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0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群众文化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8
页码: 539-546
摘要: 机构场所民众教育馆:1932年,县民众教育馆内设艺术组,负责宣传“戡乱”,推行影音、戏剧等活动。1938年,日军入侵九江时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馆。1948年冬,因经济拮据,活动陷入停顿。1949年6月,随馆由九江军管会文教组接管。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县文化馆首遭冲击,1968年10月撤销,群众文化工作并入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配备工作人员8人,隶属县总工会。
关键词: 文化艺术 群众文化

内容

机构场所民众教育馆:1932年(民国21年),县民众教育馆内设艺术组,负责宣传“戡乱”,推行影音、戏剧等活动。1938年,日军入侵九江时停办。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馆。初因主持人不力,加之馆舍狭小,“工作少有表现”o1947年~1948年,扩充房舍设施,调整人事,全馆配备工作人员8人,设有图书阅览室、杂志室和儿童阅览室,按期张贴时事简报,编办巨幅壁报,编印《参考资料》和《儿童月刊》,改良打鼓说书,文化活动颇见成效,受到省、县政府嘉许。
  1948年冬,因经济拮据,活动陷入停顿。1949年6月,随馆由九江军管会文教组接管。
   文化馆(站):1950年2月,在第三区沙河街设立县沙河人民教育馆,配备工作人员2人,借用民房作馆舍,开办图书阅览室和娱乐室。1952年8月,改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增至4人,不断拓宽业务领域,诸如经常编贴文艺墙报、放映幻灯,创办沙河镇职工业余剧团,辅导农村业余文艺活动。1960年1月,鉴于市、县合并,改称沙河文化馆,下放当地人民公社管理;1961年9月市、县分治,复改为县文化馆,有工作人员6人,1965年增至12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县文化馆首遭冲击,1968年10月撤销,群众文化工作并入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0年8月,根据当时形势需要,成立县展览馆,定编20人,干部和讲解员各半,馆址设原县文化馆,展厅借用原沙河小学大办公室,同时兼管部分群文工作。
  1971年12月,撤销县展览馆,改建县文化工作站,内分文艺、美工、图书组;站址设原县革委会后院,图书阅览室设原展览馆办公处。建站初期,工作人员调动频繁,至1976年有固定职工16人。1977年8月,增设历史文物陈列室,内称文博组01978年5、10月,文博、图书组先后升格为县博物馆筹备处和图书馆,与文化站合署办公、“分灶吃饭”,1979年8月同迁新城大道新楼。1980年4月,县文化站复称县文化馆。1984年7月,博筹处改名陶渊明纪念馆。同年10月,分别配备文化馆、图书馆、陶馆领导人员,年底开始分馆办公。1985年末,县文化馆有工作人员17人,内分行政、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组,按照自身综合性、普及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组织和辅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业余文艺活动。
   基层文化站:1953年,为使群众文化活动网点逐步下伸,县文教科先后在一区新港、二区大桥、四区港口、五区新塘、六区马回岭建立基层文化站,每站配备工作人员1人,业务工作接受县文化馆指导。后因人、财、物力不足,1954年撤销大桥、港口、新塘文化站,1955年撤销新港文化站,1957年撤销马回岭文化站。
  1960年,提倡人民公社兴办文化实体,全县共建立公社、生产大队文化站125个.1962年调整时全部精简。1964年,在新港、港口、马回岭集镇重建社办公助文化站,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停办。
