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0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岁时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3
页码: 706-708
摘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传统的春节,俗称“大年初一”。旧时,每届是日零点,千家万户即点燃喜爆,迎接新年来临。黎明启户,又鸣放鞭爆,以示“开门大吉”。稍顷,聚集男丁于祖堂门首或自家门前,设供桌,摆祭品,焚香五炷,朝东、南、西、北及中央五方一一礼拜,谓之“出天方”,以祈“出方大利”。早餐后,携带香纸爆烛先至祖堂向列祖列宗拜年,继至丧家向上年亡人灵台拜“大年”,然后挨门串户晚辈向长辈拜年。若亲戚互不相拜,则视为脱离关系,俗称“不走”。建国后,“出天方”渐少,余习犹存。但破除妇女不能参拜偏见,并兴机关单位新年“团拜”及向驻县部队和烈军属、革命残废军人、离退休干职工、五保老人等贺年新风。
关键词: 风俗习惯 岁时习俗

内容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传统的春节,俗称“大年初一”。旧时,每届是日零点,千家万户即点燃喜爆,迎接新年来临。黎明启户,又鸣放鞭爆,以示“开门大吉”。稍顷,聚集男丁于祖堂门首或自家门前,设供桌,摆祭品,焚香五炷,朝东、南、西、北及中央五方一一礼拜,谓之“出天方”,以祈“出方大利”。早餐后,携带香纸爆烛先至祖堂向列祖列宗拜年,继至丧家向上年亡人灵台拜“大年”,然后挨门串户晚辈向长辈拜年。初二开始,亲友互拜,新婿先拜岳家年,见了长辈作双揖,以喻燕侣成双;外甥先拜舅家年,以娘舅为亲故至尊。若亲戚互不相拜,则视为脱离关系,俗称“不走”。建国后,“出天方”渐少,余习犹存。但破除妇女不能参拜偏见,并兴机关单位新年“团拜”及向驻县部队和烈军属、革命残废军人、离退休干职工、五保老人等贺年新风。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历来以公历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0时(农历有在当年正月或上年腊月)为春季之始,故有“新春大于年”之说。旧时,立春前一日,县令谒府,府率僚属以盛仪迎春于东郊。民间则于当日聚丁祖堂前,备香案、香炉与花瓶,插上柏、梅等树枝,待立春时分一到,便焚香、鸣爆,礼拜天地,“迎春接福”。今接春仪式简约,仅在自家门前鸣爆以示之。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夜称元宵。民俗晚餐兴吃“元宵团”(汤圆的别称),标志春节圆满结束。入夜,街坊华灯四起,民居厅堂、卧室、厨房、厕所、猪圈、牛栏皆掌灯,城乡还组织玩花灯,故又名“灯节”。花灯队以龙灯为主,尚有狮子灯、鲤鱼灯、踩高跷、采莲船、推“二姐”、耍“蚌壳精”和武术表演等,每到一处,锣鼓声、鞭爆声、喧闹声不绝于耳,俗称“闹元宵”。元宵后,又玩太平灯(龙灯),舞龙前兴打歌,谓之“灯歌”,歌词多祈龙灵保佑国泰民安、人寿年丰。兹录流行于狮子乡(十保佑)灯歌一首,以窥一斑:
  锣鼓一打闹沉沉,金角老龙下凡尘。
  一保老者多福寿,二保少者儿满庭。
  三保高堂吉星照,四保儿孙多孝敬。
  五保五谷多丰产,六保六畜无灾星。
  七保风调又雨顺,八保江山永太平。
  九保万民都富裕,十保十全喜盈门。
  建国后,吃“元宵团”、点“光明灯”仍在流传,“闹元宵”玩灯渐少,取而代之为放电影、演文艺节目等。
   花朝农历二月十二日称“小花朝”,十五日称“大花朝”。相传花朝为百茶生日,俗信择此日娶亲嫁女,可大吉大利,不犯冲煞。今仍流行。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每年4月4日或5日(农历有在三月初或二月底),太阳到达黄经15a时为清明节,历有踏青扫墓之习。旧时,清明前后三日内,有以族姓为单位,齐集男丁,宰牲并备香烛、铳爆,向历代先远宗祖举行祠祭或墓祭,然后聚餐,俗称“吃清明祭”,族中若有忤逆不孝之辈则在此时当众鞭斥。同时,各家长偕幼携带香纸、爆竹、酒食,到本支系先人墓地祭奠。建国后,族祭革除,家墓祭扫仍盛行,且每年组织青少年学生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或烈士墓敬献花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是日,家家大门两侧插艾条、挂菖蒲,取义“香艾为帜招吉庆,菖蒲作剑斩妖魔”;早餐兴吃粽子、发粑和咸蛋,相传包粽子(旧称角黍)之习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故又称“粽子节”;正餐设在中午,合家同饮雄黄酒,小孩忌酒便在额头抹雄黄,俗信可辟邪消灾,今皆沿袭。旧时,寺僧常在节前挨户散“端阳符”,农家多以新麦作酬,别称散“麦符”,俗信麦符能驱魔,今革除。端午期间,县城甘棠湖和新港、姑塘、港口、永安、城门、沙河等滨湖地带还盛行龙舟竞渡,建国后尚多次举行。