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江故土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116
颗粒名称: 难忘九江故土情
分类号: K825
页数: 14
页码: 161-1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深情回忆了江西九江县桑落完小时期的校园生活,特别提到了杰出的师资团队、良好的校风和校长的敬业精神,以及一位同学勤奋上进的事迹。特别珍视尹宝珠老师的关心教诲,并对已故的老师黎继白校长表示敬意。作者与同学黄松木重逢,表达了永恒的友情。
关键词: 九江县 校园生活 人物

内容

(一)桑落完小忆旧
  江西省九江县桑落乡(现江洲镇)完全小学是我1951-1953年读书的母校。从小学毕业至今已经过去了55年。这期间,我走遍了祖国各地,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使我难以忘怀的仍然是童年的生活和情感。我深深怀念我的母校,怀念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怀念同窗好友。在这所学校里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桑落完小建于1950年9月1日,座落在九区九号乡(今江洲镇九号村)。它最初办在一个道院里(注1),到1952年春,因学生增多,教室不够用,即与区政府的房子作了调换。此处原本是地主的住所(注2),房屋约有400平方米,前后空场约1200平方米。桑落完小迁来后,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从此,这里书声琅琅,几十个农家子弟,背着书包,朝进暮出。
  1、雄厚的师资
  当年的桑落完小,英贤荟萃,人才济济。例如,校长李继白,南昌八一革命大学第二期毕业;教导主任饶习印,中正大学肄业;自然老师黄学珍,九江同文高中毕业;语文、音乐老师尹宝珠,九江高级师范学校毕业;地理老师万里河,高中毕业;算术老师熊骏,九江高级师范学校毕业。他们无论水平,还是人品,堪称优秀。这雄厚的教师阵容使后来的学生们歆羡叹慕!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师们所传授的课文和习题已逐渐淡忘,但总能回想起课堂上的意境和老师讲课的风格,譬如:有的讲课,逻辑清晰,简洁明快;有的讲课,内容丰富,细腻生动;有的讲课,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有的讲课,风趣幽默,扣人心弦;有的讲课,深入浅出,雅俗兼备……这些老师的风采在台前,攻夫在课外,背后是深远的底蕴。这底蕴就是他们知识深厚,爱岗敬业,诲人不倦,为人师表。
  当时,老师们工作热情很高,白天教学工作排得满满的,晚上还要去夜校教文化、教唱歌,虽风雨也不间断。例如,九号国营农场就是尹宝珠老师的“夜教学点”,她常去那里教职工唱歌,主要教唱《国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东方红》、《团结就是力量》、《江西是个好地方》、《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农场在桑落完小后面,离学校约2华里。尹老师每次去,都要我陪同。一来给她作伴,二来为她做帮手——她教唱哪首歌,我就在黑板上抄写哪首歌。其他老师也都有“夜教学点”。
  2、良好的校风
  在桑落完小读书期间,我深深感到校风校纪非常好,不仅有着良好的教学秩序,而且管理严格。放学时,学生要列队回家,除了按所住地段设路长,负责维持途中秩序,还有值日老师护送。若有学生旷课,班主任会随时家访,并及时向校领导报告。学生课问活动也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踢毽子、讲故事、捉迷藏等等。低、中年级学生课间活动,都有老师自始至终陪着。住读生用餐,由值日老师吹哨,叫开饭时,才拿筷子吃饭。
  每逢“六一”儿童节都要举办纪念活动——开展演讲比赛和田径比赛。演讲比赛的那一天,全校同学排着队,唱着嘹亮的歌曲,浩浩荡荡开进会场列队等候,然后一个班一个班列队进入,依次坐下,欢声笑语充满了会场每个角落。我有幸参加过两次登台演讲,一次是作为全区18所小学(注3)的选手,一次是作为全县小教系统选手。这两次演讲比赛,我都获得优异成绩,名列前茅。黄振扬同学参加赛跑和拔河比赛,也得过奖。
  良好的校风还表现在学校与地方的关系上——经常配合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活动,或与地方合作组织文艺演出活动。1952年春节,学校就带着一些师生和地方上的青年文娱爱好者,下到各乡演戏,如《卖身还债》、《游击队》、《打猪草》等。尹宝珠老师做导演,李继白校长、张万惠老师(时任洲头小学校长)和区干部刘克奎、罗由兴,还有我和高品润同学,都参加了演出。我在这三个戏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小孩。由于师生团结合作,学校和地方配合默契,演出任务都顺利完成,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了积极作用。
