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教育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166
颗粒名称: 卷二十六 教育 体育
分类号: D267.6
页数: 26
页码: 450-473
摘要: 清代以前,以忠君尊孔为教育宗旨,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开科取士。自唐宋至清,本县有进士201名,举人317名。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县学停办,多数书院改为小学堂。
关键词: 教育工作 体育事业

内容

清代以前,以忠君尊孔为教育宗旨,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开科取士。自唐宋至清,本县有进士201名,举人317名。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县学停办,多数书院改为小学堂。
   民国时期,政府实行“礼义廉耻”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封建伦理教育,将私塾改为公办或私立小学。民国34年(1945),有各类小学386所,小学生30236名;有省立、县立、私立中学各一所。
   解放后,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改革旧教育,发展新教育”的方针,1949年对原有学校进行接管和改造,1950年把私立小学改为国家公办,1952年增设小学30所,家庭贫困的工农子女免费入学。次年,贯彻教育部提出的“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方针,中学大量招收工农子女入学。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五爱”教育。学校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采用“五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开展观摩教学活动,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58年国务院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开展教育革命,大搞停课开荒,一度打乱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文化大革命”期间,初则停课闹革命,继则复课闹革命。学校搞斗、批、改,实行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课堂教学大量减少,废除招生考试制度,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认真贯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要求,把教育工作转到以教学为中心上来。录取大专学校的人数由1978年的253名上升到1981年的393名。1981年九江地区文科、理科、中专的第一名,全省文科第二名、理科第三名均为本县学生。1983年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发展职业中学。1985年共有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42所,农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21420人。小学1135所,学生108953人。
   第一节县学书院私塾 一、县(州)学 宋元佑八年(1093),知县胡璞在城东青云门内建学舍明伦堂、藏书阁,县(州)学已初具规模。明天启元年(1621)迁城西。崇祯二年(1629)迁回青云门内故址,规模扩大,有大成殿、崇圣殿、藏书阁、尊经阁、文昌阁、明伦堂、濂溪讲堂等建筑。
   明洪武初年,宁县设教谕1人,训导2人,学额20至30名不等。清初沿明制,后钦定学额廪膳生30名,增广生员30名,附学生员12名,廪膳生共享廪银6两,膳头银40两,增生不能享受。
   二、书院 本县自宋代黄中理,周敦颐倡办书院始,历元、明、清各朝,共有书院25所。初期书院多为望族所办,为本族培养学子。黄庭坚故里双井村,北宋一代中进士者48人,多由书院培养。
   书院设山长,主持一院事务,聘请四方名师讲学,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经费由私人或民间捐献田亩,收取学租开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县学停办,书院有的停办,有的改为小学堂。
   芝台与樱桃书院芝台书院设在崇乡四十二都(今溪口乡),樱桃书院设在崇乡四十五六都(今布甲乡),均系宋初礼部侍郎,黄庭坚曾祖父黄中理所建。中理兄弟生有十子,名茂宗、滋、,浞、淳、涣、浩、浃、注、渭、浚,时号“十龙”,俱就读两馆,皆登进士第,多以文学知名。长兄茂宗才高行笃,为两馆师。黄注与欧阳修同科登第,过从甚密,卒后欧阳修为之铭墓,有诗文著作传世。黄渭字茂先,游欧阳修门下,以文学名世,与江北段少连齐名。时有“江南黄茂先、江北段少连”之誉。此后书院名噪四方,求学士子纷至沓来,多时达数百人。宋代的宋郊、宋祁未第前曾就学于此,黄庭坚幼时亦就读于此。
   濂山书院在县城东门外修河对岸旌阳山麓。为宋理学家周敦颐于庆历初年任分宁主簿时创建。元代毁于兵灾,后经修葺,称景濂书院。明天顺三年(1459)重建,成化年间改为濂溪书院,塑濂溪像祀于院中。嘉靖年间,建山谷祠于其侧。后人景仰濂溪、山谷,于万历年间进行修缮,改称濂山书院。清康熙七年,复濂溪原名。乾隆八年,复名濂山书院,一直沿用。濂山书院是全县历史最长、名气最大的书院之一,曾延请清地理历史学家王漠等来院讲学。书院经费来自历代邑人捐资,田产遍布八乡。书院分三重,前为讲堂,中为尊经阁,后为文昌阁,两旁房舍20余间,民国以后,逐渐废圮。
   梯云书院在县城铁炉巷,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怀远(客籍)绅民捐资修建。书院门房高大,场地宽敞,院内设有讲堂,讲堂后面有楼阁,周围有房舍数十间,结构雄伟。咸丰五年(1855)遭兵燹毁圮,同治年间复建,清末改为梯云小学堂。
   凤山献书院清同治四年(1865),知州邓国恩倡集八乡本籍绅董按粮捐费修建。因院址在凤凰山下秀水门内,座落于修水八景之一的“凤山献朝阳”处,即今县政府招待所后重,故称凤山献书院。书院宽20.5丈,长37.5丈,一进三重,前重为讲堂,中重为文昌宫,后重为魁星阁。左右建有书房60间,以“智、仁、圣、义、中、和”六字编号,为士子肄业之所。清末奉诏改为义宁州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部分废,遗址曾为修水中学利用。
   此外,还有宋代的徐氏金湖书院、祝氏流芳书院,明代的凤山(山泉)、云溪书院,清代的东谷、成孝、印山、西平、仁义、聚奎、高峰、培元、鳌峰、陶英、崇德书院,年代不详的金谷、文台、鸣阳书院和今在铜鼓县境的奎光、至诚书院。
   三、私塾 私塾分蒙馆和经馆,多数为蒙经合一馆。蒙馆教授学生识字和基本文化知识,经馆接受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学生或准备应试的学生继续学习。办学形式有3种:其一为私塾先生在家设馆,接受求学子弟;其二由宗族设馆,招收本族子弟上学;其三为豪绅富户在家设馆,教育一家子女。
   据清同治版《义宁州志》记载,清代有私塾40所,多为家族所办。民国初年,有私塾400余所,民国12年(1923)开展取缔私塾运动,但禁而不绝。24年,本县成立私塾管理委员会和改进私塾教育研究会,发给私塾新式教材,但改进工作仅县城奏效,农村私塾没有实质性改变,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
   私塾教材一般以《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四书》、《五经》为主。教学方式以个别点读面授为主。上、下午每名学生授新课一次,每次点教2句、4句或一小段不等,但不讲解,叫“唱读”,读古文经书时始开讲。除讲读外,每天都要习字,从填红模开始,经描写即模,以至临帖。
   第二节学前教育 民国37年(1948)上半年,县政府在义宁镇创办第一所幼稚园,附设在县立第一小学内(旧万寿宫)。入学幼儿20多名,有教师2人,解放前夕停办。
  1951年下半年,在义宁镇完全小学附设幼儿班1个,配有教师2名,入学幼儿30多名。1955年改称义宁镇小学附设幼儿园,并发展到3个班95名幼儿,配有教师4名。
  1956年有幼儿园7所,其中新创办乡村级幼儿园6所,入园幼儿315名,教工15名。1960年,全县幼儿园发展到229所,入园幼儿达5379名,幼儿教工262名。1961年财政困难,不少幼儿园自行停办,全县只保留13所幼儿园,入园幼儿486名,教工15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教育遭受破坏。1975年,全县仅有义宁镇街道幼儿园4所,入园幼儿245人,教工11名。
  1979年下半年,本县成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1981年7月设立托幼工作办公室,配有专职干部1名,该年全县恢复和新建幼儿园61所,入园幼儿2500名,教工102名。
  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11万元,县城各单位集资3万元,在县政府招待所后面兴建县中心幼儿园。该园有一座面积102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供学生游乐的大型电动飞机、火箭转盘、溜溜板、脚踏风车等设施。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100所,入园幼儿2885名,教工144名。
   本县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学制为3年,第一年招收4岁幼儿入小班,次年升入中班,第三年升入大班。农村幼儿班一般为1年制,招收6岁幼儿入班进行学前教育。
