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151
颗粒名称: 卷十一 工业
分类号: F403.2
页数: 24
页码: 201-222
摘要: 磨坊、酱坊、槽坊、染坊则遍及县城。清中期有印刷、造纸、缫丝织绢等作坊。道光二十六年,桂坳开办石灰厂,光绪二十九年张朝勋集百股于征村设公司采制樟脑。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工业发展

内容

一、私营和公私合营工业 清初本县古市、泰清、渣滓、马坳、山口、三都、小沙坪等地办有私营锅厂。磨坊、酱坊、槽坊、染坊则遍及县城。清中期有印刷、造纸、缫丝织绢等作坊。道光二十六年(1846),桂坳开办石灰厂,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朝勋集百股于征村设公司采制樟脑。光绪三十年,县城设罪犯习艺所,有简单机械设备,日织毛巾500余条,土布8匹余。
   清末和民国初期,县城私营茶庄分广帮、徽帮、本帮及杂帮,共百余家,主要集中在县城西摆、漫江、赤江、黄田里、高沙等地。民国元年(1912),义宁印刷公所、胜家缝纫机器公司等相继在县城开业。18年(1929)县苏维埃在古市创办苏区陶瓷厂。24年,本县有制烟业4家,酿酒作坊7家。
   抗日战争前,县城有文人阁、翠文斋、以文轩、福昌斋、翰文斋、义成6家石印铺,民国29年(1940),县人吴维屏、彭侠等为首,集资千余银元,在赤江乡开办棉纺织厂,31年于高石源创办生甡布厂。33年7月,幸琴宾在县城冷家巷开设琴宾米厂。36年,彭朝阳在县城老道前开设朝阳米厂。1949年底,由失业工人集股组成大公印刷厂。1951年,三都孙文生等人创办群力米厂。50年代琴宾、朝阳、群力米厂先后纳入国营。由粮食局接管,有固定资产净值旧币299万元,职工19人,年碾大米3000吨。1951年创办公私合营修水制伞厂,有职工102人,为县车木厂前身。1955年合作化高潮中,翠文斋、以文轩、福昌斋几家石印铺组织起来,于次年1月1日成立修水县城印刷生产合作社。1958年,并入修水报社印刷厂。至此,解放前遗下的私营工业先后纳入了国营企业,农村私营碾米、榨油、农副产品加工仍存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户、独户经营工业与日俱增至1985年,有个体工业企业2239个,从业人员3845人,总收入481万元,完成税金8.76万元。
   二、手工业 民国时期,本县手工业主要有铁、木、篾匠、木船修理、缝纫、泥水、打石、理发、棕弹、油漆、制鞋、染织、刊刻、装裱、钟表修理、雨伞、印刷、制秤、白铁、打金、银、铜、锡业、纸扎、镶牙、制鞭炮、制香、烟丝、制砚、屠宰等诸种。民国8年(1919),由修水县政府建设科兼管手工业,并组织伞笠、皮革、烟丝、蚕丝4个生产合作社。28年(1939),县城18个手工业行业先后成立行业工会。
  1949~1952年,全县共有个体手工业工人1935人,1951年,县城有手工业行业8个,281户
  491人,由工商科兼管。1954年4月1日,解放后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社县城缝纫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有社员57户,缝纫机61部。铁业、篾业、木业也相继组织起来。全县共建立手工业社(组)37个,社(组)员3017人。其中县城7个,社员150名,股金45万元,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29个,组员192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县城、三都、山口、渣津、马坳、黄沙、杭口、程坊、溪口、黄坳、路口、古市、朱溪、何市等14个集镇先后建立手工业合作社,至此全县共建立手工业合作社64个。有社员1619人,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8个,有组员64人。入社社员占集镇手工业者总数的92%。
  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县大办工业,有县城竹器、服装、建筑、砖瓦、锯板、车船、雨具等手工业社和桂坳石灰厂、石门瓷厂转为国营工厂。有48个手工业合作社、2个生产小组转为合作工厂。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贯彻“手工业三十五条”,已转国营企业和合作工厂的,仍恢复为手工业合作社或手工业合作工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年末全县有手工业社、组149个,社办企业44个。
  60年代末,农村人民公社建立手工业联社,属县手工业管理局领导。70年代,区、社恢复和重建一批农机修配厂,在业务上隶属农机局指导。1984年,农村建立乡经联合作社52个,管理农村手工业,业务上归乡镇企业局指导。
   第二节县属集体工业 本县集体工业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原县城手工业社、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70年代有集体工业企业11家。80年代,为安排待业青年,各行各业兴办了以销定产、市场调节、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工业企业。厂址多设在县城和城郊安坪港等地。
  1985年,县属集体工业,按行政隶属分,有属二轻局的棉针织厂、二轻工业供销公司、修水服装实验厂、皮件塑料厂、车木厂、木器厂、工艺美术厂、制革厂、油毡厂、农机具厂、电池厂、五金修配厂;属粮食部门的粮油米粉厂、包装箱厂、印刷厂;属交通局的纺织器材厂、造船厂、汽运公司知青修理厂;属城建局的有砖瓦厂、建材预制厂;属修水农业银行的知青印刷厂;属修水印刷厂的知青印刷厂;属农机局的包装箱厂等23个工厂,职工1219名。
   第三节乡镇工业
  1978年,全县有社(镇)队工业企业561个,其中社、镇办173个,队办394个。职工10591人,其中社、镇办5751人,队办4840人。1980年,全县社队工业企业达857个,比1978年增加51.14%。其中社办240个,队办617个。
  1985年,中央提出工、商、建、运、服“五业”并举,乡(镇)、村、联户、户办四轮驱动的发展乡(镇)企业方针,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经营项目主要有建材、木材采伐、加工、造纸、胶合板、运输、采矿、陶瓷、石灰生产、农机修理、茶叶精初制、铁、木、竹、农具制造、日用制品、工艺美术制品、缝纫、理发、饮食服务等。企业发展到2985个,比1978年增加4.26倍,比1980年增加2.48倍。其中乡镇办203个、村办403个,农民联户办104个,其他合作企业33个,个体企业2239个。工业总产值1761.05万元,其中村及村以下达960.5万元,占52.94%。总收入超200万元的乡有黄沙港、黄沙桥、太阳升,超100万元的乡有漫江、宁州,超10万元的村有黄沙港乡南坪、黄沙桥乡的黄沙桥。
