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225
颗粒名称: 第一编 地理
分类号: K92
页数: 90
页码: 29-116
摘要: 本编记述了永修县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就已开发。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永修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迁。从艾邑中划出海昏,称海昏县,后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并海昏入建昌县,此后,建昌之名延续一千四百多年,直到民国三年才改名为永修县。在历史长河中,永修县先后隶属于吴、越、楚三国,秦、汉、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反映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永修县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永修县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内容

第一章 建置
  第一节 历史沿革
  永修县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就已开发。
  春秋战国 本县与修水、铜鼓、武宁、奉新、靖安、安义合称艾,先后属吴、越、楚三国。据《春秋左氏传》记载:公元前536年,艾属吴;前473年,越灭吴,艾属越;前333年,楚灭越,艾属楚。
  秦 据《史记·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将王翦灭楚,艾始归秦;二十六年,始皇统一天下,分全国为36郡,艾属九江郡。及天下叛秦,番(鄱)君吴芮起而反秦,艾属芮。不久,项羽以芮为衡山王,封英布为九江王,艾属英布。汉高帝三年(前204年),英布反楚归汉。
  西汉 高祖六年(前201年),海昏由艾分出,设海昏县,属豫章郡。海昏县辖今永修、武宁、奉新、靖安、安义五县地,县治设今永修县吴城镇芦潭西北数华里。或云,海昏县予景帝三年(前154年)置。
  新莽改海昏为宜生(《汉书·地理志》)。
  东汉 称海昏侯国,仍属豫章郡。《后汉书·郡国志》载,豫章郡领二十一城,其中有艾和海昏侯国。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从海昏中分出建昌县(注一)。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又中分海昏、建吕设新吴、永修二县(注二)。《太平寰宇记》:后汉建安中,分海昏县地立西安县。
  三国 称海昏、属吴。《吴志·孙权传》:“建安八年(203年),权两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乃还,过豫章 ,使太史慈领海昏。”
  晋 称海昏,属豫章 郡。《晋书·地理志》:豫章 郡统县十六,日海昏,日建昌,曰艾……。
  南朝 宋、齐、梁称建昌,属江洲豫章郡。《豫章记》。宋元嘉二年(425年),“废海昏,移建昌居焉”。即并海昏、建昌两县为建昌县,县治设在今艾城街附近。今永修县前身称建昌,实从此始。陈永定三年(559年),划建昌、艾、豫宁、新吴等五县设豫宁郡。
  隋 称建昌。隋文帝平定南朝陈,设洪州总管府,建昌属之。《隋书·地理志》注:开皇九年(589年),并永修、豫宁、新吴、艾四县入建昌。其时,建昌辖境广袤,相当予秦时艾之领地。隋炀帝大业初,并府复设郡,建昌属豫章郡。
  唐 称建昌,初属南昌州,不久废南昌州,属洪州豫章郡。《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五年(622年),分置南昌州总管府,辖南昌、西吴、靖、米、孙五州。南昌州辖建昌、龙安、永修三县。七年,罢府为南昌州。八年废南昌州,以南昌、新吴、永修、龙安并入建昌县属洪州。永淳元年,析建昌地设新吴县。长安四年(704年),又析建昌地立武宁县。
  五代 称建昌,属洪州。据《通鉴纲目>记载,建昌在五代十国中的领属关系为:公元902年,杨行密建立吴国,建昌属吴,共计三十五年。公元937年,李昇灭吴,建立南唐,建昌属南唐,共计三十九年。南唐昇元期间,分出建昌、奉新、武宁三县地设靖安县。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建昌归宋。
  宋 称建昌县,属南康军,南康军属江南东路。据<宋史·地理志>和《一统志》载: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设立南康军,军署设星子县,并将洪州之建昌,饶州之都昌划归南康军。
  元 称建昌州,属南康路。据《元史·地理志》载:宋置南康军,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南康路,属江淮行省,二十二年割属江西行省。元贞元年(1295年),升建昌为州,属南康路。
  明 洪武初降州为县,称建昌县,属南康府。《明史·地理志》: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改南康路为西宁府。次年四月,改称南康府。建昌属南康府。又《嘉靖通志》:南康府初领星子、都昌、建昌三县,正德十三年(1518年),分建昌之安义、控鹤、南昌、依仁、卜邻五乡置安义县。从此,南康府领四县。
  清 称建昌,属南康府。
  民国 初称建昌,因与四川省建昌道同名,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永修。民国元年(1912年)冬,废府州,县直属于省;二十一年,全省设十三行政区,本县属第二行政区;二十.四年,缩减为八行政区,本县属第一行政区;二十八年,增为十一行政区,本县属第十行政区;三十一年,又减为九行政区,本县属第九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称永修,属九江地区。1983年,地市合并,本县属九江市。
  概括起来,我县历史沿革大致是:先秦属艾。西汉初,从艾邑中划出海昏,称海昏县。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并海昏入建昌县。此后,建昌之名延续一千四百多年,直到民国三年才改名为永修县。
  注一:明万历《建昌县志·沿革》:“和帝永元十六年改海昏为建昌县”。清代《建昌县志)均沿袭万历志沿革,以东汉和帝时建立的建昌县为今永修县前身。但据《一统志》记载:建昌故城在奉新县西,后汉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置。刘宋元嘉二年,徙县治海昏而故城废。又《江西通志》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述:“建昌者,本和帝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置其治,在今奉新县地。宋元嘉二年,废海昏,移建昌居之”。可见今永修前身之建昌县,实从此始。
  建昌之得名有二说:以其户口昌盛,因以为名(<豫章 记》),“昌邑王贺居此,为昌邑王建也”(旧志)。
  注二:后汉中平中所置古永修县在今永修县西南。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明,古永修县城在今永修修河南岸。又据光绪《江西通志》记载:“安义县本海昏县地(《一统志》),灵帝中平中立永修县,属豫章郡(《宋书·州郡志》)。旧志(即旧《通志》)谓永修在安义西南四十里靖安县界。《一统志》云:水经注,县为修水所经,当在建昌县(即今永修县——编者)西南,故统志以永修列安义县表”。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古永修“为修水所经,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南”。后一说与《中国历史地图集》吻合。较可信。
  附:吴宗慈民国<江西通志稿·永修县考》
  雷次宗《豫章 记》汉灵帝中平中,析海昏,建昌立永修县。郦道元《水经注》:循水出艾县西,东北迳豫宁县,又东北迳永循县(即永修县)。《名胜记》:晋分艾县置永修县,以修水为名。但永修之置不在晋而在汉。《晋书·地理志》:豫章统县十六,《宋书》。豫章统县十二,陈高祖永定三年改置豫宁郡,领县五,俱有永修。《一统志》:隋开皇九年,革豫宁郡,置总管府,永修省入建昌。《旧唐书>志:武德五年于建昌置南昌州,领建昌、龙安、永修三,县;八年废南昌州及孙州,以南昌州、新吴、永修、龙安入建昌,以孙州之南昌入豫章县,而以建昌属洪州。按此,永修至唐时尚存。其封爵之可考者,晋永修公国杨万呈(见<范宁表>);桓伊以破符坚功,封永修县侯(见《晋书》);宋刘仲容以功封永修县侯,檀道济以佐命功,改封永修县公(并见《宋书》)。陈拟以高祖从子封永修县侯,见《陈书》。按宁州、武宁未分前,同为海昏地。灵帝时析海昏、建昌立永修,原以源出艾县修水为名。陈高祖改置豫宁郡,领县五,郡建于古西安县(今之高城乡西安里)。《南史》:任忠,字奉诚,汝阴人。文帝时,官豫宁郡太守。永修为豫宁县下游,与古艾地接壤,均隶豫宁郡,故并列于表。
  第二节 县域
  本县从西汉初设治以来,县域迭经变动。但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划五乡置安义县后,至1954年一直固定未变。据旧志载,这时期的县域为:东西度200里,南北度90里。东南陆大路40里(以旧县城艾城街为起点,下同)至丰安铺新建县界;南陆大路50里至乌溪铺安义县界;北陆大路40里至米粮镝德安县界:西小陆路170里至磨刀岭武宁县界;北小陆路50里至七里塍星子县界;东水路100里至芦潭汎渡口与新建县吴城镇接壤;西水路由城逆流110里至河浒与武宁毗连;东南水路由山下渡逆流70里至闵埠安义县境。全县土地面积,据吴宗慈民国《江西通志稿》载,为“290.1万亩,其中耕地59.9万亩,荒地172万亩。”
  建国后,于1954年将新建县另城地区(新建县第七区)划属永修县。1969年永修县马口公社所属罗亭、义坪、上坂三个大队划属南昌市郊区。调整后的县界是:
  东吴城三洲岬、枫林山与新建县陆地相连;松门岛以南在鄱阳湖与新建县水域相接。都昌县黄金嘴南跨鄱阳湖水面3.5公里为都昌、永修、新建三县交界点。
  东北松门岛以东在鄱阳湖与都昌县水域相连,饶河口为永修。都昌、星子交界处。
  北从饶河口横切蚌湖至贾家山横切两汉湖至江西农大南湖农场东北隅(永修、星子、德安三县交界点)与星子县连界;上介首、分水岭与德安县相连。
  西北太阳凹、马鞍山、铁门槛(永修、德安、武宁三县交界点)与德安毗邻;从上磨刀岭纵切柘林水库至桃花尖与武宁连界。
  西菊花尖、和尚脑与武宁接界。
  西南磨子尖、桃花坳、横岭头(永修、靖安、安义三县交界地)与靖安连界;安头岭、湖洞岗、圣水堂、马源水库与安义县接壤。
  南麒麟岗、狐狸山与安义县连界;前胡村与南昌市郊何家坪相对;熊家山、新祺周、(新建县地)、杨家垅、傅家垅与新建县连界。
  东南白水湖、破穴头、蚕桑场西湖分场(在永修境内)与新建县连界。
  全县面积2,035平方公里,合3,052,500亩。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明清时期
  明万历《建昌县志·沿革》:“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建昌之安义、南昌、卜邻、控鹤、依仁五乡四十八里为安义县,而建昌所治惟永丰等十二乡并市五坊,仅得八十六里”。如下表:
  清康熙时,撤昼锦坊改芦潭镇为市镇。宁远乡增平乐社,归义乡增城山社,其余乡社与明代同。
  清道光时,乡和市坊统称为乡。芦潭镇改为芦镇乡。县城内四坊合称市乡。全县共十三乡。乡以下,除钓台乡增新招社外,其余里社与康熙时同。
  清同治时,乡、里、社,一如道光期间。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县知事谭鸿基召集乡绅妥议分区,共划分82区。连同城内四区,共86区。并按县城北、东、南,西方位称北乡、东乡、大南乡、小南乡、西乡。区则按乡划分。次年完成分区。
  附:清光绪《建昌乡土志·乡图源流及区域分并说》节 录:
  “稽古乡法,二千五百家为一乡。里法,周礼二十五家为一里,亦有五十家为一里者。五家为轨,十轨为里是也。有明编役黄册,则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土地之图,一里必有一图,然后有以知里中地域广轮之数”。“建昌立乡,当权舆于汉家乡亭之制,尔后为因为革,分并离合,史不尽详。十二大乡,则由有明正德间分五乡置安义县始有定名。里法仍沿明制。明洪武时诏天下立社学,建昌有社学53所,今之社名一一如旧。法良意美,惜乎名符实亡。图则以一里为一图,图实缺如。直可谓有里无图,故佥称建邑为散图。”附此俾阅新志者略知古设乡里图社之作用。
  第二节 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年(1931年)前,县以下行政机构基本沿袭清束旧制。民国二十年七月一日,国民党政府颁发保甲条例及区办公处组织条例,区公所及乡镇闾邻一律改组。是为江西省实行保甲制度之始。
  民国二十一年,推行保甲制度,全县设6个区,29个联保办事处,176保,1,858甲。
  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日本侵略军侵入本县,修河北部沦陷,县政府迁铜鼓县。民国三十二年调整了县以下行政区划,详见下表。
  [=此处为表格(民国三十二年永修县行政区划表)=]
