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07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R197
页数: 6
页码: 578-583
摘要: 管理机构明、清时期,县署设医学训科一员,掌医学事。民国时期,卫生行政工作由县政府民政科兼管。1930年,县警察局设卫生科,管理城区妓女、食品卫生、预防注射和传染病疫情报告。1934年6月,成立九江卫生事务所,管理市内卫生事宜。1947年4月,由机关、军队、警察局、商会、卫生院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九江县防疫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然无专职办事机构。建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领导,逐步建立与健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 医药卫生 医疗机构

内容

管理机构明、清时期,县署设医学训科一员,掌医学事。民国时期,卫生行政工作由县政府民政科兼管。1930年(民国19年),县警察局设卫生科,管理城区妓女、食品卫生、预防注射和传染病疫情报告。1934年6月,成立九江卫生事务所,管理市内卫生事宜。1947年4月,由机关、军队、警察局、商会、卫生院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九江县防疫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然无专职办事机构。建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领导,逐步建立与健全管理体系。
   县卫生局:1949年12月,县民政科配备科员一人,专事卫生行政工作。1952年8月,成立县卫生科,1956年6月改设卫生局,1957年3月与文教局合并为文教卫生局。1959年1月,县卫生行政工作并入市卫生局,1961年9月复设县卫生局。1968年10月,与县人民医院、血吸虫病防治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医药公司合并为县卫生防治站,1969年12月恢复卫生局建制。1985年,内设办公室和政秘、医政、财会股,有工作人员16人、办公楼房(含妇女保健工作用房)1763平方米。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0年11月,成立县防疫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1953年3月,改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乡亦建立相应的机构。1958年12月,撤销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工作并人县委除七害灭六病指挥部。1969年8月,恢复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公社(镇、场)建立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1982年2月,调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成人员,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配备专职干部3人,是为独立的办事机构。
   县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1956年2月,成立中共九江县委防治血吸虫病五人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九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县委、县人委主要领导分别兼任组长和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各区、乡亦建立相应的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干部开展日常工作。1958年12月,撤销县委血防五人领导小组,工作并入县委除七害灭六病指挥部。1968年9月,重设九江县革命委员会消灭血吸虫病领导小组,1972年10月改设中共九江县委血防领导小组。1984年,改为中共九江县委防治血吸虫病、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血防站,有专职干部3人。
   县除害灭病指挥部:1958年12月,成立中共九江县委除七害灭六病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各公社、场、厂矿及所属单位党组织分别成立指挥所、指挥组。1959年1月,并入市委除害灭病指挥部。1961年9调,复设县委除害灭病指挥部。1963年2月,改称县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停止工作。
   医防机构明、清时期,境内始有慈善性的中、草医药防治机构,如明弘治年间,九江知府高友玑设惠民药局于医学;清光绪九年(1883年)十月,九江大关委员任国铨在城内育婴堂创设牛痘局;光绪二十年五月,道幕许君焕创办浔城同善堂医药局,向灾民或贫病者施医药或施种牛痘。清末至民国时期,外国传教士和国人陆续兴办西医院、所。
   天主堂医院:光绪三年,法籍神父董若望在城区湓浦路建施诊所,不久更名圣味增爵医院;八年改称天主堂医院,设病床40张;十八年增设免费病房,二十五年开设为华人看病收费治疗处。1937年,设门诊部、病房、药房、药库,有病床72张。1938年7月后,日军逐渐侵占其大部分院舍,1943年3月迁至城内教会院内。1947年复回原址,有工作人员37人,其中医生6人,设内、外、眼、妇产、传染科和化验、X光、手术室及药房,分设男女病房,有病床30张。1951年11月,由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九江市人民医院。
