋官。一要强化实绩导向。坚持公道正派,定好风向标。评价干部不看文凭看水平,检验干部不看唱功看做功,使用干部不看资历看能力。注重在经济战线、基层一线、困难火线培养干部,谁在招商引资中干出实绩,谁在项目建设上立下战功,谁在财政税收上多作贡献,谁在破解难题上取得成果,就提拔重用谁。二要科学选用干部。坚持一切从事业出发、一切从发展需要出发,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对那些想干事的,给机会;对那些会干事的,给平台;对那些干成事的,给地位;对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干部,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把那些‘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庸官刷下来,把那些‘见到困难就躲’、‘碰到麻烦就绕’的懒官请下台,把那些得过且过、政绩平平的太平官剔出去”,真正让混日子的没市场,装样子的没收获,跑位子的没机会。决不把领导岗位作为解决待遇、谋取福利、平衡关系的地方。三要兑现考评奖惩。合理运用考评结果,严格兑现奖惩措施,坚决克服“重视考核、忽视运用”、考核与使用“两张皮”现象,不仅要激励快牛,重奖有功之臣、重用有为之人;还要鞭打慢牛,不给空闲的机会、不留轻松的余地;更要淘汰懒牛,让无为者失位、不为者退位。
  3.要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基层干部的服务力、基层党员的影响力”。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战斗力的强弱,关系到工作能不能落实,目标能不能实现。一要推进主题活动长效化。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作“表面秀”、不搞“一阵风”,真正把活动的成果体现到为民服务上来,体现到干群融洽上来,体现到夯实基础上来,体现到加快发展上来。二要推进教育管理规范化。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不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切实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强化结对帮扶、解决实际困难。三要推进基层党建项目化。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围绕扩大组织覆盖、建设活动场所、丰富活动载体等内容,精心选定党建项目,真正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档次、上水平。加大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和“两新”组织中党建工作,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
  4.要坚持“苦干比精神,快干比效率,大干比魄力”。如果把“全力做大九江、推进跨越发展”比作一场长跑比赛的话,九江这几年的“赛跑”很给力,但“长跑”不同于“短跑”,长跑取胜的关键在于咬紧牙关、保持速度、坚持到底。为此,我们必须把苦干、实干、快干贯穿于跨越发展的全过程,以硬作风完成硬任务。一要埋头苦干。必须咬定目标不分神,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必须奋力拼搏不怕苦,舍得掉一身肉、脱一层皮;必须敢于攻坚不畏难,不等、不靠、不推诿,积极应对,做到越是困难多、难度大,越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二要真抓实干。干事业,坐而论道不行,“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更不行。必须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劲头,做到真抓真干、真抓真发展;必须亲力亲为,深入一线,做到在深入中找到办法、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真抓中干出成效;必须围绕“实”字做文章,制定措施要符合实际,执行规定要落到实处,开展工作要抓出实效。三要大干快干。就是要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做到敢思敢想、敢闯敢试、不怕失败;做到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不留后路;做到一马当先,快部署、快落实、快推进,以大干促大建设,以快干促大发展。
  5.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干部健康成长、群众满意评价”。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大力营造干净干事、以廉洁立根基的浓厚氛围,形成“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良好风气。一要在思想上预防。切实加强党风党纪党性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各级干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清廉干事、干净成事”的良好风气,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二要在制度上设防。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等方面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完善制度的推动者,更要做带头遵守制度的表率。三要在监督上严防。把科学配置权力与有效进行监督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改进监督方式,扩大监督范围。完善廉政考核方法,引入社会评价体系,科学运用监督成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工程建设领域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深化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实施重点项目廉能风险专项防控,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惩治腐败,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决不心慈手软,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立足新起点,实现新目标,我们不能错失发展的大好机遇,不能愧对上级的深切厚望,不能辜负人民的热忱期盼。全市上下务必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凝心聚力,做大九江,奋力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为九江争得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而奋斗!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14》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况、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人民政府、民主党派、军事、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记述了2013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磊
责任者
殷美根
责任者
李克强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鹿心社
相关人物
强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兴城市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芜湖市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都昌县
相关地名
星子镇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
瑞昌市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资源县
相关地名
浔阳区
相关地名
庐山市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玉带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