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畜牧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149
颗粒名称: 卷九 畜牧水产
分类号: F307.3
页数: 12
页码: 175-186
摘要: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畜牧、水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渔业总产值1985年为61.56万元,比1949年增长61.3%,年递增1.4%,比1978年增长54.7%,年递增6.4%;占农业总产值比例:1949年为1.1%,1978年为0.39%,1985年为0.36%。
关键词: 畜牧业 水产业

内容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畜牧、水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1985年畜牧业总产值3678.8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49年增长8.74倍,年递增6.5%,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递增14.8%;占农业总产值比例:1949年为11%,1978年为13.8%,1985年为21.5%。渔业总产值1985年为61.56万元,比1949年增长61.3%,年递增1.4%,比1978年增长54.7%,年递增6.4%;占农业总产值比例:1949年为1.1%,1978年为0.39%,1985年为0.36%。
   第一章畜牧业 第一节品种 黄沙港、山口、宁州、三都、南岭等塅田较多的地区以饲养水牛为主,生猪家禽饲养量较大;,水源较充足的地区,还饲养群鸭。溪口、白岭、大桥、马坳、渣津等山林较多的地区以饲养黄牛为主,山羊、蜜蜂次之,生猪、家禽普遍饲养。
   畜牧业品种,本县畜牧传统品种有猪、牛、鸡、鸭、鹅、羊、兔、蜜蜂等,尤以猪、牛、鸡为主,饲养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解放以后从外地引进不少优良品种,现分述如下: 猪猪的品种繁杂。从毛色来分,有白花猪、黑花猪、乌毛猪;从地区来分,有县内自行繁殖的,也有从湖北、湖南毗邻地和本省铜鼓、靖安、奉新、武宁等地购进的。50年代以来,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而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修水杭猪,为全国地方优良品种猪之一,构成了本县猪种的一大特色。
   杭猪,又称“杭口猪”或“上杭猪”。产地为杭口、上杭、西港、马坳和东津一带,由产区的自然条件和广大农民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形成。‘中国农业科院畜牧研究所主编的《中国猪品种志》将.杭猪列为48个地方优良种猪之一,属于早熟易肥、耐粗饲,性温驯、适应性强、肉味鲜嫩、肉脂兼用型的,遗传性比较稳定的地方品种。
   杭猪体型中等,体质疏松。头大小适中,分“狮头”和“狗头”两种,狮头猪的前额稍凹陷,嘴筒粗短,颜面皮皱纹多而深,群众称为“八卦脸”,颈短较粗厚,腰背较宽平,腰臀结合良好,大腿较丰满,四肢粗大,被毛稀疏;狗头猪的嘴筒长直,颈项较长,肩窄,胸狭浅,背腰部略F垂,臀略倾斜,大腿欠丰满,四肢稍粗有力,鬃毛发达,毛色为“乌云盖雪”,头部和背臀部呈黑色,腹部和四肢下端为白色,嘴尖呈红色,前额中央有一小撮白毛者叫“小花脸”,有一直条白毛者叫“大花脸”,耳中等大而下垂,乳头6~7对,腹大,尾尖有一硬肉刺,区别于其他猪种。
   仔猪初生重0.7公斤,30日龄断奶体重4.25公斤,日增重118克。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19公斤,体长113厘米,胸围118厘米,体高72厘米。成年母猪平均体重134.6公斤,体长137.3厘米,胸围124.1厘米,体高67.9厘米。
   杭猪性成熟较早仔猪成活率高种公、母猪一般在8.s~io月龄、体重45~55公斤时开始配种,平均产仔10.12头,活仔数9.68头,断奶成活9.52头,哺育率98.35%。在农村以青饲料为主的条件下,饲养10-16月龄的肥猪,日增重300克左右,屠宰率68~70%,每公斤增重耗混合糠5.5公斤、青饲料22.6公斤。据县杭猪良种场试验资料记载:生后75日龄、体重9.3~15.75公斤的仔猪,采用每公斤混合饲料含消化能2.073兆卡、消化粗蛋白67克的中等营养水平,饲养226天,日增重357克;采用每公斤混合饲料含消化能3.11兆卡、消化粗蛋白95克的较高营养条件下,饲养167天,日增重477克。屠宰率71.71~75.16%,肉脂比例1:1.28~1:1.31,花板油比例13.45%。
