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中的马回岭之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068
颗粒名称: 北伐战争中的马回岭之役
分类号: K295.6
页数: 4
页码: 177-18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伐战争中江西战场的关键战役之一——马回岭战役。北伐军在九江民众的配合下,通过一系列重大战役,最终在南浔线进行的大决战中几乎使孙联军全军覆灭,使江西战局大为改观,并为苏、浙、闽诸省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北伐战争 江西战场 马回岭战役

内容

北伐战争是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所进行的一项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战争,也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一项群众性的统一战线的战争。
  1926年秋,节节推进的北伐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昌后,吴佩孚精锐顿失。北伐军总司令部即将军事重心放在消灭盘踞浙、赣方面的孙传芳主力上。孙传芳是从奉系中分出的,虎踞长江下游有年,饷裕甚丰,兵强马壮。他在江西的部队为邓如琢统辖的北洋军及其附属部队,合计约3万余人;进驻九江和南浔铁路的是第二、三方面军,为孙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为应对战场,孙联军人赣部队总数达10万余人,声势喧赫,霸气十足。孙传芳本人也于9月22日从南京来到九江,总司令部设在九江江面上的“江新”轮上,并调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领军舰前来助战。
  至此,江西遂成为北伐战争中的五大战场之一。
  在江西战场中,赣北是个关键性的战区。在整个战局中,对南浔铁路的攻夺,又是江西战役的焦点。江西开战以来,北伐军在九江民众的大力配合下,先后组织了攻占修水、武宁箬溪、德安、瑞昌王家铺、九江马回岭、永修吴城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特别是在南浔线进行的大决战,几乎使孙联军全军覆灭,使江西战局大为改观,并为苏、浙、闽诸省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据有关资料,兹就马回岭之役战况叙述如下:
  北伐军总结两次攻打南昌失败的教训认识到,要在江西战场上彻底击败孙传芳,一要消灭其主力部队,二要截断南浔路,卡住孙的“咽喉”,切断他的军需供给,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北伐军总司令部在制订江西战场的后期作战计划时,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和指挥系统,将攻赣各部组成左翼军(指挥官李宗仁)、右翼军(指挥官朱培德)、中央军(指挥官程潜)螅预备队(指挥官刘峙)等几部。各军担负的具体目标为,左翼军攻占德安、九江和永修;中央军攻占乐化,然后与左翼军会攻永修涂家埠之敌。右翼军左纵队攻蛟桥和牛行车站,右纵队先围攻抚州,再攻南昌。总预备队驻守奉新、安义,随作战进程参加作战。
  11月1日,北伐军总司令部发出向南浔线各要点总攻的命令。左翼军第七军和第四军的十二师首先向德安发动攻击。与此同时,独立第二师则向马回岭靠拢。德安守敌为陈光祖的一部,因陈己与周凤岐疏通,故刚一接触,即沿博阳河北岸向东南退走。七军再度占领德安。马回岭地处南浔铁路北段,北距沙河21公里左右,地位重要。其时据守马回岭的为敌3个混成旅,其中颜景崇部实力较强。敌军据守险要,布防甚严,于进攻不利。11月1日,从湖北阳新方面经山间隘路而潜入之北伐军贺耀祖之部队,毁坏铁轨一段,且在马回岭火车站纵火,孙军部队驰往该处救火者,猝不及防,突被北伐军开枪击乱,非常狼狈,但仍作应战准备。是时在德安的颜景崇,虽然得到急报派兵往援,但彼见来袭之北伐军仅二、三千人,颇为轻视,故将一旅之兵,分作数起运往,致被北伐军逐个击破。
  11月2日下午4时,第十二师三十五团、二十九团各一部在横山一举将敌击退,追敌至马回岭南端,敌军据险而守,北伐军择险而攻,战况惨烈。
  黄昏时分,天竟下起雨来,豆大的雨粒扑打在地上升起一层白烟。敌军利用这一气候,向三十五团阵地连续发动两次反攻,皆因该团各部戒备严密,未能得逞。
  午夜时分,伸手不见五指。敌军得到援兵,开始反攻,他们挥着刺刀与北伐军第三十五团第二营白刃决斗数次,最终被北伐军打败。然而,孙传芳部并不示弱,他们利用控制的铁路线,源源不断地从黄老门、沙河运来援军,把第二十师团团包围,企图一口吃掉。
  情势万分危急,第十二师指挥官亲到阵地前沿观察,见敌人敢于出击,判断敌军必有援兵驰至;一边派人与驻在离马回岭不远的第一军贺耀祖独立二师联系,请求支援。在救援未果的危急关头,幸逢追敌至德安的第三十六团完成任务后返至五谷庙,指挥官当即下令该团迅速加入战斗,插入第三十五团与二十九团之间的空当阵地,全力支持第三十五团,争取一举奏功;又令二十八团向敌右翼抄袭,以呼应二十五团、二十九团正面攻击。
  3日拂晓,东方刚露鱼肚白,三十五团正面之敌颜景崇部发动攻击,双方激战,乃至于刺刀相搏,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战事极为惨烈。所幸三十六团及时赶到,以一部向敌正面突击,一部由右翼猛进,将敌包围。血战一小时,敌势终呈不支,纷纷退却。
