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大战事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01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重大战事纪略
分类号: E81
页数: 10
页码: 399-408
摘要: 孙刘柴桑结盟抗曹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亲率水、步兵20余万(号称80万),将自江陵(今湖北江陵县)顺江东下,试图灭吴。时吴主孙权拥兵柴桑(今江西九江县境内),大将周瑜操练水军于番阳(今鄱阳湖水域)。权急召瑜还,并会诸将于柴桑城,共商御敌大计。长史张昭等怯操主降。谋士鲁肃审时度势,力主联刘抗曹,此前尚受命约来刘备特使诸葛亮。瑜附肃议,极陈操用兵之弊,且愿领兵战而胜之。权遂拔刀斫案,结成孙刘联盟。旋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东吴大军与刘备联军5万,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创造了寡敌众、弱胜强的兵争范例,为魏、蜀、吴鼎足之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军事战略 军事纪略

内容

第一节汉晋南唐时期
  孙刘柴桑结盟抗曹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亲率水、步兵20余万(号称80万),将自江陵(今湖北江陵县)顺江东下,试图灭吴。时吴主孙权拥兵柴桑(今江西九江县境内),大将周瑜操练水军于番阳(今鄱阳湖水域)。权急召瑜还,并会诸将于柴桑城,共商御敌大计。长史张昭等怯操主降。谋士鲁肃审时度势,力主联刘抗曹,此前尚受命约来刘备特使诸葛亮。瑜附肃议,极陈操用兵之弊,且愿领兵战而胜之。权遂拔刀斫案,结成孙刘联盟。旋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东吴大军与刘备联军5万,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创造了寡敌众、弱胜强的兵争范例,为魏、蜀、吴鼎足之势奠定了基础。
  温陶寻阳联军平叛东晋成和三年(328年)二月,历阳内史苏峻与豫州刺史祖约叛军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劫持幼帝,焚掠官室。当朝辅政庾亮逃奔寻阳(今九江市、县交界鹤问寨),求救江州刺史温峤。峤以荆州刺史陶侃位重兵强,推之为盟主,邀侃同赴国难。侃因向为亮所忌,且不在顾命之列,拒绝出兵。峤历数国耻家仇(侃子瞻为苏峻所害),固请再三,侃妻龚氏亦力谏。侃遂捐弃前嫌,戎服登舟,兼程而进,五月与峤会师寻阳,连兵4万,进击建康。次年二月,攻破石头城,救出晋成帝,乱始平。
  胡则拒宋守江州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宋兵攻人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后主李煜降,江南各城守相继归顺,独江州(今江西九江)拒命。宋将曹翰乃以重兵围城。刺史谢彦实欲以城降,指挥使胡则(一作胡德)与牙将宋德明即杀彦实,据城固守。州城险固,久攻不克,翰兵死伤甚众。次年五月,有人密报城内军事部署,翰乘虚而入。城破,胡则卧病拒缚,被翰腰斩,德明亦遭杀害。随之翰兵屠城,死者数万人,所掠金帛数以亿万计。
   第二节宋元明清时期
  岳飞首次进军江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间,游寇李成占据江淮六七个州郡,连兵数万,有席卷东南之意。十月初,遣部将马进围攻江州(今江西九江),官兵多次救援,均被击败。岁末,宋廷遂命张俊为江淮招讨使,通泰镇抚使岳飞等“权听张俊节制,以讨李成”。
  绍兴元年(1131年)正月初十,飞接到赴饶州(今江西波阳)集结命令,立即从江阴军(今县属江苏)出发,并将家属从宜兴徙居徽州(今安徽歙县),派张宪留守。二月,飞军次饶州,得悉江州失陷,俊军已开赴洪州(今江西南昌)。其时,马进亦连营于赣江西岸西山,屡次讨战,俊整月坚壁不出。
