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集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23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集镇
分类号: K925.6
页数: 8
页码: 46-53
摘要: 这篇文本主要介绍了中国江西省永修县的几个镇的历史和发展情况。涂埠镇是永修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具有丰富的历史传统和多样的商业、工业和旅游资源。文章中描述了涂埠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及吴城镇、柘林镇和艾城街等地的历史渊源、商业发展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信息。
关键词: 集镇 涂埠镇 涂家埠

内容

第一节 县城——涂埠镇
  涂埠镇,中国共产党永修县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南昌市以北48公里的南浔铁路线上,居修、潦河汇合处,面积5.97平方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往中心(文化、经济建设参见有关章节)。全镇由涂家埠(简称涂埠)、山下渡、新城及1个村委会组成。涂埠、山下渡位于修河北岸,海拔20米;新城位于修河南岸,海拔26-28米。涂家埠铁桥和公路浮桥,将两岸街区紧密相连。1984年有居民7,892户,29,783人(其中农业户294户,2,312人),相当于1949年人口的7倍。
  建国前,涂家埠分涂家埠和山下渡两部分。涂家埠在明代已形成街市。相传涂姓居此后,在张爷殿(今涂埠农贸市场)与竹林港之间河畔,设一横渡埠头而得名。
  清代康熙后,涂家埠车辆交错,帆樯林立,修水、武宁、奉新、靖安、安义各县独轮车、木帆船常汇集于此,商务日趋繁荣。
  涂家埠旧街共9条,即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河街、桥南街、王家街、蔡家街、杜家街。街道狭窄,最宽的不过4米,路面均铺麻石。
  桥南街,初处两水合流汉口。南北街口均为码头,装卸便利,市面繁华。尔后,经济逐渐发展,店铺不断增多,贸易中心转到河街。民国时期,正街和横街成为闹市。较大的布匹、南杂、百货、烟酒店及磨坊、酱园等,大都开设于此。惟粮食行和柴炭行尚集中于河街、桥南街。
  山下渡街区(占上缭营),兴于民国五年(1916年)南浔铁路建成以后。主要街道从渡口(今浮桥北端)沿河东伸,穿过铁桥,达涂家村,称山下波街。以铁路西侧较繁华,粮商、木商都在此经营。福源隆、万昌福、恒福、成靳等7家机米厂,长年收购本县及修水、武宁、奉新、靖安等县稻谷,机成大米,运往京沪销售。木商则分修水、武宁、奉新、靖安等县和苏、皖两路。修、武、奉、靖木商各自向其本县林农收购木材来此销售;苏、皖木商则贩运出省。此类商人获利甚巨,生活奢侈,于是旅社和餐厅应运而生。如大中、建国旅社,新新、饮膳轩洒楼,均为当时第一流旅馆餐厅。富商巨贾,流连其间,人称“花花世界”。铁路东侧,为小商贩及手工业者摆摊设点、藉以谋生市场,与路西形成鲜明对照。
  山下渡除主要街道外,铁路西侧有树森和板厂两小街。树森街与大街平行,东起铁路边,向西延伸约百米而尽。设有裕民银行和天兴米厂、济民堂盐栈等。板厂街位于树森街北,距铁路约二十余米,与铁路平行,全长3百米,建于南浔铁路修建期间。
  民国二十八年春,日本军队侵入涂家埠。涂山两街区焚毁殆尽。同年秋冬,少数商户和居民始在废墟上建立简易店房和住宅。
  建国后,涂家埠、山下渡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改造,街道宽阔,居民稠密,层楼广舍,鳞次栉比。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民路为县城主要街道,全长3千米。涂家埠徐村至山下渡涂村一段原仅一条小道相连,道路两旁为一片田野坟地。现在已成为县城最繁华的地区。
  山下渡铁路东,新建街道3条:即跃进街、立新路、铁山路。跃进街主要为住宅区。干部职工宿舍多集中于此。立新路为集市贸易场所。铁山路为山下渡直达火车站通道。
  1959年兴修沿河大堤。1973-1975年加高加固。1980年铺柏油路面,成为抗洪及机动车辆行驶的两用工程,对改善县城交通条件起了极其重要作用。
