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167
颗粒名称: 卷二十七 文化
分类号: G241.3
页数: 17
页码: 474-490
摘要: 该馆以扫盲、普及民众教育为主要任务,同时开展图书阅览、游艺、展览等活动。馆址设在县城衙前,占地750平方米,内有图书室、阅览室、教室、办公室等。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民间艺术

内容

一、文化馆、站 文化馆前身是民国31年(1942)设置的县立民众教育馆。该馆以扫盲、普及民众教育为主要任务,同时开展图书阅览、游艺、展览等活动。馆址设在县城衙前,占地750平方米,内有图书室、阅览室、教室、办公室等。35年县立图书馆、体育场并入民众教育馆,1949年7月改为人民教育馆,1951年定名为修水县文化馆,馆址照原。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馆与剧团、书店、电影院、图书馆等合并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初,剧团、书店、电影院、广播站分开,文化馆与图书馆合并,称工农兵文艺站。1977年7月撤站分馆,恢复文化馆、图书馆。1982年将文化馆迁到广场新建的科学文化宫左翼,馆舍面积530平方米,有办公室和演出厅等设置。
   文化馆建馆初期仅有幻灯机5部,收音机l台,藏书2000余册。到1985年设备更新,拥有电子琴、手风琴、彩电、收录机、照相机、扩音设备及演出服装等。工作人员初建时仅2人,1985年有18人。
   文化馆主要活动有以下几方面: 服务活动建馆以来,举办各种展览300余次,编印宣传材料400余期,绘制宣传画200余幅(块),幻灯放映800余场,汇演调演20余场,下乡演出150余场,故事会讲100余场。每逢节日基本上都进行了演出游艺会、体育比赛、灯会等活动,从1984年起开始举办舞会和电视录相放映。辅导工作历年来,该馆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下乡辅导、蹲点等方式,帮助和指导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与群众文化组织开展业务活动。除馆内力量外,还聘请各部门兼职辅导员,充实辅导队伍。到1985年止,共举办音乐、演员、导演、文学、管理等各种类型培训班70期,下乡辅导蹲点800余人次。
   文艺工作主要是举办美术、书法、摄影等比赛、展览和开展民间文艺普查、收集工作。1985年还进行了彩色感光瓷相工艺技术培训和电视录相放映工作,并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县性“双井之春”音乐会业余歌手大奖赛。
   此外,50年代对全县原10个区苏维埃中8个区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全面普查,取得资料
  280份,拍摄照片174张。60年代对上奉山背掘出的文物进行了陈列,对双井黄庭坚墓采取了保护措施。
  1951年底,在渣津、何市、马坳、三都、溪口、杭口、山口建立文化站,1954年调整为渣津、三都两个,1958年一度增建到28个,后来逐渐减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全县仅存的渣津、三都两个站也停止了活动。1976年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文化站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84年增加到25个,1985年底共有文化站53个,全县乡乡都有文化站。
   文化站干部绝大多数是兼职的,1985年底,全县59名干部,专职的仅有6名。
   文化站的设备,50和60年代一般有收音机、幻灯机、乐器、图书、报纸杂志、棋类、球类等。1980年后,有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器设备,一般有游艺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
   文化站的活动项目,60年代除图书阅览和棋类外,多以宣传教育为主,配合政治运动开展小型展览、文艺演出和设置专栏墙报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集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娱乐于一体,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项目日益增多。各地文化站还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业余创作活动,建立了文学、美术、音乐、书法、摄影等创作组织。
   二、俱乐部
  30年代初期,修水苏区以共青团组织为中心创办了工农俱乐部(或列宁室),一般每乡1个,每个有工作人员二三十人。俱乐部随部队行动,开展政治宣传和文艺活动,自编演唱材料,自制京胡、二胡、笛子等简易乐器。活动方式有口头宣传、双簧、唱歌、莲花闹、土广播、粉壁标语、战场政治宣传等,有时还自编自演小戏。
   解放后,俱乐部成为农村或机关等基层单位综合性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组织。1952年何市区沙洲乡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村俱乐部,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1956年全县俱乐部总数由原来的34个发展到280个。1958年在“大跃进”鼓动下,各地纷纷办起“食堂俱乐部”,全县俱乐部猛增到2078个,但不到一年即急剧减少,到1964年坚持活动的仅有27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俱乐部为政治夜校所取代。1978年后逐渐恢复,到1985年全县有俱乐部31个。
