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1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佛教
分类号: D635
页数: 10
页码: 727-736
摘要: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6~7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其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的最终目的。东汉永平十年(67年)传人中国,约290余年后渐流布县境。流传梗概初传期:升平年间,天竺(古印度)僧竺县力屏荣利,云游江南,从靖安转来庐山西北香炉峰下,结茅而届,乃县有僧之始。兴宁年间,昙寂,其早年弟子河南高僧慧永,从太行恒山寻来继承师业。故初传期亦可谓发展期。一是战乱的毁坏。
关键词: 宗教 佛教

内容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6~7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所创立。其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的最终目的。东汉永平十年(67年)传人中国,约290余年后渐流布县境。
  流传梗概初传期(东晋后期至南朝):升平年间,天竺(古印度)僧竺县(曾被后赵启用为将)力屏荣利,云游江南,从靖安转来庐山西北香炉峰下,结茅而届,乃县有僧之始。兴宁年间,昙寂,其早年弟子河南高僧慧永,从太行恒山寻来继承师业。太和元年(366年),光禄勋寻阳陶范(侃之子)慕永清声,助其建寺,初赐号太平兴国乾明禅寺,后改日“西林”,为境内第一寺。
  太元六年(381年),山西高僧慧远偕弟慧持和门徒10余人(一说数十人),从荆州至寻阳,拟邀早年同门师兄慧永去罗浮修行,“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遂于西林寺旁筑龙泉精舍而止。九年,徒属渐广,西林狭窄,精舍简陋,不敷所用,永乃进言新任江州刺史桓伊为之建寺传徒;继组织取经、译经,开展佛学研究,著书立说,倡导念佛方便法门;又结白莲社,开佛门创宗先声,是故驰名朝野,先后投其门下弟子达3000之多,世称高贤者亦有18名之众,连文坛高傲首领谢灵运和跋扈擅权将军桓玄均为之倾倒。如桓氏在汰沙门“禁令”中却提出“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使以东林为中心的庐山地区寺院非特免遭涂炭,反获相对稳定的发展,竟成当时南方唯一的佛教圣地,慧远亦成为一代著名的佛教领袖。
  进入南朝,历宋、齐、梁、陈帝王多崇佛,齐、梁尤甚,梁武帝并亲率汉地僧尼吃素、断酒肉。因之,这一时期佛寺得到相应的护持和发展(部分名湮失考),佛学研究之风依然高涨,高僧、学者层出不穷。著名高僧先后有竺道生、道昞、县诜、道猷、法瑗、道场、慧龙、慧皎、道尼等。道昞继席慧远,为东林寺第二代住持;晒寂,道场为第三代住持,续弘念佛法门,且传法于昙鸾;鸾乃弘传于北方。宋、齐之际,法瑗及道猷(道生弟子)、法瑶(慧龙弟子)迭谬人京,分别敕住湘宫寺和新安寺。梁时,仍在庐山长期作弥陀净业者有道珍、法归等多人。陈时,由于道尼和僧宗等开坛说教,寻阳、庐山曾一度成为摄论师派弘化重镇。在诸护法学者中,南阳建安王别驾张孝秀尤殊,他有田数十顷,部曲数百人,弃官隐居庐山东林寺后,率以力田尽供僧众,首创县境寺院经济,使远近归慕,趋之如市。故初传期亦可谓发展期。
  鼎盛期(隋唐五代至北宋):这一时期,历代帝王(除唐武宗)大都崇佛,对佛教持扶植和利用政策。隋唐之际,不断完善僧尼管理体制和健全寺院经济制度。唐初规定僧人给田30亩,女尼给田20亩,且“调课不输,丁税俱免”,使境内僧尼日众,寺院剧增。寺院经济的膨胀,导致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事件发生,这对包括东林在内的浔阳地区佛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对增加国家财力和发展生产诚为有利。然于次年武宗驾崩,宣宗继位即诏兴复。时任江州刺史的崔黯,奉诏旋令僧正言等择徒29人,重建被毁东林寺,历时四、五年,用工65万余个,终于建成一座拥有313间砖木结构的新寺宇。五代至北宋,不少帝王直接关注浔阳、庐山地区佛门,有赐寺院田土、钱帛、有诏高僧住持京寺,南唐元宗还敕造西林千佛塔,后主亲建崇胜寺(即圆通寺),宋哲宗于元祐三年(1088年)亦敕赐黄金装饰东林寺神运等五殿佛像。朝廷如此,地方从风,修复和新建寺庵不少(参见本卷“寺庙”章),故有“僧屋五百住庐峰”、“庐阜招提三百所”、“宋时三百六十寺”(含山南)等说。