   课程设有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美术6科。
   教学方法一般为故事教学法、儿歌教学法、看图讲述法、观察法、谈话教学法、智力游戏法和现身示范法等。
   第三节初等教育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凤谳书院基础上建立义宁州立高等小学堂,原有书院租产作为办学经费。二十九年至民国元年,县以下八乡书院及部分私学相继改为高等小学堂。
   民国2年(1913),改学堂为学校,将高等、初等学校分立。4年,改称国民学校,12年,将高、初等小学改名为高级、初级小学,高初级俱全者称完全小学。是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改为修水第一示范小学。21年,全县有公立初级小学2所,公立完全小学9所,私立初级小学76所。学生2137名。
   民国19年(1930)7月,县苏维埃政府设立文教委员,负责苏区文教工作。次年,苏区97个乡,乡乡办起了红色小学(后改名列宁小学)。同年下半年,县苏又在三区九乡(即今月塘),创办了一所列宁高小,有教职员工6人,学生130名,分甲乙两班。学生大多来自本县,也有平江、通城的。苏区学生入学年龄不限,工农或军属子女可免费入学。学校采取新式教学方法,严禁体罚学生,课本为自编的《红孩儿读本》,23年以后,苏区沦陷,列宁小学停办。
   民国24年,推行保学制,设区、乡、镇中心小学和保立学校,并创办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招收学生54名。25年,全县设立区、乡、镇中心小学9所,县立完全小学3所,改办保学146所,保学分校15所,私学151所。
  28年后,日本飞机轰炸县城,日军两次过镜,县城大部分小学、私学短时期停办。县城第一示范小学先迁何家嘴(何市乡),后迁黄沙(竹坪乡),31年下半年才迁回县城。
  29年,将区、乡、镇中心小学和保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是年冬,修水县第一示范小学首先改为修水县第一中心国民小学。至32年,已办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39所、保国民学校313所、私学34所,共有学生16340名。
  1949年6月修水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公、私立小学,将县城第一中心国民学校、五邑小学和义宁镇中心国民学校合并,改名为修水县立小学。
  1952年,县人民政府招收失业知识分子100名进行培训,解决师资缺乏困难,小学教育有较大发展。全县小学由1949年的387所,增加到453所,在校学生由11522人增加到20178人。1953年,全县小学调整班级,学校减少19所,学生却增加2047名。1954到1957年间,全县小学教育得以稳步发展。
  1958年,宣传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实行“两条腿走路”,出现了多种办学形式。该年全县有公立和民办小学937所,其中完全小学89所,在校学生46719名,教职工1486名。
  1961年,县人民委员会要求各校坚决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克服“大跃进”时期盲目发展的现象,将小学调整为740所,在校学生43492名。62所完小高年级学生分别实行全日制、隔日制或4天学习2天劳动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教育遭受破坏,开始是停课闹革命,接着实行半日制,“开门办学”,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到1976年,全县虽有小学1384所,学生97361名,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却在85%左右,教学质量下降,文盲回升率提高。
  1977年下半年,恢复小学升初中考试制度。1978年全县小学开始实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1980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对全县小学网点进行调整,布局渐趋合理。1982年全县有小学1180所,其中完小404所,学生98494名。
   从1980年起,全县开展普及初等教育工作。1984年成立修水县普及教育领导小组,到1985年底止,先后有义宁镇、太阳升直属乡和白岭、大桥、宁州、山口、马坳区等所属41个乡通过了县检查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都在98%以上,达到江西省政府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验收标准。
   学制清末,小学学制为“五·四制”,分初等与高等两级,初等5年,高等4年。
   民国2年(1913)采用“四·三制”,初等4年高等3年。12年改为“四·二制”,初级4年,高级2年,并规定此为义务教育年限。解放初期,小学沿用“四·二制”,1952年,义宁镇完小、渣津完小试行五年一贯制。1953年暂停试行,仍用“四·二制”。1960年,全县试行五年一贯制的学校有42所56个班,试行四年一贯制的学校有2所2个班。1961年2月,除义宁镇、三都小学的一、二年级试行五年一贯制外,其他各小学仍采用“四·二制”。1968年,中小学实行九年一贯制,中学4年小学5年。小学5年制一直沿用至今。
   课程设置清末,初、高等小学共同设立的课程有修身、中国文学(后改国文)、算术、体操、唱歌、手工、图画,高等还设有读经、中国历史j地理、格致等。民国时期,设国文(后改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公民、卫生、音乐、图画、手工、体育及童子军训练等科目。解放初期,基本沿用旧课.程,但取消了公民和童子军训练。1952年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四·二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初级小学开设语文、算术、音乐、美工,高级小学增设自然、历史、地理。初小语文包括常识教学,从4年级起算术包括珠算教学。1953年,将语文分为阅读、作文、写字,美工改为图画,1955年又增设手工劳动课。1981年,执行教育部颁发的《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教学计划》,改政治课为思想品德课,语文课分讲读、作文、写字3项。
   [=此处为表格(民国时期部分年份小学教育综合统计)=] [=此处为表格(解放后部分年份小学教育综合统计)=] [=此处为表格=]附义宁镇第一小学 义宁镇第一小学位于修水县城中心,占地10亩,建筑面积3509平方米。1985年底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43名,教职工60名。
  1949年,县城第一中心国民学校、五邑小学和义宁镇中心国民学校合并为修水县立小学,设6个班,学生300名,教职工11名。1952年改称义宁镇小学,1963年定名为义宁镇第一小学,1980年被定为全县重点小学和省电化教学重点装备学校。
  1983到1985年,第一小学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杂志举办的征文、知识竞赛和智力竞赛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连续3届获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1985年,五(2)中队举办的“形形色色的甲骨文”活动获全国创造杯奖,同年下半年,第一届语文集中识字试验班48人毕业,全部录取到县第一中学。
   从1980年到1985年,该校连续6年被评为义宁镇先进集体,1983年被评为九江市文明学校。1983和1984年被评为九江市电化教学先进单位。1984年7月修水县人民政府授予一小“文明学校”称号,同年12月被评为江西省“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集体”。1985年再次评为县、市文明单位。
   第四节中高等教育 一、普通中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秋,知州金沛田在考棚内(今紫花墩)创办义宁州中学堂,招收学生80名,学制四年,因经费不足,只办一届告辍。
   民国l6年(J927)2月,在县城东大成殿创建江西省修水中学,冷汝希任校长。有教员9人,设初级3个班,学生138人,当年经费17718元。同年l1月,改为省立第十五中学,迁校三都。20年停办,学生转入省立第四中学。
   民国26年,在县城东大成殿办修水县立初级中学,樊秋潮任校长,招生100名。次年学生增至159名,分4个班,教职员10名,常年经费6480元。同年秋,日军进逼武宁,波及修水,学校迁往漫江。28年,因经费困难被迫停办,学生转入新成立的省立赣西北临时中学。
   民国31年重创修水县立初级中学,李凌鹤任校长,校址设原凤谳书院内,招收学生110名。35年,增设高中1班,次年,因师资不足,高中班转入散原中学。36年,修水县中学已有教学班7个,学生236名,附设师范科1班,学生40名,教职员21名。
   民国34年春,由樊士英集资筹建的第一所民办初级中学在朱溪厂开学,名为修水县仁义中学。招收学生50名,同年又招收1个秋季班。36年底,有教学班4个,学生185名,教职员10名。解放后,该校撤销,学生转入修水县联合中学。
   抗战时期,赣西北区域中学因战事南迁或停办。为免使多数青年失学,省政府决定在铜鼓、宜丰等县交界的修水上奉石街,设省立赣西北临时中学,吴邦英任校长。招收初中5个班,28年9月开学,学生246名。月底,日军犯境,迁校铜鼓芜岗村。29年秋设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31年春迁修水漫江杜家庄,34年II月,为纪念本县名人陈散原,省政府决定将赣西北临时中学改名江西省立散原中学,旋迁校县城紫花墩。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对原有中学进行接管整顿,将散原中学和修水中学合并成立修水县联合中学。有初中3个班,学生105名,高中4个班,学生144名,教职员工约30名。
