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民间武术高手寇克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119
颗粒名称: 九江民间武术高手寇克秀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188-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寇克秀是九江县武术名家,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仗义,乐于助人。他化解了雷、寇两家的矛盾,帮助邓必春化解与刘长烈的纠纷,为货主追回被劫货物,劝和单、段两姓不和。
关键词: 寇克秀 武术高手 人物事迹

内容

寇克秀(1899.2-1977.6),祖父辈从湖北广济迁至江西九江县永安乡大树下。其当年名声不但在九江武术界里,凡当地永安、港口、赤湖、城门、新合、沙河等地不知其人者甚少。民国时期,少数人为巧取豪夺赖武力超人,而那时枪枝弹药极少,若武力过人,也可少受别人欺负。因此,其父想自己是外地人初来此地,就要小克秀跟叶诗佐(九江县永安人)学艺,克秀聪明过人,虽身躯矮小,但灵活有加,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学艺于什么?寇克秀成人后,就思量学武首先是不能欺负别人;其二是防身;更重要的是要为民间除疾苦。因此他就到朱湖(瑞昌辖)跟朱鹏飞学推拿接斗。为了掌握人体骨骼结构,凡那里有启坟之事,他总是不清自到,看清人体内大小骨头如何分布在人全身。后来人体内那一个部位是块什么骨头,他都如数家珍。
  民国廿年(1931)山东有个刘德胜(俗称刘麻子),传说刘在山东是个杀人犯,故跑来江西。一路上未遇过敌手,一次在洗脚桥(今九江县港口街镇)遇上聂无忌(湖北人),二人过手时,聂将刘举到头顶,如果就势一摔,聂就赢了,那知停了一会,刘用北腿将聂的肋骨踢断两根,因而出名。刘后在港口望夫山办武馆,寇克秀则拜其为师,共招收了十几名学员,刘教学甚严,白天练格打擒斗,晚上睡浴盆或睡在干柴上。刘在望夫山上山的路上,有意留下了一排槎桩,徒弟欲能出师,必须从槎桩上滚到山脚下,据说10多名学员唯寇克秀一人算出了师。
  寇虽有一身武艺,但从不作威作福,反而爱息事宁人。在九江县永安大树下,雷、寇两家因祖父辈发生过血案,世代不和。为缓解两姓对恃,以弥补祖父辈的遗憾,寇将仅3个月的亲生女细花,送到雷家当童养媳,家人反对,他费尽口舌说服,后因抗战,雷家外迁,雷家人和颜悦色将细花送回寇家,雷寇两家自此后和睦相处。
  20世纪30年代,港口茶岭有一邓必阔,是富有之家,其弟邓必春是寇的徒弟。邓出师之后在当地收徒,武馆办得较有名气。此处还有一个开武馆的,名叫刘长烈,因与邓暗里争地盘,表面上你好我好,刘武馆开场时接邓喝酒,邓武馆开场时接刘喝酒。这些表面敷衍旁人都看在眼里。刘在邓处喝酒,邓3个徒弟一齐向刘敬烟、点火、倒茶,刘双手慌忙又接烟、又接茶,瞬间精力分散,邓徒弟弄手脚将刘绊倒在地。刘一气之下离席而去。刘长烈回去后又受到同行嘲笑,气上加气,要摆擂台,比个高低。邓乃初出师,自知敌不过刘,则到大树下寻寇师傅帮忙。而寇的许多徒弟都知道师傅为人,担心他不去,谁知师傅一口答应。邓回茶岭后到处宣扬:“上擂台我怕个鸟,师傅、师兄弟都来”。刘长烈闻言后,则作了充分准备,组织了一帮人马,土铳、刀、梭标等林林总总,准备了几十件。这日,天气晴和,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人很多,都想观看一场精彩的高手格斗,正所谓:坐山观虎斗,临水看鱼游,真想一饱眼福。寇师傅来了,只见寇师傅单人匹马,赤手空拳,一走到擂台边,就嚷着邓弟子:“有刀枪我不入场”。邓必春随即撤去刀、棍、梭标等,并要邓家人全部撤离场外。然后寇跃上台,对刘长烈言道:“刘师傅,我今天来不是比武,是来请罪的,因我教育无方,使徒弟无知多事,惹了是非。我师傅也姓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也姓刘,你和我师傅五百年前是一家,你也是我的师傅,我徒弟居然在我师傅面前卖弄,实在让我自愧难容,今日一错再错,还要我来此献丑,现在我宣布,第一:凡是我的徒弟、亲人,现在一同拱手向刘师傅赔理;第二由徒弟邓必春重新办酒,再请刘师傅坐首席,由我奉陪。”一席话化干戈为玉帛,一场你死我亡的格斗,就这样烟消云散。当天邓必春果真设晏请了刘师傅,席间互相谦让,和好如初。