   在精选提纯杭猪品种的同时,进行了利用杭猪杂交优势的试验,发现新引进的中约克夏和苏联大白猪的种公猪分别与本县杭母猪杂交生产的第一代杂交猪,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县杭猪良种场1980—1982年对上述两个组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50日龄断奶仔猪数分别增加0.88头和1.18头,断奶窝重分别提高60.04%和38.4%,个体重分别提高44.3%和24.45%,在每公斤混合料消化能2.07兆卡、消化粗蛋白67克的中等营养条件下进行育肥,日增重451~458克,体重达90公斤的杂交猪,饲养期比杭猪缩短52~60天。杂交优势率分别为15.79%和12.74%。每公斤增重耗消化能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4.92%和3.96%。因而“约杭组”和“苏杭组”是适合本县条件的最佳杂交组合,已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广。
  1981年全县有繁殖能力的母猪1.1万头,其中杭母猪占95%以上,到1985年止,全县母猪实现了杭猪化。生猪饲养数和存栏数中,杭猪占50%左右,其余均为杭母猪的杂交后代。
   解放后,从国外引进的良种猪,除前述中约克夏和苏联大白猪外,还有小型约克、长白猪、巴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等品种。
   牛耕牛有水牛、黄牛两种。均用于役使,水牛,皮毛呈灰褐色,体大气壮,适宜大块田地使役。黄牛,毛色有黄色、棕色和黑色之分,性情温驯,体型较小,适宜小块田地使役,本县耕牛多属自由交配,品系无法查考。农业合作化时期,为了解决部分社队缺牛困难,商业部门先后从湖北、永修、抚州等地成批买进耕牛支援农业。1978年以后停止成批购进,仅有少数缺牛户外出,调剂耕牛。近年来,除了充分利用当地耕牛品种外,还先后从外地引进荷兰黑白花乳牛、摩拉水牛、秦川牛和南阳黄牛等新品种,在本县繁殖推广。
   马解放前,县乡一些官吏和富豪之家养马,有的一户一马,有的一户数马,主要用作交通工具。解放初期,为方便县区领导外出工作,曾配有少量马匹。1954年以后,随着公路的修通,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增多,马已逐渐停养。
   羊农村一贯喂养山羊,主要是当地品种——修水山羊,该品种为赣北山羊属,是适合山区饲养的地方优良品种。修水山羊性情温驯,合群性和抗病力强,行动灵活,耐粗饲。脸狭长呈三角形,胸宽,腰背平直,母羊腹大乳房小,乳头短,四肢蹄质坚硬,毛黑色占80.6%,白色10.7%,黑白花色占8.7%。4~5月龄性成熟,6~7月龄开始配种,发情持续期32~48小时,性周期14~20天,产后发情15~25天,胎产2羔,初生重l~2公斤,1·5~2月龄断奶,体重5~7公斤。母羊利用年限5~7年,公羊一般不去势,1~2年体重20~35公斤。屠宰率44.7~50.77%。
  1956年县食品公司曾引进新疆细毛羊试养,因气候不适,未获成功。后来县农业部门还从外地引进了川都麻羊和罗姆尾羊,在本县有一定的适应性。
   鸡长期以来,主要饲养当地传统鸡种。体型小、生长慢、产蛋率低、抗病力弱。从1952年以来,先后从外地引进来杭鸡、澳洲黑、九斤黄、洛岛红、白洛黑、狼山鸡、泰和乌骨鸡、星杂288、罗丝鸡、星布罗、AA鸡、伊沙鸡等优良品种。其中蛋用型鸡产蛋早、蛋大、产蛋率高,不抱窝;肉用型鸡生长快,易肥育,饲料报酬高。特别是近年引进的蛋用型来杭鸡、罗丝鸡和肉用型的星布罗、AA鸡等新品种,已在全县普遍推广。
   鸭主要是当地麻鸭。从1956年起,先后引进了北京鸭和康贝尔鸭等品种。
   鹅主要有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饲养量不多。
   鸽喂养的鸽子有纯白、瓦灰、油黑等品种。养鸽者多在县城,农村集镇也有饲养。从70年代开始,县城和渣津、东港、白土、三都、上奉、黄沙港等地喂养了信鸽,数量逐年增多,成立了修水县信鸽协会。
   兔50年代合作化后开始喂养家兔,有白兔、灰兔、麻兔、黑兔等品种。50年代引进了安哥拉长毛兔。