  三月初,飞抵洪州,力谏主动出击,并自请为先锋,从赣江上游生米渡泅渡迂回敌后。双方会战西山玉隆观前,飞率铁骑“潜出贼右,突其阵”,进败退筠州(今江西高安),官军紧追不舍。进背筠河列阵15里,俊令诸将分兵进击,飞以红罗作帜,上刺白色“岳”字,亲率200骑诱敌深入,官军两面夹攻,进军“死者数万,俘八千”。进率残部北逃,企图与成会合。飞率将士连夜衔枚急行军,抢在进军之前设伏朱家山(今永修县境内),进至迎头痛击,“杀获步兵五千人,斩其将赵万等”,进仅剩10余骑仓皇逃命。
  成闻进败,亲提大军增援,不期半道相遇。成留进守江州,自依险设伏于奉新楼子庄(今属永修县),以待官军。俊遣步兵从间道直趋山顶,杀伏夺隘,成军大溃。官军遂分两路,俊往东北收复江州,飞往西北追击李成。成逃至武宁县界,适逢修水暴涨,未及渡河飞军即追至,成慌忙收集残卒由瑞昌渡江逃往蕲州(今湖北蕲春)。飞改道东进,月底到达江州,与俊会师。
  朱陈大战鄱阳湖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陈友谅失去江州逃回武昌后,朱元璋又连克南康、建昌、蕲州、黄州、广济等地,并陆续占领几乎江西全境,连陈汉政权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亦以龙兴(今江西南昌)降。友谅不甘心失败,便在武昌大造战船,大练水军,誓同元璋决一雌雄。
  二十三年四月,友谅率领水陆大军60万、战船5000艘,人船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并携百官、家属倾巢进攻洪都府(即龙兴改)。守将为元璋侄朱文正和左军元帅邓愈、赵得胜等,陈军虽围攻3月未克,但城内弹尽粮绝,危在旦夕。文正速遣部将张子明夜越水关,乘小舟兼程9日,告急应天(今江苏南京)。
   七月中,元璋亲率舟师20万人赶至湖口。十九日,友谅撤洪都围,遣水师入鄱阳湖截击,两军相持于康郎山下。初战,朱军以小舟迎击陈军巨舰,仰攻不利,且元璋指挥船搁浅,险被友谅部将张定边生擒,幸有常遇春箭射定边获免,因之朱军士气低落,失败似成定局。二十二日午后,东北风骤起,元璋用部将郭兴计,以轻舟放满芦苇和火药,纵火深入陈舰之中,烧毁友谅战舰数百艘,其弟友仁、友贵及平章陈普略等皆焚死;朱军乘势进攻,陈军被杀溺死十数万人,十里之内湖水尽赤。二十三至二十四日,友谅又连续败北,遂敛舟自守,不敢再战。
  八月八日,朱军移屯南湖嘴,沿江南岸列砦栅,布战舰,置火舟、火筏于中流,断绝友谅补给线。二十七日,陈军粮尽,欲沿江下流从泾江遁走,元璋命诸军追击,友谅被流矢穿左眼及颅而死,其子善儿被俘,平章陈荣以余众10万降。是夜,唯有部将张定边用小舟载友谅尸及其子陈理,乘乱隙奔还武昌。
  袁左乱军掠九江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从武昌发兵,顺江直下南京,讨伐阉党马士英。二十七日,军次九江,良玉病重,邀总督袁继贤合兵同往,继贤拒之。四月四日,袁部标将郝效忠勾连左营部分官兵作乱,焚掠九江一空而去,沿江所过州县皆成赤土,屠剽之惨,甚于流寇。良玉倚舰望见城内烟火,愤然气绝身亡。其子梦庚后率部降清。
  太平军九江保卫战清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二十六日,西征太平军再次攻占九江,留殿右八指挥林启荣驻守。他以九江城为据点,以江北小池口和江南梅家洲为犄角,并与湖口石钟山互相呼应,分兵固守。同年九月至次年十月,先后击败清军贵州勇、都昌练勇、袁州勇、九江镇兵和章江战舰等多次进攻。
