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蒋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117
颗粒名称: 纪念蒋彝
分类号: K825
页数: 9
页码: 175-183
摘要: 文章回顾了蒋彝的生平和他对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尤其是他在文学和外交方面的成就。作者表示对蒋彝的崇敬和怀念,并指出他留下的影响力和对未来的预言。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对蒋彝的钦佩和愧疚之情。
关键词: 蒋彝 文学家 政治家

内容

前言
  蒋彝在大学里专修化学,毕业后却当了一名地方行政官员。后来,在海外的生涯中,他的勤奋使他逐渐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书画家和英文作家。当他漫步在伦敦街头时,人们称他为“哑行者”,他的“哑行者”丛书为人们所熟知,并带来许多乐趣;同样,他的熊猫图也受人喜爱,美国人称他为熊猫先生。他以杰出人士身份被邀请参加美国总统卡特的就职典礼,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兴奋,更重要的是一种荣誉。同样的,作为祖籍是中国的学者,在1977年访问中国时,他也赢得了很大的荣誉,受到邓小平副总理的亲切接见。遗憾的是两天后,他不得不住进医院,两星期后死于癌症,原因是两年前他在纽约动过手术,但他自己不知真实病情。
  1977年访问中国是第二次,第一次是1975年春,返回纽约后他写了一本关于祖国给他留下的新印象的书,即《四十二年后重游中国》。他告诉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使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一些重要人物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以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快正常外交关系的发展。《重游中国》于1977年末首次在纽约出版,读过之后,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认为,他这种令人钦佩的想法非常成功。在书的结尾,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新中国完全不同于旧中国是一个标志,这不仅是她自己获得了新生,而且她将为稳固的世界其它国家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说中国在过去二十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是给人类注入活力的第一步,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将看到中国更多的变化,来给这些说法和预测以更有力的证明。”从这些话中,我们明显地感到他的最后的极其崇高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中国人的利益,而且也为了美国人民和其它各国人民的普遍利益。我钦佩生活中蒋彝那正直的品质,也钦佩他对所有的善意。我认为他去世后不久有必要写一些东西来纪念他。这些使我想起一篇在他建议下写成的文章,这篇文章于1976年交他审阅。现在这篇经他提示下的修改稿,便成了这本小册子的主要部分。在参观莎士比亚出生和埋葬的艾冯河畔斯特拉特福后,华盛顿·艾尔文字道:“虽然莎士比亚已赢得了世界声誉,迎得了各国人民的爱戴,人们将发现,在他出生的地方,没有赞誉之声,没有敬慕之语,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悦涌出来。”蒋彝和莎士比亚一样,也是诗人,而我作为敬重和爱慕他的故乡朋友,却不能够写出1976年所写的更好的文章来纪念他,感到非常不安。
  曾石虞
  1979年4月 中国长沙
  我所熟知的蒋彝先生
  我与蒋彝先生的最初接触始于1922年夏,那时我们在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前身)读书,同居一室,这屋里住着三个人,我与他主修化学,另一位主修数学。那是我们在大学的第二学年,我们学的课程有微积分、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这些课程都较繁重,但最难的是一年后开设的物理化学。上午要听课,下午做实验,晚上呢?我们要坐在书桌前,解答布置下的作业,写实验报告或复习、理解课堂上讲述的理论。
  回忆我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是有助于联想和启发(对蒋彝先生的了解)。在数学方面,无穷小的概念和应用,从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以前困扰着科学界几个世纪,对我们来说,当然并不比前代的数学家来得容易;在物理方面,牛顿第一和第二运动定律对力的质和量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这就是自然力的真实代表;在不考虑流体的基本性质与质量的前提下,热量却能与流体相比较;光曾经被认为具有波动性,而同时又推测光由粒子构成;人们认为磁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而不是电学的附属;探讨电学的作用是如此普遍,任何没有正确解释的现象,一经假说它所起的电学作用,就为人们所认知了,这些妨碍了我们对电学知识深入的了解,这是当时我们学到的一些令人困惑的物理学知识。