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利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93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水利设施
分类号: P334
页数: 16
页码: 97-112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九江县从建国前到现在的水利方便的发展,其中包括塘堰、水库、圩堤、涵洞、排灌站、灌溉站、港渠等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水利设施 九江县

内容

第一节塘堰 建国前,县内农田灌溉主要依赖水塘、堰坝,河港、湖汉亦为旁近农田提供戽水水源。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全县灌田2顷以上的塘堰有10处,其中德化乡庐山古堰千顷,楚城乡颜家堰30顷,仁贵乡百业塘和白鹤乡张田大堰各10顷。清同治年间,全县主要水塘、堰坝及河港、湖汊共157处,其中泰宁乡2处,通津乡2处,德化乡13处,白鹤乡34处,仙居乡16处,南昌乡11处,赤松乡8处,甘泉乡12处,楚城乡11处,仁贵乡31处,封郭乡12处,桑落乡5处。民国时期,在岁修的同时新建了部分塘堰。1928~1934年(民国17~23年),全县岁修完成土石方8256立方米。1941年,整修旧塘305口,挖新塘249口,用工14.6万个,增灌面积5637亩。1942年,挖塘227口,增灌面积5583亩。1946年,挖塘47口,筑堰22座,用工8.38万个。1949年,全县共有水塘、堰坝3424处,蓄水量1710万立方米,灌田3.28万亩。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坚持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原则,每年均组织群众整修原有水塘,开挖新塘,逐渐改造柴槎土筑老堰坝。1954年冬,在第三区天波乡修建小型污工龙垱堰,首次采用混泥土或粘土筑核心墙、块石浆砌。至1957年,全县新修塘堰260处,总投资47万元。60年代后,随着一批中、小型水库建成受益,一度“重大轻小”,有的堰坝被淘汰,有的山塘改建水库,以至废塘为田。80年代初,农业生产责任制建立后,小型塘堰又普遍引起重视,并新(扩)建部分较大的水塘。1985年,全县共有水塘、堰坝4052处,其中蓄水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174处,平塘3536处,堰坝342处,总蓄水量147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46万亩。
   第二节水库 县内水库兴于建国后。到1985年,全县建成并发挥效益的中、小型水库共73座,总蓄水量3879.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816.5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55万亩。 中型水库仅马头水库。位于县南马回岭乡马头村,库区上游紧靠星子县隘口乡观口村,水源来自庐山康王谷,集雨面积32.9平方公里。 在兴建过程中,曾两易设计方案和四度兴工。首次设计系由九江专署水利处主持,定主坝高41米,附坝2座,高分别为17米、23米;设开敞式溢洪道2处,南往观音塘,北往面阳山垅;计划灌田10万余亩,受益有九江、星子、德安县和庐山西麓部分地区,因技术复杂、工程量大、涉及面广而末获实施。后交由九江县单独兴建并主持设计,改主坝高为30米,附坝高分别为7米、13米,灌田5万亩,1958年11月25日动工。至1960年2月,两个冬春先后上劳力0.5~0.8万(高峰期达2.5万),大坝建成平均高6.5米,奉命停工缓建。