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间戏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496
颗粒名称:
民间戏曲
分类号:
J809
页数:
2
页码:
418-41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修县民间戏曲在当地的发展历程、剧种分类以及各剧种的流行地区和保留剧目。
关键词:
民间戏曲
发展历程
永修县
内容
表演活动 我县长期留传的民间戏曲,主要是采茶戏。如滩溪石符戴村的采茶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些农民自发组织的临时性表演团体,俗称“野戏”。野戏一般是在农闲时邀集数十人组织排练,逢年过节除在自己屋场演出外,还远到邻县安义、新建、靖安等地演出。野戏剧团到同姓同宗的屋场演出俗称“联宗”,收取一定的报酬。清末,野戏曾一度遭到禁演。民国时期,本县艾城乡高桥王家和小河的野戏班常来涂家埠演出;三角乡下泥勒村的野戏班一度排演“大戏”,具有一定的规模。
建国后,县文化部门对农村野戏进行了组织辅导,改称“农村业余剧团”。排练上演了《兄妹开荒》《送公粮》《别信谣言》《妇女翻身学文化》等小戏曲。
1960年、1965年分别举办了农村业余剧团会演,各公社、场均有代表队参加。全县有农村业余剧团四十多个。
“文化大革命”开始,农村业余剧团停办,群众自筹资金购置的服装道具,在破“四旧”中化为灰烬。
粉碎“四人帮”后,全县恢复了50多个农村业余剧团,县文化馆举办农村业余剧团编、导、演学习班,20多个剧团两次参加全县农村业余剧团调演,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剧种 我县从清代以来流行的采茶戏主要有三种:北调、南调、湖调,均为外地移植剧种。演出水平较低,演唱时用锣鼓配乐,主要演员为“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本县无“土产”剧种。
一、北调 即武宁采茶戏,主要流行于柘林、白槎,永兴、燕坊、虬津、艾城、立新等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绣鞋记》《荞麦记》《血衣记》《血掌印》《珍珠塔》<四姐下凡》等,是我县流行最广的剧种。
二、南调 即新建采茶戏。主要流行于马口、三角、吴城、立新以及滩溪等地,保留剧目有《三女图》、《大清官》、《全家福》、《合明镜》、《山伯访友》等。
三、湖调 即靖安采茶戏。主要在滩溪、立新流行。保留剧目有《鱼网会母》《卖花记》《荷包记》《南瓜记》《双贵图》《三女图》《秦香莲》等。
四、黄梅戏自六十年代起在我县艾城、梅棠、白槎、江上、虬津、江益等地流行。
除以上几个主要剧种外,我县有少量的湖南籍移民,引进了湖南花鼓戏,活动于虬津、燕坊等地。三角、九合、吴城、马口、亦有南昌采茶戏流行。七十年代,迁来浙江移民,从此又增添了越剧剧种,活跃于虬津、滩溪一带,颇受当地群众欢迎。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北调
相关专题
南调
相关专题
湖调
相关专题
黄梅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