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英烈名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11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英烈名士
分类号: K825
页数: 8
页码: 759-766
摘要: 张世膺(?~19ll)字育和,清九江府德化县人。少孤贫,事母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九江求学时,受近代民主思想影响,曾与进步青年蔡公时、徐秀钧等秘密组织慎所染斋学会,宣传民主革命,被清地方政府侦知查封。
关键词: 人物 英烈名士

内容

张世膺(?~19ll)字育和,清九江府德化县人。少孤贫,事母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九江求学时,受近代民主思想影响,曾与进步青年蔡公时、徐秀钧等秘密组织慎所染斋学会,宣传民主革命,被清地方政府侦知查封。
  二十九年,世膺考入江西高等学堂学习,广泛接触爱国青年,与沈文龄、彭贡辉等秘密成立革命组织,暗与海外仁人志士书信往来,从事反清活动。不久,又被清地方政府察觉并取缔其组织,被迫化名华飞流亡日本,先考入振武学堂,继人陆军士官学校。
  在日期间,世膺艰苦刻励,勤奋攻读,因家贫便以翻译、著述收入维持生计。历经几番变故,使他逐渐明了民族独立之大义,认为救国救民不宜空谈,应从军习武,乃秘密参加军国民教育会,成为该会骨干之一。三十一年夏,又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因受总部派遣,遂回浔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三十二年十月,清陆军部在河南彰德举行南北新军大演习,世膺以品优学粹闻名,被聘任审判。学习结束不久,即调奉天任教训处提案。宣统二年(1910年),升奉天陆军小学堂总办,任期内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和通晓中国文化和历史,从而真正懂得民族独立之大义。时在东北任延吉边务帮办、陆军协统的吴禄贞,与世膺同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见其胸怀大志、有胆有略,便主动接触,很快成为莫逆之交。宣统三年,清廷视其沈静有才,便召人北京任陆军部马兵科长。
  武昌起义前,世膺与徐秀钧等曾密谋在北方起事,以策应义军北上。武昌义举后,清廷派陆海军南下救援,世膺继与时任北洋第六镇统制的禄贞联络,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军事调拨权,日夜奔赴京师内外,设法拖延清军南下行程,使革命党人的援军先于清军到达式昌,革命基地得以巩固。接着,又奔走于齐鲁辽沈之间,对各军晓以大义,激励大家支援革命,当获悉清军从他处调集大批军火,准备继续与义军作战的消息,二人旋赴滦州,游说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将其截留。清廷怀疑此事与他们有关,咸欲杀之,适太原新军起义宣布独立,乃命时驻保定的禄贞(世膺任该镇参谋长)进军山西,攻打革命党人。11月,他们将计就计,率军前往娘子关与山西革命党人会晤,成立燕晋联军,禄贞任大都督兼总司令,阎锡山副之,世膺任联军总参谋长,准备举行石家庄起义,进击京都。不料11月7日,被清廷-收买的马惠田(禄贞部下)偷袭,将禄贞、世膺及副官周维珍杀害于石家庄军次。
  1912年(民国元年)3月7日,孙中山以南京临时国民政府大总统名义颁布特令,抚恤吴禄贞、张世膺、周维珍三烈士。
  徐秀钧(1879~1913)字子鸿,清末九江府德化县人。儿时丧父,受教于母和祖母。好学上进,弱冠补为县学生员。稍长,颇具胆识,目睹清廷腐败,始恨“旧学误人误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遂与蔡公时、张世膺等进步青年,在浔组织慎所染斋学会,探讨新知识,传播新文化,遭到清地方政府查禁。为寻求强国富民之道,乃东渡日本,进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科,并与黄兴、杨笃生等革命党人接触,秘密加入军国民教育会,立志“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以推翻满清统制为己任。