   但福德医院:光绪二十二年初,美籍传教士吴格矩在九江儒励中学内开办医疗诊所;是夏,石美玉从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毕业回国就职于该所。二十七年十二月,由美国芝加哥医生但福德捐款,在城区甘棠南路建成但福德医院,石美玉任院长,设诊室15间、病床96张,以诊治妇、儿科疾病为主。1943年3月,因日军强占院舍被迫停业。1945年11月,美国卫理公会收回医院,始收治成年男性病人,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医院。1949年初,有工作人员53人,其中医护人员29人,设病床89张。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1951年8月并入省立九江专区人民医院,同年11月分出更名九江专区妇幼保健院。
   九江红十字会医院: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中国同盟会会员、九江红十字会长蔡蕙在九江军政分府的支持下筹办,址设都天巷。1923年,县红十字会医院设丁家场柴桑支路,院长洪伟良,有工作人员10余人,免费施种牛痘及为贫病者施诊,多半是外科敷、换药。1932年迁址市府北路。
   生命活水医院:1915年,美国卫理公会创办,院长一直由裴敬思担任。院址初设城区马王坡,次年迁至大校场,设内、外、眼科和化验、手术室,有病床10张,不对一般民众开放。1925~1926年,扩建医疗用房和宿舍,病床增至70张,始收治一般男性病人,并对灾民免费治疗。1932年,再迁塔岭南路新院。1935年起,亦收治女性病人。1937年,病床达到110张。日军占领九江后,医院遭到严重破坏,1940年被迫停办,1947年复业。1949年,有工作人员85人,其中医护人员41人,设病床130张。1950年12月,裴等美籍人回国。1951年10月,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九江专区人民医院。
   圣约翰医院:址设九江城东关帝坡。约于1926年秋,美国圣公会所属圣约翰中学停办后,利用其资金和部分校产创建此医院。1938年7月,浔城沦陷,侵华日军在此设177兵站医院。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由国民政府接收,改为陆军第十九后方医院(1948年,更名第二十三后方医院)。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门所接收,改造为部队医院,即今171医院。
   同仁医院:1938年7月日军侵占九江后,初借天主堂医院少量病房,供诊治伤病员用。1941年12月,占领该院舍四分之三,开办同仁医院。1943年3月,为避免同盟国飞机轰炸,又强占但福德医院作其院舍。院长高田之幸,设医疗、防疫两班(防疫班分住城内和小池口两处),共40余人。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同仁医院停办。
   省立九江医院:1945年10月,省卫生处派技正邢大春赴浔接收日同仁医院,创办江西省立九江医院,初于环城路设门诊部,分内、外、小儿、妇产、皮肤、眼、耳鼻喉科,病床10张,不久增至21张。全院有工作人员50余人(大部分为日籍留用人员),孟宪荩、邢大春、胡献可先后任院长。1949年,新建门诊部、病房、办公室。1950年4月,更名省立九江专区人民医院,1951年10月移交九江军分区作后勤医院,后并入解放军171医院。
   县立卫生院:1937年1月,根据<江西省各县卫生行政组织规程>,改组九江卫生事务所,成立九江县卫生院,隶属县政府,受省卫生处指导和监督,负责办理全县卫生行政、防疫医疗及环境卫生事宜。址设城区六角石,首任院长舒道隆。1938年7月日军入侵后,医院随县政府流徙于九瑞边境岷山、九都源和武宁枣园等地。1941年,有医师1人、护士3人、药剂士1人、助理员4人、事务员1人,负责战时卫生防疫、防空救护和简易治疗等事项。1945年9月返回县城,1947年12月增设姑塘、港口、沙河卫生所。1949年九江解放前夕,县卫生院、所自行解散。
   私立医院、诊所:民国时期,县内私立西医院、所年有增加。据<九江指南>记载,1932年,城区有中华、九江、浔阳、亚洲、广州、协和、福宁、仁术、仁济、世济医院和毅生、友梅诊所等10余家。址设大中路凤阳里口的中华医院颇负盛名,院长秦山森,有医师、助理、调剂、司药等5人,门诊、住院随时应诊。抗日战争前后,较有名气的私立医院还有1938年春林克强办平安医院,设内、外、齿、产、小儿、皮肤花柳科和化验室,有病床30张,沦陷期间一度停业,战后复业曾向社会施药施诊;1947年初夏涂茂林办时疫医院,设病床30张,收治疫疠患者;同年5月郑晓帆办九江产院,配备医生、护士5人,设妇、产、小儿科,同时收治皮肤花柳病人;以及黄道办博爱医院、赵坤藩办浔阳保生产院等等。
   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卫生事业蒸蒸日上,逐步形成以县级医防单位为龙头、乡镇医院为枢纽、村级卫生所为网底,融医疗、防疫、血防、保健、爱国卫生为一体的大卫生格局。
   县人民医院:1949年5月底,南下干部工作团接管九江后,随即因陋就简组建县医务所,址设旧县政府内,有医务人员2人01950年8月,扩改为县卫生院,工作人员增至9人,王琳任代理院长,设内、外、妇产科和药房。
  1951一1952年,院址先后迁市内都天巷和琴庐,吴肇祥任院长,增设化验室和外科手术室,有病床20张。1952年8月,遵照卫生部关于<县卫生院暂行组织通则>,分设医疗、防疫、总务三股,总理全县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和初级卫生人员培训等工作。
  1953年,将第三区卫生所改为县卫生院沙河分院。1954年10月,县卫生院迁沙河街,分院同时并人,利用外国教堂和传教士住所分设门诊部和住院部,有工作人员30人、病床15张。
