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农机农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962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农机农具
分类号: S22
页数: 2
页码: 166-167
摘要: 农机县内农机修造业始于建国后,1958年2月,以县铸铁社和十里、株桥、新港等手工业社部分工人和设备为基础,成立九江县农业机械厂,址设市区山川岭,有职工98人,从事翻砂和铁、木器生产。1959年并市后,迁址三里街,先后改称市通用机械厂、农机厂,开始生产农用水泵和维修柴油机。1961年9月,恢复县农机厂,有职工140人,当年产水泵175台,产值17.73万元。
关键词: 农机农具 农机工业

内容

农机县内农机修造业始于建国后,1958年2月,以县铸铁社和十里、株桥、新港等手工业社部分工人和设备为基础,成立九江县农业机械厂,址设市区山川岭,有职工98人,从事翻砂和铁、木器生产。1959年并市后,迁址三里街,先后改称市通用机械厂、农机厂,开始生产农用水泵和维修柴油机。1961年9月,恢复县农机厂,有职工140人,当年产水泵175台,产值17.73万元。
  1959年,县拖拉机总站修配车间挂牌为县拖拉机修配厂,1962年4月县农机厂并入,1968年撤站分成县农机厂和农机修配厂,1972年改县农机修配厂为县油泵修理厂。1958年后,兴办一批社队农机修造企业。据1975年统计,全县有县办农机厂1个,社(场)办农机厂11个,年产农用水泵50台、脱粒机20台、饲料粉碎机7台、喷雾器配件15.31万件。
  1978年,赛城湖农机厂转产等离子喷涂设备。1980年,县农机厂划归九江地区。1983年,江洲农机厂转产食品机械。1985年,棉花原种场农机厂投产。至此,县内有乡办农机修造企业10个,即城子镇、新塘、涌泉农机修配厂和永安、棉花原种场、洗心桥、新合、沙河、黄老门、马回岭农机厂,年产农用水泵9台、农机配件13.89万件。共有职工259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9.7万元,总产值84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3.36%、固定资产原值总额2.240-/0、年产总值1.38%。
  农具县内传统的农具多为个体手工制作。1952年11月,九江市农具加工厂转交县办,有职工25人,利用基层供销社代收废钢铁,采取土法翻砂,生产铁质农具2.56万件,次年夏因原料缺乏停产。
  1954年,县内组织起来的铁、木、篾业生产合作社、组共产铁质农具8.82万件,木、竹质农具3700件。1965年,全县7个铁业社和21个木、篾业社、厂,共产铁农具8.7万件,木、竹农具3.56万件,总产值80.87万元。1975年,全县有农具厂及生产农具的手工业社8个,产铁农具13.99万件。木、竹农具9.37万件。
  1980年以来,随着个体手工业日趋活跃,大部分农具修造企业逐渐转产家具。1985年,全县以生产农具为主的乡办企业,仅有城门农具厂和江洲手工业社,共有职工37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2万元,年产中小农具12.18万件,总产值4.5万元,分别占全县职工总数0.48qo、固定资产原值总额0.13%、年产总值0.07%。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