  3、可敬的校长
  桑落完小首任校长李继白,执掌该校八年之久,办学一丝不苟,默默地奉献于教育事业。比如,建校初期,为了选调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他不辞辛苦地做调查研究,要是被看中了,他就千方百计的要到手,不达目的不罢休。他对梅时华、我、张万质同学等几个“尖子生”,关爱有加,不时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寄托着校长对学生的巨大关怀。我们无不欣喜。1956年暑假,一些将要升高小的学生需要补习功课,可本校老师都放假了。怎么办?李校长毅然邀请已上中学的几位校友担任这一任务,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他让我辅导几位四年级学生的算术,当了一星期的“小老师”。有一次,我站在讲台上正给同学们算题时,李校长突然走进教室,来听我讲课了。他的来意非常清楚——看我讲的怎么样,以便给予指导,可见他对学生的责任心之重。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勤奋地耕耘于教坛的难得之才,在1957年竟没有逃过那一劫,真令人痛惜。他被错划为右派后,本是降职降薪留校使用,因个人性格悍直,不甘受屈,便自请离职,回到他的老家新港李家湾,教民校去了。
  李继白校长是学生印象中的“严师”。他的“严”是对学习和纪律严格要求,学生们却不因他的“严”而失去对他的亲近感。我同他就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使我亲而敬之。远的不说,就以最近的一件事为例吧:我接受《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编辑胡荣彬先生约写这篇文章的任务后,自然想到了李校长,请他帮助提供桑落完小的资料。为便于他回忆,我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出了12个问题供参考。信于2月8日发出,十几天之后,便收到他寄来的函件,打开一看,一股热流蓦地涌上我的心头。他用小学生作业本给我写了密密麻麻3页纸,对我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字里行间渗透着他对教育的钟情和对学生的爱。这位已年过八旬的老校长在信中说:“我近年来,双手有些颤抖,写字不听使唤。”在这种情况下,他竟如此慎重其事,我怎能不为之感动。
  4、难忘的老师
  随着几十度冬去春来的更替,小学时代的许多老师渐渐从记忆中淡漠,唯有尹宝珠老师的音容笑貌令我终生难忘。她的人格和情怀,她的教学风范,她的能歌善舞和她火辣辣的急脾气性格,现在想起来都历历在目。
  印象最深的,便是帮我解决住宿的事了。1952年5月,桑落完小推荐我参加九江县小学生“六一”演讲比赛。比赛将在县大礼堂举行,有复赛、有决赛,需要住在九江城里。那时我家很穷,我哪有钱住旅馆呢。尹老师看出了我的难处,就把我带到九江市区,安排在她的家里吃住。老师的关爱让我暖在心头,我的眼泪悄悄的滑了下来……这一份美好的师生情我始终珍藏在心里,会记住一辈子。
  令我难忘的还有作文中发生的一件事。尹老师教我们的语文,我们写的作文她常常会做一些批改,使我们受益匪浅。有一次,我写完她布置的一篇作文后,在上面写了这样一句不知轻重的话:“请老师不要改得肉麻了”。肉麻,是江洲农村常说的一句土话,即乱七八糟的意思。作为学生怎么能这样要求老师呢!我做出这种出格的事,尹老师当然不会放过。上语文课时,她一点没客气,先冷冷看了我一眼,然后叫我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我一顿。当时她是怎么讲的,一句也记不清了,但给我的教育却刻骨铭心,留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她那慈爱又严厉的眼睛仿佛总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我。
  2007年清明节,我回九江老家拜祭先人。完事后,想去看望很多年未见的尹老师。一打听,我已经于1999年7月3日因病仙逝了。天哪!我心里不禁冷战一串。尹老师走了,岂是说一声怀念、道一句感谢,能表达出内心的情愫呢?老师,如今您正在天国俯视着我们吗?您可看到那个当年惹你生气的顽童,正低着已花白的头洒泪挥笔呢。
