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峰路因正对庐山双剑峰而得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072
颗粒名称: 二、双峰路因正对庐山双剑峰而得名
分类号: K295.6
页数: 2
页码: 186-18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九江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街巷布局的变化。重点讲述了九江城内街巷的命名特点,以及马巷、孝子巷、螺丝巷的整治过程和双峰路的命名。
关键词: 九江县 历史 双峰路

内容

清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开始有资本主义萌芽,九江、姑塘汇集七省商船,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均超过明代;特别是清德化县人口猛增,是明代的十余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趋九江商品流通之利而迁来的,他们中间不少是商人、运输工人、农民、居民、手工者等非农业人口。清代九江城内街巷很多都以姓氏命名,谓之“×家巷”多达20余条。九江衙门南侧一条巷就是“宋家巷”。
  从鸦片战争到清末72年,我市民族工商业由萌芽到兴起,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前夕25年,民族工商业逐渐繁荣。九江府城在清代曾9次修建,街巷布局细密,市民住区密集。得到丰厚回报的商家纷纷争先恐后在马巷、孝子巷、螺丝巷置地建起自家宅院。这3条连贯窄巷全是麻石条路,各户拥挤根本没有考虑排水系统,每逢暴雨、洪水季节无法排水,各大宅经常浸泡在水中。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九江市长张远西,根据民众反映对这一地段重新进行整治,决定将马巷、孝子巷、螺丝巷在原有路基的基础上,两侧的大宅院统统后退五尺。然而这些大宅院基本按清代建筑模式建筑的,各户只将大门和天井或前厢房拆除即可。所以,这一带大宅院拆除厢房后,一进门就是正堂屋(厅)。拆除后由各户摊派修建统一的宽3尺、深3尺的地下水道,各户排水沟可直接向地下水道排水,路面上铺上石子细砂。从根本上改变遇雨水患之灾。
  拆除后,从马巷到螺丝巷整齐划一,站在县衙大门可以直接看到庐山双剑峰的雄姿,市长张远西命名这条路为“双峰路”。全长0.326公里,宽10米(《九江交通志》170页)。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历史、名家文苑、历史人物、往事钩沉及相关照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光中
责任者
张远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
马巷镇
相关地名
庐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