   第四节国营工业 一、县属国营工业 解放后始有国营工业,是全县占主导地位的工业。1951年1月,本县第一个国营工厂中国茶叶公司修水茶厂建立。1952年3月,私营大公印刷厂、大众印刷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修水印刷厂。1958年“大跃进”时,先后办起国营厂矿36个。9月开始大炼钢铁,全县10万人上阵,成立钢铁师11个,建高炉337座,焖窑1392座,挖矿石、砍树木、烧木炭,发动群众献铁献钢,炼出再生铁702吨,土钢32吨。暮秋,县投资12万元继建红旗钢铁厂。
  1959年,县属国营工矿企业经过调整尚有三都煤矿、钨矿、金矿、420矿、红旗钢铁厂、茶厂、农机厂、化工厂、瓷厂、食品厂、缫丝厂等12个单位。1962年,全县国营工矿企业有茶厂、丝厂、电厂、食品厂、农机厂、印刷厂、煤矿、森工、粮食加工厂、瓷厂等10个单位。
  1969年,修水缫丝厂因原料不足停产。同年12月,化肥厂第二次上马。1970年,在大办“五小”企业中,于彭姑重建钢铁厂,投资1万元,招工30名,生产1年,出样品生铁10余公斤,即告夭折。
  1972年,施工3年的修水化肥厂因资金短缺而缓建,1977年续建,次年竣工,共耗资430万元,设计年产3000吨碳酸氢氨。待全套设备安装就绪后因电、煤奇缺,未出产1斤化肥即于1979年6月下马,全套设备拆损无遗。次年,于原化肥厂厂址重建修水缫丝厂,1982年9月8日开机生产。1982年7月,投资59万元,于安坪港建成可日供3000吨水的修水自来水厂。
  1985年,县属国营厂矿隶属县经济委员会的有县茶厂、煤矿、造纸厂、食品厂、瓷厂、印刷厂、酒厂、柴油机厂、钨矿、丝绸厂;属城建环保局的有自来水厂、水泥厂;属粮食部门的粮油、面粉、饲料加工等企业6个,非独立核算粮油加工企业8个;属水电部门的县水电公司、湘竹、车联堰、山口电站;属商业部门的肉类加工厂;属县供销社的马坳和县城轧花厂;属林业部门的林工商联合公司、木材加工厂;属农业部门的杨梅山茶叶粗精制厂、农药厂等。
   二、驻县工业企业
  724矿属二机部(现核工业部)企业。1959年冬由省、县合办江西六矿,1962年停办。1963年经二机部批准,在江西六矿基础上建年产铀矿石3万吨的采冶企业江西四矿(代号724矿)。1985年,有职工1011人,设备548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795万元,工业总产值384万元,利润24.96万元。
  267队核工业部华东地质勘探267队,于1974年9月30日在本县渣津地区建队,从事地质勘探,当时有职工300多人。1985年职工发展到630余人,有勘探分队6个。是年领导机关迁移九江市。
   九江市茶科所制茶厂1960年,始建茶叶初制厂,职工30人,拥有茶叶加工设备10台(套),固定资产35000元,年制茶叶300担。后几易名称,于1984年定名九江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1985年有职工662人,设备保有量65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80万元,年加工茶叶7437担,产值321万元。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工业企业数)=] 第二早工矿业门类 第一节矿业开采 一、黄金矿 修水自古就有淘金业。同治版《义宁州志》载“小斗岭有古淘金洞”。“古城岭(今古市)在仁、西乡界北岸,沙洲多出金,昔年淘金者曾有金珠金鳅”。光绪年间,湖南平江人曾聚集古市河淘金。民国初期群采较盛。民国32年(1943)后,复又兴盛。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组织2次黄金生产。1957年,第一次建矿于上衫乡,至1960年停办,产黄金2720克。1976年,第二次于古市乡建矿至1978年关闭,产黄金1014克。两度均因地质资源不清、技术落后、经营亏损而终止生产。
  1980年,群采又起。1983年后群采最盛。开采规模较大者有杨梅尖、画坪一带原生金矿和全丰、画坪、古市、上衫、渣滓、马坳、茅坪、西港、大椿、三都等10多处砂金矿。仅杨梅尖1个民采窿,1984年就产金5000余克。
  1985年,经江西省批准,第三次在古市筹建金矿,投资158万元,使用采金船采金。
   二、钨矿 全县钨矿蕴藏量约50万吨(地质部门尚未勘查完毕),品位居全国第一。1958年,首次在东部建蓑衣洞钨矿,1959年停办。1968年于黄沙港昆山建修水钨矿。同年建立横山钨矿。开采港口、横山、高湖一带钨矿,后因设备、技术落后而停办。
  1970年后,黄沙港、黄坳、横山、港口等公社相继兴建钨矿。全县钨产量大增。1978年,全县产钨170吨、1985年,本县有全民钨矿1个,职工83人,钨产量62吨,产值51万元。集体钨矿4个,职工281人,钨产量75.3吨,产值63.7万元。税金2.27万元,利润3.92万元。
   三、煤矿 修水煤矿位于太阳升乡西坳村和清水岩乡东岭村境内。矿区西起东岭、东抵下泉坑,面积7.5平方公里。
   光绪三十年(1904),乡民自集股本开采菜园里、大石窝、细石窝3处煤矿。三十三年十二月,乡民利用土法挖掘,每日出煤仅10余担,勉敷工食。民国8年(1919)起,广东人开采3年,煤量大增。1958年4月,建国营煤矿,国家投资31.8万元,配职工226名,分别在石龙管建101井,西坑建102井、103井、104井。至1962年停产。5年间,产煤1400吨,最多年1960年产煤436吨。1967年7月恢复生产,对原井进行技术改造。1985年产煤3400吨,产值8万元。
   该矿从投产至1985年的24年间,国家共投资162万元,共产煤49186吨,创产值117.26万元,上交税收]2.84万元,亏损93.5万元,每吨煤亏损19元。
   四、石煤 石煤又称石炭。据同治版《义宁州志》记载,“石炭出彭姑、溪口”,清代以前,民间就利用石煤烧石灰、砖瓦,沿袭至今。1978年有66处。1977年,为开发石煤资源,省拨试验经费28万元,建立石煤矿和石煤综合研究所,进行沸腾锅炉改烧石煤的科学实验,初步获得成功,因投资大,改造项目成本高,技术复杂,试验工作亦于次年中止。
   五、其他矿业 本县已查明的还有铀、绿柱石、长石、磷、黄铁、石膏、石灰石、瓷土以及铌钽、银、铜、钒、铝、锌、石英、云母等矿。其中藏量富品位高的瓷土、长石、绿柱石,已经开采。铀也由267队勘探,724矿开采。大理石、花岗岩至1985年尚处在开发和可行性调查阶段。其他矿因其多为伴生矿且品位低,尚未进行开采。
   第二节森林工业 一、森林采伐
  50年代初,本县成立木材办事处。在盛产木材的程坊、黄沙港、山口等地设采购组。
  1957年和1964年,先后在国营黄沙港垦殖场杨家坪分场、毛竹山林场建立自营采伐基地。
  1949年到1985年,全县各种采伐渠道共采伐木材259.5万立方米,毛竹165.5万根(详见林业卷)。
   二、加工 解放前,木竹多用于建造房屋、制家具、农具和炊事用具等。仅县城就有大小木器店48家。木业工人60余人。
  1959年,赤江乡利用松木小料,于该乡小坑创办纤维板厂,后因产品质量差而停办。1966年修水造纸厂利用小山竹、松木枝桠材生产牛皮纸。1973年建立修水县木竹废材小料综合利用供销公司,先后在东津电站和县城兴办加工厂。1980年两厂合并为县城木竹加工厂,生产算盘、螺丝刀木柄、奶子锒头柄、擀面杖等产品,销售本省、湖北、黑龙江等地。1978年,黄沙公社利用本地松木资源优势创建胶合板厂,年产胶合板100吨以上。同年该乡创办工艺美术厂,利用树蔸、楠竹生产拐杖。汤桥、黄沙、上奉、溪口、漫江、黄坳等地,利用小山竹兴办凉席厂,年产凉席千床以上,修水柴油机厂、县车木厂、县木器厂加工的伐木斧柄、工具柄、木家具都形成了批量生产,从50年代到80年代,城乡手工业生产企业普遍利用杉木生产脱粒机和改良农具。