  民国三十五年初,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区一级行政机构,全县划为11乡、3镇。乡以下仍没保甲。全县共有98保、1,277甲。
  第三节 建国后
  1949年5月,永修解放。6月18日,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建立区乡政权。其行政区划为:涂埠区17乡、艾城区19乡、马口区10乡、滩溪区14乡。白槎区18乡。并按上述顺序称第一、二、三、四、五区。乡亦以第一、二、三、四、五乡……称之。
  1950年2月,增设云山、柘林、南湖3个区。后云山区并入滩溪区,南湖区改名江益区。1954年,吴城从新建划属我县后,增设吴城区。同年,涂埠从淳湖区划出,设涂埠镇。至此,全县共设8区、1镇。
  1956年,柘林区并入白槎区,艾城区并入淳湖区,全县91乡合并为31乡、3镇、2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全县181个高级农业社,除31个偏僻山乡与平原插花地区的农业社划属各垦殖场外,其余150个农业社(包括小集镇)合并为13个人民公社。同年冬,开展整顿人民公社和垦殖场的工作,1959年春完成。经过调整后,各社、场、管理区及大队如下表。
  1961年下半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4个区工委、1镇、21个公社(含5个县直属公社)、1县属农场、3省属睦殖场、详下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撤区,扩社并队。撤销区工委,扩大公社范围。接管国营云山垦殖场,改为县属公社。社队扩并后,成为1镇、12社、3场,即涂埠镇,柘林、白槎,虬津、江益、艾城、吴城、淳湖、马口、滩溪、立新、云山、军山公社,永丰、恒丰、蚕桑场。其中恒丰农场、蚕桑场为省属。
  1971年下半年,各公社(场)又开始调整。1972年11月淳湖公社分为三角、九合两个公社;艾城公社和军山、涂埠部分大队调整为艾城,永兴2个公社;白槎公社分出梅棠公社;划原云山垦殖场所属的大屋、南坑、江上、丰源、耕源和柘林公社的乐平等7个大队成立江上公社。1973年,云山和军山公社又恢复为省属国营云山垦殖场。原云山垦殖场的城山、沙丰两个大队合并成立县属八角岭垦殖场。1974年,江益公社分为江益、燕坊两个公社。同年成立新柘林镇。
  1979年马口公社分出城山公社。吴城公社改为镇。
  1983年,部分公社和分场更名。城山公社更名为五丰公社,次年又更名为城丰公社。柘林公社更名三溪桥公社。恒丰垦殖场一分场更名红旗分场,二分场更名塔下分场,三分场更名虎头山分场。江西蚕桑场在本县境内的二分场更名西湖分场,四分场更名江夏分场,五分场更名南山分场,八分场更名西庄分场。
  1984年,政社分设,从10月1日起,县属l5个公社和两个垦殖场先后改为乡。全县计有17乡3镇,下辖村民委员会184个,居民委员会12个,街道办事处1个,村民小组1,517个,居民小组130个。省属云山、恒丰、蚕桑,南湖垦殖场,下属分场13个,大队78个。全县自然村2,129个。
  第三章 集镇
  第一节 县城——涂埠镇
  涂埠镇,中国共产党永修县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南昌市以北48公里的南浔铁路线上,居修、潦河汇合处,面积5.97平方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往中心(文化、经济建设参见有关章节)。全镇由涂家埠(简称涂埠)、山下渡、新城及1个村委会组成。涂埠、山下渡位于修河北岸,海拔20米;新城位于修河南岸,海拔26-28米。涂家埠铁桥和公路浮桥,将两岸街区紧密相连。1984年有居民7,892户,29,783人(其中农业户294户,2,312人),相当于1949年人口的7倍。
  建国前,涂家埠分涂家埠和山下渡两部分。涂家埠在明代已形成街市。相传涂姓居此后,在张爷殿(今涂埠农贸市场)与竹林港之间河畔,设一横渡埠头而得名。
  清代康熙后,涂家埠车辆交错,帆樯林立,修水、武宁、奉新、靖安、安义各县独轮车、木帆船常汇集于此,商务日趋繁荣。
  涂家埠旧街共9条,即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河街、桥南街、王家街、蔡家街、杜家街。街道狭窄,最宽的不过4米,路面均铺麻石。
  桥南街,初处两水合流汉口。南北街口均为码头,装卸便利,市面繁华。尔后,经济逐渐发展,店铺不断增多,贸易中心转到河街。民国时期,正街和横街成为闹市。较大的布匹、南杂、百货、烟酒店及磨坊、酱园等,大都开设于此。惟粮食行和柴炭行尚集中于河街、桥南街。
  山下渡街区(占上缭营),兴于民国五年(1916年)南浔铁路建成以后。主要街道从渡口(今浮桥北端)沿河东伸,穿过铁桥,达涂家村,称山下波街。以铁路西侧较繁华,粮商、木商都在此经营。福源隆、万昌福、恒福、成靳等7家机米厂,长年收购本县及修水、武宁、奉新、靖安等县稻谷,机成大米,运往京沪销售。木商则分修水、武宁、奉新、靖安等县和苏、皖两路。修、武、奉、靖木商各自向其本县林农收购木材来此销售;苏、皖木商则贩运出省。此类商人获利甚巨,生活奢侈,于是旅社和餐厅应运而生。如大中、建国旅社,新新、饮膳轩洒楼,均为当时第一流旅馆餐厅。富商巨贾,流连其间,人称“花花世界”。铁路东侧,为小商贩及手工业者摆摊设点、藉以谋生市场,与路西形成鲜明对照。
  山下渡除主要街道外,铁路西侧有树森和板厂两小街。树森街与大街平行,东起铁路边,向西延伸约百米而尽。设有裕民银行和天兴米厂、济民堂盐栈等。板厂街位于树森街北,距铁路约二十余米,与铁路平行,全长3百米,建于南浔铁路修建期间。
  民国二十八年春,日本军队侵入涂家埠。涂山两街区焚毁殆尽。同年秋冬,少数商户和居民始在废墟上建立简易店房和住宅。
  建国后,涂家埠、山下渡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改造,街道宽阔,居民稠密,层楼广舍,鳞次栉比。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民路为县城主要街道,全长3千米。涂家埠徐村至山下渡涂村一段原仅一条小道相连,道路两旁为一片田野坟地。现在已成为县城最繁华的地区。
  山下渡铁路东,新建街道3条:即跃进街、立新路、铁山路。跃进街主要为住宅区。干部职工宿舍多集中于此。立新路为集市贸易场所。铁山路为山下渡直达火车站通道。
  1959年兴修沿河大堤。1973-1975年加高加固。1980年铺柏油路面,成为抗洪及机动车辆行驶的两用工程,对改善县城交通条件起了极其重要作用。
  新城在修河南岸的黄壤岗上。1950年修筑简易公路。嗣后,国家粮食仓库、县油脂公司、林业局办公楼房,陆续在此兴建。1957年,县委、县政府先后迁此办公。不久仍迁回修河北岸。1980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建设新城”的决定。县委机关再迁新城原址办公,并将从渡口起向西南延伸的简易公路拉直加宽,改建成宽40米的水泥街道,为新城的主要街道,称新城大道。街道两旁,林立着各种款式的高楼大厦。
  新城白莲公园建于1984年,占地34公顷。其中陆地25公顷,湖面9公顷。公园门楼上嵌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亲笔书写的“白莲公园”四个大字。
  第二节 其它集镇
  吴城镇
  吴城镇位于赣江、修河汇合处,距县城30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汉属海昏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划属新建县。1954年又划归永修。街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共设3个居民委员会。有人口1,222户,3,897人。
  本镇初名吴城山。据《新建县志-望湖亭记》载,“稽此地固汉海昏仓厫所也”。民间有“沉掉海昏县,飘起吴城来”的传说。汉代呈街市雏形。至南北朝已具集镇规模。清朝和民国期间,它与上饶县景德镇、清江县樟树镇、铅山县河口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极盛时期约在清朝中期。当地传有“嘉庆到道光,家家喝蜜糖,狗不吃红米饭,十八年洪水没上坳”的民谣。此时全镇人口近10万。其中常住人口7万余,流动商旅2万左右。民国元年后,人口渐减。至抗日战争前夕,有人口4万以上。其街区有9垅、18巷、6坊、8码头。繁华闹市有上街头、下街头、豆豉街、万寿宫、后河街等处。其中又以豆豉街为最繁华,人们比之为南昌的“冼马池”。全镇工商业者约260户。有布匹、百货、南杂、烟酒、饮食服务、牙行、金融、手工业等。行业中最占优势的有五大行商。人们称之为“茶商、木客、盐贩子,纸栈、麻庄堆如山”。由于吴城扼江西水路咽喉,在江西陆路交通尚不发达时,是吞吐省内外商货的枢纽。因此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的称誉。外省、外县客商,为了集会、寄寓、联系业务和解决纠纷的需要,纷纷在吴城兴建会馆。全镇有会馆48座。其中外省会馆有全楚、麻城、山西、徽州。潮州。广东、浙宁等;外县会馆有吉安、武宁、安义、丰城、靖安、抚州、武昌等。吴城镇极盛时有船舶码头8座,即大码头。杨泗码头、全楚码头、五显码头,司前码头,水浒码头、中码头、下码头等。每天停泊船只多达千艘。
  吴城由盛转衰,始于南浔铁路建成。南浔铁路通车后,本省大部分地区商货可借火车运输,通过吴城转运者日趋减少。但仍未失去其吞吐省内外大量商货的作用。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以前,商业贸易仍很可观。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下旬,日本军队进犯吴城,军舰闯至饶河口,以大炮、飞机狂轰滥炸,大火连烧数昼夜,使吴城街道和房屋损失70%。日军铁蹄踏进吴城后,烧杀抢掠,拆屋代薪。百姓纷纷逃离。最后,仅剩下天主堂附近约占全城10%左右的房屋幸免破坏(据说教堂受国际法保护而幸免)。至此,吴城镇的人口,由抗战前夕的4万人锐减到两千余人。
  建国后,这座千年古镇又逐渐复苏。1980年后的冬季,天鹅、白鹤群聚于此,该地成为世界候鸟和白鹤越冬最大的栖息地。古镇附近湖区划为国家候鸟自然保护区。来此观赏候鸟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热闹非凡。
  建国初,吴城只有铁、木、篾、油榨等手工业。1984年有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农具厂、综合厂、印刷厂、造船厂、发电厂、砖瓦石灰厂、机砖厂、油脂厂及矽砂矿等,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03万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翻了4翻。
  1954年以前,全镇商业仅有私人经营的百货、布匹、南杂、饮食、中药等商店。1984年,全镇计有个体商业88户。其中农民经商的有34户。
  古镇旧街道狭窄,最宽处不足三米。1980至1984年间,建成了从客运码头经人民路至镇委会的水泥街道。
  1978年后,兴建了影剧院、学校和饭店。
  吴城镇古迹颇多。著名的有望湖亭、石堤、中山公园.周瑜点兵台、跑马堎等。望湖亭位于镇东。传说始建于晋太康年间,与滕王阁并称为名胜。石堤为吴城镇的护街堤。建于清代,现仅留残迹。中山公园邻望湖亭,传为纪念孙中山到此讲演而得名。园内原有假山、花木、楼台、亭阁等,均已毁尽。周瑜阅兵台遗址在松门山。跑马堎遗址在芦潭东北,相传为海昏县官厅遛马之所。
  柘林镇
  柘林镇为一座新兴集镇,原名中梁头,今沿用老柘林街名称新柘林。地处修河北岸柘林水库大坝外侧。老柘林街位于柘林镇西北,相传此处原有一片天然柘林,群众采叶饲蚕,因此而得名。
  旧柘林街始见于清代康熙《建昌县志》。成(丰)同(治)时商业颇盛。后渐趋衰落。民国初仍然有大小店铺近200家。1959年,兴建柘林水库,旧柘林属厍区,居民全部迁出。
  柘林水库动工后,民工麇集,人口剧增。1960年在此(中梁头)设镇人民政府。
  全镇由街道区、梁头村、附坝3部分组成。街道区和梁头村连片。东连三溪桥,西界水库大坝,南临修河,北邻杨垅。附坝另成一片,地处距柘林镇约10华里之北面。
  主街,北起电厂办公大楼,南接国防公路,长500米,宽40米,街东有电影院,西有电厂、工会大楼以及旅社、商店等。另有2条与主街相交的东西向大道。1条东起环湖路北端,至电影院南侧横过主街向前延伸至尾水渠。道旁有医院、职工宿舍、农贸市场。另1条东起东湖西北角,成弧线延伸至邮电所南侧,道旁建有江西水电工程局办公楼。
  柘林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全镇面积约3平方公里,居民2,400户,约11,000人,其中农业户170户,人口800余。
  艾城街
  艾城街“西北皆山,南濒修河,东负郭东”。约从南朝宋以海昏并入建昌开始,到建国前夕,均为县城所在地。今为艾城乡政府驻地。艾城之得名,一说是艾姓最早居此,最初迁入的建昌县署基地购于艾姓;一说本县称海昏时,此为古艾驿。
  艾城置治长达1,500余年,为本县封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艾城旧建筑物城堡、公厂解、坛庙、寺院、学宫、书院等皆为中心而兴建。