   俱乐部的活动,50年代一般都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把当地的先进典型事例,通过黑板报、墙报、土广播、幻灯机、小型展览、山歌、快报、小演唱等方式进行宣传。60年代主要是组织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读报活动,大唱革命歌曲、大唱“革命样板戏”、大讲革命故事、借阅图书、放映幻灯以及文艺演出等。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不少大队办起了与俱乐部类似的文化室,一般备有少量图书和报刊杂志,供群众阅览,有棋类、球类供群众娱乐、锻炼,也有在节日或假日开展小型文艺表演或竞赛活动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文娱活动进入千家万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1982年和1984年退休女医生朱福群自筹资金1100余元,两次在农村办起了家庭文化室,室内陈列着图书报刊,备有电视机、各种棋类和小型球类,并经常开展故事会、知识竞赛、科学宣传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第二节群众创作 民国时期,群众创作形式多为旧体诗词,作品艺术水平较高的主要有吴天声、冷开运、王松游、徐瀛芳、樊士英、胡墨轩、周祖荫、朱味根、匡世德、吴邦英等人,但创作队伍不大。
   解放后,群众创作逐步兴盛,产生了一批文艺作者、文艺作品和文艺组织。
  50年代先后成立了文艺创作组35个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专业和业余文艺作者千余人,其中业余文艺作者800余人。有7人加入省剧协、9人加入省作协、2人分别加入全国舞协和省美协。比较优秀的文艺作品有晏亚仙的电影文学剧本《山村风暴》,匡一点、朱正平的小说,以及其他选集《深山烈火>、《红色歌谣》、《散文特写选》、《民歌选》、《创作歌曲选》中的作品等。歌舞戏曲方面有《红色的山林》、《苏区赞歌》等代表作。
  60年代前期,群众创作进一步发展,产生各类作品4422篇(件),其中诗歌占60%。1961年成立修水县文艺创作指导委员会,随后创办了文艺刊物《南崖》、《文艺传单》,大量文艺作品得以公开发表。到1964年,全县有重点业余作者184名,其中工农作者占40%;1965年业余作者增至216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文艺创作基本上是一张白纸。
  1976至1985年群众文艺创作逐步发展起来,先后建立了上奉创作组、山友文学社、溪流文学社等10余个文学社团、创作组,音乐舞蹈产生了县城业余歌舞团、上奉沙洲音乐小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涌现了冷克明等一大批业余作者,仅1980年,同县文化馆建立联系的作者就有436名,其中文学261名、美术87名、摄影25名、音乐24名、书法39名。1980至1985年,各类创作5203篇(件),各级报刊、电台共发表2562篇,其中省、地(市)级报刊发表的占发表总数的11.8%。
   [=此处为表格(1980—1985年群众创作统计)=] 第一章民间文艺 第一节文学 民间文学以多种形式出现,在本县民间广泛流传的有民间故事、传说和歌谣、谚语等。1985年由县文化馆搜集整理成册的民间故事、传说有60篇,8。3万字。许多故事传说想象丰富,诙谐幽默,富有传奇色彩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归纳起来有: 人物传说如黄庭坚的传说,流传久远,1985年出版的《黄庭坚的传说》载有故事54篇,8-4万余字。郑元景的传说,风趣幽默,为广大群众喜闻乐道,在全县广为流传。
   神话传说如黄龙山一带流传的有《洞宾背剑》、《神眼砣头》、《许真君擒孽龙》等,把历史人物神化,寄托人们惩恶扬善、扶困济贫的美好愿望。
   地名传说象《来苏村》、《抱子石》等都富有情趣,寓意深远。
   此外,象《妙联招亲》、《秀才牵牛》一类的对联传说,《懒鬼拜师》、《傻子学见识》一类的讽刺幽默故事,《勤俭匾》、《九个铜钱》、《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类的宣传美德、劝善惩恶的传说,都在全县到处流传。
   民间歌谣、谚语形式多样,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歌谣有山歌、童谣、长篇叙事山歌等,大多配有曲调,长期以来口耳相传,深得群众喜爱。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歌谣传遍本县苏区,农村革命山歌尤其盛行。如鼓舞青年斗志的《青年革命歌》、歌唱妇女解放的《妇女革命歌》、适合少年特点的《少年先锋队》、《儿童团歌》等,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
   谚语多有结合本县地形、气候、生产等特点,采用比兴对仗形式,不仅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有效地为农活服务。如“鸡早进窝,老天晴多”,“蚂蚁成堆,大雨霏霏”等,一般在农民中广泛应用。
   第二节音乐 民歌有山歌、号子、长篇叙事山歌3种形式。山歌一般为7字一句、5句一段,称“五句子”。其特点是上句比兴、下句点题,内容主流是情歌,也有不少反映民生疾苦、劳动实践、儿童情趣、革命斗争的。解放后,在农村收集民歌600多首,其中75首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号子有水上和陆上两种,在唱和时,都由一人领唱众人和,达到齐心协力、共同前进的目的。同时通过唱和,也可获得精神上的快慰,分散劳动过重的体力负担。长篇叙事山歌内容多属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演唱形式有坐唱、连唱,曲调以花灯调、小调为主。
   花灯调一般在元宵前后花灯会演时伴随花灯演唱,和唢呐、打击乐器相配奏,曲调活泼,载歌载舞,以歌唱太平年景、庆贺新春为主要内容。