   蜂主要是饲养中国蜂(简称中蜂)。过去一贯采用老法(桶养)养蜂,繁殖慢,产蜜少。解放后,逐步推行中蜂改良,采用新法养蜂,由桶养改为箱养,设置巢础巢脾,使用摇蜜器采蜜,全县养蜂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从5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意大利蜂(简称意蜂)饲养。中蜂喜密集,爱分群,具有抗螨能力,喜更新旧巢,具有野生习性,适应性较强,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传统品种,遍布全县各地,尤以山区为多。意蜂蜂团松散,不喜分群,抗螨力弱,不毁旧脾,无野生习性,采集力强,繁殖快,产蜜量高,但饲养条件要求较高,是发展养蜂业的一个优良品种。
   第二节饲养 一、饲养量 民国25年(1936)全县养牛25000头,猪57600头,羊17600头,马360匹,鸡164400只,鸭18900只。解放后,畜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饲养量逐年增多。耕牛存栏1985年24045头,比1949年增长51.0%,年均增长242头,1949年每头役牛负担耕地面积46.5亩,1985年牛均负担29.9亩。生猪存栏1985年为335571头,比1949年增长2.86倍,年均增长7.94%,比1978年144741头增长10.8%。1949年生猪出栏率为39.4%,1985年为41.1%。1977年东津、西港、杭口公社和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4个单位以及32个大队,491个生产队,实现了生猪跨《纲要》(即每户平均养猪2.5~3头)。家禽(包括鸡鸭)1985年为897386只,户均6.8只,比1949年增长50.8%,养羊,1985年为3350只,比1949年增长22.7%。养蜂,1985年为7335箱,比1949年增长193.4%。详见表9—1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畜牧生产情况)=] 从生猪存栏情况来看,从50年代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期徘徊在10—19万头之间,推行农业改革以后,1979年和1983年分别闯过20万头、30万头(1983年为311725头)大关。
   二、饲养形式 畜牧业的饲养形式,有家庭饲养、集体饲养和国营饲养3种。家庭饲养在农业合作化以前,畜牧业均系家庭经营,一般每户养猪1~2头,少数户养3~4头或者4头以上。养牛一般数户合养1头,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一户养l头,个别养2~3头。鸡基本户户饲养,多数户养5—10只,也有少数养20~30只。鸭主要是放养群鸭,一户养100~200只,以至300只以上,有水源的地区,也有分户养的。少则3、4只,多至10只以上。合作化以后,虽然集体饲养业有所发展,但直到现在仍以家庭饲养占优势,以全县生猪饲养为例,1949年年终存栏87000头,1954年开始发展集体养猪,家庭养猪存栏141080头,占全县存栏总数的99.9%;1958年、1969年是集体养猪发展最多的年份,家庭养猪分别为77797头、99238头,占当年存栏总数的70%和72.7%。1979年畜牧业全部转为家庭经营,畜牧业生产有了新的转机,而且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养殖专业户得以发展,到1985年为止,全县已有养牛专业户4户,养牛22头;养猪专业户74户,养猪2718头;养鸡专业户11户,养鸡2953只;养鸭专业12户,养鸭5127只;养蜂专业户8户,养蜂294箱。
   集体饲养始于1954年,其时普遍建立农业初级合作社,随后转为高级合作社,耕牛作价入社,由合作社或生产队固定专人,采取定任务、定报酬、定奖惩的办法进行饲养管理。此种管理办法,比较切合实际,一直持续到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前。那时有集体办养猪场、养禽场或畜牧场,1957年全县集体养猪仅41头,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拆除私人炉灶和猪圈,大办公共食堂,大办养猪场,集体养猪发展到33342头,1969年增至37306头,成为集体养猪发展的最高年,至1978年只剩下15759头,比最高年下降57.8%。其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成本高,疫病无法控制。集体饲养形式有单位办场和分户寄养两种。前者主要是大办时期,如公社化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办场,固定人员,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后一种形式主要用于母猪和少量肥猪的饲养,采取由生产队定任务、定成本、定报酬的办法固定给社员饲养。