  二十九年,秀钧利用暑假潜返江西,开展反清宣传活动。次年,又在浔开办日文速成班,与胡昌鹤等筹办民立高等小学堂,灌输新知识;与林森、罗大俭等创办“益智(开化)书报社”,从海外捎人大量进步书刊,广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由此又遭官方通缉。他只身逃往香港,经友人资助,充海轮佣工随船抵欧,初学拉丁语,继人英国伦敦治斯密亚丹大学攻读财政经济专业。时任驻英公使汪大燮对其聪慧好学、品行端正深为赏识,常雇他课余至使馆翻译公文、整理档案,藉以获得实践知识和生活、学习经济来源。他还多方交结华侨和中国留学生,暗中加入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伦敦蒙难出狱即与其会晤。
  三十三年,秀钧学成归国。经汪火燮(时为清廷考察宪政大臣)推荐,先被黑龙江巡抚周树模聘为财政顾问,旋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召为幕府参议,初露理财管财锋芒。宣统元年(1909年)初,世昌就任邮传部尚书不久,又举秀钧率员赴德、奥等国考察邮政,他安排妥当后,便就近到德国莱比锡高等商科学校研究商学,并实地考察。三年秋,取道俄国、蒙古回京,任法制局参事。
  武昌起义前,秀钧曾与张世膺等策划在北方起事,切断清廷京沈、京汉等铁路供给线。武昌义举后,积极参与吴禄贞等反清起义活动,秘密联络河北、山西革命党人,企图策动和联合两省新军袭击京师,直捣清廷巢穴。不料被人告发,经多方营救保释,移居天津,仍往来京津进行鼓动,直至吴禄贞的起义计划流产,才潜回九江参加本省革命。江西光复,被推为赴武昌商讨军政大计的赣省四代表之一。
  1912年(民国元年)3月,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命秀钧任总统府军事秘书。接着应江西都督李烈钧之邀,回赣任都督府顾问兼江西民国银行总理,他以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使长期拮据的江西财政得以振兴。同年8月,秀钧由同盟会员转为国民党员。次年3月,被江西省临时议会推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再度入京。不久,又当选为国会宪法起革委员会委员。时袁氏阴谋复辟帝制,意欲收买秀钧为其所用,而秀钧非但不为所动,反对其非法“善后大借款”,扩充军备、加强独裁统治等行经,在国会抗论最力;并将其加紧军事部署,准备镇压革命和妄图称帝种种黑幕,密告李烈钧;同时动员就读保定军校的江西籍学生南下充实讨袁军指挥力量,奔走于京、津、宁、沪、汉等地为发动讨袁运动呼号。
  “二次革命”失败后,秀钧毅然不避艰险返回北京,以期召开国会,联合同志,提出殚劾。袁氏竟以“乱党”、“逆谋”等罪名,密令将秀钧逮捕,解回九江,交驻浔军阀施以重刑,致使肤体溃烂,蛆虫滋生,惨莫忍睹。“公审”时强令其跪下招出“乱党”,他顽强而立,慷概陈词:“除国贼袁世凯及其走狗外,都是我们的党人!”“我是国事犯,可杀不可辱!”9月1日被杀害于岳师门外。
  1916年6月,袁氏帝制失败身亡。随之恢复国会,追认秀钧为烈士,沉冤得以昭雪。次年1月8日,九江各界人士在塔公祠举行追悼会,将其遗骨迁葬南门外山川岭。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为之撰写墓志铭。蔡公时(1881~1928)字以行,别号痴公,清末江西德化、民初改称九江县人。少孤,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同邑张世膺、徐秀钧等在浔创办慎所染斋学会,明为讲授儒学,暗则传播反清思想。后被清地方政府察觉并勒令解散,乃东渡日本,攻读于东京弘文学校。三十一年,加人中国同盟会,竭力宣传民主革命。不久,随黄克强、谭石屏等赴广东钦廉策划武装起义,事泄逃亡安南(今越南),辗转返赣。旋于江西政法学校任教,仍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辛亥武昌首义,九江相继独立,公时在南昌联络同志密谋响应,后被命为江西军政府交通司长。1913年(民国2年),出任九江保商局长,继调九江关监督兼江西交涉员。同年7月,李烈钧于湖口兴兵讨袁,军情紧急,公时受命晋省商讨军计,并间关赴粤请援,及至而义举已败,复亡命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1916年,袁世凯帝制失败身亡,公时回国,与马景融合作,用私人财力创办并执教于北平民国大学,以观时势。
