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江乡情的信函(十一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043
颗粒名称: 关于九江乡情的信函(十一封)
分类号: F618.1
页数: 9
页码: 114-12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中国美术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蔡若虹在多病的九十高龄之际,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为中国美术事业作最后的拼搏,并亲笔写出两本回忆文集和一些美术文章、诗词。他多次给亲友写信、题词,倾吐肺腑之言,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
关键词: 九江县 名家文苑 信函

内容

[说明:新中国美术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蔡若虹(1910 - 2002)先生,在多病的九十高龄之际,仍以惊人的毅力为中国美术事业作最后的拼搏,亲笔写出两本优美、精练、深刻的回忆文集和一些美术文章、诗词,并多次给故乡江西省九江县政协(原县档案局)胡荣彬,《九江日报》“画廊”专版主编谭毓智,九江市双峰小学教师、其侄女蔡报芝等亲友写信、题词,倾吐肺腑之言,这不仅是对收信者的信任、鼓舞,更是他对故乡的热爱、思念,反映出这位老艺术家可贵的文艺观、历史观、乡情观,使他晚年的文艺思想更加丰富、深刻。我们在蔡老逝世五周年前夕,发表这十一封信及一些题词,为读者了解、学习、纪念、研究蔡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标本。]
  (一)
  胡荣彬同志:
  十月十三日来信及所有附件均已收阅。你热心为桑梓服务,贡献颇多,殊为钦佩!兹将来信所询各点,简略答复如下:
  (一)我已届八十六岁高龄,身体欠佳,耳聋腿软,手抖不能写毛笔字,你要我题写书名之事,实在很难办到,这是要请你原谅的。
  (二)我的著作三种(《苦从何来》、《若虹诗画》、《蔡若虹美术论文集》)市面上早已买不到,我自己保存的,也早已送完。幸好,今年底即将出版的《蔡若虹文集》约50万字,等出版后我一定寄送你一册,请你指正。
  (三)你为我收集的作品目录,很不完备。我已将我的著作名称及项目填写在目录的后面,兹附上,请你过目。
  (四)上海文联的杜宣同志,是我的老友,我把他的通信地址弄丢了,你如果知道他的详细地址,来信时请顺便告诉我。
  (五)蔡晓晴的住址是:北京丰台区太平桥东里18楼。
  (六)《基本情况表》我已填好,兹一同附上。
  专此即致
  敬礼!!
  蔡若虹
  1995年10月27日
  胡荣彬同志:
  你用包裹寄来的资料及手示均已收到,《光明日报》书评周刊上发表的文章(附注)我也看到,《博览群书》也把你发表的书评寄给了我。你为我搜集了这么多的资料,又亲自写文章宣传,我内心十分感谢!
  你已经提升新职固然可喜可贺,但是我非常高兴的是你已经开始写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是认识真理,评介真理的真实本领,是直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硬功夫,再加上你经常不断地实践,这种本领将在你不懈的努力加强修养中得到更多的成果,你的写作前途将是光明灿烂的!
  你的新职是一种专门的单一的类别,仅管内容丰富,可是你早已驾轻就熟,在时间上不用成天地守着不动,我以为它并不妨碍你加强修养、多读书、多看报、多写作的互相配合,你的字也写得好,我以为你今后可以学学电脑打字,这可以节省你写作的时间。
  我今年九十一岁,我不得不告诉你,老人过了九十,简直是一天不如一天,精神衰退得非常迅速,耳聋更加厉害了,两腿无力,走不了几步路就感到很累,特别是执笔的右手抖得更厉害了,今年一月间还写了不少字(包括毛笔字),可是现在不行了,拿起笔心里就发慌,写得不像样子。因此,你要我写招牌,我实在办不到,这要请你原谅!并请你转告同乡好友,今后不用再要我动笔了。千万千万!
  杜宣在上海仍然健康无恙,他是书法名家,你不妨请他写招牌,他是热心乡梓的。
  送你照片一张,这是我过九十一岁生日拍的。
  专此敬礼!
