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故里考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052
颗粒名称: 陶渊明故里考究
分类号: K928.656
页数: 9
页码: 137-1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本文主要探讨了陶渊明的故里问题,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梳理和分析,认为陶渊明是寻阳柴桑人。
关键词: 九江县 历史 地理

内容

陶渊明是四、五世纪之间,在中国九江上空高悬着的一颗明星,他以独特的光芒照耀着当时的文坛,并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一直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是被鲁迅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头等人物”,田园诗的鼻祖,中国九江最伟大的诗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焉。”这是先生的自传,正因为如此,关于陶渊明是哪里人,故里在何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王漠《豫章十代文献略》上说:“考《通志》,渊明故里凡三处:一在瑞州府新昌东宜丰,今新昌也。一在南康府玉京山,一在九江府西南九十里柴桑山。”
  笔者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及史传和陶渊明诗文,从书本到实地,再从实地到书本,作了多次实地勘察和考据。现将自己的发现和看法陈述如下:
  一、东晋、南朝时期寻阳、柴桑的具体方位在现今的何处
  史书和陶诗中多次出现寻阳、柴桑的描述,搞清了寻阳、柴桑城的现今方位,也就可间接考证陶渊明的故里何在。
  颜延之《靖节征士诔》称:“有晋征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萧统《陶渊明传》,“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寻阳柴桑人也。”
  沈约《宋书·隐逸传》中记载“陶潜……寻阳柴桑人也。”
  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也依此说。
  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巨变,寻阳、柴桑的具体方位又是现在的何处呢?
  新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三、四册中都标有柴桑城名,位置在九江市西南方向8至10公里的地方。《汉书地理志》载:“豫章郡,高帝置”。“县十八,‘柴桑’,莽日九江亭。”
  唐《元和郡县图志》“柴桑故城,在县西南二十里。”
  臧励和1931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柴桑县,汉置隋废,故址在今九江县(即今九江市)西南二十里”。《嘉靖九江府志》:“寻阳城在府西一十五里,本汉寻阳县。隋开皇间,因水患移人,城为附廓,今鹤问赛是其处。”
  考寻阳县,西汉置,因处寻水之阳得名。
  永兴元年(304),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隶属江州,咸和中(328),温峤始将江北之寻阳移于江南湓城之南鹤问赛(今江西九江市西南18里)。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省寻阳县人柴桑县,柴桑乃为郡。《晋书地理志》说明义熙八年(412年)前后,柴桑城仍是江州和寻阳郡治所在,其址在湓城之南鹤问寨。
  柴桑(寻阳)城遗址坐落在九江市七里湖(又名八里)湖滩。东临七里湖,西依鹤问湖(赛城湖)。文化遗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布满了裸露的砖瓦陶瓷碎片,十分丰富。鹤问赛,今名赛湖村,1958年改今名。这是一处狭长的丘陵地带,南北走向,长约14里,平均海拔不到30米,最高处叫玉兔山,海拔才38.6米。这一带已发现有东汉、三国、两晋、南朝、隋、唐、宋墓近50座,其中纪年的有“永昌二年(324年)墓”,“大兴四年(321年)墓”,“咸和元年(326年)墓”,以及“晋梁州刺史梁使君”墓。
  遗址地势低洼,文化堆积层在海拔14至15米之间。涨水季节浸泡在水中,冬季水涸可观全貌。1985年1月江西省考古队对“六朝寻阳城”城址又进行了考查,结论是:“城址曾经是县、郡、州的治所。”即柴桑县,寻阳郡江州的治所。东晋与南朝、寻阳郡治柴桑,江州又治寻阳郡(《江西地名通讯》30期、1988)。
