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戏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49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戏曲
分类号: J809
页数: 3
页码: 418-42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修县的民间戏曲。文章从民间戏曲的表演活动、剧种、专业戏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民间戏曲的历史沿革、演出形式、剧目内容、演出场所等。
关键词: 戏曲文化 发展历程 永修县

内容

民间戏曲
  表演活动 我县长期留传的民间戏曲,主要是采茶戏。如滩溪石符戴村的采茶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些农民自发组织的临时性表演团体,俗称“野戏”。野戏一般是在农闲时邀集数十人组织排练,逢年过节除在自己屋场演出外,还远到邻县安义、新建、靖安等地演出。野戏剧团到同姓同宗的屋场演出俗称“联宗”,收取一定的报酬。清末,野戏曾一度遭到禁演。民国时期,本县艾城乡高桥王家和小河的野戏班常来涂家埠演出;三角乡下泥勒村的野戏班一度排演“大戏”,具有一定的规模。
  建国后,县文化部门对农村野戏进行了组织辅导,改称“农村业余剧团”。排练上演了《兄妹开荒》《送公粮》《别信谣言》《妇女翻身学文化》等小戏曲。
  1960年、1965年分别举办了农村业余剧团会演,各公社、场均有代表队参加。全县有农村业余剧团四十多个。
  “文化大革命”开始,农村业余剧团停办,群众自筹资金购置的服装道具,在破“四旧”中化为灰烬。
  粉碎“四人帮”后,全县恢复了50多个农村业余剧团,县文化馆举办农村业余剧团编、导、演学习班,20多个剧团两次参加全县农村业余剧团调演,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剧种 我县从清代以来流行的采茶戏主要有三种:北调、南调、湖调,均为外地移植剧种。演出水平较低,演唱时用锣鼓配乐,主要演员为“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本县无“土产”剧种。
  一、北调 即武宁采茶戏,主要流行于柘林、白槎,永兴、燕坊、虬津、艾城、立新等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绣鞋记》《荞麦记》《血衣记》《血掌印》《珍珠塔》<四姐下凡》等,是我县流行最广的剧种。
  二、南调 即新建采茶戏。主要流行于马口、三角、吴城、立新以及滩溪等地,保留剧目有《三女图》、《大清官》、《全家福》、《合明镜》、《山伯访友》等。
  三、湖调 即靖安采茶戏。主要在滩溪、立新流行。保留剧目有《鱼网会母》《卖花记》《荷包记》《南瓜记》《双贵图》《三女图》《秦香莲》等。
  四、黄梅戏自六十年代起在我县艾城、梅棠、白槎、江上、虬津、江益等地流行。
  除以上几个主要剧种外,我县有少量的湖南籍移民,引进了湖南花鼓戏,活动于虬津、燕坊等地。三角、九合、吴城、马口、亦有南昌采茶戏流行。七十年代,迁来浙江移民,从此又增添了越剧剧种,活跃于虬津、滩溪一带,颇受当地群众欢迎。
  专业戏剧
  建国前,我县无专业剧团。
  涂家埠、艾城、吴城等集镇,每逢年节,均从外地请戏班演出,颇为活跃。涂家埠的十大姓(涂、徐、李、张、刘、曾、杨、余、邓、江)从南昌、新建等地请戏班(主要是京剧)唱大戏,经费由十大姓公产支付。演出剧目主要是《包公》《三娘教子》《玉堂春》等。如遇灾荒年岁,还要打醮唱戏。由商界或士绅出面捐款,捐款多的称“香头”。“香头”散发“万人缘”红布袋,得者必须捐款并将红布袋给小孩系胸前,以示吉祥。此类节目大都是<目莲救母》《封神榜》等连台本戏(京剧)。此外还有“赌戏纾,演出费由“赌头”抽头收入支付。吴城镇演出“行当戏”,即演出时首先由理发业观赏,次为挑水业……。演出场所,有临时搭戏台,如涂家埠至今尚有“戏台坪”的名称。有专业戏院,如吴城镇“同乐”、“明乐”戏院,每处可容纳观众五、六百人。艾城南门洲有露天大戏台;艾城、吴城各地会馆有室内小戏台,亦经常有小戏班演出。
  建国初期,省教育厅劳工巡回剧队常来我县演出。1952年,劳工剧队固定在永修演出,改名“劳工巡回京剧团”。1953年劳工巡回京剧团改组为“永修县工人京剧团”,正式成为我县人民自己的专业地方剧团。
  1955年,县剧团巡回演出至武宁县,当地政府挽留剧团长驻武宁,经协商将剧团分为两队:一队留武宁(后来发展成为武宁县京剧团),一队返回永修。
  1956年10月,剧团改编为全民所有制的“地方国营永修县京剧团”。政府指派一名指导员并投资兴建有800多座位的礼堂(剧场)。1957年配合中心工作先后排演了《血泪仇》《九件衣》<闯王进京》《美人计》等新编历史剧;挖掘整理上演了《十五贯》《文天祥》《将相和》《董小宛》《六国封相》《唐知县审诰命》以及连台本戏《包公》《西游记》《杨家将》等优秀传统剧目,深入农村、工厂、工地、部队巡回演出。金年演出397场,收入3.7万元,自给有余。
  1958年,剧团分为两个演出队,自背行李送戏下乡,演出635场,观众31万余人次。全县每人平均看戏一场半以上。
  1961年,县剧团青年演员参加省青年演员会演大会的京剧《杨排风》,获优秀演出奖。
  1964年前后,剧团移植上演了《雷锋》《杨立贝》《千万不要忘记》《林海雪原》等现代京剧。
  同时还排演了我县业余作者创作的反映阶级斗争的现代京剧《贫农一家》。全团演职员60余人,行当齐全,阵容整齐,具有一定的演出水平,曾先后在本省及湖北、安徽等地巡回演出。同年以盈余资金2万余元添制服装道具。
  1964年春夏,县京剧团改组为采茶剧团,派出部分青年演员赴南昌培训。上演的保留剧目有《南瓜记》《珍珠塔》《罗帕宝》《小保管上任》《江姐》等。
  1965年,剧团改为以歌舞、话剧、采茶戏、小演唱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文工团。
  “文化大革命”开始,文艺舞台成为“重灾区”,部分演职员被揪斗批判;优秀传统剧、现代剧被打入“冷富”;价值数十万元的服装道具火焚殆尽。文工团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68年10月,县宣传队留下3人,其余下放农村劳动。
  1970年,重新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演了《沙家浜》《红灯记》以及小型歌舞节目。1972年恢复“永修县文工团”。
  1972至1976年先后排演了我县业余作者创作的《绵江河畔>《春满大沙湖》《亲家母>等现代剧目参加九江地区专业剧团调演大会。
  1976年10月,文艺工作者喜迎艾艺春天的来临,赶排了活报剧<女皇梦》、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白骨精现形记》等剧目。
  1978年底,县文工团改为县京剧团。
  1981年10月,县京剧团招收25名学员,进行专业培训。
  1983年,县京剧团改为县采茶剧团。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家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永修县文化馆
相关机构
江西省教育厅
相关机构
永修县文工团
相关机构
永修县京剧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戴村镇
相关地名
安义县
相关地名
靖安县
相关地名
艾城乡
相关地名
柘林镇
相关地名
永兴县
相关地名
艾城镇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吴城镇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北调
相关专题
南调
相关专题
湖调
相关专题
黄梅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