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143
颗粒名称: 卷三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31.2
页数: 29
页码: 71-91
摘要: 强烈的晋宁造山运动形成了近东西向复式隆起和北东向、东西向两组主要断裂。并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广泛分布的九岭斜长花岗岩。志留纪末县境上升为陆地,开始遭受剥蚀。至此,第二盖层的建造基本结束。元古界前震旦系双桥山群硅酸质浅变质岩构成褶皱基底,分布在九岭山及幕阜山隆起地区,县境中部也有多处出露。就地貌成因而言,本县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剥蚀地貌、堆积地貌、溶岩地貌均有发育,且互为作用,互为存在。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地理地貌

内容

前震旦纪(距今约8亿年前):本县处于动荡的海盆环境,气候温暖,火山喷发频繁,接受了厚度逾万米的海相沉积,沉积物在漫长的晋宁期变质构成结晶基底。强烈的晋宁造山运动形成了近东西向复式隆起和北东向、东西向两组主要断裂。并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广泛分布的九岭斜长花岗岩。
  震旦纪(距今8~6亿年):为滨海或浅海环境,继续接受海相沉积。寒武纪(距今6~5亿年):为海盆环境。早世基底上升,海盆变浅,气候温暖,藻类繁盛。沉积富含钼、钒、磷等元素的碳质页岩。中世至晚世,海盆在振荡中加深,沉积了千余米厚的海相地层。奥陶纪一一志留纪(距今5~4亿年):基底在振荡中再度抬升,沉积了厚度数千米的泥砂质碎屑岩。志留纪末县境上升为陆地,开始遭受剥蚀。
   泥盆纪(距今4~3.5亿年):继续遭受剥蚀,到中世才在清水岩西坑一带低洼处接受厚度不大的陆相沉积。
   石炭纪(距今3.3~2.7亿年):仍为剥蚀期。中世因淮南运动,清水岩西坑一带沦为近东西向海湾,沉积厚度小。
  二迭纪一一三迭纪(距今2.7~2亿年):二迭纪早世,再度沦为滨海或沼泽环境,气候温湿,生物大量繁殖。后海湾水体在振荡中加深,接受浅海相沉积,至三迭纪早世,地壳逐步抬升,第一盖层建造期结束。三迭纪中世,发生了强烈的印支造山运动,海水退出修水县境,结束了海侵历史,第一盖层和结晶基底褶皱为山脉。
  侏罗纪~白垩纪(距今2~0.7亿年):本期岩浆活动频繁,生成了大量的花岗岩体及以香炉山钨矿为代表的丰富矿物。燕山运动在本县产生了一系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断裂,导致了渣滓、马坳、征村、三都等盆地的形成。白垩纪至第三纪,地壳继续抬升,气候干热,盆地内沉积了厚度干余米的陆相红色砂砾岩。至此,第二盖层的建造基本结束。
  晚第三纪第四纪(距今7千万年以后):喜马拉雅运动的多次作用,使县境进一步隆起,以切蚀作用为主的修河水系逐步形成。广大山地和丘陵地区普遍接受侵蚀和剥蚀,山麓、河谷及低洼处则进行着第四系含金松散物的堆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内外营力多方面作用,形成了本县今日地貌。
  第二节地层修水县远在元古代便已形成地台基底,曾多次接受以海相为主的沉积。由于早期地质环境处于海盆地区,其海相沉积厚度很大,地层发育完整。除中生界侏罗系缺失外,元古代前震旦系至新生代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
  元古界前震旦系双桥山群硅酸质浅变质岩构成褶皱基底,分布在九岭山及幕阜山隆起地区,县境中部也有多处出露。面积约18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420/。主要组成岩石有凝灰质绿绢板岩、凝灰质粉砂质绿绢板岩、变凝灰质粉细砂岩等。结晶基底与金矿关系密切,岩金主要分布在双桥山群中。
  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各时代沉积岩地层构成盖层。组成岩石为硅酸质碎屑岩,碳酸质岩次之。主要分布在本县低山、丘陵构成的盆地中,面积14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3%。钨、铀、磷、石煤等矿物主要分布在此盖层中。
  震旦系主要分布于东港至县城一线,东港至大椿、港口、庙岭、朱溪等地也有带状或不规则状出露。寒武系集中分布于渣津至县城、溪口至太阳升、港口至布甲一带。奥陶系出露于港口、溪口、宁州、太阳升等地。志留系出露齐全,面积广,厚度大,分布于溪口至太阳升一带及港口北部。泥盆系上统与石炭系中统仅见于东岭附近,面积极小。二迭系集中分布于四都附近。三迭系下统出露于清水岩,面积很小。白垩系至第三系下统分布于渣津、马坳、西港、太阳升一带的盆地及征村盆地、沙湾等地,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第四系从下更新统至全新统均有出露,但分布面积小且零星分散,厚度小。主要沿修水及其一级支流两侧发育,组成一到四级阶地,山间盆地也有见及。
  元古代与中生代,本县发育了晋宁、澄江、印支、燕山4期花岗质岩浆岩地层。有9个主要岩体,受构造控制,多集中分布在九岭山和幕阜山隆起地区或各级正负构造接壤处。面积约113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5%,各期花岗岩体以岩基、岩株、岩瘤等形式组成,均属壳源型花岗岩。岩体附近常见后期补充侵入的细晶岩脉、花岗岩脉、辉绿岩脉、煌斑岩脉、闪长岩脉。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等组成,副矿物以钛铁矿、锆石、磷灰石为主。化学特性属硅铝过饱和过碱性类型岩石。