  在左翼与北伐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对抗的敌军,见颜景崇部业已顿挫,也相继退去。第十二师乘胜进占马回岭,残敌丢下大批辎重,向沙河、星子方向逃窜。
  4日上午10时半,敌军再次向北伐军猛攻,枪炮齐发,烟尘蔽日,十分凶猛。第三十六团部队严守铁路右边的高地。在机枪掩护之下,第三营从左翼进攻,于11时50分将敌人击败。此时,第二十八团向左翼推进,并派一营助战。第七军见友军赶到,乘势从右侧进攻,取得胜利,敌人全线溃败。马回岭之役遂告结束。
  据统计,北伐军这起战役“已知者阵亡营长一,重伤二,其余伤亡官长约二十余,士兵约六百余。”攻克马回岭,南浔铁路即被北伐军严密控制。孙联军后援不继,乱作一团。孙传芳得悉上述消息后,急急从湖北武穴返航至九江对岸小池口,及至九江失守,知大势已去,无可挽回,又恐周凤岐部断其后,乃乘快艇逃回南京,以败军之将的身份实现他的“短时期内就可以回到南京”的谶言。
  马回岭之役结束后,参战部队在给北伐军总司令部的报告中,对此次战役是这样陈述的:
  此次本军人赣,受七军李军长指挥。冬江两日在德安及马回岭之役,几陷本军于绝地,照预定计划,左翼于冬日拂晓总攻击,由七军击右侧即德安城及九仙岭一带之敌,独立第二师击左侧即马回岭一带之敌,本军任务则攻击德安城东北及万家垄之敌。乃冬日上午八时,本军三十六团已向骆驼山及孤山之敌攻击,三十五团已向万家垄之敌攻击,敌均顽强抵抗,经我官兵奋勇血战四五小时,卒将敌击破,将所有敌人之高山阵地概行占领。敌虽败退仍节节抗拒,且增援之敌‘由火车大批运到,本军陷在核心,左支右吾,昼夜转战,虽德安城于冬日下午三时即行克复,而马回岭方面危险万分。当时独立二师贺师长驻在孙村与马回岭相距不远,在一昼一夜间经本军张师长五次通告,催促其出击,并派军部吴参谋往效秦庭之哭,终不见出一卒一兵,幸本军官兵奋勇牺牲至七百人之多,始于江日上午将马回岭之敌完全肃清。使非本军者,未有不完全覆没者也……。
  主要参考资料
  1、上海《申报》,1926年11月
  2、章献《北伐战争在九江的几件大事》,1995年
  3、王俯民《蒋介石传》,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
  4、王心钢《张发奎传》,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1989年版
  6、中共档案馆《北伐战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7、九江市党史办《九江人民革命史》,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8、周慈忠等《九江史话》,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9、九江市志办《九江市志——军事卷》,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
  补白…………
  许德珩先生
  (1890-1990)
  熊俊桥
  先生长寿 长寿百岁
  岁岁 年年
  老翁小崽壮汉美眉
  故乡有口皆碑
  碑立柴桑
  碑立湓浦
  碑立匡山 浔水
  碑立甘棠
  碑立江州
  碑立于九江人民的心内
  先生长寿 百岁
  百多老寿星
  百岁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神州有口皆碑
  碑立五四运动
  著名的学生领袖史册功垂
  碑立九三学社
  救亡 救国
  建国 强国
  舍生忘死号呼振臂
  碑立新中国
  为了民主
  为了科学
  废寝忘食几十年无私无畏
  先生长寿 百岁
  百岁老寿星痴痂醉醉
  醉于书法 痴于诗歌
  诗书春秋有口皆碑
  诗辟新径一九一一《从军乐》
  摒弃古奥深晦
  口语入诗 白话写真
  贴近民众心扉
  笔走龙蛇 遗墨幅幅篇篇
  给魅力九江增彩添辉
  不拒求者 不讲润笔
  笔笔醉说人情味
  未像现代时之津津“名家”
  动辄日 费
  好人 长寿百岁
  百岁 午岁 万岁
  万岁 为祖国富强繁荣
  万岁 为人民鞠躬尽瘁
  为百姓造福 为家乡造福
  江州甘棠湓浦柴桑欢悦
  欢悦许德珩先生
  一位正宗土生土长的九江人
  历史为之
  高耸起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历史、名家文苑、历史人物、往事钩沉及相关照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崔若林
责任者
李宗仁
相关人物
朱培德
相关人物
程潜
相关人物
刘峙
相关人物
吴佩孚
相关人物
孙传芳
相关人物
邓如琢
相关人物
杨树庄
相关人物
孙联军
相关人物
陈光祖
相关人物
周凤岐
相关人物
颜景崇
相关人物
贺耀祖
相关人物
王俯民
相关人物
王心钢
相关人物
周慈忠
相关人物
许德珩
相关人物
熊俊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
武昌区
相关地名
虎踞镇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南浔区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瑞昌市
相关地名
马回岭镇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奉新县
相关地名
安义县
相关地名
沙河市
相关地名
横山区
相关地名
星子镇
相关地名
骆驼山镇
相关地名
孤山镇
相关地名
孙村乡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柴桑区
相关地名
江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许德珩先生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