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236
颗粒名称: 吴城镇
分类号: K925.6
页数: 3
页码: 47-5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地理位置、人口、街道布局、经济状况、商业活动和建筑特色。文章详细描述了吴城镇的历史渊源,包括其汉代呈街市雏形,南北朝已具集镇规模,清朝和民国期间与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等。文章还介绍了吴城镇在极盛时期的繁华景象,人口数量、街区布局、商业活动等情况,以及吴城镇从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包括南浔铁路建成后商货转运减少、日本军队进犯造成的破坏等。随后介绍了吴城镇在建国后的复苏和发展,包括成为世界候鸟和白鹤越冬的栖息地,工业发展情况以及商业发展,还指出了古迹如望湖亭、石堤、中山公园、周瑜点兵台、跑马堎等。
关键词: 集镇 涂埠镇 吴城镇

内容

吴城镇位于赣江、修河汇合处,距县城30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汉属海昏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划属新建县。1954年又划归永修。街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共设3个居民委员会。有人口1,222户,3,897人。
  本镇初名吴城山。据《新建县志-望湖亭记》载,“稽此地固汉海昏仓厫所也”。民间有“沉掉海昏县,飘起吴城来”的传说。汉代呈街市雏形。至南北朝已具集镇规模。清朝和民国期间,它与上饶县景德镇、清江县樟树镇、铅山县河口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极盛时期约在清朝中期。当地传有“嘉庆到道光,家家喝蜜糖,狗不吃红米饭,十八年洪水没上坳”的民谣。此时全镇人口近10万。其中常住人口7万余,流动商旅2万左右。民国元年后,人口渐减。至抗日战争前夕,有人口4万以上。其街区有9垅、18巷、6坊、8码头。繁华闹市有上街头、下街头、豆豉街、万寿宫、后河街等处。其中又以豆豉街为最繁华,人们比之为南昌的“冼马池”。全镇工商业者约260户。有布匹、百货、南杂、烟酒、饮食服务、牙行、金融、手工业等。行业中最占优势的有五大行商。人们称之为“茶商、木客、盐贩子,纸栈、麻庄堆如山”。由于吴城扼江西水路咽喉,在江西陆路交通尚不发达时,是吞吐省内外商货的枢纽。因此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的称誉。外省、外县客商,为了集会、寄寓、联系业务和解决纠纷的需要,纷纷在吴城兴建会馆。全镇有会馆48座。其中外省会馆有全楚、麻城、山西、徽州。潮州。广东、浙宁等;外县会馆有吉安、武宁、安义、丰城、靖安、抚州、武昌等。吴城镇极盛时有船舶码头8座,即大码头。杨泗码头、全楚码头、五显码头,司前码头,水浒码头、中码头、下码头等。每天停泊船只多达千艘。
  吴城由盛转衰,始于南浔铁路建成。南浔铁路通车后,本省大部分地区商货可借火车运输,通过吴城转运者日趋减少。但仍未失去其吞吐省内外大量商货的作用。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以前,商业贸易仍很可观。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下旬,日本军队进犯吴城,军舰闯至饶河口,以大炮、飞机狂轰滥炸,大火连烧数昼夜,使吴城街道和房屋损失70%。日军铁蹄踏进吴城后,烧杀抢掠,拆屋代薪。百姓纷纷逃离。最后,仅剩下天主堂附近约占全城10%左右的房屋幸免破坏(据说教堂受国际法保护而幸免)。至此,吴城镇的人口,由抗战前夕的4万人锐减到两千余人。
  建国后,这座千年古镇又逐渐复苏。1980年后的冬季,天鹅、白鹤群聚于此,该地成为世界候鸟和白鹤越冬最大的栖息地。古镇附近湖区划为国家候鸟自然保护区。来此观赏候鸟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热闹非凡。
  建国初,吴城只有铁、木、篾、油榨等手工业。1984年有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农具厂、综合厂、印刷厂、造船厂、发电厂、砖瓦石灰厂、机砖厂、油脂厂及矽砂矿等,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03万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翻了4翻。
  1954年以前,全镇商业仅有私人经营的百货、布匹、南杂、饮食、中药等商店。1984年,全镇计有个体商业88户。其中农民经商的有34户。
  古镇旧街道狭窄,最宽处不足三米。1980至1984年间,建成了从客运码头经人民路至镇委会的水泥街道。
  1978年后,兴建了影剧院、学校和饭店。
  吴城镇古迹颇多。著名的有望湖亭、石堤、中山公园.周瑜点兵台、跑马堎等。望湖亭位于镇东。传说始建于晋太康年间,与滕王阁并称为名胜。石堤为吴城镇的护街堤。建于清代,现仅留残迹。中山公园邻望湖亭,传为纪念孙中山到此讲演而得名。园内原有假山、花木、楼台、亭阁等,均已毁尽。周瑜阅兵台遗址在松门山。跑马堎遗址在芦潭东北,相传为海昏县官厅遛马之所。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