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146
颗粒名称: 卷六 农业
分类号: F302.1
页数: 28
页码: 114-139
摘要: 农业总产值1949年为3431.14万元,1978年为10167.27万元,1985年为17106.37万元,分别占该3年工农业总产值的96.5%、73.4%和76.9%。1985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3.99倍,平均每年递增4.6%;比1978年增长68.2%,年均递增7.7%。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发展

内容

修水为农业县。农业总产值1949年为3431. 1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1978年为10167. 27万元,1985年为17106. 37万元,分别占该3年工农业总产值的96. 5%、73.4%和76. 9%。1985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3.99倍,平均每年递增4.6%;比1978年增长68.2%,年均递增7. 7%。1949年、1978年和1985年农业总产值的组成比例是:
   [=此处为表格=]
   种植业产值,1949年为2734万元,1978年为6716. 88万元.1985年为10374. 63万元。1985年产值比1949年增长3. 16倍,平均每年递增3.8%;比1978年增长54. 5%,年均递增6.4%。1985年种植业产值中,粮食作物8221. 72万元,占种植业产值的79.2%;经济作物544. 28万元,占5.2%;蔬菜瓜类799. 04万元,占7.7%;茶、桑、水果530. 43万元,占5.1%;饲料、绿肥作物236. 05万元,占2.3%;其他43. 11万元,占0.5%。据县统计局在白岭、月塘、渣滓、马坳、溪口、黄沙港、太阳升7个乡的调查,1985年人均粮食产量1039市斤、棉花1.84市斤、油料10. 34市斤(不含油茶籽)、蔬菜1037市斤、茶叶1.6市斤,人均出售粮食204.7市斤、棉花1.38市斤、油料1.61市斤、蔬菜63.14市斤、茶叶0.81市斤。
  解放前和解放初,农田多靠雨水灌溉,少数有塘、堰的地方,可进行短距离的自流灌溉,如遇天旱还要用人力车水、戽水甚至挑水抗旱·耕作各过程全由人力操作。肥料除少量石灰外,均为农家肥。50年代初期,开始有机电排灌、化肥肥田,70年代末到1985年,每年机电灌溉面积都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0%左右,1985年农村用电量904万度,其中用于排灌的82万度。1980年机耕面积76402亩,比1959年增长94. 3%,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1. 6%,为历史上机耕面积最多年份。化肥使用量1953年为48吨,亩均0. 14市斤;1978年为11302吨,亩均34. 07市斤;l985年为22598吨,亩均69.4市斤。1985年化肥施用量比1949年增长近471倍,比1978年增长近1倍。
   第一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私有制
   一、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前,土地私有。本县农村大部分土地被富户占有。清末民国初,安乡地主瞿宏模占有跨安、泰两乡的田地,年收田租1300余石。
   民国26年(1937)后,战乱频仍,债税繁多,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批土地被地主蚕食兼并。上源乡土地改革前,有61 0户,2140人,耕地2959. 93亩,人均1.38亩。其中:贫雇农444户,1410人,占总人数的63. 1%,耕地829. 8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人均耕地0.59亩;地主、富农32户,178人,占总人数的8. 7%,耕地852。6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 8%,人均耕地4.79亩(地主人均5. 64亩,富农3.51亩),是贫雇农人均耕地的8倍多,若加上其所操纵的会产375. 71亩,则其人均耕地是贫雇农的11.7倍。剥削阶级利用地租、雇工、高利贷、买卖、典当等方式剥削农民,主宰着整个农村经济命脉。
  地租民国28年(1939),本县纳租方法有谷租和钱租两种。谷租又分固定谷租和分成谷租。固定谷租:上等田亩3石,中等田2石,下等田1.5石;分成谷租:收获稻谷时佃户和田主按6:4或5:5或4:6的比例分成,有的甚至按3:7的比例分成。’钱租:上等田亩银元5元,中等田4元,下等田3元。以谷租居多。
  雇工地主占用的土地雇用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雇工除农田劳动外,还要为地主打柴、挑水、碾米等,换取微薄工资为生。工资分谷、钱两种。按劳动时间分,有长工、月工、日工;按劳力强弱分,有男工、女工、童工。一般情况是劳动时间愈长,单位时间内的工资愈少。
   [=此处为表格(民国26年雇工工资)=]
   高利贷民国26年《江西农业统计》载,修水农村借钱户占农村户数的77%,借粮户占农村
  户数的40%。36年冷挥羽《修水经济概况》称“农村之高利贷仍甚惊人,一切借贷利息均以实物或硬币计算。稻谷一石,一年之本息为1.5石(最高者为2石,最低1.4石),硬币借贷每元月息1角。纸币借贷,折合稻谷或硬币计算。
  土地买卖民国25年,本县土地买卖价格分三等。水田上等每亩银元40元,中等30元,下等20元;旱地上等每亩30元,中等15元,下等8元。买卖时须双方至亲及中人到场,由卖者立具契约,载明土地坐落、四界、土名、编号、面积、价格、成交时间,经买卖双方和中人签名画押后,交买者收存,作为管业依据。另写一张过户单,给主管土地册书者,推收过户。
  土地典当与土地买卖手续相仿,但典当之土地在典当期间,所有权仍归出典者,使用权归承典者。典当期一般1年,最长3年,典当期满,出典者原价赎回。到期不赎,或办理延长典当期手续,或绝卖。但绝卖时出典人所得找价甚微。如不办理延期或绝卖手续,承典人则照契管业。有“管业三年不用契”之说。
   二、土地改革 苏区土地分配民国19年(1930)6月至22年,中共修水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所属10个区80多个乡分配土地。成立县、乡土地委员会,领导、执行土地分配中各项工作。原则是:没收祠堂、庙宇、教堂、官荒、无主之土地、荒地、沙田和豪绅地主阶级之土地、富农多余土地归苏维埃所有,分配给无地及少地农民、失业工人、愿意耕作的退职官兵,并酌情分给有职业而不能维持生活的一切劳动者。分配时,按土地肥瘦、劳动力情况及人口之多少为标准。凡已出生的均计算人口,年满16岁为正式劳动力,红军现役官兵本人按同等劳动力分配土地。先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其余土地按人口均分。分配工作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自民国19年6月至年底完成一至七区(今东港、靖林、余塅、上衫、朱溪、石坳、大桥、沙湾、中j段、水源、月塘、古市、雅洋、黄龙、崇河、漫江、山口、桃坪、马坳、西港,全丰、白岭等地)的土地分配。第二阶段自20年至22年,完成八至十区(今上奉、黄沙港、何市、杨津、溪口、司前、新湾、布甲、大椿等乡部分地区)的土地分配。当时没收地主、富农土地188189亩,耕牛4611头,农具122960件以及房屋、家具、粮食等。受益农户51240户,占全县农户53.4%,受益人口251663人,占总人口的52%。在分得的土地上,最短种1年,最长种5年,多数种3年。土地分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苏区农业的发展。民国19年,上衫乡粮食产量比民国18年增长18%以上。
