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畜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94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畜牧
分类号: DF413.3
页数: 8
页码: 139-146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九江的畜牧情况,包括了禽畜种类、种牛繁殖、种猪繁殖、种禽繁殖、疫病防治、禽畜饲养等详细内容。
关键词: 禽畜种类 疫病防治 良种繁殖

内容

第一节畜禽种类 畜类县内历史上饲有马、驴、骡、牛、猪、羊、兔、犬、猫,随着交通工具和机电设备的发展,马、驴、骡渐被淘汰。牛:传统品种有水牛和黄牛。江洲水牛,属滨湖水牛品系,体魁,拉力大,持久力强,为当地良种,分布全县。黄牛,抗病,抗热,耕作灵活,繁殖率高,但体型矮小,拉力较弱,岷山、新塘、涌泉等山区有少量饲养。引进品种有荷兰花白奶牛,性温驯,泌乳期长,产量高,年产乳4~5吨,沙河街镇有饲养。 猪:传统品种有城门黑猪、土乌毛猪和花猪。城门黑猪,属滨湖黑猪品系,主产城门、新合滨湖地带,耐粗料,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皮薄肉嫩,日增重300~350克,为当地良种,分布全县。土乌毛猪和花猪,体型矮小,生长较慢,日增重180~200克,但成熟较早,母猪6个月即可配种,公猪5个月性能成熟,马回岭、黄老门、岷山一带有零星分布。引进品种有北京黑、上海白、长白及约克夏、克米洛夫、杜洛克、巴克夏等。北京黑和上海白,耐粗、耐青饲,抗寒、抗病力强,生长快,全县各地有饲养。长白猪,身躯特长,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但饲养管理要求高,多为专业户饲养。约克夏有大、中、小型三种,大者脂肉型.中者肉用型,小者脂肪型,耐粗饲,繁殖力强,各乡镇均有少量饲养。克米洛夫,肉脂兼用型,耐粗饲,抗寒,易肥,沙河街镇有饲养。杜洛克和巴克夏,适应性强,成熟早,生长快,全县集镇和专业户均有饲养。杂交一代猪,体型大,耐粗饲,抗逆性强,日增重400~500克,全县农户普遍饲养。 羊:有山羊、奶羊和绵羊。山羊,皮肉兼用型,适应力强,喜食短草,分布新合、黄老门等地。奶山羊,乳汁纯白,脂肪和蛋白汁比牛奶多,脂肪球比牛奶少,易消化,年产乳700~800公斤,分布沙河街镇。绵羊,毛用型,耐渴,抗寒,年产毛4~5公斤,分布沙河、新塘等地。 兔:有中国家兔、全耳兔和引进安哥拉兔。中国家兔,皮肉兼用型,适应性好,抗病力强,母兔年孕6胎,每胎产仔8~9只,全县均有分布。全耳兔,毛用型,毛产量高,毛质好,年产毛200~400克,毛长10厘米以上,分布沙河街镇、城门等地。安哥拉兔,有法、英两个品种,毛用型,年产毛200克左右,毛长10~13厘米,分布长山、新塘、马回岭、洗心桥等地。
  犬:农村普遍养,城镇养的少。按用途分有猎犬、警犬、玩赏犬,然以养犬护家为丰,近年发展为肉用型,称之“冬令补品”。为防止“狂犬病”,常令禁养,但有禁未止。
   猫:历来畜猫捕鼠,乡村多于城镇。
   禽类县内素以养鸡为主,鸭、鹅次之,鸽极少,鹌鹑乃新饲品。
