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2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气候
分类号: P466
页数: 12
页码: 86-97
摘要: 这段文本主要介绍了江西省修水县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现象。首先介绍了气象机构的设立和历史,包括观测站的建立、气温、降雨量等数据的统计和记录。接着详细描述了修水县的季风气候特点,包括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气候特征,以及气温变化和降雨情况。还介绍了修水县的气温积温的情况,以及降雨量的统计。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气象灾害,如春寒、小满寒、寒露风、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描述了这些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和频率。
关键词: 永修县 气候 观测站

内容

气象机构
  民国时期始设水文气象机构。涂家埠水文观测站建于十八年(1929年)6月,位于东经115°45',北纬29°4'。《(江西年鉴》《江西水利事业概况》图表统计中,保存有我县十九年至二十六年气温、降雨量、蒸发量、水位、雨日、地温等部分资料。
  建国后,1955年设立县气象站。三十年来观测仪器设备齐全,技术力量不断充实,观测工作日益正规化,系统化。
  季风气候
  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气候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但常有冷空气侵入,造成春寒天气。春分过后,气温显著回升,自4月初起,日平均气温为10℃左右。春季为我县降水主要季节,占年降水量40%。春分至清明期间,多数年分有3——5天的晴好天气,日平均温度10℃。这期间常有强冷空气影响我县,偶尔伴有雨雪天气,出现春寒。
  立夏后,进入初夏,日平均气温20℃左右。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我县一般是小满至小暑)的阴雨天,气温增高,降雨偏多,此时易患洪涝。梅雨过后,进入酷热盛夏(小暑至处暑)。有“夏日炎炎似火燎,头顶骄阳心发烧”之说。日平均气温一般在28-30℃。这时易出现雷雨天气。
  过了秋分,气温逐渐下降,一阵秋风一阵凉。这段时间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小寒以后,入寒冬,日平均气温逐渐降至10℃以下。一月份(小寒至大寒)日平均气温一般在0℃左右,常有冰冻出现。冬季降雨量小,空气干燥。
  气温积温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二十六年,月平均气温(华氏)顺月次为42.4度、48.7度、56.5度,66.7度,74.6度,79.6度,87.4度,87.9度,79.2度、70.1度,60.4度,48.1度;年平均66.8度,最高101度,最低21.3度。
  建国后,全县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7℃左右。西部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低0.8℃-4.1℃。据本县气象站资料记载,全年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气温为4.3℃;最高气温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9℃。4月和10月春秋两季,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6.7℃和18.2℃,绝对最低气温为-11.9℃(出现在1972年2月9日)。绝对最高气温为39.8℃(出现在1981年8月28日和29日)。
  1956年至1984年,月平均气温顺月次为4.3℃、5.8℃、10.7℃、16.7℃、21.4℃、25.4℃、28.9℃、28.5℃、24℃、18.2℃、12.5℃、6.6℃;年平均气温顺年次为16.2℃、16.3℃、16.8℃、17.2℃、17.1℃、17.8℃、17.2℃、17.6℃、17.3℃、16.7℃、17.1℃、16.7℃、17.1℃、16.4℃、16.5℃、16.5℃、16.4℃、17.1℃、16.8℃、17.℃、16.7℃.16.8℃、17.6℃、17.1℃、17℃、16.9℃、17℃、17.3℃、16.4℃。29年年平均气温为16.2℃。
  本县气温分布,因地形、地貌影响,差别很大。东半部河湖平原,地势平缓,从南至北,无地形影响,气温大体一致;西部山区丘陵地带,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相应降低。
  我县活动积温(以下简称积温)状况大致是:摄氏零度以上的积温东部平原达5,900度,西部山区只有5,100度。海拔600米以上的地区仅4,380度。其中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到20℃的终日积温值,东部平原达4,300度,西部山区仅3,700度。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积温递减170度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终日的二季晚稻安全齐穗期,平原为9月23日,山区提前到9月10日。因此,海拔300米以上的农田不适宜栽种二晚。10℃初日到20℃终日积温最多年达4,700度。最低年(1980年)只有4,124度,是年两万亩迟熟二晚,不能安全齐穗,大部份无收。
  降雨量