  四年十一月,清湘军首领曾国藩与湖北总督杨霈趁西征两湖的太平军失利,率部2万余人分三路直扑九江。提督塔齐布领湘军陆师12000人扎营城南,曾国藩指挥湘军水师5000人驻江北二套口,杨霈统兵万余驻湖北武穴,并先后增调罗泽南、胡林翼等陆师配合塔军分屯城东、西门外,形成对九江包围之势。太平天国亦作出相应的部署,命罗大纲部从饶州(今江西波阳)、胡以晃部从庐州(今安徽合肥)驰援九江,并派翼王石达开主持江西战事,坐镇湖口指挥。十二月上、中旬,湘军为了扫除外围障碍,先集中水师主力和部分陆军分两路向湖口及梅家洲发起进攻。十八日,太平军有意敞开湖口水卡,诱敌深入,湘军水师先锋萧捷三急率精悍兵勇2000人,乘轻捷舢板120余艘,冲入姑塘。太平军又神速恢复水卡,迫使湘军精锐锁于湖内,一些“长龙”、“快蟹”等大型战船和辎重船隔于江外。二十一日,林启荣乘其湖外水师败退待援之际,会同小池口罗大纲偷袭湘军官牌夹水营。是夜,他们、率轻舟30余艘,装载干柴、膏油、硝磺,从上游点燃飞速下驶,烧毁湘军战船数十艘,并缴获其指挥舰及全部文书档案,俘杀管驾刘成槐、李子成,监印潘兆金,文生葛荣册,把总李见升、李选众等。曾国藩因换船易座得脱,但“辎重丧失,不复成军”,羞恨交加,企图投水自杀未遂,逃往南昌。
  五年正月,太平军复占领武汉,胡林翼、罗泽南部先后撤围赴援。七月十八日,塔齐布率部偷袭梅家洲太平军反被围歼,只身回营,恼恨至极,呕血而死。二十三日,萧捷三从内湖青山下攻石钟山,中砲穿腹死。十二月,周凤山奉命率塔军残部援瑞州。至是,九江无清兵。
  六年秋,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大部兵力回防天京,九江防御相对减弱,因之清军乘隙卷土重来。十二月,李续宾、杨岳斌率湘军水、陆师15000人进逼九江城北江面,胡林翼领兵进驻湖北广济、黄梅。为了迎击来犯之敌,林启荣重新编伍,每60人为一队,其中20人掌火器,20人放排炮,20人放火炮,轮番反击。
  七年正月,李续宾督师向城内发起猛攻,破城西木栅。但太平军在重炮掩护下,火器、石块、砖头齐发,战斗持续6天6夜,打退湘军多次进攻,林启荣因功被破格提升为忠贞侯。李续宾强攻未逞,便迫使军佚、民佚挖长濠。二至六月,自城西官牌夹经城南绕至城东白水湖,挖濠沟长30余里、深2丈、宽3.5丈,妄图将太平军困死在城内。不久,江北黄梅腊山、江南湖口先后失守,驻小池口太平军被迫撤出与九江合营。九月九日,梅家洲失陷,使钳制在鄱阳湖内长达3年多的湘军水师复出。与此同时,李续宾又在八里湖设炮台,在白水湖岸立营、船载炮,以切断太平军从水路西上、东下突围的去路。然而,林启荣仍率领军民一面英勇奋战,一面在城内种麦自给,坚守孤城。
  八年初,李续宾欲掘地道破城墙,屡为石阻。后得邑庠生洪炳奎手录《浔阳蹠醢》二篇,指出“九江地形如龟,四面多石,坚不可破”,唯“东门一带如腹胁,可通土道”,乃从二月下旬开始,于东北城外潜挖40余天,果得城基两处,两次爆破,先后炸塌城墙1丈多宽和10余丈宽。太平军均及时用火器阻击清军突进,用石块堵住缺口,并挖土壕新筑子城,加强防御。李续宾又生毒计,采取地面、地下联动,以分散太平军的兵力。四月初七日,地道再次挖到城基,半夜时分,突然一声巨响,“山岳震撼,砖石飞腾”,东南城角被炸塌103丈,清军蜂拥而入。林启荣身先土卒,筑成一道道人墙,与清军展开肉搏,尸首填平子城壕,血水流满沟壑,终因寡不敌众,太平军17000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辛亥九江新军易帜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爆发后,九江革命党人蒋群、林森、吴铁城、罗大俭、刘世钧等立即秘密举行会议,决定分头策动新军,团结各进步团体,准备起义。经过着力宣传、联络,新军第五十三标第一、二营管带范福增、黄焕章,炮台司令徐世法等均表示赞成革命,迫使标统马毓宝不得不接受官兵意愿而逐步转向革命营垒。后又联合五十五标第一、二营管带范绍先、何振达,共商反戈大事。起义于九月初二日举行。当晚10时,新军控制的金鸡坡炮台连发号炮3响,起义各部迅即举火响应。起义者手执白旗、袖缠“同心协力”白布为记,一齐冲向道府,焚毁道署衙门。清巡警和防军纷纷投降,九江道尹保恒慌忙溜进租界登船逃往上海,知府璞良、提法使张检等仓皇逃窜,起义军兵不血刃,迅速占领九江城。次日.成立中华民国九江军政分府(亦称驻浔军政分府),公推马毓宝为都督,蒋群任参谋总长,罗大俭任政务部长,并布告民众,通电全国,宣告九江独立。
   第三节民国时期
