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刘为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171
颗粒名称: 抗日英雄刘为泗
分类号: K265
页数: 7
页码: 143-1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刘为泗领导赣北抗日游击队,打击日寇和汉奸,推动全民抗战,成为赣北地区坚强的人民抗日武装。
关键词: 刘为泗 赣北抗日游击队 抗日战争

内容

在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来到当年赣北抗日的主要战场岷山,站在金盘峰巅眺望着这些经过炮火洗礼的峡谷深涧,眼前出现了许许多多抗日英雄形象。其中最醒目、最鲜明的要算是赣北工委书记兼赣北抗日游击队大队长刘为泗。
  刘为泗,江西九江县黄老门破塘刘村人。一九0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一个雇农家庭。一九二六年秋,如火如荼的革命峰火,把年轻的刘为泗推上了革命的征途。他当选为农民赤卫队分队长,一九二七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0年十一月,随赣北革命武装转移湖北阳新编入红六军的红八团。一九三三年八月,他奉湘鄂赣省委指示,同喻照光等来到岷山组建“赣北工作委员会”。当时,他任工委副书记兼军事部长,后接任工委书记。在游击战争艰苦的岁月里,在极端复杂而残酷的敌后斗争中,他带领赣北游击队,转战于高山峻岭,迂回在沟谷深涧,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出击在九(江)德(安)瑞(昌)、星(子)永(修)武(宁)等县广大山区,不断打击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对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九三七年匕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局面已经形成。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丑,赣北工委在九江张家山召开了全委扩大会议,着重研究了贯彻执行党的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的路线问题。刘为泗在会上指出:积极组织和扩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大力开展抗日宣传,实行全民抗战,是摆在赣北工委面前最紧急的任务。会议通过了由田文灼创作的《抗日救国歌》。会议最后决定:赣北红军游击队以岷山为中心,扩展武装,打击日寇,惩办汉奸,开展游击战争。
  岷山位于鄱阳湖西岸界九江、德安、瑞昌、星子、永修、武宁六县之间,地域辽阔,山峰起伏,蜿蜒绵亘达数百里。它面临长江,东倚鄱湖,南扼修江,西接幕阜,更与庐山毗连。南浔铁路和九江、德安、星子、瑞昌、武宁等各县公路,纵横连贯其间,它在江西抗战中有着重要战略地位。
  一九三八年七月二十六日,九江沦陷,日寇进入赣北腹地。赣北工委全体同志奔走于农民、工人、商人、学生之间,组织农抗会、工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商抗会,印发标语传单,召开声讨日寇的群众大会,举办抗日青年训练班,向人民发出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民武装起来,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在抗日救亡的日子里,刘为四脚蹬麻鞋、风餐露宿,踏遍了九德瑞三县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他就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鼓舞他们的抗战到底信心。在黑龙张村各界代表及进步人士大会上,他声泪俱下,慷慨陈词,怒斥了日寇在九江烧杀奸淫,抢劫商埠;一次就将我三百名同胞捆绑起来,投入甘棠湖淹死的罪行。他说:“乡亲们,我们堂堂的中国人,一个有血气的男子汉,能坐视国土被侵占,同胞受凌辱而无动于衷吗?不,不能!我们要拿起武器,赶走侵略者……。”到会民众群情激奋,不时高呼。“打倒日本侵略者!”“打倒汉奸卖国贼!”会上,刘为四教唱了抗日救国歌。在“保乡土、保祖国,参加抗日军队为的是正义”的歌声中,许多青年报名参加了游击队。与此同时,由党外一抗日进步人士参加,成立了赣北抗日民主联合办事处。兰明斋为主任,黄泽涛为付主任,履行抗日民主政府的职权。
  正当赣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抗日高潮的时候,城门地区出现了一小撮地痞流氓,趁日寇入侵之机,抢劫民财,奸污妇女,无恶不作,使得人心惶惶。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九月中旬,刘为泗亲率游击队将这伙匪全歼。九月十八日,赣北工委在鸡公蛉刘村召开了三千余人的公审大会,当场枪毙了以易发兴、范传灼等为为首的七名匪徒。