  1978年10月,根据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发展国民经济十年(1976~1985)规划纲要>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先在新塘进行组建公社文化站试点,然后成熟一批,发展一批。1980年,增办江洲、港口、马回岭公社文化站。1981年,江洲文化站发展成为文化中心站,是年10月该站刘庆忠评为全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出席省群文“双先”表彰大会;11~12月,《人民日报》、《江西日报》先后登载江洲公社创办文化中心站照片,次年文化部《群众文化》第7期报道刘庆忠自投资金办站事迹。1982。1983年,先后成立永安、城门、狮子和岷山公社文化站。1985年,又建成沙河、城子镇、长山、涌泉、新合、黄老门乡和县棉花原种场文化站。至此,全县共有乡(场)文化站15个(其中文化中心站1个),工作人员15人(其中国编4人、民办公助11人),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
   俱乐部:1952年,县工会在市区首创职工文化俱乐部,内设台球室、游艺室、书报阅览室。1955年5月,永安幸福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县内第一个农村俱乐部,翌年全县增加到27个。至1964年,县内各基层工会共建职工俱乐部91个,经常组织职工阅读书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被誉为“职工之家”。同年,农村俱乐部发展到127个,内聘故事员、歌曲教唱员、山歌手共579人,他们与农民夜校、业余剧团融为一体,利用农闲或节日开展图书阅览、科普讲座、歌曲演唱、文艺宣传等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俱乐部均改为“三结合”政治夜校。1979年,恢复职工俱乐部3个、农村俱乐部7个。1985年,县粮食局工会率先办起“职工之家”,至年底全县有“职工之家”42个、农村俱乐部8个。
   文化官:1982年,县财政拨款在新城大道动工修建县工人文化官,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84年10月竣工。配备工作人员8人,隶属县总工会。内设文艺厅、展览厅、图书阅览室、老干部活动室、旱冰场,每周开放48小时。1985年,评为市先进工人文化官。
   文艺创作九江,自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发轫以迄于清,文风绵绵,儒林、文苑人才辈出,经史、诗文代有名著。清代中、后期,尚涌现一批闺阁佳作。(详见表26-1~3)
   民国时期,不少县籍学人为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科学与文化,分别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著、译卓有建树,对诗文、书画、戏剧创作深有造诣。尤其是美籍乡贤蒋彝所著<哑行者丛书>,熔诗、书、画、文、史、印于一炉,独树一帜,对沟通中西文化发挥了桥梁作用。(详见表26-4)
   建国初期,各级党政非常重视文艺创作,经常动员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写画能力的在职干部、学校师生和城乡知识青年,利用业余时间,“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一些对文艺稍有爱好者,自觉围绕党的中心,各挥所长,创作不少诗歌、新民歌、小故事、小演唱和漫画、宣传画,分别登于街头村口黑板报、贴入夜校墙报栏,或转业余剧团、土广播站演、播。作品固多粗浅,然质朴真率,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泉水乡易家垅业余剧团编演的小戏曲《土地回老家》,还被《江西日报》选用。
   “大跃进”期间,一度布置级级成立写(创)作组,层层下达写(创)作指标,限期完成写(创)作任务。作法虽不可取,却从中显露出写画素质较好的“苗子”,1958年县文化馆直接联系农民作者40余人。60年代初,根据“调整”的精神,在群众创作运动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业余创作队伍,适当充实县文化馆的辅导力量,逐步提高文艺创作水平。1963年,全县有业余文艺作者80余人,其中农民作者50余人、骨干作者30余人,同时成立县文艺创作中心组,全年创作诗歌285首、小说7篇、散文11篇、演唱材料25篇,其中李耕散文诗《深山短笛六章》登上了《作品》。1964年,县文化馆创办内部文艺刊物,举办谷雨诗会,激发业余作者创作热情,全年创作各类文艺作品376篇,其中曹运厚新诗<山里来了文工队>为<解放日报>采用。