  北伐军攻克九江1926年(民国15年)11月3日,北伐军(即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攻占马回岭后继续北进。当晚在沙河柳林与北洋军第九混成旅遭遇,4日上午歼其一部,残部沿南浔铁路向赛湖方向溃退。午后,独立第二师分兵两路,第二、三旅沿铁路进至赛湖桥,遭北洋军火力封锁阻于南岸。第一旅沿九沙公路经西林寺至十里铺,先以一个连的奋勇队经女儿街占领甘棠公园,用火力摧毁北洋军预伏在大校场眠华山(今南湖宾馆后山)一个炮兵连和南伟烈大学(今市第二中学)校内一个排后,沿甘棠湖堤冲进市区。傍晚,第一旅大部由新坝(今庐山路)突入市区,在兴中纱厂(今市国棉一厂)尚未逃跑的北洋军2000余人被包围缴械。至此,赛湖北岸的北洋守军不战自溃,纷纷向官牌夹逃命。5日,独立第二师全歼沙河至官牌夹一线残留的北洋军,光复九江城。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马回岭起义1927年7月下旬,聂荣臻奉周恩来之命来到马回岭地区,会同李硕勋、张云逸、周±第等运动张发奎属下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参加起义。8月1日下午,从南昌发来一列火车,这是预先约定的信号,知道省城已经发难。聂荣臻当即下令将辎重先装车运走,随之率领第七十三团、七十五团和七十四团的一个侦察连,以打野外为名,沿着南浔线向德安集结。当队伍正在行进时,张发奎率卫队从九江乘火车追至,企图阻止部队行动。聂荣臻示意鸣枪告警,张发奎仓皇跳车而逃,卫队被俘至德安释放。起义队伍继续南进,次日与南昌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赣北红军游击队的创建与反“围剿”1927年9月,中共九江县委为了贯彻中共“八·七”紧急会议精神和省委秋暴计划,以营救被捕同志为诱发因素,决定在星子举行武装暴动。县委书记林修杰一面同星子县党组织负责人卢英瑰、干剑、黄石子等取得联系,一面指派徐上达、沈建华、占支学等以九江县马楚区赤卫队为基本力量组训暴动先锋队。10月3日晚,暴动先锋队30余人,携带长枪7支、短枪1支和部分土枪、梭标,来到星子下阮家牌,与参加接应的农民梭标队300多人汇合。4日凌晨,徐上达率领暴动队砸开县城小西门,直奔监狱,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20余人,再冲向县衙。县长赵贺闻讯,早从南门口乘船逃往九江报警。暴动队因武器过少,只占领县城半日便撤出,星子农民梭标队各自还家。九江赤卫队员在林修杰的率领下,回马楚沈家港休整两天,旋即开赴岷山小阳铺,与在当地秘密活动的中共党员辛忠荩、欧阳学端、陈鉴良等结合,然后登上金盆寺,开辟革命根据地。
  11月初,林修杰在金盆寺主持召开九、德、瑞、星四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决定以岷山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游击区,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经过一个多月的筹措,扩充了队伍,搜集了部分武器,并于12月26日正式成立赣北游击队。
  联席会议的第二天,九江县的邬振亚、德安县的刘修竹与瑞昌县的土豪劣绅纠集地主武装千余人,围攻金盆寺。游击队据险构筑简要工事,居高临下,击退三县土劣数次进攻,毙其10余人、伤数十人,但也自损土枪IO支。次日晨,邬、刘重新组织反攻,当登上山顶不见人影,便纵火烧毁金盆寺。而游击队员已于深夜安全转移到德安彭山、陈山一带,取得首次反“围剿”胜利。
  1928年3月,邬振亚、刘修竹又纠集九江马回岭、黄老门和德安夏家铺、黄蛹等地靖卫团数百人,配合国民政府军一个营,分四路围攻岷山。赣北游击队把主力埋伏在秦山北侧黄家岭,集中兵力歼其一路,并用赤卫队员防守附近几个山头,牵制他路。战斗打响后,正面游击队员边打边退,将靖卫团一部诱人“口袋”后,突然发起猛烈冲击,毙伤其7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手枪1支、子弹5000发,余部见势慌忙撤退,从而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