   小调曲调婉转流畅,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有表现爱情的,有反映婚丧的。具有代表性的小调如《-匹绸》、《十月怀胎》、《尼姑下山》等,在全县广泛流传。
   催工鼓又名锄山鼓、打鼓歌,是人们在劳动时用来催工助兴的民间歌曲之一。歌唱时一名鼓手击鼓领唱,众人边劳动边和,内容多唱男女爱情。
   民间器乐一般为以唢呐、锣鼓为主的吹奏打击乐,流传最广的是“十八翻”。这是一种由笛子、唢呐和胡琴十几种乐器组合成的混合音乐,能打出18种不同音调、不同形式的曲牌,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1956年上奉农民业余剧团参加九江地区民间文艺会演,把十八翻搬上舞台,获演出奖。
   宗教音乐形式古朴,宗教色彩浓厚,多为民间祈神、捉鬼、求福演奏。修水宗教音乐,主要有傩歌和道教音乐,傩歌的演唱者一般戴者面具载歌载舞,演唱时曲调明快,节奏鲜明。道教音乐有《颂歌》、《观音赞》、《亡魂赞》等,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第三节舞蹈 傩舞最早叫行傩。据本县小溪三帝案神咒语所记,第一个行傩戏班成立于明代隆庆元年(1567),名为三帝案三元班,该班一直保留到解放初年。傩舞演出时一般以所奉傩神的香火范围为中心,艺人多为傩神的崇奉者,戏班班主即为傩主。修水西北边区一带戏班,每到一处演出都要举行接神、敬神、辞神等仪式。群众把神接回后,燃炮烧香,虔诚奉敬,开演前,还得齐唱傩歌请神,谓“酬神还愿”。至今全丰乡戴太公剧团仍保留着一尊有500多年历史的傩神。
   傩歌、傩舞为宁河戏所借鉴,很多剧目仍留有傩舞痕迹,如《十三福》、《观音游地府》等,便是从傩歌脱胎而来。
   宗教舞蹈保留较完整的宗教舞蹈,主要有佛教舞和道教舞,解放前,白岭、全丰、古市、马坳、山口、何市等地颇为盛行。凡办丧事或遇上天灾、疾病、瘟疫,老百姓都请来当地的和尚、道士做醮行法事,以求消灾得福。佛教通常有招亡魂的活动,表演前艺人需洗心涤利,蓄精养神,不得贪花好酒;表演时要求出手准,腕转灵,戏手快。其表演程序是:请佛、拔亡、净坛、清经、纳经、诵经、采图、破狱、接亡、开灯,动作名称有“善才童子”、“观音合掌”、“三指花手”、“香火灯渡果”等,动作表现似为死人引路。道教,因地区不同,名称不一。赤江、漫江一带叫浮云教,上奉一带叫佑圣教,义宁镇叫仪翔教,何市一带叫丹霞教,故有“五里不同道”的说法。其表演程式是:启清、凑表、造盘、点兵、祭将、和盘、出兵碗、祭酒、发贴、收魂、妥煞、破狱、送神等。道场不限于祭死人,还搞驱邪、送鬼、祛病,还有天旱打醮求雨、消灾祈福打“太平醮”的。
   宗教舞蹈所用的道具有天王尺、师刀、牛角、铜角、惊堂木、令牌、法筛、法纸、净水盅;乐器有师鼓、钹、云锣、鼓、铛、唢呐等。
   灯彩本县民间灯彩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解放初,仅县城及其附近就有大小社坛、庙堂13个,比较大的有三元社(广场)、关帝庙(西摆)、刘爷殿(西门口)、七圣庙(衙前)、地母殿(北门)等。每年元宵节前,各户均自发凑钱为庙堂菩萨刷金。元宵之夜,全县大小神祗和各社的花灯云集县城,千姿百态,竞彩争奇。灯彩种类繁多,最普遍的有龙灯、狮灯和花灯。
   龙灯,从形式上分,有脱节龙和连结龙;从颜色上分,有红的和黄的;从制作材料上分,有布龙、竹架纸糊龙、板凳龙和草龙(已失传)等。龙灯的表演内容有出龙、戏水、滚龙、戏珠、盘龙等。狮灯,分双人狮和单人手摇狮。表演的内容一般是戏彩球,程序是:滚地、搔痒、打盹、倒立、站立、抢球等。花灯主要有荷花灯、花钵灯、提篮灯、竹节灯、孔明灯、排灯、扇灯、风灯、蝴蝶灯、鱼灯、八仙灯、春牛灯、采莲船、挑花篮等。戏花灯的舞步多以采莲船步和秧歌步为主,音乐为民间花灯调,伴奏多用唢呐和锣鼓。
   解放后,民间舞蹈得以继承和发扬,出现了许多既有地方色彩又有时代气息的歌舞节目。县城业余艺术团改编的《放排》、《耘禾》、《顶灯舞》、《菜农心》、《彩虹曲》、《得胜鼓》等深得群众喜爱。还有被拍成电影的《盘子舞》,选入《江西省群众舞蹈选集》的《耘禾歌》,选入《民间表演灯彩选集》、全国发行的《竹林春夜》。由全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业余舞蹈家余昌徐等编导的舞蹈《秧豆》编入《江西省群众舞蹈选集》,并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国庆35周年文艺创作二等奖。
   第四节美木 扎艺这是一种流传民间的古老艺术。解放前,行此业者不少,往往一个小集镇有几个扎匠铺。经营项目有:一是元宵节用的各种灯彩,有表演用的龙灯、狮灯、船灯、蚌壳灯、麒麟灯、钵子灯,有张挂用的走马灯、宫灯、动物灯。二是祭奠用的灵屋、纸人纸马纸箱笼等.50年代,破除迷信,改扎花圈。三是焰火,主要用于大型道场,所扎内容多为24孝中“董永卖身葬父”、“孟宗哭竹”“曹安杀子”等。解放后。扎焰火成了一种群众性活动,内容为之一新,1959年庆祝建国10周年,举办全县焰火比赛,盛况空前。
   木雕修水木材资源丰富,人们历来喜用木雕装点房梁屋角、门窗家具。在少数尚存的老屋里,至今还可看到不少工艺精美、形式多样的雕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更新,木雕用得不多,艺人也越来越少。
   剪纸主要用于结婚的洞房装饰和花灯上的图案装饰,剪工多属女性,现今剪纸者仅存少数年迈的婆婆。50年代县蔬菜大队剪纸能手梁学牡,工艺精巧,作品花样繁多,曾在九江专区展出获得好评。
   刺绣刺绣历来多属闺中雅事,主要绣被面、枕头、帽子、鞋面、袜子及柜桌装饰布巾,多为自身需要或馈赠亲友,仅有极少数以刺绣戏装、寿被为业。绣花风格比较粗犷,色彩搭配灵活,饶有风味。
   河灯为30年代初期民间特有的一种艺术。其制作是在小木板上的四周扎上纸花,纸花中心插E蜡烛,然后点燃蜡烛投入河中,随水漂流。民国21年(1932)8月的一天晚上,县苏维埃政府为配合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向白区开展政治宣传,将在木板上贴着标语口号的数百盏河灯,从东津一带投入河中,随水漂流,形成火龙,流向白区。