  据同治《建昌县志》载:“县旧无城池。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知县方铎先为四门,次以土筑城”。嘉靖年间,为防倭乱,以石筑城。县署设于仰止门(西门)内城西隅,宋嘉定时建。元毁于兵,明初增建谯楼。后逐步增建和重修。清顺治六年毁。康熙至同治间增修。遂有土地祠、迎宾馆、架阁库、仪仗厍、正厅、幕厅(3间)、仪门(3间)、谯楼(3间)、御箴碑亭、后堂县门、承发司(6房)、正堂内衙(3所)、崇积库堂(东西各1)。
  宋崇宁间(1102——1106年),建学富于隆道观侧。绍兴间徙于县治旁,庆元二年迁仰止门外。“凡为屋300楹。而肄业之斋,燕息之堂,左右之庑,庖湢之属,莫不成列。”明天启元年迁于修江桥北。清康熙至同治年间,迭经重修。
  明嘉靖间,知县顾阳和在县治东北李文定公读书处建宏斋书院,为堂3进,为庑16区。万历间知县费阶增设斋舍。清乾隆十三年,知县邱元遂于城西鹤鸣山创建修江书院。“为堂3进,为庑16区,又为外厢7间,儿榻、庖湢之属,靡不毕具”。
  历代在县城(包括城郊)修建了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邑厉坛、关帝庙、城隍庙、锦山庙(晚清时改为万寿富)、李文定夫子祠、寿樟庵、通济庵、隆道观、崇真观、三元殿、魁星阁及19座宗族祠堂(参见《文物古迹》章)。城内大部分地区均为上述建筑物所占,而商业仅集于正街(西起予县衙,东止于日中桥)。
  古色古香的艾城旧建筑,直至抗日战争前夕仍有较多保存。如城内有县署、文庙、关帝庙、文昌阁、石塔、城隍庙、日中桥、魁星阁、隆道观等;;西门外有修江书院、登云桥、大果寺、陈步云妻节坊等;东门外有先农坛、内藏阁等;北门外有塔下寺、邑厉坛等,有的保存完整,有的残迹犹存。民国二十七年十月,日军入侵,国民党奉行“焦土抗战”政策。在撤离艾城前,大肆纵火焚烧。城内百分之九十的古建筑付之一炬。次年商户始陆续建起新店铺,但规模已大不如前。
  建国后,乡政府办公大楼、医院、学校、商店及农机、棉织、竹木器等工厂陆续兴建,市场颇繁荣。1984年城镇人口2,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262人。
  虬津街
  虬津为我县历史较长的小街市。明万历《建昌县志》已有记载。虬津之得名有二说:很久以前,虬津遭受特大洪水,当地一开明绅士开仓赊济,灾民纷纷驾小船领赊粮。小船依次划行,形似小龙,因而称为虬津;又据《建昌乡土记>载,“云山并列其南,迤逶而结束,修河经白槎至藕潭折向北流,至河头又折流而东,形成一大转向,状如虬龙,故名虬津。”
  虬津最早的街址在修河南岸。民国初南岸尚留有旧街建筑物遗迹一一真君殿、戏台等。清光绪年间,因洪水冲毁街道房舍,商户纷纷迁居北岸。初迁街址在大屋场余家西北角。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北岸街道又常遭水淹,商户始逐渐移至河畔山坡。
  长期以来,虬津街为当地农民集市场地。集市贸易以稻谷、棉花、芝麻、豆类、柴炭最多。每逢秋收以后,交易活跃。1965年建虬津公路大桥。从此,虬津成为赣北公路交通枢纽,东达县城23公里,南通南昌83公里,西往武汉303公里,北至九江67公里。
  1965年,虬津街失火,房舍焚毁。1966年,供销社首先北迁至山上永(修)虬(津)公路旁,于是综合加工厂、综合商店、饭店、国营商店及居民住房等均陆续在永虬公路两侧建成。至1984年街道已初具规模。
  虬津街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为老街的五倍。居民290余户,约1,100人。街道东至横石头,西至江家桥,南临修河,北尽新园村与八角岭交界。1984年虬津正街改铺成12米宽的柏油路。横街(乡政府至供销社街道),亦由4米宽砂质公路改建成12米宽的沥青大道。横街东侧开辟了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各业兴旺,市场繁荣,各业中以饮食、南杂、百货、旅店居多。
  白槎街
  白槎古称梅州。相传古时此地多种梅花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泛槎(竹、木排)于此,故改称白槎。市区坐落修河北岸,东西宽约1,ooo米,南北长约750米,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
  建国前白槎有正街、河街、新街等3条街。正街位于今白槎小学右侧。河街在小学前,新街居河街下首,距河街约半公里。正街以本地居民为主,河街以赣北各县木商及手工业人员为主。新街居民均为客籍,其中大部分为河南籍。新街建于民国三十五年,因客籍居民受当地封建势力排挤,不准在正街搭屋,被迫而建新街。
  民国期间,白槎约2,000人口,市面繁华,为当地集市贸易中心;又为修水、武宁、钢鼓和本县西北山区木材出口必经之地。南京、镇江、芜湖、安庆等地木商,常来此贩运。极盛时有木行(木材交易所)16户。沿河停设木排有时长达1公里许。木材交易额居本县第2位(仅次子涂,家埠)。同时白槎附近盛产杂柴、杂树,柴炭资源丰富。当地农民世代以烧炭、砍柴为副业。所产柴炭运销南昌、新建和本县艾城、涂家埠等地。
  1963年,白槎大火,房舍几烬。政府拨款支援灾民重建白槎街。现正街长1,500米,宽约9米;沿河街长750米,宽7米,与正街形成丁字形。
  白槎街有条“吟诗巷”,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居住“吟诗”的1条小巷。现小巷无存,但群众对其遗址仍以“吟诗巷”相称。
  马口街
  马口街是本县南部的一座小街市,坐落在潦河南支南岸,距县城12公里。
  明朝前期,建昌县城(今艾城)有驿道直抵马口附近的新昌王村,再分两条大道:一向西南至安义;一向东南至南昌。因马口街地当驿道要口,人们称之为马口路,简称马口。
  旧街道有横街头、上街头、下街头三条。上街头从南向北,下街头从北向南,横街则从西北向东。三条街道形成“丁”字形。其中横街最为热闹。民国时期,较大的商店都开设于此。上街头多为手工业店和粮食行。下街头为居民区。
  横街头对岸名牛行。晚清时期,为耕牛交易场所。建国前尚有几家住户。建国后,沿河两岸兴修圩堤,住户移迁。1978年后,该地又辟为耕牛交易市场。每逢集日,群众纷纷赶牛入市,交易繁忙。邻县新建、安义等县农民亦来此交易。
  清初,横街头和牛行间,有石桥相连。光绪年间,桥被洪水冲毁。
  抗日战争前夕,横街口南边仍保存有万寿宫、戏台等建筑。民国二十八年和三十一年,连遭两次大火,商店损失90%以上。灾后,商户陆续建起新房,并加宽街道。1956年底马u又因住户失火被焚,损失严重。此后,街道房屋大部分为国家或集体所建,并开辟一条与横街相连的新街。于是马口的街道形成了“十”字形,1978年,在横街和牛行之间建成拦河公路,并在公路北端建一小型拱桥。从此,不仅便利了南北两岸行人,且车辆可以直达城山。
  马口街现有居民263户,约917人。其中城镇户211户,664人;农业户52户,253人。
  第四章 人口
  第一节 历代人口
  明清时期
  本县户数人口,明代以前,无从考证,明万历《建昌县志》始有记载。
  明前期,统治者注重减轻徭役,发展生产,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人口渐增。明正德三十年至清乾隆四十六年(1513-1781年),户数人口旧志缺载。但据同治《建昌县志》所述,“自万历至国初(约1573-1660年),屡经兵燹,渐损蕃庶”。可知明朝后期人口趋于递减。
  清朝开国后七十余年,赋役繁重,民生凋敝,人口递减。康熙四十年后,出现全国统一局面,统治基础开始稳定。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改革税制,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减轻了人口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急速增长。至乾隆四十七年,我县人口增加到26,4万人。相当于明末清初人口的两倍半。人口急速增长趋势持续到道光年间已达高峰。尔后又趋递减。据《建昌乡土志》记叙,“雍乾之际,户口增加,成同而后,渐损藿庶”。
  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我县人口为19.7万。自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蒋介石叛变革命一一抗日战争,长达四十多年的战祸,生民涂炭,人口递减。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的摧残下,人民死亡累累,庐舍为墟,人口锐减。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秩序稍见安定,流亡人口纷纷回乡,人口又渐增加。
  建国后
  建国后,社会秩序安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加上卫生医药事业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五十年代初,全县人口仅10万多,六十年代初猛增到20余万,到七十年代末,已超过30万。
  第二节 人口变动
  建国前,人口变动旧志缺载。建国后,1954年至1984年,人口出生、死亡和迁进、迁出的变动情况如下表。
  第三节 人口密度和分布
  1949年,全县有10.1万人,每平方公里49人。1984年,全县人口达31,7万人,每平方公里156人(密度小于全省水平)。1984年比1949年人口增长200%,人口密度增长30%。
  全县人口自东向西逐渐稀少。吴城镇虽处东部地区,因河湖交锖,地势低洼,人口稀少。1984年,全县人口分布情况如下表。
  第四节 人口构成
  民族
  我县汉族人口历来占绝大多数,有志(包括谱牒)可考者,有李唐、元、明等代。建国前有回族等少数民族,但人口为数极少。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少数民族74人,另有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7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在我县居住一年以上的少数民族达160人。分布在15个乡、镇、场。其中涂埠镇回族31人,满族9人,蒙古、壮、布依、土家族各1人;柘林镇回族30人,壮族8人,朝鲜族1人,满族7人,土家族5人;艾城乡壮族6人;江益乡、燕坊乡回族各1人;虬津乡蒙古族、回族各1人;白槎乡畲族6人;梅棠乡回、苗族各1人,黎族2人;三溪桥乡畲族1人;滩溪乡壮族2人;城丰乡壮族1人;马口乡彝族1人,壮族14人;云山垦殖场蒙古族1人,回族10人,壮族6人;恒丰垦殖场回族7人,壮族1人,;永丰垦殖场回族1人口兄弟民族占全县人口总数0.05%。
  性别、年龄
  人口年龄状况,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县0-4岁的幼儿35397人,其中男18,071人女17,326人;5--17岁的少儿109,498人,其中男56,264人,女52,979人;18-59岁的青壮年148,444人,其中男78,527人,女69,915人;60岁以上老人20,652人。其中男9,806人,女10.846人.最高年龄99岁,女1人。
  劳动人口年龄状况:男16岁至59岁、女16岁至54岁者为劳动人口。全县劳动年龄人口,男86,912人,女72,916人,合计159,873人。其中十七个乡和二个垦殖场,男68,197人。涂埠、吴城、柘林三镇,男18,715人,女14,272人。
  死亡人口年龄状况:1981年全县死亡人口男女合计共1,881人。其中0-17岁的夭亡人数506人,18-90岁以上病死或老死的人数1,375人。其中:18——20岁的15人,21-30岁的77人,31-40岁的66人,41-50岁的111人,51-60岁的259人,61-70的378人,71-80岁的336人,81-90岁的120人,90岁以上的10人。60-90岁以上正常死亡的844人。
  除十七岁以下天亡人数外,死亡人数中,男779人,总寿数47,041岁,平均寿命60,39岁;女596人,总寿数38,434岁,平均寿命64.48岁,男女合计平均寿命62.16岁。
  职业
  建国前,我县以农业为主,工业仅有些私人酿酒、制造食品等作坊。从业人员千人左右。集镇商业以布匹、百货、南杂、饮食店为多;其次为粮行、木材行、花篾店、铁匠店等,从业人员亦仅一、二千人。建国后,工业发展较快,但仍以农业人口为多。
  文化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记载,0-5岁学前儿童37,167人,6-12岁不在校儿童19,091人,不识字的69,676人,初识字的7,931人,初小36,305人,高小15,359人,初中8,965人,高中2,978人,大学751人。文化程度不详者150人。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记载,除去0-5岁学前儿童44,562人,余下人口269,894人中,大学毕业971人,大学肄业80人,高中21,334人,初中50,222人,小学118,812人,文盲、半文盲78,475人。
  1964年文盲、半文盲(不识字和初识字者)77,607人,占6-90岁以上人口总数161,206人的42万;1982年文盲,半文盲78,475人,占6-9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29%,1982年比1964年文盲、半文盲减少13%。
  婚姻
  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18岁及18岁以上人口合计169,096人,男88,335人,女80,761人。其中:未婚人数31,654人,男20.485人,女11,169人;有配偶的123,127人,男62,307人,女60,820人;丧偶的12,742人,男4,173人,女8,569人;离婚的1,573人,男1,370人,女208人。