1965年,县内业余创作活动渐趋活跃,全年创作各种文学、歌曲、美术作品共1200余篇(件),其中家史、村史20篇,革命故事30篇,戏曲、演唱材料130余篇。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10余篇,如黄素心故事《雷锋)放映之前>收入江西人民出版社同名故事集;港口知识青年魏朝卿新民歌<迸粮船>,刊入<解放日报>国庆文艺版;永安知识青年温源作词、娄启万配曲的<公社风光千般好>、<句句山歌唱给党>,在全省创作歌曲赛中获奖,前者入选<星火>杂志。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文艺内刊停办,辅导干部下放,有的业余作者被诬为“文艺黑线爪牙”,作品受到批判,业余创作园地一片凋零。1972年,县文化工作站各口业务人员,反复学习和领会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党的一贯文艺方针,排除“左”的路线干扰,以恢复重建业余文艺创作队伍为己任;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旗帜鲜明地拨乱反正,把被林彪、江青反党集团颠倒了的文艺路线再颠倒过来,使县内业余文艺创作重获生机。至1980年,全县共有业余作者160余人,内有骨干作者68人,其中文学、戏剧方面70余人,骨干29人;音乐(含词、曲)方面50余人,骨干20人;美术、书法、摄影方面40余人,骨干19人。1972—1978年,在省级报刊、电台、展览会发表或播、展出的文艺作品共30余篇(件),其中1974年,姚辉云抒情诗<白云寄深情>被《江西文艺>刊用,后汇入<江西三十年新诗选>;1976年,舒北龙木雕《葡萄丰收》入选省工艺美展;1977年,周吉潭、蒲玉生分别创作的诗表演<誓将遗愿化宏图>和舞蹈<颗颗珍珠寄深情>,参加省农垦系统“建场20周年”汇报演出获较高的评价,其中诗表演当即由省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79~1980年,共发表各类文艺作品50余篇(件),不少作品走出省门或在省内外受奖。如1979年,陈世旭小说<小镇上的将军>在北京<十月>发表,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潘治富民间故事<思贤桥>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北京文艺出版社、<长江旅游报>又转载;金旭照摄影晨牧>获省影艺术展优秀作品奖。1980年,李耕散文诗<生命的回音十一章>在<星火>发表,后获省人民政府建国35周年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赵志华小说<姐姐>被江苏《少年文艺>采用,获该刊优秀小说奖;梁宗祯行书<生命在于运动>入选南方八省、区和全国卫生美术、书法、摄影展,获省、区联展三等奖。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关心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下发后,县文化部门在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更加认真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和坚持“两为”服务方向,进一步调动专业干部和广大业余作者的积极性,使县内业余文艺创作日益繁荣。至1985年,全县有业余作者210人,先后在省及省以上发表(播、展)文艺作品138篇(件),其中文学、戏剧55篇,歌曲54篇,美术、书法、摄影29件,且少儿写作和影剧、美术、歌曲创作均有新的进展。1981和1982年,县造纸厂子弟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在上海少儿出版社《小朋友》上发表,头年吕冬勇的<大西瓜>和次年叶青的<我的好朋友——月亮>分获全国少儿征文奖和征文优秀作品奖,均为当年江西仅有的一名。1982年,柳波、刘庆忠等编写的小戏曲《争项圈》、《三追》分获地区业余文艺调演创作一、二等奖,先后在省文艺刊物发表;李谭初年画<婆媳好>、程世金水粉画<初春>同获省首届农民画展二等奖和被《江西日报》采用,其中《初春》入选全国农民画展后定为中国农民画出国展品;周良弼版画《捕鼠能手》获省科普美展一等奖。1984年,户庚成年画<藏猫猫>获省职工画展二等奖,继入全国职工画展;单信阳等合编电影剧本《浔阳楼》在《江西戏剧》发表,打破了县内此项创作纪录;蔡兆英小楷《白居易〈(琵琶行〉》获全省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优秀作品奖。1984~1985年,倪木生连续创作3个广播剧均在省级电台播出,其中《未出嫁的妈妈》获全国广播剧交流优秀节目奖。