  1985年工业普查统计,本县木竹产品专营加工企业有全民单位1个,集体单位4个,加工木制产品1469万件,胶合板72立方米,毛竹制品220万件。此外,在造林抚育间伐时,将间伐中的直径8公分以下的杉木加工成1.5~2米长的杉篙,销往浙江,最高年达3千立方米。
   第三节机械电力造船 一、机械 解放前本县无机械工业,50年代后期,修水农业机械厂建立,是修水有机械企业之始。60年代,开始由单一的半机械化,向通用机械、农用机械、加工机械发展。70年代,机械工业企业有修水农机修造厂、农具修配厂、电机厂等3家县属企业以及非机械企业国营企业的机修车间12家,修水航运公司造船厂及21家区、社农机修造厂。
  1985年,修水机械工业企业有国营修水柴油机厂、修水农机具厂、汽运公司汽车修配厂、造船厂,区、乡16家农机修理厂。
   通用机械1969~1980年,本县先后生产切削机床C6136车床,C618车床,B665牛头刨床、3×1200电动剪板机、电动机、发电机等通用机械210台(套),为装备区、乡农机厂起了重要作用。农用机械本县农机修造企业坚持以修为主,又修又造的原则。从60年代到1985年,先后生产农用提水工具如水泵、水锤泵、喷灌机30多台(套),农用动力1105型柴油机、安源70型拖拉机、165F型3马力柴油机3000多台,适用于深脚田、冷浆田、湖洋田耕耙作业的修农3型一机滚船150多艘,水稻脱粒机、红薯刨丝机40000多部,农机配件如95系列、105系列、Ng-130'活塞环186万片,汽门座、曲轴垫片90000多只(片)。茶叶加工机械如C6R55型揉捻机,宁红QO型双动揉捻机,加工绿茶、乌龙茶用的杀青机、摇青机、烘干机、整形机、炒焙机、再于机等200多台(套),还有碾米机、磨粉机、压面机、榨油机及饲料粉碎机等。全县基本上实现了水稻脱粒、红薯加工、粮食加工、茶叶揉捻半机械化和机械化。
   二、电力 L949年10月,修水县人民政府于南昌生泰电力行购进“齐翼”牌l5千瓦发电机1台,与私营朝阳米厂动力配套,装配15瓦灯泡200余只,使县城在1950年8月首次有了照明电。
  1954年,成立修水县国营人民电厂,先后购进150匹马力木炭内燃机、美造100千瓦发电机、国产220匹马力柴油机、美造130千瓦发电机、200匹马力重型柴油机、240千瓦发电机各1台。至1969年火力发电设备固定资产为48.47万元,年供电91538度,产值5.95万元,上交利润2万元。1969年,九江地区工业局无偿拨出1000千瓦汽轮机配锅炉1台,本县又投资80余万元。在县城北门渡口安装火力发电厂,经试车半年,因耗煤量大而停用,后机、炉全废。
  1957年,县科委在西茗坑第一次试建300瓦微型水电站,取得成功,后因容量太小拆除。1959年11月开始,县水利电力局先后于庙岭、东津、程坊、司前、宁州、赤江、黄沙、太阳升、湘竹、郭家滩等地兴建小水电站10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车联堰、山口电站相继竣工发电。
  1985年止,全县共建小水电站119座,装机150台,容量14214千瓦,年发电量2766.77万度,其中100千瓦以上电站30座,装机容量11928千瓦。10千伏以上高压线路1009.56公里,低压线路2039.65公里。
   三、造船 据《全善局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客家人在修河打造河舡,不下千余艘,名日“古城船”。解放前,修水就有以造宁船、雕子船为主的个体造船工人。
  1956年,由个体船工组成造船社。1958年,国营修水车船制造厂成立,厂址设县城东门.占地1740平方米,有固定资产25383元,职工38名。1960年改为集体所有制.1966~1969年产25吨至32吨机帆船52艘,配套动力为10马力,每艘售价2万余元。
  1969年,本县自行设计生产了第一艘钢质机动船,配套动力为10马力。1984~1985年生产钢质机帆船A级80吨,B级90吨各一艘,同时生产货船6艘,修船8艘,并驻员江苏南通生产木船22艘。1985年,修水造船厂有职工64人,固定资产46.76万元。完成产值28.5万元。利税1.7万元。
   第四节化学工业 一、樟油 解放前,本县上奉、何市、黄沙港、黄沙桥等地加工樟油。解放后,樟木渐被砍制作家具,资源渐衰。仅1958年黄沙港松油厂生产樟油400斤。
   二、松香、松节油
  1950年,本县复原、溪口、黄沙港等地农民开始采集松脂、提炼松香。1958年,黄沙港松油厂由生产樟油转向采集松脂,提炼松香、松节油,并加工清漆。1979年,漫江建立松香厂。1982年产松香320吨。松节油50吨。
  1985年,全县有松香厂2个,职工113人,固定资产10.31万元,生产松香365.5吨,松节油47.5吨,产值43万元。创利7.1万元,税收6.1万元。
   三、胶水
  1983年,宁州乡专业户独办胶水厂,后转宁州乡办。国家商标局注册为“自力”牌胶水。该产品荣获九江市乡镇企业科研成果奖。1985年胶水厂有职工18人。固定资产1.8万元。生产胶水25.97吨。产值12.6万元,创利税1.88万元。产品远销福建、广西、湖北、陕西等地。
   第五节建材工业 一、砖瓦 明清时期,本县生产青砖、粘布土瓦。解放前夕,全县有砖、瓦窑61处,年产砖瓦约1830万块(片)。
   解放后,砖瓦生产发展很快。1955年初,分别建立溪口、三都、县城罗家窝三个砖瓦生产合作社,1956年,手工业联社投资4000元将县城砖瓦合作社转为修水县手工业联社砖瓦厂,厂址建城郊刘家埠。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1961年下放为县办大集体企业。
  60年代至70年代末,烧砖、做瓦副业散见于全县各社队。
  1980年,义宁镇建材公司引进生产空心砖块技术,购进成型机、搅拌机,利用水泥、卵石和黄砂制成空心砖块。生产工艺由手工改为机制。产品质量、内控强度,均超部颁(TGTl4-85)六层建筑75#以上标准。压坯成型后,由于不需入窑燃烧,有利于改变以往“一窑十里光,取土田废荒”的状况。
   j982年,县城乡建设局在宁州良塘大队扩建修水砖瓦厂,建24门轮窑一座。形成年产红砖2000万块能力。同年,县乡镇企业局扶助宁州公社建立机砖厂。1985年,全县有砖瓦厂274个(其中县办1个)年产砖2126.68万块。瓦1112.24万片,空心砖59万块。
   二、水泥
  1969年,在太阳升公社石岭山下始建水泥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多次进行技术改造。1980年,新建容量1600吨生料库1座,800吨生料粉库2座,300吨熟料库4座。新安装喂料、破碎、输送、提升等机械26台。从原料破碎、球磨、成球、焙烧至成品入库,实现了机械化连续作业。添置了质量检验设备。1985年,产水泥12100吨,产品合格率l00%。
   三、建材预制
  1981年1月,本县筹建集体所有制修水建筑材料预制厂,同年9月建成投产,有职工55名,凡计划内基建用材,直拨预制厂进行半成品加工。1982年初又于南门河边建水泥空心板预制车间,职工73人。
  1985年.加工木材半成品2500立方米,水泥预制构件300立方米,水泥空心预制板213.8立方米。八成以上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四、石灰
  1985年,全县有庙岭、桐树岭、孙岭、狮子崖、走马、箬坑、南岭、坑口、杭口、东津、联盟、大椿、司前、桂坳、姜坑等15个石灰厂。职工456人(不包括村办),年产石灰13980吨。总产值29.30万元。