  同年6月,国民政府军第三十六旅两个连,加上黄老门、马回岭等地靖卫团共千余人,向岷山发动第三次“围剿”。赣北红军游击大队为避敌锋芒,转移彭山。第三十六旅和靖卫团于岷山扑空后,分三路向彭山包抄。游击队员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当对方先头部队接近阵地便主动反击,一举歼灭数十人,残部纷纷向尖峰、簸箕峰方向逃窜。但游击大队长张源健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1929年4-5月,国民政府军第七师第二十旅一部和夏家铺、秦洞等地靖卫团对岷山进行第四次“围剿”,又被红军游击大队长沈逸民率部粉碎。同年9月,国民政府军再次派遣第十八师五十二旅一O三团和五十四旅两个营共2000余兵力,在靖卫团的配合下,向岷山发起第五次“围剿”。红军游击大队充分运用有利地形和“避实击虚”战术,顽强战斗,打退他们无数次进攻,但牺牲队员数以百计,丧失大批武器,人民财产也遭到空前洗劫,为保卫根据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赤湖游击队的诞生与战斗1929年11月17日晚,在中共港口区委徐上达、汪仲屏等率领下,近百名赤卫队员手持梭标、大刀、棍棒,集中白虎寺举行暴动,兵分五路,分别捕杀了恶霸豪绅简相柏、何绍熙、何克平、张细海、徐巨轩等五人,并抄没其家财分给贫苦农民。俟后,根据省委的指示,以暴动队伍为基础,组建赤湖游击队,开辟赤湖革命根据地,使之与县境岷山和江北鄂东南根据地连成一片。他们经常出奇制胜,不断武装壮大自己。
  同月20日左右,中共港口区委为了解决赤湖根据地人民缺盐困难,派出两名游击队员化装成商人,到湖北广济买了10包盐。当船行至瑞昌码头,便被缉私局“查获”,连人带盐一起扣押,勒索赎金。区委决定用武力对付经济封锁。为了不惊动瑞昌县城和江北武穴的国民政府军,汪仲屏率领队员30余人,于深夜悄悄地来到码头镇,以交赎金为名叫开缉私局的门,冲进各个房间,把那些毫无戒备的武装人员打得措手不及。这次袭击不仅救出被押同志,夺回食盐,还缴获长枪8支、短枪1支、子弹千余发。
  1930年春节前的一天凌晨,汪仲屏率领游击队员和赤卫队员共50余人,包围白涉渡“垦荒局”。经过一个小时的较量,缴获长枪8支、子弹2000余发,处决两名顽固分子,瓦解了盯哨赤湖根据地的一个暗堡。
  1930年4月上旬,为了配合红军主力攻打瑞昌,赤湖游击队奉命将瑞昌至九江电话线割断。攻城后的第二天,一队国民政府军出城查接电线,因安城桥被山洪冲垮,只好乘渡船过港。当他们来到冯家大屋对面山岗,发现村内有户人家插着红旗(家有病人,用红旗驱邪),以为驻有红军,吓得往回跑,途中抢劫了一家肉店,便贪婪地躲在桥东一村庄做午餐。游击队侦知后,迅即组织追击,查线兵慌忙夺船逃生,人多拥挤将船压沉,除少数会泳外全部淹死,队员们从水中捞起30多支枪和许多子弹。
  红十七师戴家山伏击战1934年春,萧克率领红十七师从湘鄂赣边区挺进赣北岷山根据地,以牵制国民政府军,控制南浔铁路。某日,红十七师前卫部队进至戴家山口北侧朱彭村,与国民政府军暂编第四旅张连三部遭遇。红军趁其情况不明,即以先头部队部分兵力佯攻,把后续部队就地隐蔽在小门坦两边山梁。国民政府军见红军人数不多,即发起猛攻,红军且战且退。当张连三部追至小门坦伏击圈,红十七师便用猛烈的火力把他们压制在长约2-3华里、宽约600。700米的山冲里,并逐渐缩小包围圈。有的负隅顽抗,竟点火烧山,亦无济于事。经过激烈的扫射和冲杀,毙伤该部400余人、俘60余人,缴获步枪300余支、手枪6支、轻重机枪2挺、六O炮1门、子弹10余箱,残部突围逃往瑞昌县城。
  日军入侵九江1938年7月上旬湖口失陷后,日本侵略军分两路向九江包抄。22日晚,日军波田支队趁阴雨天暗,分乘军舰数艘、汽艇数十只,驶往鄱阳湖中鞋山。23日凌晨,日军向牛头山方向国民政府守军阵地佯攻,而其主力先头部队则乘守军不备,于姑塘以北4公里的钟家大湾偷渡登陆。拂晓后,日军后续部队在飞机和舰艇火力的掩护下,向守军预十一师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迅速占领江家村、尹家湖地区。上午9时,驻守株桥和普泉山一带的第十五师和一二八师受到敌机和炮火的突击,阵地亦丢失。同时,中路日军突破预十一师前沿,攻占马祖山,进至塔岭山;左路日军击溃增援预十一师和第七十军第十九师后,又占领谷山、吴障岭地区。于是,预十一师撤至星子休整,由第四军向北推进,占领赵家山至十里铺地区.以策应城区第八军作战。