  蔡若虹
  2000年4月4日
  (附注:即2000年2月24日《光明日报》胡荣彬《画家蔡若虹的耄耋之火——评(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
  荣彬同志:
  4月26日来信及为我收集的许多资料,特别是我30年代的漫画,我非常感谢!你的至诚至恳感动了我,今天精神好,我提毛笔写了九个大字(附注),寄给你请你过目。
  我有个书信朋友,正在搜集我30、40年代的旧作,想编一本书,定名为《昨日的花朵》,内容分三个部分组成:文化围剿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时期;目前,他已经收集到IOO余幅,土地改革时期的作品已经全收到了,其余两个部分还差很多,你为我收集的《大众生活》上的作品恰恰补了他的空缺,所以得寸进尺,又要请你费心费力。
  《大众生活》、《新生》、《永生》,这都是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在文化围剿时期的三个化名,每一期上都发表了我的作品四幅,这都是3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我想请你继续为我收集这些作品。
  《漫画生活》、《生活漫画》、《自修大学》,这些刊物当时也发表过我不少作品,如果你能找到这些刊物上我的作品,也请复印后一同寄给我。
  时间不急,最好今年七月前后能够达到目的,如果办不到,也请来信告诉我。
  你是个大忙人,你的工作很繁重,我又打扰你,请你在比较空闲时为我出力!
  专此问好,祝健!
  蔡若虹
  2000年5月29日
  (附注:即馆名题字:“江西九江古今名人馆。九一老人蔡若虹(章)”。同时又为荣彬题词:“人生能有几回搏”荣彬同志欣赏。九一老人蔡若虹两千年五月。(章)”)
  (四)
  胡荣彬同志:
  你的前后来信及附件我都收到了,没有及时回信,是因为我今年的记忆力衰退得历害,往往提笔忘字,以致第三部回忆录《流着眼泪的爱》写不出来了!这部回忆录是专门写我两次参加土地改革时与那些老实的贫雇农的交往,我现在连原来的腹稿也忘记了,今年我九十一岁,这种现象看来也很平常,人是不服老不行的。
  我前信中要你为我搜集旧稿,是西安李高信没有找到的,所以我拜托你。
  我是九十一岁的老人,不可能经常与你写信,九江三个侄女,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写信给她们了。
  谢谢你的帮助!
  蔡若虹
  二000年七月廿八日
  (五)
  荣彬同志:
  我这次生病(从三月底至四月二十号出院),让我衰老了十多年,连写封回信的力量也很小了。我非常感谢你为搜寻我的旧作所出的力量;今后若还有此事,请你直接与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李高信同志接洽,不必要我转寄,我今天才将你寄来的稿件寄出,因为这些作品我早已忘记得千干净净,我对你感谢不尽!你寄来的文章(附注)很好,很全面,很务实;可是我现在无力推荐,只好等机会了!我今后不可能与你通信了,希望你笔健,多写好文章!
  蔡若虹
  2001年4月22日
  (附注:即《延安圣火的延伸——评蔡若虹(赤脚天堂)》胡荣彬,此文后刊于2001年11月中央党校《串华魂》月刊。)
  (六)
  毓智外孙如晤:
  接到你的来信和几份九江日报,我非常高兴!在仔细看完“画廊”之后,兴奋之余,马上提笔给你回信。
  你主编的“画廊”没有一点歪风邪气,这是令我高兴的首要原因;到底是九江美术界根本没有歪风邪气,还是“画廊”本身没有歪风邪气,我不得而知;但是在我看来,“画廊”上的美术作品,显然是经过挑选的;你寄给我的“画廊”,也显然是经过挑选的,我不知道你挑选的目标是思想作风的高下之分,还是艺术作风的优劣之分,但是我总希望,你是从好作品中挑选更好的,不是从坏作品中挑选较好的。总之,从我所看到的“画廊”来说,作品的水平都不低,有的可称精品。从九江日报的新闻报导来看,尽管我只粗略地过目,也觉得这是编写得生动活泼的报纸!