   五、玻璃纤维
  1978年9月,义宁镇在安坪港建玻璃纤维厂。生产玻璃丝、玻璃钢瓦、玻纤瓦、中碱平纹玻纤布等产品。
  1985年生产玻纤丝150吨,玻纤瓦1780块,玻钢制品66吨,中碱平纹布8.7万米,产值23.4万元,利润1.4万元。有职工59人,全员劳动生产率5080元,该厂被接受为江西省和中国玻纤、玻钢科技情报网网员单位和全国中小玻纤技术交流协会集体会员。
   第六节陶瓷工业 一、陶器 本县陶器生产由来已久,到清嘉庆年间,有古市、何市、沙窝里、麻洞等地出产陶器,成型古朴,逗人喜爱。
   民国时期,古市、桃树、山口、黄沙桥、何市、汤桥等地的个体陶器小作坊,有从业者150余人。产品以罐、坛、棺为主。其中古市陶棺质地细嫩,釉彩光滑,花纹精致,独具一格。
   解放后,陶器生产得到发展。先后扩建了古市、何市、山口、汤桥、司前5个乡办陶器厂。属县乡镇企业局。产品主要有(大、中、小)甏、罐、壶、饔、坛、钵、管、棺、日用陶等。本县陶土粘性好,烧制陶器不变形发裂,主要分布在古市乡的蛤蟆坪、黄大塘、白岭乡的桃树、汤桥的殿下、何市乡的南源、火石、樟源等地。
  1985年,全县6个乡办陶器厂有职工102人。生产陶器8万件,产值16.65万元。
   二、瓷器 宣统三年(1911),义宁州石门地方业主张守仁开办有瓷土作坊。民国24年(1935),本县有瓷器作坊4家。直至解放前夕,尚有职工40余人。1950年石门瓷器工人成立工会组织,1955年转为生产合作社,1959年改名地方国营修水石门瓷厂。1971年,石门瓷厂迁汤桥。1976年迁宁州乡走马岗。已由手工生产过渡到机械化生产,产品由土瓷品种转为中细瓷品种。1983年产品更新换代,与江西四特酒厂、李渡高梁酒厂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将日用瓷转产为500克和250克包装瓷,年产40余万件,并生产建筑用瓷马赛克。1985年,有职工153人,建筑面积8729平方米,固定资产63.2万元,生产包装瓶、马赛克43.2万件,总产值61.4万元,税利9.47万元,另有乡办瓷厂2家,职工10人,生产日用瓷0.26万件,产值2.53万元。
   第七节食品工业 茶叶加工和粮油加工分别详见茶、业卷和粮油经营卷 糕点糖果光绪年间,全县饼铺72家,县城10多家。解放前夕县城有华南、吴德顺、同和斋、聚丰祥等4家糕点作坊。农村集镇均有私营加工糕点的饼铺。1956年,义宁镇组织公私合营食品加工部。1958年有基层供销社食品加工厂24个。同年修水食品厂成立,手工生产糕点、粉丝、酱油、豆干、豆芽。1978年后,修水食品厂逐年进行技术改造,部分产品实行机械操作,由烧煤、柴改用电炉、红外线烤箱。该厂加工的糕点有大小茶饼、花生糖、寸金糖、金黄猕猴桃果脯等30余种。1985年,全县生产糕点、糖果871吨,其中基层供销社、乡镇食品厂、集体企业生产66吨。
   酿造本县民间多用糯米发酵酿酒,也有用稻谷、红薯酿烧酒供自己饮用。民国24年(1935),县城有翠丰祥、福吉祥、德源祥、志同祥、天顺祥、协丰、万友山等酿酒作坊7家,职工22人。资本总额2700银元,年产白酒13300斤。
  1952年3月,酒坊联营成立修水县城联营酒厂,1958年改为地方国营修水酒厂。1975年,产饮料酒300吨,其中白酒270吨,小灶粮白酒山谷泉、桂花甜酒各15吨。桂花酒通过1985年九江鉴定,获九江市优秀新产品奖和科研成果奖,获准批量生产。此外月塘、白桥、庙岭、五七垦殖场等地酿造谷酒、糯米酒、黄酒等。1985年产酒480吨,其中乡镇集体企业产酒218吨。
   豆制品本县农村历来有加工豆腐、酱油、豆豉习惯。征村乡枫树坳、山口集镇的水豆腐质地洁白、细腻、鲜嫩、久享盛名。渣津、司前、马坳的酱干、酱油、豆豉色泽油黑,味美香甜。销售本县和通城、平江。渣津樊云甫制作的酱干,俗称“肉鼻子”,香醇可口。1985年,县城有集体豆腐作坊5家,年用黄豆151吨,全民酱油加工车间1家,产酱油354吨,集体酱油作坊l家,产酱油74吨。
   冷饮60年代初期,本县始有冷饮加工。1985年,全县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国营、集体、个体制冷厂店12家,生产冰棒、汽水、雪糕、冰淇淋等。
   皮蛋和肉类加工1970年,县生猪仓库肉禽组试做北京水浸皮蛋,1973年产量达20万斤。1982年,建冷冻仓库,冻结能力200吨。1985年,肉类加工厂有职工53人,加工猪肉14649头。县生猪仓库禽蛋组和太阳升皮蛋厂分别产皮蛋11万个和46.8万个。
   制烟民国24年(1935),县城有刨烟店4家,资本总额3000元,职工18人,刨烟工具18件,年产烟丝12000斤,农村私人制烟者较为普遍。解放后,黄烟生产逐年减少。70年代退烟还粮,仅存上奉、何市、西港、马坳等地个体经营烟叶加工。
   第八节轻纺工业 一、纺织 丝织唐宋以来,本县农民就有种桑养蚕习惯,织造宁州绢。据《义宁州志》记载:“色黄细者为绸,不织者为单丝,织而疏者为单绢”。明清以来,修水征村、赤江、漫江、何市、杭口等地绝大多数农民以种桑养蚕、缫丝织绢为业。宣统年间,义宁州各乡以蚕丝为原料土机织绢,每尺钱200余文。民国36年(1947),征村乡年产丝绢5000余匹,销售平江、长沙。解放后,织绢衰退,桑农以养蚕售茧者居多,1982年产蚕茧6008多担。
  1958年,兴建修水缫丝厂,生产规模1200绪.后因原料短缺于1970年停产,1980年又重建,同年筹建织绸车间。1983年10台织机安装成功,试产o.5、0.7规格电力纺,单、双轻软缎被面、真丝领带及化纤产品、涤纶华达呢、羽纱等产品。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内70年代末水平。生产的70305软缎被面、11207电力纺获九江市新产品证书。
   棉织据道光版《义宁州志》记载,道光四年(1924)所产棉布有粗细二种,边幅甚阔,仁、西两乡颇多,芋布乡乡有之。葛布多产安乡。宣统年间,宁州官纱以丝麻为原料,木机加工,尚可应市。民国29年(1940),吴维屏、彭侠等人集银币千余元,于赤江办棉纺织厂,员工30人,有纺、织、染3道工序。34年停办。私营大兴棉织厂有铁机、扯机、木质机等设备。32年陈阁寰等集资2万元,于高城源(现竹坪乡)黄沙李家新屋,筹备土布生产。37年,棉品纺织、缫丝织绢、制线与麻织夏布,乡乡均有少量生产。
   解放初期,白岭、大桥、渣津、黄沙港等地,仍有纺纱、织布、绩麻之农户。1954年,国家实行棉布计划供应后,农家的棉织品濒于消失。1976年,修水被服印染厂更名为棉针织厂,1985年改为棉丝织印染厂,有职工103人,各种设备80余台(套),主要产品有罗布巾、蚊帐们、白市布、被单布、纱手套、针织内衣、丝织品羽纱等。1985年完成被单布11.92万米,纱手套8.35万双,白市布2.56万米,罗布巾4.11万条,纱布0.63万米。
   纺织器材清道光年间,本县崇乡已有木梭生产,1975年,县水运站开办宝塔纸管厂,1979年11月,改称修水纺织器材厂,职工178人,产品有八寸小纸管、木捻线管、四卷纸管、普纬管、木柄线管、八卷纸管、扎花纸管、小土芯等。1985年工业总产值61.2万元,利税3.7万元。黄沙港乡南坪村19户农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于1984年合资兴办纺织器材厂,主要生产纱管、同管芯等产品。1985年,完成产值13万元,实现利润1.4万元,产品销往长沙、湘潭等地。
   轧花解放前,本县农村普遍采用木制脚踏式牛拉轧花机轧花。1953年,修水供销社于马坳建立轧花厂,有职工25人,机动轧花设备13台,当年承担45万斤籽棉轧制任务。同年在县城西门口建立县城轧花厂,职工76人,1985年,全县有轧花职工76人,完成皮棉2740担,产值53.10万元。