  这一时期,佛教诸宗竟趋县境,高僧云集,各家学说渐相融通。开皇九年(589年),天台宗实际创宗祖师智颚率先领徒法京从建康(今南京)移锡东林寺,继有大志、智锴从学“法华”等经在庐山弘传。智额召去扬州,由不明法系道睢继席,住持东林30余年。大业四年(608年),嗣法为禅宗四祖不久的道信,即离吉州游寻阳,收徒弘忍(后嗣为五祖)同居庐山修习整10年。
  唐有律匠贞素、熙怡、上弘、灵彻、神凑等,从开元至元和间迭住东林寺,使之成为律宗大道场;其间天宝九年(750年),杨州龙兴寺高僧鉴真大师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在此盘桓3日,带走部分经书,把净土和律宗教义传至日本。唐时还有南岳怀让系马祖道一(有说道一未涉足庐山,抑或有两道一)、神鉴,沩仰宗智闲,临济宗鼻祖义玄和不明法系义彤、法演、智满、僧琳、云皋等,先后坐禅、建寺、弘法于庐山上下。
  五代十国时有沩仰宗双溪田道者,曹洞宗智隆和行因,云门宗创宗祖师文偃及其法嗣鉴禅师、护国和尚,法眼宗慧朗和僧遁,青原行思系不属曹洞、云门、法眼三宗有净悟和缘德,还有不明法系景超和约之等。
  北宋时有临济宗虎溪庵主、自遵,曹洞宗惟照,云门宗居讷、怀琏、佛印了元,杨歧宗白云守端、大慧宗呆,黄龙宗常总及其门人思度、道曼及其法嗣密印通慧、法因庵主等。元丰二年(1079年),诏改东林寺为兴龙禅寺,常总被举为改禅后第一代住持,寂后由思度继席。
  文僧倍出,各呈风采,亦为兴盛的一种表现。最典型的首推唐代三教合一的吕洞宾,他初习儒,继修道,晚为佛门青原下七世诲机禅师法嗣,且著述甚丰,仅《全唐诗>收其诗作4卷。唐至五代还有诗僧景元、处默、齐已、已著《白莲集>;画僧德正,两手仅存4指,粗可执笔,所画松石、人物专学龙眠,遇兴伸纸挥毫倾刻而成,贵势或求之绝不与。宋初有医僧法坚,太祖曾召见,赐号“广济大师”和紫方袍。神宗至哲宗间诗僧尤多,黄龙宗可仙、临济宗可迁曾与苏东坡互和诗;怀贤著诗颂、文集5卷;祖可少读书不多,且常生病,人称病可,然吟咏多佳句,故徐师川作其“诗引”日“自建安七子、南朝二谢,唐杜甫、韦应物、柳宗元,本朝王荆公、苏、黄妙处皆心得神解”;又于画虎行末章云“即今老旧无新向,尚有庐山病可师”。北宋末还有曹洞宗德止,其诗画列神品,有集行世(以上诸僧凡未冠以宗名皆属不明法系)。
   正因为这一时期士人人寺增多,他们中不乏兼通儒、道、佛三经者,既能谈禅,又能论政,还能填词赋诗,极易密切与世俗士大夫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获得名宦和大儒的支持、赞助。如唐江西观察使韦丹施资东林寺建四方藏经院,并物色义彤等大德搜集整理佛经,编撰目录,当韦逝世前西廊未及建成,自居易继捐款续建。白曾予北香炉峰下筑草堂与东林寺为邻,邀寺僧法演、智满、云皋等多人同游化城、峰顶寺,宿大林寺,写下著名的<咏桃花绝句并序>。当他迁任杭州刺史时,还将藏书寄存东林,托僧友代管草堂。宋苏轼既与居讷、可仙、可迁诗词酬唱,又与佛印了元友善,尤对常总倾慕,仅宿东林一夜、一席话,竟从常总受法为其法嗣。唐时还有虞世南、欧阳洵、李邕、李肇(世称北海)等分别为上大林、西林、东林寺撰写碑记,裴休布施建李北海<东林寺碑>,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上述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的扶持,对于县境佛教的兴盛、儒佛融合,促进佛教完全中国化,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渐衰期(南宋至元明清):这一时期,境内佛教由盛渐衰,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战乱的毁坏。南宋建炎至绍兴年间,长江南岸、庐山上下屡遭金兵和流寇李成的焚掠,“无问郡县与村落,极目灰烬,所至残破,十室九空”,城乡官署、民居如此,寺院亦难幸免。乾道三年(1167年),孝宗右丞相周必大游庐山,见此惨状不禁发出感叹:“匡庐第一金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元末天下大乱,县境又是战乱之区,先是南方红巾军与元军争夺九江,后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九江——鄱湖拉锯战,长逾10余年的战火竟将此前经营的寺庵毁去十之七八。清咸丰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浔相持多年,城区无论寺观、神宇毁之殆尽,乡村寺庙或拆或毁不可胜计。至此,境内佛寺再也无法恢复旧观,佛教活动难以为继。