  本县基底和盖层岩石地层均呈近东西向展布,平行排列,出露有序。花岗岩体周围的岩石地层,无论是基底或盖层,都有接触变质晕圈,原岩变质为角岩或角岩化岩石。
  [=此处为表格(地层岩石)=]第三节构造一、构造单元修水县西毗湘江深大断裂,东邻赣江深大断裂。处于江南复式隆褶带(即江南古陆)的中段北缘,跨越部分下扬子拗陷褶皱带,如按照区域构造特征划分,可分为2个I级构造单元,4个Ⅱ级构造单元,7个Ⅲ级构造单元。各级单元的隶属关系如下表:[=此处为表格(构造单元及其特征)=]二、构造形态褶皱构造如上表所示,褶皱构造有基底褶皱和盖层褶皱两个类型。基底褶皱主要有5个复式褶皱,复式背斜与复式向斜相间排列组合。自北向南依次为上庄复背斜、古源复向斜、石门冲复背斜、湾里复向斜、雷溪口复背斜。褶皱带均呈近东西向展布,长大于40公里,宽8至17公里。由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组成,核部常见花岗岩体及相关矿产分布。盖层褶皱主要有修水武宁断拗褶带(修武复向斜),大体分布在县境中部,呈北东东向展布,长50公里,宽4至22公里。高枧复向斜分布在大湖山至港口香炉山一带,大部分在县境外,呈近东西向展布。盖层褶皱从冀部至核部,依次由震旦系至下三迭系及白垩系至下第三系组成。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根据力学性质、运动形式和展布方向,归纳为三组主要断裂。第一组为北北东或北东向的左形压扭性断裂,长20至65公里。结构面呈缓坡状,发育透镜体、三角面和切割地层,常被岩脉充填。主要由燕山期南北向力偶作用成生,控制燕山期岩浆及钨、金等内生矿产。
  第二组为近东西向右形冲送压扭性断裂,长大于50公里。结构面呈缓坡状,线性明显,缺失地层,发育透镜体及劈理。成生发展于晋宁至印支期,被燕山期断裂改造。控制各期花岗岩和钨、金等矿产。
  第二章地貌第一节地貌特征本县属江南丘陵地貌,江西省地貌区划为赣西北中低山丘陵区。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向中部依次低山起伏,丘陵广布。修河及其一级支流两岸发育河谷阶地。地势周围高中间低,西北幕阜山脉和东南九岭山脉呈抱合之势,使腹地构成一向东北开口的盆地。
   全县最高点在县境东部的山门峡,海拔1716.5米;最低点在东北修河出境处港口,海拔75米,高程差1641.5米。
  就地貌成因而言,本县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剥蚀地貌、堆积地貌、溶岩地貌均有发育,且互为作用,互为存在。地貌发育深受地质构造影响,褶皱与断裂控制着地貌形态的排列与分布。地貌发育过程中,侵蚀和剥蚀作用强烈。中低山地区切蚀深度大,地表破碎,起伏悬殊,丘陵地区则普遍存在剥夷面。复杂的地貌形态,深刻地影响着水文网的分布,制约着土壤、植被的发育过程,导致气候的垂直差异和水热资源的重新分配。
  第二节地貌形态一、中山分布于县境四周,由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的主要山体组成,面积5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30%。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本区属侵蚀构造地貌,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及晋宁、澄江、燕山3期花岗岩组成。侵蚀切割剧烈,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溪谷深狭,水流湍急。发育灌木、草甸和针阔叶混交林植被。
  二、低山分布于九岭山脉和幕阜山脉之间,海拔500~1000米,面积234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2%。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雪峰期和燕山期闪长花岗岩组成。为构造剥蚀或侵蚀构造地貌,切割深度一般为200~400米,与中山接壤处山脊线明显,坡度较陡,切割较深,可见狭谷急流。向丘陵过渡地带则趋平缓。此区主要发育针叶、阔叶混交次生林植被,林中草灌茂密。
  三、高丘陵散布于山地至低丘陵之间,海拔300~5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为100~300米,面积925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20%。主要由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也散布有花岗岩体。属构造剥蚀地貌,丘顶钝秃,谷底趋宽,地形坡度较缓。溪河落差高,水能资源丰富。此区岩石风化剥蚀强烈,丘顶多残留风化基岩碎屑。植被差异甚大,东南部发育次生针阔叶林,西部水土大量流失,植被严重破坏。
  四、低丘陵分布于县境中部及修河畔,由朱溪至马坳带状展布,西港、太阳升、征村等地也有发育。一般海拔在3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100米。面积约60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4%左右。构成岩石为白垩系至第三系沉积岩,属侵蚀剥蚀地貌,在清水岩东岭一带和布甲等地发育有微溶岩地貌。本区地势平缓,沟谷宽敞平坦,土地肥沃,水热条件好。侵蚀剥蚀较剧,残坡积层发育,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以松、杉、油茶和混杂灌木为主。