  新城在修河南岸的黄壤岗上。1950年修筑简易公路。嗣后,国家粮食仓库、县油脂公司、林业局办公楼房,陆续在此兴建。1957年,县委、县政府先后迁此办公。不久仍迁回修河北岸。1980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建设新城”的决定。县委机关再迁新城原址办公,并将从渡口起向西南延伸的简易公路拉直加宽,改建成宽40米的水泥街道,为新城的主要街道,称新城大道。街道两旁,林立着各种款式的高楼大厦。
  新城白莲公园建于1984年,占地34公顷。其中陆地25公顷,湖面9公顷。公园门楼上嵌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亲笔书写的“白莲公园”四个大字。
  第二节 其它集镇
  吴城镇
  吴城镇位于赣江、修河汇合处,距县城30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汉属海昏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划属新建县。1954年又划归永修。街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共设3个居民委员会。有人口1,222户,3,897人。
  本镇初名吴城山。据《新建县志-望湖亭记》载,“稽此地固汉海昏仓厫所也”。民间有“沉掉海昏县,飘起吴城来”的传说。汉代呈街市雏形。至南北朝已具集镇规模。清朝和民国期间,它与上饶县景德镇、清江县樟树镇、铅山县河口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极盛时期约在清朝中期。当地传有“嘉庆到道光,家家喝蜜糖,狗不吃红米饭,十八年洪水没上坳”的民谣。此时全镇人口近10万。其中常住人口7万余,流动商旅2万左右。民国元年后,人口渐减。至抗日战争前夕,有人口4万以上。其街区有9垅、18巷、6坊、8码头。繁华闹市有上街头、下街头、豆豉街、万寿宫、后河街等处。其中又以豆豉街为最繁华,人们比之为南昌的“冼马池”。全镇工商业者约260户。有布匹、百货、南杂、烟酒、饮食服务、牙行、金融、手工业等。行业中最占优势的有五大行商。人们称之为“茶商、木客、盐贩子,纸栈、麻庄堆如山”。由于吴城扼江西水路咽喉,在江西陆路交通尚不发达时,是吞吐省内外商货的枢纽。因此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的称誉。外省、外县客商,为了集会、寄寓、联系业务和解决纠纷的需要,纷纷在吴城兴建会馆。全镇有会馆48座。其中外省会馆有全楚、麻城、山西、徽州。潮州。广东、浙宁等;外县会馆有吉安、武宁、安义、丰城、靖安、抚州、武昌等。吴城镇极盛时有船舶码头8座,即大码头。杨泗码头、全楚码头、五显码头,司前码头,水浒码头、中码头、下码头等。每天停泊船只多达千艘。
  吴城由盛转衰,始于南浔铁路建成。南浔铁路通车后,本省大部分地区商货可借火车运输,通过吴城转运者日趋减少。但仍未失去其吞吐省内外大量商货的作用。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以前,商业贸易仍很可观。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下旬,日本军队进犯吴城,军舰闯至饶河口,以大炮、飞机狂轰滥炸,大火连烧数昼夜,使吴城街道和房屋损失70%。日军铁蹄踏进吴城后,烧杀抢掠,拆屋代薪。百姓纷纷逃离。最后,仅剩下天主堂附近约占全城10%左右的房屋幸免破坏(据说教堂受国际法保护而幸免)。至此,吴城镇的人口,由抗战前夕的4万人锐减到两千余人。
  建国后,这座千年古镇又逐渐复苏。1980年后的冬季,天鹅、白鹤群聚于此,该地成为世界候鸟和白鹤越冬最大的栖息地。古镇附近湖区划为国家候鸟自然保护区。来此观赏候鸟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热闹非凡。
  建国初,吴城只有铁、木、篾、油榨等手工业。1984年有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农具厂、综合厂、印刷厂、造船厂、发电厂、砖瓦石灰厂、机砖厂、油脂厂及矽砂矿等,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03万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翻了4翻。
  1954年以前,全镇商业仅有私人经营的百货、布匹、南杂、饮食、中药等商店。1984年,全镇计有个体商业88户。其中农民经商的有34户。
  古镇旧街道狭窄,最宽处不足三米。1980至1984年间,建成了从客运码头经人民路至镇委会的水泥街道。
  1978年后,兴建了影剧院、学校和饭店。
