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基层先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038
颗粒名称: 六、基层先锋
分类号: P315.9
页数: 9
页码: 79-87
摘要: 本文报道了九江县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党员和政府部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救灾工作的事迹。
关键词: 地震 抗震救灾 基层先锋

内容

1、港口街镇党员魏朝勇“奋不顾身,勇救老人”的事迹11月26日8时49分,对九江县港口街镇港口村五保户70多岁的老人邓见香来说,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时刻。她在地震中获得第二次生命。“真是要感谢党,在地震中救了我的命。真是要感谢他们这些党员呀!”老人边说着边把自己媳妇余冬梅拉到记者身边说。“地震的那天早上,魏朝勇和几个村民刚刚把我背出房子,我那房子就倒了,要不然我非被砸死在里面不可。”
  灾害到来时,一个个共产党员不顾个人安危,抢在可能降临的灾难前迅速转移群众。11月26日,处于地震中心地带的港口村第1小组村户遭受了地震的严重威胁。村民余冬梅家的房子在经过短暂而剧烈的摇晃后已经严重倾斜,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而家中还有瘫痪在床不能行走的70多岁的婆婆。
  听到余冬梅求救后,魏朝勇马上冲进了她家,二话不说就和几个村民一起把老人抬到了安全的空旷地带,而此时,他自己家的房子也同样受到地震的袭击,房屋在后来的余震中瞬间就塌掉了。
  2、县中医院:病人身边有党员
  九江县中医院有这样一群党员,他们有的是院领导,有的是长期工作在医疗一线的业务骨干,在发生地震灾情时,是他们坚守岗位,冒着生命危险,迅速转移住院病人,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胡林,作为医院党支部书记,26日发生地震的当天,他迅速召集院内所有党员、干部,启动了应急预案,要求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待命,并立即成立了应急队、机动队、民兵队、迅速转移住院病人。当天下午胡林就带领党员干部在大院内搭起了帐篷,将70多名病人的床铺安排妥当。同时,指派两名工作人员维护室外大病房的秩序,确保病人及家属的财产安全。
  26日上午8时49分,正当医院对一名妇女进行剖腹产手术时,地震不期而至,医院内外一片慌乱,人们纷纷逃出房间。妇产科主任蓝突英和有过地震经历的麻醉科主任徐芳云首先自己没有惊慌,由于已给产妇注射局部麻醉,为了确保产妇的安全,他们一边告诉产妇不要紧张,一边与医护人员将手术床推到一间较小的房间里,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进行手术,最后,一条新生命顺利降生,产妇也安然无恙。
  急诊科主任陈胜红的家地处地震中心地带的新塘乡,家里的房子出现了裂缝,家中有妻子、小孩和父母。从26日到28日,医院先后接治了8名在地震中受伤的的群众,陈胜红将家里的事放在一边,一直和医院应急小分队坚守在抢救一线,吃住在医院,每天要工作到晚上11点。29日下午,院领导特意给他腾出时间,让他晚上回家看看,可他第二天就急忙赶回医院上班。
  据悉,这家医院有30多名党员,哪里有病人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党员的带领下,医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几天下来没有出现一例医疗差错;病人及家属的情绪稳定,不少病人将病床又搬到了房间内。
  3、新合镇杨桥村党支部的动人事迹
  杨桥移民中心村有390户村民,15个村民小组全部受灾,其中有154户居民住房经检测后明令要求拆除。面对灾情,杨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先锋堡垒作用,立即召集村干部和党员召开紧急会议,对救灾工作进行部署。村党支部一班人和各村民小组组长、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带领村民及时进行抗震救灾。
  正在现场架帐篷的村党支部书记罗家运,声音有些沙哑地说,26日上午地震发生时,他正在自家菜园地里干活,8点50分左右,轰然一声巨响传来,紧接着整个村子都在摇晃。“地震来了!”。他丢下手中的锄头,立即大声呼叫村民转移。当天,第一批救灾物资送抵杨桥村,由于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务工,上级送来的救灾帐篷只有几顶,罗家运组织村干部首先将老人、小孩和困难户安排进去,他和其他党员干部则住在自己搭建的简易帐篷里。年近花甲的老党员罗家运显得有些哀愤,不时挥起的手也在颤抖。11月19日,他4岁半的小孙子不幸被火车撞死,地震又使他家的房屋遭受破坏,但是为了安置好受灾村民,他强忍心中的悲伤,迅速动员群众转移,帮着组织干部搭篷挖沟,3天下来总共睡眠时间不到12个小时。在现场架帐篷的村民深情地说:“他真的很辛苦!”。29日凌晨3点多,上级送来了30多顶帐篷,凌晨时分才睡觉的罗家运在东方发白时又投入到紧张的救灾工作中来。