  1917年,广东护法军兴,孙中山召开非常国会,就任大元帅,公时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参议,参与讨伐叛军。次年,调任广东大本营陆军练兵处秘书,派往福建潮、汕、漳、厦等地,协助大元帅府卫戌司令方声涛治军。时护法军内部意见不协,公时以大局为重,斡旋排解,因被某方所疑,险遭不测,他却坚心以诚,坦然处之,卒致感动获释。自是闲居汕头,以读书、习字自娱。
  1922年冬,烈钧奉命收抚潮、汕陈炯明残部改编为第五师,任公时为参议,复改秘书;后又随烈钧调防闽南,为其擘划,颇有特识。1924年冬,中山先生应邀北上共商国是,不幸疾作而后逝,公时与之行,侍病、治丧躬其役。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北洋军阀孙传芳败退江浙,公时与孙部某将有旧,自荐往说,备历艰险,终使其归顺,为光复江浙立一大功。1927年5月,代理金陵关监督兼交涉员,在日舰南丸肇事交涉中初露其外交才能。
  1928年春,国民政府举行第三期北伐,公时被任命为战地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外交处主任。5月1日,改任外交部山东交涉员,3日午前就职。时日本政府不顾侵主权、违公法,借口保护其山东侨民,悍然出兵济南,恣意多方寻衅。公时就职未愈3小时,公署即被日军包围,竟有一名军官率兵20余人闯人署内,托言有二日人被交涉署杀于门外,胁迫我方签字。公时毫不畏怯,严辞拒绝,彼遂退出。延至午夜,这伙日军又穿墙破门而入,以搜查武器为名,将全署人员捆绑起来,拳足鞭挞。公时见状怒不可遏,乃操日语慷慨陈词,厉声抗议,日军恼羞成怒,即用刺刀割耳削鼻,血流全身。最后,公时与全署员役共17人均惨遭杀害,交涉署所亦被纵火焚烧。这起“济南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公时等烈士崇高的民族气节亦广为传颂。南京国民政府于5月9日,通令全国“一切集会在文到一星期内,每次开会静默3分钟致哀”;同月20日,又明令褒扬“济南惨案”死难烈士。
  吴崇枢(1907~1929)又名崇楷,化名斩铁,今县马回岭乡马头村人。自幼勤奋好学,性情豪放,课余爱读<岳飞传>、<水浒>等小说,对民族英雄和敢于反暴的历史人物非常钦佩。1920年秋,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开始接受新思想,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1924年春,继人省城心远中学求学,在校期间,结识了江西革命先驱赵醒侬、袁玉冰、方志敏等人,协同他们在百花洲开办南昌文化书社,秘密出售<新青年>、<向导>、<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自己也从中学懂了许多革命道理,思想觉悟提高很快。
  1925年春,经赵醒侬介绍,崇枢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由组织安排转至南京惠宁高中学习,因积极参与领导学生、工人运动而暴露身份,拟将其秘送香港未遂,辗转于广州、汕头从事地下活动。不久,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军校。年底,因肺病发作不能坚持学习,乃派回九江工作。
  1926年初,崇枢带病回乡,先后在荆林街、吴家新屋创办平民夜校,自编课本,从引导青年农民学文化人手,暗中宣传革命思想和党的主张。随着群众日益觉醒,便从夜校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接着,又组建马楚区第六乡农民协会和赤卫队,以农协名义发动群众同当地土豪劣绅作斗争。II月初,组织党员、农协会员和赤卫队员全力支援北伐军,使之迅速击溃军阀孙传芳驻守马回岭的兵力。月底,以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为骨干的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在塔公祠挂牌办公,崇枢被推为常务执行委员,分管农运工作。翌年2月,又被县农协代表大会选为县农协副主席,会后奉命回到马楚地区,发动群众开展“青黄不接斗争”。运动伊始,先将自家的粮食、然后又将同族地主吴宜伦家的稻谷分给贫苦农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斗争积极性。春荒斗争的胜利,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由是成立中共马楚区委,崇枢担任区委书记。