  24日午后,国民政府军开始反攻,虽然夺回一些阵地,但进展不大。由于日军海、陆、空火力齐发,守军逐渐溃退025日中午,日军已突破守军第三师王家垴阵地,继续向十里铺、妙智铺一线进击,晚间进至螺丝山西侧,切断九沙公路,形成对城区包围之势。
  25日拂晓,日军用飞机和军舰向城区及沿江一带实行火力突击,施放烟幕。正午,另一路日军-O六师团一一一和一三六联队在飞机的掩护下,由长江进至金鸡坡附近强行登陆,然后包抄八里坡,使第八军腹背受击。是夜,日军冲入城内,但遭到国民政府军第九师、一八七师的顽强阻击,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战斗持续到次日下午7时半.九江才被日军完全占领。
  抗日战争中的沙河战役日军占领九江城区后,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即调集3个集团军约20个师计20余万兵力,布防在沙河及其东、西、南约465平方公里区域内,阻敌西犯南侵。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负责指挥南浔铁路东、南地区作战,并设立三道防线:以庐山北麓蛇头岭至莲花洞为第一道,岷山至沙河、赛阳为第二道,德安乌石门至青山垴为第三道。为了固守第二道防线,调第九集团军吴奇伟所属第四军第五十九、九十师扼守大尖山、黄土勘和沙河至毛家桥铁路西侧,第六十四军第一五五、一八七师扼守大麦岭、胡萝卜尖和毛家桥以东地区,第八军第三师扼守十里山、钻林山一线,第六十六军控制马回岭一线,第九预备师担任集团军的预备队。另调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所属第九十二军第九十五师和第二十一师一部扼守九瑞边界仙女池、鲤鱼山和狮子煤山、株岭及德安五台山一带。
   战役开始,日军-O六师团一部、市川联队和两个伪保安团,在炮兵配合下突破蛇头岭防线后,沿九沙公路和八里湖水路向沙河包抄。7月30日,日军击退东林头、黄家嘴等地守军警戒分队,迅速占领沙河、冷水堰、大麦岭一线。
  31日,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崩岸李、曹家垅至赛阳一线中国守军第四、六十四军所部发起全面进攻,遭到爱国官兵坚决抗击,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双方伤亡惨重。
  8月2日,薛岳将第一五五师编为第十五军团预备队,命第七十军第十九师接防赛阳至金官桥一线。该师将原主力阵地一部改为前沿阵地,两侧高地配置密集交叉火力网,阵地仅留警备部队。次日清晨,守军主力趁日军飞机、大炮轰击延伸之际,从待备所迅速隐蔽进入前沿阵地,以迫击炮、重机枪和手榴弹压制日步兵数十次冲锋,保持对峙。
  4~5日,日军又出动3000余人,分别向大尖山、牛头山和老虎山、南昌铺、孔家祠堂一带大举进攻,守军第四、八、六十四军各部将士英勇反击,毙敌2000余人。
  6日晨,日军-O六师团倾巢而出,再次向金官桥和鸡窝岭等地猛攻,第十九师在友军配合下奋起抵抗。激战两昼夜,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日军伤亡1200余人,第一一三联队长田中贞造被击毙,守军两连官兵亦全部殉难。
  日军从中央防线突破未逞,主攻方向转向倪家河西北高地,同第八军第三师反复争夺4次。在日军施放毒气情况下,守军仍坚守阵地,毙敌第一四五联队全部及大队长3人,自我伤亡连排长以上军官54人、士兵1163人。
   日军在南浔线正面遭到重创后,速调波田支队、第二十师团第七十七骑兵联队和一个保安团,从九瑞边界寻找突破口。10日晨,波田支队在4架飞机和8艘炮舰掩护下,于永安大树下强行登陆,然后分兵向平顶山和望夫山进犯,遭到守军第三集团军第五十二军的奋勇阻击。激战至晚,望夫山、平顶山失守,次日拂晓,在援军配合下收复两山,如此拉锯持续10余天。
  24日,瑞昌县城弃守。日军第九师团第七、十九、三十五联队旋进攻九瑞交界岷山,形成对南浔线夹击之势。25日,中国守军调整部署,第九十二军第九十五、二十一师奉命驻瑞昌县城西南和东北,第三十集团军王陵基所部第七十二、七十八军共3个师、1个旅调至岷山防守。其新编第十三师扼守仙女池、鲤鱼山、螺丝旋至簸箕峰、团山一线,新十四师扼守朗山、煤山至石门山、沈家垴一线;新十五师和十六师一个旅编为集团军预备队,分别配置在高岭山、陈家垅和东边村、岷山大屋。
