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美国援华抗日飞行员的沙河农妇曹梅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067
颗粒名称: 营救美国援华抗日飞行员的沙河农妇曹梅英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172-176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时,九江地区成为抗战前沿阵地。国共两党在庐山举行了两次谈判,奠定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基础。
关键词: 九江县 美国飞行员 英勇事迹

内容

“卢沟桥”事变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九江水、陆交通发达,资源丰富,很快被日寇所侵占,鬼子兵迅速向庐山和沙河一带扩散,这里成为抗战的前沿阵地。
  此前国共两党在庐山举行了两次谈判,奠定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基础,吹响了抗日救亡的号角。
  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庐山脚下广大农民逐步组织起抗日游击队伍,协助抗日部队袭击日寇,保卫人民,维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这一带抗战力量活跃,日本鬼子兵不断向这里集结,沙河、赛阳盘踞了数百名日寇,并于1938年在蓝桥、冷水曹家垅、黄老门陶家垅以及石门涧蝙蝠洞连续制造了枪杀和烧死200多名无辜群众、妇女、儿童的悲惨事件,不断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无比仇恨。
  正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1944年8月17日下午一架美国B-25轰炸机在冷水上空坠毁,飞行员受伤跳伞,被九江县沙河乡冷水村1组农妇曹梅英等4人相救,并护送到庐山抗日游击队据点,安全脱险。当时人们只知道被救的飞行员是美国朋友,是帮助中国人民打日本鬼子的,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当地有汉奸、附近有沙河驻扎的日本兵,情况相当危急,容不得等待犹豫,保护伤员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人们渐渐淡忘了,甚至连这位飞行员的名字也不知道,唯有他们的抗日英勇事迹,中国人民永远也忘不了!
  获救人费尽周折寻故地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位飞行员带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安全回到了美国,不久从空军退役,在波士顿建筑公司担任过安全监督,到阿拉斯加州的一个牧场干过畜牧业保险,在美国许多城市干过多种多样的工作。几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忘记曾经在中国奋战过的田野、村庄。一直没有忘记冒险救助自己生命的中国百姓。他想写信,不知道地址;他想打听救命的恩人,又不知道叫什么名字。1988年春天,这位被救的飞行员打听到江西九江仪表厂总工程师李琴仁在美国海洋学院进修,向这位学者表达了迫切来华寻找当年遇险故地和救命乡亲的愿望,李是个热心人,立即写信到江西省和九江市有关部门反映这一情况,九江市外办干部邹德庸、陈世森及时到当年飞机降落的九江县沙河乡冷水村了解,找到了当年的飞机降落地点和当地群众,并会见救助美国飞行员的冷水村李家山曹梅英老太太。人们才知道这位被救朋友就是美国空军著名飞虎队员泰德·凯文尼。外办同志完成了美国朋友的嘱托,他们非常高兴,很快把这一喜讯函告了美国泰德。
  在大西洋彼岸的泰德接到九江市外办的复信后,心情无比激动,兴奋得几个夜晚睡不着觉,在家人和亲友的支持、帮助下,很快办好人境签证手续,作来华启程准备。
  半个世纪梦想终成真
  1990年10月6日泰德飞来中国,在市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次日上午专程来到他当年飞机降落和遇险的九江县沙河乡冷水村第一组李家山,市外办干部刘亚东担任翻译。泰德此时已经72岁,屈指算来离开此地已整整46年,他由乡村干部、群众带领,兴致勃勃大步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同站在路旁欢迎的乡亲们一个个握手、拥抱,用中国话大声招呼:“你们好。”并不时举起摄像机摄像,录下这热烈场面和难忘的时刻。在村民欢迎人群中,他首先深情地向大家介绍说:他叫泰德·凯文尼,1941年3月23岁时,志愿加入美国陆军部队服役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接受了飞行训练。1943年11月荣幸地编为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第14航空队的飞虎队员。他作为一个投弹手,在对日作战期间,执行了23次对侵华日军的轰炸任务。1944年8月中旬泰德患了黄疸和虐疾,本来应该回国治病,但是接到轰炸日军交通线的任务后,他带病投入了战斗,因为每当他在飞机上看见日本侵略者凶残地屠杀中国平民时,他就觉得应该好好惩罚这些侵略者。那天他奉命在九江投下最后一批炸弹时,突然被日军高射炮击中,机舱内浓烟滚滚,飞机失去控制,他第一个跳伞,落在九江县沙河乡冷水村李家山一片稻田里,被当地曹梅英等4人抢救,为他清洗、包扎伤口,并送给他一双鞋换上,请他食用茶点,护送到抗日游击队据点,后又转移到庐山垄抗日游击队大队部,在那里休息了七、八天,老百姓杀鸡的杀鸡,送蛋的送蛋,扯草药的扯草药,热情照顾患难与共的飞虎队员,经过短期休整,最后由游击队护送至星子县神灵湖渡口横渡鄱阳湖,途经都昌、乐平、余江、赣州,经过28天的艰难历程,终于回到了桂林空军基地。
  泰德说:几十年来他要寻找的就是飞机坠毁地和遇险救命人。今天梦想成真,我和我的太太无比高兴。
  他接着激动地说,当年他第一个跳伞,降落在一片稻田里。泰德仿佛在追溯记忆的源头,寻找他的再生之地。“不知稻田在哪里,我很想去瞧瞧。”当随行人员介绍当年降落的稻田建了曹家垅水库时,泰德一行登上水库堤坝,凝视面前一泓秋水。在这里,一片无际的山、水、田,他再度陷入沉思,他走走停停,看看想想,这个他曾经遇险得救的地方,似是熟悉,又是那么陌生。他感激这片再生之地,祝福它永远和平,永远幸福!