  解放后土地分配1950年9月17日,中共修水县委工作组在义宁区夏坑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次年1月1日成立县土改委员会,全县土改分三期进行。第一期,1950年12月17日至1951年3月,完成32个乡;第二期,1951年7月至10月,完成21个乡;第三期,1951年11月至1952年4月中旬完成164个乡。1952年8月19日开始土改复查试点,11月全面铺开。1953年4月,应复查的208个乡全面结束。
   全县征收和没收封建土地278875. 85亩、耕牛3398.5头、农具95329件、粮食572.4万斤、衣被140716件、家具若干件。另据78个乡统计,没收黄金216. 13两、白银3458两,银元14983块。 通过土地改革,全县土地转变为广大农民个人所有。有73672户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和部分生产、生活资料等25项,有109078户发了土地证,计水田、旱地面积124. 04万亩。
  (1951年23个乡土地分配情况)
   三、农业互助组和初级社
  农业互助组1951年冬,全县土改接近尾声时,县劳动模范张待鉴在梁口乡组织了第一个互助组。土改结束后,互助组发展迅猛,1952年4月至6月组成互助组3421个,参加的劳动力18423人,占全县农业劳力11. 9%。由于没有贯彻好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不久就有1091个互助组垮了台。同年秋互助组进行整顿和巩固,整顿后,有1194个互助组做到评分记帐。(发展情况见表6-3)
  互助组内,按互助互利原则,由以工换工,到实行按劳力强弱、技术高低、农事轻重逐日评分记工,按农事忙闲结算,以工补差。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产品归各户私有。为便于生产,在谁家劳动,在谁家吃饭。互助组设组长1人负责排工,记工员1人负责记工结算。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冬,在夏坑、占坊、梁口3个乡试办3个初级农业社,入社农户42户141人,60个劳力,耕地216亩。1954年7月开展建社运动,年底有初级社77个,参加农户1389户。1955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初级社发展到2555个,入社农户82190户,占总农户74. 9%(发展情况见表6-3)。
  社员的土地、耕牛、大型农具作价入股,统一核算。其收入扣除上交国家的农业税和社内提留后,其余60%按劳动工分分配,40%按土地分配。合作社内设社长1人副社长l~2人,设会计、出纳、保管各1名。初级社分若干生产小组,备组有组长和记工员。实行统一排工,搞短期“四定包王”(即划组定人、划片定耕作区、定耕牛农具,定劳动工分),亦采用“死分活评”或“按件记工”等多种记分形式。
  初级社在建社中,批判右倾思想,故建立后问题较多。如部分社的±地评产与耕牛农具作价偏低或偏高,分配时t按劳动力与按土地分配的比例不当。有的社员反映“进来就割一刀,做了也无益。”有的窝工现象严重,如大桥区跳庄社,一次牵8头牛在一块田里犁田,弄得人,牛都不得开交。
  1956年1月,开始整社,由于干部有急于办高级社思想,放松了初级社整社工作,有的区委认为“转了高级社,土地都要取消报酬,还去纠个么。”
   第二节 公有制
   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1月,县委试办黎明、黄塘、莲花3个高级农业社。2月各区又试办78个高级社。入社农户25632户,占总农户23. 4%。从9月6日至10月10日,新建高级社398个,连原有社共有高级社479个,入社901 26户,占总农户数的82. 5%.年底个体农民只剩4149户,占总农户3.8%。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实行按劳取酬分配制度。至此,全县农村基本上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高级社设有管理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各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管委会配有会计、出纳、保管员,下设生产队(耕作区),有队长和记工员。社有长计划,队有短安排,多数实行“四定”包工(定工、定质、定时、定产)或“三包一奖赔”(包工、包产、包费用、超产奖、减产赔)的管理方法。实行三帐(现金、明细、总帐)、四簿(固定财产、库存物资、产品收获、实物分配簿)、两册(社员经济往来册、劳动工分登记册)和“一年早知道”(社员收支安排)的财务管理制度。
   经过一系列生产关系变革,农村生产总收入由1949年的1535万元,增至1957年的3158万元。
   [=此处为表格(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此处为表格=]
   二、人民公社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之前,中共修水县委于8月15日组织办社试点工作组.将三都、联盟、杨梅3个乡14个农业社,4045户14672人,建成工农商学兵联成一体、政社合一的“江南第一社”一一太阳升人民公社。9月底全县共建立人民公社44个,垦殖场2个,入社农户达94%,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建立初期,组织军事化(接营、连、排、班建制)行动战斗化(以打钟或吹号、吹口哨为信号),生活集体化(在公共食堂用膳)。据1960年11月24日县委办公室《修水县检查贯彻政策总结》中称,公社建立以来,刮起了四股风:1、共产风,此风范围广、名目多,平调的东西有生产资料也有生活资料。全县共平调劳动力9806个,劳动日49. 29万个,土地5490亩,房屋16438间,耕牛429头,生猪7535头,木材3619立方米,资金16. 45万元,农具60469件,家具35462件,主粮2392担,杂粮3803担,家禽1563只,自留地10117亩,种籽9. 51万斤。2、命令风,表现在打、骂、罚款、减饭、扣工分、扣口粮等方面。如渣津公社犯有强迫命令错误的干部253名,占全社干部的25. 5%,被处罚的社员1378人,占全社劳动力的24. 7%。3、浮夸风,表现在只求形式不顾实际,假报成绩骗取荣誉。如渣津公社用玉米秆架在坟堆上糊上泥巴,号称1.2丈的大肥堆。4、瞎指挥风,表现在乱提口号,乱发指示。如何市公社龙丰大队在栽禾紧张时,公社一道命令,全民上山开荒,插秧时间推迟,以致比1959年减产31. 4%。县委于1960年3月25日制订“实现基本队有制向基本社有制过渡计划”中称,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三、四年实现这个过渡”。具体安排是“1960年在太阳升公社和义宁镇试点,摸索经验。1961年完成过渡的有黄沙港、太阳升、马坳、上奉、古市、国营畜牧场6个单位,1962年完成过渡的有宁州、杭口、征村、莲花、溪口、南岭、黄坳、黄沙公社和国营农场9个单位,1963年完成过渡的有白岭、大桥、何市、复原、山口、大椿公社6个单位。”
  1962年,改为“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管理制度,收益分配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有现金和实物两种分配形式。春、夏预分,年终决分,亦有不预分只预借的。年终决分时,全面计算各项收入,扣除上交国家农业税、集体提留和生产费用后,剩下的按劳动工分分配。 1968年6月1 2日,县成立了“农业学大寨办公室”。在长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搞政治挂帅,生产一窝蜂,做事磨洋工,分配一拉平,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6年,人均收入51元,比1957年下降20%。1978年试行“综合管理,分组作业,任务到组”的管理方法,作业组实行五定(定人员、定任务、定工分、定时间、定奖赔).有的试行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一奖赔(增产奖、减产赔)。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