  二是朝廷对佛教政策的调整。南宋乃半壁河山,国力衰微,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放僧尼度牒要征费,寺院田土苛收赋税,故县境出现“税重僧逃”。明初,太祖为了制造“皇权神授”舆论,曾施行崇佛政策;各级设立专门机构,如府置僧纲司、州置僧正司、县置僧会司,分别配备僧官,掌管各地佛教;敕令在庐山建寺、立碑,张扬周颠等人“事迹”(参见“道教”节),确也起着一些护法作用。当他感到天下业已平定,便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抑制佛教的发展,如改每年发牒度僧为3年一次,新度僧尼年龄限制在男40、女50岁以上,且经考试合格,不通经典者汰去;各府、州、县只准各留一大寺,府留僧尼40人、州留30人、县留20人,集中住宿,其余撤并为一寺,组成丛林;特别是大兴文字狱,打击和杀害了一些文僧。明世宗又崇道排佛,对境内佛教发展亦有影响。但以上政策并未贯彻有明始终,尤其神宗母子笃信佛,对庐山佛寺大行布施,使县境佛教一度得以振兴。清代对佛教管理基本承袭明制,扬抑兼行,前期四帝表面笃信并极力护持,而制定的律例却严格限制。如规定凡寺观庵院除现在处所先年额设外,不许私自创建增置;民建寺须先呈督抚批准,方许营建;僧道年逾40方准收徒,新出家须户内三丁以上年满16岁者,否则依律治罪。后期6帝多无所作为,国势每况愈下,民生凋蔽,根本无力兴复寺庙,稍有修复亦不及往日壮观,从此县境佛教一落千丈。
  三是佛门自身适应社会潮流的能力衰弱。因战乱和政策抑制,迫使一些高僧、名僧远离县境。而度碟管理几经嬗变(宋将其作商品变卖,清乾隆先停发由师徒自传,继则废除度牒制度),又使境内僧尼素质明显降低。他们中大都未读诗书,不通经典,鲜有佛学大师涌现和鸿篇巨制佛经问世,佛学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就难与士大夫交往,由此而失去社会名流的扶持和匡助。但也不是绝对的,在各个朝代相对稳定的时间段里,尚有些宗派的名师来县弘传,尤其是元代净土和明万历间贤首、律宗的勃兴。诸如南宋有曹洞宗正觉、通理,杨歧宗卐庵道颜、简堂行机,不明法系慧海、登师、逐禅师等。元代除不明法系思庵绍睿、明心觉显外,主要是圆应日与悦堂暗、优昙普度、中峰明本、古庭善学等,他们有的原为禅师,却致力重修净土祖庭东林寺字、编撰《莲宗宝鉴>、弘扬净土学说,此后净土法门逐渐成为各宗共同信仰。明有贤首宗仁敬与徒续芳,首次于匡庐传播其宗义;律匠寂光、海贤等,再度使东林成为律宗大道场;不明法系智瑛、广聪、法忠、真可、了堂等,均为境内佛教一度中兴作出努力。然入清以后,仅有临济宗博凡、古嶷志元、超空和不明法朽木、悟彻等稍有功业和文名、余多不显,足见其衰颓之势无可挽回。
   革新期(1912—1949年):民国伊始,各地佛教高僧、大德、居士和学者起而开展佛教复兴活动,纷纷组织佛教会,提出各种改革方案。有的主张进行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提倡办好人间佛教,建立由佛教徒自己推选产生佛教管理组织,庙产应属全体僧尼共有,集中举办教育和慈善事业。也有的主张佛、道合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宗教组织。经过多方协商,求同存异,遂予1912年(民国元年)4月在上海留云寺成立中国佛教总会。接着,县内成立佛教分会,宣传和贯彻佛教改革措施,出现一些新的佛学思想,如临济宗庐山莲花禅院月西,力主以儒、道、佛三教经典度人,深得康有为的赏识。1924年夏,由中国名僧太虚等50人发起,在庐山大林寺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的佛教徒会议,推进了县境佛教和佛学活动的开展。
  然而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国民党“剿共”、日军侵华、蒋介石再掀内战,几乎国无宁日,佛教革新竟成泡影。尤其是县境沦陷期间,大批佛寺被日军摧毁,许多珍贵法器和经典被劫,不少僧尼被迫转移到居士家,共同兴办居士林。如城区六角石有罗超主持的念佛林,岳师门有刘云樵三姊妹主持的三莲经社,使香火燃于家庭佛龛,梵呗之音响于民宅。战后虽修复和重建一批寺庵,确是微不足道。至解放前夕,全县共有佛教徒480余人。
  建国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凡现存的传统佛寺和寺内的历史文物均予保护,并先后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或县委统战部设兼、专职秘书或于事,管理有关宗教事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不仅信佛的人越来越少,连原有的年轻僧尼也自动返俗。但在土改运动中,为了摧毁封建地主阶级(包括世俗地主和僧侣地主)土地所有制,出现“拆庙打菩萨”某些过激行动,受到政府的批评和制止。1956年12月,为了落实有关宗教政策,对新港、大桥、沙河、港口、马回岭等5个区14个乡的41座寺庙僧道情况进行调查,时有僧尼34人,其中和尚24人、尼姑10人;僧道共有庙产合计耕地75.54亩(其中水田55.14亩、旱地16亩、菜园4.4亩),山林96.1亩(其中茶园12亩、竹林36.8亩、杉山0.5亩、松柴山46.8亩),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僧尼尽可能地给予接济。到1965年11月,县内尚有僧尼12人(其中女尼1人),鉴于时无庙产(田地、山林已归人人民公社)和香火收入,对其生活出路则根据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分别作了妥善安排。