  热泪盈眶见恩人
  泰德一行此时继续漫步在故地的田野上、山林中、村庄里,他凝望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回忆说:“我跳伞时,负伤的右腿鲜血直流,痛疼难忍,正准备收伞隐蔽时,中国的一男一女发现了我。”当得知当时参加救护的人现在只有曹梅英老太太一人健在时,他立即要见这位救命恩人。此时老人正在路边放牛,泰德快步来到老人面前,顿时悲喜交集,泪流满面,他用那只青筋突兀的大手,拉着老太太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岁月的风霜,在他眉梢眼角间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但是他的感情仍然是那么浓烈,那么年轻,他高兴地说:“我坚信战后我会回到这里的,现在果然来了,难道这不是预言吗?”曹梅英说:“当时我是第一个见到跳伞的人,立即赶到现场,看见他的裤子沾满血迹,非常惊讶,但不知道眼前这位跳伞员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见他身体高大,白皮肤、蓝眼睛,就猜想是打日本鬼子的好人。”情况异常紧迫,伤口要包扎,又要防汉奸报信,鬼子搜捕,于是她和本村农民李德主、李德正、胡婆婆等人很快把受伤的飞行员扶进屋里,为他清洗伤口,用布包扎,并端来茶水和饭菜,让他充饥,帮他换了一双布鞋。看到当地群众如此友好,飞行员也消除了恐惧心理。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紧急处理后,立即开始转移伤员,他个头1米8,高大体壮,脚负重伤,疼痛难忍,不能行走,时间又不容再拖,大家非常着急,曹梅英首先站起来和李德正在泰德一左一右让他两手夹在他们肩上,一步一步前进,四人轮换搀扶,虽然气温不高,但每个人衣服里外都湿透了,一走一歇,七八里路程,不知走了多少时辰才到达庐山金桥一个密林覆盖下的游击队据点。待游击队战士作了妥善安置后,他们四人才放心分途赶回自己家中,好险啊!此时日本鬼子正在村里搜查,她们守口如瓶,不露半点风声。被鬼子兵威逼许久,群众没有办法才指着面前的庐山说,飞行员跑上了大山。鬼子折腾半天,一无所获,一场扑空。泰德说:“当时情况很危急,中国老百姓舍己救人,毫不畏惧,真是伟大。当时我们甚至看到山下日军搜索队在蠕动。”泰德耸了耸肩膀诙谐地说:“要是落到日本人手里,我们准会扒掉一层皮,都得去见上帝!”他喃喃地说中国人民为什么对我这样好,曹老太太为什么那样舍生救我呢!在场的干部和群众向他介绍说:曹梅英老人农民出身,家庭贫寒,未读书,不识字,虽无文化,可是非能辨,爱憎分明。青年时,就放牛、养猪,种地样样都做,结婚不到一年,1933年丈夫就病死了(儿子尚在腹中三个月),丈夫那时24岁,她自己22岁,当年冬月25日生下儿子后,无粮食、无油盐,自然无奶水哺养婴儿,好不容易东家讨点米,西家讨碗粥,孩子艰难地一岁、两岁、三岁成长。1937年著名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日本鬼子大举侵略中国,踞守赛阳、沙河的日军,经常到村庄,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百姓没有宁日。曹梅英只得出去避难,1938年10月她一头挑着儿子,一头挑着衣被,一步一步向战争后方的南昌方向前进,羊肠小道,寸步艰难,中午了,靠着路边村庄讨水、讨饭糊口充饥,天黑了,就在路边的牛栏栖身,走了几个月才陆续到达南昌以上的樟树、鹰潭、广昌等地,在那里过着牛马生活,是日本鬼子害得她有家难归,母子两人险些丧命在外,所以她特别崇敬帮助我们抗日的美国朋友,舍生忘死营救美国飞行员。
  在场许多人对中美两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结下的生死之交为之感动。泰德要记者为他与救命恩人曹梅英老太太在放牛草地前合影。3个月后,泰德将照片寄来,并在照片后写上:“我下次来,将在你们村庄与你一起喝茶。请写回信给我,好让我知道你收到了照片。飞虎队泰德·凯文尼1991.2.7”
  泰德访问中国后,在美国接受《镭岛时报》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人民是值得赞誉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工人和农民,白天做工、作田,可是到了夜晚,就变成了令敌人丧胆的猛虎!”
  1991年11月泰德第二次来到九江抗战故地,带着他太太邀请中国留学生在她家作客时的合影照片送给曹梅英纪念。当年曹梅英送给他的一双布鞋几十年来一直保存好好的,他说要献给美国博物馆珍藏。泰德第二次结束九江访问前,专门在九江宾馆设宴招待了曾梅英与她孙媳曹细荣,还说要送他们小珠子,让中美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九江市政府副市长周仰文前往宾馆,亲切看望了他,并代表市对外友协向他赠送了珍贵礼品——瓷都景德镇出品的镂雕烫金彩绘花瓶,上面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着:“和平、友谊”、“飞虎·泰德”等字样。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历史、名家文苑、历史人物、往事钩沉及相关照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祖淦
责任者
曹家垅
相关人物
曹梅英
相关人物
李琴仁
相关人物
邹德庸
相关人物
陈世森
相关人物
泰德
相关人物
凯文尼
相关人物
刘亚东
相关人物
陈纳德
相关人物
李德正
相关人物
曾梅英
相关人物
曹细荣
相关人物
周仰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
庐山市
相关地名
沙河市
相关地名
蓝桥镇
相关地名
沙河乡
相关地名
冷水村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李家山镇
相关地名
星子县
相关地名
都昌县
相关地名
乐平市
相关地名
余江区
相关地名
赣州市
相关地名
桂林市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