  1979年2月,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生产队推行四定(定人员、定任务、定工分、定时间)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一奖赔(增产奖、减产赔)的生产责任制。年底,实施这一责任制的有2860个牛产队,占牛产队总数51%。
   1980年,推行四专(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一联(联产到劳)的生产责任制,实行这种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有2750个,占总数46.3%;继续搞四定、三包的生产队有868个,占14.6%。旱地联产到劳、水田集中耕作的生产队,有1766个,占28. 8%。少数山区搞了包产到户。 1981年6月至11月,全县有6009个生产队(占总数90%)实行了“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双包责任制。至此,耕地、耕牛、农具到户,分户经营,取消了按劳动工分计算收入的集体分配方法,除了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之外,余下都是自己的。
   1982年,县委发出48号文件,对双包责任制进行了巩固和完善工作。并组织以种、养、加工为主要内容的“百花赛”,引导全县农民参加劳动致富竞赛活动。政府从资金、技术、生产资料等方面给以支持。不少农户成为致富带头人,当年交售商品粮万斤以上的有200余户,交售商品油百斤以上的100多户,出售仔猪30头以上的250户,养蜂20箱以上的146户,人均收入超千元的210户。以经营专项收入为主的重点户、专业户相继涌现,当年摘掉“三靠户”(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用钱靠救济)穷帽子的有29770户。
   1983年,县政府将“百花赛”改为“小康赛”,参赛农户15250户。9月,县委组织80余人工作组,在黄沙桥公社试点,将家庭承包责任制推向农、林、牧、副、渔、工各个生产领域,按自愿互利原则,建立两户(重点户、专业户)一体(经济联合体),当年重点户专业户达22890户,各种经济联合体96个。
   种粮重点户上奉公社石街大队七队社员王参伦,全家11人,二个半劳动力。1 983年承包耕地30.5亩,产粮31550市斤,亩产1034市斤,向国家交售粮食22000市斤,其中超购粮15200市斤,成为全县贡献粮食最多户之一。受到县政府嘉奖。
   林业育苗专业户上衫公社红岭大队十四生产队社员吴南桥,全家7人,2个劳动力。多年进行千年桐嫁接试验,1981年培育优良油桐树苗700株。用嫁接苗造林,比实生苗提前4年结果。1985年嫁接千年桐15000株,乌桕15000株,油茶400株,育茶苗2亩,造林14.5亩,林业收入达2533元,占全家总收入70%。
   多种经营户 漫江公社北山大队一生产队队长黄惠忠,全家4人,3个劳动力。1984年稻谷、红薯、茶油、芋头、小麦、菜油等农业收入1421元,做酒饼收入1680元,养猪收入1385无,熬黄荆油收入100元,榨油收入80元,连其它收入全年总收入4715元,人均1170元,为该年全县人均收入最高户。
   养蚕专业户 山口公社社员周凡,1983年,承包桑园1 34亩,养蚕种18 7r张,产茧14307市斤,总收入24831元,个人获纯收入4319.3元。
   三都茶场养猪联合体 由兽医刘运华等6人组成。1983年饲养牲猪416头,其中母猪40头,公猪5头,当年向国家交售肉猪184头,为市场提供肉猪164头,并为养猪户提供了一大批优良的杂交仔猪。
   1984年,县、区、乡干部2800余人,组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队,深入基层推行农业合同制。核定承包耕地面积、承包产量和交售国家粮、油、猪任务,并订定向生产队应交公共积累和集体统筹的资金、粮食及生产费用。
   1985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致力发展商品生产。全县粮食产量达5. 581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78年增长53. 2%,每个农业劳力平均创产值639. 41元,比1978年增长27. 9%,每个劳力提供商品粮351斤,比1978年增加16. 2%。
   四、国营农林渔茶牧场
   1952年,先后成立县农场(后改农科所)、垦殖场、良种场、畜牧场、种牛场、渔种场,水科所、林
  科所、茶科所、茶场等农牧渔林系统国营企事业单位。几经并转裁撤,至1985年底,计有农科所、宁州林场、三都茶场、种牛场、渔种场、水科所、茶科所、黄沙港林场、毛竹山林场、杨林苗圃、杭口苗圃、黄沙港农场、小斗岭茶场、林科所等。除山林、苗圃、茶园面积分别在林业卷、茶叶卷记叙外,耕地面积合计4842亩(含集体挂钩3538亩),其中水田2581亩。
   第二章 农业生产
   第一节 区 划
   种植业分为4个区。
   一、西北旱粮经济作物区
   位于县西北山区,包括溪口、港口、上庄、大椿、布甲、杨津、画坪、新湾8个乡。土地面积750平方公里,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6%,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8%,旱地略多于水田,挂壁土占旱地面积的70~80%,人(农业人口,下同)均耕地约8分,劳均耕地不到3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0.5%。
   二、中部沿河双季稻、茶、桑、果区
   位于修河两岸,包括太阳升、清水岩、庙岭、宁州、竹坪、赤江、征村、杭口、西港、上杭、马坳、东津、司前、渣津、石坳、朱溪、上衫、古市、月塘、沙湾、中埙、余强等乡和县农科所、九江市茶科所、三都茶场、种牛场。土地面积1655平方公里,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3%,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7. 80/,水田与旱地面积之比约为2:1,人均耕地略超l亩,劳均耕地不到4亩。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居全县首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经济作物约占5%,本县许多名产和大宗产品如三都柑桔、西港甜橙、东岭桃梨、征村和赤江蚕桑、双井绿茶、三都和清水岩茶场以及九江市茶科所的茶叶、马坳棉花、清水岩花生和大豆,皆集中在本区。
   三、东南部单双季稻混作区
   包括上奉、何市、黄沙港、黄沙桥、汤桥、塘排、桃里、桃坪、复原、雅洋、山口、漫江、程坊、崇河、东港、靖林等乡和五七垦殖场以及黄坳、黄沙港、毛竹山、共荫等林场。土地面积17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7%,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9. 6%,水田约为旱地的6倍,人均耕地约1.5亩,劳均耕地约5亩。
   解放前多种单季稻,农业合作化后,成为单双季稻混作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700/有余,经济作物则接近农作物播种面积3%。
   四、西北部单双季稻混作区
   位于幕阜山麓,包括全丰、白岭、路口、白桥、黄龙、水源6个乡,土地面积3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不到土地面积的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2. 80/,其中水田面枳近70%,人均耕地l亩,劳均耕地4亩有余。