   第三章戏剧 第一节宁河戏 宁河戏,原名宁州大班(戏),起源于本县,流行于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带,系由酬神还愿的傩戏发展而成,为江西古老剧种之一。本县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于八月朔,赛会演戏”,其戏班叫案堂班。明代中叶盛行于世的江西弋阳腔传到修水,原始的傩歌傩舞逐渐演变成为傩戏。明隆庆元年(1567),修水第一个专业性的傩戏案堂班一一三元班建立,至万历年间,又相继建立了春林、凤舞、同庆、舞云、鸿云等班社。这些戏班唱的均为弋阳腔,所演剧目为《目连》、《征东》、《征西》等连台大本戏,在宁州八乡享有盛名。历400余年,代有传人。
   清康熙以后,案堂班相继吸收了安徽石牌腔和江西宜黄腔,形成一种具有高腔、吹腔、宜黄腔等多种声腔的地方戏曲剧种宁河戏。到乾隆年间,出现了著名的“宁州十八班”。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元班吸收了楚腔西皮调、二黄三眼和一批汉剧剧目。至此,宁河戏形成了以皮簧为主,兼收昆曲、徽调和民歌小调的综合声腔体,促进了案堂班和民间职业班的发展、繁荣。光绪年间,宁河戏达到鼎盛阶段,案堂班已发展到30多个,县内庙宇、祠堂建有戏台80余个。民国以后,逐渐衰落。宁河戏的传统剧目约400余种,大都演的是历史故事,仅三国戏,从《虎牢关》到《禅台根》有46种;杨家将戏,从《杨滚教枪》到《洪羊洞》有l1种。宁河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不少著名艺人,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其唱、做、念、打和脸谱、服装、道具均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国21年(1932),县、区苏维埃化妆演讲团曾演出宁河戏《活捉张辉瓒》、《打曹家》等。36年县城西摆、万坊业余戏班合并改组为修水县青年剧社,它是一个官办的专业性戏剧团体,次年解散。解放后,宁河戏始得以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宁河戏剧团 该团成立于1953年初,名为修水县临时专业汉剧团,主要由民间老艺人组成,始为共和班制,演出传统剧目《牧羊山》、《金光阵》等。1957年由县政府配备主要行政干部与业务干部,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1959年1月,经省批准、中央文化部备案,正式定名为修水县宁河戏剧团,共有演职员48人。1959至1965年,剧团创作的现代戏《红色的山林》、《白云崖畔有人家》、《春风红雨》和改编的传统剧《打差抗粮》、《描画订亲》、《秦琼表功》,在历次地区戏曲汇演中均获优秀演出奖和优胜单位奖。1962年,《秦琼表功》还由江西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艺术教学片。
  1968年剧团解散,仅留7人组成一支“演中心、唱中心”的文艺宣传分队。1970年改成县文艺工作团,演出一些现代戏和歌舞曲艺。1977年创作现代戏《幕阜惊雷》,参加地区纪念秋收起义50周年活动演出,获得好评。
  1978年底,县委、县革委批准重建宁河戏剧团,恢复上演《宝莲灯》、《凤仪亭》等优秀传统剧目,并改编、移植演出一些古装和现代戏。1980年,剧团以传统剧《采桑逼封》、《海舟过关》、《二进宫》参加江西省部分古老剧种调演,获“积极抢救发掘艺术遗产先进奖”。1981年,以传统剧《牛皋毁旨》、《杏花落园》、《花云带箭》参加全省第二届青年演员汇演,获得好评,并由省电视台摄成电视艺术片播放。1982年10月,剧团赴省参加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366周年纪念活动,演出《死窜》、《边愁写意》,获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省文化局、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颁发的纪念锦旗。剧团演出剧目有一部分唱腔录制后向全国播放,《红色的山林》、《描容上京》的唱段由中国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牛皋毁旨》、《二进宫》、《杏花落园》、《赵五娘上京》、《宝莲灯》等唱腔由江西省广播电台录制,经常在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和江西省广播电台播放。
   剧团长期坚持上山下乡,面向农村山区。1959年,剧团编写的《上山下乡经验集》,被列为建国十周年文化成果在北京展出。该团分5条路线演出,建立369个演出点,32年共演出8964场,行程15.8万多里。1982年演出425场,其中农村325场,受到省文化局通报表扬。
   建团以来,党和政府重视继承和发展宁河戏艺术,剧团出人出戏出作品,获得了演出创作双丰收。抢救、挖掘民间收藏的剧本30余册,挖掘大小传统剧目360余个,整理、改编传统戏20余种,创作革命现代戏10余台。同时经老艺人陈在河传授指导,挖掘整理传统唱腔、曲牌500多首,挖掘宁河戏脸谱60余种。1957年至1982年先后招收培训5批100名学员,在继承和发展宁河戏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艺术人才,建设了一支编、导、演、音、美行当齐全的艺术队伍。主要有专职编剧晏亚仙、匡一点、徐盛文,专职导演匡俊雄,专职作曲张待检、唐次福,专职舞美设计胡安民;有老艺人徐福生、晏纯珠、左满保、徐杨生、李国平、杨浪生以及后起之秀徐夫丁、张敦告、胡菊莲、王可心、阎平等。全团演员中,有3名在全省一、二届青年汇演中获“省青年优秀演员”称号,有11名获表演奖。
   第三节业余剧团 从“五四”时期到抗战前夕,县城京剧爱好者张子昆和拉唱兼优的幸琴宾等,曾先后发起组织修水俱乐部、大众俱乐部,演唱京戏,盛行一时。在演唱中充当青衣、花旦角色的黄蜚秋脱颖而出。他在投拜老伶公“五大名旦”之一徐碧云为师后,技艺益精,抗战胜利后曾组织“蜚声剧团”,在津沪平
  一带巡回演出,饮誉大江南北。1954年为北京首届戏曲观摩汇演排演《孔雀东南飞》,获导演一等奖。后任中国京剧院、中国实验剧团导演,所导演戏剧多次出国演出,并参与编辑《中国京剧史》,从事戏曲研究。