  1952年,九江行署调整中学,修水县联合中学高中部并入九江。次年,联合中学更名为江西省修水初级中学。学校贯彻教育部“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方针,大量招收工农子女入学,到1956年,在校学生已达1057名。
  1957年,开办渣津初级中学。1958年修水中学设高中部,同时在白岭、朱溪、马坳、溪口、三都、山口、宁州、南岭等地办13所初级中学,学生增到2188名。1959年修水初级中学改称江西省修水县中学。1961年,对全县中学网点进行调整,次年全县有完中1所,初中8所。农业中学l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部分师生外出串连,回校大搞武斗,一片混乱。1968年全县80%的教师脱钩下放农村劳动,工人宣传队和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的所谓“斗、批、改”。学《毛主席语录》,讲忆苦思甜课,实行开门办学。1970年后,在“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下,盲目发展中学教育,学校增长失控。到1976年,全县普通中学增至74所,其中完中23所,学生增至26674名。师资力量奇缺,教学质量下降,实行开卷考试,仅少数高中毕业的学生被推荐升学。
  1977年下半年,高等学校招生恢复考试制度,开始注重提高教学质量。1980年,省政府确定修水县第一中学为省重点中学;同时,鉴于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尚差,对全县普通中学进行调整,重视发展职业中学教育。到198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48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农业高中3所。同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小斗岭完中开办一个高中农业职业班,大桥区中学开办一个初中农业职业班。
   学制清末中学堂采用四年一贯制。民国期间改为“三·三制”,即初中3年,高中3年,始业时间为秋季。解放后,学制仍采用“三·三制”。1958年,开展教育革命,三都中学试行初中二年制。1968年秋,改为“二·二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春季始业。1972年仍改为秋季始业。1978年秋,开始实行“三·二制”,即初中3年、高中2年。1981年实行“三·三制”,高中开始分文、理科。课程设置清末中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各科。民国元年以后,中学开设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课。后将修身改为公民,取消博物,初中增设动物、植物、卫生;高中增设生物、伦理、军事训练。
  1950年,修水联合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自然、化学、历史、生物、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等课。1957年下半年,初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1968年,中学课程只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1972年以后,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农业基础知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3门课。1978年,增设生物,卫生改为生理卫生。
  1981年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
   [=此处为表格(部分年份中学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 [=此处为表格(1977~1985年录取大中专人数统计)=] [=此处为表格=]附修水县第一中学 修水县第一中学是省属重点中学之一。校址设县城紫花墩,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13139平方米。1985年全校有33个教学班,1752名学生,其中初中16个班,学生861名,高中17个班,学生891名。教职工130名,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的28名,本科肄业、专科毕业的66名。
  1949年底,县立修水中学和省立散原中学合并,成立修水县联合中学,1953年更名为修水县初级中学,1959年改称江西省修水中学。1968年学校迁并到设在小斗岭的修水共大分校,原修水县中学改为义宁镇五七学校,不久改称农机厂五七学校。1971年10月恢复修水县中学名称,1979年下半年,定名为修水县第一中学。36年来,该校共培养初中毕业生8200余名,高中毕业生5300余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9年中为各级大专院校输送新生600余人,其中已有30余人送入研究生院深造。
  1960年,修水中学升学率高达70%,居九江地区第一位,被评为全省文卫系统百面红旗之一。同年11月,学校被评为先进集体,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981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九江地区文科、理科第一名及全省文科第二名、理科第三名均为修永一中学生。1984年以来,修水一中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岗位责任制,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设语音实验室和微型电子计算机学习班。1985年被评为全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
   二、农业中学教育
  1958年在黄沙港、三都、南岭、庙岭等地兴办农业中学2l所,每所1个班,共有学生479名。次年,农中减为13所,共17个班,356名学生。1960年国民经济发生困难,农业中学仅剩两所。同年,庙岭农中被评为全省文卫系统百面红旗之一,出席全国群英会。1965年原附设在九江农业局院内、属九江专署文教处领导的九江农业中学迁来修水,校址设修河南岸刘家埠。1966年全县有农业高中l所,农业初中49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中转为初级中学或改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81年共大停办,利用原共大黄沙港分校旧址开办修水县农业高中,设两个班,学生110人。1984年溪口区中、古市中学改为农中,次年大桥区中开办1个初中农职班。到1985年止,全县有农业中学3所,农职班]个,共有初中学生1129名,高中学生798名。
   三、中等专业教育 师范学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义宁州办有师范传习所,后改为教员讲习所。招收私塾教员为主,学制一年,学员最多时达270余名,教师20余名。民国4年(1915)停办。与师范传习所同时,还办有州治师范学堂,详情无考。
   民国元年(1912)2月,高等小学校教员帅庭皋创办速成师范学校l所,预招学生60名。
   [=此处为插图页(县城中心幼儿园),(修水县第一中学教学大楼),(修水师范教学大楼)=] [=此处为空白页=]
  27年上半年,江西省立第一区义务教育师训所由武宁石门楼迁入本县奉乡江头,下半年迁往铜鼓,改称省立奉新简易师范。33年7月,迁本县征村乡张家大屋,设有简师一、二、三年级4个班,学生200余名。次年5月,该校改为江西省立奉新乡村师范学校。36年,设乡师2班,学生90余名,简师3班,学生140余名,附设初中3班,学生150名。学生大都来自修水、奉新、高安、上高、宜丰、铜鼓、武宁、万载和湖南浏阳等县。同年8月,该校简师一、二、三年级3个班迁往奉新干洲,所余简师四年级1班和乡师一、二、三年级3个班仍留征村,改称武宁师范修水分部。37年秋,简师四年级和乡师三年级学生毕业,乡师一、二年级2个班并入武宁师范。
  1959年8月,江西省教育厅决定创办修水师范学校,拨款10万元,在修河南岸刘家埠兴建教学楼和宿舍。9月,首批招生100名分两个班,初附设修水中学内,1960年底校舍竣工,占地6440平方米,学校迁入。到1962年,共有教学班7个,学生309名,教职员工33名。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俄语、教育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62年下半年,修水师范撤销。首届入学学生7月间毕业并分配工作。一、二年级学生全部回家从事工、农业生产。
  1976年9月,九江师范修水分校开办,1981年9月改称江西省修水师范。该校行政上属江西省、九江市双重领导,校址设县城东南3公里之箬坑口。1977年初,招收第一批推荐学员60名,分为2班。同年底,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又招生100名,并从这届起,到1982年止,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1983年开始招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学生来自修水、武宁,1982年以前曾招收瑞昌县部分学生。开设课程有政治、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法、代数、几何、数学教学法、历史、地理、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生理卫生、体育、美术、音乐等。
  1985年,修水师范有12个教学班,581名学生,62名教职员工。10年来,共招生1775名,已毕业1394名。校园占地24亩,建筑面积10697平方米,完成体育场、图书室、实验室、风琴室等设施建设。