  名、高僧选介僧人,佛教三宝之一。写佛教而不写僧,则失之偏颇。然上自东晋以迄民国千数百年,过往县境僧侣无可胜计。兼之僧无常住,其行迹旧志亦未详载。据此,仅按朝代和法系各择一二名高者简述之。
   慧远(334—416):俗姓贾,东晋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县附近)人。幼而好学,13岁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博综儒典,尤精周易和庄、老著作。21岁欲渡江从学范宁,因中原内乱,南路阻塞,未能如愿。时名僧道安在太行恒山建寺传教,遂与胞弟慧持投其门下,一见肃然起敬,“以为真吾师也”。后听安师讲<般若经>,豁然有悟,于是兄弟二人一同落发,由欲隐而遁入空门。
  远本有儒、道二学基础,学佛极易进。24岁登坛讲经,有的徒众听不懂,便仿安师引证庄子之说比附阐发,使“惑者晓然”,安师亦允其借助“俗书”(佛经以外之书)以释佛理。自是,他将儒、道、佛冶予一炉,而以佛为主,走一条佛教中国化的道路,且在几次讲经和辩论中卓著成效,从而获得上层统治者的扶持,拥有众多的信徒,成为当时有数的大师。安师常临众赞叹:“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
  东晋兴宁三年(前秦建元元年,365年),北方战乱,远随师移住襄阳。太元三年(378年),秦兵围襄,安师分张徒属各随所往。远率弟子数十人南下荆州,后辗转寻阳而卓锡庐阜西北麓。十一年,因得早年同门慧永和江州刺史桓伊勷助,建成东林寺。居山初期,大兴建寺之风,广集徒众宣传佛法、阐释佛理、论赞佛经,推进县境佛教的传播。
  时日稍长,远常虑江东经卷未备,禅法无闻,律藏多阙。太元十六年,适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学者僧迦提婆南游,立请居般若台,并组成译录班子,协同译出《阿毗昙心论>4卷、《三法度论>2卷和《教授比丘尼法>1卷。次年,又令弟子支法领、法净等往西域取经,越葱岭至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历时17年,得《华严>、《方等>等佛经梵本200余部,部分梵本留长安(今陕西西安)。隆安五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当悉西域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人长安,即遣弟子昙邕致书通好,后常换经文。继闻昙摩流支人姚秦,再遣邕至关中,得《十诵律》而还。义熙六、七年(410~411年)间,释迦牟尼同族佛驮跋陀罗来山,亦留住寺内译出《达摩多罗禅经>(又名<修行方便禅经>)二卷。至此,东林所藏禅律经典,几至百卷。而每当新经译出,远均撰序推崇,故从庐山兴起的般若、涅檠、毗昙和禅学等佛学研究风靡一时。
  随着三藏日丰,研习有经,远便潜心著书立说,以弘佛法。先后撰有<法性论》、《涅架经疏>、《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神不灭论>、《三报论>、<明报应论》、《念佛三昧诗集序>、《万佛影铭>、<庐山记>等疏、论、序、赞、铭、涛、记凡10卷,编写<庐山集》,受到中外佛学界的钦敬。罗什借佛经谶言称其为“东方护法菩萨”。印度僧众尊称他“汉地大乘开士(菩萨)”,“每至烧香礼拜,辄东向稽首,献心庐岳”。
  为了超出生死报应,达到涅檠境界,远早于元兴元年(402年),曾邀刘遗民、周续之、毕颖之、宗炳、雷次宗、张野、张诠等学者居士,研讨如何转生西方净土世界问题。是年七月二十八日,乃令刘遗民著《发愿文>,延约息心贞信之士123人结白莲社,集于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建斋立誓,共期再生西方。由是,佛教各种流派始活跃起来,提出各种成佛办法,并逐步普及到社会各阶层,争夺徒众。为此,远是使佛教中国化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唐代道绰、导善等正式形成净土宗时尊之为初祖。
  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远示寂东林,奉全躯葬于寺之西岭,累石为塔。谢灵运为造碑文,以铭遗德。张野作序,自称门人。唐大中二年(848年),追谥辨觉大师。南唐升元三年(939年),追谥正觉大师。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追谥圆悟大师、凝寂之塔。