化学方里,关于事物状态的陈述,也是不易弄懂的,原子是物体不可分割的最小部分,而同时,又认为原子能发射更小的粒子,甚至分裂;它们成对的出现,有时形成长链或环链,在另一些情况下,原子却又没有什么具体的组合,对称或不对称地排列在三维空间。当然这些理论与蒋先生在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无直接关系,但他却训练到一种自如的境界,他能摒弃解释自然的矛盾观点而探求到大自然的真谛,并能根据有关联的事实来解释自然的各种现象。这种训练深刻地留在他的记忆里,使他能够写出任何主题、长或短的文章以及使读者非常感兴趣的细节,对一个人来说确实需足够的关于中国绘画的知识才能写出“哑行者丛书”这样的书;然而关于中国书法的知识似乎少有人比得上他,并能用他那善于分析的头脑写出一部书法指南(《八法南针》)的书。
  他不仅用科学的头脑思维,而且还练出勤奋的习惯。如前所述,课程、作业很繁重,时间几乎不够用,必须解答许多作业题,有时是很难的题目,并且还要写很长的实验报告,这些报告之所以很长是因为每份报告包括:一张简洁的仪器作用,实验原理概述,一段简短的操作步骤说明,最后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数据及结果。在这么多的功课压力下,自然学生们不得不学习到很晚,经常晚睡觉,他比其他学生都要用功,几次考试他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都很少提及这些,似乎对此不太在意。我们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每个人都严肃认真地追求科学知识,没有时间娱乐,虽然同居一室,却极少有时间交谈,他自己的事就占用了很多时间,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是在进入科学救国路上的静默的旅行者”。他本来就该进入到这种必然的命运,路是崎岖的,布满荆棘,他沉着而有条不紊地越过这道障碍。
  一年半后我们分住在两个地方。虽然我们见面少了,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此外,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的字写得非常好,并且擅长绘画。我们当时想不到他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使他名扬海外。虽然我不知道他将来怎样,但我不会忘记发生在毕业前的一件小事,那是1925年12月的一天,一些同学闲谈时,我收到一封信,信中通知我的一篇用英文写作的短文将发表在上海的一家杂志上,杂志的内容是关于英文的教与学。当时我想着怎样以化学专业谋生,对通知单当然没有很大的兴趣,他站在旁边,似乎对这种专业之外的无心尝试很是赞赏,并且当时就评论了几句,这充分体现出他内在的良好修养以及潜藏着的英文写作能力,我确实很钦佩他的这种优秀品质;但我没预见到,不到十年,他就能用生动的英语写出他看到的、想到的,为人们所喜爱的文章、书籍来,而且还赢得了崇尚标准英语的英国人的尊重。对于他的极大的成功,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的喜悦。
  毕业离校后,蒋彝先生把他在上海的一所大学教书的职位让给我,我没有接受他的好意,也没问,他放弃这个职位后打算干什么。后来,听说他去芜湖当县长,芜湖是个稍大一些的县城,座落在长江边上。两年后,他调任当涂县长。当涂靠近芜湖,也在长江边上,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李白晚年寄住共族叔李阳冰家中,后归葬于此。从这儿坐几小时汽车就到了南京。当时我在南京工作,他邀请我去作客,在他的办公室见到他处理事情是那样从容不迫,我非常惊呀,想象不出,几年前还是一个学化学的学生,几年后却成功地改善了贫困穷人们的生活,压制了那些为容不仁乡绅的恶势力,他定是有一套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管理方法,因为这些都是化学家在处理问题时的基本原则。
  当人们希望他当更大的官时,他却有另一个更宏伟的目标——出国游学。他去英国之前到南京时,我送他一本《中国人看伦敦》,是一位在伦敦学了7年法律的姚先生所著,出版于上海,写的是作者在伦敦所经历与观察到的事情,姚在书中自豪地提到,有一次写信给《泰晤士报》的编辑,这封信发表在常是英国下议院议员们引以为荣的栏目里。这本书得到了公认,被普遍接受。但谁会想到这本书的读者由于勤奋胜过作者而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呢?蒋彝先生的著述在英国拥有众多的读者。他的画展不仅有大众参观者,而且还有象英国玛丽女王这样的参观者。他曾经与H.G.wells坐在同一张桌上听他称自己为世界编史家,他还有幸为象肖伯纳之类的杰出的英国人画过像,并作为他书中的插图,后来,他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
  1933年蒋彝到英国后,我们就没有通信来往。直到1935年,我留学柏林才开始通信。在一封信里他曾经友好地邀请我到伦敦作客并承担一部分路费,但由于学习太忙就没有尊从他的意愿。随后,当我收到他送给我的第一本他写的英文书《-个中国人的鉴赏力》时,我非常高兴,仓促地读了几页,立刻被他那坦率明澈的文风所吸引。看到这里包含的一些新事物有可能使西方学者感兴趣,我赶快写了封信给E.K.Scott女士,告诉她新出版的这本书。我认识这位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是在柏林的一个大学演讲会上,对她十分精通英文印象非常深,英语是她的母语,而且又精通德文。使我高兴的是非常愿意结识作者,并且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给予必要的帮助。他每次接受帮助后都及时地表示了感谢,我对此内心充满了感激。