  紧接着,刘为泗带领游击、队处决了投靠日寇,为虎作伥的黄功灼、张荣简等一伙汉奸。赣北工委这一系列行动,大大鼓午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从此,赣北人民团结抗日的怒潮更加风起云涌。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路线,团结和推动国民党军队一致抗日,刘为泗和工委组织部长田文灼来到国民党江西省保安十八团驻地王家岭,同保安十八团司令钟石磬进行谈判。谈判桌上,钟石磬提出要改编和取消游击队名称,遭到刘为四的严词拒绝。钟石磐这一改编阴谋失败后,又用金钱美女、高官厚禄来引诱收买刘为泗,也为刘为泗所拒绝。经刘为泗有理、有节的斗争和广大民众的迫切要求,钟石磐不得不接受共同抗日的主张。不久,赣北工委率队从德安土山垄来到张家山组军,将赣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赣北抗日游击队。从此,这支拥有四百名战士并有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十八挺、迫击炮四门的游击队,成为赣北地区一支坚强的人民抗日武装。
  为适应对日作战,刘为泗对游击队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训练战士们瞄准、投弹、使用地雷等技术。他给战士们作示范动作,手把手地教战士们拼刺刀,以适应近战,夜战的需要。在他的耐心训练和严格要求下,这支抗日游击队终于成为勇猛善战的游击部队。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为巩固其在赣北的地位,调集了松蒲一0六师团和伊东一0一师团,向德安、永修奔杀。赣北工委决定对日寇以迎头痛击。战前,刘为泗召开了全体指战员会议。他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进行了战斗动员和部署。他说:这是我们对日寇的第一仗。打好这一仗,在政治上可以扩大影响,鼓舞人民抗日斗志和胜利信心,在军事上可以打乱日寇进攻江西的部置,在经济上可以解决武器、弹药等困难。刘为泗的讲话大大鼓舞了指战员敢打必胜的信心。十月三日,刘为泅挑选了一百名身经百战的老队员埋伏在九德公路日寇必经之地德安的蔡山垄。这里东西两面高山耸立,中间一条公路自南而蜿蜒其间,只要占领东西两侧的高山,就可以居高临下,掌握战斗的主动权。刘为泗把所有的轻重机枪组成了密密的交叉火网,单等着敌人的“光临”。下午一时,正当大家等得焦心的时候,从北面山口传来了踏踏的马蹄声,赣北抗日游击队第一次对日战斗开始了。一队日寇骑兵,耀武扬威,沿九德公路奔来。待敌人进入我埋伏圈时,刘为泗一声号令,队员们同仇敌忾,枪弹齐发。刹那间,山沟里人撞马、马踩人,鬼哭狼噱、骄横一时的日寇被打得艨头转向,乱作一团。刘为泗指挥着游击队趁敌混乱之际发起了猛烈冲锋,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他只身从洋马上挑下两名敌人。这时有三名敌人发现了刘为泗好象是一名指挥官,便从三面挥鞭策马,向他冲来。刘为汹丢掉长枪抽出双枪,击毙了两人敌寇。这时,第三个敌寇已冲到刘为泗跟前,危急时,刘为泗就地一滚,圆头一枪,击毙了这个家伙。经过四个小时的鏖战,抗日游击队大获全胜,毙敌三十余名,打伤数十名,缴获战马三十余匹及大批子弹和军用品。蔡山垄大捷震动了整个赣北,戳穿了“皇军不可战胜,的谎言,也揭开了赣北游击队对日作战的序幕。
  十月十九日,刘为泗率队在群众的帮助下,袭击了余家河,打死日寇十四名;十月二十四,刘为泗把四十名队员分成五人一组,埋伏在德安夏家铺的公路上,炸毁汽车五辆,毙敌三十二名;十月三日夜,刘为泗指挥二十名队员,剪开铁刺网,摸进敌营房,在一片手榴弹的爆炸声中,使二十个鬼子血肉横飞。刘为泗率领的抗日游击队在对日作战中,连战皆捷,所向披靡。
  赣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地在南浔路沿线打击日寇,使敌人大为恐慌。从十月份以后,敌军在南浔线重要集镇沙河街增加兵力,构筑工事,修建碉堡。每天到过派夫抓人,拆民房,抡木材、运砂石,挖壕沟,群众对这伙鬼子恨入骨髓,要求抗日游击队拔掉这个据点。刘为泗带蓿田文灼等来到沙河街日寇营房前进行了侦察。沙河街地势空旷,每天又有民工在劳动,不宜强攻;且离九江太近,交通便利,城里的鬼子增援方便,战斗时间叉不宜太长。经过周密的分析,刘为泗决定:装扮成民工,智取沙河街。
  十一月十八日清晨,天色晴朗,寒霜遍野。刘为泗化装成保长,带着四十名“民工”和四乡的民工一起大摇大摆来到工地。鬼子看着这一队挑着土兜,扛着锄头,拿着竹杠年青力壮的苦工,很满意地夸奖了“保长”一番。开工后,队员们特别卖劲地干起来。监工的鬼子见这个保的人如此卖劲,就到别处监工去了。到了预定的时间,刘为泗发出信号,队员们装着大小便,一个一个地溜进敌人的营房,抽出暗器,解决了敌人哨兵,缴获了鬼子的枪支。倾刻,队员们全端着“三八”大盖涌出门外,朝工地上的鬼子冲去。刘为泗挥着驳壳枪一马当先。那些夹在人群中监工的鬼子,见营房被占,武器被夺,欲死不甘,欲打不能,慌乱间莫知所措。队员们端着雪亮的刺刀,向鬼子胸膛捅去。民工们也揄起锄头,操起扁担,截住鬼子便打;战斗不到半个小时,四十名侵略军一个个向他们的“天皇”报到去了。