  5、有志的同学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黄松木同学的面容和志气总是让我抹不掉。他13岁时才上学,在班里的岁数最大,且终日穿着一件黑色的对襟大褂,看上去像是个“小老头”。他能言善辩,快言快语,说话时如行云流水,我们当面叫他“黄丫头”。他学习很刻苦,理解能力也相当强,上完四年级后,跳了一级,直接升入六年级。他不止一次地跟同学们说过:“我还要上中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有志者事竟成。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1963年,他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江洲中学当老师,后来担任该校教导主任,直到退休。
  记不起是哪一年春节,我从北京回到老家江洲探亲时,同阔别20多年的黄松木见面了。他的脸上已出现皱纹,但是眸子里闪出兴奋的目光。他告诉我,他一直在打探我的消息,还从别人那里知道我事业有成,感到十分高兴。我俩促膝交谈,聊得很尽兴,真是:少小分别老大聚,陌路相见不相识;欢声笑语话童趣,少年情谊万世存。说起这次见面,还有一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我们是在我表姐李玉梅家里见的面,她家在洲头,黄松木住在蔡洲,两家相距20多华里,那天天又不作美,下了雨。可黄松木为了同我见面,居然打着雨伞、穿着雨靴,下午从蔡洲走到洲头;因他次日有急事要办,吃完晚饭后,又从洲头走回蔡洲。这次相聚,不仅增进了学友的情谊,更重要的是从中感受到久别重逢的快乐。
  6、悠久的桑落
  桑落完小这个校名来自桑落乡。桑落乡是清末、民国直到解放前夕张家洲的乡名。张家洲是块冲积平原,位于长江中问,是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地区,隶属江西省九江县。解放前,此地就有桑落小学,办在九号与六号分界处的一个庙里,叫“四王案”。1950年9月1日成立完小时,故沿袭旧校名。1955至1956年间,九区改称江洲区(注4),为便于对外联系的认同,符合行政区称号,将校名改为江洲完小。1960年又转为江洲中学(只有初中),并迁校到原九号国营农场所在地。旧校址于1961年拆除,即现在的是江洲镇人民政府。
  桑落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晚唐诗人胡玢以《桑落》为题的地质科学诗云:“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涨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据此,桑落洲晚唐前就已出现了。
  顺便说一下,关于桑落的来历,民间还有个传说:元末明初间,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朱兵败落魄,曾足涉这个冲积平原小洲,当时天气很冷,朱曾被重重桑树落叶覆盖全体,既躲过陈兵搜捕,同时保暖身体而幸免于死,后封此洲为桑落洲。是否如此,未及查考,仅述之。
  7、如娘的舅母
  文章写到这里,本应结束了。可是,回忆小学生涯,我不能不说到我的大舅母。因为我能顺利地完成小学学业,离不开她的关爱和付出。
  桑落完小离我家有10多里地,大舅母家离学校只里把路。小时候我的家境较差,要是在学校寄宿,交不起伙食费,父母亲只好让我背上粮食住到大舅母家。大舅母名叫潘三女,她没有文化,在学习上无法给我什么帮助,只能在生活上悉心照顾我。除了为我浆衣洗裳,还千方百计让我吃饱、吃好。那时,外婆和大舅已去世,大舅母带着两个女儿同外公、小舅、小舅母一起过,当家的是外公。外公很威严,我有点怕他,每当吃饭时,不敢到桌上多夹菜。于是,大舅母就在厨房里把菜偷偷的放在我碗里,上面用饭盖着。这样,碗里的菜、桌上的菜我都能吃到。多好的大舅母呀!“待我如同亲儿子一样。”那时我默默许愿,等长大挣钱,一定好好孝敬大舅母。谁料到,1960年9月,她却因心脏病医治无效,闭上了双眼,驾鹤西归了,终年46岁。当时我还在大学读二年级。我悲痛不已!常常在叹息时,不禁呆想:大舅母怎么也不等我参加工作就离我而去?您的大恩大德外甥儿还没来得及报答呢。如今,我已60有7。纵然年轮暗转,对大舅母感激之情,铭肌镂骨,不敢一日有忘。
  岁月是无尽的长河,这道滚滚流淌的长河能够沉积在我记忆中的,无疑是岁月里的金子。是呀,我就是在这金子般的岁月里,长高了身体,增长了知识,学到了如何做人。每当想起小学学习生活,美好的心情顿时会摇曳起来。
  注:(1)桑落完小早期校址在九号乡西边的前三教道院,该道院为九号乡地主史美育修建。
  (2)九区区政府所在地原是九号乡恶霸地主王国为、王国瑞的住所。
  (3)当时全区共有18所小学。其中完小1所,乡小各乡1所(洲头乡、蔡洲乡各2所);公立学校8所,民校10所。
  (4)九区原辖5个乡——洲头、九号、六号、官厂、蔡洲,改为江洲区时将5个乡并为2个乡——九号、官厂。
  (二)师恩难忘
  1953年,也就是我13岁时,考上了九江一中,我的中学时代便从此开始。一晃,中学时代就成遥远过去,但那些可亲可敬的老师,仍记忆犹新。
  我能念完初中,徐达贤老师起了关键作用。