   江西省茶叶职业学校民国36年(1947)7月从婺源县迁至本县修河南岸刘家埠(即今市茶科所所在地),同来教工10名。当年招收学生50名,连招3年,共150名。1950年还办了一期50人的茶叶技术人员培训班。1952年9月,中南农林茶叶技术干部班在该校开办,招收中南6省学生94名。1954年3月学生毕业,学校停办。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修水分校创办于1959年7月,校址设在黄沙港乡,由黄沙港、三都、南岭3所劳动技术学校合并而成,随同转来教职员工22名,学生322名。开设农茶、林学、畜牧兽医、财经4个系,共7个班,学制4年,实行半工半读。1962年,学生毕业,共大修水分校停办。
  1965年9月,共大修水分校在渣津小斗岭重办。1970年10月在原共大修水分校旧址创办共大黄沙港分校,同时将共大修水分校改为小斗岭分校。小斗岭分校以培养农业机械、茶叶、畜牧兽医、财金等专业人才为主,黄沙港分校以培养农技、林业、蚕桑、医务等专业人才为主,两校共培养各类人才3372名。1979年8月,共大黄沙港分校并入小斗岭分校,1980年8月,又将共大小斗岭分校搬回黄沙港,并停止招生。1982年撤销共大,改办农业高级中学。
   九江卫校修水医士班创办于1979年,校址设县卫生局内,招收在全国统考中上分数线的学生55名,其中修水41名、武宁9名、瑞昌4名、九江市1名,学制3年。学校教学计划、考试、业务均由九江卫校管理,行政由县卫生局领导。开设拉丁文、化学、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寄生虫学、外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传染病及流行病学、皮肤病学等课程。配有4名专职教员。1982年7月,学生毕业,学校停办。
   江西省文艺学校宁河戏学员班创办于1981年12月,校址设修水县宁河戏剧团内。宗旨为振兴古老剧种宁河戏,培养表演人才。招收学员20名,学制五年,开设政治、文艺史论、演唱专业、文化、体育等课程。配有专职管理人员4名,武功教师3名,兼课教师2名。
   修水县卫生人员进修学校1984年11月1日,在九江卫校修水医士班原址建立,到1985年止,已培训医务人员和社会卫生员各100名。
   四、大专教育
  1958年9月,创办修水大学,附设在修水中学内。设师范和农茶技术两个专业,师范专业从在职教师中招收23名学生,开设政治、汉语、俄语、历史、地理、教育学等课程;农茶技术专业从在职干部中招收16名学生,开设农作学、物理、化学、作物栽培、昆虫学等课程。配有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7名。1959年7月,修水大学停办,师范专业学员除2名外均转入九江大学继续学习,农茶专业发给肄业证书,由县人事部门分配工作。
   第五节成人教育 一、职工业余教育 民国27年(1938)8月,在县城开办成人夜校班,培训对象为各机关职员。32年5月,由国民党修水县党部主持开办店员妇女训练班,开展扫除文盲工作。
  1951年,县总工会创办职工业余学校,以学政治为主,兼学识字,同时还组织568名工人学习中共党史。1953年春,在县城办了6个速成识字班,有350名职工参加学习。1954年,三都、渣津、山口3集镇开展职工教育运动,县城和集镇共办业余文化补习班18个,学员630名。配专职教师3名,义务教师23名。
  1956年3月,县总工会在县城举办职工业余文化学习班2期,学员771名,其中初小15个班,学员535名,高小5个班,学员189名,初中1个班,学员47名。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43名。1958年,组织2500名职工参加业余文化学习。1959年,县文化教育局开办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设初中班4个,高中班1个,学员100余名。厂矿企业办扫盲班5个,小学班2J个,初中班1个,共有学员860名。
  1960年初,成立修水县职工教育委员会,各厂矿企业共办12个扫盲班,l5个初小班,13个高小班,3个初中班,学员1604名。1965年职工业余学校办了4个班,学员156名。不久,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职工教育停止。
  1978年,县柴油机厂开办高小、初中数学班,县人民医院办外语班,水电公司办水电技术学习班,职工教育又得到发展。1980年9月1日,修水县职工业余学校恢复,开设初、高中语文、数学、物理、英语、日语、电工、机械等短训班l6个,学员634人。到1985年下半年,已有教学班13个,学员768名,配有专职教员3名,兼职12名。学校从1980年到1985年止,共办教学班111个,入学人数6012人,结业人数初中909名,高中120名,外语68名。
  1982年,全县70多个局级单位举办了职工文化短训班,有2100余名职工参加学习。工农教育委员会在同年8月、次年1月、10月及1984年8月4次组织职工初中文化补课考试,有4168人次参加,3科及格人数1954名。
   在对职工进行文化补习的同时,各单位还举办了各种专业训练班,粮食、商业、农业、卫生、教育等局成立干部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
   二、农民教育 民国22年(1933),全县各区开设中山民众学校12所,以扫盲为主要任务。学校一般附设在保国民学校内,由保学教员兼课,27年,只剩下4所,学生100余名。
  1950年,县、区、乡人民政府均成立冬学委员会,并在全县范围内办起了一批夜校,组织1]926名农民参加学习。
  1952年,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即以注音符号为拐棍(后改为拼音字母),通过字旁注音,帮助识字。培训了270名义务教师,开办实验班39个,有学员1531名。
  1953年,成立县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次年开办冬学班422个,学员9879人,其中6221名学员转入285所常年夜校学习。
  1958年,开办扫盲班1443个,学员29375名。采取生产术语、家具名称文字化和商品识字牌、村设墙头生字表、班级教学、小组学习、送字上门等方法进行培训。1959年,脱盲学员达28921名,并办了高小和初中班。
  1965年,全县办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夜校2306所,入学人数35599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业余教育停止,1980年冬,全县农村教育开始恢复,组织12523人入学,聘请义务教师361名。
  1982年,恢复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各区、乡从教师中抽1名专职干部抓扫盲工作。同时,以大队为单位,办起了扫盲班,是年冬,入学人数达14829名,有568名摘掉了文盲帽子。
  1984年12月,九江市政府组织扫盲验收检查团,抽样检查了全县1/3的乡,全部符合标准,确认修水为基本无盲县。
   三、函授教育
  1958年1O月,初级师范函授在本县招收语文、数学2科学员300名。1959年9月,修水县函授学校成立,设初级师范和中级师范函授。1960年,全县初师和中师语文、数学一齐招生,共招收函授学员1600名。
  1961年,全县设函授分校68所,专职教师7名,兼职辅导员115名。1962年,函授分校调整为】6所,在分校以下设立辅导站78个,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40名。函授学员1368名,占全县教师数的73%,占应参加函授教师的80%。1963年,高等师范函授在本县招收学员105名,有622名教师参加中师函授学习。
   “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函授学校解散,函授教育停止。
  1979年,成立县函授工作站,组织3374名教师参加中师函授学习。1984年,江西师大函授部在本县招收数学、教学管理、历史、政治教育、物理等专业学员39名,次年招收物理、政治教育、教学管理、中文等专业学员82名。
   四、广播电视教育 本县广播电视教育始于1979年,是年,县教育局主办的电大教学班招收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专业学员34名,实行单科结业。1982年,教育局电大教学班招收业余中文学员19名,理科脱产学员11名。1983年,县经委主办了电大经济类教学班,招收学员29名。1985年,县教育局电大班中文专业学员17名毕业后,又招收85级文科业余学员28名。修水报社同时开办新闻专业教学班,招收学员15名。
   第六节教师 一、教师队伍 民国21年(1932),全县教职员128人,35年744人,其中,师范学校毕业的56人,师范专科毕业的2人,高中毕业检定合格的222人。
  1950年,全县中小学教职员654名,其中小学634名。1956年,小学教师有935名,中学教师37名。教师中,高等学校毕业的5人,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353人。1962年,全县133名中学教师中,高等学校毕业的41人,中师毕业的9人。1568名小学教师中,专科毕业的12人,中等师范毕业的583人,初级师范及初中毕业的341人。
  1979年,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全县有中学教师1056名,是1962年的7.94倍,小学教师3687名,是1962年的2.35倍。到1985年,全县有中学教师1157名,其中高等学校毕业的253名。小学教师4264名,其中大专毕业、肄业的8名,中等专业学校和高中毕业的2289名。
