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灾后重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040
颗粒名称: 八、灾后重建
分类号: P315.9
页数: 4
页码: 89-92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九江县在地震灾后的重建工作,包括安置点的规划、重建居户的安置、公共设施的修复、重建资金的发放等。
关键词: 地震 抗震救灾 灾后重建

内容

按照“立足未来,着眼当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质量,快速高效”的要求,全县经专家评估一类房为14829户,均需要拆除重建。结合新农村建设,九江县在地震灾区规划了48个安置点,截止2006年8月底,已开工46个安置点;安置重建居户1443户。共涉及10个乡镇场区。具体是:(一)新塘乡12个安置点,重建居户317户,其中:闵家新屋22户,周家凹32户,青山刘家32户,向阳村18组20户,凌家六房25户,青山16、17组55户,青山陈家21户,前进6组30户,铜泉9、10组20户;赤山9、10组22户;紫荆山18户;紫荆新村20户。(二)新合镇12个安置点,重建居户564户,即:尖山宋家山新村21户,尖山胥家山新村27户,利民李家河新村44户,利民新村47户,爱国陈畈新村33户,址坊新村123户,址坊河东新村79户,小石文湾新村28户,涌塘中心村112户,杨桥仙居畈新村20户,爱国江山上屋新村11户,爱国江山下屋新村19户;(三)港口街镇2个安置点,重建居房59户,即:洗心桥村魏家墩34户,富塘村黄家义点25户;(四)城门乡9个安置点,重建居户230户,即:金兰白果树28户,金兰赵寺湾22户,红心红旗22户,红心秀峰24户,红心和谐20户,联盟张后山26户,立新方后埂22户,金桥老油榨46户,石桥孝儿垅20户;(五)城子镇1个安置点,重建居户11户,即:白马湖村沈家湾;(六)狮子镇1个安置点,重建居户45户,即:鸡岭故烈咀;(七)赛城湖场1个安置点,重建居户11户,即:农业分场新村;(八)岷山乡3个安置点,重建居户130户,即:金盘天堂畈15户,岷山王家坝18户,西株岭张油榨97户;(九)岷山林场1个安置点,安置居户16户,即:岷山林场二分场;(十)涌泉乡2个安置点,安置居民40户,即:长岭村周家地20户,长岭村沙子泉20户;(十一)沙河经济哥支区1个安置点,重建居户20户,即:毛桥村刘家山;县城区在石门设1个安置点,计划安置重建居户300户。全县评估一类户14829户,截止2006年9月20日一类房散建户核定为11922户,已拆除11654户,已开工建房11912户,未开工的10户。全县灾后重建补助资金发放情况是:已发存折34016户,其中,一类危房11922户,二类危房21390户,三类危房704户,已发放资金16676.79万元,其中,一类13370.06万元,二类3271.53万元,三类35.2万元。
  截止2006年6月30日,全县公建设施修复重建亦硕果累累,全县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维修加固已全部完成。累计修复损坏桥梁45座398m,修复损坏防护工程25处4310m3,修复损坏路基8处1625m2,修复损坏公路14处19公里。水利受损工程387处,已动工修建353处,其中完工315处,完成土石方151万方。“三院”(即: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维修加固工作已全部完成,累计维修加固“三院”9所10栋6052m2,需重建“三院”12所38栋42560m2,已全面开工。学校维修加固工作已全部完成,累计维修学校131所,校舍414栋,面积233944m2。重建学校82所,校舍128栋70000m2;卫生院维修加固工作亦全部完成,共维修加固卫生院3所4栋,面积5554m2.重建卫生院7所7栋。
  为积极稳妥推进灾后重建工作,解决重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6月8日后,九江县开展了灾后重建“回头看”工作。县委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及40个驻点负责人会议。县“四家”领导班子实行包乡负责,成立11个“回头看”工作组,下派160人到各村抓落实,看实际,做到“三查三看”,即:查重建资金,物资发放是否到位,看有没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查受益群众是否已受益,看有没有漏报或误报情况;查干部是否优亲厚友,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看有没有上访不接,有举报不查,或查而不实,查而不严,甚至打击报复人的现象。全县共查出违规发放重建资金1491户,其中:一类户497户,二类户857户,三类弱势群体户137户,收回违规发放重建资金688.39万元,查出漏报231户,其中一类户83户,二类户140户,三类弱势群体户8户,至2006年9月22日已收回资金688.39万元。全县有3名乡镇主要领导因此被免职,有10名村级干部分别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6人,免除职务4人。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救灾捐赠钱物和重建资金使用发放问题,是敏感的事,九江县做到:强化督查,管好、用好救灾款物,在分配使用上,做到“三不准,四公开”,即:不准克扣、不准挪用、不准贪污捐赠物资;来源分开、发放方案公开、分配对象公开、发放数目公开。在分配发憨’上做到“四先四后”,即:先群众后干部,先农村后城镇,先基层后机关,先困难群众后条件较好群众。政府减免相关规费,所有救灾款纳入专户,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溃金封闭运行。制定《九江县救灾款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抗震救灾捐赠资金财政专户管理的通知》和《九江县政府性投资的基本建设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规定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在发放重建补助资金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廉洁”的原则,做到个人申请、乡村审查、张榜公布、群众评议、乡镇复核确认、信用社监督发放、县民政备案认可,资金以存折形式直补灾民手中,使补助资金更趋合理、更加落实。
  2005年救灾资金来源总额为20575.44363万元。具体是:(1)市拨新灾救济资金、春荒冬令救灾款资金2300万元;(2)市灾后重建指挥部下拨灾后重建民房补助资金1.8亿元;(3)民政直接接收捐赠273.05163万元,其中:2005年九江“泰利”台风水灾捐赠款74.05723万元;地震捐款198.9944万元。
  截止2006年8月7日,上述资金已支出总额为:18745.6879万元。具体是:(1)春荒款35万元,全部安排全县特困户;(2)洪涝新灾款19万元,已全部支出;(3)“泰利”救灾款已支出184.1079万元;(4)地震救灾应急资金1600万元和冬令救灾款400万元。已使用1692.43万元,主要用于采购大米、棉被、棉衣等。因灾伤病人医疗费、转移安置灾民运输费、乡镇救灾应急费、敬老院重建费、购买救灾物资费、教育系统应急修复危房费;(5)冬令款116万元,2005年12月全部拨付到各乡镇,由民政所发到灾民手中;(6)灾后重建民房补助款1.8亿元,已下发资金16699.15万元。其中:一类户11691户,资金13119.41万元;二类户21371户,资金3268.68万元;三类弱势群体户702户,资金35.1万元,尚余1300.85万元,因还有547户评定不清,270户五保老人分散供养及少量漏报户等,待办理相关手续,统筹处理。救灾捐赠物已全部下发到各乡(镇、场、区)灾民手中,由于坚持了“三不准,四公开”,灾区群众非常感谢各级领导机关的关心和爱护。
  编者注:本文资料除作者自采自撰外,录用的有地震期间《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九江县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简报》、九江县电视暂新闻向和县政府、民政局相关资料。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历史、名家文苑、历史人物、往事钩沉及相关照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夫
责任者
闵家新
相关人物
张后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
新塘乡
相关地名
向阳村
相关地名
赤山镇
相关地名
杨桥镇
相关地名
秀峰区
相关地名
孝儿镇
相关地名
狮子镇
相关地名
岷山乡
相关地名
涌泉乡
相关地名
长岭村
相关地名
沙河市
相关地名
石门县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