  你要我为今后的“画廊”说几句话,我今年八十九岁了,说话总不免老生常谈,我认为“画廊”只要牢牢记住“二为”与“双百”的特殊关系就好了:“二为”是方向、是目标;“双百”是为“二为”服务的手段,手段需要为达到目标服务,离开了“二为”这个伟大的崇高的目标,“双百”很可能就钻进了“象牙之塔”。
  你的来信也写得亲切,完全做到了公私兼顾;你称我嫡叔外公,所以我开头就用外孙称呼你。你对我的称呼引起了我小学时代的回忆,记得我十来岁的时候,你的外祖父蔡仲卿常常来看望我的父亲,我开门时一看见你外祖父来了,就连连喊叫“标哥来了,标哥来了!”标哥是我的堂兄,他的父亲蔡甘筠是我的三伯父,是我小时候非常尊敬的老人。
  我患糖尿病多年,耳朵完全聋了,助听器不起作用。双腿乏力,行动非常不便,已经多年不参加社会活动。可是精神颇佳,目前正在为两本书写作,但记忆力衰退,经常提笔忘字,九十岁我可要全部退休了!
  不多写了,请为我向九江美术界同仁问候,祝他们为国争光!
  问候你全家!
  蔡若虹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一日
  (七)
  毓智如晤:
  两次寄来九江日报均收到,画廊也都看过,很好!我因赶快编写两本书,一本文集、一本回忆录,令媛来时,我也没有好好招待,也没有及时回信,务必请你们原谅!
  现在回忆录已经写完(十一万多字),已寄交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大概明年春季可以出书。另一本文集,也将在这个月底出版,届时一定寄给你不误!
  九江大水为灾,我天天看电视、看报纸,经常有九江的消息;幸有解放军大力支援,没有遭受大难,这是万幸!记得儿时,有两次遭迂大水,满街搭起跳板,行人在跳板上慢慢步行,板下都是水。有一次我家住在孝子坊,水进了屋,我成天坐在床上,青蛙在床下水中阁阁地叫,那时无知,还想到如果能坐在床上钓鱼就更好了!
  你每次的来信我总是要看两三遍,你的字写得好,看了叫人高兴!你的信也写得婉转动人,你的漫画独具一格,与那些人云亦云的作品颇为不同,可见你的创造力是非常突出的。前些时候九江胡荣彬来访,我问他认不认得你,他说你是九江有名的画家,可见你在九江是很有地位的。
  我以为,你不应当只顾编辑工作而不兼顾其它,你应该有一个从事写作(写文章和画画)的通盘计划,我以为你一定能够在写作上取得良好的成绩!
  我身体不好,主要是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大大地衰退,写这封信停了好几次,主要是提笔忘字,忘得非常厉害!
   “画廊”今后不必再寄来。专此问候你全家!
  蔡若虹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六日
  (八)
  报芝:
  来信早已收到,我在今年十月到欧洲去了半月,到了巴黎、罗马、威尼斯……等城市,看了不少美术作品,这些城市旅游者很多,特别是意大利,简直大街上都是外国人。目前穿衣服都很随便,都喜欢穿棉织品,不喜欢化纤,都喜欢穿运动服,一件布衬衣,一件毛衣,一条肥肥大大的长裤,一双运动鞋……几乎青年男女都是如此。不熨发,女人短发,男人长发,都颠倒了。衣服红黄白绿,各色都有。在广场上简直令人眼花缭乱。东西很贵,我连一顶帽子也买不起。罗马清洁工罢工,满街香烟头儿,所谓物质文明,不过如此罢了。
  你的孩子集邮,可是我没有时间去搜集,务请原谅。我的生活情况请看我给报逵的长信。我的琐事很多,请原谅。
  问候你爱人,谢谢他关心我!