  吴城镇古迹颇多。著名的有望湖亭、石堤、中山公园.周瑜点兵台、跑马堎等。望湖亭位于镇东。传说始建于晋太康年间,与滕王阁并称为名胜。石堤为吴城镇的护街堤。建于清代,现仅留残迹。中山公园邻望湖亭,传为纪念孙中山到此讲演而得名。园内原有假山、花木、楼台、亭阁等,均已毁尽。周瑜阅兵台遗址在松门山。跑马堎遗址在芦潭东北,相传为海昏县官厅遛马之所。
  柘林镇
  柘林镇为一座新兴集镇,原名中梁头,今沿用老柘林街名称新柘林。地处修河北岸柘林水库大坝外侧。老柘林街位于柘林镇西北,相传此处原有一片天然柘林,群众采叶饲蚕,因此而得名。
  旧柘林街始见于清代康熙《建昌县志》。成(丰)同(治)时商业颇盛。后渐趋衰落。民国初仍然有大小店铺近200家。1959年,兴建柘林水库,旧柘林属厍区,居民全部迁出。
  柘林水库动工后,民工麇集,人口剧增。1960年在此(中梁头)设镇人民政府。
  全镇由街道区、梁头村、附坝3部分组成。街道区和梁头村连片。东连三溪桥,西界水库大坝,南临修河,北邻杨垅。附坝另成一片,地处距柘林镇约10华里之北面。
  主街,北起电厂办公大楼,南接国防公路,长500米,宽40米,街东有电影院,西有电厂、工会大楼以及旅社、商店等。另有2条与主街相交的东西向大道。1条东起环湖路北端,至电影院南侧横过主街向前延伸至尾水渠。道旁有医院、职工宿舍、农贸市场。另1条东起东湖西北角,成弧线延伸至邮电所南侧,道旁建有江西水电工程局办公楼。
  柘林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全镇面积约3平方公里,居民2,400户,约11,000人,其中农业户170户,人口800余。
  艾城街
  艾城街“西北皆山,南濒修河,东负郭东”。约从南朝宋以海昏并入建昌开始,到建国前夕,均为县城所在地。今为艾城乡政府驻地。艾城之得名,一说是艾姓最早居此,最初迁入的建昌县署基地购于艾姓;一说本县称海昏时,此为古艾驿。
  艾城置治长达1,500余年,为本县封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艾城旧建筑物城堡、公厂解、坛庙、寺院、学宫、书院等皆为中心而兴建。
  据同治《建昌县志》载:“县旧无城池。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知县方铎先为四门,次以土筑城”。嘉靖年间,为防倭乱,以石筑城。县署设于仰止门(西门)内城西隅,宋嘉定时建。元毁于兵,明初增建谯楼。后逐步增建和重修。清顺治六年毁。康熙至同治间增修。遂有土地祠、迎宾馆、架阁库、仪仗厍、正厅、幕厅(3间)、仪门(3间)、谯楼(3间)、御箴碑亭、后堂县门、承发司(6房)、正堂内衙(3所)、崇积库堂(东西各1)。
  宋崇宁间(1102——1106年),建学富于隆道观侧。绍兴间徙于县治旁,庆元二年迁仰止门外。“凡为屋300楹。而肄业之斋,燕息之堂,左右之庑,庖湢之属,莫不成列。”明天启元年迁于修江桥北。清康熙至同治年间,迭经重修。
  明嘉靖间,知县顾阳和在县治东北李文定公读书处建宏斋书院,为堂3进,为庑16区。万历间知县费阶增设斋舍。清乾隆十三年,知县邱元遂于城西鹤鸣山创建修江书院。“为堂3进,为庑16区,又为外厢7间,儿榻、庖湢之属,靡不毕具”。
  历代在县城(包括城郊)修建了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邑厉坛、关帝庙、城隍庙、锦山庙(晚清时改为万寿富)、李文定夫子祠、寿樟庵、通济庵、隆道观、崇真观、三元殿、魁星阁及19座宗族祠堂(参见《文物古迹》章)。城内大部分地区均为上述建筑物所占,而商业仅集于正街(西起予县衙,东止于日中桥)。
  古色古香的艾城旧建筑,直至抗日战争前夕仍有较多保存。如城内有县署、文庙、关帝庙、文昌阁、石塔、城隍庙、日中桥、魁星阁、隆道观等;;西门外有修江书院、登云桥、大果寺、陈步云妻节坊等;东门外有先农坛、内藏阁等;北门外有塔下寺、邑厉坛等,有的保存完整,有的残迹犹存。民国二十七年十月,日军入侵,国民党奉行“焦土抗战”政策。在撤离艾城前,大肆纵火焚烧。城内百分之九十的古建筑付之一炬。次年商户始陆续建起新店铺,但规模已大不如前。
  建国后,乡政府办公大楼、医院、学校、商店及农机、棉织、竹木器等工厂陆续兴建,市场颇繁荣。1984年城镇人口2,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262人。
  虬津街
  虬津为我县历史较长的小街市。明万历《建昌县志》已有记载。虬津之得名有二说:很久以前,虬津遭受特大洪水,当地一开明绅士开仓赊济,灾民纷纷驾小船领赊粮。小船依次划行,形似小龙,因而称为虬津;又据《建昌乡土记>载,“云山并列其南,迤逶而结束,修河经白槎至藕潭折向北流,至河头又折流而东,形成一大转向,状如虬龙,故名虬津。”