  村里的党员胡位金今年58岁,地震发生后,他动员群众亲帮亲、邻帮邻,开展抗灾自救。28日下午天变得阴沉起来,胡位金急忙组织村民挖沟清水,帮助村民应对雨天。29日凌晨3点,上级拨来的30顶帐篷刚一运到村里,他就从床上爬起来,帮着卸帐篷。早上天一亮,他又和村民一起自己动手,搭建帐篷。在当地党员的带动下,30顶帐篷全部于当天下午落实到位。地震打乱了村民的正常生活,但在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全村村民积极抗灾自救,1000多村民全部住进了临时“新居”,灾民的生活也基本稳定。
  4、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长陈新胜事迹
  近几年来,九江县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无论是1998年百年未遇的大洪灾,还是这次历史罕见的11.26地震,灾区人民能深切地感受到九江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长陈新胜深入灾区查灾核灾的动人事迹。地震刚发生后,他就意识到九江县受了重灾,当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打电话到乡镇询问情况,谁知电话一个都打不通。有着多年救灾工作经验的他,立刻意识到灾情非同一般。乡镇打不通,他就往省市打,待8时57分市局救灾科长手机打通了,他只说了一句:九江县发生比以往更大的地震,震级不详具体灾情待告。随即又往省厅报灾。由于灾情上报迅速及时,当日下午5时,受国务院委托,民政部救灾专员和国家减灾中心组成的3人工作组及时赶到了九江县视察和了解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这次地震大灾,救灾救济股担子很重,既要查灾核灾,又要统计上报,还要为市、县领导全面了解全县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提供数据。由于灾情和救灾、灾后重建工作报告及时,为市、县指挥部领导科学决策和指挥全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供了决策参考和依据。而这一切几乎都是股长陈新胜把担子扛着。他办公桌上新装2部电话仍铃声不断,手机一天换3次电板。从11月30日开始,他嗓子因连续几个通宵熬夜受寒和接电话过多已沙哑,数天说不出话。因此,接电话极不方便。为了把天天发生的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搞清楚,他只好和同事协作,同事接电话他在旁边用笔写,然后再由同事询问和报告,就这样才确保了九江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情况及时上报。
  自11月26日至12月28日,知情人都说,一个多月了,陈新胜没有哪天晚上不是凌晨2点后回家,没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吃过一餐饭。12月5日至7日,他3个晚上连续67个小时没睡觉,最后一晚他实在熬得难受,准备回家躺一会儿。突然局长从县委那边开会打电话过来,要求编制全县灾区敬老院恢复重建规划方案,并将涌泉乡黄洞村发生地陷情况搞清楚。于是,他连夜一边编制全县灾区敬老院恢复重建规划方案,一边用电话与乡、村联系,核实灾情,直到搞清楚了情况并逐乡编制完灾区敬老院规划方案,才身心疲惫地靠在坐椅子上睡了一会儿。
  这次抗震救灾,县民政局为了了解全县抗震救灾工作情况,局机关新装3部电话,新增两台打字复印机,电话还是铃声频频,复印机一刻也没有空闲。据不完全统计,经陈新胜同志之手所填的各类表格累计达1万多张,所写的文字材料近20万字,这既是群众力量的结晶,也有陈新胜辛勤劳作、连续作战的滴滴汗水。
  时势造英雄。陈新胜同志的工作精神,确实是新时期新青年的好榜样。
  5、城子镇火龙村党支部书记王祥兴事迹
  11·26地震时,火龙村党支部书记王祥兴正在家里照料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妻子,而且准备尽快送往南昌治疗。此时,虽然自己的房子已有好几处裂缝,但作为一村之主,一名具有27年党龄的他,想得最多是其他村民受震怎么样,老百姓现在的处境如何?他知道此时必须及时掌握灾情,好向上级汇报,没有时间陪在妻子的身边,他来到了妻子身边,欲言又止,妻子知道他想说什么,挥挥手叫他走,作为坚强的男人转过身来,流下了辛酸的眼泪,离开此时最需要他的家,离开最需要他照顾的家人,赶往其他倒房户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火龙村是地震重灾区之一,几天来,村里人手不够,王祥兴带领全村干部,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危房,宣传政策,稳定人心,帮助倒房户、重灾户搭建帐篷,并组织人员晚上进行巡逻,每天都要忙到12点以后,经过几天的劳累,他的胃病复发了,人也瘦了、黑了。有人劝他休息一天,他都不肯,他把胃药带在身上,继续工作,哪家的房屋情况、哪家的温饱情况,都一一记在心头。虽然,他年过五旬,在帮搭帐篷时,他一口气把一百来斤的帐篷,直接扛到灾民的家中,使人们感受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哪里就有他的影子。群众说:有他这样的好支书,有一批象他一样好党员、干部,灾民对自救工作充满信心。