  1989年“六朝寻阳城遗址”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以上的考据可得知东晋、南朝时期的寻阳、柴桑城的具体方位在今九江市西南16里赛湖村旁的七里湖(八里湖)滩的“六朝寻阳城遗址”上。
  二、陶渊明究竟是不是寻阳柴桑人
  陶渊明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为了弄清陶渊明究竟是不是寻阳柴桑人,有必要先考证一下陶侃的居里所在地。
  《晋书、陶侃传》云:“陶侃号士行,本鄱阳人。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
  刘义庆《幽明录》上记载:“陶公于寻阳西南一塞取鱼,自谓地日:‘鹤门”。
  《陶侃传》载:侃以母忧去职,“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时人异之”。
  王谟《江西考古录·卷四》“鹤问湖”条云:“通志:九江城西十五里有鹤问湖,世传陶侃择地葬母,至此遇异人,云‘前有牛眠处可葬’,已而化鹤飞去。”
  《晋书·周访传》上记载:“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日:‘前冈见一牛眠淤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晋书》1580页“东晋周访寻阳县候。”陶侃与周访为姻亲。
  《都昌西源陶氏宗谱》载:“‘陶侃父陶丹’为吴太子舍人,封扬武将军,加封柴桑侯,赠太师,追封庆国公。……享年七十有九。葬寻阳鹤问湖仙居乡兴良社。”
  《秀溪谱》谓陶茂为陶侃第三子,居寻阳柴桑,任武昌太守。
  《都昌西源谱》谓陶茂乃陶侃的儿子,居江州寻阳东林,任武昌太守。
  《昌邑谱》云:“今寻阳西北山下,吴朝太子舍人丹之墓,即侃之父也。”
  侃后以功封柴桑侯(寻阳谱,潜山谱,黟县谱谓陶丹封柴桑侯,非),子孙逐家于此。(《龚笺》)。
  《陶侃传》排名第八子,光禄勋寻阳陶范于晋太和元年(366),为河南高僧慧永捐舍地建寺(初赐号太平兴国乾明禅寺,后改名西林寺)。
  《江西通志》卷一百二十“胜迹”云“陶侃母墓在府(今九江市)西白鹤乡。”
  陶诗中多处提到寻阳。
  义熙七年(411),有《与殷晋安别》诗,序云“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因居寻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
  义熙十一年(415)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宋传云:“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
  景平元年(423)冬有《答庞参军》诗一首,序云:“从江陵使上都,过寻阳见赠。”
  元嘉元年(424),颜延之为始安郡。萧传云:“颜延之为始安郡,经过寻阳,日造渊明饮焉。”
  元嘉二年,有《赠长沙公族孙》诗一首。序云:经过寻阳,临别赠此。”
  元嘉四年(428),《颜诔》云:“元嘉四年,卒于寻阳县之某里。”
  《止酒》诗云:“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城邑当指寻阳城。
  从以上的论证可证明陶渊明确是寻阳柴桑人,而且居住在寻阳城旁或寻阳城郊。
  三、南山是庐山的代称吗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饮酒诗》其五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杂诗》之七云:“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云: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戢描守穷湖。……延日识南岭……。”
  《颜诔》:“南岳之幽居者也。”
  关于南山究竟是指什么山,有多种说法
  有的说是指今九江市西南九十里的牛头山(柴桑山)
  有的说是指今宜丰县澄塘乡秀溪村旁的南山。
  有的说是指庐山南麓,今星子县。
  其实以上说法都是不确切的。
  《九江府志》:“庐山在府(九江市)城南十五罩,古称南障山。”
  太元十六年(391),江州刺史王凝之集中外僧徒八十八人,在庐山翻译佛经,据《出三藏集·阿毗昙心经序》云:“其年冬,于南山精舍,提婆自执胡经,先译本文。”
  (东晋)庾亮《翟征君赞》……景命不延,卒于寻阳之南山。
  (宋)黄庭坚《濂溪江》序:“白云蒙头兮与南山为伍,非夫人攘臂兮谁余敢侮。”
  (元)文矩《九叠屏歌》:“吾闻匡山云锦九叠之胜神所栖,界天绝壁云为梯。却容三十六帝有外臣,尽乞南山种三秀。清水黄尘一回首,庐君此意君知否?”