  鸡:有当地土鸡、引进鸡和杂交鸡。当地土鸡,耐粗饲,适应性强,但体型小,生长慢,产蛋率低,成年公鸡体重1.5~2公斤,母鸡年产蛋120个左右,是县内当家鸡种。引进品种主要有泰和鸡,乌皮、乌骨、乌肉,肉质佳,既富营养,又可入药,年产蛋80余个,沙河街镇有少量饲养;来杭鸡,原产意大利,卵用型,善觅食,成熟早,不就巢,年产蛋250。280个,但性驯、多病,多为专业户饲养;白洛克鸡,原产美国,卵肉兼用,生长快,肉质好,饲养8~10周体重可达1.5公斤,开产期180天,年产蛋130~180个,沙河、永安、马回岭等地有饲养。杂交鸡,抗逆性强,耐粗饲,生长快,年产蛋200个以上,遍布全县。 鸭:有九江小麻鸭、大麻鸭和引进北京鸭。九江小麻鸭,卵用型,体型小,成熟早,开产期约100天,年产蛋180~220个,有2~3个高产年,为当地良种,分布全县。大麻鸭,卵肉兼用型,适应性强,成熟早,育肥快,年产蛋180个左右,屠宰率69~70%,分布滨湖地区。北京鸭,卵肉兼用型,年产蛋100~150个,屠宰率70~90%,赛城湖、永安等地有少量饲养。 鹅:有灰鹅、狮头鹅,肉用型,生长快。灰鹅饲养3~4个月,体重3~4公斤,年产蛋80~100个,沙河街镇、赛城湖、永安等地有饲养。狮头鹅体重10一12公斤,年产蛋30~50个,洗心桥、城门一带有饲养。 鸽:品种多,按用途可分传书、玩赏和肉用等三类。传书鸽,利用其强烈归巢性供通讯,飞翔时速可达70公里,沙河街镇有离休干部试养。玩赏鸽,具有奇异外观和独特飞翔力,县城集镇有少量饲养。肉用鸽,繁殖率强,一年可达10窠,成熟期体重0.8~1.5公斤,全县各地有少量饲养。 鹌鹑:卵肉兼用型,肉味美,年产蛋200~250个,初为少数居民自养自食,近年来发展成专业商品生产。 昆虫类主要是养蜂,品种有中国蜂和意大利蜂。中国蜂,抗寒,耐粗饲,飞翔迅速,采集勤,蜜多蜡质好,但性躁,喜分蜂,御敌力弱,全县农村均有饲养。意大利蜂,性温和,善于御敌,繁殖快,采蜜率高,但抗寒力弱,不好分蜂,江洲、棉花原种场、新合、沙河、岷山等地有专业饲养。
   第二节良种繁殖 种牛繁殖县内经过长期选育,已培育出江洲滨湖水牛良种,由于忽视经常提纯复壮,兼之相当数量的近亲繁殖,致使品种逐渐退化。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种牛选优去劣工作。1953年,召开全县养种公牛户代表会议,贯彻落实“大量繁殖,普遍提高,逐步改良,就地选育种公牛”的方针,在全县范围内淘汰劣种牛663头,选育躯高体壮的滨湖品系种牛151头。以区为单位成立耕牛配种站,实行种牛登记,挂牌为号,有偿服务,年终评模等办法,收效甚好。
  1954年,大水溃堤,沿江滨湖水牛染病死亡较多。县农业部门立即加强对江洲水牛的保护和繁殖工作,同时购进良种公牛18头,投放农场和饲养条件较好的初级社、互助组繁育,很快治愈水患创伤。
  1963年,再次进行种牛选优汰劣,全县选留种公牛231头(内接班牛137头),按群牧地区每40头母牛配种公牛1头,散牧地区按联队母牛数配足种公牛。各公社兽医站在临站大队设立配种点,以点带面指导配种,避免空怀。并优待养种牛户,养种公牛除收配种费外,养牛工分比养其它成年牛工分高50%;养母牛实行“母牛包产,小牛分成,超产奖励,无故完不成任务者惩”,新生牛犊待“破教”时作价,养牛户与生产队按六四或对半分成,提高了养种牛积极性。当年有适龄母牛3834头。头年产仔800头,上年产仔552头,在怀1212头,三项合并占适龄母牛66.88%。
  1966年,创办九江县官湖耕牛良种繁殖场,划出千亩荒湖作繁殖基地,长年保持40多头适龄母牛和2~3头种公牛,后因围湖造田停办。“文化大革命”期间,放松种牛繁殖工作。
  1978年,恢复耕牛配种站,并在江洲、新洲、城子镇、永安、洗心桥、赛城湖、沙河、新城镇等8个公社(场、镇)选定58个村作滨湖水牛选育区,其中江洲、新洲为提纯复壮基地,为全县提供滨湖品系纯种公牛。同时从江西种牛站引进“海福特”、“夏洛来”和“么拉”水牛冷冻精液,在新城镇蛟滩湖牧牛队试点,对20头滨湖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育出杂交一代小牛17头,对繁育优良牛种起了示范作用。