  当日本大规模入侵中国后,我不得不匆忙结束了学业,于1938年夏返回祖国,并且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浩劫。看到周围受苦难的同胞,我没有时问去顾及几千里外的朋友,所以和在欧洲的朋友们的中断了联系。三十几年过去了,一天早晨打开收音机,突然听到蒋先生的名字,以及他曾对纽约市进行的评论,不久听到他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我后来通过朋友的帮助,让他得到了我的地址。没多久收到他从澳大利亚旅行演讲回香港后寄来的信,和信一起寄来的一个包裹,其中有一本一百多首诗的小册子,这些诗都是他到英国的最初三年里创作的。他在诗歌上的杰出成就也令我充满了惊奇,虽然在以前的日子里跟他亲近相交的时间也不算少,但从来不知道他还是位诗人,于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做事从不张扬。
  许多文章都从美学欣赏的角度评论蒋先生的绘画,而我只想说说他的诗。能通畅地创作出中国传统风格的韵律诗是不容易的。首先要选定某种约定俗成的诗体作为结构,按照压韵选择和组织字句,这种诗体从来就不代表什么明确详尽的意,但却必须严格遵守,然后,诗人用其独特的用词方法,使其富有魅力,深含蕴意,这与散文是不同的。全面掌握这种诗体与用词方法,必须是一个深入与广泛地诵读古代名诗。蒋先生的诗是按照这些诗体写成的,他的措词表达富有想象力,使读者非常高兴的是,虽然他的诗没有他的画润色多,但他亲手书写并印出来的诗,其结果不亚于他其他杰出的成果。按照这种说法,写诗是困难的,但理解诗所包含的寓意也是同样难的,这是因为中国语言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学上使用的每个字、每个词或每个短语都有多种涵义,只有相当通晓古代诗歌才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如果你拥有这种才能,那么,蒋先生的诗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这本小册子里的诗包含了多种主题。他的诗篇文笔精炼,有许多是对所到之国优美景色的细腻描写,还有一些述及他所遇到的荒唐滑稽可笑之事,充分体现出他的才智与诙谐,还有许多是对他在祖国的朋友及家人的深深眷恋,但更令我感动的是那些体现对正被侵略蹂躏祖国的深深热爱与关心的诗句。
  一般来说,诗是不大容易翻译的,尤其是中文诗,因为与汉语的字和词紧紧相连的含义会随着字词的消失而消失,因此给翻译的内容重新措词会变得生硬或陈词滥调。尽管这样,他的一些诗被译成英文,并不是翻译得有多好,而是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祖国强烈的感情。在小册子里,我找到了一首诗《神州》(指英文):
  坐沙吹作九边秋,隐隐笳声入画楼。
  落日西风最萧瑟,有人收泪看神州。
  这首诗写于1936年前,当时日军侵占东三省,并渗透到北京和天津附近。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毫无疑问政府要采取措施,尤其还有来自整个国家人民的强劲抵抗。然而闻所未闻的是,政府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面对这种令人痛苦的情景,难道一个远在几千里外的游子能不落泪吗?当然,那时还有来自中国共产党战斗的号声,大概是他离得太远而没有听到过这些。作为自己家乡的一任县长,他特别关心家乡的人民,这些体现在诗《却忆九江》中:
  每惭父老说微功,偶抚创痕涕泪中。
  合眼乡关推不去,西风到处有哀鸿。
  这里,哀鸿的意思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弊政给人民带来的悲惨景象。这首诗使读者感到诗人怀乡之心,他以后的作品充分表明他一直怀有这种心情。
  他对家乡的强烈眷恋之情,使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修养,从没有对一些外国异性的仰慕动摇过。例如,有首诗是赞美邻家少女抱猫时的优美姿态,另一首是赞美一位追求女性的男子在同他的情敌竞争时所拥有的良好教养。他同情那些自由女神爱慕者的小伙子们,不过他在这方面的态度是懂慎的,值得称赞,他从来就是那种如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写到的,凝视漂亮女人。而无一丝邪欲的人,这些可以在一首《示意》中看出来:
  灵犀一点结成痴,填海移山未肯辞。
  最是神仙真慧黠,不栽红豆怕相思。
  诗中红豆代表朋友或恋人之间相互深深的思念。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呢?是他对工作的全部奉献。