  1953年,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师资缺乏矛盾,在农村遴选民办教师,由乡推荐经县教育局审核,分配任用,但不算国家工作人员。当年有23人被吸收为民办教师。1966年,小学民办教师增到1147人。1978年,县教育局对民办教师进行了整顿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1981年全县共有民办教师3110人,经过全面考核,得到任用证书的2208人,试用的391人,订合同的281人,被辞退的230人。整顿后的2880名民办教师中在中学任教的48人,小学任教的2832人。1980年,有23名民办教师吸收为公办教师,有29名考取师范民师班。1984年,师范民师班停止招生,直接将教龄在15年以上、年龄45岁以下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当年有40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1985年,有67名转为公办,同年,全县有民办教师2892人,占教师队伍总数的51%。
   二、教师培训 民国28年(1939),本县派员参加江西省立第一区义务教育师训所培训。29年,成立修水县小学教师进修会,从当年起,暑期开办教师学习班,培训保国民学校校长、教员,讲授业务课程,集训1个月,寒假开检讨会1星期。31年,九江专署在福江举办国民教育师资训练班,招修、武、铜3县50.名高小毕业生,学习1年。34~35年暑假又分别开办了两期小学教师训练班,参加教师共125名。解放后,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培训教师。
  1952年,县人民政府开办师训班,招收失业知识分子100名,学习两个月。同年,选派教师7名,到南昌大学师范部学习2年。1954年共选派教师70名,分4批分别到九江师范、省教育学院和九江暑期讲习所学习半年到两年。
  1959~1960年,输送教师131名到县机关干部学校学习拼音和小学语、数教材教法,时间9个月和4个月。
  1963~1965年,分4批输送教师68名,分别到九江师范轮训部学习初师教材教法1年,到省委党校和省教育学院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管理,时间半年到1年。
  1973~1983年,10次输送教师共595名到县教师培训班学习1个月到半年,其中除1973年1期学习体育、1979~1980年两期学习初中英语,余皆学习小学语、数教材教法。同时,1981年还输送了教师50名到修水师范学习初中英语,时间两个月到半年。
  1984年分3批输送教师共119名,分别到县理化教师培训班、英语教师培训班和九江师范学习初中理化、初中英语和中师课程,时间1个月到两年。
  1985年9月,输送教师49名,到修水师范学习中师课程两年。
   三、教师待遇 生活待遇清末至民国初年,小学教师每月俸谷2至4石不等。民国35年(1946)后,县府每月发给教师薪金4250元,按元月份中等米价能买米6斗4升,到l2月份,仅可买1斗8升.37年将乡村教师补助粮和生活津贴抵帐到乡,乡里抵到保,保则叫教师自己去收屠税,结果教师工资往往落空。中学教师工资由国家支付。16年,省立十五中学教师8人,年俸共13550元,平均每人月工资100余元。26年抗战爆发后,法币贬值,教师生活也就越来越艰苦。
  1952年,乡村教师工资以大米计算,区乡小学校长每月为320斤左右,教员300斤左右,村小学教员220斤左右。1954年采用工分制,再用工分计算工资。1955年,全县小学教师人均工资25.07元,中学教师平均39.88元。1961年,按中小学教师20%的比例下达调资指标,平均每人增资4.9元。
   从1978年起,国家多次为教师调整工资。1978、1980年分别按40%的比例增资1级,1981年又按20%的比例调资。1982年,全体公立教师每人调资1级,部分教师提高2级。1985年,全县共有2401名教师参加工资套改,平均每人每月增资31.55元。
   公立教师均享受国家公费医疗,贡献较大、身体状况差的老教师还被安排到外地风景区疗养。民办教师的报酬,1979年前实行工分制,工分值和供应粮油指标与大队(村)干部同等待遇。1980年起改工资制,每年由公社管委会统一确定工资数,一般全年在300元左右。国家还从1976年起,每月发给民办教师补助金3元,1978年提到每月9元,1981年到1985年每月18元。退休民办教师每月发给生活费12元。
   政治待遇解放后,人民教师的劳动得到尊重。1952年暑期,贯彻中央关于“争取、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政策,举办为期40天的全县教师学习班,进行思想改造。1954年,选派教师代表参加全县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在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虽有部分教师被划为“右派”或被打成“黑帮”,曾受到冲击和错误处理,但自1978年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后,被划“右派”的62名教师全部改正,对“文化大革命”遭受冤假错案处理的教职员110人分别恢复名誉、恢复工作并补发工资。
  1982年,县人民政府召开30年以上教龄教师会,由省政府颁发了从事教育工作30年的荣誉证书和证章。同年,团中央和妇联还颁发了从事少年儿童工作25年的纪念章。
  1985年,首届教师节期间,各级政府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县政府召开大会表彰100名教育战线的优秀教师,给全国优秀班主任陈四军、省劳模小学教师张薇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优秀班主任姜利辉各提升l级工资。
  36年来,教师参加讨论并管理全县大事,有68名教师当选为历届县人大代表,有56名教师当选为历届县政协委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有220名教师参加中国共产党,1984年召开的中共修水县第七次代表会,有教师党员代表13名。
   第七节教学 一、教学研究 解放后,注重教材的思想性,探讨课堂教学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政治运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1958年,开展教育革命,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突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课堂教学出现了戴政治“帽子”,加政治“尾巴”,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的偏向。教育局组织小学骨干教师编写了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各科乡土教材200多篇,1960年4月,全县又统一编写了4册过渡性教材,试行不久便停止使用。
  1963年4月,召开全县小学语文教学专业会,研究并纠正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偏向。修水中学语文教研组根据教材特点,废止死抄参考资料,结合实际备课,做到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教研活动停止,教学无章可循。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7年6月,召开全县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修水中学、古市中学和义宁镇二小分别举办作文、阅读、识字观摩教学,向全县提出课堂教学“七坚持”(课前预习、用普通话教学、抓双基、读写结合、启发式、布置适量作业、上好写作课)的方法,教学研究重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
  1978年,中小学普遍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为帮助初中生系统复习和掌握新教材,县教研室和修水中学根据教育部新颁教学大纲联合编写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4科复习资料,同年还组织了全县复式教学专题研究会。
  1982年,由湖北通城县发起建立平江、修水、通城3省3县教研协作关系。从当年开始,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联席教研协作会,每次协作会有重点有准备地研究交流一两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 清末创办学堂,改先生个别教学为班级集体授课,但采用教学方法为注入法,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解放后,开始采用启发式教学。50年代初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讲演录》,推广苏联教学经验,课堂教育开始采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的五个环节的教学法,建立备课制度。1954年5月,县文教科在义宁镇完全小学组织了两次全县性复式观摩教学,接着各区也相继组织全区性观摩教学,“五个环节”教学法得到全面推广,由此逐渐形成课堂教学的统一模式。
  1960年下半年,修水中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精讲多练、知识归类、突出本质的教学方法。60年代中期,教学改革强调减轻学生负担,增进学生健康。通过太阳升、义宁镇、渣津等小学的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教学法中教师讲得多,笔记记得多,作业留得多,考试测验次数多等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
  1980年下半年,义宁镇第一小学-(1)班使用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语文教材,推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提前写作”教学法试验。1985年学生毕业时,经过严格验收,识字、阅读、作文、朗读、说话、笔记、写字等7项成绩总平均85.6分,比平行班高出15.2分。