  在与敌数百次战斗中,刘为泗锻炼成为一位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优秀指挥员。他不仅能用伏击、夜袭、智取等形式来歼灭敌人,就是在敌强我弱的正面作战中,也能指挥若定,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底,松蒲师团的大批队伍由德瑞公路向氓山迂回,企图消灭这支人民武装。由于敌人是正规部队,不仅装备精良,而且人数众多。如何运用游击战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是对游击队一个严峻考验。为此刘为泗召开了班以上干部会议,发扬军事民主,让大家出谋献策。最后决定:诱敌深入,采取疲劳战术拖住敌人,乘敌虚弱,逐股歼灭。经过刘为泗的广泛动员,队员们都决心打胜这一仗,许多群众自动组织了担架队,救护份员,送水送粮。二十七日,刘为泗带领全体队员来到了王家脑一带的山地里,摆成了一个五里长的大包围圈,为了造成浩大的声势,刘为泗教队员们巧妙地用稻草扎成草人,树枝顶着草帽,洋铁筒里挂鞭炮,放在阵地上迷惑敌人。
  次日拂晓,陈鸿昶小分队来到桥头朱家与压境而来的敌人接上了火。他们忽而坚决堵击,忽而大踏步的后撤,象翻飞的鹞子那样紧紧缠住猎物不放,使敌求战不能,又摆脱不了,气得暴跳如雷。下午三时,正当日军长驱直入我军“诱敌深入”的包围圈时,刘为泗一举手枪,霎时间,轻重机枪扫,迫击炮、手榴弹炸,呐喊声、军号声,如山崩、海啸,犹如千军万马进入大会战。敌人遭到突然的袭击,立刻乱了套。加上山沟被弹片,碎石和浓烟复盖,敌人只能没有目标的乱放枪,拚命向我阵地冲击。我军居高临下射击,敌数次反扑都以重大伤亡败退。这时,天已黄昏,鬼子开始搭帐棚宿营。刘为泗一面传令要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一面召集干部战地会。他说:“日寇象一只凶猛的狼狗,已被我们围住了。打死它,就要一鼓作气。今晚我们要发挥夜袭的特长,使敌人寝食不安,把他拖疲,天明后再一举将他们歼灭”。入夜,天气陡变,于是,各小分队借着夜色的掩护,先后从各个方向向敌人发起轮番袭击,搞得敌人整夜不得安宁。
  第二天天刚放明,敌人象一头困兽,集中全部兵力,孤注一掷,把辎重、背包、雨衣全丢了,拼命向南突围;遭到我军反击后乃又掉头向桥头朱家方向突围。游击队三中队紧紧扼守住岬口。这么来回折腾几次,敌已精疲力尽,被困在山地里,走头无路。此时刘为泗指示各中队、小队采取大包围中的小包围方式,拉紧包围圈,向敌人逼近,鬼子在包围圈内乱窜乱打。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共歼敌三百多名。这就是赣北游击队在抗战中打得最激烈、最漂亮的一仗。
  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日寇在抗日游击队的屡次打击下,损失惨重,为巩固其占领区域,又分兵向岷山和株岭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扫荡。游击队凭错觉越地形,给予来敌以猛烈反击,并缴获敌人步枪五十余支,轻机枪两挺。同月二十一日早上,日寇又集结一千余人,附炮八门、飞机一架,陆空配合进犯岷山珠岭。当敌人进入我封锁线时,我军一炮轰毁日寇汽车。敌人阵线顿时混乱,闯入了我在公路以北埋设的地雷阵,触发雷、引发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直炸得敌人血肉横飞,死伤甚众,狼狈败退。
  赣北抗日游击队对日作战声势日盛,威名远震。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二日《江西民国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国民党中央社报道;“赣北我游击队活跃,株岭鏖战一颇有斩获”;二十四日又报道;“敌人再犯岷山株岭,经我游击队英勇击退”。
  刘为泗带领着抗日健儿们转战赣北,爆破南浔铁路、破坏敌人交通和通讯联络。北至黄老门,南到德安万家垄的四十余里长的一段路线中,经常被游击队挖毁和爆破。仅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刘为泗带队在黄老门的分水岭,连续三次破坏铁路,使敌人不得不停车抢修,阻滞了臼寇在南浔铁路线上的兵力调遣。
  正当赣北红军游击队对日作战节节获胜的时候,江西省保安十八团团长钟石盘,执行其上司关于“限共”、“防共”、“反共”的指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岷山惨案”。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四日下午,钟石磐以商讨联合出击余家河、马回岭等日寇为名,一面派中队长以上军官来到赣北工委驻地洼里陈村举行联席会议;一面出动三个大队的匪兵乘大雾埋伏在陈家脑、张家、陈家河我三个中队驻地附近的山林中。下午五时许,正当刘为泗和其他领导入围坐在桌前看地图时,匪徒童昌辉、钟文圣等突然袭击,将刘为泗、田文灼等当场杀害。与此同时,潜伏在大队部和各中队附近山上的几倍与我的敌人突然将我游击队驻地包围。就这样,赣北地区一支英勇善战,使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武装,被国民党的顽围派扼杀了。但是刘为泗和他领导的赣北抗日游击队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本辑收录了关于九江县的历史沿革、文化资料和人物事迹等内容,有助于深入了解九江县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九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事件,以及当地的风景名胜、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瑞昌县
相关地名
星子县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