  1957年,新建门诊部360平方米和住院部500平方米。1958年,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更名县人民医院,有工作人员40人、病床50张。1959年1月市、县合并,改称九江市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9月复原名。1968年10月,大部分医务人员下放劳动,在职人员并人县卫生防治站。1970年初,原县医院与县血防站合并成立革委会,1972年11月恢复县人民医院建制,有医疗技术人员61人。
  1985年,有院房面积10335平方米,工作人员增至231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182人。临床设内儿、外、伤、五官、口腔、皮肤、中医、针灸、妇产、传染科,医技设放射、检验、药剂科和超声波、心电图、理疗、手术、供应室,有病床205张,是县内一所综合性医院。
   县血吸虫病防治站:1956年初,省卫生厅派出血防组,驻县马回岭;专署卫生处相继派出两个血防组,分驻新塘和城门;5月,成立县沙河血防站和港口血防站,共同开展全县血吸虫病查治工作。1957年10月,调整血防机构,撤销省、专血防组和县沙河、港口血防站,组建九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下设4个血防组,县站驻港口,第一至四血防组依次分驻沙河、马回岭、城门和新塘。全站共有工作人员46人,设病床160张。
  1959年1月,县血防站并人市血防站。1961年9月,复设县血防站,改驻沙河街,有工作人员46人、病床80张。1968年10月,大部分人员下放劳动,在职人员并人县卫生防治站。1970年初,原县血防站与县医院合并成立革委会,1972年11月恢复县血防站建制,有医疗技术人员13人。
  1985年,有站房面积2539平方米,工作人员增至52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32人。设行政、预防、检验、医疗、药剂等科室,有病床60张,在负责全县血吸虫病防治的同时,亦收治普通病人。
   县卫生防疫站:1957年5月,撤销县卫生院防疫股,成立县地方病防治站,址设马回岭,有工作人员8人。1959年1月,并人市卫生防疫站。1961年9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设县卫生局内,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1968年9月,随局迁至沙河街;10月,部分人员下放劳动,在职人员并入县卫生防治站。1973年3月,恢复县卫生防疫站建制,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人。1976年,分设行政、卫生、防疫、检验组,1980年改组为科。1985年,新建站房1206平方米,工作人员增至2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人。
   县妇幼保健站:1953年,在沙河街设立第三区妇幼保健站,有专业技术人员2人。1957年8月,撤销第三区妇幼保健站,成立县妇幼保健站,址设县人委院内,有专业技术人员3人。1959年1月,并入市妇幼保健所,1961年9月复设县妇幼保健站。1968年9月,址迁沙河街;10月,并入县卫生防治站。1973年3月,恢复县妇幼保健站建制,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人。1982年,迁入县卫生局新楼一楼,内设儿保、妇保科及门诊部。1985年,工作人员增至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
   乡镇场卫生院:1952年,分别在新港、沙河街、港口、新塘铺、马回岭、鸡公岭建立第一、三、四、五、六、八区卫生所。1953年,撤销第三区卫生所,改办县卫生分院。1954年,又在虞家河、张家洲和大树下建立第二、九区和新编第四区(港口改编为第七区)卫生所,在市区设县人民政府机关卫生所。至此,县、区均有医疗卫生机构。
  1958年,撤区并乡,相继建立人民公社,原区卫生所改称公社卫生院或分院,同时创办赛城湖、岷山垦殖场医院,并定新港、大桥、港口(后改称洗心桥)、新塘、城门、马回岭公社卫生院为中心卫生院。1961年,增设新洲垦殖场医院,改港口卫生院永安分院为永安公社卫生院,改城门公社卫生院为狮子公社卫生院(其中心卫生院规格不变)。次年,江洲卫生院改为中心卫生院。各中心卫生院分片指导社、队医疗保健工作。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社队规模基本稳定后,改以公社为单位设立卫生院。截至1973年,先后增设新合、黄老门、周岭、团结(后改称城子镇)、长山、涌泉公社卫生院,改岷山垦殖场医院为岷山公社卫生院,另设城门公社卫生院(驻徽州铺),重建沙河公社卫生院和新城镇卫生防治站(后改称沙河街镇卫生院),从而实现社社有卫生院。
  1977年,新港、大桥、周岭公社卫生院划归市。1980年12月,将原永安公社幸福大队卫生所改为县棉花原种场卫生院。1984年5月,公社卫生院更名乡卫生院。到1985年,全县有乡、镇、场卫生院18个,其中中心卫生院5个。按政区划分,镇院1个,乡院14个,场院3个;按所有制划分,全民14个,集体4个。
   村卫生所:1955年,全县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室18个。1958年,改建为生产大队保健室20个,同时创办农村产院23个。1960年,大队保健室增加到38个,产院增加到48个。1961年后,大多数产院与保健室合并,改称卫生所,1962年有大队卫生所37个。1969年冬,卫生所更名合作医疗站,全县共办合作医疗站(室)160个。至1978年,新港、大桥、周岭公社划市后,全县实行合作医疗大队133个,占生产大队总数97.8%。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渐改变合作医疗的办医形式。1984年,撤销大队合作医疗站,改办行政村卫生所。1985年,全县有村级医疗点249个,其中村委会或群众集体办1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联合办31个,乡卫生院设点4个,个人承包159个,其他形式36个。