  1981年下学期,修水一中对文言文教学采用学生自译,教师启发,学生总结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串讲法。1984年,大桥区中数学教师把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师邱学华创造的尝试教学法应用于数学教学,取得明显效果。上奉中学语文教师试验育才中学“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八字教学法,期末平均成绩比平行班高出10分。
   三、电化教学 本县电化教学始于1978年,是年自筹资金购置幻灯机35台,重点装备修水一中、各完中、区中和义宁镇二小。12月举行全县电化观摩教学竞赛,评出语文课《周总理,你在哪里》和地理课《黄土高原地貌变迁》,于1979年1月参加九江地区电化观摩教学竞赛,获九江地区幻灯片制作一等奖。1980年,县第一中学教师余昌徐代表九江地区出席全省中小学幻灯教学经验交流会,由他执教的电教课《周总理,你在哪里》和《守财奴》,被评为优秀幻灯片,获奖金千元。1983年,义宁镇一小校长周先乐绘制的小学语文课《英雄爆破手》j套6幅和《我是什么》1套4幅幻灯片,参加在景德镇召开的全国优秀幻灯片展览。
  1985年,修水一中建立简易语音室,配备了可供74人同时上课的听音设备。同年,教育局筹建仪器电教工作站,并有电教设备微型电脑4台、电影机2台、录相机2台、彩色电视机3台、黑白电视机4台、收录机110台、幻灯机300台、各种幻灯片近1万框、珠光银幕40块等,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电化教学的开展。
   第八节教育管理 一、机构 明朝洪武(1368-1398)初年本县设儒学署,教谕1人,训导2人,掌管教育行政。清代设学正,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设劝学所,为州(县)教育行政机关。内设总董(所长)1人,劝学员2人,综核全县八乡学区事务。民国元年(1912)撤劝学所,设学务课。6年至28年先后设劝学所、教育局、督学、第三科,29年以后改称教育科。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成立时设文教科,1956年改称文教局。“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内设教育组,1976年仍设文教局。1984年机构改革,文教局分为文化广播电视局和教育局。
   二、体制 清末至民国时期,本县各地学校设董事会管理。解放后,全县学校分县、区、乡(公社)、村(大队)4级管理。1985年,县一、二、三中、农业高中、小斗岭完中、白岭完中和县教师进修学校由县政府、教育局直接领导管理,义宁镇各小学、各区、乡中学及乡中心完小,由镇、区、直属乡教育组管理,村小由乡中心完小管理,幼儿园由教育局和县妇联共同管理。全县中小学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
   三、经费 捐资办学清代,书院经费均靠本州民众捐献田亩,收租解决。地方宾兴(群众集资创办的一种助学团体)帮助解决士子入学费用,并奖励攻读,资助川资。
   民国初年,书院田产转交学校,加上政府拨出丁漕附税7%,以及附捐、特产捐统筹拨补,经费尚可敷用。后学校逐年增多,经费来源不足,民国23年(1934)冬,教育部要求各地“就地筹款,就地设学”。25年度后,保学经费由地方自筹解决,提拨公款不足时,则按照财力向民户摊派。
   解放初期,利用庙宇祠堂做校舍,课桌板凳由群众捐献。
  1984年,县政府号召集资办学,从个人、行政、企事业及大集体单位和驻县单位集资,还从农业税5%附加中和城市税收中各提取25%。当年共集资186万元,次年集资130万元。
   国家拨款民国时期,县立第一中心小学、修中及其附属国民学校、简师班、幼稚园、各级国民学校、寒暑假教师训练班、教育研究会所需经费和教师奖励金、学生奖学金由县财政拨款。县立7个中心小学、各乡小学经费均须自筹,县库仅负担员役生活补助的基本数。
   解放后,教育经费由县财政统一拨给。1958年,国家拨款创办渣津中学,黄沙港共大。以后,陆续办起了区级中学。1979年以前,按系统管理经费,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拨款。1980年后,财政部门改为“分灶吃饭、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教育经费由地方财政直接拨款。
   除国家直接拨款外,还有民办公助的情况,乡、村级学校经费开支,主要是区、乡、村拨款,不足部分由乡、村从集体公积金或提留中支出。学校建房、维修、仪器设备、民办教师工资,国家只给补助,余者由集体筹措。
   [=此处为表格(部分年份教育经费开支情况)=] 勤工俭学1958年,勤工俭学活动在各校开展。60年代初期,学校开荒种地,解决师生吃菜困难和用粮不足。1965年,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小斗岭分校开荒600余亩,种茶400亩,并办有农机厂、茶厂、农场、林场、畜牧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各校走“五七”道路,强调学工、学农,不少学校设校办工厂,普遍建立学农基地。劳动代替教学,师生每周劳动2天左右,农忙则劳动4天或5天。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为减轻学生劳动负担,学校将部分田地、山林退还农业生产队。根据“能工则工、能农则农、因地制宜”的原则,组织师生勤工俭学,并从过去单纯抓经济收入转变到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上来。1985年全县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学校有456所,占学校总数的38.4%,有50294名学生按教学计划参加生产劳动或公益劳动。当年校办农、林场有土地784亩,勤工俭学收入达47000元。
   第二章体育 第一节学校体育 一、中小学体育 体育课程清光绪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始设体操课,其内容有徒手操、走步、跑步等。民国时期,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每周2节,授课内容增加篮球、排球、乒乓球及单杠、铅球、跳高、跳远、赛。跑等。抗日战争时,还增设了军训课和童子军操。
   解放后,各级学校每周均开设2节体育课,废除军训和童子军操。1951年,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校逐步推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练,但由于场地、器材限制,只在县城中小学和其他条件较好的学校实行。1971年,贯彻《军体教学大纲》,把体育课改为军体课,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军事、体育训练。1973年军体课又改成体育课。1978年,全县中小学实施“坚持两课两操一活动”,即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坚持做课间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坚持组织课外活动,有12所高中、41所初中、326所小学开展这一活动。三大球类及小球类、田径类、体操等都进入体育课的教学。
   体育教师民国时期,中学和县立小学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各区中小、保学只有兼职体育教师。
   解放初期,县城中、小学设专职体育教师,农村各学校体育教师均为兼职。1954年,选派体育教师到省进修,1957年暑假期间,举办体育教师训练班,1960年又派8名体育教师到地区体校学习。1972年4月15至30日,举办中学体育教师训练班,学习军体课教材内容,参加者38人,占全县专职体育教师80%。1979年到1985年,举办了5期体育教师训练班,共培训各校体育教师255人,各中学和乡中心小学基本上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村级完小体育教师尚属兼职。
   “劳卫制”和“体育锻练标准”1955年11月,修水县初级中学按照“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制订计划,进行锻练。除结合体育课及一般课外活动进行辅导外,并规定每星期二、四、六的早操或课间操和星期三的课外活动为锻练时间。1958年9月起,全县各学校普遍推行“劳卫制”锻练。是年底,学生中“劳卫制”及格人数有478名,占中学生总数18%。
  1972年5月,在修水中学、义宁镇第一小学试行《国家体育锻练标准》,1974年在全县中小学普遍推行。1979年6月,举办全县实施《国家体育锻练标准》训练班,9月,开展竞赛活动,并派出体育教师深入部分中、小学抽测检查验收。10月下旬,又在县城举行有532名运动员参加的修水县中、小学实施《国家体育锻练标准》运动会。通过这些活动,达标人数大幅度上升,到1985年,全县中、小学共有12693人达到标准,占学生总数130370名的9.73%。
   二、业余体育学校
  1958年,开始在各中学和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创办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坚持课余时间训练,至1959年已办业余体校6所。
  1963年,义宁镇第二小学组织了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训练本校学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止。
  1974年,为照顾边远山区,省府决定在修水开办一所业余体校,9月10日正式开学。招收田径班27人,篮球班25人,排球班25人,武术班30人,共有学员107人,教练员7名。每周训练3~4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并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训练。1985年业余体校还有田径班25人,女篮班15人。从1979年到1985年,该校6次参加省召开的少年、青少年、中学生业余体校田径运动会,有24名运动员共获6个第一名,9个第二名,14个第三名。有26名学生被输送进省市大专院校。