   国营饲养随着畜禽生产的发展,国营饲养业也逐步发展起来。1956年,县副食品公司在宁州公社南桥大队创办奶牛场,有干部2人,职工32人,奶牛134头,1980年6月因产品销路不畅停办。1956年,县食品公司在县城西摆创办养羊场,引进新疆细毛羊50只,1970年因气候不适停办。1958年12月,县商业局在县城西郊黄田里创建畜牧场,养猪、鸡、鸭、海狸鼠和繁殖鸭苗等,1963年因与农业队的矛盾未得解决而停办。接着又在义宁镇安坪港办起了畜牧场,不久也遇到上述相类似的情况停办了。1959年8月,县农业局在大坪公社竹坪大队建立畜牧场,饲养猪、牛、鸡、鸭,1961年11月迁至三都小港村与县农科所合并。1972年4月,县农业局在宁州公社湘竹大队建立耕牛场,有牛棚46间,良种牛24头,为全县农村提供良种幼畜。1975年,县农业局在太阳升公社小港大队建立县杭猪良种场,有干部6人(其中畜牧兽医师、助理畜牧兽医师和技术人员各1名),职工69人,场房160平方米,饲料地26亩,从事杭猪良种提纯复壮工作。1982年8月,县农业局畜牧兽医站在宁州乡畜牧兽医站建立种鸡场,购置了电孵箱和饲料加工全套设备,以饲养种鸡,繁殖良种鸡苗,供应城乡。
   三、饲料 本县饲料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场面积693577亩,其中可利用面积597382.4亩,占总面积的86.13%。低山丘陵草丛草场面积295505.6亩,占总面积的42.6%。据农业部门1980年调查估测,全县每年可用于养猪的饲料粮(主要是稻谷)4400万斤,饼类、糠麸等粮食加工副产品饲料17850万斤,乙谷秸秆饲料11305万斤,青绿饲料188800万斤,其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饼类430万斤,乙谷秸秆11150万斤,青饲料(花草)70000万斤。
   (一)传统饲料 生猪饲料仔猪断奶后以米粥为主,后期适当加些鲜嫩菜叶,直至出窝。架子猪以青饲料为主,搭配一部分混合糠。肥猪在架子猪饲料基础上,增喂精饲料,如大米、玉米、红薯、大豆等,适当减少青饲料。青饲料以采集野草为主,如竹叶草、糯米草、野芹菜、杨梅草、背带藤、胡枝子、葛藤等,配以薯藤、莴麦菜、洋苋菜等一部分家种青饲料。
   牛羊饲料以放牧野草为主,冬季无野草时饲以稻草、干薯藤等。农忙时,耕牛加喂食盐、米浆、豆浆和其他杂粮。
   家禽饲料主要是杂粮,如玉米、薯丝、稻谷等,并放觅野食。
   (二)饲料改良 挖掘野生饲料野生饲料繁多,其中有不少优质饲料未被利用,近年来已有所发现。县农牧渔业局1983年10月至1984年3月在宁州畜牧兽医站进行了胡枝子养猪试验。试验组用15%的胡枝子干粉,代替对照组15%的稻谷。经过6个月饲养的试验结果,试验组每头重224.2市斤,比对照组每头增重31市斤,按当时价格加上净节约稻谷的价值部分,每头猪增收39.15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胡枝子蛋白质含量为8.94%,比稻谷蛋白质含量高出2.04%。还有本县农村池塘和深水田野生的红、绿萍,过去只有少数农户用来养猪,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它由野生转为家种,用作养猪和养鸡鸭的优质饲料。
   引进推广从60年代开始,农业部门从外地先后引进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细绿萍、黑麦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等优质青饲料种苗,供全县各地种植,1971年,县农业局在汤桥温泉建立水浮莲育种基地,利用温泉水温保证水浮莲种苗安全越冬,到来年春季把育好的种苗运往各地。
   眉毛山草种场,是由农牧渔业部和省、市、县农业部门联合投资办起来的以繁殖草种为目的的农业基地。共投资87.77万元,从1980年开工至1985年8月建成,开荒2000亩,种植了红三叶草、白三叶草和黑专草等草种。从1980~1985年累计收草种23433.8斤,生产草粉15.5万斤,总产值达到64837.2元。生产的草种除该场播种草场200亩,模拟飞播3500亩外,还在3个区和14个乡推广,并畅销湖北、湖南等邻近4省。生产的草料、草粉,尚可用以养牛、羊、兔等草食动物。据该场1982年冬至1983年春所作利用红、白三叶草饲养安哥拉长毛兔的试验表明,红三叶草(试验)组比野草(对照)组增重量提高45.33%,产毛量提高30.3%;白三叶草(试验)组比野草(对照)组增重量提高44.89%.产毛量提高25.17%。