   民国19年(1930)5月,在苏区朱溪厂建立了一个化妆演讲团。此后,各区、乡业余化妆演讲团相继建立。朱溪厂化妆演讲团有演职人员30名,其中女的10名,演出节目除部分由上级宣传部门印发,多数是自编。该团在赣北苏区坚持活动5年,除经常演出外,还辅导区、乡业余文艺组织,排练节目,参加战地对敌宣传活动。
  1949年6月,渣津区工会组建了解放后第一个业余剧团,有演职员40余人,其中大多数为教师、学生、工人。演出内容以配合当时剿匪、反霸、减租减息等中心工作为主,节目由群众自编。另外开展业余活动的组织还有文艺宣传队、业余歌舞团和音乐小组,参加成员都是半工半艺或半农半艺的。到1952年全县共有业余剧团369个、汉剧团5个。1958年“大跃进”时期,业余剧团一度发展到775个。“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几乎所有业余剧团被诬为散布“封、资、修”的大“毒草”,强迫解散,并将服装道具洗劫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为配合“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小靳庄”而编演一些小节目的文艺宣传队,并一律要学唱学演“革命样板戏”。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8年冬,县文化馆创建了业余艺术团。到1985年止,该团在城镇乡村共演出190余场,观众达8万余人次。许多创作演出节目受到省、地(市)嘉奖,并在中央、省、地(市)电台播放或报刊杂志上发表。该团被群众誉为“一支出墙的红杏”。
   随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业余剧团跨进了新阶段。1981年马坳区成立了黄梅戏剧团,排练了《慈母泪》、《泪洒相思地》等大型剧目7个,折子戏4个,现代戏3个。第一年在县城和6区30个乡演出130场,观众达6.5万人次。第二年代表本县参加九江地区文艺调演,获得好评。1982年12月,上奉乡沙洲村黄福石等5名青年农民自筹资金购置乐器,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民间音乐小组。1983至1985年,该组走村串户演唱800多场,观众达5万余人次。1983年被评为九江市“五讲四美”先进集体,1985年被团县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
   第四章电影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电影放映 私人放映民国13年(1924)在县城经营照相和加工业的幸琴宾,用100块银元从上海购进一台英国产35毫米无声电影放映机,由一人操作放映。电源靠手摇,字幕为英文,除县城外,还到渣津、马坳、山口等地放映。15年县城瓷器店老板邵德寿购进一台35毫米电影放映机,影片陈旧破损。次年用银元72块,从南昌购进美国产影片12卷,内容均为美国生活及风景一类,一直保存到1968年。23年浙江电影商人在县城禹王宫用16毫米放映机放映《梨园外使》、《红粉金戈》、《化身姑娘》等无声影片,每票售价银元1角5分。
   驻军放映民国18至31年,驻本县境内的国民政府军50师、3师、30集团军和独立32旅、南浔师管区、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等先后在县城和漫江、山口、渣津。上杭、黄沙、三都等地放映电影。
   第二节解放后电影事业的发展 一、解放初期的电影放映
  1954年以前,修水没有放映电影的专业机构,由省、地两级组织巡回放映队来县放映。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湘鄂赣分团江西部分第二分队来县访问,第一次在修水中学操场放映国产故事片《白毛女》、《赵一曼》和纪录片《解放了的新中国》,接着在上衫、渣津、古市、画坪、台庄等地免费放映。1952到1954年,九江专区电影队先后在义宁镇、杭口、马坳、渣津、白岭等地,放映了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等。
   二、县电影放映队的建立
  1955年2月,修水建立第一个电影放映队,仅有16毫米放映机。1956年8月建立第二个电影放映队,1958年5月,购置35毫米电影放映机。1964年11月建立第三个电影放映队。1966年2月,电影放映队发展到5个,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5个队均停止放映。以后电影放映队几经取消和恢复,组织机构很不稳定,直到1981年电影公司成立后,电影队的放映工作才走上正轨。
   三、县城电影院的建立
  1959年4月,县城电影院正式成立。该院担负县城1万多人口的电影放映任务,经过60年代艰苦经营,70年代到80年代各项指标完成成倍增长。1970到1985年16年中,完成工作日4560个,1.4万多场次,观众1414.2万余人次。1965年城镇观众人均看电影0.5场,1985年人均看电影达到42.1场,初步满足了群众文化生活的要求。50和60年代,县城没有专用的放映场所,70年代中期仍租借工人俱乐部作放映场所,1978年始建成新的影剧院。该院有厅座1576个,楼座400个·以后为改善观映条件,曾多次加工修缮观众厅,改建放映房,添置降温通风设备。1982年改称电影院后,又建造了一个具有300平方米的候映厅。影剧院建成后,放映设备不断更新,1978年安装了35毫米固定式放映机,代替了1959年安装的35毫米移动式放映机。1980年添置了12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和整流器、扩音机各1台,1982年购置电动倒片机1台、影片湿润箱1只,1984年将碳精弧光灯光源改为3千瓦氙灯光源,1985年将布质宽银幕改为金属银幕。
   四、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 本县农村电影事业,经历了由电影队到电影院的发展过程。
  1.区、乡(工矿)电影队的建立与发展。1958年白岭区温泉公社首次建立16毫米电影队,到1985年全县共建立100个电影队,其中16毫米电影队68个,8.75毫米电影队32个。1966年国营724矿还建立了35毫米电影队.