  五、河谷阶地沿修河及其一级支流两岸,断续发育有一至三级阶地。由第四系冲积或洪积物堆积而成。一般海拔100米左右,总面积4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1%。一级阶地最发育,由全新统冲积层构成,阶面平坦,微向河道倾斜,二级阶地仅见于太阳升、宁州、渣津等地,凹凸不平;三级阶地发育于一、二级后缘,受冲蚀剥蚀严重,形如残丘。阶地发育较好的地方,往往形成狭条状河谷平原。此区农田集中分布,土质肥腴,水热资源丰富,面积虽小,却为本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由于地势较低,河道淤积,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此区主要为人工植被。
  第三节山脉一、幕阜山脉幕阜山脉横亘于县境西北,西出湘、鄂边境,东延余脉到庐山。属褶皱断块山,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及燕山、印支期混合花岗岩组成。在本县境内从西部黄龙山逶迤到北部太阳山,横跨白岭、全丰、杨津、上庄、港口、布甲6乡,全长约90公里。有海拔1000米以上跨界高峰28处,形成本县与湖北通城、崇阳、通山3县的天然屏障。该脉有黄龙山、白米山、狮子山、凤形山、将军塝、大湖山、筲箕岭、三峰尖、九曲岭、饭箩尖、九龙山、三界尖、高塘山、老虎头、八个尖、白砂尖、太阳山等主要山体。幕阜山脉有5条支脉向南延伸,其中东西2条沿县界展布,3条直入县境中部,形成杭口水、北岸水、杨津水、渣津水等四条河流的分水岭。
  第一支脉,从太阳山起,跨布甲、新湾2乡,沿修水与武宁县界构成杭口水与鹤源水的分水岭,至清水岩乡北部分为2支,主支南入清水岩乡的南岭山,余脉延至县城凤凰山。次支沿县界东延,形成鹤源水与四都河的分水岭,多剥蚀成丘陵。该脉有牛尾尖、四方脑、仙姑崖、凤凰山等主要山体。第二支脉,从港口乡北部的老虎头起,斜跨布甲乡,沿溪口、新湾乡界南伸至上杭北部,余脉延至杭口乡内,构成杭口水与北岸水的分水岭。该脉有香炉山、轿顶山、九龙山等主要山体。
  第三支脉,自杨津、上庄2乡北部起,延上庄、溪口2乡与杨津、大椿、马坳、西港4乡的乡界展布,余脉延至大石口,构成北岸水与杨津水的分水岭。该脉有张澄湖、雷峰尖、千坳岭等主要山体。第四支脉,自大湖山起,沿杨津、大椿、司前3乡与全丰、画坪、古市3乡边界伸入渣津乡,构成杨津水与渣津水的分水岭。余脉延至太平岭,并被渣津水切割。该脉有黄鹤尖、雨水尖、桃峰山、杨梅尖、岛石尖等主要山体。
  第五支脉,自黄龙山起,沿本县与湖南平江县界逶迤至修水、平江、铜鼓3县交界处,并继续南伸,此脉被if{水、渎水、余塅河3处切割,有白云庵、狮子岩、丫髻山、龙障山、东阳山、鸡笼尖、陡角尖、凤凰尖等主要山体。从凤凰尖又分出一支折回县内,大体沿靖林、东港2乡与复原、崇河、程坊3乡之界延伸,有大龙山、苦菜尖、明山、吕杨斗、杨梅尖等主要山体。
   二、九岭山脉
  九岭山脉斜跨县境东南面,南入铜鼓,东出武宁、靖安,是修河与锦江的分水岭,属褶皱断块山,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与晋宁、澄江期斜长花岗岩构成。境内东起修水、武宁、靖安3县交界处1712米的无名高峰,南至修水、铜鼓、宜丰3县接壤处1204米的无名山峰,横跨塘排、黄沙港、上奉
  3个乡及毛竹山、黄沙港2个林场,全长约40公里。有1000米以上跨界高峰27处,将修水与靖安、奉新、宜丰3县隔断。在其西端,有支脉沿修水、铜鼓县界绵延至复原乡西部与幕阜山脉第五支脉相接,并在金鸡桥、界牌垄2处被武宁水和东津水深度切割.有五枚山、毛竹山、九云岭、千里峰、五梅山、东港山、天狗岭、九龙尖、鸡公尖、操兵场、萝卜山、四脚岭、七窝尖、龙泉山、仙鹅抱蛋、棺材尖等主要山体。
  九岭山脉有5条支脉向北展布,靠东一条构成修水武宁县界,其余4支形成洋湖港、安溪水、奉乡水、武宁水、东津水的分水岭。此5条支脉主要展布如下:第一支脉,自修水、武宁、靖安三县交界点起,沿塘排乡、黄坳林场、庙岭乡与武宁县界蜿蜒,余脉伸到太阳升乡境内。该脉有山门峡、尖岭、瓮岭山、大凼、红岩尖、王鹰岩等主要山体。
  第二支脉,从五枚山起,沿塘排乡与黄沙港、汤桥、黄沙桥3乡边界北伸入桃里乡,穿过庙岭与宁州2乡之间,余脉延至抱子石附近。该脉构成洋湖港与安溪水的分水线,有昆山、鸡卵尖、眉毛山、桃花尖、北峰尖等主要山体。
  第三支脉,从黄沙港乡、黄沙港林场与奉新交界处起,在黄沙桥乡与何市、赤江2乡之间绵延,伸入宁州乡境内。该脉为安溪水与奉乡水的分水岭,有清凉山、杨岭、大板尖、南山、和尚脑、葫芦山、山炮岭等主要山体。
  第四支脉,自操兵场起,沿何市乡与桃坪、征村2乡之界北伸至赤江乡,构成武宁水与奉乡的分水岭。有陶姚尖、轿顶岩、太平山等主要山体。
  第五支脉,自山口、雅洋2乡与铜鼓交界处起,北入漫江乡,沿崇河、程坊2乡与漫江、征村、竹坪3乡之界延伸,脉止板山。该脉为武宁水与东津水的分水岭,有边家尖、太阳尖、观音岩、理顺尖、烟竹窝埂、梅岭、板山等主要山体。
  第三章气候第一节气候特征修水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貌形态影响,形成复杂多变、差异甚大的垂直山地气候。常年日照偏少,云雾偏多。温差悬殊。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匀。霜期较短,而区域差异显著。有较丰富的水热资源,但气象灾害频繁,尤以旱涝灾害为主。修水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秋短,夏冬长。按气象行业统一标准划分:本县春季从3月26日开始,持续64天,夏季从5月29日开始,持续111天,秋季从9月17日开始,持续61天,冬季从11月17日开始,持续129天。各季主要气候特征如下:春季早春常有强冷空气入侵,寒潮期间,气温骤降,形成阴雨低温天气,有时还伴有降雪。春末,长江流域锋面与气旋活动频繁,受其影响,天气暖湿多雨。
  夏季夏初处冷暖空气辐合带中,西南常有低压东移,形成阴雨连绵天气,时有强烈雷雨、暴风雨,导致洪涝发生。7月中旬以后,暖空气势力逐渐增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雨带北移,进入盛夏。此期天气晴朗炎热,并有伏旱出现。