   本区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大量砂予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河床高于农田,水利设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地势较高,对发展双季稻受到一定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4%,经济作物则不及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
   第二节 耕 地
   一、面积
   明万历十年(1582),首次丈量宁州官民田地有72.8万亩,其中水田65. 39万亩。至清同治十年(1871)仅剩52.7万亩,其中水田46.9万亩。民国21~34年,全县耕地面积为74.6万亩,其中水田48.9万亩,38年为68.4万亩,其中水田49.5万亩。
   1949~1951年,耕地面积均不足70万亩。1952~1966年,除1959年为699684亩外,其余各年均超过70万亩,由于1956年垦荒34158亩,使该年的耕地达731812亩,其中水田519476亩,是解放后耕地最多年份。1967~1985年,耕地面积又下降为60余万亩。下降原因:有碍水土保持的陡坡地退耕还林、兴修水利、修筑公路和机耕道、建筑房屋、兴建工矿均占用了部分耕地。1985年耕地面积651267亩,其中水田468010亩。
   二、质量
   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全县高产水田13.3万亩,占水田面积的28. 23%;中、低产田33.8万亩,占水田面积的71. 77%;高产旱地2.2万亩,占旱地面积的11- 64%;中、低产旱地16.7万亩,占旱地面积的88. 360/。以冷浆田、砂子田(土)、挂壁土三种最劣。挂壁土65805亩,占旱地面积的34. 7%,主要分布在溪口、白岭等区。砂子田96115亩,占水田面积的20. 4%,砂子土101953亩,占旱地面积的53. 7%,主要分布在白岭、大桥两区的14个乡,其他区乡亦有分布。冷浆田11 7529亩,占水田面积的25. 08%,主要分布在黄沙港、山口的一些乡村。
   三、经济效果
   据民国31年11月《江西粮政》载,本县31年早稻每亩成本1 48元,其中人工81元,畜工32元,肥料10元,种籽15元,农具折旧5元,其他5元。
   80年代,据县农村工作部经营科典型调查,主要作物耕地的经济效果为:
   [=此处为表格(农作物每亩产量、收入、成本、利润调查)=]
   [=此处为插图页=]
   [=此处为空白页=]
   第三节 劳动力
   一、数量
   解放前,除怀远男女均参加耕作劳动外,本地农家素以男耕女织分工。解放后,随着妇女参加农业劳动和人口急剧增长,农业劳动力总的发展趋势递增,1985年农村劳动力267533人,比1 949年的135735人增加近1倍;其中女劳动力1 J 3844人,比1949年增加1.73倍;农业劳动力242641人,比1949年增加78. 8%。
   1949~1983年,农村女劳动力,每年约为男劳动力的一半,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和不断巩固,挖掘了妇女劳动的潜力,1 984年农村女劳动力占男劳动力的60.7%,1985年达74.1%。
   二、素质
   解放前,农村劳力文盲、半文盲占95%,少数识字者,最高亦不过小学文化程度。解放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农村劳力80%具有初小以上文化程度,少数达高中水平。农民逐步接受和应用新的生产技术知识。文盲半文旨仍占20%。
   三、劳动力构成和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构成:分性别构成、全、半劳动力构成,农业和其他业构成。农业劳动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总的说来解放后均呈上升趋势,1985年比1949年分别增长78. 7%和1.79倍。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农村劳动力构成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四节 农机具
   一、手工农具与畜力
   手工农具 解放前,本县农业生产均赖人力、畜力、水力,使用手工农具。耕田用铁木结构的犁、耙;中耕、挖土、整地用草锄、羊角锄、田刨、镢锄、蔸锄、松锄、四齿扒;收割、脱粒用镰刀、方桶、谷筛、箩篓、晒垫;提水抗旱用水车、戽水桶、筒车。
   解放后,生产工具逐步改善,1955年引进江西水田犁11张,分别在义宁、三都、杭口、马坳、渣津等地示范试用,1956年推广2100张。同年,在渣津区开办双轮双铧犁使用训练班,历时10天,培训150人。同年推广400张,因犁身重,两头牛力无法拉动,后淘汰。1960年推广深耕犁及改良犁7479张。
   畜力解放前,牛是唯一耕耙动力,山区黄牛居多。民国26年(1937)有牛25200头,至38年(1949)仅17068头,比26年下降32. 3%。白岭等地曾出现人拉犁耕地现象。解放后,农业局设立畜牧兽医站,抓耕牛良种繁殖、病害防治。全县耕牛存栏数1978年比1949年增长54%,1985年比1949年增长50. 9%。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耕牛发展情况)=]
   二、动力机械
   1985年末,有农用柴油机、汽油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2696台,38753.6马力;加上耕作、运输、植保、收获等机械的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3363.9马力(农民所有占39. 4%),比1967年增长11.9倍,比1978年增长96. 2%。
   三、耕作机械.
   拖拉机 1958年从省购进两台大型苏联产德特-14型拖拉机后,中、小型拖拉机虽逐年增多,但机耕面积仍为少数。1985年末,有大、中型拖拉机216混合台5888马力,机引犁、耙、推土铲
  共282部;手扶拖拉机402台4091.5马力,机引犁、耙176部。其动力分别比1967年末和1978年末提高6.1倍和4.3倍。这些拖拉机绝大部分用作运输。1985年,机耕面积15820亩,占耕地面积的2. 4%,比机耕面积最多的1980年机耕率下降9.2%。为适应部分专业户需要,推广修农-3型机滚船,1983年引进、试制、推广水田整耕机。1985年,有机滚船27艘81马力、整耕机62台267.5马力。
   插秧机 1959年在重点社、队试用人力插秧机60部。1960年使用21 48部,机插早稻面积11280亩,占早稻总面积的3. 45%。继之推广广西65-2型机动插秧机,均因质量欠佳而停用。
   四、排灌机械 (见水利水电卷)
   五、植保机械
   1952年引进人力单管喷雾器269部,1976年推广压缩喷雾器9335部,1985年推广工农-14型、工农-15型背负式喷雾器10629部、东方红-18型背负式喷雾喷粉动力机660部,机械植保面积40.7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 5%,年末拥有动力喷雾器493部804.8马力,人力喷雾器13213都,比1 978年人力喷雾器增加64. 3%,动力喷雾器增加69.4倍。
   六、收获机械
   收割器 1 958年,在渣津公社莲花大队第26生产队试用快速收割器,比手工收割提高工效3~4倍。60--70年代,宁州、征村、太阳升、渣津、马坳、杭口等25个公社使用快速收割器1622部,因割刀刃口质量差未能推广。
   脱粒机 解放后,以推广脚踏脱粒机为主,比用禾桶打谷提高工效1倍多,脱粒净,比禾桶打谷每卣多收稻谷10~15市斤。且可减轻劳动强度,深受农民欢迎。1956年首次使用固定式场地脱粒机20部,后淘汰。70年代,推广修农-3型移动式机动、脚踏两用脱粒机232部696马力。1985年末.有人力脱粒机18178部、动力脱粒机29部29马力,比1978年增加68.6%,机脱面积554467亩,占稻田收获面积的75%。