   第二节群众业余体育 一、职工体育 解放前,职工体育活动仅少数机关工作人员自发打篮球和乒乓球。解放后,政府专门为职工建立体育活动室、修建体育场。1954年,为庆祝建国五周年,修水体育分会主办了县城机关职工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此后,各单位之间的体育友谊赛更加频繁。
  1957年春节期间,举行了县城职工篮球、乒乓球、举重、拔河4项比赛。6月,在教师中组织“钟声”篮、排球代表队,到邻县访问比赛。1959年5月4日,县城举行“红五月”举重比赛,有12个单位的23名职工参加。
  1961至1964年县城职工每年都开展体育比赛,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射击、滑冰表演、康乐棋(球)、踢毽子等。1965年10月,县人民医院和保健所联合组织游泳活动,有36名男女职工参加。1966年起搞“文化大革命”,职工体育活动停止。
  1973年县体委恢复,职工体育活动活跃起来。县商业局和水泥厂、煤矿、钨矿、水运站、崇河林站、西摆林站等单位分别举行了拔河或球类比赛。[976年,为纪念毛泽东“七.六”畅游长江10周年,县城职工组织下河游泳,白岭、大桥等地也在水库举行游泳纪念活动:1977年元旦,县城职工进行男女篮球和拔河比赛,1978年,全县职工中建立业余体育代表队42个,有424人参加。
  1979到1985年,职工体育活动开展频繁,每年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五四”、国庆等节日,一般都举行多种项目体育比赛,除棋类、球类外,还有汽枪射击、拔河、登山、万米长跑等。参赛范围已由县城扩展到农村。1981年5月,举行的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比赛,有各系统各单位以及724矿、地质勘探267队和504队的男女运动员235名参加,历时13天。1984年6月,县卫生局组织8个区的卫生院和县医院、保健所在渣津区医院举行男子篮球和女子乒乓球锦标赛。1985年,商业系统在县城举行8个公司职工参加的男子篮球友谊赛。
   二、农民体育 解放前,农民体育活动不多,缺少记载。民国35(1946)年,各乡镇分别举行过单项运动会。1954年,农村成立初级社,社社开展篮、排球活动,高级社时,建立了篮、排球队。1958年,贯彻全省农村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各公社开始修建运动场,组织社员做广播体操,参加球类和棋类比赛等。
  1975年,石坳公社成立14个篮球队,举办基干民兵体育培训班,进行球类、田径、爬山、拔河、投弹、射击和刺杀训练。马坳公社利用节假日开展球类、拔河、田径、爬山、游泳、射击和刺杀等活动。1978年,成立农村体育领导机构,建立农村业余体育代表队47个。1983年国庆节,黄港区举办了篮、排、乒乓球和拔河、跳远、长跑、棋类等多项运动会。太阳升公社举行了中国象棋和乒乓球比赛,渣津区举行了篮球和乒乓球比赛。
  1985年元旦,上奉乡有30多名运动员参加乒乓球单打赛,春节举行武术表演,其他区乡体育活动,也相继开展。
   三、军事体育
  50年代末期在中学进行军事训练。1965年6月,在县城开展军事野营活动,成立临时总指挥部,参加对象为男女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包括县城各机关干部、中学师生、小学教师、厂矿企业职工、街道基于民兵,共50多个单位,2702人。编为3个团,进行行军、宿营训练,开展防空演习、登山、实弹射击等活动。
  1976年冬,办了l期有40名业余爱好者参加的航空模型训练班,一般掌握了一些基本航空知识,能自制皮筋弹射飞机模型。
  1977年暑期,在724矿中学举办为期20天的中学生射击训练班,参加者20人;9月,在义宁镇中学成立射击队,配专职教练1名,经过半年训练,基本上都掌握了3种姿势的射击要领。
   四、老年人体育
  70年代老年人喜爱的太极拳活跃起来,1975年县体委办了第一期太极拳训练班,1982至1983年,办了4期太极拳学习班,每期3个月,学员二三十人。1984至1985年,县政协举办了两期太极拳学习班。
  1983年5月,县体委举办为期4天的鹤翔庄气功学习班,50余人参加,学习内容有5节动功和静功。同年2月和12月,在县城举行中老年人长跑比赛,项目有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1984年12月、1985年5月和11月,县委组织部老干部科举办县城离休干部运动会,每次参加者三四十人。比赛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军棋、康乐棋、扑克、竞走、书画、钓鱼、射击等。五、民间传统体育 武术本县武术运动源远流长,开展甚广,自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到光绪五年(1879)这190年间,共有5人中武进士、82人中武举人。民国2年(1913)成立商团体育会,由商会组织店员持枪操练。15年,成立精武体育会,有会员100余人.一年后解散。25年6月,在县城冷氏宗祠成立国术馆,张化龙、胡汉卿、熊有时、狄化龙、熊金彪、甘友清等先后任馆长,有会员100余人。城乡流传的武术门派主要是硬门,有岳家拳、赵家拳等一民国时期,丰城、奉新、高安、清江等地武师先后到修水定居,字门传入修水,并逐步在城乡推广,形成一个较大的武术派别。
   解放后,传统武术得到继承。1958年7月,在县城灯光球场举行了全县武术选拔赛,此后多次派武师参加九江地区的武术比赛,1960年12月获地区团体总分第一名。1974年开办武术训练班,培养学员30名。
  1981年4月,参加全省武术观摩表演大会,凌翔龙、习义高获一等奖。1983年3月下旬,全省武术观摩表演大会在赣州举行,凌翔龙表演“心意拳”获一等奖,徐军表演“方天画戟”和李道林表演“月牙铲”同获二等奖,黄华新表演“醉拳”获三等奖。1985年7月,李道林参加在安义县举行的全省武术比赛获一等奖,黄佳其获老年组表演奖,教练凌翔龙由省裁判委员会批准为武术一级裁判,并被选为省代表队教练,出席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表演大会。
   龙灯狮灯两者均为本县表演武术的传统文娱活动,一般按姓氏,分屋场,利用农闲时间邀集青少年,聘请武师教习。元宵节前后在本村表演,少数武功较好者.则于元宵节后到外村或县城表演。1959年建国10周年时,由本县武术界知名人士组织狮灯表演,庆祝国庆。1985年元宵节,举办龙灯会演,有10个队230人参赛,宁州乡汪坑村获第一名。
   龙舟唐宋时,分宁寺僧即在修水河中划龙舟。民国时期,县城、安坪、走马、良塘各有龙舟一艘,并设“龙船会”租产,作为维修船只及组织竞赛经费。农历五月初一推船下水,进行训练,五月初五参赛。比赛时,以一人击鼓、一人敲锣为号,指挥众水手协力划桨,抢夺彩旗。1984年,太阳升乡于端午节举行划龙舟比赛,这项传统体育活动,又在修河开展起来。
   第三节体育比赛 一、县体育运动会 成年人运动会民国35年(1946)冬,本县首次出席江西省运动会,会前在紫花墩举行挑选运动会,有各中学学生和社会青年参加。项目设田径和篮球,通过选拔赛,选出13名运动员,于11月12日至17日出席省运动会。1954年5月初,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在职工体育场举行运动会,参赛单位有县城各机关、人民武装部、修水中学、县总工会及其所属基层工会。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100米、200米赛跑和50米负重等。1959年2月,在县城举行首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各区和县直属机关、义宁镇、修水中学派代表队参加了运动会,运动员432人,是本县运动会规模最大的一次,进行了田径各个项目的比赛。陈孝岩以2分7秒的成绩,打破九江专区男子800米纪录。1960年2月,在县城举行农民篮球赛,有白岭、渣津、马坳、溪口、山口、何市、黄沙、三都8个片区和义宁镇、茶试站、三都茶场等11个男队,马坳、何市两个女队,运动员100余名参赛。三都男队、马坳女队分别获得男女团体冠军。
  1981年和1983年5月,为纪念“五一”、“五四”举办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中国象棋比赛,参赛的有全县各系统所属单位以及724矿、地质勘探267队和504队等代表队,共计男女选手235名。1985年9月,首届“振兴杯”篮球赛在县城举行。参加比赛的有10个队,教育局队夺魁,水电、卫生、工业供销公司队获得二、三、四名。
   学生运动会民国26年(1937)7月,修水县政府在县城紫花墩举行第一届全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设有100米,200米赛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30年在县城紫花墩举行春季小学生运动会,全县8个区36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和梯云、三全、衫溪等私立完全小学派队参加比赛,比赛项目有篮球、田径、武术、举重、持蛋竞走等。县长何序东、驻县国民政府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第一行政区专员熊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1957年7月,本县举行了解放后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会。1959年9月,举行中等学校田径、武术、篮球运动会,修水中学、三都、渣津、山口、白岭、溪口等初级中学分别组织代表队参加比赛。1964年5月,第二届少年体育运动会在县城举行,各中学、各区、直属公社(场)小学、义宁镇第一、二小学分别组成中小学生代表队参加。有180多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比赛,中学女子参加乒乓球比赛。