   二、服装、捻线 服装清末县城有怡昌和、怡昌福等10多家缝纫店,裁缝工200人,从事拆旧翻新,均为手工操作,民国2年(1913)本县开始用缝纫机做衣、刺绣。37年,全县从事缝纫人员407人,其中县城196人,有27户雇请帮工,座店营业。
  1954年,县城有13个缝纫工人组成第一个缝纫生产社。1959年,成立修水被服厂,1984年底同江西省服装鞋帽研究所联营。称为江西省服装鞋帽研究所修水服装实验厂。拥有各种缝纫设备80台(套),职工138人,1985年完成产值115.10万元,利润6万元。
   捻线,解放前,县城有丝线店15户,广昌祥、广顺祥是两家较大的丝线店。全县有丝线技术工人30余名,生产粗细花色不同的品种30余个。日产丝线60两。至1968年,因产品滞销停产。
   三、造纸、印刷 造纸县内造纸资源丰富。清末本县毛竹山有纸槽5家,黄龙山有纸槽9家,生产土纸,供包装、祭扫之用,年产800余担,产值9600多银元。武乡、安乡生产火纸、花蔑纸、疏纸、谷皮纸、土棉纸、表芯纸等。民国27年(1938)后,连年兵燹,造纸业衰败。40年代中期逐渐恢复,解放前夕,存纸槽5家。解放初,黄龙山、毛竹山、黄沙港、黄沙桥等地均生产土纸。1959年,纸张供应紧张,本县于城西罗家窝建县造纸厂,自制木机,以废纸、破布,稻草为原料,生产黄毛边纸。翌年投产,有工人65名。至1962年8月,共产纸142吨,后因质量差、产品滞销而停办。70年代,在大办“五小”企业时,恢复造纸厂,生产工业纸袋纸。从1982年起,先后进行了两期技术改造,添置了设备,加强了验测制度,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生产的80克/平方米纸袋纸,达到部颁标准,产品供不应求,行销湖南、湖北、河南等省。1985年,生产80克/平方米纸袋纸1000吨,产值120万元,利税123778元,乡镇纸槽生产土纸115.2吨。
   印刷民国元年(1912),县城办有义宁印刷公所,承印私塾课本、迷信物品。19年,私营木刻版印刷店铺建立,承印家谱。20年,县苏维埃政府为印刷湘鄂赣工农兵钞票,于朱溪创办造币厂。票面为1角、5角、1元3种,29年,国民政府军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部曾于山口创办开平印刷所,铅印对开《开平日报》。33年,义成印刷店从南昌购进石板3块,印机1台,聘师傅1人,开设印刷铺。1949年底成立大公印刷厂,1951年春,兴办大众印刷厂,从南昌购进铅印圆盘机3台,铅字1部,1952年大公、大众印刷厂合并成为修水县人民印刷厂,拥有二、三号圆盘机、石印、木印等设备,职工17人。1958年,县手工业管理局印刷合作社相继并入县人民印刷厂,承印《修水报》,后更名为修水报社印刷厂。1968年起,渣津、溪口、三都、黄岭街等地和修水农行、修水粮食局等单位,为安排待业青年,先后兴办集体印刷厂。至1985年,修水报社印刷厂拥有各种印刷设备近百台(套),固定资产40万元,1985年完成16K零件印刷6733万印。集体印刷厂完成印刷件2702万印。
   四、制革、皮塑 制革修水制革皮件厂是70年代由原义宁镇制革厂、皮鞋社、塑料厂合并而成的,属县办集体企业。生产猪皮手套革、工作手套、皮鞋、塑料底等产品。1980年所产手套革获全省质量评比第一名。1981年加工猪皮革21800张。工作手套12000双。后因经营不善质量下降。1983年l0月企业关停。1985年4月,恢复制革生产,有职工24人,固定资产原值28:3万元,拥有制革设备16台(套)。
   皮塑民国初,县城生产油鞋(亦称钉鞋),后随着橡胶制品的发展,胶鞋代替油鞋。1955午建立鞋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皮革生产合作社。1960年主要生产皮鞋、车辆座垫、农用薄膜、化肥包装袋、人造革手提包等。1985年,有职工63人,拥有专机设备33台(套),固定资产11.7万元。
  生产皮鞋3900双,布鞋1500双,塑料制品18吨。总产值18.6万元,利税1.33万元。
   第九节工艺美术五金日用制品 一、工艺美术 贡砚亦名赭砚,属江西四大名砚之一。唐、宋时期,修水即有制砚手工作坊。宋杜绾《云林石谱》记载:“洪州分宁县地名修口,深土中产石,五色斑烂,全若玳瑁,石理细润,亦堪作砚,粗而发墨”。、(义宁州志》载:“紫石出武乡潭家埠紫石潭,山亦名紫石岭,石出水中者,良而坚、发墨,琢为砚,类端溪新岩石”。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使用赭砚,并相赠好友苏轼,使赭砚流传于世。清宣宗侍读、书法家、县人万承风,曾将一方赭砚进献宫中,视为珍品,以其色赭,赐名“赭砚”,列为清官贡品,故又称“贡砚”。1964年,县工艺美术厂恢复贡砚生产,原料为特产花纹紫石,产于白鹇坑、征村潭家埠紫石潭。白鹇坑石料有五色花纹,潭家埠石料呈深紫色,两地石质嫩而坚,细成波纹,滑如冻冰,晶莹如玉,制成砚有易发墨,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墨书鲜久,不损毫锋等特点。1974年参加秋季广交会,仅一日本商人一次订购一万方雕砚和素砚。1984年参加全国文房四宝展览会,博得专家好评,外商争相订购。该厂生产贡砚出售本省、北京、上海、天津等24个省市,远销日本和东南亚诸国,1984年出口5088方。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祖籍修水的黄绮为贡砚题词日:“解笔细而不滑,发墨速而不粗”。
   石楠木梳1976年由县工艺美术厂生产出口。产品以石楠木为原料精制而成,质坚、性能胜于金属、骨类和塑料等。品种由单一圆背梳发展到184种,有套装和单件之分,造型奇特,制作精巧。其特点是:梳齿均匀,齿面平直光滑,不易变形,梳头不挂发断发,解痒去屑,不易产生静电感应,长期使用,有活络大脑神经之功能。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既实用又可供把玩欣赏。1984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内销各大旅游城市,外销美、英、日、法、挪威、荷兰、意大利等诸国。1976~1985年,年产量达3~10万把。该厂亦生产立体匾,形成批量。
   旅游手杖1984年,由黄沙桥乡竹木工艺美术,一生产。产品采用樟木或硬木杂木(含根、蔸、干)精雕而成。花色有西游记人物、八仙过海、古藤、鹦鹉、青蛙、金鱼、黄鹂、翠鸟、飞龙、老寿星等10余种。造型奇异,栩栩如生。两年来共生产51644根,收入12万余元。内销武汉、九江、庐山等地。外销日、美、加拿大、西班牙诸国。
   二、五金 伐木斧198】年,修水柴油机厂转产出口伐木斧,到1982年年产能力10万把,拥有锻压机床设备12台(套),分大小伐木斧生产线2条,有品种24个,1985年,产伐木斧9.31万把。产值80.40万元。
   铸锅民国3年(L914),本县有叶和、建状、永红、玉恒、善顺五家锅厂。此后,太清、渣津、马坳、山口、三都等地亦先后办起锅厂。以古市铸锅质量最佳。20年,古市锅厂由私人经营,后红16军进驻古市,县苏维埃政府接管锅厂,有职工l1人,生产铁锅、犁头、脊板。22年红军撤退,锅厂复由私人经营直至解放前夕。1949年11月,古市锅厂由人民政府接管,称修水锅厂。1953年迁县城大成殿。1958年与铁器社、白铁社合并为修水农机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市复设锅厂。1985年,产铁锅1800口。