  第五节 计划生育
  晚婚
  从1964年起,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男女双方符合晚婚条件结婚者,优先安排住房,增加婚假15天,产假34天。婚产假期的工资照发,不影响出勤评奖、评模。符合上述条件的农业社员婚、产均给一定的现金奖励,经费在所在单位公益金中开支。
  节育 绝育
  六十年代初,我县计划生育工作,只是在群众中提倡少生孩子,支持多子女的国家干部做绝育手术。但农村“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和旧观念,仍然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
  1964年,开始在涂埠镇和永兴公社进行计划生育试点。培训节制生育(下简称节育)技术人员,采用中药避孕和出售阴茎套的办法,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进行节育。全年采用中药避孕的339人,男扎59人,女扎123人,上环162人,出售阴茎套59,100多个。出生率比上年下降8%。
  1974年,全年落实节 育措施的有9,347人,其中男扎3人,女扎1,110人,上环960人,人流1,700人,服药片4,056人,其他1,518人。
  1977年,大力推行男、女结扎,上环等绝育方法,落实节 育措施者达13,561人,节 育率达51.3%。
  1979年,落实节育措施的达12,280人。其中结扎2,335人,上环7,514人,采取其他节育措施的2,431人,节育率高达77%。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下简称光荣证)的夫妇51对。
  1980至1984年,继续提倡计划生育,对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采取奖励并发给《光荣证》,在独生子女的入学、就业及其家庭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颐。
  1984年,全县组织节 育手术队24队次,共207人。分期分批深入农村,协助乡村卫生院开展工作。
  第五章 地势 地质 土壤
  第一节 地势
  本县地势西高东低,呈梯级分布。南九公路以西,多为山地,主要有九岭山脉东端的云山和杨岭山等。最高峰高山尖,海拔969.4米。南浔铁路以东为河湖冲积平原,海拔多在30米以下。中部沿南九公路两侧,丘陵交错。境内河湖港汊,水道纵横。全县地形类型见下表。
  第二节 地质
  地层分布
  全县地层自老至新,共分五区:一、前震旦纪地层和震旦系地层。分布于云山花岗岩周围,旸岭山东、南、北侧,枹桐水库等处。主要岩性为板岩、砂岩、硅质岩、灰岩和页岩。二、下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地层。缺失上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地层。岩性为一套炭质页岩,局部含磷矿和石煤层。奥陶纪、志留纪地层以含炭石灰岩、砂页岩为主。缺失中生代地层,仅保存一块不到百米的中生代林山群地层。分布于三溪桥(司马、崖下)、自槎、梅棠、虬津、江上。三、花岗岩,分布于江上乡和三溪桥乡易家河一带,云山周围。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花岗班岩、浅棕色细晶岩。四、第三纪紫红色砂岩。分布于虬津、八角岭、燕坊、江益、艾城、军山的一部分;永丰、县城的新城;滩溪、立新至安义一线。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五、第四纪粘土。即是修、潦河流域至鄱阳湖畔一带的近代冲积层区。分布在修、潦河沿岸的白槎、艾城、永兴、立新、涂埠、三角、九合、吴城等乡镇。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特征本县地质构造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破坏,造成在时间上或空间上都具明显差异的复杂形变遗迹。总的趋势特征是:紧密褶皱上隆及相应的断裂和伴生的次生构造,造成老地层变质,风化剥蚀;中生代地层缺失,或者埋藏很深,或者早已风化夷平。
  大地构造概况本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南部。鄱阳湖大复背斜贯穿县境,是长江坳陷带和江南(华厦)隆起区的接触处;又属修水坳陷带的东端外缘延伸部份。探讨中的郯(城)-庐(江)断裂过江后,呈帚状沿红盆地带穿过我县。构造表现为近东西向,褶皱复杂,断裂发育。境内中部的呖岭山成为褶皱、断裂的变化转侧中心。其西北明显,东南愆盖。
  县境自古生代的寒武纪后,除西北部柘林司马地区接受了奥陶纪,志留纪沉积外,大部份地区则处于平缓上隆,形成陆地或山地,组织古代的九岭山脉隆起在我县的延伸部份。
  中生代末,本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在我县产生剧烈的断块活动及岩浆活动,把永修这个小天地愈加隆起。因此,促使境内地层长期遭受剥蚀。所以除县境西部的花岗岩外,多出露着古老的变质岩系地层。晚三迭纪至下侏罗纪时,本县气候温暖多雨,在内陆断陷盆地沉积了陆相含煤建造,(现仅残存在梅棠中曹一块方圆不到百米出露点)。
  境内新构造运动至今仍在活动。三溪桥乡易家河温泉可为一例。东南部可能受新构造运动一一鄱湖坳陷的影响,沉没于鄱湖坳陷之中而被第四纪覆盖,而介于变质岩系与鄱湖坳陷之间。如:虬津、燕坊一线往南经县城与滩溪至安义一带往南汇合达清江,断续出露第三纪地层,组成紫红色砂岩盆地。应系郯(城)——庐(江)断裂过江后经此呈帚状沿红盆向南西延伸。
  构造体系型式及其分布根据成生时代先后,空间形态特征及受应力特性,可将我县的构造体系型式划分为五种:
  一、东西向构造:1.老东西向构造:是元古代板溪群沉积之后,由于强烈的南北向压应力挤压,褶皱上隆形成,使老地层变质,震旦系南沱组织不整合覆盖,被区内各构造体系所穿插。是最古老雪峰运动产物。境内明显表现在武宁——江益腹向斜、燕山腹背斜,以及由于南北向挤压而成生的一系列东西向断裂和派生的次级构造。2,新东西向构造:主要是受淮阳山字形构造及瑞昌弧形构造干扰影响,展布于县境邻界北部地区,形成一系列复背斜及断裂、倒双桥山至德安复背斜。
  二、旸岭山帚状构造:明显展布于白槎,梅棠公社饧岭山地区。主要由一组密集断裂组成,空间分布呈帚把一样,帚把在北西延出我县之外,往南东逐渐撒开至大平后j‘披新地层掩盖。构造方向为北两向。帚状构造卷入地层包括元古界,下古生界及下侏罗系林山群,控制了部份第三纪沉积。
  帚状构造破坏了新东西向构造,同时它又被华厦系、华厦式断裂所穿插,属于印支期产物。它对我县中生代地层起破坏作用,使林山群仅保留一点断陷出露,使原有大面积侏罗系地层经印支运动后遭进一步破坏而被剥蚀、夷平或者被上覆地层掩盖而埋藏地下深处。
  三、华厦系、华厦式构造:由于这两种类型的构造形式复合迭加,难以单个划分,综述如下:华厦系、华厦式构造是以断裂面走向北东406左右分布。它们的特点:断裂线延伸长,断距大,展布广,成群成带出现的压兼扭性断裂及断陷盆地为特征。例:1.会埠——周田断裂带,2.佛祖山复合断裂构造;3.安义——永修断裂。
  这期构造,反映了地壳运动的遗迹。初期以破坏性为主,后期缓慢下沉接受红层沉积,形成当今安义——永修、滩溪以及虬津——燕坊——江益,艾城——南山等断陷红层盆地。
  四、新华厦系构造:断裂走向北东(NE)20。-30。,呈北北东(NNE)向平行,布展较密集,整个构成——断裂带,地貌上形成直线状山间谷地。
  新华厦系构造是中生代以来地壳的大扭动所形成。
  五、北西向断裂:以明显的断裂为特征。如,武宁——燕山断裂,桂棠——虬津断裂。
  第三节 土壤
  本县土壤面积186.5万亩,共有10个母质,6个士类,10个亚类,25个土属,95个土种。
  土壤母质分布与特征
  土壤母质分为冲积土2个,红壤6个,紫色土1个,黄棕土1个。
  冲积±有江河冲积物63.1万亩,占33.9%,湖积物14万亩,占7.5%。这两种母质一般分布.在海拔30米以下,即修,潦河两岸,修河与赣江汇合处和鄱阳湖区。其主要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沙泥适度,通透性好,土质肥沃,是水稻土中肥力最好的土壤。
  红壤土有第四纪红色粘土18.4万亩,占9.9%,其发育成的红壤,土层深厚,发育完整,质地粘重,偏酸性;红色砂页岩类18.5万亩,占9.9%,其风化物发育成的红壤,细砂较多,质地较轻,土质层较薄,含磷很低。这两种母质一般分布在海拔50米以下。泥质岩类25.6万亩,占13.7%,其风化物发育成的红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分布在海拔50米以上。炭质岩类10万亩,占5.3%,其风化物发育成的红壤,含钙较多,易淀浆板结,肥力较低;石英沙岩类4.2万亩,占2.3%,其风化物发育成的红壤,含砂较多,质地较轻,土层较薄,含磷很低;花岗岩类15.5万亩,占8,3%,其风化物发育成的红壤,土质较轻,含钾量高,易受冲刷。这三种母质分布在海拔100米以上。
  紫色土有紫色砂页岩类12万亩,占6,4%,其风化物发育成的紫色土,土层较厚,发育较好,自然肥力较高,分布在滩溪公社,海拔50米以下。
  黄棕壤有下蜀系黄土5.2万亩,占2.7%,其发育成的黄棕壤,质地粘重,通透性差耕作困难,肥力较低,分布在吴城,江益公社,海拔50米以下。
  土类
  按照土壤分类,10个母质发育成6个土类。一是水稻土70.8万亩(包括非耕地系数,下同)占38.1%;二是红壤土81.1万亩,占43.6%;三是潮土12.9万亩,占6,9%;四是草甸土12.1万亩,占6.5%;五是紫色土6万亩,占3.2%;六是黄棕壤3.6万亩,占1.8%。
  第六章
  第一节 山脉
  本县西部,群山环绕,峰峦起伏。修河以北,从武宁、瑞昌,德安县入境的西北诸山属幕阜山余脉,较大山峰有阳岭山(海拔449米),猫儿洞等。介于修、潦二河之间,从武宁,靖安县入境的西南诸山,属九岭山余脉,较大山峰有桃花尖、磨予岩、大双尖岭、大马颈及云居山的五脑峰、仰天堂等高峰(海拔为906至942.7米)。潦河以南,红壤低丘,属西山余脉,从新建县和南昌市湾里区伸入县境东南。东北有松门山屹立鄱阳湖滨,为矽砂矿开发基地。
  附:同治《建昌县志·山总记》
  建昌诸山,云居为宗。云居诸山,势联于荆楚,脉入于武宁。由武宁之牵牛岭而度本县之受安乡,涌起诸峰,凌空林立。其中干为薄刀岭。薄刀岭偏左,迤逦濒河,是为升仙乡,其山为桃花峰,有下城洞、黄荆洞、猴子崖;其偏右并靖安之宝峰,有佛座尖、钓台、莲花、粜米诸峰。而薄刀之径云门也,有紫云峰,于是束而为马颈,四面诸山皆为跗翼,飞飏盘礴而为青墅湖,起而为火焰壁,为阳坳,为九龙窝,为五老峰,是为云居山之北门。云居群峰环抱,削如城郭,而上复开豁,有仰天窝,有碧溪,有石屋、石鼓、龟山、蛇山,有湖、有田,一奇观也。附山之阴者,自猴子崖而下,有温泉,(明代魏源尚书故里);又下面修智乡,有九溪、镇滩、陈桥、焦蛹(土人音衡),由野竹坑而下,至凤栖山尽于龟湖之麻潭洲(元顺帝九年奉新胡绍逵与陈友谅交战之处),是为德政乡。附山之阳者三乡:若木冲、峡坪、枫林岭、回城山、圣水塘为受安乡。若赵家岭、戴万钟岭为宁远乡,其过谦田大栗岭而尽于子蟠龙山,由澳塘而尽于察溪铺。于是诸山略尽,皆云居山之余也。其余气又渡炭埠港至平乐岸,折而至涂家埠,则西河、南河两水交会,而武宁以来之山大尽矣。其在西河之北,则自瑞昌、德安而来。其山之大者,曰藕峰,曰旸岭。其入境由磨刀,桂塘,其乡升仙。自升仙折而北,曰新城乡,折而南,曰甘泉乡,又下而为修智乡皆山也。其联络于藕峰者,有康洞尖,有太公尖,有双峰,其余如蛟陇、箬溪、梁头皆是也。其附缀于旸岭者,如峡石,如布水,为德安之大界;如白洋、表溪、三陂、卢下山(何明道故里)、千秋岗、郑峰尖以至虬津,则山平而坂多。其河水乃折而北焉。又北而穴土,有大岭,有尖山,有锦山,由方家岭而至将军山,是为归义乡。其乡为栗口(五吕先生故里),为燕坊(元燕公楠故里),为驿南涮桥,虽累累多山,无高大于将军山者,故居民庙而神之,以其能蓄泄云雨,与藕峰、旸岭并峙而鼎足立也。逾东而永丰乡,则去湖滨为近。其山若高岭,若白坑、杨家岭、黄金山、旗岭、东山、青山、老鹤山、沙湖山、又皆在将军山之下矣。其南河之南,则西山为宗。而邑之幅员尽于西山之麓,又强半割入安义,故得平壤为多。虽县南之丰安乡有茶岭(有观有古柏)、小蟹:(胡桐源故里)、马融、上乳诸山,亦仅丘陵之延袤,而非大阜也。其折而东,则为湖乡,患涝而已,无山可纪。
  第二节 水系
  河流
  赣江 主流由新建县流入我县吴城至望湖亭与修河会合,北向注入鄱阳湖。全长751公里(含贡水长),在我县境内长约18公里。
  修河 源出于幕阜山南麓(湖南平江、湖北通城和本省修水三县交界处),流经铜鼓、修水、武宁县至三谼滩(今淹入柘林水库)入我县。经三溪桥、江上、白槎、虬津、艾城、立新、永兴乡至山下渡与潦河会合,折向东北经九合、三角乡至吴城望湖亭与赣江会合流入鄱阳湖。全长357公里,在本县境内长104公里,为本县第一大河流。汛期河宽500—800米,枯水期200-300米,河深3-5米,流速0.6秒米,历史最大流量约12,100秒/立方米。两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从1949年至1979年,河床淤积升高地段达1.8米。
  杨柳津河 修河流经东岸嘴,分出一支穿杨柳津公路桥、铁桥,经郭东至小河,又分为小河及王家河。其中小河经雷公桥、流家湖,尖角、帅家、沙湖山流入鄱阳湖。全长约30公里(含汇合鄱阳湖后一段)。王家河原是修河古道。经钩璜、仙洲、隗家洲到花玲嘴与修河主流会合,长7.5公里,亦称为涂埠后河。