  我家境比较贫困。在我将要升人初中二年级时,即1954年夏天,长江洪水泛滥,我的家乡——江洲遭受灭顶之灾,颗粒无收,家里供不起我念书。在这种情况下,父亲虽“望子成龙”,却力不从心,便萌生了让我辍学的念头。为此,他跑到学校找我的班主任徐达贤老师。徐老师听完家父一番诉苦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语重心长地说:“你这孩子品学兼优,将来会有出息,要是中止学业太可惜,家里有困难可申请助学金,还是继续上学为好。”徐老师的劝说和开导,打动了父亲。他想:既然先生有这番好意,何不听从呢,再说江洲仅有三个孩子考上一中,多不容易,就是砸锅卖铁也得送孩子读书。承蒙徐老师和学校的关爱,我享受了丙等助学金。就这样念完了初中。此后,又升入高中,继而大学,由大学踏人社会,工作在北京。父亲经常说,你能有今天,多亏了徐老师,不论啥时候,都不能忘这个大恩。徐达贤老师是教历史的,观看北京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乃他多年夙愿。1975年春节,我探亲回家时,顺便把他接来北京并陪同参观这两个地方。老人家如愿以偿,兴奋不已,返回九江后,还专程赴江洲看望我父亲。两位老人促膝相谈,互相致谢。第二年,得悉徐老师仙逝,我真是百感交集,悲痛万分。
  张肇杞老师的一句话,确定了我一生的职业
  高中毕业时,期末考试结束。这期间,同学们早就在酝酿报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我呢,比较喜欢历史,历史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智慧,照出愚昧,是经验和教训的宝库,温故知新的导师,很想报考历史系;我也喜欢哲学,这门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历来被看作最高意义上的“智慧之学”,又想步人哲学的殿堂。在这个人生的重要关头到底该如何抉择?此时,教导主任张肇杞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给我辅导志愿。他先问:“你打算报什么专业?”我如实地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然后,他斩钉截铁地说:“你报考新闻系吧,做新闻工作你比较合适!”当时,尽管我感到有点意外,但并没有丝毫犹疑。我回答说:“好吧,就听老师的!”因为张老师在讲那句话时眼里泛出自信的神韵,我完全相信这位师长的指点。1959年8月,当他得知我接到江西大学新闻系录取通知书时,脸上荡漾着满意的微笑;我对他也倍添崇敬之情。这一页通知书说明,老师对学生是多么的负责,又是多么的厚爱!大学毕业后,我即走上新闻工作岗位,起先在《大公报》做编辑,后被选调到新华社当记者,从1983年开始,历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北京分社社长,并获高级记者职称。如果当年我报考别的专业,比如历史系,今天的我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为张肇杞老师的辅导高呼万岁,并一直在想,倘苦见到了张老师,一定要向他三鞠躬。令人遗憾的是,张老师已走,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他了。
  我在高中入党,得益于朱向玉老师的帮助。
  高中生入党,在50年代来说,恐怕是凤毛麟角。可九江一中就有高二、高三学生成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在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的热潮中,被批准“火线入党”的就更多一点。那年上半年,朱向玉老师正在南昌进修。这位校团总支书记、我们班政治课老师回到学校后,看到我不在新发展的党员之列,便推心置腹地跟我谈了一次话。她说:“以前我离开学校回来.人家都夸你,说你表现不错,这次却听说你表现一般。你应该按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争取入党。”朱老师一直比较器重我,不知给我多少动力。她看到我成绩优良,通过做团干部,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提高了,在学生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为了使我更快地进步,又不失时机地鼓励我靠扰党组织,,写入党申请书。经过党团组织的教育和朱老师的帮助,在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末,1958年11月9日我加入了党组织,朱向玉老师是我的入党介绍人。跨进党的大门,对我以后思想进步、政治成熟起到很好的作用。转眼44年过去了,朱老师的一席肺腑之言,犹闻在耳。如果时光还可倒转,如果人生可以重复,我还想再次经历那真诚、坦率的批评和帮助。我离开母校后,很想去看望朱老师,可至今未能如愿。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的一句话:“老师的影响是永远的。”我常想,一生能遇几位好老师乃人生一大幸事,我就是这样一个幸福之人。换言之,在九江一中,幸运之神对我极是垂青。如今虽然我人之将老,但岁月的流逝并不能从我的脑海里抹去师生情。