  杜宣《东林寺二首》:“今朝又到东林寺,屈指光阴五七年。……松怀残雪添刚气,庙对南山看紫烟。”
  (清)李明睿《庐山续志序》:“至若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即匡庐也,不露庐山一字。陶之诗即庐山真面目也。”
  古直《笺》:“南阜,谓庐山也。凡诗中南山、南岭、亦即庐山。颜延之《陶徽士诔》又谓之南岳。”
  《考古》1984年第8期《江西九江市发现宋墓》载:“1983年元月,九江市赛阳公社汤桥一队社员程先水作新屋平整地基时发现一座宋墓,发现墓的地点名绿豆山,位于庐山西北麓。从墓志得知,墓主为‘寻阳陶府君十九郎。“讳仁想“即寻阳之盛族,五柳之明宗,始祖相承,本柴桑人也,居庐岳之西北,甘泉乡侯溪社’,‘於大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七月六日寝疾而终。“享年四十有三一当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殡于土名家舍林祖墓营东本地也。’距今有一千多年。”
  经过论证可得知南山就是庐山的代称,在宋代庐山的西北麓居住着陶渊明的后裔。
  四、陶诗中的地名考(彭泽、上京、南村、东林隈、曾城、斜川、栗里、桑树颠)。
  1、彭泽:萧统《陶渊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遗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归去来兮辞》“彭泽去家百里。”
  考《晋书·地理志》及《古今地名大辞典》:“彭泽县,汉高帝所置。晋时先后隶属豫章、寻阳郡。故城在今湖口县东三十里。”(即今湖口县流泗乡一带)。
  走鄱阳湖、长江水路到今天的七里湖约105里。
  2、斜川、曾城、醉石
  《游斜川诗序》:“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咏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按,独秀中皋……。”
  《游斜川》:“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各矫呜鸥。趔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斜川最为难考,很多人不知是什么地方,有人认为在今星子县磨鹰岭。
  东晋东林寺住持释慧远《游石门诗序》:“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鄣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期地之奇观。”又诗云:“蹇裳思霎驾,望崖想曾城。”目鄣山为曾城与陶诗同。
  慧远《游》序中有“体绝众阜”,陶《游》中有“独秀中皋”。慧远《游》中有“则翔禽拂翮。”
  陶《游》中有“水鸥乘和以翻飞。”慧远《游》中有“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陶《游》中有“迦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慧远《游》中有“感良辰之难再”。陶《游》中有“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笔者曾亲临石门涧,亲眼看到带条纹的石斑鱼在悠扬溪水中驰游,亲耳听到美丽的布谷鸟在幽静的山谷中高鸣。
  郦道元《水经注》:“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门高耸,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其下有磐石,可以坐数十人,冠军将军刘敬宣每登陟焉。”释慧远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陶渊明又是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慧远、刘敬宣常游石门涧,陶渊明所游斜川必为石门涧无疑。陶《蜡日》“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章山,即为鄣山。(唐)白居易《游石门涧》:“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独有秋涧声,潺湮空旦名。”不知什么原因石门涧到唐宋以后就逐渐湮没,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开发游览。所以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都找不到斜川的踪影。
  《豫章诗话》“陶渊明所居栗里,两山间有大石,仰视悬瀑,可坐千余人,号日醉石。”
  陶《游斜川》“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南史》“陶渊明先生弃官来归,篮舆时往来庐山中,醉则卧在石上。”后世所传的渊明醉石,当在石门涧。
  因此斜川、曾城、醉石都在九江市南三十里,东林寺西南十里的石门涧。
  3、栗里,桑树颠。