  6、城子镇开展党员干部佩带党徽活动
  2005年12月5日上午8时,在城子镇党委会议室,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全体机关党员、各村党支部书记佩带党徽仪式。35名中共党员庄严肃立在鲜红党旗面前,重温入党誓词,感受入党时的激动与澎湃,再接受一次党性教育。为了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结合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个人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当重温入党誓词后,举行面对党旗,佩带党徽仪式,党永远在每个党员心中,整个仪式在嘹亮的国歌中结束。佩带党徽整天忙碌的共产党员们,成为城子镇救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7、岷山乡党员让房子,学生好读书
  九江县岷山乡文桥小学校舍在地震中遭到破坏,经专家鉴定为二类危房,全校200多名学生挤在帐篷里上课,条件非常简陋,且天气越来越冷,遇到刮风下雨时,帐篷就会积有大量雨水,容易导致学生、教师生病。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学荣见学校面临的困境,心中十分焦急。为了能让学生早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教师专心授课,吴学荣想到了自己的楼房,面积大。让学生上课很合适,在没有征得家人同意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将自己的房屋腾出来,仅留下一间很小的房子给自己居住。
  12月7日上午,文桥小学全体师生高高兴兴地将课桌椅搬到新教室上课,校长帅长荣激动地对大家说:作为教师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尽最大能力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将加倍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而作为人民公仆,村支书吴学荣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要向他学习。
  8、永安乡基建公司魏朝松事迹
  魏朝松长年在外承包建筑施工工程,在赣皖一带建筑行业中小有名气。最近他正在安徽承建工程,得知家乡发生地震后,非常焦急,放弃了高额利润的工程,毫不犹豫的赶回家乡。回乡后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之中。刚接到乡里对灾民危房进行维修和加固任务后,他立即组织了23名泥工,成立了一支临时施工队,亲自带队赶到重灾区爱民村,在村干部的安排下,逐户对群众的二、三类危房进行加固维修,仅一天时间就维修加固了32户危房。他还带队到白华寺村小学,对该校的教学楼进行了全面维修加固,消除了该校不安全隐患。
  9、新塘乡刘玉霞事迹
  刘玉霞是新塘乡民政报帐员,也是一名普通的女干部、女党员。在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坚持以乡为家,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给全乡干部树了榜样。由于新塘乡是重灾区,受损房屋较多,灾民夜宿屋外,急需把民政部门的帐篷运回乡里,刘玉霞接到命令后,冒着寒风,深夜赴九江火车站,点数、装车、押运,回到乡里已经是凌晨3点了,一夜未合眼的她,想到还有那么多灾民露宿外面,她又立即投入到分发帐篷的队伍中。
  “11·26”地震以来,县民政局急需统计各乡镇有关受灾数据。由于灾情大、范围广、人员多,给统计汇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尽管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看女儿了,但她没有丝毫怨言,积极协助民政所长汇总,计算种种报表,确保了抗震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刘玉霞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她一起工作的同志有的提拔,有的调进机关,而她还是在基层默默无闻工作。每当有人谈起这个话题时,她总是笑一笑。她像棵小草,甘为大地衬绿一片春晖。
  10、新合镇冷金玲事迹
  冷金玲是新合镇党委委员,在“11·26”地震后她却表现出与众不同,体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她在关键时刻很冷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分管的学校和学生。
  灾情就是命令,她从11月27日起,连续7天没有脱衣上床睡觉,27、28日连续两天对新合镇学校校舍进行排查,确保学生和教师安全,确保学生正常上课。以后连续5天与景德镇专家、省城质检专家一道对新合镇住户和爱国村部分住户的房屋进行全面检查和对一类危房户进行复查。她每天要查看50-70户房屋,尤其是集镇住户,每户都是3-4层房屋,她每户必到,询问、查仔细,7天天天如此。可她却未叫过累,并且还说,只要群众满意,跑点路算什么!