近几年,歌曲晋省率明显上升,其中邰绍周、肖鉴铮创作的《太阳花》,被收入《心声》增刊《中小学、幼儿园歌曲专辑》;刘显兴、谢成功创作的《当我把煤块填进灶膛》,获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建国35周年征歌奖。除此,谢成功等搜集整理九江民歌366首,入选《中国民歌集成·江西卷》(送审稿)76首,为民歌的继承与创新作出了较大努力;其中《隔山丢·新打脚车四步头》,获华东民歌会演作品一等奖,定为国家对外交流节目。肖鉴铮在国家与10多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评介、杂谈、随笔和故事共50余篇,对音乐理论研究与知识传播付出了艰辛。
   值得提及的是,建国以来,县人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著述和县籍在外作家、艺术家的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恕未列举。(详见表26-5~7)
   文艺演出县境民间文艺演出历史久远。唐宋时期,不仅灯彩盛行,且有戏曲演唱。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唐室后裔李玄禄从德安长山乡迁居德化南昌乡(即今涌泉乡李家榨),从而把祖传戏风带入境内。开初仅每年元宵期间以茶灯开路,挨村玩灯贺彩(唱茶歌小调的表演形式)。后于万历八年(1580年)建三角班,修戏台,逢年遇节登台演唱采茶戏。清末民初,李殿全等又组织戏班农闲外出演戏,农忙返家收种,人称“半年班子”。40年代,领班李腾应将演戏与教场结合,广泛活动于县内仙居畈、城门山、沙河、永安和本省彭泽、湖口、都昌、星子、德安、武宁、修水、瑞昌及邻省广济、蕲春、黄梅、宿松,声名远播。邻近戴山采茶戏班产生也较早,抗战期间丑角演员戴业丘和鼓板师傅戴德山等加入李家榨戏班同台演出,故有“戴山班子李家戏”之说,直至50年代两个戏班才分开。
   清末民初,“文词调儿”、“曲子”清唱亦甚流行。这期间,县属桑落、封郭乡屡遭水患,常有二三灾民(多属一家人)自带大筒二胡、扎板,流落街头巷尾、茶馆酒楼、村居民宅任人点唱,或受人邀请庆贺年节、婚嫁、寿诞唱堂会,唱的即“文词”或称“曲子”戏。民国初年,封郭艺人闵金保等将它搬上草台,分行表演,这便是60年代定名为文曲戏的开端。1933年(民国22年),其徒於全福为谋生计,举全家之力并吸收部分会唱文曲的灾民组建“难民班”(1936年7月封郭和桑落下伍分别划归鄂、皖管辖后,改称“江北班”),农闲巡回演出于九江、星子、彭泽、湖口、都昌、鄱阳之间,农忙演员回乡於教场。1937年,他应邀到张家洲费胡杨和三百洲(即今江洲乡洲头和柳洲)同教两个场,从此文曲戏渐在县内生根、开花。至解放前夕,江洲、永安、新塘、狮子、沙河、马回岭等地共有文曲戏班30余个。
   解放初期,群众性演出活动频繁。1949年6月后,城乡纷纷组织秧歌队、腰鼓队,文工队,运用歌咏、快板、相声、表演唱、锣鼓说唱、活报剧等形式,欢庆九江解放和新中国诞生。1950~1951年,为配合土改、镇反和抗美援朝运动,沙河镇、易家垅、李家榨等业余剧团还编演独幕话剧<圈套>和中小型戏曲《地主夺佃》、《土地回老家》、《送子参军》、《三女誇夫》等节目。到1952年,全县尚有职工、青年、妇女、学生等不同类型的文工队11个,队员384人;秧歌、腰鼓队20个,队员466人,经常利用工、课余时间,到集镇、农村宣传时事、政策,演唱材料大多由上级文化部门提供,全年共演出532场,观众4.37万人次。
  1953年,在改造旧戏班的同时,组建新型农村业余剧团44个,有演员1320人,逢年节或重大庆祝活动均就地公演,当年整理演出优秀传统剧目10余个,编演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文艺节目29个,观众5.5万余人次。1956和1957年春节期间,分别举办全县民间艺术和戏曲会演,促进农村业余剧团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1958年后,业余文艺演出活动时起时落。“大跃进”期间,从农村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普遍要求建立文艺宣传队伍,并于1960年国庆举行全市、县工农兵学商业余文艺大会演。因各行各业“大跃进”人力、时间紧张,农业连年遭灾经济困难,会演后大多数文宣队名存实亡。1962—1963年,大力贯彻调整“八字”方针,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和节约原则,使业余剧团逐渐巩固和发展。