  1927年3月中旬,在蒋介石的指使下,国民党右派分子制造了九江“三·一七惨案”。4月初,根据中共九江地委紧急会议的决定,崇枢亲率马楚农民赤卫队,联合市区工人纠察队,包围反革命的国民党九江县党部,逮捕了制造惨案首犯王若渊等反革命分子,交九江人民裁判委员会审判处决。7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移驻马回岭一带,崇枢闻讯立即与该师第七十三团团长、共产党员周士第取得联系,支持和配合部队举行起义。10月,根据中共九江县委的指示,选训赤卫队30余人,参加“星子暴动”,事后率领部分队员回到庐山垅,坚持地下斗争。
  1928年7月,崇柢偕同两名队员赴星子鸦雀山、彭家桥一带开辟工作,不料被当地靖卫团发现,很快凋来两连敌兵将他们包围。为了掩护队员冲出重围崇枢自己被捕,先监禁在星子县政府,后押至九江军警督察处,尽管敌人诱以高官厚禄,或是用尽酷刑,终不能使他屈服。1929年1月18日,在九江城区二马路英勇就义。
   欧阳学端【1902—1929)又名欧阳端,今县岷山乡文桥村人。少人村塾。稍长,赴德安、九江求学,先后结识熊好生、向热生、陈冰等进步青年,渐受新文化思潮影响。“五四”运动兴起,积极参与组织青年学生游行示威和罢课,声援北京爱国学生。从此,暗下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决心。
  1923年(民国12年)秋,学端从省立第三中学毕业回乡,广泛传播新文化知识,使闭塞山民的耳目为之一新。1925年春,又与从外地求学归来的辛忠荩、饶华庭等,在小阳铺先后成立岷山书社、创办农民夜校,以讲学、读书作掩护,组织山区青年秘密阅读进步书刊,阐释反帝反封建道理。
  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克九江,革命浪潮迅速扩展到黄老门地区,区农民协会等组织相继成立,学端任农协主席。他率领贫苦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抗捐抗债运动,为北伐军筹粮筹款,公开批斗破坏农协、反对北伐的土豪劣绅。年底,经徐上达、于圣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根据中共九江地委指示,学端返回家乡,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岷山地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一中共小阳支部,任支部书记;同时组建农民赤卫队,配合农协活动。8月,大革命失败后,即将党支部和赤卫队转移到九、德、瑞三县交界的岷山高峰金盆寺,联络德、瑞边境的地下党员,扩充党的组织。不久,成立小阳区委,任区委书记。10月,协助马楚区组训农民武装,参加“星子暴动”,继与林修杰、沈建华等率领的暴动队伍在小阳铺会合。12月下旬,正式成立赣北游击队,任宣传部长。
  1928年2月,国民党九江警备司令祝膏如率军警一旅三连,常到黄老门、岷山一带骚扰,捕杀农协会员和赤卫队员,学端连续3次组织游击队员和赤卫队员进行突袭,重挫反动军警的嚣张气焰。3月,受德安临时县委指派,与辛忠荩一道到黄蛹地区恢复党的组织,先后在山垄、彭山、黄蛹铺等地重建10余个党支部及所在地的赤卫队、农民协会等组织。同月,率部分游击队员,粉碎以邬振亚为首的反动地方武装对游击队的进攻。4月,赣北游击队改编为赣北游击队第一大队,下设5个分队,学端任副大队长,常率队出没于星子、湖口、瑞昌、阳新等县,不断袭击敌人,壮大自己。8月,游击大队发展到400余人枪,遂改为中国工农红军赣北独立营,下设5个连,学端任副营长。不久,原营长张俊调上海搞工运,学端任营长。在此期间,重点反击黄老门地区的“黄学”,打了几次胜仗。