   竺道生(355~434):俗姓魏,东晋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彭城(今江苏徐州),家仕族,幼聪颖,后随竺法汰出家,从师姓。志学之年,便登讲座。中年游学,广搜异闻。太元十六年(391年)人庐山,住西林寺7载,向僧伽提婆习“一切有部”经义。后与慧观、慧睿、慧严同游长安,以鸠摩罗什学大乘经典。后秦主姚兴见之逍遥园,往复问难,使其融义,言无不切。义熙五年(409年)还建康(今南京),止青圆寺,宋文帝与王弘、范泰、颜延之等皆重之。
  南朝宋元嘉五、六年(428~429年)间,道生讲<泥洹>,剖析经理,洞入幽微,曾说“一阐提(佛语断了成佛善根的人)皆得成佛”,时因大本<大般泥洹>未传,孤明先发,旧学僧众以为邪说,遂显大众摒而逐之。七年,继投迹庐山,常住东、西二林。几年后,大本《大涅桀经>到京由法显译出,经中果称“阐提悉有佛性”,与其所说符契,同学慧观立送经本请在庐山开讲。十一年十月,道生于精舍升法座,声色清朗,议论穷妙,观听悦悟,法席将毕,忽隐几而逝,葬庐山西阜。僧俗闻之,远近悲凉,京邑诸侣,更内惭自疚,追而钦服。
  道生治学不唯经文,又依经解义,彻悟真理,故能开拓创新。一生除讲经说法,勤于笔耕,著有《维摩经义疏>3卷、《妙法莲华经疏>2卷、《泥洹经义疏>6卷、<小品经义疏》、<善不受报义>、<顿悟成佛义>、<=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涅檠三十六问>、<释八住初心>、<辩佛性义>等等,乃东晋至刘宋初期之高僧和佛学大师,集般若、涅檠、毗昙三学之大成者。被后世举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
  慧皎(497~554):号宏普,梁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学通中外,博训经律,为佛学涅架师派的著名学者。初住会稽嘉祥寺,春夏弘法,秋冬著述,撰有《涅架义疏>10卷及<梵纲经疏>。又以前人所作僧传“颇多浮沉”、“多所遗削”,故拟开例重撰,然事未竟而侯景乱起。太清二年(548年),避乱来寻阳,住湓口(今九江市区西郊官牌夹附近)五、六年,悉心著作。所书僧传,上起后汉,下迄梁天监十八年(519年),正传257人,附见200余人,名日<高僧传>。惟限于南北长期分治,史料搜集维艰,人传多为南方僧,北方仅4人。从传中述及庐山事看,多属实地考察后命笔。因治史严谨,叙事翔实,被视为一部重要僧史,收人大藏,千余年来广为龟鉴。承圣三年(554年)二月卒,江州僧正慧恭主持将其葬于庐山禅阁寺基。
   智颛(538—597):俗姓陈,字德安,陈、隋之际颍川(今河南许昌)人。18岁出家。陈天嘉元年(560年),得“法华三昧”于河南大苏山慧思法师。太建七年(575年),率徒20余人人浙江天台山建寺,住持10年,创立天台宗。
  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隋灭陈,领徒法京(后改普明)等移锡庐山东林寺。开皇十一年,受晋王杨广之请赴扬州千僧斋会,广赠名“智者大师”。十三年,继应荆州玉泉寺之邀,宣讲经义。十四年复还庐山,十五年重返天台,十七年寂于天台石城。
  智者弘法于陈、隋之际,大讲<法华经>、<大智度论>、<般若心经>、<仁王经>等,深受两朝帝王的宠信,为两朝太子受菩萨戒。一生住持名山大刹,尤爱天台与庐山。除创立宗派、说法传徒外,还勤予笔耕,著有<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妙门>、《观音疏>、<观音玄义)、<金光明玄义>、《金光明文句>、《法华经玄义>、《摩诃止观>等。
  智锴(533~610):俗姓夏侯,南朝陈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少年出家,在扬州听僧法朗讲三论,善受玄文,远近闻名。隋开皇十五年(595年),从天台智颉修习禅法,特有念力,颛叹重之。晚讲<涅檗经>、<法华经>及<十诵律>,宏敷之盛,见重于时。又善儒学,文笔史籍,弥是所长。他住庐山20余载,重建大林精舍,末又治西林寺,两处监护,皆终其事。后守志大林,常修定业,足不下山。隋文帝闻之,下敕追召,称疾不赴。豫章请讲经,苦违不往,声言“吾意终山舍,岂死城邑。”后僧俗虔请,不得已而临之。未几,即大业六年(610年)六月,卒于州治之寺,还葬于庐山石室。
  道信(580~651):俗姓司马。世居河内(今河南沁阳),后徙蕲州(今湖北广济),7岁出家为沙弥。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往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参礼禅宗三祖僧璨。师事10载,璨偕至吉州(今江西吉安)受具足戒;仁寿四年(604年),付其衣法承嗣为四祖。大业四年(608年),信离吉至江州(今江西九江),道俗留止庐山大林寺。同年,信游州城,偶遇7岁男孩异乎常童,便问:“何姓?”答:“是佛性。”复问:“汝无姓?”答:“性空,因无。”信深器之。此童即弘忍(602—675),俗姓周,江州人。遂使侍者至童宅求其母允出家,母以宿缘应允,信即携归大林教学佛法。