1964年,全县农村有业余剧团122个,其中采茶剧团77个、文曲剧团15个、黄梅剧团23个、汉剧团7个;有演员2626人,其中女325人;为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并于11月份举行部分业余剧团现代戏调演;全年演出480场,观众15万余人次。1965年,农村业余剧团增至127个,全年演出1390场,观众达52.4万人次。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优秀传统剧目被禁演,古装行头悉焚毁,业余剧团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后称业余文艺宣传队)所取代。至1971年,全县社队、厂、校业余文宣队发展到150个,有队员3300余人。为庆祝建党50周年,从6月25日至7月10日,先分5个片区会演评出17个代表队,然后集中举行全县革命文艺会演,参加演出和观摩队员共1465人,演出节目353个。因队员排练、演出照常记工,社员负担过重,至年底十之七八文宣队自动消失了。
  1972年起,县文化站总结推广江洲业余黄梅剧团以农养艺的经验,着重辅佐永安、港口、新港、大桥、周岭、新合、狮子、新洲、赛城湖和永安幸福、城门白鹤等社、场、队文宣队因地制宜,分别走农艺、渔艺、工艺、林艺结合的道路。后因编导人员中下放干部收编、演员中下乡知识青年回城或经济仍不能自给,两三年间社、场文宣队撤销过半。
  1975年冬,为配合路线教育,各地再次掀起办文宣队热潮。据年末统计,全县有各类业余文宣队300个,其中社、场办6个,生产大队办84个,生产队办125个,中小学校办85个,但大都属于运动式的,“工作组一走就没有”。1976年,全县业余文宣队减少到42个,其中农村26个,学校16个。
  1978年后,恢复或重建业余剧团。1981年,全县农村有业余剧团56个,演员1680人,然而随着影视事业的发展,业余文艺演出渐次退出思想文化阵地。至1985年,全县仅有业余剧团8个,演员298人;其中厂办文工团1个,演员38人。但在十余年中,县文化部门为普及与提高业余文艺演出做了大量工作,如1972~1977年,在重大节日(元旦、春节、国庆)与纪念日(延座<讲话>发表40周年和“南昌”、“秋收”起义两个50周年),先后举行全县业余文艺会演2次、调演3次;1974~1982年,组织业余文艺团、队参加地区农村片区会演和全区调演各1次,农垦系统汇报演出和红小兵会演各1次;1982年10月初,为学习宣传“十二大”,组织县专业剧团和狮子、县中、镇中、一小等业余团、队,联合举行专题文艺晚会;1984年9月底,又特邀省著名歌唱家马存岚和地区著名民歌手徐嘉琪及省歌舞团乐手,与县业余文艺爱好者同台举行庆祝建国35周年文艺晚会等等。通过各种演出活动,培养了大批业余文艺骨干,挖掘了不少优秀传统剧目和创作了大量现代文艺节目,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团结教育人民一心一意搞“四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洲业余黄梅剧团堪称县内农村艺苑一奇葩。该团组建于1958年10月,次冬即创办园林场,始终坚持场团合一、亦农亦艺。自1960年以来,不仅实现了钱、粮、棉、油、肉、菜、柴自给,还向国家提供商品粮食80多万斤、皮棉20多万斤、油脂14.5万斤、生猪350头、瓜果465万斤、各种林果树苗23.5万株;先后培养演员7代,演出大型传统剧目60余个、大型现代戏36个、中小型节目350余个,为各条战线和专业文艺团体输送文艺骨干近百人;剧团被评为省、地、县先进集体40余次,演员获省、地、县调、会演表演奖115人次。1981年,该团评为全省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团长张立刚评为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分别出席了全省、全国表彰大会。1982年11月,参加地区农村业余文艺调演献演<争项圈>等3个小戏曲均获演出奖,参与演出9名演员全获优秀演员奖。1985年,全团拥有房屋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14万余元;有演职员35人,演出剧目78个;全年农、林、工、艺收入共7万余元,人均纯收入800元以上。