  1929年1月上旬,赣北红军独立营奉命改编为赣北红军游击大队,学端任大队长。为了贯彻省党代表大会精神,他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消灭德安塘埂上和九江黄土坳、苏家山等地靖卫团,接着领导和发动甘西、甘东、白西、小阳等地年关斗争,大灭了地主豪绅的威风,大长了革命群众的斗志03月,又率领红军游击队,在各区赤卫队的配合下,击溃驻守黄老门车站国民党军一个连,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残敌逃回九江。5月1日,欧阳学端率队从黄老门叶家老屋返回根据地时,与张起梅的靖卫团遭遇,在激烈的战斗中腿部负重伤,流血过多,未久牺牲。
   吴官煜 (1902—1931)今县岷山乡小阳村吴家湾人。少时读过几年私塾,后为生计所迫,辍学务农。1926年秋,大革命浪潮席卷九江城乡,官煜积极参与黄老门地区农民运动,阶级斗争觉悟不断提高。年底,加人中国共产党。
  1927年秋,大革命失败,官煜奉命潜入岷山九、德边境地区,从事党组织的恢复和建设。1929年12月,出席中共德安县第四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县委委员,同时兼任第一区区委书记。会后,大力开展乡村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运动,亲率农民武装参加次年全县性的“五一”大游行和5月9日规模较大的县城暴动,初步显露其政治领导和军事指挥才能。
  1930年9月,根据中共九江县委扩大会议决定,赣北红军游击队主力由县委书记吴干、副书记沈逸民率领,二上阳新;重建中共九江县委,官煜被任命为县委书记,领导红军游击队留下的人枪,继续坚持根据地斗争。
  1931年1月初,国民党反动派对九、德、瑞边苏区实行疯狂的“扫荡”,党组织遭受严重的破坏,官煜和部分县委成员被迫转移至鄂东南道委驻地阳新。月底,奉道委指派,与辛美洲、刘正水等同返赣北开辟地下工作。不久,因叛徒告密被捕。2月26日,被敌杀害于沙河街。
   汪仲屏(1900-1931)又名顺昌,今县永安乡大树村人。8岁,入私塾启蒙;11岁起先后就读于九江县立高等小学、省立第三中学和美教会办南伟烈中学,完成高小至高中学业;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江西省甲种工科学校。在学期间,爆发“五四”运动,仲屏奋身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洪流,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1925年,仲屏在中共地下组织开设的九江书店工作,经当时九江临时地方团领导人毛易虚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他不分昼夜,废寝忘食,为《九江潮>、<国民新闻报>撰写文章,奔赴市区各校做宣传工作。1926年秋,根据北伐战争日益迫近的形势需要,仲屏奉命回乡做农运工作,先后在港口地区秘密发展党员,成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发动他们同地主豪绅作斗争,为北伐军筹备粮草,组织支前担架队开赴南浔铁路沿线活动。同年11月,北伐军攻克九江,重组九江县政府,仲屏出任县政府科长。次年2月,在县农民代表大会上,又被选为县农协委员。
  同年,“四·一二”、“七·一五”政变相继发生后,大革命归于失败,仲屏被迫再度回到港口开展农民运动,当地反动豪绅四处跟踪搜捕均未得逞,竟将他家几栋房屋付之一炬。12月下旬,赣北红军游击队在岷山建成,大大激励了港口地区农民的武装斗争,仲屏因势利导,率领农民自卫队与反动的区长张式如、靖卫团长高传贤数次交手,连战皆捷。由此,土豪劣绅惊恐万状,多次勾结国民党政府军入境弹压,不少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及其家属残遭杀害。
  1929年秋,仲屏接任港口区委书记。11月17日,他与徐上达等区委成员组织和领导了港口暴动,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接着,根据省、县委的指示,以暴动队伍为基础组建赤湖游击队,仲屏任指导员,开辟了以赤湖为中心的根据地,与岷山根据地联成一片,壮大了赣北工农武装力量。同月24日.亲率游击队员夜袭瑞昌码头“缉私局”;旧历年底,又率游击队员和赤卫队员围歼白涉渡“垦荒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赤湖根据地的军事、经济封锁。