  (三)怀念母亲
  母亲走了,留给我的,是无限的哀思和怀念。
  母亲哺育了我们兄妹二人。她生下我后,没有奶水。不知什么人说了一个土方子——吃蚯蚓能发奶。母亲真的吃了。可是,至今我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吃下去的,究竟吃了多少;至今我也不清楚,吃后她有何反映,奶水是否有了。可想而知,母亲吃的是“苦头”,为了儿子才心甘情愿的。从这件事情上,我更加体会到“母亲”二字的分量。母亲,意味着奉献;母亲,肩负着神圣的责任。母亲的养育之恩,是报答不尽的。
  母亲爱我,却不宠我。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一个夏秋之际的中午,母亲扛起锄头要下地干活,我却非要跟她去地里玩。母亲坚决不依,咆哮着大声呵斥:“地离家许远,要是你玩不了多久,哪个带你回家呀!”说着扭头就走了。可我还是紧跟在后面追赶。母亲随即转过身来,用锄头棍追着打我。当追到约有一人多深的水塘边时,我故意把脚上的一双新布鞋脱下来扔进水里。心想:你不让我去,我就让你白做这双鞋。懂事后,一想起此事,深感愧对母亲的关爱了。
  天下的母亲莫不因为给予而快乐。我小的时候,常常“寅支卯粮”。为了让我能上学读书,母亲和父亲一起,愈发辛勤劳作,省吃俭用,从不顾及自己。农忙时,风餐露宿,早出晚归;冬闲时,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一年到头没有歇气的时候。尤其可贵的是,母亲在劳累之余,还为我挑灯陪读,夜深无倦容。可以说,就是靠着父母这种勤俭的精神,我才能走进知识的殿堂。这种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总在照耀着我,燃烧着我,指引着我。
  1963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首都北京工作。我向双亲报告这一喜讯时,他们喜悦的神情立刻浮现在脸上。没想到,母亲突然冒出一句:“跑那么远做么事,就在公社干呗!”这话似乎有点滑稽可笑,但我明白母亲是舍不得让我远走,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是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没有上过一天学,一字不识。虽然她并不清楚北京究竟有多远,但她晓得公社离家是很近的。更有意思的是,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后,母亲立马改口了:“我说归说,还不是由你!”声音是那么甜美,且满脸写着笑容,还带着几分孩子的纯真,真是“知子莫如母”。当我离家赴京那天,母亲叮嘱:“常写信回家!”她站在大门外目送我很远很远。
  1991年父亲去世后,母亲从九江乡下移居城里,住妹妹家中。从此,老人隔一两年就到北京走一趟,住上几个月。她说:“在九江想儿,在北京又想女。”在这十几年期间,尽管我们兄妹及其他亲人都关爱老人,但是扪心自问:我除了做到生活上赡养外,对老人精神上的慰籍却不够。其实,儿女孝敬父母,不仅是满足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让其心情愉快,后者,往往容易被儿女有意无意的忽略。在这一点上,我确有愧疚之感。
  去年11月底,母亲病危中得知我们把她送回了老家江洲时,那暗淡的眼神突然爆出火星,翕动着嘴唇说:“我好高兴!”“我好满意!”这两句话只有我和妹妹理解——叶落归根是她的心愿,在她看来死也是一种安详的归宿。母亲享年83岁,有70年是在江洲度过的。此时此刻回到本乡本土,回到13年前她和父亲共同生活过的地方,老人自然心满意足。母亲弥留之际,我和妹妹一直尽孝身旁。12月8日夜里,她永远闭上了双眼。我们永远失去了服侍她吃一顿饭、喝一杯水、服一粒药的机会。
  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我专程从北京赶回九江,到母亲长眠的墓地祭拜,以寄托思念之情。
  (四)父亲的“遗产”
  父亲已离开我们18年了。18年的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东西,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形象依旧时时浮现,如在眼前。
  我从小就特别佩服父亲,他精明能干,很会为人做事。父亲头上有3位老人——生父、生母、过继母。他们都在上世纪50年代初相继离世。那时,父亲的两个同胞兄弟,一个在别人家打长工,只能自己搞到一碗饭吃;一个在部队当兵,也无法顾家。父亲以长子之肩担当起一家人的生活。3位老人的后事也全由父亲一人承担。他按照老家风俗,把老人都顺顺当当地送上了祖坟山。丧事办的有条有理,里里外外都应酬到了。不仅如此,四公公的丧事也是父亲帮助操办的。四公公与我公公同胞,家里很穷。他去世后,两个儿子没有经济能力为他办丧事。怎么办?父亲就同我大堂兄一起,鼎力相助——借钱、筹粮、买棺材、办酒水,连灵牌都是赊购的,总算按时把老人埋葬了。