   秋季初秋多受变性高压控制,风和日丽,秋高气爽。9月下旬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出现秋寒。
  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寒冷少雨。入冬前后一次强冷空气结束后,天气转晴即会出现初霜。霜期持续到冬末甚至春初。1月间,常有西伯利亚或蒙古冷高压南下入侵,形成强寒潮,并伴有偏北风,气温剧降,造成降雪及冰冻天气。立春以后,气温逐渐回升。
  第二节气候要素据修水县气象站1953年至1985年观察记载,本县主要气候要素如下:风向与风速具有东亚季风特色,风向随着季节转换而变化。冬春、秋季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本县静风多,风速小,平均风速为1.2米/秒,瞬间最大风速32米/秒。
  日照与辐射按地理座标计算,修水平均年可日照时数为4425小时(闰年4436小时)。年平均实照时数1680小时,为可照时数的38%。2月日照最少,平均每天不足3小时。7至8月日照最多,平均每天7小时以上。太阳辐射能偏少,平均年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02.7千卡。1月辐射量最少,7月辐射量最多。
  (修水县历年平均日照辐射情况表)(修水县历年各月气温、地温、积温情况)(县城1953~1985年气温资料统计表)温度与积温全年平均气温为16.5℃,在江西属赣西北低温区。1月最冷,平均气温4.1℃,7月最热,平均气温28.3℃。平均气温年较差为24.2℃。极端最高气温44.9(、,为江西省有记录的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1.6℃。极端气温差56.5℃。浅层地面温度一般随气温升降变化,但变化幅度极大。年平均地温19℃,高于气温。最冷的】月平均地温5.5℃,最热的7月平均地温32.7℃。极端最高地温71.5℃,极端最低地温-17.7℃。极端地温差89.2℃。
   本县年平均0℃以上积温大于6000℃。
  降水与蒸发多年平均降水量1617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296毫米,最小年降水量1088毫米。极端年较差120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57天,降水强度10.3毫米。最长连续降水23天,最长连续无降水天41天。最大日降水量232.5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上半年降水多,一般为1100毫米左右,其中1至3月300毫米左右,4至6月为汛期,集中降水700~800毫米。下半年降水少,一般为500~600毫米,其中7至9月300~400毫米,少雨的10至12月在200毫米以下。季节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明显,2至6月比较稳定,相对变化率在32%至39%之间,7月至次年1月不稳定,相对变化率40%至62%。
  全年平均蒸发量1342毫米,全年蒸发量少于降水量,7至12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79%,变化幅度小,在77%至82%之间。全年干燥度0.53,上半年湿润,下半年干燥。
  (县城1953~1985年降水资料统计)=][=此处为表格(修水县历年各月平均降水蒸发情况)=]霜与雪县城平均初霜期II月18日,最早初霜日10月24日,最晚初霜日12月15日。平均终霜期3月14日,最早终霜日2月15日,最迟终霜日4月8日,平均无霜期247天,最长无霜期289天,最短无霜期223天,极差66天。
  本县历年均有不同程度降雪,11月至次年4月为降雪期。最早降雪日11月10日,最迟终雪日4月4日。四周山区的降雪期比丘陵长15至20天。历年平均积雪5天,多集中在1至2月,最长积雪年19天,平地积雪最大深度36厘米,个别山谷达l米以上。
  第三节气候区划受地貌形态影响,全县各地热量分布差异显著,水份分布也很不均匀。气候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6℃左右。降水量则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降水等值线与气候等值线大致吻合。按热量与水份两个指标综合区划,全县大致可分为两个气候区域:一、沿河及南部温暖少雨区此区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50%左右,热量资源丰富,霜期较短,降水偏少。年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积温大于5500℃,杭口、上杭一带为一高温中心,年平均气温达
  17℃,大于5℃积温达5800℃。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下。黄沙桥、何市一带为一少雨中心,年降水量小于1500毫米。由于温度高,蒸发量也大,少雨季节易形成旱象。
  二、四周山区温凉多雨区此区雨量充沛,气温偏低,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6℃以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积温小于5000℃。1300米以上中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0。C以下,如北部太阳山9.9℃,西部黄龙山9.7'C,东部毛竹山9.3℃。年均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画坪、崇河两个多雨中心,年均降水量大于1700毫米。此区溪河降坡大,降水强度大,雨季易导致山洪暴发。