   小五金1956年,义宁镇建立刊刻钟表衡器合作社,承担刻印、制作衡器、白铁、钟表、修理、五金交电等业务。企业机构几易其名,1982年定名为修水县五金修配厂。1985年有职工23名,生产木杆秤1936把,产值3.92万元,实现利税7401元。
   三、日用制品 御头柄属县车木厂制品,该厂前身为公私合营的修水伞厂。50年代到60年代,年产纸伞6万把,70年代改产算盘。1979年复转产榔头柄,1985年产8.9万根。
   电池修水县电池厂于1970年试产修江牌电池成功。1985年止,有R20宏图牌、R14明花牌、R6型玉兔牌、凤尾鱼牌,高性能GS-R20型塑料壳电池、BF120-8型12伏锌锰农用电池(灭虫用黑光灯)6个品种。产量从日产200只发展到日产20000只。生产设备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流水线。1982年获江西省第三次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产品行销省内外。1985年生产电池439.46万只。其他日用制品有制伞、算盘、蚊香、棕绳、凉席、藤椅、竹尺、包装、纸扇、纸扎、粉笔、泥炉、广播器材、五交附件等产品,多为大小集体、街道居民、联户、专业户经营,拾遗补缺,以销定产。据乡镇企业局统计,1979~1985年,生产上述日用产品的企业,仅义宁镇就有镇办、街道办、村办企业20家,职工569人,总产值249万元,税金16.58万元,利润5.06万元。
   第三章生产经营 第一节生产设备 一、厂房 清朝和民国时期,除土纸生产在工地自搭简易槽房、茶庄建有初制场地、陶瓷建有窑棚外,其他工业厂房多为民房住宅。或前店后场,或在原料基地就地扎营,均无专用厂房。
   解放初期,工业厂房多租用祠堂、庙宇。60年代,投资720万元,共建厂房面积6.5万平方米,至1985年止,全县工业厂房面积达126.81万平方米,其中仅25个国营企业即有厂房面积33.38万平方米,18个集体企业有17.83万平方米,188个乡镇企业有75.6万平方米(其中义宁镇镇办企业10358平方米)。
   二、设备 解放前,本县工业生产以手工作坊为主,民国4年(1915)宁茶振植有限公司首用揉捻机制茶。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驻白鹇坑军械修理所曾使用一台皮带车床。29年,开平印刷所已有成套铅印设备。40年代县内始有翻砂工艺。解放前夕,县城粮食加工有碾米机。
  50年代中期,修水铁业合作社从南昌购进8尺皮带车床1台,B24小刨床1台,旧皮带车床1台。60年代,工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各种设备保有量达1219台(套)。70年代,工业生产普遍应用机器设备,由半机械化逐步迈入机械化,主要产品形成了专机生产线,各种设备保有量达8177台(套)。至1985年止,全县城乡工业设备投资1813万元。其中全民工业1049.4万元,集体工业141.8万元。乡镇企业622.2万元。拥有各种金属切削机床、锻压、冲压、铸造、磨削、冶金、建筑、纺织、印刷、造纸、矿山、电力、丝绸、水泥、陶瓷、食品、酿造、茶叶、饲料生产和汽车、农机修理等设备保有量达8542台(套)。修水茶厂1982年新建的茶叶精制立体车间,仪表控制,电钮开关,机组联装,风管震动槽输送,组成1条龙自动生产线,具有80年代茶叶精制先进水平。
   第二节能源原料供应 一、能源 燃料解放前,铁业、铸锅用木炭作燃料,陶瓷生产沿用松木烧窑至今。解放后,燃料消耗逐年增多。从1967年至1985年止,全县工业企业用原煤16620吨,焦炭996.4吨。1985年耗用汽油23U屯,柴油179吨。
   动力民国时期工业生产,除茶叶初制和朝阳、琴宾米厂使用木炭煤气机为牵引动力外,其余均以人力、畜力或水力为动力。
   解放后,工厂生产自购煤气机或柴油机为生产动力,直至1971年,本县第一座装机4台、容量1000千瓦、年发电量396.7万度的湘竹电站建成,县城工业生产动力基本得到解决,此后,水电建设不断发展。至1985年止,全县城乡工业用电934万度,比1978年增长2.6倍。
   二、原材料 解放前,本县手工业和私营工业以自给为主,没有发挥本县资源优势。解放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原材料消耗逐年增多。1985年,全县工业主要原材料消耗木材40267立方米、大米5973.23吨、大豆1478.30吨、面粉4326.49吨、薯丝6170.55吨、植物油487.68吨、化猪油19.59吨。此外,瓷±、陶土、矿山等资源优势,已逐步转变为商品优势。50年代后期起,本县从国家购进各种主要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其耗用量不断增长。1985年止,全县用铸造生铁4628.77吨,钢材18178吨,电焊条129吨,烧碱2516吨,纯碱17.57吨(1984年止),1985年工、工业用水1541237吨,水泥717吨。
   第三节产品产量 一、主要产品产量 解放后,本县工业、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品种、产量得到了逐步发展,门类齐全,质量稳定,深得用户信赖。1985年完成纺织器材458万只、水泥空心砖59万块、蚊香30万盒、橡胶水26吨、酱油428吨、丝织品6.38万米、棉织品折纱线40吨、塑料制品17吨、皮鞋3900双,伐木斧9.3万把、服装7.4万件、胶合板100立方米。
   二、名优产品 本县工业名优产品有:修水茶厂特级宁红工夫茶(宁红金毫)1984年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5年评为农牧渔业部部优产品,同年评为国家优质产品,并获得银牌奖。修水工艺美术厂石楠木梳、贡砚获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修水蚊香厂高级无毒扁型盘蚊香获江西省和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5年,获得九江市优秀新产品称号的有:R20塑壳电池、中草药蚊香、70305软缎被面、11207电力纺、腊光羽纱、马赛克、蜜酿桂花酒、参杞酒、果脯、人参可乐、茶叶籽油、寿龟砚等十二项。
   三、全面质量管理 为确保产品质量,1980年本县成立了质量管理学会,1984年县经济委员会设质量科,各工业企业相继建立质量管理委员会和领导小组,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组织QC小组活动。所有工业产品按标准生产,有国际标准的逐步采用国际标准。全县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85%以上。
   第四节经济指标 一、产值