   七、加工机械
   解放后,农村农产品加工由手工操作逐步过渡到半机械或机械操作。1 985年末,农村拥有刨薯机5000部、碾米机1554部、榨油机225部、揉茶机244部、压面机708部、淀粉加工机177部、轧花机27部、饲料粉碎机137部。
   八、运输机械
   60年代中期农用汽车开始应用。1967年末有农用汽车2辆180马力、拖车40辆、木帆船52只、胶轮车61辆。1 985年末,有农用汽车154牺1 2785马力540吨位、大拖车216辆、小拖车279辆、畜力胶轮车31辆、手推胶轮车3040辆、机动运输船4艘56马力26吨位、木帆船40只。
   九、农机管理
   管理机构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立县拖拉机站,设农业机械管理局主管农机分配、管理、推广使用、维修和农机操作人员培训事项。相继建立农机研究所、农机供应公司,有40个公社设立农机站,每站配备农机管理员1名,1 983年公社农机站撤销。1984年农业机械管理局改为农机管理站。
   人员培训1 985年止,全县累计开办各种农机操作人员培训班57次,培训农机手2718人,其中抽水机手1070人,拖拉机手1322人,其他机手326人。1985年末,有拖拉机驾驶员887人(其中有证800人),内燃机手1 821人,汽车驾驶员2人。
   农机维修 60年代起,由县农机管理部门制订农机维修质量标准、工时定额、收费标准、劳动纪律,组织农机维修单位派出技工,采取三带(带凋查表、工具、配件),实行三包(包修理、包传授技
  术、包质量),分组划片包干下乡,入站巡回修理拖拉机、抽水机。1959~1980年,承担两机维修的企业有县农机修造厂、县属有修理能力的工业企业、区社农机修理厂。1 982年起,有_『农机维修专业户。1985年,全县有农机修造职工870人,其中县属厂的523人,区乡厂332人,专业户1 5人;各种修造设备226台(套),做到小修不出村,中修不出乡,大修不出县。
   第五节 粮食作物
   本县为九江市主要产粮县。1985年,粮食作物播种1038492亩,总产量5581998担,比1949年,播种面积增长63. 13%,产量增长2.8倍;比1978年,面积增长1.8%,产量增长56. 6%。解放后产量平均每年递增3. 8%。从品种分.1985年的粮食产量,稻谷占83. 52%,小麦占1.72%,红薯占l 1. 25%,大豆占1.58%,杂粮占1.93%;从地区分,白岭区占14. 69%,大桥区占10.7lg/o,渣津区占9. 37%,马坳区占12.61%,溪口区占7.15%,宁州区占8.49%,黄沙港区占20. 6%,山口区占6. 88%,太阳升乡占5.77%,清水岩乡占3。15%,义宁镇占0.02%,国营单位(含集体挂钩)占0. 56%,
   水稻为本县主要农作物,分布全县各区乡,以黄沙港、马坳、大桥、渣津、宁州5区和太阳乡为著。民国26年(1937),水稻面积60.6万亩,产量145.6万担。解放后,生产关系几经变革,提倡科学种田,遵循农业八字宪法,水稻生产稳步发展。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75.5万亩,产量466.2万担,比1949年,播种面积增长69. 30.0,产量增长3.26倍;‘0 1 978年,播种面积减少0.75%,产量增长52. 64%。
   小(大)麦以马坳、白岭、大桥3个区为主要产地。民国23年全县播种面积5850亩,总产量7290担。1949年播种面积21538亩,总产量12711担。1 956年因开垦荒地,播种面积增加至75383亩,总产52682担。1985年,播种面积较1556年减少22.5%,总产增长82. 5%。
   红薯溪口、白岭、马坳等区为主要产地,溪口山多田少,农民以红薯为主粮。民国25年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42万担。解放后,本县根据山区旱地多的特点和土壤特性,发展传统红薯作物。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11. 62万亩,总产量62.8万担(薯干,合鲜薯314万担),比1949年面积上升37. 9%.总产上升1.26倍。
   玉米以马坳、溪口、清水岩为主要产区。除补充主粮外,亦为加工粉丝之原料。民国33年,面积3. 45万亩,总产2.76万担。解放后,实行科学选种。最高年产的1963年播种面积40599亩,产量60379担。1985年,因作物改种和自然灾害等因素,较之1963年,播种面积减少61.1%,总产下降42. 6%。
   大豆有早豆晚豆之分,早豆约占80%,马坳、大桥、白岭、溪口、黄沙港等区的大豆产量约占全县总产70%。民国26年,全县种植面积7500亩,总产10500担。解放后,大豆生产稳步发展。1985年播种面积46001亩,产量88447担,较1949年面积增长79. 2%,产量增长1.78倍。
   蚕豆豌豆全县均产,主要产区为马坳、溪口、白岭、宁州。民国23年播种2. 46万亩,产量2.58万担。1985年,全县种植面积3.02万亩,产量3.68万担,较1949年,面积增加36. 4%,产量增长1.17倍。
   荞麦 溪口、马坳、清水岩为主要产地,渣津,宁州次之,其他区乡亦有。民国25年,全县种收面积2.7万亩,总产4.8万担,亩产180斤,是民国时期最高年产量。1 952年全县总产1474担。1971年上升为58387担,产量增长38.6倍,播种面积增长23.9倍。尔后,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
  1 985年,播种面积9415亩,产量9337担,比1971年播种面积减少84.604,产量下降84%。
   绿豆 主要产于白岭、大桥、马坳、黄沙港、清水岩等区、乡。1985年,播种面积1 475亩,产量2459担。
   [=此处为表格(几种粮食作物每担成本收益)=]
   第六节 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
   本县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芋麻、甘蔗、烟叶、药材等。1985年播种面积86320亩,总产量8781 5担。比1949年面积增长1.5倍,产量增长6.3倍;比1978年面积增长3j%,产量增长J.26倍。解放后,产量平均每年递增5. 7%。1 985年经济作物产量中,棉花占3.54%,花生占10. 59%,油菜籽占63. 85%,芝麻占2.45%,芋麻占4.53%,甘蔗占0.87%,烟叶占o.74%,药材占8.7%,百合占3. 15%,其他经济作物占1.58%。
   棉花 盛产于马坳、西港、东津、征村、宁州等乡。民国24年收获面积500亩,总产量140担。解放后,政府奖励棉花生产,棉田核减征粮基数,棉农口粮适当提高。1952年以后,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1972年,全县棉花收获面积1 8764亩,总产1 2771担,比1950年收获面积增长6倍,产量增长27倍,其后产量递减。1985年,收获面积仅4242亩,产量31 12担。比1972年面积减少77. 470,产量减少75. 6%0 1984年,每百斤棉花主副产品收入150. 85元,成本84. 48元,税金2. 25元,收益64.1 2元;1985年,每百斤收入L52. 92元,成本120. 53元,税金.5.69元,收益26.7元。
   油菜籽 油菜籽为本县主要油料之一。以马坳、黄沙港、宁州3个区和太阳升乡产量最多,其面积和产量,约分别占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58%和59%。民国23年收获面积8000亩,产量5600担。33年面积36350亩,产量25445担。50年代起,连续引进高产优良品种,推广技术播种,使油菜生产逐年增收。
   1985年全县收获面积56560亩。总产56072担,比1949年面积增长1.88倍,总产增长8.04倍。1984年,每担油菜籽主副产品收入53. 57元,成本32. 17元,税金2.43元,收益21.4元。