  1982年后,县内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政府对养种公牛户仍进行扶持,并适当提高配种收费标准,规定每配准l胎收费10~15元。1985年,全县经过选育有繁殖能力的滨湖母牛4133头、种公牛107头,其中江洲纯种母牛283头、种公牛14头;大中型滨湖水牛占耕牛总数61.6%。种猪繁殖县内经过长期选育,培育了城门滨湖黑猪良种。建国后,在繁育城门黑猪的同时,引进了一批良种猪,逐步向杂交猪发展。1957年始,先后引进北京黑、上海白、长白、约克夏、巴克夏等种公猪,分配县内各农业社饲养,为农户繁殖良种。
  1958年“大跃进”中,为完成全县全年饲养生猪21万头任务,推行“母猪一产制”,凡雌性猪必须产仔一胎再行阉割,造成猪种混杂,使城门猪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1970年,再引进良种公猪70头供提纯复壮,并试行人工授精培育杂交良种,同时改大队畜牧场以养种公猪为主,生产队畜牧场以养母猪为主,实行“队繁户养”,从而逐步淘汰了混杂猪。1978年后,全面进行清劣选优,选育生产性能较好的城门猪作母本,以引进良种猪为父本,由点到面普遍推行杂交。1980年,县食品公司种畜场对20头猪进行杂交组合试验,以城门母猪与中型约克夏公猪杂交的优势显著,杂交一代育肥猪比本地猪日增重24.7%。据此,1982年县财政再次拨款,购进长白、约克夏、克米洛夫等种公猪58头,分配县食品公司种畜场、赛城湖畜牧良种场和备公社畜牧兽医站饲养,为农户提供杂交纯种。1985年,县农牧局在沙河创办种公猪场。同时,县人民政府从生猪屠宰税中抽出50%资金作为发展种猪经费,对江洲、新洲、城子镇、长山、涌泉、新塘、黄老门、马回岭等地52户养种公猪进行扶持,即种猪由县提供,养户保本换代。至此,县内生猪生产向着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肥猪杂交一代化迈进一大步。全县年末存栏良种母猪5052头,种公猪69头;杂交一代育肥猪3.07万头,占生猪存栏总数30%。种禽繁殖县内禽苗历来就地选种,母鸡孵卵,自繁自养。经过长期选育,逐步形成以体形中等、尾短、羽毛光滑的当地土鸡和体型轻盈的九江小麻鸭、灰鹅为当家品种。建国后,在发展地方种禽优势的同时,渐次引进泰和鸡、来杭鸡、白洛克和北京鸭、狮头鹅等10余个品种,利用土法孵卵,为农户提供禽苗。1972年,县农业局、赛城湖垦殖场分别创办孵房,孵化鸭、鹅、鸡苗,次年推广全县,并有外销。1978年起,永安公社家禽场、县粮校畜禽场及各地育种点,对种禽进行全面提纯复壮,大量销行杂交鸡、小麻鸭、灰鹅等种苗。1985年,全县年末存笼杂交鸡、小麻鸭、灰鹅分别占存笼总数50%、70%、80%。
   第三节疫病防治 常见疫病据载,清宣统二年(191C年),县内盛行猪霍乱、猪肺疫、牛炭疽病、鸡黑死病,危害较大。 建国后,据1982年调查,县内常见的畜禽疫病,牛有炭疽病、牛出败、破伤风、狂犬病、膨胀病、风湿病、肠胃炎、锥虫病和血吸虫、肺丝虫、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伊氏锥虫病、虱、蜱及农药中毒等,以炭疽病、牛出败危害最大;猪有猪瘟、猪霍乱、猪肺疫、猪丹毒、猪乙型脑炎、弓形体病、链球菌病、胃肠炎、流感、喘气病、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病和猪蛔虫、肺丝虫、细颈囊尾蚴、姜片虫病、螨、虱等,以猪瘟、猪霍乱、猪肺疫、弓形体病、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危害最多;禽有鸡瘟、禽出败及鸡蛔虫、球虫病、虱等,以鸡瘟流行最广。 防治措施建国前,无畜禽疫病防治机构,少数民间兽医仅会阉割,能治病者少。一旦畜禽发病,只能用土方治疗,牛病扯把草药扎根针;猪病一是将老姜、青葱与米酒拌合烤热涂擦猪耳根或臀部,二是用砒霜栽入耳根或尾根让其肿烂;鸡病则用老鼠屎调菜油灌喂,收效甚微。 