  2.村(队)属及个体户电影队的建立与发展。1976年11月,上奉公社麻洞大队最早成立8.75毫米电影队,1985年1月,太阳升乡五星村建立了16毫米电影队。1983年3月,上奉公社沙洲大队社员荣茂生等5人首建个体户电影队,随后1984和1985年共发展个体户电影队26个,其中16毫米的队16个,8.75毫米的队10个。
  3.集镇电影院的建立与发展。1981年9月,山口建立了第一个集镇电影院,有厅座1l00个,面积1230平方米,使用解放103型35毫米放映机。至1984年5月,先后在马坳、太阳升、渣津等集镇建立了电影院,共有面积3308平方米,座位2456个。4座电影院总投资58.6万元。
   五、电影管理机构的建立
  1955年至1963年,全县电影放映发行由九江电影公司直接管理,1964年县电影管理站建立,
  1972年4月,九江电影公司将全部放映管理工作下放到县。1981年3月,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放映发行公司,将影剧院房产权划归公司。1984年电影公司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辟第三产业,将1979年建于影剧院西侧的公司办公楼改建为招待所,对外营业。
   五章广播电视 第一章广播
  30年代初,县城千秋鉴照相馆先后试装矿石收音机和单管收音机,可收听到南京国民党中央“XGOA”广播电台的节目(消息)。民国37年(1948),县民众教育馆开始设置公共收音机。解放后,修水广播事业迅速发展,由解放初期的两部收音机,发展到70年代,已建成以公社广播站为基础、以县站为中心的有线广播网。进入80年代,通过声图并茂的电视,把新闻形象地传到千家万户。
   、机构演变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江西省电务局修水无线电台,在县委秘书室设置收音站,设收音员收抄北京新华社广播电台晚间记录新闻。1950年正式成立县广播收音站,每天收抄中央和省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新闻、政令,向群众介绍和预告广播节目。1966年6月,撤销广播收音站,成立修水县广播站,属文化教育局领导,次年1月,县广播站正式播音,每天播音一次,每次两小时零5分,除转播中央、省的节目外,还举办县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1967年1月,县广播站由县人民武装部实行军事管制,停止编播本站节目。1968年11月,县广播站和其他6个文化单位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1月,又从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分出,改称毛泽东思想广播站,以后又称战备广播站。1982年1月,成立县广播事业局,与广播站合署办公。1984年3月,机构改革,县广播事业局和文教局所属文化单位合并,成立县文化广播电视局。下属单位有广播站、广播电视服务部、新华书店、宁河戏剧团、电影公司、文化馆、图书馆、秋收起义纪念馆、黄庭坚纪念馆和板山电视台。广播电视事业在农村的基层单位组织是区、乡广播站,它的前身是公社广播放大站。
   二、事业建设 有线广播1953年春,广播收音站购进一部100瓦扩音机,县城开始安装有线广播。1956年6月,县广播站进行边架线边试播,并本着“哪里通电话,哪里安喇叭”的精神,逐步向农村扩展。1957年1月,完成了县广播站至三都、渣津、溪口3个区和义宁镇线路的架设工作,1月底正式开始播音。1958年9月,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公社广播站——太阳升广播站。1965年全县已有广播专用线路910公里,广播喇叭5000多只。1978年50个公社普遍建立了广播站,县到公社有专线12条,通广播的大队有625个,占大队总数的95%以上。社到大队有广播线路420条,单线长达5000多公里,入户喇叭51260只。到1985年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县站为中心、以区乡广播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的广播网。
   载波为解决广播传输与电话争时间、互相干扰的矛盾,1969年6月县革委会决定实行载波。1970年在宁州进行载波试点,到1973年能通载波的公社有12个,1975年发展到21个。但因本县幅员较广,山高林密,技术设备没有过关,线路质量不合格,致使载波失效,1977年全部中断。
   专线建设1974年8月开始建设广播专线,到1980年底,全县50个公社,架通了县站到南岭、太阳升、庙岭、黄坳、黄沙、汤桥、黄沙港、宁州、大坪、杭口、上杭、西港、溪口、横山、港口、上庄、大椿、杨津18个公社和县农科所、三都茶场、四都茶场、水泥厂、煤矿等单位的广播专线,全长达256公里,乡以下广播有双线839公里,单线2173公里,入户线1298公里。
   广播专线的建设,提高了有线广播的覆盖率,1985年通广播的村有416个,占村总数的76%,通广播的村民小组4577,占村民小组总数的72%。
   三、编播 县广播站每天早、中、晚播音3次,共5小时40分钟,除转播中央台、省台节目外,自办节目3小时20分钟,有新闻性、理论性、知识性、服务性和文艺性等广播节目共14档。1983年2月开办了主持人节目,3月,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印发了修水县广播站《积极改革自办节目,增强广播的可听性》经验材料。1983至1985年,在江西省优秀广播节目(稿件)评选中,连续3届获省优秀节目奖和好新闻奖,其中一组“听众信箱”节目参加了全国评选。
   县广播站作为县先进集体,1983年出席县劳模会,1985年获九江市先进集体称号。编辑负责人李宗裕1985年获国家广播电视部授予的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工作者称号。
   [=此处为表格(部分年份广播事业发展统计)=] 第二节电视
  1978年9月,在县城北风凰山巅建起本县第一座电视差转台,发射功率10瓦,环城10公里内均可收看。10月,正式发射转播。从1979到1984年,全县先后建起电视差转台13个,发射总功率94瓦。1985年,在海拔864米高的竹坪乡板山主峰上,一座1千瓦彩色电视转播台基本建成。年底作了临时性发射,覆盖半径达56公里,全县80%以上地区可收看中央电视台和江西电视台节目。
  1984年10月,第一个开办电视录像的单位宁河戏剧团放映录像,到1985年止,全县共有营业性录像放映队、点11个,录像放映机11台,录像片542盒。