   糖化饲料1969—1970年,推广中曲糖化饲料养猪,印发小册子,使养猪户掌握制曲、制种和糖化饲料技术,改熟食为生喂。
   配合饲料1981~1984年,本县先后有11个粮油加工厂建立饲料车间,从事配(混)合饲料加工。1983年l1月,年产配合饲料5000吨的县饲料加工厂建成投产。1981年,全县生产饲料2118.6吨,其中配合饲料92.6吨;1985年生产饲料10395吨,其中配合饲料3313.8吨。据县饲料厂1985年试验资料表明,畜禽使用配合饲料喂养比使用糠麸饲料喂养缩短饲养周期20%,母鸡产蛋率提高25%,收入提高近30%。
   (三)饲料粮、饲料地 饲料粮农村粮食分配中,按规定留下一定数量的饲料粮(包括猪、牛粮)。据统计,1955~1984年合计留饲料粮60481万斤,年均2011万斤,最少的是1955年935万斤,最多的是1984年5849万斤。
   饲料地从农业合作化开始到建立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前,按政策规定每户留饲料地0.1亩,养种母猪户(含种公猪)另增0.1亩。
   奖售粮国家收购猪禽蛋,按政策规定供应给送购户奖售粮和工业物资。从1961年开始,国家每收购1斤毛猪,奖售稻谷0.5斤,1967年改为每头猪奖售稻谷30斤,1975年改为120~149斤生猪奖售稻谷60斤;150斤以上的生猪奖售稻谷80斤。全县每年供应奖售粮400~500万斤。
   四、繁殖 牲畜繁殖,除前述充分利用地方品种、引进外地良种和利用杂交优势外,还采取了精选和提纯良种、推广猪、牛人工授精和电孵箱孵化鸡、鸭苗等新技术。
   (一)精选和提纯良种 修水杭猪历史悠久,优良特性明显。但由于长期忽视品种选育及只养不育,加之外地杂种猪盲目流入本县,导致血缘混乱,使杭猪的品种特性渐趋变异,以致走上退化的边缘。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县杭猪良种场于1976年正式确定专人对杭猪品种进行精选提纯,重新整理杭猪品种资料。经过4年多的观察、精选和培育,至1980年基本上完成了此项工作,建立了150头的杭猪核心群,整理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杭猪品种资料。
   同时对牛、羊、鸡、鸭、兔等亦进行了一定的品种选育工作。
   (二)推广猪、牛人工授精 从1962年开始,进行猪牛人工授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970年在县城、宁州、西港、马坳、大椿、杭口等地继续推广,猪的授精率达80%以上,牛的授精率达30~50%。
   (三)采用电孵箱繁殖鸡、鸭苗 传统的繁殖鸡、鸭苗的方法主要是采取翼孵的办法,只有少数鸡苗专业户利用水(热)、火加温的办法孵化鸭苗。从70年代以来引进电孵新技术,已有县养鸡场和县饲料公司养鸡场等单位,购置了电孵箱4台,能大量繁殖鸡鸭苗,供应各地。
   第三节疫病防治 一、畜禽常见病 本县家畜常发疫病,生猪有猪丹毒、猪肺疫、猪瘟、猪寄生虫病、猪副伤寒、猪哮喘病和猪痢疾等。耕牛有牛瘟、牛出败、牛炭疽等。鸡主要有鸡新城疫、禽出败、禽霍乱、鸡痘寄生虫病等。1952年猪丹毒在全县大部分地区流行,死猪达87496头,占当年生猪存栏总数的55.3%。1957年发生严重疫情,主要是猪瘟、副伤寒和鸡瘟,在一、二个月时间内死猪18873头,全县有504个自然村的猪、鸡全部死亡。1965年也发生过一次较大范围的疫情,主要是猪瘟、猪丹毒和仔猪副伤寒,由全丰、白岭一带迅速传播到全县40个公社、240个大队和1440个生产队,死亡生猪3万余头。1980年,上奉公社因仔猪副伤寒和猪瘟混合感染,死猪3500多头,占该社当年生猪存栏的66%。
   二、防疫治病 家畜疫病防治从1953年开始,每年组织兽医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对畜禽分别注射猪丹毒、猪肺疫、猪瘟、仔猪副伤寒、牛炭疽、牛出败、鸡新城疫等疫苗。从1960年起,开展畜禽检疫工作,在各基层畜牧兽医站建立检疫组,主要对收购的生猪、市场上的商品肉猪和猪牛交易市场上的畜禽进行检疫,检验合格者才允许出售,发现带病牲畜不但不能出售,而且责成及时处理。
   从1958年开始,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以家畜防疫治病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医疗制度。基层畜牧兽医站与养畜户订立技术承包合同,名日“四包一扶助”,即包防疫、包治病、包药费、包阉割,死猪适当扶助。合同一年一订,养畜户每年按规定,向基层站缴交一定数额的合作医疗费,基层站经常组织巡回医疗队,送医送药上门,履行承包合同。使家畜家禽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一般家畜传染病、流行病、常见病,各基层站都能及时诊治。对畜禽突发性的疫病,除各基层站本身的力量外,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县民间畜牧兽医总站还及时组织力量协助基层站控制疫病流行。