  1930年1月,九江县港口区与瑞昌县东部的赤湖一带,合并成立港瑞区苏维埃政府,仲屏任区苏主席。同年7月和11月,赣北红军游击大队和赤湖游击队的主要武装力量,两次开赴湖北阳新改编为中央红军,仲屏率领一个小队留在赤湖坚持斗争。
  1931年初,形势越来越险恶,仲屏毫不气馁,重新组建中共九江临时市委,亲赴上海寻找党组织请示工作。党中央听取汇报后,决定改临时市委为临时县委,任命仲屏为书记,要求恢复九江党的工作和武装斗争。同年8月,他与滞留在安徽芜湖的舒立庭、何见炎一道潜回港口彭家湾,秘密开展活动,不幸均落人敌手。10月9日上午,三人同于港口镇横坝头从容献身。
  刘为泗(1908~1939)今县黄老门乡破塘刘村人。出身佃农家庭。11岁丧父,生活无依,被迫受雇于一家油面作坊,受尽压榨和虐待,童年的痛楚养成他疾恶、倔犟性格。1926年秋,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引导下,带头参与乡农协活动、组建黄老门区赤卫队,任分队长,积极发动劳苦大众打击土豪劣绅,支援北伐军。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赣北岷山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初期,为泗曾率赤卫队配合游击队攻打马回岭车站反动护路队和黄老门街靖卫团,勇猛顽强。1930年11月,随同赣北红军游击队主力开赴阳新,编入红三军第八团。次春,受鄂东南道委派遣,与爱人徐木秀同往龙港镇,以开饮食店为掩护,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
  1932年2月,根据湘鄂赣省委的指示,为了恢复赣北革命根据地,为泗偕洪化能、郑宗水等到德安樟树下桂家垄,组建中共赣北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因环境险恶旋返阳新人省军事学校学习。同年8月,再次奉命与喻照光、吕家桂、田文灼等率驳壳连回赣北,先在黄老门、岷山、戴林等地恢复一批忠实可靠老党员党籍,发展党员60余人,建立党支部14个;10月,继于岷山徐家山正式成立中共赣北工作委员会,任工委委员(后为副书记)兼军事部长。同时重建赣北红军游击队,有人枪40余,任队长。
  1933年7月,赣北红军游击队发展到500余人枪,分编为两个大队,为泗任第一大队长,活动于九、德瑞边境。不久,赣北红军游击队与阳新河南警备师合编为赣北游击师,为泗仍带领一支队伍留守岷山。1934年初,游击师在阳新遭受国民政府军伏击,损失极大;3月,上级决定将阳新所剩指战员调回岷山,整编为赣北红军游击队,为泗继任队长。3月10日,成立中共黄金中心区委,为泗兼任书记。在此前后,又在德安山万、彭山、夏家铺一带组建夏铺区委,在瑞昌夏家桥、九都源一带组建家桥区委,在德安岩泉、杨坊一带组建太平区委。至是,赣北工委共恢复建立12个区,有党支部39个。
  3月下旬,为了牵制国民政府军“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为泗率领赣北红军游击队协同来赣北作战的红十六师第八十七团和红三师第七、八、九团,迅速抢占九、德、瑞三县重要阵地,控制南浔铁路北端,使向南进犯的大批敌军处处挨打,穷于应付。4月,为泗亲率红军游击队以风驰电掣之势,歼灭马回岭车站敌正规军一个连,并烧毁桥梁,撬坏铁轨,割断电话线350余米;5月初,又多次率队破坏黄老门等处铁路,使敌庞大的兵员和物资被壅塞在九江至沙河地段,有效地配合中央红军撤离江西北上。11月,吕家贵在瑞昌青山战役中牺牲,为泗接任工委书记。
  在中央和湘鄂赣省红军北上后的三年游击战斗中,为泗紧紧依靠群众,处处以身作则,坚定地领导赣北工委和红军游击队转战于九、德、瑞、永、星、武等县,经常蹲山林、住岩洞、忍饥挨冻、昼伏夜出,灵活机动地寻找战机,先后组织战斗上百次,歼国民政府正规军400余人,从而粉碎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不断壮大了自己,积蓄了革命力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泗带领赣北工委(1939年1月改称九江工委)成员迅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分头组织农抗会、工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商抗会,呼吁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民武装起来,消灭日本帝国主义”。