  1936年寇克秀为了养家,又方便百姓治病,即举家到九江县港口镇开杂货店。不到两年九江沦陷,面对凶残的日军,寇想再高的武艺也对付不了真枪实弹,而且日军要除的就是他那些武艺高手,或者要利用的也是这些人。果不假,日军通过徐志才(港口镇长),要寇去做保安大队长。为不做汉奸、不遭骂名,因此,他改名寇正时,回大树下务农。同年外地有一货船在永安徐家湾遭劫匪抢劫,货主苦求留点货物作回家路费,奈何劫匪心狠,丝毫不留。此时,货主打听到大树下寇师傅为人仗义,则来寇家请求帮忙。寇克秀最恨的是不劳而获的土匪、路霸。凭其名声和武力说服了劫匪,货物如数归还原主。货主非常感激。1940年寇到湖北省黄梅县新开镇陆家嘴段家墩斜路口一边避难,一边开粮行。此问适遇单、段两姓不和,单姓借夜问过渡之名,有意打了段姓请的艄公,段姓人要段正琛报复,段不肯,段姓人就将段正琛打得在地上滚,段正琛是寇克秀最得意的徒弟,也学师傅一样息事宁人,口不骂,手不动,任凭别人打。寇闻讯赶来,当着众人面说:有伤姓单的要医治,姓段的绝不能搞报复,都是这块土地滋养的人,冤冤相报何时了。虽然人群都散了,姓段的认为寇无能,趁天黑将牛屎糊在姓寇的大门上。段正琛气得难受,说是欺负师傅,寇说:这算什么,是小人的伎俩,总比两败俱伤好得多。
  1944年寇仍在陆家嘴开粮行,一次运粮到安庆,途径宿松,竟遭抢劫,见船仓空空,连回程的口粮都没有,心里不是滋味,几次向劫匪相求,留点米下来,都不能如愿。船老大见寇相求无用,就说:“寇师傅,我们走算了”。一声寇师傅,惊动了劫匪头头。他一看,眼前这位寇师傅就是8年前救自己遭劫的大恩人,原来今天的劫匪就是8年前在徐家湾遭劫的货主。有恩当报,这是江湖上人的义气。寇师傅的货物丝毫未损,并得到劫匪的款待。货船顺顺当当地到达了目的地。
  寇虽远近闻名,家道富有,却怜贫惜困,爱民如亲。他除了会推拿接斗外,还有许多秘方,可治奇病怪疾。为人治病所收药费则量体裁衣,许多穷人治愈后不但不收钱,反而贴食贴住。1944年湖北广济一讨饭女,病倒在大树下坝边,寇闻讯立即叫人抬回自家,供吃供住,治病达半年之久。病好了并送其回广济,后来年年春节前后其夫妻都来大树下,拜谢寇师傅。城门人赵成木,因家贫,幼年到大树下汪村放牛,因生病而被辞。赵无生路,只好在附近讨米,不久病情加重,倒在大树下,气息奄奄。寇立即开药方,命徒弟段正琛来回跑药店抓药,不久病愈,寇将赵收为徒。1947年寇在沙河乡胡围墙设武场,沙河乡赛阳南城铺村一妇女抱一名3岁小孩,病重而奄奄一息,寇接过手动动全身筋脉,小孩双眼瞬间睁开,哇的一声哭出来。全场数十人,无不惊奇。
  寇在民问武术界名声越来越大,其先后在沙河、城门、仙居(新合)、港口、永安、赤湖等地办武场收徒超百人。凡圩内学武者不收谷,其他地区每徒收谷一石,并交待有困难的可免。虽每个人所交不多,但因徒弟众多,粮油收入较丰,家庭生活比一般人富有。土地改革时,其徒赵成木因家穷,当了乡农会主席,在划成份时,赵一再声称“寇家一无土地,二不称霸一方。”有人说是徒弟包庇师傅,赵说:“农会主席可以不当,实话我要实说”。20世纪50年代在阶级斗争时期,他曾蹲过监,后交群众管制,终因平生无劣迹.人缘关系好,群众也就不管不制,人身比较自由。他生活上有困难,还有人暗地里资助,别人有疾苦,他也暗地里为别人诊治。1969年瑞昌张绍珍因摘柿于从树上摔下来,全身骨头散了架,成了一摊活肉。慕名者将人抬到民闸大队(今大树村)寇家,好心人劝寇莫惹祸上身。寇不是见死不救的人,加之病者家属一再声明.只要师傅动了手,就是伤者死了也瞑目。最后决定将伤者抬到寇的儿子寇国平单位永安公社卫生院就诊。寇以到儿家暂住为由,动手治伤。经过几小时艰难接斗疏筋排骨,病人大小便通了。最后住院40天,自己走回瑞昌。
  寇生二子二女,长子寇金城以农为业,次子寇国平,秉承父业,先教书后行医,曾在永安公社医院任伤科医生。后因“文革”而清洗.1970年开始个体行医。国平子寇万儒,自幼跟祖父学医学艺,后跟父亲开诊所。1985年来九江县城沙河街自开诊所,先后带徒几十人,治愈患者无计,且医德医术高尚,在县城乃至周边地区小有名气。其诊所在今县体育馆对面。大女寇志坚,1952年参加工作,一直从教,1981年退休,晚年幸福;小女寇小细花在乡村务农。
  寇暮年,过着小农经济的生活,放放牛,做些小杂事;亦因儿女在外都有工作,又有孝心,生活过着舒心乐意。1977年6月在老家病故,享年78岁。处理丧事时,附近有近千人自愿加入送葬人群,热闹非常。其墓葬港口花园向家垅望夫山老虎埂,有碑。
  (本文作者单位:九江县政协办公室)
  补白……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抗日文存、土改回忆、古今乡贤、往事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夫
责任者
寇克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