  第四章水文第一节地表水一、河流修河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本县黄龙山,自西向东流贯全境,东出武宁,经永修汇赣江注入鄱阳湖,全长354公里。境内上游惯称渣津水,渣津以下为修河,境内干流河长134公里。发源于境内四周山地和铜鼓县的10条主要支流,蜿蜒曲折,汇注修河,总长586公里。支流区间溪河密布,纵横如网,呈树枝状,形成完整的水系。修河在本县境内总流域面积4227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4%。
  渣津水发源于黄龙山东麓,流经白岭、全丰、画坪、古市、渣津5乡,至渣津烈士陵园止,为修河于流上游。长55公里,流域面积383平方公里。有全丰河、路口河、月塘河等3条主要区间小支流直接纳入该水。
  修河自渣津烈士陵园起,流经渣津、司前、马坳、西港、东津、杭口、竹坪、宁州、义宁镇、宁州林场、清水岩、太阳升等12个乡镇(场),于太阳升乡港口出武宁县。长79公里,流域面积643平方公里。有竹坪河、彭姑河、四都河、庙岭河、鹤源水等5条区间小支流直接汇入该河。
   上衫水发源上衫乡南部石牛洞北麓,流经上衫、石坳、渣津3乡,于渣津曾家洲汇东渡港,长31公里,流域面积135平方公里。
   东渡港发源于靖林乡南部大龙山西麓,流经靖林、东港、渣津3乡,于渣津烈士陵园汇入修河。长46公里,流域面积145平方公里。
   杨津水发源于杨津乡西北部大湖山南麓,流经杨津、大椿、司前3乡,于司前公路桥汇入修河。长40公里,流域面积195平方公里。
  东津水发源于铜鼓大沩山,在铜鼓境内称金沙河,长51公里,流域面积660平方公里。至本县雅洋乡牌垄始称东津水,流经雅洋、复原、崇河、程坊、东津、马坳6‘乡,在马坳程坊洲汇入修河。长70公里,流域面积401平方公里。
  北岸水发源于港口乡北部三界尖南麓,流经港口、布甲、溪口、西港4乡,于西港焦驳滩汇入修河。长59公里,流域面积472平方公里。有港口河、布甲河、上庄河等3条主要二级支流。
   杭口水发源于新湾乡北部牛尾尖南麓,流经新湾、上杭、杭口3乡,于杭口乡政府驻地汇入修河。长49公里,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
  武宁水发源于铜鼓县大沩山血树坳’在铜鼓境内称定江河,长71公里,流域面积888平方公里。至本县山口乡金鸡桥始称武宁水,流经山口、漫江、征村、赤江、宁州5乡,于宁州仙姑岭汇入修河。长50公里,流域面积434平方公里。有山口上河、山口下河、桃坪河、征村河等4条主要二级支流汇入该水。
  奉乡水发源于黄沙港林场南部天狗岭,流经黄沙港林场、黄沙港乡、何市乡、赤江乡,于赤江乡政府驻地入武宁水,长68公里,流域面积448平方公里。有石街河1条主要次级支流。安溪水发源于毛竹山林场南部千里峰北麓,流经毛竹山林场、黄沙港乡、汤桥乡、黄沙桥乡、宁州乡、义宁镇,于义宁镇安坪港汇入修河。长65公里,流域面积504平方公里。有龙港河、汤桥河、李村河、宁州河等4条主要二级支流。
  洋湖港发源于塘排乡南部五枚山北麓,流经塘排乡、黄坳林场、庙岭乡、太阳升乡,于太阳升乡港口汇入修河。长53公里,流域面积246平方公里。
  汨罗江属洞庭湖水系主要河流之一,其上游渎水和泪水均源于本县。渎水发源于白桥乡西部黄龙寺西面分水岭,流经白桥、水源、朱溪、沙湾4乡,于沙湾乡界上出平江,境内长30公里,流域面积177平方公里。泪水发源黄龙山南麓,流经黄龙、中塅2乡出湖南,又于沙湾乡边境汇渎水。长11公里,流域面积56平方公里。、余J段河也属此水系,发源于余j段乡北部土龙山南麓,于湖南黄家岭汇泪罗水。该水系所属3条河在本县境内流域面积266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6%。二、水质据本县高沙水文站1958年至1985年28年资料统计,修河主要水质特征如下:悬移质本县山青水秀,素以河流清澈著称。但自20世纪40年代初起,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流含沙量逐渐增加,每年进入汛期后,含沙量猛增,尤以渣津水、上衫水、东渡港最甚。28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8.5公斤。平均年输沙量96吨,输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180吨。最大年输沙量388万吨,输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732万吨。河流含沙量的增加,致使河床抬高,河滩砾石化。
  化学成份修河水质属重碳酸盐类钙型水,PH值7.3左右,溶氧量每升7.7毫克,耗氧量每升1.08毫克。总硬度1.59德国度,总碱度2.03德国度。平均离子总量每升68毫克,最大离子总量每升89毫克,最小离子总量每升55毫克。按国家规定的分级标准,本县水质属一级水,水质优良,符合饮用标准。有少量工矿业废水、废渣污染,没有大面积的污染源。
  第二节地下水一、基本特征本县地下水受气候、岩性、构造、地貌等多种因素控制,富水性极不均匀。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在一定地貌形态通过断层、裂隙和孔隙渗透而形成。其循环交替作用强烈,动储量大于静储量,具有典型的山地丘陵水文地质特征。
  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划分,本县有裂隙潜水、孔隙水、断裂脉状水和岩溶裂隙水等4种类型,其中裂隙潜水分布范围最广,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所属中低山区及其它大片花岗岩区均属此类;孔隙水面积不大,而富水性强,分布于修河及其一级支流两侧阶地;岩溶裂隙水分布于清水岩及布甲一带石灰岩地区;断裂脉状水分布于溪口至太阳升一带的向斜断裂中。