   联合诊所:1951年,沙河街个体中医陈济民等6人,自愿组织大安联合诊所,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到1955年,先后组成联合诊所12个,其中新港、大桥、港口各1个,沙河2个,城门3个,马回岭4个,有从业人员56人。1957年,联合诊所发展到29个,其中总所8个、分所21个,分布28个乡,有从业人员80余人。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联合诊所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分别并入公社卫生院或大队保健室。1961~1962年,贯彻调整方针,恢复联合诊所11个,有从业人员53人。1966年,联合诊所增加到23个,其中江洲、新港、大桥、周岭、团结、永安、新合、狮子、岷山各1个,新塘、城门各2个,港口、马回岭各3个,沙河4个,从业人员160余人。“文化大革命”发生后,联合诊所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从业人员大部分下放农村。
   医务所(室):1955年,县内厂矿、机关、学校自办保键室11个,1963年增至16个。1975年,县及驻县企事业单位自办医疗机构共25个,其中中央、省、地驻县单位13个,县属单位12个。此后,随着行政区的调整和事业的变迁,单位自办医疗机构时有增减。1985年,全县有企事业单位自办医务所(室)18个,其中省属单位6个、市属单位4个、县属单位8个,有些医疗力量较强的单位除完成自身医防、保健任务外,亦收治附近农村病员。
   此外,1958年8月,九江市民政局在境内黄老门公社中岭大队叶家老屋设立精神病收容所,有医疗用房600平方米,配备医生1人,设病床30张。1964年,迁至市郊白水湖地区,改名九江市精神病疗养院。
   医学教育机构医学:明弘治间,九江知府高友玑建,址设府治前左数步,分科培养中医药人才。嘉靖年间,知府冯曾增建学舍。后屡有兴废。
   九江民立生生医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县人张以初、文汝周创办,宗旨为“卫生济人”,教学内容以中医学为主、西医学为辅,试行中西医结合。
   但福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光绪二十八年,但福德医院开业后,随之开办但福德护士学校,招收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女青年,学制三年,半工(护理)半读。1938年12月停办。1946年复校,更名但福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制三年半。1951年8月,人民政府接收。
   生命活水医院护士学校:1922年9月开办,招收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未婚女青年,学制三年,半工半读,无规定的统编教材,学习非常吃力,不久停办。
   县卫生进修学校:1958年11月,成立县卫生学校,培训农村初级卫生人员,市、县合并后撤销。1975年5月,创办九江县赤脚医生轮训班,1976年8月至1977年9月一度改称县赤脚医生大学,1984年初改今名,以轮训赤脚医生和在职中西医药人员为主。与此同期,1978年10月始为地区卫校代培统分三年制护士专业及1980年8月始为省中医学院代办三年制中专函授各一班。1985年,有校舍面积342平方米,教职员工共9人。
   医药卫生团体九江中医师公会:1923年,九江城区便有中医联合会。1932年,九江中医公会有会员80余人。日军入侵时解散。1945年冬,恢复九江县中医师公会理事会,首任理事长吴家驹。1946年4月,改选理事会,高凌云为理事长,有会员51人。
   县卫生工作者协会:1951年底,成立九江县医药协会,有会员160人,吴肇祥任主任委员,陈济民任副主任委员。1952年,改称县医务工作者协会。1953年,更名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各区成立分会或小组。1957年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会员250人,修订协会章程,选举产生新的领导机构,县文教卫生局长张伯琴兼主任委员,吴肇祥、陈济民为副主任委员,并配备专职干部2人负责日常会务。1959年1月至1961年9月,一度并入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协会在团结和推动广大中西医药人员学习政治和业务,改造思想和改进医疗作风,宣传卫生防疫知识,按期报告法定传染病,开展访贤、采风,收集整理中医秘验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停止活动。
   县科普协会卫生学组:1956年8月,成立九江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内设卫生学组,有会员37人。1964年3月,县科普协会改为县科学技术协会,仍设卫生学组,1967年3月停止活动。
   中华医学会九江县分会:1980年11月,成立中华医学会九江县分会,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沈浩然任理事长,吴肇祥、朱幼卿、孔金保为副理事长,是为县科协团体会员单位,下设内儿、外妇、中医、护理、公共卫生、医院管理等学组,有会员42人。1983年,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吴肇祥任理事长,唐明涛、朱幼卿、张孟周为副理事长,有会员149人。1985年,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吴肇祥连任理事长,张孟周、李诗坚为副理事长,有会员167人。学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学术讲座、技术培训和医疗咨询服务,并发动会员撰写文章,召开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县内交流经验百余篇,编印<医学资料汇编>两辑,刊载论文和经验总结81篇。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