建国后,逐步建立和健全畜禽疫病防治网络。1950年,县农林水利科配兽医干部,指导全县畜禽疫病防治。1951年,各乡配备家畜保健员1名,专管畜禽疫病防治工作。1952年,县、区、乡分别成立家畜保育站、保育委员会、保育小组,并把民间兽医组织起来,公开老秘方,传授新技术,培训首批防疫员90名。1956年5月,县家畜保育站改为县畜牧兽医站,区家畜保育委员会先改为区畜牧兽医站,不久又改称区家畜联合诊所,全县共有兽医31人。1958年后,以公社为单位设立兽医工作站,兽医增加到53人。1968年秋,撤销县、社兽医站,国家兽医人员下放劳动,集体兽医人员改行务农,畜禽疫病无人过问。1972年复站,兽医人员陆续归队。1985年,有县办畜牧兽医站1个,乡(镇、场)办畜牧兽医站16个,共有兽医84人、村防疫员145人,基本形成全县畜禽疫病防治网。 在畜禽疫病防治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群防群治道路。1953年,县内先后发生牛炭疽病、牛出败和猪霍乱、猪肺疫及亚洲鸡瘟等疫病,面广来势凶,开始束手无策,通过典型引路,摸索经验,先后注射牛炭疽芽胞苗754头、出败疫苗837头、猪瘟结晶紫苗340头、猪肺疫苗269头、鸡新城疫苗5044羽,治愈牛病160例、猪病146例,初步掌握了一般疫病发生和防治规律。1956年,对全县耕牛进行全部灭虱、灭癞及预防注射,医治牛炭疽病6000例,治愈1068头,基本控制了牛疫流行。1958年,为防止猪瘟发生,全县从10月26日至11月16日,开展生猪预防注射“双旬”运动,从党政机关、医疗卫生单位和农中畜牧兽医班调集人员组成注射队,分片包干,做到乡不漏社、社不漏队、队不漏户、户不漏头,对生猪进行防疫注射。自后,每年均对畜禽进行预防注射l~2次,由县、社兽医负责组织实施。1964年,为杜绝生猪疫病传染,实行生猪注射发证,凭证收购、交易和宰杀;上调生猪须通过检疫盖章,方能卖肉。同时在沙河街仔猪交易市场设立防疫注射点,由沙河兽医站日派兽医1~2人负责检疫,对已注射的猪剪耳为记,以防遗漏。1965年,试行家畜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耕牛“三包”(包防疫、包医、包药)和生猪“四包”(包防疫、包医、包药、包阉割)责任制,“文化大革命”初期停止施行,1975年恢复原制。1983年,进一步完善承包内容,规定耕牛为“四包”(包防疫、医、药和阉割),生猪为“四包一赔’(包防疫、医、药、阉割和事故赔偿);收费标准牛每年每头4~5元、猪每年每头2~3元,鸡免费注射。对兽医人员则实行“五定”(分村定防治任务,定药品成本,定经济收入,定工作纪律,定奖惩制度),做到畜主报病24小时内出诊,逾时造成死亡加倍赔款,从而加强了工作责任感。1984年,牛出败和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仔猪副伤寒及禽出败等较为流行的畜禽疫病已被控制,牛死亡率由70年代年均6%下降到2%,猪死亡率由年均12%下降到5.2%。
   第四节畜禽饲养 饲料有以牧牛为主的草场及养猪为主的精、粗、青饲料和配(混)合饲料。据1982年农业区划调查,全县有各类草场总面积31.1万亩,可利用放牧面积27.68万亩,占草场总面积89%。在可利用面积中,草山草坡17.76万亩,林间迹地159万亩,农田迹地7.08万亩,湖洲草场1.25万亩,平均亩产鲜草531公斤。草场理论载畜量1.86万头,实际载畜量1.68万头,可适当发展耕牛,不宜大量发展羊群。 精、粗、青饲料种类繁多,但利用率不高。1982年,全县用作饲料粮(稻谷)4840.3吨,其中群众自留饲料粮2919.7吨,肉猪奖售粮612.05吨,公母种猪饲料粮1016.5吨,耕牛饲料粮292.05吨,而直接用粮食喂牲畜较少。