  马融河 修河流经竹林港,分出一支流从竹林港背后(此处1970年被三角联圩堵塞),流经港口程村入新建县大塘乡赤岸山注入赣江。
  摇河 修河流经周坊(此处今亦被三角联圩堵断),分出一支流经骆滩、流玲王、赵家嘴、田步熊流向细圩(原“五一”场)入官湖。
  潦河 发源于九岭山脉南麓。由奉新至安义石窝龚一段称南潦;由靖安流入安义边境后
  至石窝龚一段称北潦。南、北潦河在石窝龚会合后,统称之为潦河。潦河流经万家埠以下约一公里的磨下胡村,又分南,北两支延伸。偏北一支流由白沙刘村经城山、杨泗、车溪至山下渡与修河会合,为潦河主流;偏南一支流由马坊熊入境,经大枧卢、潺口周、马口街至大港头与主流汇合。1978年,治理潦河,将潺口至大港头一段堵塞。此段遂成马口乡内河。本县境内潦河主流约22公里。汛期河宽500米,枯水河宽100米。河深4米左右。流速0.5秒/米,历史最大流量5600秒/立方米。
  龙安河 源出三源(今燕山分场的黄土源、林采源、螺丝源),纳赤石港以西若干汊港于赤石港汇合而流入云山水库。再从水库经滩溪街、石符戴、上槎溪至鄢湾,分出一短汊从长渡口流入潦河;而主流则从南湾流经鄢湾、上桥头、井头张、下村梁至荷包洲注入潦河。1976年立新联圩筑成后,鄢湾至荷包洲一段被堵塞,成为立新圩的内河。
  龙安河流量为140秒/立方米,其上游(燕山分场境内一段)又称受安河,流量为200立方米/秒。
  饶河 发源于饶州,由波阳县经都昌流入吴城与赣江汇合。在我县境内长约22公里。旱季河宽0.3公里,雨季与鄱阳湖汇成一片,不见河身,属季节 性河流。
  附:同治《建昌县志·水总记》
  建昌有两大河,自西来者为修水,发源宁州之幕阜山,历宁州、武宁行五百里至三谼滩入境,是日修河。《前汉书>,“修水东北至彭泽入湖汊”是也。自西南来者为潦水,发源于宁州之茅竹山,汇诸水于靖安之双溪,又总鹿源港之泐潭,入安义县,至闵坊、城山间入境,是日南河。郦道元《水经注》:“潦水导源建昌(按:是时建昌为今奉新县)”者是也。由西入者,折向北百一十里而至淳湖;由南入者,直行七十里而至淳湖,然后两水合焉(按今两水相合于山下渡)。其合而东也,又行五十里出芦潭与章江合,经左蠡而会于鄱湖,此其大经也。原夫经水之纳众派也,自西河而东,则三谼滩之下,若河浒、若马子滩,若柘林、若董埠潭,若猴子崖之受升仙乡水,若考坑、木港,若温泉之受甘泉乡水,若铜埠、若九溪、若白槎、若镇滩、若乾港(古河故道,河徙面干,故名)、若彭家滩、若丰源、若张公渡之受新城、修智二乡之水,若虬津、若穴土、若孝子港之受新城、归义二乡之水,若藕潭、若当阳津、若马湾之受德政乡水,若梁山、若南保湖、若西津、若炭埠之受受安乡水,若杨柳津、若郭东、若平乐岸、若潭川、若青墅之受永丰乡水者是也。其自南河而东,则闵坊而下,若小港、若城山、若泗洲、若塔前、若长垅之受钓台、丰安乡水,若鄢湾之受受安、钓台乡水,若杨师埠、若湖陂、若丰埠、若龙骨洲、若三江口之受丰安、凝远二乡之水者是也。其两河之合于淳湖而东也,若樊屯、若大岸、若邺家套.若柘湖、若曲沤、若罩矶、若界至港、若青泥滩,皆并受永丰乡之水而出芦潭。而县之水界于是乎止。故日,此大经也。乃其支河有三:盖西之至潭川也,分一支而北为傅家港,若石濑港口、若漩水涡、若老鹤山、若陶家埠、若沙港、若独树坂、若沙湖山、若八字脑、若杨柳头、若德安河口,径出西水湖汇于鄱湖者也。其南河之至涂家埠也,分两支而南,一支由涂家埠入马融河,至西茅埠出冷家渡,逆行而右,则由老鹳嘴达省城,顺行而左,则通康山而与饶河水汇;一支由周坊、骆家滩乃至源槎于是乎出境,则走新建之赤岸山,其回复于径河,则下柘湖而之芦潭。此所谓支河中之支也。又若龟湖之由藕潭而径于麻潭,若麻龙港、潘有涡(有吟诗巷)之由炭埠而径于上缭,若界至港(一作介竹港)之由八字脑而径于芦潭,则皆春涝时之支流斜合,与夹港间而不为支河,故无述焉。
  湖泊
  县境内有较多天然湖,大都为圩堤内外最低洼的积水地区,湖水较浅。旧时代兴修的每座圩堤,圩内均形成一个或两三个小湖。如马口联圩有江夏湖、立新圩有鸦雀湖;三角圩有三角湖,九合圩有大协湖等。这些湖主要起着供圩内农田排水作用。圩外的湖泊一般面积较大,湖水较深,储水较多,水产丰富。如南湖,沙湖,中湖池,大潮池,大汉湖等。七十年代,本县各圩堤先后建起了电排站,圩内积水均可及时排出,最低洼的地区也可种上庄稼。因此,圩内湖泊,绝大多数已被开垦成农田。
  陂塘
  农村都有陂塘。陂塘对农村繁殖水产,饲养鹅鸭以及灌田防旱都起到重大作用。旧志载:全县有陂塘500余口。1984年,全县有较大陂塘120多口。
  第七章 气候 物候
  第一节 气候
  气象机构
  民国时期始设水文气象机构。涂家埠水文观测站建于十八年(1929年)6月,位于东经115°45',北纬29°4'。《(江西年鉴》《江西水利事业概况》图表统计中,保存有我县十九年至二十六年气温、降雨量、蒸发量、水位、雨日、地温等部分资料。
  建国后,1955年设立县气象站。三十年来观测仪器设备齐全,技术力量不断充实,观测工作日益正规化,系统化。
  季风气候
  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气候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但常有冷空气侵入,造成春寒天气。春分过后,气温显著回升,自4月初起,日平均气温为10℃左右。春季为我县降水主要季节,占年降水量40%。春分至清明期间,多数年分有3——5天的晴好天气,日平均温度10℃。这期间常有强冷空气影响我县,偶尔伴有雨雪天气,出现春寒。
  立夏后,进入初夏,日平均气温20℃左右。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我县一般是小满至小暑)的阴雨天,气温增高,降雨偏多,此时易患洪涝。梅雨过后,进入酷热盛夏(小暑至处暑)。有“夏日炎炎似火燎,头顶骄阳心发烧”之说。日平均气温一般在28-30℃。这时易出现雷雨天气。
  过了秋分,气温逐渐下降,一阵秋风一阵凉。这段时间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小寒以后,入寒冬,日平均气温逐渐降至10℃以下。一月份(小寒至大寒)日平均气温一般在0℃左右,常有冰冻出现。冬季降雨量小,空气干燥。
  气温积温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二十六年,月平均气温(华氏)顺月次为42.4度、48.7度、56.5度,66.7度,74.6度,79.6度,87.4度,87.9度,79.2度、70.1度,60.4度,48.1度;年平均66.8度,最高101度,最低21.3度。
  建国后,全县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7℃左右。西部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低0.8℃-4.1℃。据本县气象站资料记载,全年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气温为4.3℃;最高气温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9℃。4月和10月春秋两季,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6.7℃和18.2℃,绝对最低气温为-11.9℃(出现在1972年2月9日)。绝对最高气温为39.8℃(出现在1981年8月28日和29日)。
  1956年至1984年,月平均气温顺月次为4.3℃、5.8℃、10.7℃、16.7℃、21.4℃、25.4℃、28.9℃、28.5℃、24℃、18.2℃、12.5℃、6.6℃;年平均气温顺年次为16.2℃、16.3℃、16.8℃、17.2℃、17.1℃、17.8℃、17.2℃、17.6℃、17.3℃、16.7℃、17.1℃、16.7℃、17.1℃、16.4℃、16.5℃、16.5℃、16.4℃、17.1℃、16.8℃、17.℃、16.7℃.16.8℃、17.6℃、17.1℃、17℃、16.9℃、17℃、17.3℃、16.4℃。29年年平均气温为16.2℃。
  本县气温分布,因地形、地貌影响,差别很大。东半部河湖平原,地势平缓,从南至北,无地形影响,气温大体一致;西部山区丘陵地带,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相应降低。
  我县活动积温(以下简称积温)状况大致是:摄氏零度以上的积温东部平原达5,900度,西部山区只有5,100度。海拔600米以上的地区仅4,380度。其中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到20℃的终日积温值,东部平原达4,300度,西部山区仅3,700度。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积温递减170度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终日的二季晚稻安全齐穗期,平原为9月23日,山区提前到9月10日。因此,海拔300米以上的农田不适宜栽种二晚。10℃初日到20℃终日积温最多年达4,700度。最低年(1980年)只有4,124度,是年两万亩迟熟二晚,不能安全齐穗,大部份无收。
  降雨量
  我县属季风区,春季气温回升,降雨渐多。夏初温高雨足。建国前,涂家埠历年(民国十八年至二十六年,中缺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月平均降雨量顺月次为:68.6毫米、74.8毫米、132.8毫米、246.1毫米、196.5毫米、182.5毫米、186.7毫米、79.8毫米、67.8毫米、28.4毫米、43.4毫米,42.2毫米。年平均降雨总量1,349.6毫米。建国后,历年平均降雨量在1,350至1,700毫米之间。早稻生长期在4月初至7月底。此时,正值高温多雨期,对水稻生长极为有利。年降雨量虽大,但年际变化较大。如1973年降雨量达1,531毫米,而1978年降雨量只有1,004毫米,相差527毫米。出现了大水、大早年。不仅如此,年降雨量的季节变化也大。二季度降雨高度集中,平均降雨量达721毫米,占全年降雨总量的48.5%。月最大降雨量达758毫米(1955年6月)。三季度温度高,蒸发量大,而降雨量仅占全年总雨量24%,干燥度高达1.59,因而出现夏涝秋旱。此外,年降雨量区域分布不匀。历年山区降雨量比丘陵平原多297毫米(多20%)。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雨后地表水流到平原造成平原易涝,丘陵易早现象。
  蒸发量
  从1956-1984年(其中缺1962-1966年资料)月平均蒸发量(单位:毫米)顺月次为:55.9、57.7、76.9、104.6、130.3、155.3、229.3、216.9、160.8、134.0、87.8、70.6。月平均最大蒸发量,1月为78.3(1976年),2月为95.3(1960年),3月为115.2(1972年),4月为160.3(1974年),5月为172.7(1976年),6月为195.5(1961年),7月为326.5(1978年),8月为324.1(1976年),9月为2248(1978年),10月为219.9(1979年),11月为128.6(1979年),12月为106.3(1973年)。21年的年蒸发量合计为31,068.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479.4毫米。蒸发量最大年(1973年)为1,922.1毫米,最少年(1982年)为1,169.1毫米。
  我县每年4月至7月份一般降雨量都大于蒸发量。8、9月份多数年份蒸发量大于降雨量。1971至1979年的8、9两个月,平均降雨量为120毫米,而同期的平均蒸发量达202.9毫米,蒸发量大于降雨量88.6毫米,出现秋旱现象。
  霜雪期
  霜期我县历年(1906年-1984年)初霜日为11月21日左右。最早初霜日为10月28日,1960年);最晚初霜日12月15日(1957年)。变差48天。终霜日为3月5日左右。最早终霜日2月10日(19 69年) (1975年);最晚终霜日4月2日(1974年),变差51天。历年平均无霜期260天。最长年为297天;最短年为227天。变差71天。
  雪期据1961-1984年统计,我县降雪期大致从上年11月起至次年4月止。历年平均下雪天数为9天,最长雪期24天(1983年),最短雪期2天(1964年)。最早初雪日为11月10日(1968年);最晚初雪日为1月15日(19 61年)。最早终雪日为2月7日(1974年);最晚终雪日为4月4日(1968年)。
  风向
  本县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全年以偏北风为主,七、八月刮偏南风。
  日照
  本县1956—1980年太阳辐射量年平均110.2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利用的光能)年平均为55.1千卡/平方厘米。4月至10月期阀太阳辐射量78.4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历年平均1,939.7小时。日平5.3小时,日照百分率历年平均为44%。
  本县属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但光能时空分布不均。历年太阳总辐射量一般稳定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有些年份却偏差较大,最多年(19 63年)达124.2千卡/平方厘米,最少年(1975年),只确98.3千卡/平方厘米,相差25.9千卡/平方厘米。这两年分别较历年平均值偏多12.7%和偏少10.7%。各月太阳辐射量的年际变化也较明显。如4月份,太阳辐射量历年平均为8.6千卡/平方厘米,最多达10.4千卡/平方厘米(1958年),最少为6.8千卡/平方厘米(1975年和1977年)。历年高温足光的盛夏8月,平均为14千卡/平方厘米,最多达16.7千卡/平方厘米(1966年),最少仅9.2千卡/平方厘米(1980年),仅占历年平均的66%。