  我县属季风区,春季气温回升,降雨渐多。夏初温高雨足。建国前,涂家埠历年(民国十八年至二十六年,中缺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月平均降雨量顺月次为:68.6毫米、74.8毫米、132.8毫米、246.1毫米、196.5毫米、182.5毫米、186.7毫米、79.8毫米、67.8毫米、28.4毫米、43.4毫米,42.2毫米。年平均降雨总量1,349.6毫米。建国后,历年平均降雨量在1,350至1,700毫米之间。早稻生长期在4月初至7月底。此时,正值高温多雨期,对水稻生长极为有利。年降雨量虽大,但年际变化较大。如1973年降雨量达1,531毫米,而1978年降雨量只有1,004毫米,相差527毫米。出现了大水、大早年。不仅如此,年降雨量的季节变化也大。二季度降雨高度集中,平均降雨量达721毫米,占全年降雨总量的48.5%。月最大降雨量达758毫米(1955年6月)。三季度温度高,蒸发量大,而降雨量仅占全年总雨量24%,干燥度高达1.59,因而出现夏涝秋旱。此外,年降雨量区域分布不匀。历年山区降雨量比丘陵平原多297毫米(多20%)。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雨后地表水流到平原造成平原易涝,丘陵易早现象。
  蒸发量
  从1956-1984年(其中缺1962-1966年资料)月平均蒸发量(单位:毫米)顺月次为:55.9、57.7、76.9、104.6、130.3、155.3、229.3、216.9、160.8、134.0、87.8、70.6。月平均最大蒸发量,1月为78.3(1976年),2月为95.3(1960年),3月为115.2(1972年),4月为160.3(1974年),5月为172.7(1976年),6月为195.5(1961年),7月为326.5(1978年),8月为324.1(1976年),9月为2248(1978年),10月为219.9(1979年),11月为128.6(1979年),12月为106.3(1973年)。21年的年蒸发量合计为31,068.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479.4毫米。蒸发量最大年(1973年)为1,922.1毫米,最少年(1982年)为1,169.1毫米。
  我县每年4月至7月份一般降雨量都大于蒸发量。8、9月份多数年份蒸发量大于降雨量。1971至1979年的8、9两个月,平均降雨量为120毫米,而同期的平均蒸发量达202.9毫米,蒸发量大于降雨量88.6毫米,出现秋旱现象。
  霜雪期
  霜期我县历年(1906年-1984年)初霜日为11月21日左右。最早初霜日为10月28日,1960年);最晚初霜日12月15日(1957年)。变差48天。终霜日为3月5日左右。最早终霜日2月10日(19 69年) (1975年);最晚终霜日4月2日(1974年),变差51天。历年平均无霜期260天。最长年为297天;最短年为227天。变差71天。
  雪期据1961-1984年统计,我县降雪期大致从上年11月起至次年4月止。历年平均下雪天数为9天,最长雪期24天(1983年),最短雪期2天(1964年)。最早初雪日为11月10日(1968年);最晚初雪日为1月15日(19 61年)。最早终雪日为2月7日(1974年);最晚终雪日为4月4日(1968年)。
  风向
  本县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全年以偏北风为主,七、八月刮偏南风。
  日照
  本县1956—1980年太阳辐射量年平均110.2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利用的光能)年平均为55.1千卡/平方厘米。4月至10月期阀太阳辐射量78.4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历年平均1,939.7小时。日平5.3小时,日照百分率历年平均为44%。
  本县属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但光能时空分布不均。历年太阳总辐射量一般稳定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有些年份却偏差较大,最多年(19 63年)达124.2千卡/平方厘米,最少年(1975年),只确98.3千卡/平方厘米,相差25.9千卡/平方厘米。这两年分别较历年平均值偏多12.7%和偏少10.7%。各月太阳辐射量的年际变化也较明显。如4月份,太阳辐射量历年平均为8.6千卡/平方厘米,最多达10.4千卡/平方厘米(1958年),最少为6.8千卡/平方厘米(1975年和1977年)。历年高温足光的盛夏8月,平均为14千卡/平方厘米,最多达16.7千卡/平方厘米(1966年),最少仅9.2千卡/平方厘米(1980年),仅占历年平均的66%。
  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季节性变化显著。7月和8月为高光能期,此时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分别占全年的25.9%和26.9%,1至3月阴雨云雾多,为低光能期,此时太阳辐射量与日照时数仅分别占全年的17.2%和16.5%。
  本县西半部山地林木茂密,全年阴雨云雾天气较多,日照时数相对减少。柘林镇1978年和1979年日照时数仅占县气象站同期的65%和68%。西部山区中的南北向峡谷农田日照时数较坂田(开阔农田)偏少20%左右。
  农业气象灾害
  影响本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寒”、“小满寒”、“寒露风”、“暴雨”、“干旱”、“高温”、“冰雹”、“烂秋”、“霜冻”、“大风”等。