   花生本县不用作油料,仅作食用。清水岩乡和大桥.黄沙港、马坳3个区为主要产地。民国22年,收获面积8000亩,产量25600担。23~28年间,产量稳居l万担上下。29年之后产量下降。50年代连年丰产,以1905年最高,产量11557担,尔后产量下降。1980年后产量略有回升。1985年,收获面积5462亩,总产9296担。其中清水岩乡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种植面积和产量的48. 4%和57. 9%。亩产204斤。
   芝麻本县亦不用作油料,多用作泡家乡茶等佐料。马坳、渣津、宁州区和太阳升乡的产量约占全县产量的74. 0%。民国22~26年,累计产量561 7担,平均年产1123担。36年,产量1 820担,1957年产量为1249担。60年代产量下降,最低产量为1962年的136担。此后,利用闲散荒地播种,芝麻产量逐年增高,1982年产2304担,为最高年产量。1985年,收获面积2546 ,产2]54担。 苧麻本县芋麻生产极为广泛。民国22—36年,累计产量36772担,年均产量2451担。1955年1284担。60~70年代年产量较低,1978年最低,仅12担。后经选择耐旱土壤零星播种.1930年后产量回升,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8429亩,收获面积6936亩,总产3976担。比1955年收获面积和总产分别增长3.3倍和2.1倍。主要产地白岭、渣津、大桥、溪口等区。
   白术修水县是江西省白术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悠久。县西幕阜山所产白术,明万历六年(1528)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即有记载。
   民国时期,本县余塅等地种植之白术,每年经汉口输出数十担,分级为:“特王”、“封王”、“封贞”三等,统货称“峰庄”,价高时,每市斤可卖到1银元。解放后,发展产区,在自然条件较优越的余塅、中塅、上衫、水源、朱溪、靖林、东港、黄龙、白桥、沙湾、路口等15个乡广为种植。尤以余塅、上衫、靖林所产为优。具有个大、质坚、外观灰黄色、内白、气味清香等特点。1 984年外调38. 47万公斤,比1 955年增加136倍,创历史最高水平。近年从广州出口,远销东南亚诸国。1 985年种植4025亩。
   百合 饱含淀粉、蛋白质,滋补、味美、性清爽。70年代以前,仅沙湾、路口等乡有少量生产。1980年,从本省万载、湖南平江引进种籽在路口公社跃进大队和沙湾公社先锋大队试种,效果良好。1981年,派员到湖南邵阳学习百合生产经验,并雇请一名农民技术员来县指导生产,传授技术。参加培训者1100人次。1984年,全县种植面积4000亩,产百合100余万市斤。
   其他农作物主要是蔬菜、瓜类(果用瓜)、青饲料和绿肥等。其中以绿肥和蔬菜为主。 1985年绿肥播种面积27.5万亩,收获面积24.6万亩,收籽L.02万担,比1949年播种面积增长3.1倍,收籽量增长7.4倍。
   明、清以来,本县蔬菜品种有38种之多,道光年间,城郊马家洲、黄田盛产红萝卜(外红内白),以后发展到安坪港等地,移植他地则变种。其特点是个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含水份多、味甘美肉肥嫩。直到现在,仍未逊色。民国26年,蔬菜种植面积为3. 76万亩,产量为192万担。解放后,196C年以前蔬菜生产处于稳产水平,收获面积徘徊于2万亩左右。后逐年下降。1975年,除县城之红宁、郊区之安坪2个蔬菜队外,又在郊区新建5个蔬菜专业队。1983年,县副食品公司在黄坳公社农科所建立蔬菜基地。1985年,专业菜农569户,菜地面积1243亩,产量8.1万担;全县蔬菜品种75种,收获面积3. 37万亩,总产约27万担。主要以黄沙港、白岭、大桥、宁州等区和义宁镇为盛产区。
   [=此处为表格(解放前几个年份农作物面积、产量)=]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第七节 蚕桑 水果
   一、蚕桑
   本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宋代张商英《黄龙崇恩禅院记》载,分宁“桑阴阴而被野”。清代有“绢出义宁州”之誉,征村素有蚕乡之称,民间流传着“三斤毛铁半斤钢,打把锄头去栽桑,一条田塍栽三转,三条田塍栽九行”的歌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义宁州产丝6250斤,居全省之首。民国26年(1937),江西省政府在修水征绢2疋,是年5月1日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抗日战争爆发后,蚕桑生产衰落,民国38年,只剩零散衰败桑园1099亩,产茧18担。
   1956年,省农业厅派工作组到征村推广一代杂交蚕种,试养秋蚕成功,为本县新法养蚕之滥觞。1959年,在征村开办第一个蚕桑场(县社合办),名“跃进蚕桑场”,有成片新式桑园300余亩和新式蚕室,赤江、何市亦先后建立社办蚕桑场。为适应蚕桑生产的需要,同年开办修水缫丝厂。1 960年,养蚕公社有征村、山口、复原、赤江、宁州、大椿、溪口、渣津、古市、白岭、朱溪、上奉、何市、黄沙,黄坳、黄港、杭口、马坳、南岭19个,蚕桑场、队、组发展到3口个,有桑园3600亩,其中成片新式桑园2000余亩,是1956年桑园面积的3.5倍。普遍推行改良蚕种和春、夏、秋3季养蚕。大跃进中,蚕桑生产发展虽快,但代价大,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1958~1960年,累计栽桑35万株8775亩,保存率不到20%。1963年起,蚕桑生产在以生产队为主的同时,鼓励社员家庭养蚕,发放贷款、定金,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除前述19个公社外,西港、东津、程坊、太阳升、庙岭、上杭、港口、杨津公社也有蚕桑生产。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蚕桑生产大幅度下降。1 969年社队办的蚕桑场、队、组全部停办,修水缫丝厂和征村跃进蚕桑场也于71年停办,原辟的成片新式桑园或任其荒芜或改种其他作物。1973年产茧仅82担。1976年桑园面积只剩1800亩,比】956年下降5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979年9月21日县蚕桑生产会议发出“重新调整、合理布局,以老区为主,以河滩洲地为宜,重点发展新区,逐步推广”的号令。11月开展蚕桑资源普查,勘定宜桑地89630亩,其中河滩洲地28597亩。县成立“万亩桑园指挥部”。在征村、赤江、漫江公社的带动下,全县迅即掀起向河滩洲地进军高潮。1980---1982年,全县栽桑的公社(场、所)共57个,累计栽桑共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蚕茧、水果产量)=]
  5万亩(1982年底保存31614亩),4200万株,其中高标准新式桑园近2万亩,兴办公社蚕桑场30个,大队场184个,新建大小蚕室106栋2. 25万平方米,有专业户2259户,专业人员3595人,被承包桑园12050亩。1981年重建缫丝厂。1982年产茧6008担,占全省产量的60%,相当于1949~1977年的总产量。1983年1月31日《江西日报》头版发表《“蚕乡”跨上了骏马,修水县栽桑养蚕连续两年翻两番》的报道。
   1983年4~7月连续发生水灾,兼之蚕桑工作上的某些失误,使部分桑农产生抛桑思想,西港乡毁桑近千亩,损失投资5.3万元。1984~1985年,以“巩固提高,重点发展,狠抓经济效益”为方针。1985年,桑园均为嫁接良种苗栽植,养蚕全面推行一代杂交良种,电热臼控催青,一年多次饲养的科学方法,桑园面积虽在1982年的基础上连年递减(1983年为26354亩,1984年为1 7518亩,1985年为14722亩),但产茧量仍居全省首位。征村乡连续lO年增产,1985年该乡产茧830担,在全省各蚕乡中处领先地位。
   二、水果