用于养猪的精饲料还有红薯1240.5吨,棉饼75吨,麦麸400吨,糖、酒糟和豆渣282.4吨,其中红薯用量占年产量26.74qo,棉饼仅占“三饼”(棉饼、菜饼、麻饼)总量0.76%。粗饲料中只养猪用乙谷1万吨,统糠2.55万吨,养牛用稻草3.06万吨,余如豆类、花生、玉米等秸杆几乎全部作薪柴化为灰烬。用于养猪青饲料共3.36万吨,其中蔬菜、萝h、红薯藤等栽培青饲料2.93万吨,水浮莲、水葫芦、菱角藤等水生青饲料500吨,采集野生青饲料3750吨,可养水生青饲料水面只利用10%。 为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改善饲料结构,1980年,县粮食局创办配(混)合饲料加工厂,1981年生产配(混)合饲料550吨,1982年生产3500吨。1985年,县、乡、户办配(混)合饲料加工厂发展到12个,年产饲料1.29万吨,成为全县生猪饲料的主要来源。 饲法饲牛,历来春、夏、秋三季习惯郊外牵牧,以食青草为主。冬季入栏圈养,以喂稻草为主;严寒与农忙时,适当喂以米糠、麦麸、棉饼等精料,并掺少许食盐。母牛产期,加喂黄豆炫汤。 饲猪,历来多散养,惯于“一飘潲水一把糠”单一的熟湿食法,没有发挥饲料应有的营养作用,致使生猪生长慢,出栏周期长。建国初,推行于湿兼喂,精粗搭配,逐步改散养为圈养,从而减少了生猪疫病,提高了出栏率,同时增加了肥料。1958年,创青饲料人窖(缸)密封贮存,长期保持青饲营养,苏联专家列别捷夫曾赴县内港口地区考察青贮工作。1969年,推行“中曲”醣化饲料喂猪,次年推广面占总农户96%。1980年,试用配(混)合饲料养猪。据8个点试验证明,全部用配(混)合饲料养猪比用老法养猪日增重提高20~30%,饲养期缩短2~4个月,已推广全县。 饲禽,农村饲养鸡、鸭、鹅,多以散养觅食天然饲料为主,辅以稻谷等精料。城镇居民与专业户养鸡,则实行圈养或笼养,以配合饲料为主。群鸭群鹅,多为游牧,日喂精料2~3次。 饲养量县内养牛向为役肉两用,也有少量乳牛。据《江西省农业统计》载,1937年(民国26年),全县养牛3.43万头。日军侵占九江期间,大肆屠杀耕牛,数量锐减。到1949年,全县养牛为1.06万头(剔除区划变更划出数,下同)。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扶持和奖励农户养牛,以役牛为主,专供耕田,不到老弱病残不宰不卖,虽恢复较快,但量变不大。1954年,耕牛发展到1.37万头,比1949年增长29.25%。然而是年沿江滨湖遭水灾,大批耕牛严冬染病死亡,次年年末存栏1.08万头,比上年减少21.17%。政府采取医疗与保护措施,并发放草料贷款1.95万元,帮助灾区从粮区收购稻草,以使每头牛备有过冬草料15~2吨,减轻了灾害损失。1956年,耕牛人社归集体,固定生产队使用,有专人饲养,管理较好,年末存栏恢复到1.17万头。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牛力无偿“平调”,生产队不愿多养和养好耕牛,尤其不愿养公母牛,以致壮牛与牛犊渐次减少。1962年,贯彻落实<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重申耕牛所有权属大队和生产队,长期固定生产队饲养和使用,必要的协作要等价交换,对饲养员则实行“定膘、定料、定肥、定报酬、定奖惩”,从而调动了饲养积极性,1965年起,耕牛年末存栏一直保持1.3万头以上。1982年,县内发放耕牛“三证”,实行安全管理,即养牛户要持“耕牛落户证”,买卖耕牛须凭公社签发“卖牛证”办理过户手续,宰杀废牛须经兽医验发“宰牛证”方能放宰,有效控制了任意贩卖和滥宰耕牛现象。同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耕牛改由农家自养、自繁、自用。