  (河流基本特征)按地下水出露形态划分,九岭山脉和幕阜山脉所属中低山区为地下水补给区,中部低山丘陵地区为地下水径流区,修河及其主要支流一带为地下水排泄区。洪水季节,河流水位上升,局部地段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本县有如下3个主要含水层:(一)强富水的松散堆积孔隙含水层:断续分布于修河两岸的一级阶地,平水期高于河流水位2至3米,阶地上部为亚粘土和亚砂土,下部为砾石层,厚度3至5米,渗透系数为每日30至66米。地下水埋藏深度3至6米,随季节变化幅度2米左右。主要靠基岩裂隙水和部分大气降水补给。(二)中等富水的松散堆积孔隙含水层:零星分布于修河两岸二级阶地及主要支流阶地,丘陵间的小平地也有分布,该层结构上部为粘土,下部为砾石层,厚度3至7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5至5米,渗透系数为每天4至17米。靠基岩裂隙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三)中等富水的碳酸盐类碎屑岩岩溶裂隙水:分布于宁州乡、清水岩乡等处,一般泉水流量为每秒0.5至5升,最大达每秒15升。该层地下水季节变化显著。
  本县隔水层主要分布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区,隔水层透水性弱,大气降水绝大部分由地表径流入小溪。二、水质本县地下水物理性质良好,正常地下水温17~20℃。水化学元素及离子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饮水卫生标准。水化学类型分为2类,广大基岩裂隙水分布地区,属低矿化软水或极软水,常见硬度1至5德国度。在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盐类钙型水,硬度8至13德国度,为矿化度稍高的微硬水。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与基岩裂隙水一致,局部属两类过渡型。PH值介于5.5至7.6之间,绝大部分为小于6.5的弱酸性水。地下水普遍含有微量亚硝酸根、硝酸根和氨离子,说明有轻度污染。放射性元素含量符合卫生标准,但在724矿以下修河一线污染较为严重。
  第五章土壤第一节土壤类型本县成土母质复杂多样,并有互相层叠,互相混合的特征。县境四周的山地主要由早期变质岩和花岗岩残积风化层组成。其岩石抗风化力强,残积风化厚度很大。但在西部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多见基岩裸露的荒山,丘陵地区由古生代至中生代沉积岩风化物残积堆积形成。其岩石抗蚀力弱,剥蚀作用强烈,风化层较薄,土壤相对贫瘠。河谷阶地则主要以近代河积物为主,冲积层发育成优质土壤,在几种主要成土母质中,泥质岩类风化物占47%,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占26%,红砂岩类风化物占12%.石灰岩类风化物占7%,紫色砂砾岩类风化物占3.3%,第四纪红色粘土占1.7%,石英岩类风化物和近代河积物各占1.5%。
  修水县农牧渔业局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本县共有8个土类,13个亚类,44个土属.140个土种,红壤最多,占总数的800/以上,多为自然土壤,水稻土与潮土面积不大不足10%,是目前耕地中利用率最高的土壤类型,此外还有石灰土、紫色土、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5个土类,零星分布于全县各地,总面积约占全县土壤的10%左右。
  一、红壤红壤是本县分布最广泛、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山地、丘陵、河谷地区均有发育,遍布全县各乡,是发展林业及多种经营的重要土地资源,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发育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中,具有盐基高度不饱和及脱硅富铝化特征。按其发育特征划分,有3个亚类:红壤亚类分红黄泥土、泥质岩类土、麻砂泥土、酸性结晶岩类土、红砂泥土、红砂岩类土、黄泥土、第四纪冲积红粘土、黄砂泥土、石英岩类土10属,29种;黄红壤亚类分泥质岩类土、酸性结晶岩类土2属,2种;红壤性土亚类仅酸性结晶岩类土1属,1种。
  二、水稻土水稻土广泛分布于各种地貌单元内,尤以修河两侧阶地及丘陵间的沟谷最为集中,是耕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耕地面积的70%。具有耕作层、犁底层、潴育潜育层、母质层等多层次结构,按发育特征划分,有潴育型、潜育型、淹育型3个亚类,潴育型发育最好,面积最大,占74%。分布于较平坦的河谷丘陵地区。土体氧化还原作用强烈,分化清晰,通透性良好,土壤肥力高;潜育型占25%.分布于低洼地带,长期渍水,士温水温低,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份少,淹育型仅占1%,多分布于坡地梯田,水肥条件差,熟化程度低,淹育型水稻土亚类分红黄泥田、麻砂泥田、红砂泥田、紫砂泥田、潮砂泥田5属,5种;潴育型水稻土亚类分红黄泥田、麻砂泥田、红砂泥田、灰泥田、紫砂泥田、黄泥田、潮砂泥田7属,58种;潜育型水稻土亚类分红黄泥田、麻砂泥田、红砂泥田、灰泥田、紫砂泥田、黄泥田、黄沙泥田、潮砂泥田8属,31种。
  三、潮土潮土是在河流冲积物上耕作熟化的旱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修河及其主要支流沿岸河漫滩地上,太阳升、宁州、西港、马坳、渣津等地较为集中。仅1属1种,占旱作耕地的14%,潮土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潮化层,土层深厚疏松,通透性好,质地优良。