  他的作品包括两千多幅绘画和二十多部英文著作,以及一些中文书籍,他的画在欧美各地展出时受到普遍赞赏。他在中国画技的基础上成功地采用了一些西方绘画技巧来使作品更完美。我看过他的英文书籍,印象很深的是在其中穿插了许多中国风俗或民情,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寓言、哲学观点、名诗、名言、风俗习惯,以及古人的成就等等。不管在哪个国家发现什么新事物,他都要相应地和自己故乡情况比较一下。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值得一读。总之,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意愿使他在促进西方人了解中国人,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他的书中,还有许多值得赞赏之处,尤其是他的“哑行者丛书”,有一条谚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纽约、伦敦、巴黎也是一样。优美的景色都是经过劳动人民灵巧的双手创造并使之更美。他在描写这些城市宏伟大厦和巨大建筑物时,从来没有忘记提醒读者注意和崇敬那些为建筑物付出创造性劳动和艰苦工作的人们。此外,他还非常赞赏那些为拥有一块和平美好居地而斗争的人们。读者一定会喜欢他的书中的插图——对所叙述和描绘的事物感兴趣,并将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他的书把他和广大读者的心紧密相连。
  人们终于认识到他作为一名演说家、书画家、作家所作的大量工作——重大贡献。1955年他移居美国后,先后取得了许多巨大荣誉,“成功一个接一个”,他担任了美国文理协会的特别研究员,1956年被哈佛大学命名为phiBeta演说家,1958年当选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诗人联谊会会长,1969年成为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高级专家,并当选为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1973年后获得了几所著名高等学府颁发的荣誉学位、艺术学博士、文学博士;被选为美国杰出人物和世界名人,并被授予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因为他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美国成立二百周年纪念期间,他的名字同其他美国杰出人物的名字一起被永久地记录在册。
  直到1975年,离开祖国四十二年的蒋彝先生终于回来了。我在南京见到了他,他对解放后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欣喜万分,新中国给他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这一直可见于他访华后在香港的演讲中。更多的感触则见于他计划出版的英文书中他对祖国的强烈感受。我希望他正在计划写作的《重访祖国》-书能给读者更新的认识。他在作品中多次提到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很显然,他内心跟祖国人民一样的痛苦。看到中国人民正在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强国时,他跟祖国人民一样的高兴,他感到,他虽然在国外成为杰出人士,享有国际声誉,他的命运还是与祖国人民息息相关。九七六年十一月
  两绝句
  (1977年在长沙会见蒋彝后作)
  (一) 足迹循回遍五洲, 争传画记自西欧。
  难能四十余年别, 来写神州带画图。
  (二) 美誉佳名众口称, 文章书画博声闻。
  只因护国维家意, 不惜孤零现此身。
  (编后语:蒋彝先生(1903-1977)出生在江西省九江县,是一位国际知名作家、诗人、书画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英、美、澳、日、港等地研究、写作、讲授中国文化艺术,其丰富的著作大部分是用英文写成,在国外出版。他1977年回国访问其间突然旧病复发,不幸于10月17日在北京逝世,生前未能将在国外的著作、资料收集、带回国内出版,因此,现在要在国内全面、系统、深刻地了解、研究蒋彝的生平和艺术思想,要在翻译、出版、宣传等方面做大量工作;对于这些工作,目前还受多方面因素限制。有关蒋彝的生平、艺术资料,目前,国内较少,也较零散,因此,即使是零碎的,能收集到,也就更珍贵了。
  国防科技大学(长沙)教授曾石虞先生是蒋彝先生的同学、好友,他的这篇英文纪念文章是1976年用英文写成,1979年修改并自行印成单行本,当时在亲友中交流,目前国内存者很少,无中文译本。蒋彝之女蒋健兰女士、婿刘乃崇先生1992年6月在九江举办“蒋彝书画展”期间,将仅有的数册赠给九江的有关同志,编者有幸读到,深感珍贵难得,便请荣江弟译成中文,在《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刊出,以供更多读者纪念、研究;亦作为奉向蒋彝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的纪念品。]
  (本文曾请九江县一中英语教师顾菲同志校改)
  (本文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长沙)
  (译者单位:九江石化总厂码头)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抗日文存、土改回忆、古今乡贤、往事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曾石虞
责任者
胡荣江
责任者
蒋彝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却忆九江
相关作品
示意
相关作品
两绝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