  萧统《陶渊明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粟里不见于陶诗,但见于萧传。究竟有没有栗里多年来争论不休,有认为是“某里”的笔误,有认为栗里就是陶渊明的故里,在山南。笔者认为栗里就是到庐山去的半道。据《九江市浔阳区地名普查资料》记载,今十里铺附近有一座小山,名叫栗树岭,古时因岭上多栗子树,故名。岭南面庐山莲花峰,莲花洞的清泉经栗树岭前,过十里铺,北流人长江。古时居民聚居的地方称“里”,栗里是因里的辖区内有栗树岭而得名,古时上庐山和到南康多走东干道至吴障岭,岭南下有巨石,镌“吴楚雄关”四字,古刻也。从鹤问赛到吴障岭,必经栗里,栗里也正好是半道。栗里即今天的濂溪墓旁。
  4、上京、南村(南里)
  《还旧居》“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关于上京的争论也很多,有认为在星子的玉京山。有认为是指京城建康。
  但到底是哪里,我们在陶诗中找答案。
  《凝石九首》“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探。”
  《赠长沙公族孙一首》:“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从上可知陶渊明家住长江边。
  《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林室顿烧燔……舫舟荫门前……。”
  《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噗田舍获一首》:“戮力东林隈……扬械越平湖……。”
  说明家离东林寺不远,故居门前有湖。
  《归田园居》五首,第一首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故居的格局和周围环境又是怎样的呢?由第一首可知,这是一个住房不多,占地面积有十余亩的方宅,方宅之内,堂前桃李相杂,屋后榆柳成荫。方宅的南面对着南山(庐山)。第一首说:“开荒南野际,”第二首又说“种豆南山下,”说明在方宅和南山之间还横亘着一片田地。此外,方宅的附近还有特别的村庄,中间有路可通,陶渊明和邻村的故老“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共话桑麻。
  《止酒一首》“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陶渊明故居上京的地望:靠近寻阳城,面对庐山,背临长江,门前有湖,离东林寺不远,从长江乘船可以直接到家门口,离彭泽一百余里等。
  这个上京里就它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来看,应该就在九江市西南十六里的白鹤乡鹤问赛旁的玉兔山下。鹤问赛,今名赛湖村,1958年改今名。这里依山傍湖、近江、靠城。东西两面都是面积万亩以上的湖泊,东边湖明代叫陶家湖,现名七里湖(也叫八里湖);古时是通向长江口的重要港口,从这里乘水路可直接到达京城建康,也许古时此地就可能叫做上京(上京城去的地方)。
  南村(南里)就比较好理解。《移民》“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饮酒二千首》:“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史记·萧相国世家》:“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
  南村(南里)大概就在寻阳城的东南郊,即茅山墩(今茅山头、开发区)一带。
  茅山墩与寻阳城隔湖相望。古时可能有路或渡船相通。一九八三年在茅山头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这里也有东晋、南朝墓群。出土了一批青瓷器物。其中有瓷官印一文,文日“别部司马”。从茅山墩往东南五里处有石塘铺(今十里铺),这里是通往庐山的必经大道,自古有之。
  萧统《陶渊明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友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晋书》“弘后见,辄于林泽间候之。”由于南村离寻阳城很近,庞通之可随时探听到陶潜往庐山的消息,才可以将陶的行踪及时报告给王弘,便于半道摆酒,才可以“俄顷弘至”。弘以后想见陶,才可以于林泽间候之。
  陶渊明与东林寺高僧慧远有过方外之交,暇时尝游憩东林。正因为茅山墩与东林寺相距仅十余里,陶虽有脚疾,仍可篮舆往返,并常去与慧远洽谈。
  五、七条结论
  通过以上考据和论证,得出七条结论:
  一、陶渊明实乃江州寻阳郡寻阳县(柴桑县)人。
  二、“上京里”乃寻阳城郊的鹤问赛,即今九江市西南十六里的赛湖村
  三、“南村(南里)”乃寻阳城负廓东南,即今茅山头开发区一带。
  四、栗里乃真正的去庐山半道,即今濂溪墓旁的栗树岭下。
  五、南山可为庐山的代称。
  六、斜川、曾城、醉石都在石门涧。
  七、古寻阳城遗址在今九江市西南十六里的七里湖(八里湖)滩。陶渊明可称为最伟大的诗人。是九江市最有名的名人,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历史、名家文苑、历史人物、往事钩沉及相关照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吕乐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