  四、石灰土石灰土零星散布于溪口、清水岩、宁州、东津、全丰等乡,由石灰岩、白云岩风化物发育而成,其质地细腻粘重,保水护肥力强,有石灰反应,由于钙质流失,多呈中性或微酸性,有2个亚类:棕色石灰土亚类仅棕色石灰土1属,1种;红色石灰土亚类仅红色石灰土1属,2种。
  五、紫色土紫色土是由紫红色砂砾岩风化发育而成的岩性土壤,主要分布于大桥区6个乡的丘陵地区,由于其母质岩性松脆,抗蚀力弱,物理风化强烈。加之不合理的垦殖,植被破坏严重,致使土壤强烈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不少地方已基岩裸露。该类共有紫砂泥土和石灰性紫色土2属,共3种。
  六、黄壤本县黄壤属山地黄壤亚类,续分泥质岩类土和酸性结晶岩类土2属,共2种。主要分布于海拔800至1000米的山地,介于红壤与黄棕壤之间,呈不连续的带状或斑状发育。是在云雾多、日照少、温凉湿润的山地气候中,由花岗岩和泥质岩风化形成的黄色土壤。表层腐殖质含量较高。七、黄棕壤主要分布于黄沙港、塘排2乡1000米以上的山地,属山地黄棕壤亚类,续分泥质岩类土和酸性结晶岩类土2属,共2种。是在冷湿的山地气候条件下,由酸性结晶岩和泥质岩风化残积形成的。土体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浅薄。
  八、草甸土散布于1000米以上的平坦山顶或山坳处,万亩以上的有眉毛山、大仰山、太阳山等处。属山地草甸土亚类,续分泥质岩类土和酸性结晶岩类土2属,共3种。受山地寒湿气候影响,草本植物生长茂盛,有机质分解慢,大量腐殖质存于肥沃的表土层,是优良的畜牧业基地。
  第二节土壤肥力有机质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平均2.83%,耕地与自然土壤相比,差异较大,水田平均3.05%,旱地平均1.85%,山地自然土壤平均3.13%。
  氮素氮素含量中等偏高,全氮平均0.16%,碱解氮平均125PPm。水田含氮较多,全氮平均0.17%,碱解氮139ppm。山地自然土壤次之,全氮平均0.16%,碱解氮L23PPm。旱作土壤较低,全氮平均0.11%,碱解氮平均84PPm。
   磷素全县土壤速效磷普遍低,平均仅4.56PPm。水田平均5.67PPm。旱作耕地平均3.7lPPm。山地自然土壤平均2.24PPm。
   钾素速效钾含量偏低,平均78PPm。旱地含量较高,平均125PPm,山地自然土壤次之,平均 [=此处为插图页=][=此处为空白页=]
  98PPm,水田最低,平均56PPm。酸碱度全县土壤大部分呈酸性或弱酸性,平均PH值5.53,水稻土与山地自然土壤多呈酸性,PH值分别为5.49和5.21,旱作耕地多呈弱酸性,平均PH值6.01。
  (土壤肥力情况)第六章早植物第一节植物种类及群落本县地貌形态多姿,气候条件优越,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有种子植物近2000种,低等植物藻类、菌类、苔藓类、蕨类也广泛存在。
  种子植物中,有木本植物870余种,隶属99科330多属。自第三纪以来,本县气候温暖湿润;第四纪冰川期未受冰川袭击,因而尚残存有银杏、苏铁等具有原始性状的古老孑遗植物。现存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达54种。
  植物区系方面,本县有世界广布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热带亚洲成分、温带亚洲成分、北温带成分、东亚和北美成分、旧大陆热带成分、旧大陆温带成分、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成分、中国特有成分等地理成分,并有广泛的代表植物。
   植物群落方面,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竹林、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主要群落。
  针叶林主要组成树种是:杉科的杉、松科的马尾松。杉科的柳杉、水杉;松科的台湾松、铁坚油杉;柏科的圆柏等也有分布。三尖杉科的三尖杉、红豆杉科的南方红豆杉也有零星伴生。
  阔叶林主要组成树种有壳斗科的栲属、青冈属、栎属、栗属;槭树科的槭树属;樟科、山茶科的各属植物种类也较多。其它较常见的有五加科的树参属、刺楸属;金缕梅科的纹母树属、枫香属;安息香科的拟赤杨属;冬青科的冬青属;漆树科的漆树属、酸枣属等29科49属。
   竹林主要品种是毛竹,有少量桂竹、紫竹、苦竹、罗汉竹、方竹、水竹、剑竹等品种。
  灌木种类繁多,主要的有杜鹃花科的杜鹃属、吊钟花属、马醉木属;山茶科的山茶属、柃木属、红沙属、杨桐属;乌饭树科的乌饭树属;金缕梅科的金缕梅属、枻木属;茜草科的栀子属、绣花针属等17科29属。
   草本植物主要有狗脊、贯众、鳞毛蕨、芒、黑白卷柏、野古草、淡叶竹、沿阶草、阔叶麦冬、苦草、黄精、七叶一枝花、油莎草等多种。
  藤本植物最常见的是蝶形花科的崖豆藤属;茜草科的流苏子属、羊角藤属、玉叶金花属、钩藤属;葡萄科的蛇葡萄属、爬山虎属、崖爬藤属、葡萄属;猕猴桃科的猕猴桃属等。其它藤本植物还有防己科、木通科、五味子科等9科13属。
  第二节天然植被本县植被类型及其组成种类复杂多样,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要素制约,西部地区植被稀疏,东南部及北部山区植被发育良好。由于人为活动影响,植被破坏严重,具有明显次生性。原生植物在大部分地区消失,仅在少数边远山区残存。原生植物的消失,使本县植被的地带性不甚明显,而次生性去口十分突出。从地区性天然植被看,大致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杉混交林、山地矮曲林、山地草灌丛、山顶草甸等植被类型。