  父亲是个农民,目不识丁,却对文化有一种强烈的追求。他把这种追求倾注在我和妹妹身上。那时,我们家生活贫困。可是,父亲不怕困难,和母亲一道,省吃俭用,下决心送子女读书。妹妹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因她自己不愿继续学习,便中途停止上学,在家务农;而我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并成了江洲公社里第一个在北京工作的人。好不容易一切都有了转机,可以报答父亲的厚恩时,老人家却偏偏离我而去了。回想起来,不禁泪眼婆娑。
  对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及侄辈的关怀,父亲也无微不至。起初,他带着两个弟弟驾船——在长江上给人运送货物,历尽千辛万苦,才把他们拉扯大。后来,他又千方百计为两个弟弟说亲,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各立门户。由于大弟生来憨厚,生活又很困难,父亲对他的子女格外关照,总是在他们身前身后嘘寒问暖。侄子中有人生病了,他时刻惦记着;有人没事做了,他又替他着急;有人找不到对象,他都要替他张罗。真是比自己的儿子还要操心。正如父亲所说:“看得侄子起就是看得兄弟起,看得兄弟起就是看得老子娘起。”父亲的这句话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给我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哲学和亲情观。
  生活中,父亲无论对亲戚还是朋友,总是以诚相待,乐于相助。这是所有了解他的人的共同评价。他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要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因此他一辈子过着节俭的生活。可是一旦别人有了困难,他总是二话不说,拿出自己家里仅有的去帮助人家。为此,母亲没少埋怨他,可是他总是说:“自己少吃一口也饿不死!”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他脸上的庄严与神圣。1949上6月,位于长江之中的张家洲(解放后改名为江洲)破坝,颗粒无收。灾民纷纷去江南——湖口县找活干。当时,父亲以驾船为生,船的载重量1吨多点。有些人坐船拿不起钱,父亲就开“绿灯”,允许他们赚到了钱再付还。类似这样为别人着想的事,父亲一生不知做了多少,难怪他的朋友很多,称他为“干爹”“亲爷”的一大堆,我都弄不清有多少个。常言道:“行春风,得夏雨,播爱者受爱。”由于父亲助人为乐,人家也处处给他方便。他办起事来常常是左右逢源。我的父亲是这般地为人处事,我看在眼里,便是对我最好的身教。
  父亲清瘦的身材,朴实的笑脸,睿智的眼神,响亮的声音,常在夜深入静时袭过我的心头。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又是一个高尚的人。尽管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家产,却留下了比这些更珍贵的财富——为人处世的准则和习惯。其实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最好的遗产。它能带给我们深远悠长的裨益,值得代代继承和传扬。
  我的父亲张万华,生于1908年12月9日,逝于1990年2月4日。我和妹妹已约定,在父亲诞辰100周年那一天,将分别在北京和九江举家纪念,深切缅怀他老人家。
  [本文作者张选国,男,1940年出生,江西省九江县江洲镇前埂村人。曾就读于江洲桑落完小、九江市一中、江西大学新闻系。曾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高级记者、新华社监察局局长、九江县北京同乡会会长。著有《应该怎样写作》等书,发表大量新闻和理论作品。其传略曾载家乡九江县文史人员编著的《九江古今名人传》(1997年版),《柴桑群芳谱》(2003年版),《来自桃花源》(2007年版)等书。]
  补白……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抗日文存、土改回忆、古今乡贤、往事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选国
责任者
李继白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桑落完小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