  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季节性变化显著。7月和8月为高光能期,此时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分别占全年的25.9%和26.9%,1至3月阴雨云雾多,为低光能期,此时太阳辐射量与日照时数仅分别占全年的17.2%和16.5%。
  本县西半部山地林木茂密,全年阴雨云雾天气较多,日照时数相对减少。柘林镇1978年和1979年日照时数仅占县气象站同期的65%和68%。西部山区中的南北向峡谷农田日照时数较坂田(开阔农田)偏少20%左右。
  农业气象灾害
  影响本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寒”、“小满寒”、“寒露风”、“暴雨”、“干旱”、“高温”、“冰雹”、“烂秋”、“霜冻”、“大风”等。
  春寒 春寒因出现时间不同可分为春分寒(出现在3月下旬初至下旬后)和清明寒(出现在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1956——1981年间,大部分地区(平原)有21年14春寒,频率达81%。按本县早稻播种实际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统计,21年中只有l4年出现春寒,频率为54%,两年一遇。这14年中,有9次春分寒,6次清明寒,分别占总年数的35%和23%,平均3年一遇和4年一遇。
  清明寒对我县早稻春播育秧影响最大,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后期,因春寒造成全县大面积烂种,烂秧共5次(1962、 1963、 1969、 1972、 1976年),其中1972年,损失最大。
  小满寒 小满寒对水稻分蘖期的早稻早熟品种正常生长发育有明显危害。
  本县大多数地区1956——1981年有13年出现小满寒,两年一遇。小满寒结束期变幅较大,最早为5月14日(1973年),最晚在6月20日(1978年),相差19天。在出现小满寒的13年中,有5年在5月23日之后,5月27日之后出现的频率仍有8%。
  寒露风 在9月中旬二季晚抽穗期间,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或一天最低气温低于16℃,为重型寒露风。1956-1981年间,重型寒露风在9月30日前出现的频率为62%,9月20日前出现的频率为l6%。最早出现在1981年9月12日,对正在抽穗的二晚造成严重减产。此外轻型寒露风(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小于或等于22℃),历年平均出现在9月20日。因此,这天为二晚安全齐穗期。二晚若在9月20日以后抽穗,寒露风早到就会造成严重减产。
  高温凡当天同时符合“日最高气温”≥35℃,日平均气温≥30℃,14时空气湿度<50%的即为高温日。
  我县历年高温日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出现天数以8月上旬为最多。出现月次以7月下旬、8月上旬为多,频率均达35%,即不到3年就会分别出现高温日。我县早稻’中稻及一晚抽穗、开花期均可能遇高温日。尤其是中稻正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花,易遇高温逼熟,导致谷粒不实或稻秆枯萎而减产。
  干旱 每当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时,则发生干旱现象。而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秋季。故我县素有伏秋千旱天气出现。
  1956-1981年间,仅有两年(19 72、1975年)未出现干旱,干旱频率达92%。在发生干旱的24年中,严重干旱为10年(1959、1960、19 64、1966、19 67、1971、1974、1976、1978、1981年),占干早年数的42%,占总年数的38%。全县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1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严重干旱为五年两遇。8-9月秋旱频繁。发生干旱的24年中,秋季占21年,占干早年的88%,占总年数的81%。
  近三十年来,以1978年干旱最为严重,出现伏早及秋早,10月至12月又继续冬早,当年中、晚稻严重减产,无收面积达3万余亩。
  本县西部山区丘陵地带林木茂密,植被良好,夏秋易出现雷阵雨,伏、秋千旱的次数少于东半部。西部山区的后八筒较涂埠之季度雨量历年平均偏多42%(为128毫米),相应减轻了干旱的威胁。
  暴雨洪涝 每年4-6月,为本县雨季集中日期,易发生暴雨和大暴雨。梅雨季节有时整月下雨,故易发生洪涝灾害。加上修、潦两河上游同时集中降水,洪涝灾害对本县(特别是对低洼地区)的威胁更大。
  按我省洪涝标准,用县气象站资料统计,本县1956-1981年,共有9年发生洪涝。其中1973,1974、1975三年连续为特大水年,出现频率达35%。出现大水和特大水年频率达总年数的12%和23%。历年洪涝情况如表7-9。
  按九江市洪涝标准,用同一资料统计,26年中,出现洪涝14年,频率达54%,即不到两年就会遇到洪涝。
  洪涝时间与程度变化 从九江市洪涝标准统计结果表明,在1956-1981年间发生洪涝的14年中,出现大、中、小涝19次。以1970年和1973年涝灾最重(1970年出现3次、1973年出现两次大涝)。历年发生洪涝最多的月份为6月,26年发生11次,其中上、中旬发生8次;其次为7月上、中旬发生4次;5月上、中旬发生3次。
  根据不同洪涝出现次数,本县东部各级涝灾和不涝年份出现频率分别为:有涝年份占54%,不涝年份占46%。大、中涝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按历年大、中涝出现年数分别统计其不出现的保证率为81%和63%,即10年中有8年无大涝,6年无中涝。
  本县洪涝灾害发生及不发生的保证率和修、潦河上游地区降水及地面迳流密切相关。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达13,000秒立米。柘林水库建成后,最大下泄流量为10,382秒立米,比历史最大流量还少2,618秒立米。这说明利用柘林水库进行调洪以控制洪峰对改善本县防洪条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潦河上游目前尚无较大控制工程,其洪水特性尚无很大变化。凡潦河上游各县汛期3天雨量达200毫米以上,潦河下游的城丰、马口、立新地区则有决堤危险。1978年完成治潦工程后,洪水对圩堤威胁有所减轻。
  本县洪灾与长江中、下游水位有关。长江水位过高,从湖口县倒灌入鄱阳湖,湖水上涨,顶托修河洪水不能下泄,使修河水位抬高。1983年特大洪水就是因为修、潦河上游连降一星期的暴雨加上江湖水位高托而发生的。
  第二节 物候
   本县物象可反映时令、农事、天气变化等。兹择要列举如下:
  植物候
   △逢春三日,百草发芽。
   △三月桃花红,五月栀子开,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腊月梅花放。
   △(采薪茶)头到(谷雨前)苦,二到(谷雨后十来天)涩,三到(清明时)茶好怕天热。
  △进九不种(庄稼),出九不壅。
  △八月栽菜,有吃有卖;十冬腊月栽菜,火也烘不大。
  △早禾相差上下昼,晚禾相差马过桥,末禾(二晚)相差拔拳头。
  △(油菜)只要立冬生,不要立冬青。
  △处暑栽禾,斗种一箩。
  △隔年楝(树)子冒落完,后面还有雪飞扬。
  △铁线草翻白要变天。
  △芒柳开,动手栽(晚稻),芒柳红,栽尽垅。
  动物候
  △鸡早宿天晴,鸡晚宿天雨。
  △“雨滴,雨滴”(鸟声),准备蓑衣、斗笠。
  △燕雀高飞告天晴,燕雀低飞报天雨。
  △麻雀洗澡,大雨即到。
  △乌鸦成群噪,大雪即将到。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猫儿咬青草,虽早不用祷。
  △端(正)月猪滚泥,春无好天气。
  △蚂蚁搬家天下雨。
  △蚊子成群飞进屋,天将下雨。
  △蚂蟥水面浮,风雨在后头。
  △蜘蛛结网挨门窗有雨,蜘蛛结网挂屋角久雨必晴。
  △蚯蚓路上溜,必有大风雨。
  △蛇出洞有大雨。
  其它物候
  △磉墩走潮天下雨,磉墩收潮天转晴。
  △星光照夜泥,晴不到鸡啼。
  △东虹晴,西虹雨。
  △北风不欠南风债,惹发北风就莫怪(天变冷)。
  △烟不出屋要下雨。
  △茅厕翻滓必下雨。
  △有雨云吊脚,无雨顶上光。
  △春东夏西(风向),走马送蓑衣。
  第八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水灾
  宋、元、明、清时期
  宋 嘉定十七年(1224年),大水冲毁民屋城郭,淹没庄稼。
  元 至治二年(1322年),大水,山崩。
  明 洪武元年(13 68年),修河水暴溢。永乐十年,夏涝,漂没民房;十三年,夏水冲坏民房,淹没庄稼。洪熙元年(1425年),夏水浸伤庄稼。宣德八年(1433年)水灾。正统五年(14 40年),初夏霖雨;十二年水灾,民饥。弘治六年(1493年)、七年、九年皆大水。嘉靖元年(1522年),五至八月大水,“舟航入市,漂没民舍不计其数”;十二年,二至五月淫水。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大浸,漂没县门屏墙十余日,居民架木以渡,庐舍、场谷,一皆漂散。三十七年,大水入城,淹没县堂40余日。
  清 顺治四年(1647年),大浸,米石银7两,道瑾相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夏,大水。雍正三年(1725年)秋,水灾。道光三年(1823年)、七年、十一年、十四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二一年、二二年、二四年、二八年、二九年、三十年,均遭水灾。咸丰元年(18 51年)三年、六年、八年、皆遭水灾。其中八年五月,城内水深丈余,圩堤溃决殆尽。同治元年(1862年)、二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均遭水灾。光绪元年——五年(1875-1879年),连年遭水灾。其中光绪三年特大洪水冲毁县城东、北两楼;八年,大水冲决圩堤;二十七年,洪水浸入县城。
  民国时期
  民国六年(1917年)大水灾。八年,水灾。二十年,发生六十年内罕见的大水灾,全县六个区均遭灾害,尤以一、二、三、五区遭灾面积最广,灾区面积约100余市方里,淹及240余村,8,000余户,冲倒房屋9,000余间,毁坏庄稼,淹没洲地田园469,094亩,溃决圩堤约40余座。其中一区有何公、朗湖,郭东等10余座,二区有三角、青湖、原槎等20余座,三区有鸦雀、下洋等10余座,六区白京圩亦溃决。损失财产约600余万元。全县歉收约在七成五分以上。二十一年,水灾。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五月,一、二、五、六区均遭水灾。
  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大雨倾盆,洪水泛滥成灾。一、=、三、五各区全部受淹。四区被淹四分之一,六区被淹二分之一。全县被灾农田261,189亩,人口20,054户,78,972人。粮食作物损失概数为.早稻歉收十分之九;一季晚稻歉收十分之八;杂粮歉收十分之八。家畜死伤4,832头。房屋倒塌2,371栋,冲去37栋。溃决圩堤38座。财产损失3,229,975元。
  三十八年(1949年),本县发生历史上罕见洪灾。修、潦两河沿岸白浪滔滔,一片汪洋。洪水漫决全县所有圩堤。是年不但水位高,且时间长,造成了严重饥荒。
  建国后
  从1954年起,严重或比较严重水灾共13年。其中以1954、19 55、1983年灾情最为严重。1954年漫毁圩堤14座,倒塌决口264个;冲毁农田2万余亩。1955年漫溃圩堤14座,倒塌决口257个。两年中,南浔线二度中断交通共125天。1983年,全县受灾大队178个,生产队1880个;冲毁农田4150亩。艾城公社境内冲毁南浔铁路146米,中断通车半个月。
  1969、1970年,也属严重水灾年。
  1969年6月28日-30日,修、潦河上游出现暴雨,洪水猛涨,山下渡水位达22.01米。我县部份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水灾。受灾大队90个,生产队569个;受灾人口17,603户,86,853人;受灾面积16.22万亩;倒塌圩堤12座。圩内被淹面积6.19万亩,圩外被淹面积5.32万亩,内涝面积6 .19万亩。受灾作物13万亩。其中早稻7.3万亩,中稻2.4万亩,一晚1.68万亩,棉花1.3万亩,其他作物7,979亩。受灾严重的为马口、立新、艾城、永丰等社场。全县损失粮食达5,350万斤,棉花110万斤。