1965年,经省、地水利主管部门批准复工,为了及早受益,一面开马颈溢洪道,一面在牛头山边留口处修临时溢流堰,当建成高7米“金包银”土石圬工混合坝时便蓄水,被当年洪水冲毁。1966年改用木板面和竹笼装石滚水坝,1967年重建高4米浆砌块石坝,均被洪水冲毁。1968年,进行第二次修改设计方案和第三次组织施工,改坝高为24.4米,改马颈开溢洪道为牛头山脚凿泄洪隧洞,灌溉面积改作2.5万亩,当年大坝加高至20米,并蓄水受益。1974~1980年为第四个施工期,用7年的时间,按设计要求基本完成枢纽工程,并转入渠系配套。1985年,经省水电设计院实地勘察认为坝址地质符合设计要求,坝基强度较高、稳定可靠,枢纽工程运行正常。 [=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各乡(镇、场)塘堰基本情况)=]主坝吴淞高程由坝基74米至坝顶98.4米,坝顶长570米、宽5米。圬工防浪墙上游坡比1:2~3,下游坡在高程89.2米处有面宽2米马道,上截坡1:2.5,下截1:2.75,块石护面,棱体反滤层。泄洪隧洞进口高程78.5米,长298米、直径3.5米,最大泄量129.6秒立方米。隧洞设进口内闸1道,系双吊点电动钢丝绳80吨启闭机;出口外闸2道,用电动螺杆式2x30吨启闭机,出口有鼻坎挑流消能设施。有灌溉用高低铪涵管2条,高涵靠马头山边,进口高程82.5米,长134.5米、直径1米;低涵靠牛头山边,进口高程75.6米,长103.15米、直径0.6米。靠高涵侧有生活用水砼涵管1条,进口高程79米,长104米、直径0.3米。有坝后式水力发电站1座。灌区有总干渠1条,长3.5公里;于渠4条,长42.5公里;支渠6条,长16公里。总库容1320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27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42万立方米,死库容8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2.5万亩,现灌马回岭、黄老门乡共12个村、130个村民小组农田1.75万亩,养鱼正常水面890亩。整个工程完成土石方194万立方米,砼0.7万立方米。库区拆迁民房149间、牛棚和厕所252间,淹没耕地1023亩。总投资543.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22.3万元,群众自筹221万元。 小(一)型水库县内小(一)型水库始建于1958年。与马头水库同时兴工有岷山、朗山、孙家垅、安城桥等4座,孙家垅因渠系复杂、安城桥因库址偏低停建。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陆续兴建10座。到1985年,全县有小(一)型水库12座,总库容2140.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085.1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12万亩。其中蓄水在300万方以上的有4座: 岷山水库:位于新塘乡岷山北麓老罗湾,集雨面积10.3平方公里。1958年动工时,按中型设计坝高35米放样,坝脚宽222米,施工两个冬春,1960年2月中旬奉命停工。1965年冬,报批改为小(一)型水库续建,1968年开始蓄水受益,1970年基本竣工。粘土心墙砂壳坝。大坝吴淞高程89.12~114.32米,实际高25.2米,长220米,坝顶面宽5米,内外边坡分别为1:2.7、l:2.5。溢洪道为开敞式,设坝头右端,底宽24米,进口高程111.12米。涵管钢板套衬,直径0.9米,长158米,进口高程93.42米。有坝后式水力发电站l座。有效库容342万立方米,死库容12万立方米,设计灌田l万亩,现灌0.66万亩,养鱼正常水面250亩。有灌溉干渠l条、长2.3公里,支渠3条、长23公里,其中块石护彻10.4公里;渡槽2座、长52米。共完成土石方57万立方米,铪、砼0.17万立方米。