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相传宋时是日天书降,故名。又传“六月六”为虫王节,届期农家集会,宰牲设供,致祭虫王,乞保五谷丰登,此习今废。民俗还有“六月六晒得鸡蛋熟”、“六月六晒红绿”之说,是日如遇天晴,文人翻晒书籍、谱谍,寺僧翻晒经典,妇女翻晒衣物,以防霉去蠹,蔚为良风。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为中元节,亦称“鬼节”。俗信七月初一祖先的亡灵回阳间,十五返阴间。届期每日早、晚餐必先供祀先人牌位;十四日晚,尚须将钱纸、冥币包成“包袱”,封皮写上“先祖××或先妣××冥中受用”于旷野火化,并焚香、放鞭爆、撒酒食,以示饯行。若有新亡灵牌者,此时可举行“除灵”仪式,俗称“上堂”。建国后,早、晚敬革除,“烧包袱”、“除灵”这习仍残留。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时值秋季正中,故名中秋节。同时,取义“八月十五日正圆”,以月饼为节日最佳礼品,亲友相馈,故又称“饼子节”。是夕,一般殷实人家兴于门前置桌椅,摆上月饼、紫菱、花生、糖果和香茶,全家老幼围桌而坐,对月谈古论今,谓之“赏月”。建国后,赏月之风较淡漠,团聚啖饼仍盛行。近两年,县政协还举行“三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其眷属)中秋思亲联谊会,欢聚一堂话亲情,企盼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重阳古人以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月并应,故称重阳节,又名重九节。旧时,某些文人雅士有重九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之习,今罕见。但有些学校常借重九期间天高气爽、百里无云之机,组织学生郊游或野营;有的单位则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参观名胜古迹或开展文体活动。
  腊月八农历十二月八日,即腊月初八,简称“腊八”,相传为释迦弁尼佛成道日。寺院为供佛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谓之“腊八粥”,后传人民间,每年是日早餐兴吃腊八粥。此粥一般由籼米、糯米、粟米、红豆、绿豆、芝麻、红薯、芋头或籼米、糯米、粟米、绿豆、芝麻、花生仁、莲子仁、红枣等8种食物混合煮成,俗信吃了腊八粥可仰佛禳灾。今从营养角度出发,演变成五花八门的八宝饭、八宝粥、八宝汤供给餐市,四时不绝。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民间家家户户鸣爆聚餐,谓之“过小年”。相传是日九天东厨司命(即灶神)和日常家祀诸神要上天“述职”,俗信于前一日或当日晚,在厨房点燃香纸爆烛、摆上供品为其饯行,以祈“上天奏善事,入户降吉祥”。祀灶后大扫除,俗称“掸扬尘”,因诸神已离家,扫帚可在室外室内、屋上地面任意挥动不犯禁。但丧家当年不送神,也不掸扬尘。今“祀灶”已革除,大扫除仍流行。
  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日)的夜晚称除夕,意即旧岁至此而除,新年即将来临。是日,人们洒扫庭院,沐浴更衣,大门张贴春联和门神,门楣贴“春”字和花笺,厅室分别贴福、禄、寿、财、喜之类年画,连谷囤、鸡窝、猪圈也贴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小红纸条幅,充满欢乐祥和气氛。下午,大人领着小孩携带香纸、爆竹、酒食到祖坟山向先人坟墓祭奠,谓之“辞岁”。晚上,举族男丁齐集祖堂,设香案,摆三牲(猪头、雄鸡、鲤鱼),焚香、燃烛、鸣爆、放铳,向祖宗神龛行跪拜礼,谓之“还年”。礼毕,各自回家按辈份、年齿依次入席吃团年饭,俗称“过大年”。由于各宗姓习俗不一,也有以月大二十八、月小二十七日为“过大年”。年饭菜肴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菜名多含寓意,每道菜必尝一尝,但饭菜一般不吃完,象征“年年有余”。饭后,晚辈向长辈祝福“慢慢过岁”,长辈向小字辈分发“压岁钱”。然后,中老年人围炉(平原地区烧炭火,山区兴烧兜桩火)品茗谈心,通宵达旦,谓之“守岁”;青少年则乐于敲锣打鼓、鸣爆放铳,辞旧迎新。旧时,穷苦人家不仅年饭简单,而且饭后还得出门躲债,直至午夜封门方敢还家。今“还年”多废,躲债绝迹,余皆沿袭。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春节
相关专题
立春
相关专题
元宵
相关专题
花朝
相关专题
清明
相关专题
端午
相关专题
六月六
相关专题
中元
相关专题
中秋
相关专题
重阳
相关专题
腊月八
相关专题
小年
相关专题
除夕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