  1970年7月13日起,连降暴雨数日,山下渡水位高达22.10米,有8座圩堤(包括4座圩垱)溃决成灾,内涝外淹较为严重。倒圩受灾面积3万亩,圩外受淹面积3 .162万亩,圩内受涝面积6.75万亩,合计13 .57万亩。其中被淹早稻5.8万亩,中稻2.27万亩,一晚3.54万亩,棉花0.92万亩,双晚稻苗3,085亩,其它作物7,324亩。被淹颗粒无收的作物面积9.565万亩。其中早稻3.39万亩,中稻1.48万亩,一晚3.2万亩,棉花7,096亩,双晚秧苗2,106亩,其它作物5,748亩。约损失粮食三、四千万斤。
  1972年,柘林水库大坝建成后,修河流域减轻了洪灾,而潦河洪水对圩堤的严重威胁依然存在。1974和1975年,城山、马口圩全部溃决。立新联圩虽然基础较巩固,但当洪峰高潮时,多次脱坡或穿漏,险遭溃决。
  1983年7月上旬,连降暴雨,10日10时至14时,山下渡水位高达22.91米,为建国以来最高水位。柘林水库下泻流量每秒3400立方米;潦河下泻流量每秒3900立方米。全县决堤28座,受灾农田25.15万亩,受灾人口20.5万人。农、工、商各业总损失达4597.8万元。
  第二节 旱灾
  明、清时期
  明正统五年(1440年)六月,亢旱。景泰七年(1456年),夏秋久早。成化六年(1465年),旱灾。正德七年(1512年),旱灾,民大饥疫,米价飞腾。嘉靖十二年(1533年)六至八月,亢早,民大饥;二十三年大旱,人半死。万历十七年(1589年),春夏大早,饥疫;十八年,早疫,死者枕籍载道。
  清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大早,秋后乃雨。康熙=年(1663年)、三年、均遭旱灾,十一年大旱。道光十二年(1832年)遭旱;十五年,夏旱。咸丰二年(1852年),遭旱;六年,遭旱。同治二年(18 63年),遭旱。
  民国时期
  民国十四年(1925年),旱情严重。二十三年夏,亢早不雨,田禾拈萎,中、晚稻及其他粮食、经济作物均被早。灾情之重为数十年所未见。受早损失如下表。
  建国后
  建国后,从1950-1984年,严重或比较严重旱灾十年。其中1978年灾情特别严重。伏秋连旱及冬早,早期共达192天,为我县百年未遇大旱灾。无收面积3万余亩。
  第三节 虫灾
  明、清时期
  明 嘉靖十一年(1532年)4月,大蝗蔽日。
  清 道光十五年(1835年),蝗灾;十六年蝗灾更甚,邑侯钮士元谕民捕治。六月,有黑翼白腹之鸟,翔集成群,啄而食之,蝗虫渐灭。钮士元著有《捕蝗纪略》。咸丰七年(1857年),飞蝗蔽日,集处食稻苗、树叶殆尽。邑侯王必达谕民捕治,又谕民掘土取蝗子,逾数月尽灭。
  民国时期
  民国十七年(1928年),螟灾,早稻损失三成,晚稻损失二成。十八年,螟灾,早稻损失三成,晚稻损失一成。
  建国后
  建国后,虫情以螟灾为主,因广泛使用农药,虫害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较建国前大有减轻。30多年来,仅1974年灾情较严重,受灾面积五万余亩。
  第四节 风灾
  我县风灾,旧志无载。建国后,有6次较大的风灾。
  1957年6月4日8时,白槎、江益区遭大风袭击,受害严重,灾情详下表。
  1962年,风灾减产2907万斤,倒塌房屋609间。虽同时伴有水、旱、虫灾,但主要是风灾。
  1963年5月8日下午6时许,虬津地区遭受大风袭击,风力近12级。风头通过虬津公社东部,猛烈袭击麻洲、樟树、麻潭、三星4个大队,11个小队,使51户226人受灾。房屋、农具、家具,遭受严重破坏。有的树木连根拔起,有的生产队打谷桶刮到百米以外,半小时内,给四个大队及邻近地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灾情详下表。
  1979年4月12日下午5时后,本县出现10级雷雨大风,最大风力达11级,最大风速达30米/秒以上,造成很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吹倒民房l,084间,茅房2,193间,猪牛栏3,442问,厕所65间,育秧温室10间,受伤群众30人,伤耕牛13头。受灾面积25,600亩,早稻秧田损失863亩(谷种237,780斤),刮走育秧薄膜12 .74万斤,吹倒电杆165根。红花、油菜作物损失均很严重。
  1981年和1984年,风灾均属严重,其成灾面积分别为7,500亩、10,300亩。
  第五节 其它灾害
  宋、元、明、清时期
  宋宋雍熙二年(985年)冬12月,大雪,厚三尺,江水冰合,可行车马。
  明嘉靖元年(1522年)9月,地震;二十四年春,大疫。万历十七年(1589年),永丰乡大雹伤稼;三十五年,海鸟丈余,集于宁远乡之朗湖,见鸡犬之类,辄囵吞之,乡民以弧矢射之勿中,以金鼓怖之,勿动,月余乃去;三十八年初四夜,地震,房舍动摇。
  清顺治三年九月,地震。康熙元年(1662年),河冰。道光十五年(1835年),县境多虎,甚至田野村庄白昼噬人,逾年始遁迹。咸丰十一年(1861年),“岁暮,骤雪盈丈,雪后地冻,有裂者,高树枝茎堕落,樟连抱者皆枯,河水合而坚,可通车马”。
  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一年(19 32年),大雹袭击今立新乡岐山罗家、骆家,杜家、邓家等村庄。雹粒大如鸡蛋,庄稼损失严重,屋瓦被打碎无数。
  建国后
  1953年下半年,常有虎豹进入村庄伤害人畜,白槎地区尤较严重,白昼噬人。1954年3月.县委会、县政府、武装部发出“组织力量围打虎豹”联合通知,同时组织一捕虎中队分赴三,四、五、六、七区,吸收部分民兵、猎手进行围捕,虎患始平。
  1964年2月中旬,大雪冰冻,电线结冰,3天不化,越冬作物受到严重损害,电讯和交通运输遭到破坏。
  1983年,梅棠地区下冰雹两次。一为4月上旬某晚上半夜,冰雹夹雨,粒大如念珠,整个梅棠公社遭灾,秧苗损失颇大。一为8月10日,下午6时左右,冰雹从呖岭山过境,杨岭大队三线垅雹灾最大,雹粒大如汤圆,小似念珠,屋瓦多被打碎。
  第九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全县总面积2035平方公里,折合305.25万亩。其中宜农耕地61.6万亩,占总面积20%;宜林山地89.1万亩,占总面积29.2%;草地荒洲22.5万亩,占总面积7.3%;水面67.1万亩,占总面积22%;砂石地1.7万亩,占总面积0.55%;城镇、村庄、厂矿、道路、圩堤等用地23万亩,占总面积7.5%;其余为云山、恒丰,使用面积。全县平均每人占地9.6亩(高于全省人平占地7.4亩水平)。已开发的耕地42.64万亩,平均每农业人口占耕地1.68亩。
  农业用地
  全县宜农耕地61.6万亩,人平1.9亩。其中已开发耕地42.6万亩(水田34.4万亩,旱地8.1万亩),其中除云山、恒丰垦殖场4.9万亩外,县属部分为37.7万亩。全县有待开垦耕地19万亩(水田17.6万亩,旱地1.4万亩)。此外,还有坡度在15度以下的20.2万亩荒地,可作后备耕地或发展为林、果业用地。
  林业用地
  全县宜林山地89.1万亩,人平2.8亩。其中有林山地46.9万亩,占52.6%;疏林地15.9万亩;其余无林荒山26.3万亩,待开发利用。
  牧业用地
  全县草地22.5万亩,加上山地中的草地共56.6万亩,其中属一等一级湿地草丛草场13.6万亩;属兰等二级低丘草丛草场10.6万亩;属三等三级低山灌丛草场32.4万亩。目前,除湿地草场淹没时间较长,未开发利用外,其他草场仅养牛2万头,饲料利用率仅为5%;16万亩可作绿肥利用的草地也仅利用了2%,均有待进一步开发。
  工副业用地
  全县有砂石地1.7万亩,共有2亿吨型砂和建筑用砂,2亿吨石灰石,一千万吨青石板,7亿吨花岗石,3万吨耐火砂,15亿吨可做砖瓦的无毒粘土,8万吨瓷士,5亿吨陶土,可发展以建材为主的加工业。全县农村种植业产品年7亿多斤,可发展以食品和饲料为主的加工业;1.6万亩芦苇及水生植物,山地产品均可作加工原料。目前,资源利用差,加工能力低,全县工副业产值人平仅为40元左右,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渔业用地
  全县水面67.1万亩,人平2.1亩。其中捕捞水面49万亩,占73%,养殖水面18.1万亩,占27%,目前已利用水面20.1万亩,占总水面的30%。柘林水库在本县境内水面13.5万亩,可建成以养殖为主的渔业基地;其他可养殖水面3.6万亩,亦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第二节 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
  粮油类 有粳稻、籼稻、糯稻、大麦、小麦、米麦、荞麦、黄豆、青豆、绿豆、赤豆、乌豆、蚕豆、豌豆、玉米、高梁、粟、油菜、芝麻、花生、红薯、油茶等。
  瓜果类 有西瓜、籽瓜、香瓜、金瓜、桃、李、银杏、梅、柿、梨、石榴、桔、西红柿、葡萄、枇杷,菱、荸荠、脚板薯、大板瓜子、南瓜子、甘蔗、板栗、葵花子、沙果、枣、猕猴桃、杏、橙等。
  蔬菜类 有白菜、青菜、菠菜、芥菜、苋菜、马齿苋、四季青、黄芽白、甘兰、柘菜、韭菜、白萝卜、芫荽、莙荙、山药、黄瓜、苦瓜、南瓜、冬瓜、丝瓜、菜瓜、火葱、香葱、洋葱、芹菜、大蒜、莴苣、茭笋、竹笋、黑木耳、白木耳,香菇、茭白、葫头、葫子、茄子、辣椒、胡萝卜、马铃薯、凉薯、四季豆、豇豆、扁豆、刀豆、藕、百合、芋头、黄花、花菜、茼蒿、藜蒿、大蒜头、姜、空心菜、洋姜等。
  棉麻类 棉花、芋麻、黄麻。
  竹木类 称类有毛竹、水竹、小山竹、罗汉竹、苗竹、箬竹、笙竹、紫竹、桃竹、箭竹、筋竹、苦竹、方竹、实竹、花竹;木类有马尾松、香樟、青刚栎、香果树、栎、檫、棕榈、杨梅、桅桐、苦楝、青皮桐、水杉、柳杉、池杉、麻栎、木荷、乌桕、落羽杉、重阳木、毛栗、桂花树、龙柏、梧桐、苦槠、甜槠、湿地松、油桐、紫穗槐、胡枝子、枫杨、白杨、榆,冬青、大叶青、小叶青、葛藤、牡荆、谷树、薜荔松、柏桑、椿、樗、柘、杉、樟、枫、槐、楮、杨、柳、松、柞、女贞、皂荚、茱萸、黄杨、桦、榆等115种。
  其他类 茶叶、红花草等。
  观赏植物
  有幽兰、海棠、瑞香、蔷薇、芍药、酴醾、葵花、木橦、鸡冠、荷花、菊,玉簪、金盏草、凤仙、月季、剪春萝、牡丹、火葵、桂花、罂粟花(即鸦片,建国后绝迹)、山茶、杜鹃、长春,兰萱、梅、玫瑰、仙人掌、芭蕉、美人蕉、牵牛、万年青、石榴花、含羞草,紫荆,铁树、罗汉松、夹竹桃、芙蓉、白兰,夜来香、双瓣梅花等,本县均有种植。
  野生中药材
  有前胡、桔梗、蔓荆予、车前子、霍香草、夏枯草、紫苏、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野苋、五加皮、白头翁、活血、地骨皮、苦参、木通、荠菜、瓜篓仁、何首乌、地黄、沙参、芡实、鱼腥草、乌药、土茯苓、天南星、土党参、五味子、五倍子、花椒、门冬,枳壳、苍术、茵陈、枸杞、金银花、黄栀-7,黄精、川芎、白芍、生地、肉桂、厚卜、木瓜、黄连、贝母、穿心莲、白术、半夏、牛夕、白前、元胡、山药、夏天无、杜仲、山楂、勾藤、乌梅、荆芥、薄荷、元参、香附、马鞭草、香薷艾、海金沙,茴香、益母草、菖蒲等130余种,分布全县各地。
  珍稀树种
  银杏 云居山顶有18株,大都生长数百年。有的相传为唐代所植,已有千年的历史。全县其他地区,亦有少量分布。
  伯乐树 云居山顶有5株,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柳杉 云南松 少量分布于云居山真如寺附近。
  八角茴 仅2株生长于江上云门寺附近。
  罗汉松 三溪桥乡司马村有数百年罗汉松2株。
  双季板栗 三溪桥乡和云山有少量分布。
  第三节 动物资源
  饲养动物
  兽类 有水牛、黄牛、猪、羊、兔、狗、猫、獭、鹿、貂等。
  禽类 有鸡、鸭、鹅、鸽、鸬鹚、鹌鹑等。以上家畜家禽共8类21种。
  鱼类 有青、草、鲢、鲤、婺源荷包鲤、黄鳝、尼罗罗非鱼、日本白鲫鱼等。
  贝类 有三角帆蚌、河蚌、花褶冠蚌。
  虫类 有蚕、蜜蜂。
  野生动物
  兽类 有狼、野兔、狐、水獭、猪獾、狗獾、麂、豹、黄鼬、刺猬、田鼠、田猫、豺狗、蝙蝠、彩鼠等。
  鸟类 有野鸡、竹鸡、野鸭、斑鸡、画眉、鹌鹑,八哥、白头翁、啄木鸟、老鹰、喜鹊、麻雀、乌鸦、燕子、蛇雀、燕鸻、鹭鸶、鹧鸪、布谷鸟、百灵、雁、翠鸟、黄鹂、自鹭、猫头鹰、鹈鹕、黄莺、鸲、鹆、鸤,鹞、杜鹃鸟等。
  爬行类 两栖类 有眼镜蛇(扁头风)、银环蛇(竹节蛇)、日本蝮(狗屎婆)、蕲蛇、乌梢蛇、青梢蛇、水蛇、青草蛇、赤练蛇、过山蛾、郎中蛇、鳖(甲鱼)、乌龟、吃蛇龟(分布于云居山,蛇头龟身,重3-5斤,常捕食水蛇)、壁虎、水蜥、青蛙、棘胸蛙(石鸡)、蟾蜍、蜥蜴、蜈蚣等。
  鱼类 有鲤、鱼华、铯、鳡、草鱼、鲌、刀鲚、黄颡(黄牙头),鲶、银鱼、乌鱼、修鱼、鳊、鲫、青鱼、鲂、鱾,鳗、鲡、鳝、鲢,鲩、缎、鳙、鳜等,另有稀少鱼类蝾螈(俗称龙鱼),产于燕山与安义交界迥城山顶“圣水塘”(参见《宗教》章 )。全县鱼类共25科118种。
  虾贝类 有青虾、长臂虾、米虾、田螺、钉螺、螺蛳、河蚌、白舌蚌等。
  珍稀保护动物
  一类保护动物 有白鹤840只(1984年统计,下同)、白鹳74只、黑鹳7只。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栖息于吴城候鸟自然保护区。
  中华鲟,俗称黄鱼、鲟鱼、腊子、苦腊子,为海河回游性鱼类,长2-3米,重数百斤至千斤,秋季前后,少量出没于吴城松峰一带。
  华南虎、梅花鹿,建国初在云居山及马口、林丰等地有少量出现。今已濒绝迹。
  二类保护动物 有白头鹤13只,白枕鹤1300只,小天鹅3000只。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栖息于吴城候鸟自然保护区。
  穿山甲,有少量分布于云居山及修河南部丘陵山区。
  猕猴,数量极少,分布于云居山区。
  三类保护动物 有白鹇数十只,大鸨168只。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栖息于吴城候鸟自然保护区。
  大、小灵猫、獐,有少量分布于云居山区。
  第四节 矿藏资源
  金属