  1949年,全县私营工业和手工业总产值109.13万元。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一方面发展国营企业,确定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扶助手工业生产,逐步实行公私合营。195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67.96万元,比1949年增长3.16倍,工厂增到9个,其中国营企业8个,占总产值的85%,集体企业1个,占15%。195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99.72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产值544万元,占总产值60.5%,手工业合作社产值282万元,占31.3%,私营工业产值74万元,占8.2%。
  1958~1960年全民大炼钢铁期间,以街道劳动妇女为主和社会闲散劳动力组织起众多街道工厂,规模较大,经营管理较好、积累较多的手工业合作社,升级为地方国营企业。1958年底,全县城乡包括非工业口厂矿企业共729个,其中国营企业37个(县属35个,省市属2个),手工业企业8个,社办工业企业684个,总产值1482万元,其中国营工韭总产值1196万元,占81%,集体工业总产值282万元,占19%,经济效率甚微。仅完成利润32.09万元,每百元产值只提供利润2.2元。三年调整期间,部分国营工厂下放为集体企业或手工业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件计酬的经营核算制。1962年,全县工业企业仅存97个,比1958年精减632个厂。减少86%,其中全民工厂13个(县属10个省属3个),集体企业84个。全县工业总产值1105万元,比1958年绝对值减少377万元,减少25%,完成利润79万元。每百元产值完成利润7.2元,比1958年利润增长2.25倍,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文化大革命”期间,厂矿停工停产“闹革命”,经济效益极低,全县10个国营工厂,10年只盈利193.22万元。亏损达479.24万元。盈亏轧差实亏损286万元。修水茶厂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9年亏损。亏损额达284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生产再次调整,把发展轻工业生产放在首位,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198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跨过3000万元大关,达3450.73万元。修水茶厂3年"1(1978年~1980年)盈利61.3万元。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140.8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26%,比1949年增长40倍,每年平均递增10.9%,比1978增长39.2%,其中国营工业总产值2740.3万元,占53.3%,二轻工业639.5万元,占12.44%,乡镇工业(含村和村以下)1761.05万元,占34.26%,实现利税总额669.8万元(不含村和村以下),每百元产值创利税16元,比1958年利润增长7.2倍。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工业总产值)=] [=此处为表格=] 二、劳动生产率 从60年代工业企业计算八项经济指标开始,劳动生产率就作为企业经济考核指标之一。考核分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工人劳动生产率,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计算指标,国营工业1963年全员劳动生产率2156元,1970年为3154元,1978年为3675元,1985年达5327元,比1963年增长1.47倍。最高的修水食品厂达10621元,最低的修水煤矿815元。同年集体所有制全员劳动生产率2990元,最高的电池厂8835元,最低的五金修配厂1705元,乡镇(包括村)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95元。
   三、利税 据本县10个国营企业统计,从1950~1985年,共完成税金1350.28万元,创利938万元,二轻系统10个企业,从1981~1985年完成税金111万元,实现纯利49万元,乡镇工业(包括村办)企业608个,1985年上交税金73.16万元,实现利润125.36万元。
   四、固定资产 民国4年(1915),宁茶振植有限公司,由沪、粤及本地茶商集股兴办,有固定资产规元l3万两(合纹银12.74万两)。21年,修水33家茶行有资本68200元。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对私营工业生产设备和场地进行赎买。195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有固定资产59.22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为2368万元,比1952年增长39倍,比1970年增长1.78倍。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1711万元。集体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1853万元,净值1532万元。乡镇(包括村)工业企业固定资产1751.08万元。
   第五节职工 一、职工构成 解放前夕,县城12个手工业行业有职工570人,1950年达1390人,其中国营工业职工264人。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城乡工业的兴起,部分手工业社转入国营,1972年全县国营企业职工达3354人,集体职工1228人。
  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职工8256名,其中女性2637名,占职工总数31.9%。熟练工人5936人,学徒工285人,技术人员78人,管理人员1222人,服务人员352人,其他人员383人。职工总数中,全民企业职工4106人,集体企业职工1195人,乡镇企业职工2955人(不含村及村以下)。
   二、文化技术
  50年代初期,企业工人多属文盲、半文盲、初小文化程度。通过扫盲、业余教育的普及,工厂办学校以及专业培训、技术考核,至70年代,职工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7人,占职工总数0.04%;中专152人,占1.8%;技校115人,占1.4%;高中1458人,占17.6%;初中3425人,占41.4%;小学2724人,占33%;文盲345人,占4.3%。有中级技术职称5人,初级技术职称52人,二轻企业703名职工中,有大专文化2人,中专和高中222,初中284人,小学195人,有4~6级技术工574人,7级以上技术工51人。
   附:工厂选介 茶厂1949年筹建,1950年1月6日正式建立,厂址义宁镇西摆街,占地面积63604平方米,产品以生产精制红茶、绿茶、乌龙茶为主。1985年有职工572人,工程师1人,技术员25人,年加工红茶10220担,绿茶797担,乌龙茶3874担,完成产值431.3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建厂36年来,共加工茶叶663442担,出口红茶476000担,创产值16034.67万元,向国家上缴税利826.95万元.创外汇5841.45万元。