  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中,大部分是天然林,本世纪60年代后也有部分植造的人工林。为本县主要用材林基地,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区,北部山区也有分布。林中生物资源丰富,是主要的水源林。除有各种用材硬木外,还有木本粮食、油料、药材、栲胶及食用菌等可利用资源。竹杉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溪河两岸及毛竹山、李杨山等地。杉木在竹林中生长良好,许多大径材在此类型内。山地矮曲林和山地草灌丛、山顶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I100米以上山地中,多为乔木遭破坏或蜕化后的次生植被。水生植物群落则主要分布在河滩、水域中,所占面积不大。
  第七章动物本县野生动物繁多,仅脊椎动物近200种,现存哺乳动物29种,鸟类42种,爬行类29种,两栖类20种,鱼类70余种。本章将已调查清楚的主要脊椎动物分类录名,非脊椎动物尚未经过系统调查,故不收录。
   第一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一、鱼纲动物共5目11科71种。
  1、鲤形目(4科56种)鲤科鲤、岩原鲤、鲢、鳙、草鱼、青鱼、鲫、非洲鲫、日本白鲫、彩石鲋、鯮鱼、鳡鱼、鳤鱼、赤眼鳟、剌鲃、中华倒剌鱼巴、小口白甲鱼、湘华鲮、吻鲍、圆筒吻鱼句、似鮈、长须片唇囟鮈、四川丰鮈、湘江蛇鮈、眼色颔须鱼句、银飘鱼、寡鳞飘鱼、油餐、长春鳊、红鳍鲌、蒙古红鲌、大眼红鲌、翘翅红鲌、似鲚、银鲴、圆吻鲴、马口鱼、宽鳍躐、高体鳑鲰、大鳍剌鳑鲏、多鳞剌鳑鲏、花鱼鲔、唇鲔、似鲔、麦穗鱼、华鳈、江西鳈、三角鲂、团头鲂、泉水鱼。
   胭脂鱼科胭脂鱼。
   鳅科泥鳅、中华沙鳅、红唇薄鳅、花斑副沙鳅。
   刺鳅科刺鳅。
  2、鲈形日(3科7种)鳍科鳜、斑鳜、大眼鳜、长体鳜。
   攀鲈科圆尾斗鱼、叉尾斗鱼。
   鳢科乌鳢。
  3、鲶目(2科6种)鲍科大鳍鹱、黄颡鱼、江黄颡鱼、叉尾黄颡鱼。
   鲶科鲶、南方大口鲶。
  4、鳗鲡目(1科1种)鳗鲡科鳗鲡。
  5、合鳃目(1科1种)合鳃科黄鳝。
   二、两栖纲动物共2目6科20种。
  1、有尾目(1科1种)蝾螈科蝾螈。
  2、无尾目(5科19种)蟾蜍科大蟾蜍、黑眶蟾蜍。
   雨蛙科雨蛙、无斑雨蛙。
   蛙科虎纹蛙、黑斑蛙、侧斑蛙、棘胸蛙、棘腹娃、沼蛙、湍蛙、花臭蛙。2树蛙科斑腿树蛙、黑点树蛙、无声囊树蛙。
   姬蛙科饰纹姬蛙、粗皮姬蛙、花姬蛙、小弧斑姬蛙。
   三、爬行纲动物共3目八科29种。
  1、龟鳖目(2科2种)龟科乌龟。
   鳖科鳖。
  2、蜥蜴目(2科5种)壁虎科多疣壁虎、半叶趾虎。
   石龙子科石龙子、光蜥蝘蜓。
  3、蛇目(4科22种)蟒科蟒蛇。
   游蛇科乌梢蛇、赤链蛇、黑眉锦蛇、两头蛇、翠青蛇、水赤链、乌游蛇、灰鼠蛇、王锦蛇、绞林花蛇、滑鼠蛇、虎斑游蛇、玉斑锦蛇、水蛇。
   蝮蛇科五步蛇、蝮蛇、竹叶青、龟壳花蛇。
   眼镜蛇科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
   第二节鸟类哺乳类一、鸟纲动物共12目24科42种。
  1、鸮形目(2科2种)草鹗科草鸮。
   鸱鸮科鸺。
  2、隼形目(1科3种)鹰科苍鹰、鸢、雀鹰。
  3、鸡形目(1科3种)雉科白鹇、环颈鸡、竹鸡。
  4、鹤形目(2科2种)秧鸡科秧鸡。
   鹭科白鹭。
  5、上鹊目(1科1种)辟鸟鹧科小鹏。
  6、鹈形目(1科1种)鸬鹚科鸬鹚。
  7、雁形目(1科1种)鸭科绿头鸭。
  8、鸽形目(1科2种)鸠鸽科斑鸠、珠颈斑鸠。
  9、鹃形目(1科2种)杜鹃科大杜鹃、四声杜鹃。
  10、形目(1科1种)啄木鸟科绿啄木鸟。
  11、佛法僧目(1科1种)翠鸟科翠鸟。
  12、雀形目(11科23种)鸦科喜鹊、灰喜鹊、红嘴蓝鹊、白颈鸦、大嘴鸦、小嘴鸦。
   伯劳科八哥。
   京鸟科棕背伯劳。
  鹟科乌鸫、画眉、相思鸟、棕头鸦鹊。
  鹊科白鹡鸰。
  山雀科大山雀。
  黄鹂科黑枕黄鹂。
  鹎科白头鹎。
  燕科家燕、金腰燕。
  文鸟科白腰纹鸟、麻雀。
  雀科青头鹀、黄胸巫鸟、三道眉草鹀。
  二、哺乳动物共5目12科29种。
  1、食肉目(4科15种)猫科金钱豹、云豹、金猫、豹猫。
  灵猫科大灵猫、小灵猫、食蟹j蒙、果子狸。
  犬科貉、豺。
  鼬科狗獾、猪獾、鼬獾、黄鼬、水獭。
  2、偶蹄目(3科5种)猪科野猪。
  牛科苏门羚。
  鹿科水鹿、獐、小鹿。
  3、鳞甲目(1科1种)穿山甲科穿山甲。
  4、兔形目(1科1种)兔科华南兔。
  5、啮齿目(3科7种)豪猪科豪猪。
  松鼠科红腹松鼠。
  鼠科小家鼠、褐家鼠、棕鼯鼠、黄胸鼠、黑线姬鼠。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海天出版社

修水县具有优良的修志传统。宋初即草创分宁《邑图》、《修川志》,南宋分宁知县徐筠主修《修水志》10卷,其后曾10余次编修州县志,至今尚存6种,清同治版《义宁州志》为最后一修旧志。《修水县志》四历寒暑,三易其稿。蔚成大观。可贵者,县志资料丰富,体例规范。而发凡起例,每依县情,故“茶叶”、“环境保护”之设专卷,颇具地方及时代特色,独见编者心裁;推及各卷,条分缕析,笔墨精当,贯穿古今,首尾完备,足证经营之苦心。展卷一读,全县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人物干百年事,史实纷呈,实故乡资治之鉴,教化之书,存史之册,将使莅兹土及产兹土者,无不爱修水而顿生振兴修水之志,从而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功莫大焉。

阅读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