总投资13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8.95万元,群众自筹89.05万元。 朗山水库:位于狮子乡朗山北麓刘家洼,集雨面积5平方公里。1958年按设计坝高23米、坝脚140米放样兴工,为提前受益,大坝回填至5米高时将坝脚缩窄50米,至1960年大坝回填至13.6米高时开始蓄水受益。1966年冬,大坝加高2.3米。1973年7月5日,大坝蓄水至7.5米水位时,左坝外坡突然渗水脱坡,有百米长的坝面下沉1米,因而控制蓄水。1975年冬,将设计坝高改为19米,除险续建,春节前基本竣工。均质土坝。大坝吴淞高程60~79米,实际高19米,长383米,坝顶面宽5米、内外边坡1:2.5,外坡为棱体反滤层。开敞式溢洪道设大坝左端,底宽10米,进口高程76米。涵管直径0.6米、长90米,进口高程64.5米。有效库容295万立方米,死库容13万立方米。设计灌田0.8万亩,因渠系未按设计完建,现灌0.43万亩,养鱼正常水面390亩。有南北灌溉干渠2条、全长10公里,过坝渠1处、长220米,渡槽1座、长60米,控制闸2处。共完成土石方37万立方米,砼900立方米。总投资116.9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3.61万元,群众自筹83.34万元。 戴山水库:位于涌泉乡铁炉村碾米山麓库区与瑞昌县九都源接壤,集雨面积13平方公里。1965年9月兴工,1968年完成源设计坝高23.6米开始蓄水受益。1971年冬,经地、县水利主管部门商定扩建,设计坝高33.6米,正常水位29米,蓄水449.4万立方米,两个冬春基本建成。粘土心墙砂壳坝。大坝吴淞高程89.9-120.9米,实际高31米,长170米,坝顶面宽8米,内外边坡1:2.5。临时开敞式溢洪道设坝占端,底宽20米,进口高程114.9米。有高、低涵管各l条,高涵直径0.6米,长63米,进口高程109.56米;低涵直径0.4米,长140米,进口高程91.58米。正常水位25米,有效库容316万立方米,死库容1万立方米。设计灌田0.72万亩,现灌0.46万亩,养鱼正常水面278亩。有灌溉干渠l条、长1.8公里,支渠4条、长14.35公里,其中条石护砌13公里;渡槽4座,长260米。共完成土石方47.5万立方米,砼、铪0.3万立方米。总投资143.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8.2万元,群众自筹95.6万元。 螺山水库:位于新合乡螺山村七里冲口,集雨面积8平方公里。1965年冬兴工,1967年完成坝高12.5米,受益700亩。
  1968~1969年续建,完成原设计坝高25米,蓄水148万立方米,灌田0.45万亩。1976年开始扩建,组织劳力突击两个冬春,于1979年春完工。粘土心墙砂壳坝。大坝吴淞高程64.6~103.6米,实际高39米,长170米,坝顶面宽6米,内外边坡1:2.5。
  开敞式溢洪道设坝右端,底宽20米,进口高程99.6米。有高低涵管各一条,高涵直径1.2米,长145米,进口高程78.9米;低涵直径0.4米,长203米,进口高程65.8米。有坝后式水电站1座。有效库容449.8万立方米,死库容0.2万立方米。设计灌田1万亩,现灌0.53万亩,养鱼正常水面265亩。有灌溉干渠1条、长l公里,支渠3条、长20公里,其中块石护砌2公里;渡槽3座、长927米。共完成土石方48.9万立方米,砼、铪0.11万立方米。总投资195.6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1.75万元,群众自筹153.9万元。 [=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小(一)型水库基本情况)=]小(二)型水库县内第一批小(二)型水库建于50年代前中期。最早兴工的是1953年罗塘乡群众自建的罗塘水库,第一座建成的是1954年由九江专署水利处投资并指导的天坡乡潘垅示范水库,在此期间兴建的还有黄洞乡万垅水库、牌楼乡徐山下水库、黄老门乡余益垅水库、余河乡沿山垅水库。首批工程发挥效益,推动了小型水库建设的发展。1985年,全县共有小(二)型水库60座。有效库容689.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7万亩。