1985年,全县年末存栏143万头,比1949年增长34.9%,其中能役使的耕牛1.17万头,每头牛均负担耕地25亩。 乳牛,素为专业饲养。清光绪初年,方子彬于九江老马渡开设裕兴牛奶行,饲乳牛20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蒋炎松又增开一奶行,两家共饲乳牛34头。1937年,奶行增至39家,饲乳牛356头。九江沦陷,奶行衰落。建国后,乳牛一度有所发展,1961年年末存栏297头。60年代后期逐渐减少。1976年下降到6头。1985年末,仅沙河街镇l户回民饲养3头。 养猪是县内农家传统副业门路之一。1937年,全县养猪7.84万头,户均1.52头。日军占领九江期间,肆意掠夺,生猪骤减。到1949年,全县年末存栏1.48万头,户均0.45头。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养猪业。1950年起,连年发放无息贷款,扶持农民养猪。1951年,年末存栏上升到2.51万头,户均0.74头。1955年,实行生猪派养派购。1956年,省人民政府下拨以繁育母猪为主的专项贷款6.99万元,母猪由上年676头增加到2937头,种公猪发展到54头。同年初,港口区幸福高级农业社创办县内第一个集体畜牧场,养猪40头;年底,集体畜牧场发展到27个,养猪2739头。1957年,实行生猪收购优惠政策,每头商品猪按毛重55~70公斤回供鲜肉4公斤,70.5~80公斤回供6公斤,80.5~90公斤回供7.5公斤,超过90公斤再按超过部分毛重回供30~50%,同时养母(公)猪户每月优供鲜肉l~1.5公斤,激发了私人养猪积极性,年末生猪存栏3.32万头,户均1.05头。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把私养生猪和菜园地大部分收归集体,提倡县办万头、社办千头、队办百头畜牧场,使私人养猪受到挫折。而集体养猪缺乏经验,不仅长膘慢,饲养周期长,而且发病多,死亡率高,1959年年末生猪存栏下降到2.22万头,比1957年减少33.13%。1960年冬,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退还私养生猪1.37万头,退赔不足由集体给以经济补偿,同时退还原菜园地,并按养猪户每户分配饲料地1~2分。接着,撤销县办万头畜牧场,整顿社、队畜牧场,到1961年底,全县集体畜牧场由[=此处为表格(1949~1985年全县畜禽饲量统计)=]2380个减少到253个(其中社、场办12个,大队办45个,生产队办196个)。同年,对上调商品猪开始回供饲料粮,毛重40~50公斤回供稻谷10公斤,50.5~60公斤回供12.5公斤,60.5~65公斤回供15公斤,65.5~75公斤回供17.5公斤,75.5~90公斤回供20公斤,90.5~100公斤回供25公斤,100.5~120公斤回供30公斤,从而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到1965年,年末生猪存栏4.47万头,比1959年翻了一番,超额完成国家上调肥猪任务1.4倍。“文化大革命”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收回社员部分饲料地,限制私人养母猪,养猪业又一次受到挫伤。1970年,贯彻“养猪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的指示,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养猪。1971年,为了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奋斗目标,再次掀起办畜牧场热,公社、大队、生产队和城镇机关、学校、商店、事企业单位共办畜牧场1506个,集体养猪2.48万头。