  大业十三年,信传法于庐山达10年之久,乃领徒众返抵吉州古东山禅寺,继开法传徒于吉安、永新等地。唐武德七年(624年),蕲州道俗之请,赴湖北黄梅县双峰山创建东禅寺,时年四十五,已为成熟而有名望的高僧,故学侣云臻。永徽二年(651年)闰九月四日,安坐而逝,塔于本山,唐代宗谥“大医禅师、慈云之塔”。示寂前,付衣法于弘忍,称五祖。
  忍在双峰东禅寺东北冯茂山(后亦称东山)结庵,建立道场(人称五祖寺),奉持<金刚经>,聚徒700余人,世称“东山法门”,嗣法弟子著名者有惠能、神秀、慧安、智铣、惠明等。龙朔元年(661年),密付衣法于慧能,是为六祖。上元二年(675年),忍坐逝本寺,塔于东山,唐代宗谥“大满禅师、法雨之塔”。著有《最上乘论>传世。
  熙怡(?~796):俗姓曹,唐桂阳(今湖南郴州)人。大历五年(770年),来庐山五老峰,临瀑建凌云精舍住持10余载,继移居大林寺。贞元间,又移东林戒坛院,主持兴建远公影堂。平居不食粟,啜柏饮水30余年。与颜真卿、赵憬、卢群、杨於陵等结参禅之侣和方外之交,幽键洞发,玄言两得。十二年(796年),寂于东林,塔于香谷,许尧佐为之铭。
  灵彻(746~816):俗姓杨,字澄源,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先住持会稽云门寺,贞元中游京师,名振辇下,遭诬徙汀州,赦归越。元和初住庐山东林寺,还住持过南昌石亭寺。时人称其道行空慧,堪与晋代名僧道安、慧远比。其禀气贞良,尤长吟咏,得达官显贵之仰慕,与江西观察使韦丹结忘形交,互为唱酬;权德舆亦有送彻上人序。元和四年(809年),鉴于东林寺自慧远身后,三藏经、律、论阙而无补,彻于离寺他去时向韦丹建议修经藏院,充实经藏。丹听其言,即施财兴建。元和十一年,终于宣州(今安徽宣城)开元寺。著有<律宗引源>21卷行世。
  神凑(744~817):俗姓成,唐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少年出家,受具于南岳希操师,复参钟陵大寂禅师。然志在<楞严经>,行在<四分律>,其他诸教,余力则通。大历八年(773年),制悬经、律、论三科,策试天下出家者,中等第方给度牒。凑应是选,诏配江州(今九江)兴果寺,后从众僧所望而移居庐山东林寺,大兴佛事,终研律成务,登坛秉法垂30年。元和十二年(817年)九月二十六日坐逝,门人奉全身葬于寺西慧远塔左。凑与白乐天友善,圆寂时乐天悲悼,为之作《律大德凑公塔铭》云:“本结菩提香火社,共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随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缘德:俗姓黄,生卒年不详,南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父超修,学儒术,长于绘画。德幼有出家之志,乃往天台受具,习禅法于龙册寺道怤禅师,为青原九世法嗣。后云游庐山。南唐国主李氏召入内道场安置,虑其不群,别构罗汉院处之。德苦求人山。时庐山石耳峰下有浔阳侯氏旧居,后主取为功德院改建崇胜寺,列威仪导引,命德居之,而德装衣荷担而入。凡有赏赐未曾以表笺报谢,有国老宋齐丘者则礼以师道。开宝八年(975年)冬,宋将曹翰伐江州(今江西九江),以兵入寺,德不起子座。翰怒曰:“汝知有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德日:“汝亦知有不畏死和尚耶!”翰虽极暴,犹感叹异,遂礼遇之。翰因问攻取,德日:“弘法度生则尝闻之,攻取之事未之学也。”翰凯旋奏闻宋太祖,诏赐缘德号“道济禅师”,额寺曰“圆通崇胜禅寺”。未几,卒于山院,塔于石耳峰下。
  居讷(1010~1071):俗姓蹇,号祖印,北宋梓州(今四川中江县)人。少读儒书,过目成诵。11岁出家,17岁试<法华经>得度,耆宿多钦佩继参襄阳延庆山子荣禅师习禅法10年,得嗣为云门宗五世。游庐山,应请住持归宗寺,后主圆通寺;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左迁滁州时,具假返里,途经圆通,与讷夜坐小亭,论道达旦,临别赠诗曰:“方瞳如水衲披肩,邂逅相逢为洒然;五百僧中得一士,始知林下有遗贤。”讷将这座小亭加以修饰,取名清音亭,又称夜话亭。他还与著名文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兄弟有过诗词应酬,东坡访讷后亦有诗云:“石耳峰下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此生欲识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讷又于寺侧建一翁二季亭,以作纪念。由是,圆通寺名重天下,成为庐山四大丛林之一。皇祐初,经欧阳修推荐,诏讷住持京师左街十方净因禅院,讷称疾坚辞而举怀琏以代。或问为何不赴,对日:“学道贵知足,守淡泊;若以声利自累,何厌之有!”住持圆通寺20年后,移居四祖寺和开先寺,晚年退居宝积岩。