  春寒 春寒因出现时间不同可分为春分寒(出现在3月下旬初至下旬后)和清明寒(出现在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1956——1981年间,大部分地区(平原)有21年14春寒,频率达81%。按本县早稻播种实际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统计,21年中只有l4年出现春寒,频率为54%,两年一遇。这14年中,有9次春分寒,6次清明寒,分别占总年数的35%和23%,平均3年一遇和4年一遇。
  清明寒对我县早稻春播育秧影响最大,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后期,因春寒造成全县大面积烂种,烂秧共5次(1962、 1963、 1969、 1972、 1976年),其中1972年,损失最大。
  小满寒 小满寒对水稻分蘖期的早稻早熟品种正常生长发育有明显危害。
  本县大多数地区1956——1981年有13年出现小满寒,两年一遇。小满寒结束期变幅较大,最早为5月14日(1973年),最晚在6月20日(1978年),相差19天。在出现小满寒的13年中,有5年在5月23日之后,5月27日之后出现的频率仍有8%。
  寒露风 在9月中旬二季晚抽穗期间,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或一天最低气温低于16℃,为重型寒露风。1956-1981年间,重型寒露风在9月30日前出现的频率为62%,9月20日前出现的频率为l6%。最早出现在1981年9月12日,对正在抽穗的二晚造成严重减产。此外轻型寒露风(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小于或等于22℃),历年平均出现在9月20日。因此,这天为二晚安全齐穗期。二晚若在9月20日以后抽穗,寒露风早到就会造成严重减产。
  高温凡当天同时符合“日最高气温”≥35℃,日平均气温≥30℃,14时空气湿度<50%的即为高温日。
  我县历年高温日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出现天数以8月上旬为最多。出现月次以7月下旬、8月上旬为多,频率均达35%,即不到3年就会分别出现高温日。我县早稻’中稻及一晚抽穗、开花期均可能遇高温日。尤其是中稻正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花,易遇高温逼熟,导致谷粒不实或稻秆枯萎而减产。
  干旱 每当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时,则发生干旱现象。而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秋季。故我县素有伏秋千旱天气出现。
  1956-1981年间,仅有两年(19 72、1975年)未出现干旱,干旱频率达92%。在发生干旱的24年中,严重干旱为10年(1959、1960、19 64、1966、19 67、1971、1974、1976、1978、1981年),占干早年数的42%,占总年数的38%。全县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1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严重干旱为五年两遇。8-9月秋旱频繁。发生干旱的24年中,秋季占21年,占干早年的88%,占总年数的81%。
  近三十年来,以1978年干旱最为严重,出现伏早及秋早,10月至12月又继续冬早,当年中、晚稻严重减产,无收面积达3万余亩。
  本县西部山区丘陵地带林木茂密,植被良好,夏秋易出现雷阵雨,伏、秋千旱的次数少于东半部。西部山区的后八筒较涂埠之季度雨量历年平均偏多42%(为128毫米),相应减轻了干旱的威胁。
  暴雨洪涝 每年4-6月,为本县雨季集中日期,易发生暴雨和大暴雨。梅雨季节有时整月下雨,故易发生洪涝灾害。加上修、潦两河上游同时集中降水,洪涝灾害对本县(特别是对低洼地区)的威胁更大。
  按我省洪涝标准,用县气象站资料统计,本县1956-1981年,共有9年发生洪涝。其中1973,1974、1975三年连续为特大水年,出现频率达35%。出现大水和特大水年频率达总年数的12%和23%。历年洪涝情况如表7-9。
  按九江市洪涝标准,用同一资料统计,26年中,出现洪涝14年,频率达54%,即不到两年就会遇到洪涝。
  洪涝时间与程度变化 从九江市洪涝标准统计结果表明,在1956-1981年间发生洪涝的14年中,出现大、中、小涝19次。以1970年和1973年涝灾最重(1970年出现3次、1973年出现两次大涝)。历年发生洪涝最多的月份为6月,26年发生11次,其中上、中旬发生8次;其次为7月上、中旬发生4次;5月上、中旬发生3次。
  根据不同洪涝出现次数,本县东部各级涝灾和不涝年份出现频率分别为:有涝年份占54%,不涝年份占46%。大、中涝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按历年大、中涝出现年数分别统计其不出现的保证率为81%和63%,即10年中有8年无大涝,6年无中涝。
  本县洪涝灾害发生及不发生的保证率和修、潦河上游地区降水及地面迳流密切相关。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达13,000秒立米。柘林水库建成后,最大下泄流量为10,382秒立米,比历史最大流量还少2,618秒立米。这说明利用柘林水库进行调洪以控制洪峰对改善本县防洪条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潦河上游目前尚无较大控制工程,其洪水特性尚无很大变化。凡潦河上游各县汛期3天雨量达200毫米以上,潦河下游的城丰、马口、立新地区则有决堤危险。1978年完成治潦工程后,洪水对圩堤威胁有所减轻。
  本县洪灾与长江中、下游水位有关。长江水位过高,从湖口县倒灌入鄱阳湖,湖水上涨,顶托修河洪水不能下泄,使修河水位抬高。1983年特大洪水就是因为修、潦河上游连降一星期的暴雨加上江湖水位高托而发生的。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