  1972年5月,第一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在县城修水中学举行,白岭、渣津(包括小斗岭共大)、马坳、黄沙港(包括共大)、溪口、山口、太阳升7个片区和义宁镇、县五七中学(包括附小)等9个单位的200名中小学生参加。1973年7月,第二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在修中举行。中学组有8个区、2个直属公社和修水县中学、渣津、黄沙港共大等13个队,小学组有8个区、2个直属公社、义宁镇、茶试站、县农科所和县中学附小等14个队,共计400余名运动员参加,2人打破县纪录。1974、1975年,先后举行第三、四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在第四届运动会上,有10人次破3项县纪录.16人次破8项县少年纪录。
  1978和1981年曾举行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前者有16人次11项破县纪录,1人1次平1项县纪录,后者有1人1次破1项九江地区纪录,30人次破13项县纪录。
  1983年举行全县中学生运动会,有各完中和各区中18个代表队的252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按初、高中组进行比赛。1人破l项九江市纪录,1人破1项县纪录。1984年举行全县小学田径运动会,有8个区、两个直属乡、义宁镇3所小学、724矿子弟学校和三都茶场、县农科所、市茶科所所属中小学运动员参赛。有2人次破2项县纪录。
  1985年10月下旬,修水县首届中学生“希望杯”和小学生“萌芽杯”田径运动会在县一中体育场同时举行。参加运动会的有高中9个队、初中20个队、小学18个队,男女运动员共716名。一中高中组、二中初中组夺得希望杯,义宁镇一小夺得萌芽杯。有11人次破10项九江市纪录,11人次破6项县纪录。
   二、出席市(地区)以上运动会 市(地区)比赛1959年3月,本县选派运动员参加九江专区召开的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田径赛中本县男子组15人在22个项目中获35个名次,其中11个第二名,8个第三名。女子组6人在12个项目中获14个名次,其中4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射击赛获团体第二名。1977年6月,参加九江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中学男子组8个项目中获3个第一,中学女子组13个项目中获两个第一;小学男子组7个项目中获1个第一、2个第二、3个第三名。团体总分名列第三。1979年10月,参加在德安县举行的九江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1981年11月,参加九江地区第四届运动会的田径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85年1月,参加在彭泽举行的九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52个项目中获18个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一名。11月参加在彭泽举行的市第六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在29个单项赛中获11个项目的第一和第二名,12月获九江市“武山杯”中国象棋赛团体总分第二名。
   湘鄂赣边区比赛湘鄂赣边区运动会始于土地革命时期,曾举行过“湘鄂赣省第一次竞赛”(时间未详)。民国31年(1942)本县代表队参加在铜鼓举行的运动会,黄超群获5个单项第一,个人总分第一名。1974年9月,在湖北崇阳举行第一届篮球赛,修水男队名列第七、女队名列第六。1977至1981年连续在浏阳、通城、武宁、临湘、通山举行的第四至第八届篮球比赛,女队在第四、第五届比赛中名列第七。1983年8月,由本县承办的第九届排球、中国象棋运动会,修水队获女排第一名、男排第六名。
   省级比赛民国35(1946)年l1月,本县13名选手参加在南昌举行的全省运动会。1957年省乒乓球锦标赛分区举行,本县男女选手各2名参加九江赛区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1974年11月,参加在南昌举行的第四届全省运动会,邹智生获少男乙组撑竿跳高第一名。成绩3.05米,破省少年2.91米纪录。舒晓山获男子10项全能第二名。1982年参加省运会3次比赛,在田径赛中获13个名次。同年10月,修水队代表专区出席在南昌举行的第六届全省运动会武术比赛,凌翔龙获男子单项赛第三名。1985年参加第六次全省运动会比赛,杨小明获少女乙组100米赛第三名。并被选为省代表队出席7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预赛。7月,在吉安举行的全省业余体校田径运动会上,杨小明获女甲组400米第一名、800米第二名,钟莉获女乙组跳远第二名。8月在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陈蓉蓉获女乙组100米栏第三名。
   全国比赛从1979至1985年本县有7人10余次参加全国体育比赛。1979年,车雄参加在浙江宁波、山东大台举行的全国青年排球联赛第一、二阶段比赛,并于1980、1981年被选送江西划船队,参加在武汉东湖举行的中波皮划艇友谊赛,获男子万米双人划第七名;参加在广东肇庆举行的全国皮划艇锦标赛,获万米双人划第六名。1979年,凌翔龙在南宁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三等奖,1980年在太原、1982年在西安参加全国武术观摩大会,获优秀奖。1979年,周德山在南宁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二等奖。同年,余模平在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会摩托车比赛。1982年,万燕青在浙江温州参加全国少年业余体校篮球分区赛。1985年,杨小明、李道林在天津分别参加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预赛和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
   [=此处为表格(县田径运动最高纪录)=] [=此处为表格=] 第四节体育管理 一、机构 民国35年(1946)县体育场建立,编制4人,其存在时间仅半年。
  1954年3月,成立机关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地址设在县人民政府内。7月,改名为江西省体育协会修水分会,后又称修水县军事体育协会。1965年改称修水县体育运动委员会,设委员13人,主任委员由县长兼,与县文教局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发生后,体委工作瘫痪。1971年重新成立修水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二、团体 民国2年(1913)修水商团体育会成立,该会以保护商民利益为目的,备有枪枝,实行军事训练。15年成立精武体育会,会员100余人。
  1956年,开始建立基层体育协会,到1959年全县共有基层体育协会24个。1984和1985年,在县城先后成立修水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县体育科学学会。
   三、设施 篮排球场解放前,中学和部分小学有操场、篮球场。县城西门外社会服务处和禹王宫前有个运动场。设有秋千、浪桥和篮球架。解放后,学校机关篮排球场逐渐建立,1954年在县城中心地区、解放前的中山公园内建篮球场。1956年安装灯光设备,改建成本县第一个水泥灯光球场。1976年扩建为拥有7层混凝土看台、能容3000’观众、占地面积1215平方米的篮排两用球场。到1985年,全县共有篮球场79个(其中水泥球场23个),排球场7个。
   田径运动场民国35年(1946)散原中学最先在县城修建一条200米马蹄形跑道,并有单杠、双杠、平衡木、浪桥等体育器具设施。50年代,体委灯光球场建成后,设有环形跑道。到1982年止,全县共有周长200米的跑道40条。
   旱冰场1956年,县总工会在工人俱乐部左侧首建旱冰场.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有木制栏杆。1985年2月,县二中设露天旱冰场,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有铁管栏杆。同年4月,青年工人孙小平等3人和待业青年李曾和自筹资金兴建第一家个体旱冰场。同时,县柴油机厂门市部万德仪等集资建起面积达360平方米的旱冰场。
   四、经费 解放前,体育经费在社会教育经费中开支。民国33年(1944)县政府开支公共体育场事业费5000元,运动会经费2万元。35年体育场设备、运动会和其他体育经费开支共26.75万元。37年教育费中列支运动会费40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倍。
   解放后,体育经费在文教经费中统一开支。据1976~1985年10年统计,体育经费支出24.35万元。除去工资和建宿舍开支外,业务费共18.87万元,其中1985年为2.58万元。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海天出版社

修水县具有优良的修志传统。宋初即草创分宁《邑图》、《修川志》,南宋分宁知县徐筠主修《修水志》10卷,其后曾10余次编修州县志,至今尚存6种,清同治版《义宁州志》为最后一修旧志。《修水县志》四历寒暑,三易其稿。蔚成大观。可贵者,县志资料丰富,体例规范。而发凡起例,每依县情,故“茶叶”、“环境保护”之设专卷,颇具地方及时代特色,独见编者心裁;推及各卷,条分缕析,笔墨精当,贯穿古今,首尾完备,足证经营之苦心。展卷一读,全县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人物干百年事,史实纷呈,实故乡资治之鉴,教化之书,存史之册,将使莅兹土及产兹土者,无不爱修水而顿生振兴修水之志,从而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功莫大焉。

阅读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