   为了探索牛的电针麻醉方法临床应用,县畜牧兽医站的技术干部从1977年以来,采用百会、尾干穴施行电针麻醉的方法,对耕牛进行颈、腹、四肢部位的手术和电针倒牛试验,效果较好。通过健全防治措施,全县家畜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1954年全县消灭了牛瘟,1983年基本控制和消灭了猪瘟。
   第四节畜牧兽医队伍 本县畜牧兽医力量历来比较薄弱,解放前夕,全县只有30多名畜牧兽医人员,大部分是阉割匠,只有少量中兽医,以治疗牛病为主。1953年1月成立修水县畜牧兽医协会,有会员120人,其中阉割匠90人,中兽医30人。与此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始建立基层畜牧兽医站。至1956年4月,修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相应建立,1962年又建立全县民间畜牧兽医总站,到1985年,全县有畜牧兽医中心站8个,基层畜牧兽医站52个,包括县站在内,有职工287人,其中国家干部18人,集体人员269人,具有大专学历的8人,中专学历的52人。现有畜牧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9人,技术员2人。
   第二章水产业 第一节资源品种 一、资源 民国时期,全县有水域面积125448亩,其中河流面积112951亩,可养殖(池塘)面积12497亩。
  解放后,经过1983年全县第二次水面普查,全县有水域面积136319亩,其中河流面积112951亩,中小型水库144座,面积10492亩,池塘43240口,面积12876亩。现有水面中可利用养殖面积23040亩,占总水域面积的16.90%。已养殖面积18728亩,占可养水面的81.28%。此外,全县尚有一季稻田99000亩,大部分可以利用搞稻田养鱼,1985年已有稻田养鱼852亩,占一季稻田总面积0.86%。还有汤桥、泉坑、白岭3处温泉,是极好的地热资源,为罗非鱼和水浮莲放养、越冬的良好场所。
   二、品种 据明、清旧志记载,鱼(鳞)类品种有鳜、鲌、鲌庸、鲢、鲤、鲂、鯸、鮧、鲫、鲇、鱿、鳢、石鯅、鰷、鳍、泥鳅、鲫、鲭、鲋餐、鲨、鳎、黄角鱼、鳞鲤甲、鳊、鳟、鳗、杨条鱼、禾花鱼、乌鱼、鱔、蛙、石蛇(蛇)、石鲫等。
  介类有龟、鳖、蚌、田螺、虾、石螺等。水生植物有蒲笋、藻心。
   据调查,修河水域常见的鱼类有:草鱼、青鱼、鲤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圆吻鲴、鳜鱼、鲶鱼、鳗鱼、罢鱼、鲺扁鱼、钩鱼、石子鲤、扑沙钩、兰刀鳊、刺嫩、鯮鱼、鰔鱼、刁子鱼、红鮹、翘嘴白、羊娟鱼、阔嘴、午崽、乌鱼、黄鳝、泥鳅等;其他水生动物有:中华鳖、乌龟、螃蟹、沼虾(青虾)、长臂虾、背角无齿蚌、河蚬、田螺、江螺、青蛙、石鸡等;水生植物有莲藕、菱白、菱角、红萍、细绿萍、米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
   第二节养殖 一、饲养量 塘库养鱼解放前,本县养鱼主要是水面占有户雇人养鱼或合伙养鱼,全县养殖面积1050亩,占可养水面的4%,年产鲜鱼997担。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塘库养鱼得到发展。至1985年养鱼水面J8728亩,占可养水面的81.28%。为1949年的11.52倍,产鲜鱼8799担,为1949年的8.77倍。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水产养殖情况)=] 家庭养鱼1981年,上奉、何市、黄坳、桃里、庙岭等公社部分农民开始利用空地挖池养鱼,解决山区吃鱼难的问题,从此家庭养鱼逐年增加,由1982年养鱼户2600户、挖塘650亩、养殖鲜鱼670担,发展到1985年的养鱼户3511户、挖塘3903亩、养殖鲜鱼3125担。
   稻田养鱼1981年,县农业局在白桥公社联中大队搞稻田养鱼试点,农民冷清太利用3.3亩一季稻田养鱼,3月放养冬片1200尾,6月放夏花10000尾,当年产鲜鱼450斤,亩产136斤,养鱼收入399元。1982年,全县稻田养鱼519亩,产鲜鱼87担,亩产16.8斤。1985年85.2亩,产鲜鱼485担,亩产56.9斤。而且鱼多田肥,增产增收。