   [=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小(二)型水库基本情况)=][=此处为表格=]第三节圩堤 县内之有圩堤始于唐,长庆一二年(821~822年)间,江州刺史李渤在城南修筑甘棠湖堤,立斗门蓄洩水势,春夏御江水,秋冬蓄湖水资舟楫,兼有灌田之利。太和三年(829年),刺史韦珩于城东筑秋水堤;会昌二年(842年),刺史张又新于城西筑断洪堤,以窒水害。明末主要有南门堤、海天堤、李公堤、谢公堤、冷港口湖堤、封郭洲堤、桑落洲堤、洗心围堤等。清代筑有永兴堤、初公堤、阿公堤、新开渠堤、马骆堤、同仁堤、济公堤、永安堤、赤心堤、益公堤、水湖围堤、新官堤等。民国时期增筑五星堤、新民堤、北固堤、江洲堤、新洲堤、夏家洲堤、合兴堤、同兴堤等。诸如此类圩堤历尽沧桑,屡兴屡废,兼之行政区划变更,至1949年境内仅存洗心围、永安、赤心和江洲(张家洲、蔡家洲、团洲堤系合称)等几座主要圩堤,总长88.68公里,堤顶海拔高程均在20米以下,且堤线复杂,堤身百孔千疮,当九江长江水位达到20.92米时全部溃决。 建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加强圩堤建设列为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组织群众在修复加固原有圩堤的同时,新建圩堤39座。至1985年,全县共有大、中、小型圩堤43座,总长185.28公里。 万亩圩保护耕地面积在万亩以上的圩堤5座,其中沿江大堤2座、江心洲堤2座,内湖围堤l座,总长104.58公里,保护耕地10.82万亩。 洗心堤:原名洗心围堤,属内湖围堤,座落县境西北洗心桥乡境,堤线由平头山经洗心桥接生机林,堤内原有乌江湖、马鞭湖、王家湖、张家湖、何家湖、黄皮塘、蕉溪港等水面,集雨面积26.6平方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万历十七年(1589年),司李徐景文并建闸。清同治八年(1869年),受来自瑞昌山洪和江洪夹击,忙杵坝至八里丘堤段被冲溃,知县陈燕请筹借款银300两并集民费修复。1954年,受长江高水位影响,先是老港口大坝决口,继而全堤漫顶成灾。是冬复堤堵口时,为减轻大坝内外压力,一在庙基坝段迁堤退挽400米;一在上游修筑反水围,将乌江湖出流从北闸导入赤湖。1955年10月,废除洗心旧闸建新闸,改称港口闸。为全面开发陆用水湖,1968年又拆除北闸,将堤线改接黄土山,使上游来水全由港口闸泄入赛湖,并对大坝逐年分段加高加固。至1985年,堤长13.3公里,堤顶高程22.5米,面宽2.5~3米,边坡1:2,保护耕地1.25万亩,其中增垦3858亩。 江洲堤:系江心洲堤。座落县境东北长江中心江洲乡,集雨面积45平方公里。江洲,古称桑落洲。西汉成洲以后,“古岸崩欲尽,江沙涨未休”,时出时没。明永乐初年再度出水,始有翁、张等姓人人居垦种,但无堤防设施。明万历四年(1576年),知府李得阳奉饬规划方略,同知宋纯仁专事捐资集材,督德化、湖口、黄梅、宿松四县之民和南昌、蕲州、九江三屯之卒分段施工培修,初成桑落洲堤,岁久渐圮。清康熙元年(1662年),乡绅张永兴请领国款助民重修,因名永兴堤。乾隆五十三年(1789年),大水溃堤;次年,张明荣、杨文召等申款修复。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蔡家洲出水20余年,新科举人张鸿翼申款扩修永兴堤,改名新官堤。1916年(民国5年),其子张育林发动民力,在五十股处修筑五星堤。1920年,由沈靖丰、史济清申款修筑新民堤。至1932年,相继修筑的还有北固堤、江洲堤、新洲堤、夏家洲堤、合兴堤、同兴堤等。由此以黄亚湖为界,基本形成张家洲和蔡家洲两大堤系。