   [=此处为表格(1978~1985年电视差转台建立情况)=] 第六章图书档案 第一节图书藏借 一、藏书 本县藏书历史悠久,且有一定的规模。
   书院藏书自北宋至清末全县共建书院25所,据现有书院志记载,书院藏书甚多。高峰、聚奎、凤谳、梯云等书院志列有藏书目录,所藏书籍以经史子集为主,少量志书、字典、词典和碑帖,且不乏珍本、善本。历经兵燹水火,至今保存的不多。
   官署藏书宋元佑八年(1093)五月,分宁知县胡璞于县学东建藏书阁,收集民间藏书,供士人利用。黄庭坚写有《藏书阁铭》并序。据明嘉靖版《宁州志》载,嘉靖前藏书均为朝廷颁降,内容为儒家类书,按四部分类为经类,共计15部334卷,因屡遭水火残缺。至同治年间,州署官藏图书增198种。
   私人藏书修水素有私人收藏古籍的传统,黄庭坚的高祖父黄元吉“乐以家资赈乡里,多聚书,以招四方之士”。清代的万承风、卢以恕两家藏书,遐迩闻名。万氏“古瓦山房”,藏书231部,5864册,法帖23部,名人字画55种,时贤字画45种。卢家“杉楸山房”所藏书籍有目录可查者达810种。
   图书馆藏书民国时期已有图书馆设立,但机构不稳定,时存时并。抗战初期,以行医为业的中共地下党员杨抱爱在其开设的抱爱医院门首附设“小小图书馆”,有《新华日报》等革命书报数十种,内部向读者提供,同时对外出借一般书刊。解放后,先后在人民教育馆和文化馆内设有图书室。据1954年6月底统计,该室藏书2734册,报纸8种9份,杂志58种。1955年因胡风事件牵连,将旧民教馆遗留的图书1000余册挖坑埋掉。1958年8月,在县城衙前中心建立面积457.5平方米的县图书馆,藏书1700册,1966年增至30473册。“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破“四旧”冲击下,销毁图书3500余册,连丢失盗走的共损失5000册,封书3000册,剩下图书仅22539册。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图书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在县城中心广场新建的科学文化宫右翼设图书馆,面积568平方米,藏书8.4万册,设有外借、办公、报刊阅览、儿童阅览、科技阅览、采编辅导、资料室和农村书库。
   [=此处为表格(部分年份图书馆藏书情况)=] 二、订购借阅 自1958年图书馆建立后,始有专款购置图书,开支经费由1959年的4201元增到1985年的5031元;同期订购报纸由21种增到53种,订购杂志由102份增到359份。
   建馆后,图书借阅人次不断增多,由1958年的687人次增到1984年的88278人次。报纸杂志阅览人次从1958年到1965年逐年有所增加,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后,报刊阅览室撤销,仅设连环画阅览室。lq79年2月,重建报刊阅览室,1984年重建少儿阅览室,从此阅览人次始趋稳定,并逐年有所增多。
   [=此处为表格(部分年份图书馆订购图书、报纸、杂志统计)=] [=此处为表格(部分年份图书馆借阅、阅览统计)=] 三、基层图书馆
  50年代初期,本县在农村、工矿、机关、学校开始设置图书流动组或图书室。1954年全县有图书流动组8个,其中农村3个,工矿4个,城镇街道1个。第一个图书流动组于1952年12月在县城伞厂建立。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社队普遍建立图书馆(室).到1959年底全县有公社图书馆42个,大小队图书室1100余,城镇图书流动站43个,借书小组42个。在农村藏书最多的单位为渣津红色图书馆、太阳升图书馆,各有图书3000余册,报纸10多份,杂志10多种。据1976年统计,全县共有基层图书室94个,图书总数8715册。1985年县城机关学校有图书室25个,据其中16个单位的统计,藏书58964册。
   第二节图书发行 一、民国时期的书店 本县解放前的图书发行全由私人设店经营。清代、民国时期主要店铺如下: 文人阁又名一言堂,为本县最早的一家书店,清道光三年(1823)开办,历130年。店铺有师徒20余人,经营各类书刊、文具纸张,书刊年售量在6000册左右,还从事毛笔制作、印刷、装订、裱画等工艺生产。时有“要买纸笔墨,就找文人阁”,“要看好文章,得上一言堂”之说。义成民国20年(1931)开办,是合股经营的综合性店铺,规模小于文人阁。经营项目有出售书刊、印刷表格帐本和裱画装订等。1956年改为公私合营。
   昌文书社民国23年(1934)设立,专售以小学课本为主的书籍和为数不多的民间唱本、侠义小说等,一度生意兴隆,最多年售量上万册,此盛况持续]0年之久。抗日战争开始后交通受阻,书源紧缺,生意渐趋清淡。
   青年书店全称为“中国青年书店修水分店”,开办于抗战初期,是一家发行书刊、代订报纸、出售文具兼搞印刷多渠道综合性的店铺。
   大众书店为解放前夕中国农工民主党修水成员开办,有售书柜台和阅览室。上架图书2000余册,有毛泽东著作单行本和比较进步的革命文艺著作、时事宣传教育材料等出售。
   二、解放后的图书发行
  1951年l】月,本县建立了第一家国营“新新书店”。1952年12月,根据全省各书店经理会议精神,“新新书店”易名新华书店,仅工作人员3名,1985年有干部职工19名。
   l、发行概况。新华书店是全县唯一的专业书店,直接为城乡广大读者服务。经营方式为门市零售和计划发行、批发,经营范围为国家出版的一切图书、画片、刊物。品种有17大类,供应图书经常保持上万种,年均库存图书量价值达20万元。建国初期,年发行额仅l万余元,50到70年代初期的十几年间,发行额一直在几万元到10多万元之间徘徊。“文化大革命”期间,发行额下降,造成亏损,1966年发行额19万余元,1967年降到9万余元。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发行额由1976年的17万元,增至1985年的92万元,实现利润从1976年的7847元,增到1985年的6.13万元。
   [=此处为表格(部分年份新华书店发行额与盈亏情况)=]
  2、发行网点。1956年首先在何市、马坳、大桥3个供销社建立农村图书代销点,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各社都建起了公社书店,但不巩固。60年代初期,公社书店相继撤销,农村的图书发行任务改由供销社图书文具部或图书专柜承担。.1963年各供销社又改设图书部,从此农村图书发行网点稳步增加,1978年后发展更为迅速。到1980年,全县有50个公社供销分社图书部,连同区级供销社、公社级林场图书部以及县新华书店门市部,共有图书发行网点58个,发行员230多名。新华书店1964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单位。1970到1973年,连续被评为省、地级先进单位,并出席了全国新华书店系统表彰大会。1985年获省、县两级先进单位称号。