   网箱养鱼1980年,石嘴水库和湘竹水电站网箱养鱼各10箱,放养夏花20万尾,育成冬片4000尾。
   河蚌养珍珠1971年11月29日,县农牧渔业局在县鱼种场举办24人参加的河蚌养珍珠技术学习班。1973年在鱼种场试养,放养蚌壳1000个,收取珍珠1.6市斤。1974年在太阳升和山口两个鱼种场养蚌800个,收取珍珠130粒。
   网箱养鱼和河蚌养珍珠,均因经验不足、效益不高中断。
   水生植物生产也有发展。莲藕面积1952年只有2.66亩,1985年已扩大到300亩,产鲜藕6000担。茭白面积1985年已增加至230亩,产茭白3400担。其他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米萍、细萍、红萍、菱角等,各地农户利用水塘、沟渠零星种植,谁种谁收。
   二、饵料 解放前养鱼以天然饵料为主,辅之以少量人畜粪。解放后,随着养鱼科学技术的发展,养鱼饵料亦趋科学化、多样化。本县目前饵料主要有三类: 植物性饵料包括水草、杂草、树叶、菜叶、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萍、黑麦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县水产科学研究所从70年代起,每年种植黑麦草1.5~2.0亩,当冬春气候寒冷缺乏青草喂鱼时,黑麦草正长得青绿茂盛,生长速度快,边割边追肥,可经常采割,是解决冬春寒冷缺草喂鱼的好饵料。
   动物性饵料含蚕蛹、蚯蚓、蝇蛆、骨粉、蚱蜢、蟋蟀、肉食品下脚料等。
   其他饵料包括菜枯、桐枯、棉籽枯、细康、麦麸、豆渣、酒糟、豆汁、豆饼、化肥、人畜粪和鱼配合饲料等。
   三、繁殖 民国初年,本县三都、马坳等地从九江、瑞昌、武汉肩挑运来长江水花鱼苗,每年约80万尾,育成夏花约32万尾。同时,修河沿岸农民有自采鲤鱼苗的传统经验。年培育夏花鲤鱼苗10万尾左右。解放初期,每年仍到外地挑运长江鱼苗,年培育夏花80~260万尾,采集鲤鱼种培育鱼苗10~100万尾。1966年,开始推广家鱼人工孵化鱼苗新技术,该年在太阳升公社渔种场搞试点,1967年育成水花鱼苗2000尾,1969年在县渔种场继续试验,生产水花80万尾。1970年全县各鱼种场普遍推广此项新技术,全县育成水花740万尾,1983年自产水花1100万尾。1985年自产水花840万尾。至此,全县50%的鱼苗可以自给。
  1964年元月,在宁州公社良种大队建立渔种场研究所,有干部职工19人,水面29.6亩,其中亲鱼池8亩,鱼种池12亩,成鱼池9.6亩,还有房屋、鱼具、工具等配套设备。1978年11月,将县渔种场改为修水县水产科学研究所,现有干部职工17人,鱼池水面29.6亩,工作重点是培育鱼种,孵化鱼苗。县渔种场迁至汤桥公社中山大队,1985年有干部职工48人,养鱼水面205亩,其中渔种池70亩,成鱼池98亩。另有桃坪、西港、黄沙港(峡颈)、沙湾、马坳、白桥、太阳升、清水岩、上衫、路口等10个乡办渔种场,有鱼种池163亩,合计劳动力116个,从事鱼苗培育工作。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鱼苗生产情况)=] 第三节技术推广 一、引进新品种
  1977年,从彭泽县弓f进非洲罗非鱼30尾,4~8月于池塘放养,9月移至泉坑温泉越冬,翌年开春后继续移至池塘放养繁殖,该品种生长快,能自行繁殖,味道鲜美,甚受养殖户欢迎。只是不耐低温,须采取可靠的防寒措施。1979年引进鲩鱼种,80年代继续引进兴国鲤鱼、日本白鲫、红荷包鲤、东北鲫、镜鲤、团头鲂等新品种,经过全县各地放养,效果较好。
   二、放养大规格鱼种 从1972年开始,推广放养3寸以上大规格鱼种,成活率高,抗逆性增强,产量高。
   三、密放混养
  1958年前,每亩水面仅放养鱼苗300~500尾,品种也较单调。从1958年起,逐步推广密放混养技术,每亩水面放养500~1000尾,鲢、鳙、草、鳊、鲫等上、中、下多层混养,充分利用水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第四节鱼病防治 一、常见鱼病 鱼病(包括鱼苗和成鱼)常见的有白皮病、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其中以肠炎病为害最大。
   二、防治 鱼病防治采取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其方法首先是清理鱼塘,可在放养鱼苗之前,用茶枯、巴豆、漂白粉、硫酸铜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其次是药剂治疗,对症施治,发现鱼皮肤病(包括赤皮病和白皮病),一般用流苏子、药莆治疗;肠炎病、烂鳃病用大蒜头、菜枯治疗,其方法是经过粉碎,加水拌饵料喂鱼,也可用十滴水拌入饵料中治疗。县渔种场1982年10亩成渔池并发肠炎病和烂鳃病,来势凶猛,开始用四合剂(即敌敌畏、敌百虫、漂白粉、食盐)治疗,效果不很显著,后改用大蒜头和菜枯混合剂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