  她把个人家庭置之度外,冷金玲有两个孩子在上大学。地震发生后孩子们想回家看看,她坚决不让他们回家,说莫误了学业。丈夫汪和金二级肢残,生活不能自理。由于长期坐在轮椅上,身上生出3个大褥疮。平时她总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帮丈夫擦洗,换药或打点滴。从地震发生后,她没有时间顾及丈夫,她丈夫讲:他很可怜,没人照顾,饱一餐,饿一餐。她回答丈夫,比你可怜的人多着呢!你还有含轮椅移动,爱国村邬家坳有个老婆婆放在哪里就在那里,你说可怜啵?他说,别人不能走路,有家人照顾,我不能走路,谁来照顾我?她说:谁叫你老婆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党员就要挺身而出,要舍小家顾大家。说着说着夫妻俩都流着眼泪。
  地震把她家的房屋震成一类危房,她没有帐篷,更没有时间搭帐篷,只好把丈夫安排在路边较安全的太阳伞下。最后一批帐篷到了,村里安排了一个帐篷给他,冷金玲没有时间撑,她只好叫别人帮她把帐篷撑起来。
  她虽然是一个女同志,但她的言行深得灾民们的称赞。她晚上除了在政府值班,还到集镇附近的灾民篷里问寒问暖。人们都说她是党的好女儿,百姓的贴心人。
  11、城子镇敬老院院长张水荣事迹
  地震发生之时,城子镇敬老院院长张水荣,正推车出门到镇上办事。震后,她心系着敬老院30多名老人的安危,立即赶到敬老院,冲进房间,把30多名老人全部带到较为安全的地方。随后又帮老人架起了帐篷,让老人晚上睡个安稳觉,而自己却是一晚不合眼,因为担心随时可能有余震发生。
  看到老人安顿好,他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几百米之外的自家情况,却一点不知。第二天,得知自家是一类危房,女儿、外孙却在别家借宿。作为一家之主,作为一名母亲,辛酸的泪水只能往腹里吞,只能愧对自己的儿女。作为一院之长,她感到欣慰,没有辜负党组织的培养。
  张水荣的表现,是党性锤炼的结果。敬老院以前只有10来个老人居住,现在有30多位老人。人增加了,而敬老院工作却仍是她一个人,薪水没变,事情多了许多,但她没有喊苦叫累。作为一名女同志,实在不容易。
  现在,灾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群众对开展自救工作充满信心,因为他们之间活跃着像张水荣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12、舍己救人的敬老院院长
  新合镇敬老院有30余名老人,院长宋茂林26日与往常一样在敬老院内精心照料老人,陪同老人谈心,突然一声巨响,他意识到是地震,此时有一名老人还在房内,他奋不顾身的冲进去将这位老人拉起就跑,在奔跑过程中自己撞击受伤,但他全然不顾自己,及时将所有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在自己受伤的情况下,又及时组织力量安排老人的生活和居住问题,因此镇敬老院所有老人无一人在这次地震中受惊受伤,情绪稳定。
  13、坐在轮椅上指挥的院长
  港口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曾宏伟,在地震转移病人中不慎致其双脚跟骨骨折。但他坚持不下火线,坐在轮椅上继续指挥全院职工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被人们誉为坐在轮椅上指挥的院长。
  灾后几天里,曾宏伟仍和同事们一道,白天接待病人,晚上就在帐篷内过夜,在他的主持下,医院还派出医疗小分队到受灾严重的付塘、花园等村组,带上消毒药品和防病防疫知识宣传单,开展防病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在院长精神鼓舞下,全院30多名医务人员没有一个人中途休息,没有被这次困难所吓倒,都积极投身救灾工作。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历史、名家文苑、历史人物、往事钩沉及相关照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夫
责任者
魏朝勇
相关人物
邓见香
相关人物
余冬梅
相关人物
胡林
相关人物
蓝突英
相关人物
徐芳云
相关人物
陈胜红
相关人物
罗家运
相关人物
胡位金
相关人物
陈新胜
相关人物
王祥兴
相关人物
吴学荣
相关人物
帅长荣
相关人物
魏朝松
相关人物
刘玉霞
相关人物
冷金玲
相关人物
汪和金
相关人物
张水荣
相关人物
宋茂林
相关人物
曾宏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
港口村
相关地名
新塘乡
相关地名
杨桥镇
相关地名
杨桥村
相关地名
东方市
相关地名
涌泉乡
相关地名
黄洞村
相关地名
火龙村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岷山乡
相关地名
永安乡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新合镇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