  27日,日军出动10余架飞机向笔架山、鲤鱼山轮番轰炸,步兵随即冲锋,轻取新十三师前沿阵地,尔后向簸箕峰、团山、螺丝旋突击,两天后进至东边村、岷山大屋和天师凹一带。王陵基所属这些四川“双枪兵”(钢枪和大烟枪),面对日军狂轰滥炸束手无策,纷纷溃退。薛岳立即调驻德安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五十八师增援,分别向缪家村及东西两侧笔架山、尖帽坎、张家山之敌反击,五十八师另一部则进至和尚凹、陈家山、株岭西侧截击敌军。
  31日,新十三、十六师经过整顿,开始向正面日军反击,不久收复团山、牛筋山。新十五师向余家山、天师凹和新塘等地之敌反击失利。守卫螺丝旋至石门山一带的新十四师,遭到来自沙河和永安两股日军夹击,节节败退。
   日军主力突破岷山正面防线后,沿笔架尖南插,迅速占领袁家山、童子岭,并经和尚垴向马回岭迂回,企图切断沙河守军退路。由此第九集团军左翼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第四军已腹背受敌,吴奇伟速命九十师抽调一个团、五十九师抽调机枪百余挺,掩护集团军和四军军部向德安转移,王陵基残部亦撤至永修白槎休整。与此同时,驻守永修的第十八军第六十师奉命增援岷山,9月4日进至严家坳、五台岭地区,以一部兵力插到戴山、牛筋山向簸箕峰之敌反击,另一部兵力经过突击收复袁家山、童子岭和小阳铺、缪家村等地,双方处于犬牙交错之势。但整个战役败局已定,无心恋战,该师于9月7日亦向德安方向撤退。
  至此,历时39天的沙河战役宣告结束,日军伤亡万余人,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万家岭大捷打下了基础。赣北抗日游击大队游击战1938年10月3日,日军头目松蒲派遣先头骑兵队30余人,从瑞昌出发,沿着德瑞公路进取德安山湾,企图打通敌一O六、一O一师团进犯德安、永修的通道。中共赣北工委书记、抗日游击大队长刘为泗闻讯后,立即挑选老游击队员100人,埋伏在通往山湾的咽喉地带蔡山垅。下午l时,当日骑兵进入埋伏圈,突然公路两旁高地枪弹齐发,打得日军蒙头转向,游击队趁势发起冲锋,与敌人展开肉搏,毙伤日军10余人,俘3人,缴获战马30匹及大批子弹和军需品。
  同月19日,部分游击队员在群众帮助下,袭击日军余家河据点,毙敌14人。24日,刘为泗亲率游击队员40人,分成5个小组,埋伏在通往德安夏家铺的公路两旁,炸毁日军汽车5辆,毙敌32人。27日,刘为泗又率游击队第一中队,分两路包抄日军沙河驻点,毙敌15人,缴枪12支。
  11月3日夜,游击队第二中队指导员陈立顺带领全体队员,偷袭黄老门日军营房,以密集的手榴弹炸死日守兵24人。8日晚,游击队袭击日军青塘畈据点,毙敌2人,伤敌3人,缴获长枪3支。15日晚,游击队又袭击日军田家河据点和伪保警队,毙敌3人,伤6人,缴获长枪6支。18日清晨,刘为泗化装成“保长”,带领化装成“民工”的游击队员40人,来到沙河街日军营地修筑工事,伺机突袭日军营房,一举歼敌40人,缴获其全部武器装备。
  12月28日,大批日军沿德瑞公路向岷山方向移动,赣北抗日游击大队早已埋伏在南起桥头朱、北至王家垴长约5华里的公路两侧,当日军进入“口袋”后,架设在两边山头的机枪立即猛烈扫射,毙敌50人,伤10余人,缴获长短枪40余支。次日下午,日军又增援300余人,携带钢炮4门,企图反攻,刘为泗率部奋勇阻击,毙敌数十人。至黄昏,日军无奈,只得抛弃辎重、集中兵力突围,又遭重创,最后从保安团防守的黄家岭地段侥幸逃脱。
  1939年1月1日,日军为巩固其占领区,调兵遣将,向岷山株岭地带进行大规模报复性的“扫荡”。抗日游击大队凭借地形优势,与敌周旋,击毙日、伪军百余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轻机枪两挺。21日晨,日军又集结兵力千余人、炮8门、飞机1架,向株岭进犯,当敌地面部队进入封锁线后,游击队首先用炮轰毁其汽车一辆,并趁势发起攻击,日军死伤数十人,黄昏渐败退。30日,日军分三路围攻岷山,一路由瑞昌抵叶家铺,一路由黄老门抵鸡公岭,一路由德安抵晏家铺。游击队员在刘为泗的指挥下,将日军从张家口诱至王家垴,继而将其冲割成若干段,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战斗持续三天三夜,游击队仅以400余人枪,击败了日军千余人的进犯。