  四叔(若虹)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九)
  报逵、报芝、报华:
  我是十月三十日号乘火车从南昌回到北京的,一切均好,请勿念。
  在九江时看见你母亲身体很好,你们三姐妹和爱人、孩子都好,我真是高兴!这次还乡,和五一年回家不一样,什么都变了,连市容也变了。这是好现象,年纪大了,总是希望后代过得好,总是希望家乡有新的气象,这次我可以说是有些满足了。不过在九江时,把你们忙得不得了,而我却两手空空,请你们原谅吧。九江市文联有个魏宏斌同志,是他陪我回南昌的,请你看见他时代我问好!
  问候你母亲和你们全家!
  四叔(若虹)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附注:收信人蔡报逵、报芝、报华均为蔡若虹在九江的三位侄女。)
  (十)
  报芝:
  你八月十二号的信我昨天(九月十五)才收到,是不是你写得早付邮迟的缘故呢?我家因修缮房屋,家中全都乱了,而且吵得厉害,我只好搬到晓晴家里住了四十多天(自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二十四日)。这期间,台湾的报禧带家眷(妻子、女儿、外孙女)来北京看望我,送了许多东西,谈了不少话,可惜我耳聋听不见,也不好多问,由梁子勇(我大女婿)请他们吃了一顿饭才走了,他八月十四来北京,八月二十去上海,二十五回台湾,他来时你二哥托他带了一封信给我,说他已退休,现在给一所大厦看守房子,是守夜,工资不多,他的女儿定居美国,生活平平而已。另外,他在信封里寄了十多张照片给我,都是在九江为你母亲祝寿照的。他这封信是八月十四日写的,他的住址是台湾基隆市暖暖区、暖碇路。他说明年秋季或可回九江一行,如果经过北京一定来看我。你说你写三封信他都没有回信,是不是地址写错了呢?你三叔父今年八月(阳历)九_卜大寿,我已写信去给他拜寿。问候你全家,问候报逵报华。
  四叔(若虹)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六日
  (十一)
  报芝:
  元月23日来信今天(26日)收到,你的字写得清清楚楚,看了以后感到很愉快!
  我是放下来信后马上写回信的,原因是你三叔搬了家,你寄东西恐怕收不到。你三叔现在和他的长子(子健)同住,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曹家巷一街坊七幢。通往处是:四川成都曹家巷三街坊四川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房产科袁宗慧收转(袁宗慧是你大嫂)。
  希望你接到这封信时,东西尚未寄出。
  我身体大不如前,特别是走路困难,每天上午在院子里慢步半小时,已经走不动了。手也不行,写字歪歪邪邪的,眼睛小字看不见,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楚,耳朵更聋了,要大声喊叫才听得见。全身最好的是肠胃,萝卜豆腐,再加一点瘦肉,吃得津津有味,只是不敢多吃,每顿饭只能有七成饱。你四婶一身是病,走路也不行,还要招扶病人大小便,实在无可奈何!
  蔡胜经常出差,几乎每月一次,远在国外,近则国内,出差时我总是提心吊胆,知简有时也出差,十天半月不等。安安小学一年级,功课好,常得100分。
  晓晴还是忙,去年冬至又到安徽、江苏等地去拍戏,要等到过了元宵节才能回北京,她老得厉害,实在太辛苦了。
  你们一家都好,工作的工作,渎书的读书的。你替我问候大家,报逵、报华处我就写信了。请你代我问候你母亲和大家!
  新春百福,万事如意!
  四叔若虹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历史、名家文苑、历史人物、往事钩沉及相关照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若虹
责任者
蔡若虹
相关人物
谭毓智
相关人物
蔡报芝
相关人物
胡荣彬
相关人物
杜宣
相关人物
蔡晓晴
相关人物
邹韬奋
相关人物
李高信
相关人物
蔡仲卿
相关人物
蔡甘筠
相关人物
魏宏斌
相关人物
蔡报逵
相关人物
蔡报华
相关人物
逵报华
相关人物
袁宗慧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丰台区
相关地名
西安市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成都市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