  守端(1017~1072):俗姓葛,字白云,北宋衡阳(今属湖南省)人。幼事翰墨。20岁依茶陵郁禅师披剃,往参杨岐宗方会,久侍得方会禅师法嗣。辞游庐阜,初住庐山双剑峰下龙门寺,继结茅白云峰下,先后创建莲花洞报国寺、石镜峰下云溪寺。圆通寺居讷一见,自谓不及,遂举其出主江州(今江西九江)承天院。宋庆历初,守端开法于承天,学侣云赴,大振宗风。次迁圆通寺,人称“新圆通”。时南康军守郭功甫常诣端问法,过从甚密。后住持法华龙门、兴化海会等寺,所至学人不绝,声名籍甚。熙宁五年(1072年)终于安徽舒城海会寺,有<语录>二卷和<广录>四卷行世。
  怀琏(1009一1090):俗姓陈,北宋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县)人。幼年出家,远谒靖安县沈阳泐潭寺怀澄,师事10余年得法嗣,为云门宗五世。游庐山,结庵铁船峰侧,岩栖润饮20余年,后圆通寺住持居讷请掌寺记室。皇祐初,诏居讷住持京师左街十方净因禅院,讷坚辞举琏以代。仁宗召对化成殿,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及紫衣,并常与之问答诗颂,书以赐之凡十有七篇。六年后乞还山,未允。治平中再乞还山,英宗手诏护持:“大觉禅师怀琏受先帝圣眷,累锡宸章,屡贡诚恳,乞归林下,今从所请,俾遂闲心。凡经过小可庵院,任性住持。或十方禅林,不得抑逼坚请。”琏携之东归,鲜有知者。时苏轼知杭州,拟作宸奎阁碑,请录示英宗全文,琏终藏不出。后四明郡守以育王寺虚席,迎请住持至终老。圆寂后获诏文于书箧,其不肯炫耀坚意如此。
   常总(1025~1091):俗姓施,北宋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人。出家受具后,诣归宗寺依黄龙慧南禅师,20年中7次求法,终于密授大法诀旨,应请出主靖安县、舫潭宝峰寺。元丰二年(1079年),诏改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为兴龙禅寺,洪州守王韶荐举为改禅后第一代住持。莅寺后,大兴土木,扩建殿宇,宏伟壮观居江西前列。五年,诏住汴京智海寺,以年老有病坚辞不起;欲离东林他往,众坚留。由是,法席益盛,从学多达700余人,得法者61人,连名儒苏轼竟从其受法,承嗣为黄龙宗三世;无尽居士张商英有参常总禅师文。元祐四年(1089年),赐号照觉大师。六年九月,留偈坐逝。塔于寺西,离慧远塔200步,今废。
  圆应日禅师:不知其姓氏、籍贯。元初,奉旨住持东林寺,修营梵宇,集诸贤传,追古而整宗纲,开祖道十八载,提倡宗乘之外,常以“念佛三昧”开导学人。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秋,赴庆元育王山广利禅寺,逊席于开先寺悦堂暗禅师住持。时寺内莲宗善法堂主优昙普度撰<庐山莲宗宝鉴>,大德九年(1305年)书成,至大元年(1308年)捧奉朝廷,被安置北京法王寺,弘传净土宗。
  明本(1263~1323):俗姓孙,号中峰,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临济宗高峰原妙高足弟子,曾隐居天目山西峰狮子岩,禅、教、律、密、净诸法融通,本为元代禅宗巨匠之一。后期专修净业,著有<怀净土偈>108首和<净土忏>,力弘净土宗,故又成为当时净土宗之宗师。仁宗朝,高丽王子王璋特往参谒,明本作<真际说>开示之。丞相脱欢与赵孟頫、冯海粟等名流亦多从其问法。住持东林寺时,重修殿堂,孟頫、海粟等躬运土木,力助其成,孟頫并书镌<修东林寺疏>碑。延祐六年(1319年),仁宗闻其道,召之不至,乃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和金纹伽藜衣。至治三年(1323年)圆寂,谥“普应国师”。遗著尚有<金刚经略义注>、<幻住庵清规>、<山房夜话>和<语录>等,集为<天目中峰和尚广录>,惠宗敕人<大藏经>。其<净土忏>迄今仍为该宗门徒所课诵。
  仁敬(?~1591):俗姓吴,号恭乾,别号幻识,明代中后期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童年有出世之志,予伏牛山福田寺礼高庵和尚祝发,为贤首宗第二十六代法嗣。万历七年(1579年)人庐山,卜地至金竹坪,见其宽衍而叹日:“此五百人安居处也。”遂诛茅缚庐吊影以居,是为千佛寺之开基。弟子智联续芳任负舂执役之劳。绝迹屏居三载,其后乃应黄梅五祖寺请赴法华期,又赴兴国说法。大参吴国伦与南昌少宰邓以赞曾问道于山中,凡有创建多赖其助。十九年六月迁化,葬于寺后。人寂28年,憨心德清为之撰塔铭。
  智联:号续芳,生卒年不详。为贤首宗第二十七代法嗣,随师仁敬居庐山金竹坪,开基千佛寺。仁敬入灭,继任当山第二代住持,乃增其式廓,遂成巨刹。慈圣皇太后闻之,遣使进香,送渗金佛像奉安藏堂。旋以续芳道行高古,赐紫衣宠之。后荆国主复建大雄宝殿,钜丽甲山南北。续芳圆寂,葬于仁敬塔旁。