   本县水果有桃、李、梨、杏、枇杷、柚子、柑桔、甜橙等多种,其中以梁口柑桔、西港甜橙、南岭桃梨为著。水果生产正在由零星分散、品种单调、实生繁殖、自产自食的状态,向集中成片、品种多样、嫁接繁殖、商品生产的方向发展。1985年底,有水果专业户290户,全县有果园7098亩,产水果16755担,比1965年果园面积增加1.8倍,产量增加4.4倍;比1976年果园面积增加71%,产量增加5.9倍。同年,县茶桑水果局建成面积为250平方米、库容为30万市斤的鲜果贮藏室一座。 柑桔 为本县主要水果。1949年,有柑桔259亩,产量841担。太阳升乡的梁口村是重点产地,1 958年,梁口成立柑桔生产队。除本地柑桔外,1979年引进浙江温州蜜桔种6000株在梁口种植,现已结果应市。还在上奉、塘排、庙岭、山口、水源、上衫、东港等乡建立柑桔生产基地。部分地方开始试种金钱桔,司前乡已产果。1985年,全县桔园面积3653亩,比1949年增长13.1倍;产量2941担,比1949年增长2.5倍。
   甜橙 又名化红,明万历年间即盛产。是赣西北甜橙唯一品种。产地西港、上杭、杭口、东津等地,以西港所产为佳。西港甜橙昧甜而略酸,香气浓郁,每100克果汁含维生素c59.6毫克。食之有止咳、化痰、散气、健胃功能,皮可入药。1984年,九江市甜橙评比鉴定会在修水召开,修水甜橙获一等奖。1985年,全县产甜橙1641担。西港甜橙专业户周梅九一棵树产果13.5担,1 2棵树收入4000元,出席1 985年全国劳动致富座谈会。
   桃梨 70年代及以前,本县桃梨产量甚少。1983~1984年从瑞昌县引进沙子早生、岗山早生、白凤、四斤桃等优良桃苗木4万株,1 985年从武汉金水站塔桥园艺场引进金水l号、金水2号、金水疏等优良梨苗木,在清水岩乡东岭村和古市、路口等地繁殖。东岭已成为桃梨主要产地。1985年,全县梨园中有今冬秋、新世纪、大平、明月、祗园、二宫等8个新品种,种植户1 300户,其中专业户60户。
   西瓜 1975年以前,本县西瓜从外地购入应市。进入80年代,西瓜产地已遍及县内。“新澄F1”西瓜,在1 984年九江市鉴定评比会上列第二名,全省评比名列第四。
   第三章 农业技术
   第一节 耕作制度
   解放前,单季稻(中稻、一季晚)约占水稻播种总面积的60%,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太阳升、宁州、马坳、渣津等地方种二季水稻,山区旱地以红薯或大豆为主的一熟制约占58%,部分高山是薯、肥(野兰)轮作制,低丘河谷平原地区,红薯、小麦(大麦、蚕豆、豌豆、秋豆)轮作。港口、布甲山区,种植山玉米沿用“火种”办法播种。
   解放后,提高了复种指数。50年代中期,因地制宜推行中稻改早稻,一季改二季,旱地改水田的“三改”。据1 951年至1 956年统计,“三改”总面积7. 45万亩,其中中稻改早稻0.74万亩,一季改二季5. 06亩,旱地改水田1.65万亩。60年代“三改”已达高峰。稻稻肥约占水田总面积的40%,稻稻油约占11%,“文化大革命”期间,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管理,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耕作制度单一。1979年早稻占水稻播种总面积的44. 8%,中稻和一晚仅占13. 62%。此后,水田已有稻稻油、稻稻肥三熟制。旱地有小麦(或油菜、蚕豆、豌豆)、红薯间作大豆(或芝麻、腊菜、早大豆、晚玉米)的三熟制;少数腊菜、早大豆、晚玉米间作西瓜;还有间作套种,如油菜间作蚕豆、套种早大豆、晚玉米(小麦、红薯间作大豆、晚玉米)的四熟制,部分实行粮茶套种。
   [=此处为表格(几个年份复种指数)=]
   第二节 品种改良
   一、水稻品种
   解放前,早稻有芒花草、红脚早、齐头早、白花籼、露水白等1 0个品种。中稻和’一季晚稻有湖南早、贵阳籼、铁板籼、大叶三百粒、柳条红、须白等1 3个品种,无全县性的当家品种。二季晚稻,渣滓以上丝毛籼、驮水籼、红米晚当家,马坳以下高脚晚当家,山口、征村、何市红米、白米门禾当家。解放后,层层建立了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在调查整理1日有品种基础上逐步普及高秆良种、矮秆良种、杂交水稻,使水稻品种不断更新,促进稻谷优质、高产。
   早稻 1 953年县农场引进高秆南特号,1954年生产种子16万斤,次年在全县推广。1956年又调进该种17万斤。1958年,南特号种植面积达70%。1962年,引进纯种南特号。1963年,引进陆才号,县农科所引进珍珠矮、汕矮早、江矮早,矮脚南特号试种,并评选出西湖早进行推广。次年,又评选出莲塘早3号推广。1966年,纯种南特号、莲塘早、陆才号推广后,原有地方品种被淘汰。1969年引进推广广场矮、“6044”。1970年引进青小金、矮南早、广解9号、广解607号、梅丰3号。1971年引进7055、广选3号、群青。1973年引进先锋l号、广六矮4号、珍龙13号。这些矮秆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后,很快成为县内的当家品种。尔后又相继引进湘矮8号、秀江早8号、红410及县农科所繁育的修农早4号、16号。1978年从湖北通城引进元丰早。1979年引进岳矮早1号、秀江早9号、浙辐802。1984年试种威优64搭配威优35、威优17组合的杂交早稻。1985年,引进29丰和科珍63~1等矮秆良种。
   中稻和一季晚稻 50年代初从省农科所引进“3425”,1 956年,从湖北引进胜籼,1958年,引进粳稻10509,1 965年后相继引进农垦58、公社6号、湘粳2号、湘粳8号。1967年,汤桥公社联欢大队社员王令兹从本地冷水糯中选出良种名联欢1号。1971年,引进“691”,1973年成为全县当家品种。继则引进科字1 7号、泰国稻、利亚、日本秋矮稻。1977年,试种中稻和一季晚稻的杂交稻。1981年,引进汕259,基本上淘汰了高秆品种。1984年引进杂交稻汕优63,1985年杂交稻推广6万亩。
   二季晚稻 1 956年,试种浙场9号。1963年,县农科所推广麻壳晚。1964年,调进油籼子30万斤。1969年引进星横l号,接着引进“5450”、突破口5号等矮秆品种。1970年,珍珠矮、群青、竹莲矮、温革等翻秋成功,接着赣南晚13号、洞庭晚、水北晚、余赤231-8、秀江晚、余晚6号、修农晚1号和2号相继在部分地区推广。1976年引进二晚杂交组合矮优2号、南优2号、汕优2号、汕优6号。1978年,引进八一晚,1979年,又引进八一晚种谷60万斤在全县推广。1985年,推广汕优2号、汕优6号共16.3万亩。
   杂交水稻制种 1 976年以来,本县先后4次派408人,到海南岛崖县制种1747亩。总产19. 43万斤。进入80年代,县里建立了一支农艺师、农技干部、农民技术员35人组成的杂交水稻制种专业队伍,长年从事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制种单产由原来的30~40市斤,提高到200市斤以上。1984年后,于每年l 1月至次年5月,派人将本县所制杂优种谷,分户抽样携赴海南种植鉴定纯度。 [=此处为表格(1976~1985年杂交水稻繁殖、制种产量)=]
  
   二、旱粮、油、棉
   红薯 原有枫树薯、茶蔸薯、壮尾薯、广东薯等地方品种。1958年引进胜利百号,旋即普及全县。60年代后期,引进胜利白。70年代初引进马脑薯、南瓜薯。重点推广徐薯l8号.该品种产量、晒干率、出粉率都很高,但食味不及地方种,现新老品种并存。
   玉米 原地方品种有黄苞芦、红苞芦、白苞芦、七叶芦、九叶芦、猫牙齿、白马牙、六月曝。70年代初,曾引进杂交玉米丹玉6号,因生长期长未获推广。1983年,引进成单4号、6号和高产品种中单2号。1984年在杭口乡坪下村杂交玉米中单2号制种260亩。亩产232市斤。又从外地引进中单2号种籽1 0万市斤,在全县推广种植。
   麦类 原地方品种有和尚麦、须麦、蜈蚣刁、八棱钟。1956年,引进南大“7419”1万斤。1 958年,引进碧玛1号。1964年,引进华中7号。1965年,引进万年2号20万市斤,从而基本普及了高秆良种。1968年,引进矮秆红、关东矮。1974年引进友谊麦、杨麦3号。1 978年,引进“荆州47”5万市斤在棉区推广,鄂麦6号20万市斤在山区推广。1978年,引进几六1 2万市斤。1 983年引进绵阳1]号和绵阳12号共2万市斤。现以荆州47、绵阳11号、鄂麦6号、矮秆红为当家品种。
   早大豆、晚大豆、蚕豆及其它杂粮品种,也不断更新普及。
   油菜籽地方品种有水田白菜型甜油菜、旱地芥菜型腊油菜。50年代开始引进甘兰型胜利油菜.60年代引进胜利52,70年代初引进矮架早秀油1号,1978年引进西南302、浔油3号,为目前当家品种。