   图片展览建国后,县文化馆、站除在文化活动室开辟图片张贴栏或临街绘制墙头宣传画外,常协同有关党政部门或自行举办多种形式展览,按内容大体可分三个方面。中心宣传展:根据党的工作中心或某种政治形势需要进行。50年代,先后举办“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贯彻婚姻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反对美帝细菌战”、“人民公社好”等展览,参观的干部、工人、农民和中小学师生共8.75万人次。1963~1965年,举办“社会主义教育”流动展览,展出17场,观众共6.8万余人次。1969年10月,组成临时展览小组,针对“珍宝岛事件”,筹办“战备教育”展览;1970年春,又举办“一打三反”展览。同年秋,县展览馆设立阶级教育陈列馆,制作日本侵略军在九江县暴行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地主阶级压榨与匪霸横行等4组泥塑,用以教育人民群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展期一年,先后接待观众5.78万人次。1972~1973年,县文化工作站还陆续举办“五·七指示成果”、“知识青年谭冬幼先进事迹”、“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和九江县“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展览。
   重大纪念展:配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开展。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在市、县庆祝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下,各条战线通力合作,举办“九江市县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图片与实物展览。1971年建党50周年时,举办“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活动”图片巡回展。1977年,为纪念“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两个50周年,举办历史图片与书画创作结合展。198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60周年,举办“中共党史”图片展。1982年,为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4周年,大力组织农民画创作,举办“农村新貌”展,并选送省、地展出5幅,有两幅获省展二等奖,<江西日报>为此发表了评论。
   专业训练展:1974~1985年,为了不断提高业余作者创作水平,先后举办“全县儿童画展”、“全县中、小学生书法展”、“全县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和“九江县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共10余次,并从中遴选优秀作品向上推荐。
   管理辅导建国后,县内群众文化活动历来受县文化行政部门和当地区、乡(公社、镇、场)党政部门双重领导;在业务上接受县文化馆(站)的指导与辅导,并受文化行政部门的委托,寓管理与辅导之中。
   文化市场日常管理,主要是对业余剧团(文宣队)和盲艺人演、说的剧目和书目进行审查,发现淫秽荒诞或封建迷信的内容立即予以取缔;如需出乡、出县,必须事先签发演出证,注明时间、地点和剧、书目。对外地来县演出的文艺团体和个人,同样实行剧、书目登记和审查。除此,1957年4月,县人委曾下文,对业余剧团中存在高薪聘师学艺和脱离生产排练、演出等现象进行教育和纠正。1963年7月,县文教局抽调干部、教师20人,组成4个工作组,整顿农村业余剧团。1964年9月,县文化馆在调查整顿的基础上,举办盲人故事员培训班。1984年起,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对录象片放映实施审查手续。
   业务辅导,除不定期印发政治、业务学习资料和故事脚本、演唱材料以及开辟业余创作园地等间接形式外,还采取找上门,同业余作者和演员面对面地商榷修改作品,手把手教练唱、念、做、打;带出去,分口偕同作者或剧团骨干外出采访、采风,参观、观摩,学习取经;请进来,参加综合性文艺座谈会、各口专业性培训班或作品会念、故事会讲会,从而使各类业余文艺人员长进较快。如70年代中、后期,下乡知识青年、业余故事员高原、韩方浩经过反复锤炼,分别获得九江地区故事会讲第一名。据不完全统计,1952~1985年,县文化部门先后举办各种类型的业余文艺培训班(不含少年儿童假期书画补习班)共34期,参训1127人次。
   [=此处为表格(1952~1985年业余文艺骨干培训概况)=][=此处为表格=]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九江县文化馆
相关机构
九江县俱乐部
相关机构
九江县文化官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