  虬津最早的街址在修河南岸。民国初南岸尚留有旧街建筑物遗迹一一真君殿、戏台等。清光绪年间,因洪水冲毁街道房舍,商户纷纷迁居北岸。初迁街址在大屋场余家西北角。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北岸街道又常遭水淹,商户始逐渐移至河畔山坡。
  长期以来,虬津街为当地农民集市场地。集市贸易以稻谷、棉花、芝麻、豆类、柴炭最多。每逢秋收以后,交易活跃。1965年建虬津公路大桥。从此,虬津成为赣北公路交通枢纽,东达县城23公里,南通南昌83公里,西往武汉303公里,北至九江67公里。
  1965年,虬津街失火,房舍焚毁。1966年,供销社首先北迁至山上永(修)虬(津)公路旁,于是综合加工厂、综合商店、饭店、国营商店及居民住房等均陆续在永虬公路两侧建成。至1984年街道已初具规模。
  虬津街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为老街的五倍。居民290余户,约1,100人。街道东至横石头,西至江家桥,南临修河,北尽新园村与八角岭交界。1984年虬津正街改铺成12米宽的柏油路。横街(乡政府至供销社街道),亦由4米宽砂质公路改建成12米宽的沥青大道。横街东侧开辟了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各业兴旺,市场繁荣,各业中以饮食、南杂、百货、旅店居多。
  白槎街
  白槎古称梅州。相传古时此地多种梅花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泛槎(竹、木排)于此,故改称白槎。市区坐落修河北岸,东西宽约1,ooo米,南北长约750米,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
  建国前白槎有正街、河街、新街等3条街。正街位于今白槎小学右侧。河街在小学前,新街居河街下首,距河街约半公里。正街以本地居民为主,河街以赣北各县木商及手工业人员为主。新街居民均为客籍,其中大部分为河南籍。新街建于民国三十五年,因客籍居民受当地封建势力排挤,不准在正街搭屋,被迫而建新街。
  民国期间,白槎约2,000人口,市面繁华,为当地集市贸易中心;又为修水、武宁、钢鼓和本县西北山区木材出口必经之地。南京、镇江、芜湖、安庆等地木商,常来此贩运。极盛时有木行(木材交易所)16户。沿河停设木排有时长达1公里许。木材交易额居本县第2位(仅次子涂,家埠)。同时白槎附近盛产杂柴、杂树,柴炭资源丰富。当地农民世代以烧炭、砍柴为副业。所产柴炭运销南昌、新建和本县艾城、涂家埠等地。
  1963年,白槎大火,房舍几烬。政府拨款支援灾民重建白槎街。现正街长1,500米,宽约9米;沿河街长750米,宽7米,与正街形成丁字形。
  白槎街有条“吟诗巷”,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居住“吟诗”的1条小巷。现小巷无存,但群众对其遗址仍以“吟诗巷”相称。
  马口街
  马口街是本县南部的一座小街市,坐落在潦河南支南岸,距县城12公里。
  明朝前期,建昌县城(今艾城)有驿道直抵马口附近的新昌王村,再分两条大道:一向西南至安义;一向东南至南昌。因马口街地当驿道要口,人们称之为马口路,简称马口。
  旧街道有横街头、上街头、下街头三条。上街头从南向北,下街头从北向南,横街则从西北向东。三条街道形成“丁”字形。其中横街最为热闹。民国时期,较大的商店都开设于此。上街头多为手工业店和粮食行。下街头为居民区。
  横街头对岸名牛行。晚清时期,为耕牛交易场所。建国前尚有几家住户。建国后,沿河两岸兴修圩堤,住户移迁。1978年后,该地又辟为耕牛交易市场。每逢集日,群众纷纷赶牛入市,交易繁忙。邻县新建、安义等县农民亦来此交易。
  清初,横街头和牛行间,有石桥相连。光绪年间,桥被洪水冲毁。
  抗日战争前夕,横街口南边仍保存有万寿宫、戏台等建筑。民国二十八年和三十一年,连遭两次大火,商店损失90%以上。灾后,商户陆续建起新房,并加宽街道。1956年底马u又因住户失火被焚,损失严重。此后,街道房屋大部分为国家或集体所建,并开辟一条与横街相连的新街。于是马口的街道形成了“十”字形,1978年,在横街和牛行之间建成拦河公路,并在公路北端建一小型拱桥。从此,不仅便利了南北两岸行人,且车辆可以直达城山。
  马口街现有居民263户,约917人。其中城镇户211户,664人;农业户52户,253人。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涂埠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