   第三节档案管理
  1959年7月建立县档案馆,编制2人,1965年档案库房建成,建筑面积为711平方米。1982年成立县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4年在机构改革中,撤销档案局保留档案馆,编制7人。
   县档案馆建立后,根据中央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精神,将县级各机关档案室保存的档案逐步接收,统一管理。经过加工整理,按其内容分为文书、科技、地名、会计、司法、干部职工、声相等类。
   经过1959到1985共26年的收集整理,馆藏档案已初具规模,概括起来各种档案卷册如次:一、民国时期文书档案,1个全宗,计2040卷;二、解放后馆藏各类档案,116个全宗,计27400卷(册);三、录音档案2盒;四、各种资料刊物8200余册;五、史志两种,计200余册。
   随着经济文化事业的日益发展,馆藏档案的利用率逐年提高,特别是80年代以来,利用率大幅度上升。据1981到1985年统计,五年内来馆查档人员达2.26万人次,为读者提供档案资料有9.2万余卷册;为县志办、党史办、地名办和各专志办提供的档案资料达2.77亿字。
   [=此处为表格(部分年份档案馆档案查阅统计)=] 第七章艮纸 《进化民报》民国2年(1913)2月创刊,为修水创办最早的一份报纸,线装书式木刻版,直排,长仿繁体字,每逢星期日出版。该报主要报道辛亥革命后的新体制、新教育、新思想、新生活。
   《红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修水苏区发行,由中共、少共修水县委联合主办。民国20年(1931)4月1日创刊,4开单面2版,周刊油印。
   《工农报》由修水县苏维埃政府主办,4开单面2版,3日刊油印。
  《修江潮》据民国19年(1930)6月《湘鄂赣边区特委工作报告》(第一号)所载,修水苏区编印过《修江潮》,具体情况不详。
   《复报》由驻修水国民政府军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政治部主办,民国28年(1939)4月12日创刊,4开3日刊,单面石印(后改油印)。有两名编辑系中共地下党员,编辑方针是:坚持抗日,坚持民主,动员民众,支援前线。同年12月,因经费、物质条件所限停刊。
   《扫荡简报》系国民政府军王陵基30集团军于民国28年底在本县良塘创办,3日刊,16开版油印,后改4开版石印。该报班主任(主编)出重庆国民党军委会总政治部派来,系中共地下党员。每期印3000份,免费发给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及地方学校、机关,作了一些有利于团结抗日的宣传报道。
   《开平日报》,国民政府军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部主办,民国29年(1940)9月9日创刊,社址设漫江,印刷所在山口。对开4版,直排铅印。每期发行3000份,销售湘鄂赣边区及长沙一带。3年后,驻军迁湖南常德,该报继续出刊。
   《修江报》国民党修水县党部主办.民国31年(1942)9月30日创刊,4开2版,单面石印,周刊。曾因批评驻县国民政府军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总编辑徐乃韶被捕,停刊半年。34年5月复刊,改为3日刊,发行人匡国樨。抗战胜利后,该报继续发行,进行反共宣传。
   《青年报》民国34年(1945)创刊,三民主义青年团修水分团部主办,4开2版,单面石印,周刊。
   《新血轮》民国35年9月由修水三青团编印,4开2版,单面石印,日刊。
   《光明简报》创刊于1949年解放前夕,由民盟领导的江西民主自卫军第五纵队政工队宣传股主办。8开单面,油印旬刊,每期400余份。发行宗旨为宣传共产党的政策,迎接解放。
   《修水报》中共修水县委机关报,1956年6月16日修水解放7周年纪念日创刊。初办时8开2版,铅印周刊,后改为5日刊、3日刊、隔日刊。1960年7月1日至1961年3月31日改出日刊,定名<修水日报》。1961年4月1日至1963年6月29日改为隔日刊,仍称《修水报》。从1963年7月起出周刊,内部发行,不收报费,主要读者为公社、大队干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报社受冲击,次年1月被迫停刊。至此,该报自创刊以来共出1383期。发行量最多时8000余份,最少2000多份。
  1980年10月1日《修水报》正式复刊,为全国第一批试办的县报之一,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题写了报头。4开4版,每月出8期,报社人员定编18名。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报纸发行量逐年上升,由1980年的2000份发展到1985年的1.5万份,创修水办报史上发行量最高纪录。
   《修水报》在全国全省业务考查和新闻报道评比中多次获奖。1983年底,报社l0人参加全国新闻统考全部及格,合格率列全省之首。1984年7月8日刊登的《一张沉睡了14年的欠条》被评为1984年全省好新闻,获二等奖。1985年3月1日刊登的《县看守所文盲劳改犯人全部脱盲》,获1985年全省好新闻三等奖。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海天出版社

修水县具有优良的修志传统。宋初即草创分宁《邑图》、《修川志》,南宋分宁知县徐筠主修《修水志》10卷,其后曾10余次编修州县志,至今尚存6种,清同治版《义宁州志》为最后一修旧志。《修水县志》四历寒暑,三易其稿。蔚成大观。可贵者,县志资料丰富,体例规范。而发凡起例,每依县情,故“茶叶”、“环境保护”之设专卷,颇具地方及时代特色,独见编者心裁;推及各卷,条分缕析,笔墨精当,贯穿古今,首尾完备,足证经营之苦心。展卷一读,全县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人物干百年事,史实纷呈,实故乡资治之鉴,教化之书,存史之册,将使莅兹土及产兹土者,无不爱修水而顿生振兴修水之志,从而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功莫大焉。

阅读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