   印刷厂1952年3月25日由大公印刷厂、大众印刷厂合并而成。1958年6月,将手工业管理局所属印刷合作社并入该厂,并承印《修水报》。同时承印中小学学生作业本。到1985年止,先后为华中工业学院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等印刷书籍数十余种,信誉颇高。1984年出席九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会,获九江市印刷技术协会优质产品奖。
  1985年,有职工129人,完成16K零件印刷6733万印,产值70万元,利税14.9万元,34年来共创产值999.22万元,年年盈利,计实现利润160.65万元,上缴税金42.08万元。
   柴油机厂1958年4月由修水锅厂、县城铁器社、白铁社合并而成,原名修水农业机械厂。厂址义宁镇东门路西端原万寿宫、大成殿所在地。1959年更名为修水通用机械厂,1960年2月复称农业机械厂。1963年,经调整仅存职工40人,至1966年生产逐步稳定,1967年12月,县拖拉机站并入该厂。1969年,南昌洪都机械厂、柴油机厂、锻压机床厂103名工人、技术员下放该厂。1978年农机厂改为修水柴油机厂。同时将维修车间划出与修水电机厂合并,另成立修水农机修造厂。1982年,农机厂复并入柴油机厂,为农机维修车间。
   建厂以来,先后生产铁锅、炉罐、铁制农具、简易铣床、切草机、煤气机、蒸气机、6K-18水泵、水锤泵、活塞环、简易支农汽车、三无发电机、车床、刨床、剪床、碾米机、脱粒机、刨薯机、伐木斧等,并从事农机修理。
  1985年,有职工284人,生产伐木斧9.31万把,产值80.40万元,税金2.04万元,亏损11.03万元。
   建厂28年来,国家投资220.65万元,共创产值1720.58万元,10年盈利,利润26.59万元;18年亏损163.61万元,上交税金32.15万元。
   水泥厂前身为太阳升公社砖瓦厂,1969年由县、社、厂三级投资11万元,于石岭下筹建国营修水县水泥厂。1973年生产水泥5000吨。“文化大革命”期间,搞一步炼水泥,企业亏损23万多元,至1978年亏损额达139万元,同年企业进行整顿,并向银行贷款66万元扩建改造。1981年增购设备29台(套),使产量跨过万吨关,产品合格率达lO0%
  1985年,有职工117人,建筑面积1125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6.93万元,年生产水泥12050吨。标准达419.7。产值61.45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税收6.3万元。
   造纸厂初建于1959年7月,厂址设在义宁镇罗家窝,至1962年,因成本高、纸质差、产品滞销而停办。1970年6月,在城西修河南岸刘家埠利用原修水丝厂厂房,重建修水造纸厂,1972年投产。初期选用787纸机生产文化用纸,日生产能力2吨。其时设备简陋,不配套,经济效益差,投产后连续6年累计亏损49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两次技术改造:1982年省投资22万元,自有资金6万元,更新和购置生产、化验设备,使厂房、机械、工艺及水、电、汽初步形成配套,并增强了检测手段。1984年投资22万元(省包装协会20万元,自有资金2万元),增购l092-t米双网双缸造纸机,经过技术改造,加强质量管理,使主要产品80克纸袋纸质量达到部颁标准,产品畅销赣、鄂、湘、豫等省。
  1985年,有职工131人,完成纸袋纸1000吨,首次突破千吨关,产值121万元,税收16.89万元,实现利润12.38万元。
   丝绸公司修水缫丝厂初建于县城修河南岸刘家埠,规模1200绪,土机缫丝,年产白厂丝5吨,1966年产白厂丝7.64吨,逾3年因原料供应不足而停产。
  1980年,重建于安坪港原修水化肥厂址,1982年9月8日投产,装机1200绪,11月筹建织绸车间,1983年7月,10台机组安装完毕,试产0.5、0.7规格电力纺、单、双轻软缎被面成功。同年增加化纤产品、涤纶华达呢、涤纶隐条呢、羽纱等品种。是年秋,成立丝绸公司,下属丝厂、绸厂,3块牌子,一套人马,分别管理,统一核算。至1985年止,国家先后投资106.9万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各种设备126台(套),1982~1985年产白厂丝50.4吨,各种绸织品7.39万米。实现工业产值245.47万元,上交税金26.71万元。由于工厂初建,生产规模小,生产不正常,1985年因原料不足停产3个月,4年经营亏损73.4万元。
  1985年,有职工417人,出口厂丝18.09吨,完成产值103.50万元,税金8.3万元,亏损8.80万元。
   电池厂前身为义宁镇硝厂,1972年改为修水电池厂,属二轻局领导。厂址设县城鹦鹉路149号,有固定职工93人,拥有各种维修和生产设备47台,实行流水作业。主要生产民用电池,1976~1979年,先后被评为县、市、省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1981年,金竹牌大号电池被评为九江地区优质产品和全省同行业质量第一名。1981年起,每年上缴国家税金10万元以上,年产量由1972年的63.9万只,增加到1984年的559万只,产值由1972年的27.34万元增到1984年106.6万元,增长290.5%。
  1985年,同南昌市电池厂联营,引进生产整体锌、筒设备,完成千电池439万只,产值84.1万元,税金10.3万元,利润0.3万元。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主要工业产品量)=] [=此处为表格(主要企业基本情况)=]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插图页: (修水县电池厂生产的电池),(修水酒厂生产的桂花酒),(修水茶厂拣茶车间),(修水茶厂筛选车间),(修水县柴油机厂生产的伐木斧)=] [=此处为插图页: (修水县造纸厂蒸球),(修水县造纸厂造纸机),(修水县水泥厂),(修水县丝绸厂织绸车间)=]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海天出版社

修水县具有优良的修志传统。宋初即草创分宁《邑图》、《修川志》,南宋分宁知县徐筠主修《修水志》10卷,其后曾10余次编修州县志,至今尚存6种,清同治版《义宁州志》为最后一修旧志。《修水县志》四历寒暑,三易其稿。蔚成大观。可贵者,县志资料丰富,体例规范。而发凡起例,每依县情,故“茶叶”、“环境保护”之设专卷,颇具地方及时代特色,独见编者心裁;推及各卷,条分缕析,笔墨精当,贯穿古今,首尾完备,足证经营之苦心。展卷一读,全县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人物干百年事,史实纷呈,实故乡资治之鉴,教化之书,存史之册,将使莅兹土及产兹土者,无不爱修水而顿生振兴修水之志,从而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功莫大焉。

阅读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