   第五节捕捞 一、捕捞队伍 民国36年(1947),全县有专业渔民65户123人,渔船28条,渔具430件。1955年建立义宁镇、南桥乡(现宁州南桥村)、南圳乡(现竹坪乡南圳村)3个渔民小组。1957年,全县有专业渔民41户,副业渔民110户,劳动力151个,渔船41条,渔筏子110条。渔具主要有丁字网、拉网、捆钩、手网等1112件。1962年全县专业渔民精简下放,县城水产队10户渔民6只渔船并入义宁镇建筑队。1968年再度精简,到1970年重组水产队,有渔民10人,渔船5条,恢复集体生产,1980年划归县渔种场管理。1984年以后全部实行个人承包,全县其他水产队、组也和县城水产队一样,几经周折,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落实了生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有以捕捞为主的水产组织8个,劳动力226个,其中专业20人,兼业206人,渔船88条。
   二、捕捞量 捕捞范围,解放前除县内河港113279亩水面外,还包括武宁县的澧溪、津口和永修县的白槎、虬津、吴城等地的修河水域,年捕捞鲜鱼产量为3500~5000担。解放后,1949~1985年合计捕捞鲜鱼产量为92534担,年均为2501担,1958年6500担,为捕捞产量最高年,J980年311担,为捕捞产量最低年。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鲜鱼捕捞产量情况)=]
  1958年8月初动工兴建修河下游柘林水库以来,本县鲜鱼捕捞产量开始下降,特别是1970年电站围堰截流,至1972年12月柘林水电站建成发电后,鱼路被大坝堵塞,捕捞资源逐渐衰退,捕捞产量显著下降。1961~1970年年均捕捞量2719担,比50年代年均捕捞量4183担下降35.1%;1971~1980年年均捕捞量为868担,比50年代年均捕捞量下降79.1%;1981~1985年年均捕捞量为1292担,比50年代年均捕捞量下降69.1%。下降原因,除了柘林水库大坝建成,使修河鱼类无法及时到上游产卵繁殖以外,与炸鱼、毒鱼、电捕鱼屡禁不止和工厂、矿山排放污水、毒杀鱼类亦有很大关系。
   第六节渔政管理 民国时期,由县渔民协会管理渔业和河港事务。1953年县人民政府组建渔民协会,由县农业局设l~2名水产干部管理渔政。1979年5月,县水产站成立,设4名渔政管理专职干部。1981年沿河建立民间渔政管理小组29个,由县水产站负责领导,有小组成员141人,订立了护河公约。
  1979年12月8日,修水县革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渔政管理的通知》,公布全县。1981年
  11月9日,铅印了国务院《水产资源保护条例》1000份在全县张贴。1985年县农牧渔业局和县公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严禁炸鱼、毒鱼和用电捕鱼的通告》500份。以上文告印发时,均派宣传车到修河沿岸城镇乡村广泛宣传。
   在抓好渔政管理的过程中,查处了一批违反渔政管理的案件。从1980年6月起至1985年止,共查处案件211起,其中炸鱼案件160起,毒鱼案件40起,电捕鱼案件II起,处理罚款金额4370元,处以行政拘留的44人,判处有期徒刑的2人。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海天出版社

修水县具有优良的修志传统。宋初即草创分宁《邑图》、《修川志》,南宋分宁知县徐筠主修《修水志》10卷,其后曾10余次编修州县志,至今尚存6种,清同治版《义宁州志》为最后一修旧志。《修水县志》四历寒暑,三易其稿。蔚成大观。可贵者,县志资料丰富,体例规范。而发凡起例,每依县情,故“茶叶”、“环境保护”之设专卷,颇具地方及时代特色,独见编者心裁;推及各卷,条分缕析,笔墨精当,贯穿古今,首尾完备,足证经营之苦心。展卷一读,全县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人物干百年事,史实纷呈,实故乡资治之鉴,教化之书,存史之册,将使莅兹土及产兹土者,无不爱修水而顿生振兴修水之志,从而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功莫大焉。

阅读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