并动员民主人士组成赣北抗日民主联合办事处,协调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有关事宜。1938年8月,又将赣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赣北抗日游击大队,为泗一度兼任大队长,直接领导对日作战,亲自指挥著名的蔡山垄伏击战、余家河袭击战、王家垴围歼战和智袭沙河街等战斗,使敌损失惨重,闻风丧胆,戳穿了“皇军不可战胜”的谎言。
  1939年2月24日,江西保安十八团司令钟石磐忠实执行国民党“容共、限共、防共、反共”政策,阴谋制造“岷山惨案”,刘为泗这位赣北岷山根据地恢复时期的主要领导人,被当场杀害于洼里陈村。
  辛忠荩(1903~1939)今县岷山乡小阳辛村人。出身乡医世家,自幼随父习文兼学中医。稍长,负芨白鹤(西)乡,就读于清修寺高等小学。“五四”运动风暴席卷九江后,在进步教师的帮助下,忠荩阅读不少新文化书刊,开始打上反帝反封建的思想烙印。
  1925年春,忠荩回到家乡,与欧阳学端等在小阳铺创办岷山书社,以讲学作掩护,暗中宣传革命思想。1926年11月初,来到黄老门,协同徐上达、欧阳学端等组建农民协会和赤卫队,打击土豪劣绅,支援北伐军。年底,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选为共青团黄老门区委书记。
  1927年初,奉令与学端再次回到岷山,以办夜校为名,秘密发展党的组织,成立中共九江小阳支部,组建农民自卫军。进而把党的工作扩展到德、瑞边境,将小阳支部扩建为小阳区委(后改称甘西区委,忠荩为区委负责人)。10月中旬,与林修杰、沈建华等率领的“星子暴动”队伍在小阳铺会合,为创建赣北游击队奠定了基础。
   同年12月,根据省委和赣北特委的指示,忠荩调德安协助甘霖沛重建遭敌破坏后的临时县委,任秘书兼宣传部长。1928年3月,在学端的配合下,化名桂芬,扮作“卖书客”,赴黄蛹地区恢复党的组织,先后在山垄、彭山、黄蛹铺等地重建党支部10余个及所在地的赤卫队和农民协会。1929年6月,当选为德安县委常委;11月,甘霖沛牺牲,代行县委书记职务。1930年4月,成立德安县苏维埃政府,被选为县苏委员。11月底,赣北红军游击大队主力第二次开赴阳新后,忠荩被任命为德安县委书记,继续留在岷山根据地,将尚存于德安的部分武装力量整编为德安游击队,坚持游击战争。12月,在彭家河战斗中,为掩护部队冲出国民政府军第二十五团的重围,腿部负伤被捕,因未暴露身份,1931年初仅以“共匪嫌疑”获释。4月,回到德安北屏街,名义上以开中药铺为业,实际仍在从事地下活动,不久又以“宣传赤化”再次被捕,由于他口诛笔伐,陈词诘难,使敌束手无策而再次获释。
  同年10月,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派正式通缉“捉拿辛忠荩”的险恶处境,党组织通过关系将其介绍到山东胶济铁路淄川铁路学校任教。他身处异乡,时刻关心江西以至全国的革命形势,亦相机参与当地的学运、工运和“一二·九”运动。
  1937年9月,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业已形成,忠荩迅即返里,投身抗日洪流,旋被选为中共赣北工委委员兼宣传部长,次年7月又兼任赣北抗日民主联合办事处负责人。他和刘为泗等并肩战斗,为动员广大民众抗日救亡,扩大人民抗日武装,不断打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9年2月24日,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岷山惨案”中被捕。4月29日,被杀害于德安荒山脚下。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世膺
相关人物
徐秀钧
相关人物
蔡公时
相关人物
吴崇枢
相关人物
欧阳学端
相关人物
吴官煜
相关人物
汪仲屏
相关人物
刘为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