  了堂:字彻空,明代中后期人。出世经历不详。万历中,来到庐山中部玉屏峰下鹿野禅林故址,见万山环抱,松杉茂密,前有天王峰巍峨相峙,侧有“三宝树”(一株银杏、两株柳杉)高大挺拔,倾心在此建寺,只是千鹿成群不可得近,几经周折才把它们撵走。相传开基兴建的第一天,从土中挖出黄色石质龙首,击之清脆有声,人称“龙首石”,因名黄龙寺。了堂与归宗寺僧达观真可善,真可与朝廷有往来,了堂通过他结识慈圣皇太后。太后特赐黄龙寺旧刻经藏637函、续刻经藏41函410卷和罗汉画幅18轴,了堂旋建藏经阁,珍藏经卷和画轴,神宗帝尚颁发“护藏敕”。安徽桐城人吴用先中丞亦为该寺造渗金毗卢像、绕殿应真大士像,为之增色。因之黄龙寺乃一度繁盛,成为名刹。了堂寂后,憨心德清作祭文,冯梦贞撰塔铭。
   法忠(1541—1620):俗姓曹,号敬堂,明新安歙县(今属安徽省)人。19岁出家,受具于钱塘灵隐寺,旋依少林大千润禅师,复走长安谒遍融、月心二大老指示心要。南还爱庐山幽胜,遂诛茅于讲经台3年,迁五老寺吊影4年。一日登览仰天坪,乃匡山绝顶,遂居之。始而单丁,后逐增屋宇,衲子亦渐集。法忠住山20余年,恬淡自适,居无缘饰;御人不立规矩,训人有方,用人有度;凡细务必身先,盖以身教,亲植松10余万本,冀成丛林。士大夫中如太史刘云峤书其寺额为“云中寺”,太史张洪阳书“庐山高”三字赠之;浮梁给谏陈思冈、大参陈赤石、兵备葛寅亮等均一见心契,极相推服。豫章乐安王请设供,自后父子相继,终身不懈。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迁化,葬桃花峰下,憨心德清为之铭。
  海贤:字逊容,明代后期宁国(今安徽宣城)人。礼池州(今安徽贵池)仰天朗然为师,得法后游庐山,爱东林而居之。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不忍慧远所遗千僧锅埋荆棘,乃迎请三昧律师入主东林,一时丛林在振,遂开锅饭僧。贤又发愿建造无梁神运殿,焚顶供众,更燃一指感众,众皆施银以助,不料完全用砖石建造、卷拱为梁的技术不成熟,刚建成的大殿即倒塌,贤再出山募缘重建,寂于梧州。其弟子寂融继其志,改土木结构,不数月殿竣,并建弥陀胜刹,钜丽一新。
  寂光(1580~1645):号三昧,不知何地人。实习贤首教观,后从南京灵谷寺如馨律师学毗尼。嗣在江苏宝华山建道场,弘传律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受请入主庐山东林寺,住持5年余,宣讲大戒,远近从风,学人不下2000指(一人10指,即200余人),大振丛林,使唐代一度为律师聚集弘法的东林寺再度成为律宗的大道场。泰昌元年(1620年),离东林往江淮弘法,于南京预时端坐而逝。著有<梵网经直解>4卷行世。其弟子一如照真,俗姓尹,明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住持西林寺,适给事中王鸣玉谋复兴,乃相与重修千佛塔、殿阁、经堂,焕然一新。
  朽木:未详其姓氏,明末清初浙江杭州人。随师禅林尊宿埋庵游庐山,爱远公莲社,遂居上方塔院。师别去,朽木移居九江施茶数年,恻念江上往来行人,禅门绝少接待。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朽木于县城西门外新坝,手辟荒丛,建立普润庵,云水游踪,得依憩息。一日掘地,得一古缽,非石非磁,因有二龙捧“法王子”三字,故改名拥钵庵。木居此“勤修胜果”,直至终老。
   月西(】868-1920):俗姓张,亦名碧露,清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父道祥,好道术,著<乾元宗旨>-卷。西少嗜酒豪放,颇谙时务,暇辄以诗、古文词自遣。曾被延入某宦家馆,课其二子,日讲<论语>、《孟子>数章,主人及昆弟、妻妾圜门倾听,稍不合便拂袖而去。年30许,读父所藏道书幡然有悟,遂持戒,举平日傲岸之气一变而为冲虚。当是时,海上佛学大振,乃交微军、月霞诸法师,纵观<华严经>,悟性海中无所不包。迨辛亥(1911年)烽起,入庐山结庵莲花峰,二进九间,自书额日“莲花禅院”。于是,广置三教经典以度徒众,曾语人日:“吾学以三教圣人为师,自性为戒。”远近宗之。一日曝背茅檐,俯而睡醒,则走笔书《梦醒录>一篇,洗洋恣肆不可方物,大旨以儒为用、道为体、佛为法。康有为来游,言谈契合,极重之,赠诗曰:“莲花峰上莲花院,俯看江湖绕万山,碧露能书能好道,畅融三教隐烟寰。”1920年(民国9年)正月初六寂于院,塔于院前。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慧远
相关人物
竺道生
相关人物
慧皎
相关人物
智颛
相关人物
智锴
相关人物
道信
相关人物
熙怡
相关人物
灵彻
相关人物
神凑
相关人物
缘德
相关人物
居讷
相关人物
守端
相关人物
怀琏
相关人物
常总
相关人物
圆应日禅师
相关人物
明本
相关人物
仁敬
相关人物
智联
相关人物
了堂
相关人物
法忠
相关人物
海贤
相关人物
寂光
相关人物
朽木
相关人物
月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