   赣北抗日游击大队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对日作战数十次,共毙敌500余人、伤数百人、俘10余人、缴获长短枪300余支、轻重机枪14挺、迫击炮2门、子弹数万发,为抗日救国建立了不朽功勋。
  岷山惨案1939年2月24日,江西保安第十八团司令钟石盘以商讨联合出击余家河、马回岭日军据点为名,一面指派大队长童昌辉率领全副武装军官12人来到中共赣北工委和赣北抗日游击大队驻地洼里陈村举行联席会议,一面派出部分官兵携带武器和铁镐来到游击队各中、小队谎言同去破坏南浔铁路,同时趁大雾将保安团3个大队士兵分别埋伏在陈家垴、张家山、陈家河等各游击中队驻地附近山上。此时,各游击中、小队员刚结束株岭战斗正在休整,除站岗放哨队员外未作任何戒备。当童昌辉等来到洼里陈村,刘为泗等赣北工委和游击大队领导人以团结抗日为重,赤诚地接待他们。然而,趁刘等围桌看地图时,童即发出信号,张石根首先向刘为洒、田文灼背上各击一枪.接着钟文圣又对准刘为泗胸膛连射4枪,刘、田二人顷刻身亡。枪声一响,埋伏在各处的保安团士兵一齐冲出丛林,内外夹击,各中、小队游击队员均被缴械。当场和事后共逮捕杀害赣北工委负责人和游击队干部30余人,彻底扼杀了这支人民的抗日武装。正在城门做地方工作的抗日游击大队政委李顺希得悉惨案发生后,辗转回到德安荒山,收集并率领少数队员冲破艰难险阻,潜往湖北阳新。
  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反“扫荡”1944年7月,江南挺进支队长冯坤吾获悉一队日军朝赤湖游击区“扫荡”而来,迅即率领武工队员百余人截击于何家垴,毙敌40余人,余溃退。同年12月,支队政委孙超正在邓家咀召开游击区干部会议,一队日军20余人企图偷袭,遭到预伏在新屋张家武工队员的围攻,毙伤10余人,缴枪10余支。1945年4月,从瑞昌开出一大队日军共80余人,向赤湖高家咀一带发动报复性的“扫荡”,武工队员一面沉着掩护群众转移,一面占据有利地形猛烈反击,日军伤亡惨重,但挺进支队政治部主任陈志益不幸中弹牺牲。同年6月,武工中队长蔡蓝还率领队员埋伏火龙山上,袭击日军骚扰城子镇汽艇一艘,在艇敌兵9人全部毙命,所有物资均被缴获。
  九江解放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后,国民政府军九江守军及其九江地方政工、武装人员纷纷撤离。5月15日,九江县长曾庆麟和警察局长胡剑平携带枪支、电台、辎重车,率部和家属百余人,离浔南逃至黄老门,被农工民主党地下武装截获。16日晚,王公霸等趁九江出现军政暂时“真空”,打着“中国人民革命军皖鄂赣边前进指挥部”旗号,妄图抢夺九江城。1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八军第五十四师一六二团在政委翟寿亭的率领下,从新港抄小路向九江迸发,在三里街解除王公霸阻击人员的武装,上午解放九江城。19日,一六二团奉命继续南下,第四野战军一五六师四六八团政委周建中率部驻守,并与5月28日到达的南下干部工作团一同接管九江。从此,九江人民获得新生。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诸葛亮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邓愈
相关人物
赵得胜
相关人物
朱文正
相关人物
左良玉
相关人物
杨霈
相关人物
曾国藩
相关人物
胡林翼
相关人物
石达开
相关人物
李续宾
相关人物
杨岳斌
相关人物
罗大俭
相关人物
刘世钧
相关人物
范福增
相关人物
黄焕章
相关人物
范绍先
相关人物
何振达
相关人物
聂荣臻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贵州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