  贫铁高钒矿 分布于梅棠乡杨岭山、矿体产于寒武、震旦系含矿岩系,具有“近、富、浅、易、小”的特点。五氧化二钒平均品位1.02%,最高品位3.28%。储量:(一)五氧化钒矿金属量C2级,储量6,633吨,地质储量7,717吨。(二)杨岭山外围获得五氧化钒金属量C2级,储量81,475吨,地质储量332,986吨。(三)在贫铁高钒中获得铁矿储量金属量C2级18,740万吨,地质储量39,796万吨。但品位偏低,平均品位低30%,(四)钼矿,金属钼储量286吨。
  有色金属贵重稀有元素矿 因未作详细勘探,地表观察矿层薄,储量少。(一)柘林乡黄岭一带产锑矿。(二)云山周田附近产铜矿,沙锡矿。(三)焦冲、佛祖山孕育硫化矿床铁帽和含铜长石石英砂岩。(四)在云山花岗岩中的细晶岩脉、卫晶岩脉内,赋存有铜、锡、铌、钽、镍矿及水晶石,六柱石等稀有散元素。
  非金属
  石煤资源 主要赋存于寒武系“王音铺”组。石煤,分布于桂棠、黄岭、刘家窝、河桥、三溪桥、袍桐、龙井、柳杨、宝田、焦冲等地。发热量一般在1,200大卡,最高的超过3,000大卡。
  在石煤层中赋含有。(一)磷结核矿,含五氧化二磷15%-24%,磷矿石估计储量500万吨,(二)少量的银和铀。经化验银的品位1-5克/吨,铀的品位1-5/10万。
  长石石英沙岩 分布在梅棠乡杨岭山南坂,白槎光明大队一带。出露规模:长5,000米,一般在1,000米;厚度20米、30米、40米不等,由南向北增厚。耐火长石石英砂岩,粒度粒径0.25-0.5毫米。每立方米计重量约为1,300余公斤。耐火度据江西省冶金工业局中心实验室鉴定为1,520℃;上海冶金工业局中心实验室鉴定1,730℃。耐压强度214.35公斤/平方厘米。三氧化二铝,含量一般在10%-20%;耐火材料规模大,质量好,有害杂质含量在工业用材允许范围内。储量C1级308万吨,C2级1,416万吨,地质储量2,675万吨。
  瓷土(粘土) 出露于白槎乡公路北侧至光明大队一带(包括稻田),厚约15米左右,储量不详。
  花岗岩和其内的细晶岩脉 该资源为我县较大优势。岩体新鲜,出露地表,开采容易,是良好的建筑材料。花岗岩磨光后,可加工制作工艺品、装饰板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天然砂场 分布于县东部鄱阳湖及修河、潦河一带。蕴藏面积大,质量好,砂型稳定。二氧化硅含量一般为95%-96%,低的93%-94%,高的可达98%。经人工或机械筛选后的精密铸造型砂规格为20-140目。基建沙规格为12-100目。压裂沙规格为0.2-2毫米。型砂、机械砂总储量10亿吨。以年产50万吨计,按目前储量可开采2000年。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
  云居山风景区
  云居山,位于县境西南部,东起南浔公路,西抵武宁县瓜源,南至周田,北临修河,面积约2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69.7米。山势雄奇,风景秀丽。古名“欧山”,因山峰终年云雾环绕,后改称“云居山”。自古有“云居甲江右,名高四百州”、“天上云居”、“冠世绝境、大士所庐”的美誉。山顶“真如禅寺”,是我国佛教著名道场之一(参见《宗教·真如禅寺》)。唐代至今,云居山蜚声海内,在东南亚以至北美大陆也颇具声誉。1984年纳入庐山风景旅游区。
  云居山人文景观,不胜枚举。历代名人如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秦少游、皮日休、晏殊、朱熹、王安石等,均在此蹑访驻足,留有诗词270多首(参见《艺文》章 ),摩岩石刻多处;唐宋以来僧塔数十座;以及康熙年间大铁锅、白玉佛等历史文物多件(参见《文物古迹》章 )。
  云居山人文景观令人陶醉,自然景址更使人留连忘返。山上既有嶙峋桀石、奇峰幽洞,连屏如画,又有澎湃多姿的飞瀑流泉,还有罕见的百乐树、香果树等参天古木、瑞草名葩。此外、珍禽异兽、虎、獐、吃蛇龟、白鹇,彩鼠,蕲蛇等数十种稀有动物,也时有所见。由于海拔较高,森林茂密、山中气候宜人,盛夏气温在22℃左右,为游览、休养,避暑之胜地,古有“与匡庐相埒”之誉。七十年代末,各地慕名来访的游人以及国内外朝圣的僧尼、居士络绎不绝,旅游旺季平均日达千人次。1982年进行了风景资源调查,已查出有价值的景物景观五十多个(处)。同年六月成立了县旅游管理处,1984年底在赵州关外建成了1,200多平方米的云山宾馆,政府已投资40万元开发云居山。
  云居山风景资源大体分为三个片区,即莲花城中心片区;泉祠坳片区;柘林水库片区。其中除莲花城中心片区大部份景点已开放外,其余景点均有待开发。
  奇峰幽洞
  雷门洞 云居山主峰北4公里,有两山壁峙,青葱笏立,底部相隔仅数米,上部巉岩突出,遥相呼应,各自以悬崖绝壁,争雄媲险。崖壁直落数百米,重渊深涧,峥嵘峻峋。两山峰顶各在内侧有一突起的“石笋”,高达20米,似倒插剑戟,直刺青天,人称“蜡烛台”。
  莲花城 云居山顶,有一片数百亩的小平原,“外壁立以千仞,中坦然而一方”。其间,青畴绿亩,碧瓦红墙,粼粼湖水,宛若仙境。古人把群峰比喻莲花瓣,湖田寺庙喻为花蕊,称“莲花城”。
  仙人桥 柘林司马村黄荆洞的半山坡,有横架山谷的巨岩,底部被水冲击,风化成拱洞,形成天然的石拱桥。桥呈凹字形。面谷部分,形如刀削,巧夺天工,完整壮观,人称“仙人桥”。
  九曲涧 位于石屋南3公里。洞口仪容一人进出。洞内上下屈曲,左右迂回,幽深邃密,令人望而止步。
  黄荆洞 位于三溪桥乡司马村仙人桥五六里处。名虽为洞,实为小路穿狭沟而伸延。两旁有峭壁,茂树繁枝,状如陶渊明描绘的武陵桃源,古为永修八景之一——“桃源石洞”。狭沟有二,称大、小二洞。大洞东侧有一山峰孤标直耸,形如古代大臣之朝笏,故名“朝天简”。
  热、凉风洞 热风洞位于云门古寺南一公里,山坡北面有山洞,因两头沟通,洞内时有热风涌出,热风随风向变换,呼呼有声。但另一洞口至今尚未发现。南坑八洞村有凤凰岩,岩隙中盛夏时逸出阵阵凉气,人称“凉风洞”。
  豪猪洞 位于小湖坪北,洞深10余米,宽7米,古代村民常进洞躲避兵灾。
  飞瀑流泉
  五龙潭 云居山顶峡谷中,溪水汇集,跌宕冲击,将花岗岩冲成五个天然凿就的深潭,似五颗硕大珍珠镶嵌在宝石丛中,碧绿无底,清翠澄滢。传说唐代道膺在云居山开山演法,有五位老人常来此听禅。道膺命人跟踪查访,见老人跃入深渊,化为五座深潭,后人称为“五龙潭”。五龙潭出水处为“火龙涡瀑布”。远望瀑布,飞泻数十米,似白匹悬空,飘云拖练;近观,又如喷银飞雪,碎玉摧冰。轰鸣有声,令人耳鸣目骇。古人谓此为:“横奔月窟千堆雪,倒轨天河万道雷”,“堪与匡庐争胜”。
  上、中、下白水 距雷门洞不远,有溪水沿小湖坪流至泉祠坳,长约十华里。因坡度大,悬崖多,连续形成上、中、下三道瀑布。上白水落差30米左右,有下洩时形成的两米到五米的深潭三个;中白水落差50米,半露在竹林中;下白水为水枕形瀑布,下跌时分而复合,合而又分,合计落差达100米左右。状如雪崩潮涌,气势磅礴。观瀑人立于飞溅的水雾中,虚幻缥缈,如入仙境,神摇意动,悠然世外,有未可言传之趣。
  朝天简瀑布 朝天简东有溪水越谷而下,始成一股,数丈后复分数股下坠,又数丈后,分十数股跌入深渊。全形如三个“而”字砌垒,景象奇妙,变化万端。古人以“散珠斜雨,飞雪轻烟,碧玉横流,宛如水帘,玉屑晶滢,喧豗如雷”描绘之。此瀑布终年不竭,春汛时愈加汹涌壮观。
  马喷水瀑布 位于柘林水库南岸。在陡峭山峰上有瀑布喷涌而出,飞流直下,人称“马喷水”。
  温泉 柘林易家河村,山脚有水自泉眼汩汩涌出。水温44℃,含硫磺等多种矿物质。日流量为200吨左右。水质滢洁,滑腻如珠,冬夏不涸,四季如常,“皮肤病患者洗之多愈”。
  湖泊岛屿
  明月湖 真如寺前的明月湖,方圆十余亩,湖水澄清如玉,不染纤尘。传说是月宫嫦娥失手落下白玉盆所化,故名“明月湖”。清晨,旭日东升,湖水金光荡漾,遥射山门,华憧瑞霭,蔚为壮观。湖水出口处的飞虹桥下,银珠飞溅,织成迷漾细雾。当阳光斜照雨帘时,现出五光十色的彩虹,奇霞异彩,晶莹四射,极宇宙声色之奇。古人赞云:“天上云居真饱景,一泓收尽万山秋”。
  库区群岛 柘林水库在本县境内面积达十余万亩。原库区内诸山峰被水淹成大小不一的207座岛屿。广阔的湖面,平衍似镜,座座岛峰,簇簇拥翠。群岛之间,相隔数十米或数百米。游人荡舟其间,远看山连水断舟无路;近前峰回路转又重天。岛屿高出水面数十米至百余米,登临骋目,千倾湖光,万种风情,山青、水碧、峰秀、路转,倒影如画,令人陶醉。
  古树奇石
  无心杏 真如寺周围有十余椽银杏树,支干权桠,拔地参天。其中粗大者,围二丈许,相传为唐代道膺所植,至今仍年年结果。果内无核,称“无心杏”,为珍贵的补品。
  青刚古栎 小湖坪古村遗址有青刚古栎树一株,讨身约3人围。树龄在数百年以上。
  罗汉松 古金陵寺遗址有两株罗汉古松,树龄在五百年以上。虬枝苍劲,枝挺叶茂,粗者约3人围。
  石龟 位于登山公路侧。数块岩石组成龟身,其缝隙恰似龟之壳纹。“龟首”因风蚀有孔,如诡眼窥视人间,形态逼真,维妙维肖。
  石鸡 位于祗树禅寺后山,高2丈,长3丈,前高后低,“鸡头”向右偏转,如鸡在引吭高歌。石中有缝隙,可攀上“鸡颈”,一览风光。
  石船 洪觉道场北侧山间,有巨石长十米,商四米,上大下小,两头微翘,状若巨舟。登石远眺,匡庐鄱湖,烟岚横黛,江山盘纡,弥望无极,令人意爽神怡。
  石屋 位于白石港路北四公里。三石相架,中空如庐,门楣有:“云居古屋仙境”数字。传说为古代高僧修行之所。
  石鼓 位于祗树禅寺北,为冰川遗迹。圆柱形巨石横架平石之上,平整如削,圆如满月,上刻佛印手书“阿弥陀佛”四字。
  欢喜石 位于五龙潭左侧二里许,有石高3丈,5丈见方,耸立悬岩峭壁之上。石面平坦,可坐数十人。临风凝睇,百里修江,宛转如带,田畴绿野,星罗棋布,恰似一副水墨画卷。古人曾留下“一上欢喜石,终身不出山”的慨叹。
  仙人足印 洪觉道场前溪水中,有花岗石被水冲刷成前宽后窄的水凼,形似人足印,故称“仙人足印”。脚印前有碗口大小的水凼,仿佛为仙人柱杖之痕迹。
  其余还有石松、石龛、飞来石、鹰嘴石、濯尘石、舍身石、仙人石、试剑石、狮西石等自然景点。
  吴城候鸟观赏旅游区
  吴城镇地处鄱阳湖滨,冬季气温约10℃左右,附近的蚌湖、大汉湖、象湖、大湖池、中湖池、滞湖等大小不一的浅湖泊,秋冬枯水期,水位在两公寸以下,大量鱼、虾、螺、贝、蚌滞留浅滩,加上丰茂的水草、芦根,形成了气候温暖,湿地辽阔、水质洁净、饵料丰富的候鸟越冬天然的栖息场所。
  民国时期,吴城镇有许多专业狩猎户,猎捕来此栖息的大雁、野鸭、天鹅等侯鸟。建国后,来此栖息的水禽已逐渐减少。七十年代,在吴城镇附近湖区进行飞机撒药,消灭钉螺,野禽几乎绝迹。八十年代初,开展爱鸟护鸟活动,该地出现了大批珍稀候鸟—一白鹤。1980年发现140只,1982年189只,1983年409只,1984年840只,同时,还有属国家保护的珍禽黑鹳7只(1984年数,下同),白鹳74只、大鸨168只,白头鹤13只,白枕鹤1,300只,天鹅3.000只和少量鹈鹕鸟等。各类候鸟通常于十月从西伯利亚北部科累马河三角洲、英迪吉尔卡河和勒拿河下游之间、蒙古、朝鲜、日本及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南下来此越冬,翌年3月北归。除此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野鸭、大雁等,共有鸟类140种,总数达十余万只以上。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栖息期之长,均为世界罕见。1980年,中国科学院经考察后,宣布鄱阳湖吴城镇周围为世界候鸟越冬的最大栖息地;亦为世界鹤类珍禽越冬的最大栖息地。
  1980年前后,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动物园、美国林德布雷德旅行社、日本环境厅自然保护局和由加拿大、美国、瑞典、西班牙等国家十一位鸟类专家组成的国际鹤类基金会考察团等纷纷来此考察。国际鹤类基金会会长阿基波博士目睹了成群的珍禽一一,白鹤,在湖滩信步蹚涉,迎风展翅,翩然起舞,连声惊呼为“世界奇迹!你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金库,这是你们中国的骄傲!”
  1983年6月,省人民政府划本县吴城镇、蚕桑八分场、永丰垦殖场沙湖渔场及邻县附近鄱阳湖水域共224平方公里为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并开始在吴城镇建设以白鹤为主体的珍贵水禽候鸟观赏旅游区,接待中外游客,筹建南方鹤类研究中心。
  第六节 其它资源
  光热资源
  光能 全县日照时数历年平均为1,939.7小时,日平均5.3小时,日照率为40%,太阳总辐射量一平方厘米110.2千卡。
  热量 全县历年平均气温为16.9度。80%保证率的零度以上积温为5,889度。
  雨水资源
  全县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485.3毫米,蒸发量为984毫米。降雨量超过蒸发量的33.7%。年平均迳流深为713毫米,迳流系数达0.48。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多年平均值为13.39亿立方,人平4.224立方。地下水除鄱阳湖区42万亩面积外,年可开采地下水总量为2.29亿立方米,人平722立方,是重要的后备水资源。
  能量资源
  水能资源修河多年平均流量391.5m3/ses;潦河多年平均流量119.8m3/ses。修潦河下游落差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5万瓩。其中可开发量1.7万瓩,已开发1,427瓩。
  薪炭资源 全县薪炭林5.7万亩,年产薪柴5,700万斤。因分布不均,西部山区有柴人口仅占14.9%;中部丘陵缺柴的人口占30.1%;东部平原严重缺柴的人口达55%。东中部人口约20万,薪柴炭林仅2.214亩,人平约0.1亩,产柴量仅占需柴量的5%;东、中部人口都以烧干草和其它有机肥料以解决薪柴不足。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