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22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建置
分类号: K295.6
页数: 3
页码: 29-31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永修县的历史沿革,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代,逐步梳理了该地区行政区域的变化和名称的演变。重点讲述了海昏县的设立与废除,以及建昌县的长期存在与最终改名永修县的过程。通过这一历史变迁的阐述,展示了永修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 永修县 历史沿革 行政区域

内容

第一节 历史沿革
  永修县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就已开发。
  春秋战国 本县与修水、铜鼓、武宁、奉新、靖安、安义合称艾,先后属吴、越、楚三国。据《春秋左氏传》记载:公元前536年,艾属吴;前473年,越灭吴,艾属越;前333年,楚灭越,艾属楚。
  秦 据《史记·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将王翦灭楚,艾始归秦;二十六年,始皇统一天下,分全国为36郡,艾属九江郡。及天下叛秦,番(鄱)君吴芮起而反秦,艾属芮。不久,项羽以芮为衡山王,封英布为九江王,艾属英布。汉高帝三年(前204年),英布反楚归汉。
  西汉 高祖六年(前201年),海昏由艾分出,设海昏县,属豫章郡。海昏县辖今永修、武宁、奉新、靖安、安义五县地,县治设今永修县吴城镇芦潭西北数华里。或云,海昏县予景帝三年(前154年)置。
  新莽改海昏为宜生(《汉书·地理志》)。
  东汉 称海昏侯国,仍属豫章郡。《后汉书·郡国志》载,豫章郡领二十一城,其中有艾和海昏侯国。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从海昏中分出建昌县(注一)。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又中分海昏、建吕设新吴、永修二县(注二)。《太平寰宇记》:后汉建安中,分海昏县地立西安县。
  三国 称海昏、属吴。《吴志·孙权传》:“建安八年(203年),权两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乃还,过豫章 ,使太史慈领海昏。”
  晋 称海昏,属豫章 郡。《晋书·地理志》:豫章 郡统县十六,日海昏,日建昌,曰艾……。
  南朝 宋、齐、梁称建昌,属江洲豫章郡。《豫章记》。宋元嘉二年(425年),“废海昏,移建昌居焉”。即并海昏、建昌两县为建昌县,县治设在今艾城街附近。今永修县前身称建昌,实从此始。陈永定三年(559年),划建昌、艾、豫宁、新吴等五县设豫宁郡。
  隋 称建昌。隋文帝平定南朝陈,设洪州总管府,建昌属之。《隋书·地理志》注:开皇九年(589年),并永修、豫宁、新吴、艾四县入建昌。其时,建昌辖境广袤,相当予秦时艾之领地。隋炀帝大业初,并府复设郡,建昌属豫章郡。
  唐 称建昌,初属南昌州,不久废南昌州,属洪州豫章郡。《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五年(622年),分置南昌州总管府,辖南昌、西吴、靖、米、孙五州。南昌州辖建昌、龙安、永修三县。七年,罢府为南昌州。八年废南昌州,以南昌、新吴、永修、龙安并入建昌县属洪州。永淳元年,析建昌地设新吴县。长安四年(704年),又析建昌地立武宁县。
  五代 称建昌,属洪州。据《通鉴纲目>记载,建昌在五代十国中的领属关系为:公元902年,杨行密建立吴国,建昌属吴,共计三十五年。公元937年,李昇灭吴,建立南唐,建昌属南唐,共计三十九年。南唐昇元期间,分出建昌、奉新、武宁三县地设靖安县。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建昌归宋。
  宋 称建昌县,属南康军,南康军属江南东路。据<宋史·地理志>和《一统志》载: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设立南康军,军署设星子县,并将洪州之建昌,饶州之都昌划归南康军。
  元 称建昌州,属南康路。据《元史·地理志》载:宋置南康军,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南康路,属江淮行省,二十二年割属江西行省。元贞元年(1295年),升建昌为州,属南康路。
  明 洪武初降州为县,称建昌县,属南康府。《明史·地理志》: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改南康路为西宁府。次年四月,改称南康府。建昌属南康府。又《嘉靖通志》:南康府初领星子、都昌、建昌三县,正德十三年(1518年),分建昌之安义、控鹤、南昌、依仁、卜邻五乡置安义县。从此,南康府领四县。
  清 称建昌,属南康府。
  民国 初称建昌,因与四川省建昌道同名,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永修。民国元年(1912年)冬,废府州,县直属于省;二十一年,全省设十三行政区,本县属第二行政区;二十.四年,缩减为八行政区,本县属第一行政区;二十八年,增为十一行政区,本县属第十行政区;三十一年,又减为九行政区,本县属第九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称永修,属九江地区。1983年,地市合并,本县属九江市。