   花生 广东花生、竹根子为地方品种。1956年,引进小粒种强盗花生。1968年引进大粒种油果花生。1976年引进筛选3号、天府3号、粤油551,1982年引进成熟期早、产量高的白沙选7号(中粒种)。
   棉花解放前本县有少量地方品种。1952年从九江引进改良棉岱字15号,后为本县当家品种。1962年,引进洞庭1号,1965年,引进彭泽4号。
   第三节 土壤改良
   本县中、低产耕地占耕地面积的79.5%,其中冷浆田、砂子田(土)、挂壁土占耕地面积的58. 606。解放后,实行了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良培肥、广种绿肥、割青沤肥、圈畜积肥、坚持稻草还田、开沟排渍等改造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982年冬,九江市在黄沙港区召开中、低产田改造会议。会后,省、市在黄沙港区搞改造样板。1983年,本县被列为全国中、低产田改造重点县。市土肥站和县农技站在黄沙公社开展“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技术承包。由于采取了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开沟排渍、轮作换茬等技术措施,虽遭受百年未遇的霜冻、冰雹、大风和洪水等灾害,全县粮食总产仍比1982年增产3433.9万市斤,增长6.9%;12个中、低产田改造重点乡的14.3万亩水田总产稻谷16380万市斤,扣除春夏粮因灭减产外,尚比1982年净增稻谷1082. 36万市斤;市、县低改技术承包的黄沙公社比l982年增产121.5万市斤,增长9.1%。1 984年,15个中、低产田改造重点乡比1983年又增产894.9万市斤,占全县粮食增产总数的51. 7%。
   黄沙港乡明星村6组89亩水田中,只有4亩双季稻,其余全是一季深脚冷浆田,300来
  市斤。1974年起,浙江移民10户50人1 3个劳动力,采取开深沟、排渍水、砍山荫、增日照,狠抓农家肥、增施暖性肥,冬季旱作、改良土壤结构等措施,奋战8个冬春,到1982年89亩水田青泥层变薄,锈纹、锈斑消失,地下水位降低,结构和耕作性能变好,双季稻扩大至40亩,粮食总产达81950市斤,比1974年增长2.89倍,平均每年递增17.5%;亩产932市斤,比1974年增长2倍。
   他为黄沙港区的大面积放养细绿萍、上奉乡的推广豆稻耕作、 15个中低产田重点乡的推广配方施肥,均取得了较显著的改造效果。
   第四节 栽培技术
   一、育秧(苗)
   早稻育秧解放前,早稻育秧时间晚,有“懵懵懂懂,清明浸种”之说。秧田不分畦,不开沟,亩播700斤左右。1952年起,推行新式秧田。1966年,推行通气秧田。1970年,全面推J一湿润育秧、场地育秧和花草火土灰覆盖育秧。1971年,以水播旱育代替场地育秧,还搞秧苗带泥移栽。1976年,推广秧苗带泥的硬板秧田法。1977年,层层现场示范,推广温室无泥育秧。1982年试验地膜育秧,1984年全面推广,至1985年,地膜育秧占早稻育秧面积的77. 9%。
   二晚、一晚中稻育秧解放初期,沿用干旱育秧法和半干旱育秧法,60年代中后期普及水播、水育、水拔。70年代中期起,随着杂交水稻的发展,二晚育秧全部采取水秧田稀播法,亩播种籽10~12.5公斤,部分实行搓播育秧,从而使杂交水稻秧苗青绿、矮壮。一晚、中稻育秧由旧时的密播瘦秧,普及为稀播壮秧。
   红薯育苗解放前是露地育苗。解放后推广酿热温床育苗、薄膜育苗、火炕育苗和藤尖越冬育苗等办法。
   二、密植
   解放前,水稻栽插株行距一般为0.8尺×1尺。田多劳少地区,株行距为1尺×1.2尺左右。1953年开始提倡小株密植。1 958年,全县统一规格为早稻3×5寸或4×6寸,晚禾4×6寸。70年代,全面推行用划格器划格栽禾。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全县设立1 0个苗情点,定人、定点、定株、定期对早、晚禾苗进行苗情观察记载,指导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解放前普遍为蔸播,每亩3000至4000蔸。1965年推行条播。1972年,部分地区推行撒播。1979年,推广密点播,每亩约3万蔸。
   三、施肥
   民国时期,多施用人畜粪尿、垃圾、枯饼等农家肥,还割青沤肥和打石灰,东部少数乡村将硫磺、牛粪混合,早稻插秧时用以沾秧根。
   解放后,除施用农家肥料外,逐步推广施用化肥。全县化肥施用量由1953年的48吨(亩施0. 14市斤),提高到1985年的2253吨(亩施69.4市斤)。
   第五节 植物保护
   一、病虫害
   清末,民国时期,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政府未予顾及,农民一般采用人工捕捉的办法治虫,对
  病害的防治则无能为力。
   本县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已发生的农作物病虫害有23种。水稻常发病有稻瘟病、胡麻叶斑病、恶苗病、稻小黑菌核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矮缩病、稻曲病,小麦有黑穗病、赤霉病,油菜有菌核病、病毒病等。水稻主要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虫、稻蓟马、浮尘子、稻飞虱、稻苞虫、稻蝽象、粘虫、稻蝗、负泥虫等。棉花主要害虫有棉蚜、叶跳虫、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等。1980~1983年病、虫为害农作物近200万亩,损失产量3323万余市斤。进入80年代,鼠害激增。
   二、防治
   防治机构 1964年农技站配备病虫害测报人员,先在三都装置测报灯。1 965年设县虫情测报站。1973年全县普遍建立了病虫害预测预报网。1 976年,县农业局成立植保检查站,配备专(兼)职植保员II人,植保干部4人。1982年,成立县植保公司,先后在7个区]0个公社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和大队办植保专业代防站218个,1985年从事植保专业的有235户,形成r四级病虫防治网。 防治措施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50年代用点灯诱蛾,人工灭杀为主。从60年代起,使用化学农药面积逐步扩大,水稻使用“六六六”粉为主的化学灭虫剂,棉花则以DDT喷洒。70年代,乃使用“六六六”、“二二三”、“八八九”毒杀酚、甲(乙)氯粉、乐果、敌百虫等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为主,1980~1985年,推广杀虫双、甲胺磷、叶蝉散及菊脂类农药等共计134.5吨。全县同时销售大隆、灭鼠优、杀鼠灵等鼠药300多公斤,做成毒饵21.5吨,投放农田45万亩,共灭鼠500余万只。 [=此处为表格(1980~1983年农作物病、虫为害情况)=]
   [=此处为表格=]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海天出版社

修水县具有优良的修志传统。宋初即草创分宁《邑图》、《修川志》,南宋分宁知县徐筠主修《修水志》10卷,其后曾10余次编修州县志,至今尚存6种,清同治版《义宁州志》为最后一修旧志。《修水县志》四历寒暑,三易其稿。蔚成大观。可贵者,县志资料丰富,体例规范。而发凡起例,每依县情,故“茶叶”、“环境保护”之设专卷,颇具地方及时代特色,独见编者心裁;推及各卷,条分缕析,笔墨精当,贯穿古今,首尾完备,足证经营之苦心。展卷一读,全县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人物干百年事,史实纷呈,实故乡资治之鉴,教化之书,存史之册,将使莅兹土及产兹土者,无不爱修水而顿生振兴修水之志,从而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功莫大焉。

阅读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