公私养猪均按头配给饲料粮,架子猪每头50~80公斤,公母猪每头100~150公斤。1972年,年末生猪存栏达8.5万头,其中集体养猪3万余头,养猪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不高,因而集体畜牧场逐渐解体。到1982年,全县仅保留赛城湖、新洲垦殖场和岷山林场、县农科所等国营单位的畜牧场,取而代之是发展养猪专业户、重点户,这一年,全县年末生猪存栏7.77万头,出栏肉猪4.34万头,其中上调国家肥猪2.31万头,结束了十余年完不成生猪上调任务的历史。1983年,县人民政府对超额完成生猪派购任务的农户实行按等计奖,超10一20头每头奖30元,超21~40头每头奖40元,超40头以上每头奖50元;同时对向社会年提供仔猪40头以上养母猪户,每头奖1.5元。是年,养猪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345户,共养猪4900余头。1985年,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全县年末生猪存栏达10.22万头,户均18头,出栏肉猪5.81万头,比1949年分别增长5.9倍、3倍、6.59倍。
  县内养羊,明代就有记载,但无数据可考。据调查,建国后的1952年,第四、五、七区共养羊18只,1957年发展到74只。1958年春,多数高级农业社试养,年末存栏677只。后因羊毛销路不畅,养羊业时起时落,1968年年末存栏降到41只,1979年回升到272只。至1985年,全县仅养41只。 县内养禽,以鸡为主,鸭、鹅较少。1937年,全县养鸡24.66万羽,户均4.78羽。到1949年,全县年末家禽存笼10.8万羽(其中鸭5235羽,鹅1194羽),户均3.28羽。建国后,逐步推行良种、良法,不断提高了家禽成林率。1959年,全县年末家禽存笼24.56万羽,户均7.46羽。60年代中,先因群众吃食堂,饲料不足,后因“文化大革命”限制家庭副业,故每年末家禽存笼一直处于20万羽以下。1972年,为支援出口,全县大量发展棚鸭,当年出售肉鸭11.38万羽,年末家禽存笼59.37万羽,户均14.44羽。80年代初,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批养禽专业户、重点户应运而生。据1983年调查,“两户”出售商品鸡4.63万羽。1985年,养禽量在300羽以上的专业户有534户。全县年末家禽存笼61.51万羽(其中鸭6.62万羽,鹅1.36万羽),户均10.83羽,比1949年分别增长4.7倍、2.3倍。 县内民间素有养蜂习惯。建国前养中蜂,只将蜂箱悬于屋檐,任其自然繁殖,产蜜率低。建国后引进意大利蜂,实行科学管理,人工培育蜂王和分笼,固定专人流动放养,产蜜量逐年提高。1949年,全县年末蜜蜂存笼42箱,产蜜275公斤;1956年,增加到112箱,产蜜1.55吨;1978年251箱,产蜜8.5吨;至1985年,发展到945箱,产蜜17.95吨。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子彬
相关人物
裕兴
相关人物
蒋炎松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农牧局
相关机构
县农业局
相关机构
县粮食局
相关机构
县农科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洲
相关地名
岷山
相关地名
新塘
相关地名
荷兰
相关地名
沙河街镇
相关地名
马回岭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