  概括起来,我县历史沿革大致是:先秦属艾。西汉初,从艾邑中划出海昏,称海昏县。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并海昏入建昌县。此后,建昌之名延续一千四百多年,直到民国三年才改名为永修县。
  注一:明万历《建昌县志·沿革》:“和帝永元十六年改海昏为建昌县”。清代《建昌县志)均沿袭万历志沿革,以东汉和帝时建立的建昌县为今永修县前身。但据《一统志》记载:建昌故城在奉新县西,后汉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置。刘宋元嘉二年,徙县治海昏而故城废。又《江西通志》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述:“建昌者,本和帝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置其治,在今奉新县地。宋元嘉二年,废海昏,移建昌居之”。可见今永修前身之建昌县,实从此始。
  建昌之得名有二说:以其户口昌盛,因以为名(<豫章 记》),“昌邑王贺居此,为昌邑王建也”(旧志)。
  注二:后汉中平中所置古永修县在今永修县西南。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明,古永修县城在今永修修河南岸。又据光绪《江西通志》记载:“安义县本海昏县地(《一统志》),灵帝中平中立永修县,属豫章郡(《宋书·州郡志》)。旧志(即旧《通志》)谓永修在安义西南四十里靖安县界。《一统志》云:水经注,县为修水所经,当在建昌县(即今永修县——编者)西南,故统志以永修列安义县表”。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古永修“为修水所经,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南”。后一说与《中国历史地图集》吻合。较可信。
  附:吴宗慈民国<江西通志稿·永修县考》
  雷次宗《豫章 记》汉灵帝中平中,析海昏,建昌立永修县。郦道元《水经注》:循水出艾县西,东北迳豫宁县,又东北迳永循县(即永修县)。《名胜记》:晋分艾县置永修县,以修水为名。但永修之置不在晋而在汉。《晋书·地理志》:豫章统县十六,《宋书》。豫章统县十二,陈高祖永定三年改置豫宁郡,领县五,俱有永修。《一统志》:隋开皇九年,革豫宁郡,置总管府,永修省入建昌。《旧唐书>志:武德五年于建昌置南昌州,领建昌、龙安、永修三,县;八年废南昌州及孙州,以南昌州、新吴、永修、龙安入建昌,以孙州之南昌入豫章县,而以建昌属洪州。按此,永修至唐时尚存。其封爵之可考者,晋永修公国杨万呈(见<范宁表>);桓伊以破符坚功,封永修县侯(见《晋书》);宋刘仲容以功封永修县侯,檀道济以佐命功,改封永修县公(并见《宋书》)。陈拟以高祖从子封永修县侯,见《陈书》。按宁州、武宁未分前,同为海昏地。灵帝时析海昏、建昌立永修,原以源出艾县修水为名。陈高祖改置豫宁郡,领县五,郡建于古西安县(今之高城乡西安里)。《南史》:任忠,字奉诚,汝阴人。文帝时,官豫宁郡太守。永修为豫宁县下游,与古艾地接壤,均隶豫宁郡,故并列于表。
  第二节 县域
  本县从西汉初设治以来,县域迭经变动。但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划五乡置安义县后,至1954年一直固定未变。据旧志载,这时期的县域为:东西度200里,南北度90里。东南陆大路40里(以旧县城艾城街为起点,下同)至丰安铺新建县界;南陆大路50里至乌溪铺安义县界;北陆大路40里至米粮镝德安县界:西小陆路170里至磨刀岭武宁县界;北小陆路50里至七里塍星子县界;东水路100里至芦潭汎渡口与新建县吴城镇接壤;西水路由城逆流110里至河浒与武宁毗连;东南水路由山下渡逆流70里至闵埠安义县境。全县土地面积,据吴宗慈民国《江西通志稿》载,为“290.1万亩,其中耕地59.9万亩,荒地172万亩。”
  建国后,于1954年将新建县另城地区(新建县第七区)划属永修县。1969年永修县马口公社所属罗亭、义坪、上坂三个大队划属南昌市郊区。调整后的县界是:
  东吴城三洲岬、枫林山与新建县陆地相连;松门岛以南在鄱阳湖与新建县水域相接。都昌县黄金嘴南跨鄱阳湖水面3.5公里为都昌、永修、新建三县交界点。
  东北松门岛以东在鄱阳湖与都昌县水域相连,饶河口为永修。都昌、星子交界处。
  北从饶河口横切蚌湖至贾家山横切两汉湖至江西农大南湖农场东北隅(永修、星子、德安三县交界点)与星子县连界;上介首、分水岭与德安县相连。
  西北太阳凹、马鞍山、铁门槛(永修、德安、武宁三县交界点)与德安毗邻;从上磨刀岭纵切柘林水库至桃花尖与武宁连界。
  西菊花尖、和尚脑与武宁接界。
  西南磨子尖、桃花坳、横岭头(永修、靖安、安义三县交界地)与靖安连界;安头岭、湖洞岗、圣水堂、马源水库与安义县接壤。
  南麒麟岗、狐狸山与安义县连界;前胡村与南昌市郊何家坪相对;熊家山、新祺周、(新建县地)、杨家垅、傅家垅与新建县连界。
  东南白水湖、破穴头、蚕桑场西湖分场(在永修境内)与新建县连界。
  全县面积2,035平方公里,合3,052,500亩。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