1956年,增筑团洲堤。1963年,将三大堤系联成一体,统称江洲堤。旧堤堤线蜿蜓曲折,堤顶高程仅18.5~20米,且江流紊乱,江岸极不稳定,因之自民国初年至1954年,先后溃漫10次,迁堤退挽8次,退挽长度共4820米。大套沟一带崩岸突出,联圩后堤外残存的同兴堤线,10年间崩塌无存。1954年复堤堵口后,在逐年加高培厚堤身的同时,着重除险保安,先后在险段加筑面宽2米戗堤6处,长5.3公里,挖填粘土截水墙5段,长5公里;对内坡距堤线30米内洼地,普遍填塘固基。1957年,洲头堤段突然剧烈崩塌,由国家投资12.4万元,购买块石0.89万立方米,在险段先打杉排桩堆石成坝,再抛石固脚,顶住了江流冲击。联圩以后,逐步建成一支拥有200余人的采石、船队运输、护堤施工等专业队伍,先后建丁坝13座,固脚7处,护岸6公里,护坡3公里,共累计完成抛护块石46.3万立方米,投资121.16万元,有效缓和了江岸崩塌,稳定了堤基。现堤长34.85公里,堤顶高程23—24米,面宽3-6米,坡比1:3,保护耕地4.3万亩。 永安堤:系沿江大堤,外堤西接赤心堤(百姓营),东至赛湖大闸(旧时至官牌夹),阻江洪;内堤西起徐家湾,东至阎家渡,挡湖水。座落永安乡、棉花原种场境内,集雨面积38.67平方公里。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署城子司巡检秦序爵倡建,县令任嘉培督饬例贡生叶在廷等按亩出夫、照田起费,同治元年(1862年)竣工。同治八年,大堤漫溃,知县陈燕请筹借款银1400两并集民费修复;次年又溃,复借官谷并集民费修补。自民国初年至1954年,大堤先后溃决5次,其中一次系1938年8月国民政府军笫三集团军第十二军为阻击日军西犯掘堤放水。虽经多次堵口培修,但江岸崩塌无法控制,严重威胁大堤安全。以1957年国家测绘总局航测的<地形图>与清同治九年编制的<长江计里全图>相比较,80余年间,彭家湾至官牌夹段江岸平均南移1.15公里,且河床逼近堤岸,大部分高程为零下负值,最深负17.2米。因之自1917~1955年,先后迁堤退挽II次,总长共14.1公里,宽200~500米,其中1931年一次退让长2500米,宽650米。1955年,开始对大堤险段进行抛石固岸、护坡;1970年,成立永安江堤护岸指挥部,国家投资100万元(其中省50万、地30万、县20万),购买拖轮1艘、拖驳6只,固定劳力500名,年采运、抛护块石3.8万立方米。但局部崩塌时有发生。1971年8月,经水电部张文碧部长实地视察,鉴于大堤涉及一市(九江)、两县(九、瑞)安危,将治理方案报部列入国家基建计划,同时成立九江县长江固岸治理指挥部负责实施。第一期工程从1972~1982年,国家投资1600万元,本着“上下游、左右岸有利”原则,采取“抛石固脚、固点守线”办法,重点加固堤防和江岸险段治理,先后在老坝头、大树下、老渡口、郭家墩、滨江、浴港兴建6座深水短丁坝,每坝长50米、顶宽4米,坝面呈龟背或三角形,并与固点短丁坝上下约300米处加做7个辅助点,完成抛护块石80余万立方米。本期末,还聘请长航汉口航道区用碇泊绞吸式挖泥船,在浴港泡泉区吹填泥沙18万立方米。第二期工程从1983年起,国家计划投资2800万元,分年拨款和施工。至1985年,共完成石方46万立方米,其中水下抛石4.9公里、33.57万立方米,护岸3.72公里、7.27万立方米,护坡6.58公里、5.16万立方米;加高加固大堤8.87公里、完成土方69.63万立方米,其中挑标准堤段5.46公里、47.18万立方米。现堤全长35.73公里,其中外堤长16.6公里,堤顶高程22.2~25.4米,面宽4米,坡比1:2.5~3;内堤长19.13公里,堤顶高程22.2~22.8米,面宽3米,坡比1:2~2.5,经1983年特大洪水考验安然无恙。保护耕地2.86万亩,其中陆用官湖面积1万亩。 赤心堤:系沿江大堤。座落县境西北边陲城子镇乡境,西起城子镇,东接永安堤,长10.68公里,集雨面积355平方公里。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建堤以来,长江主流不断南移。堤外原有菖浦洲,下游连着边洲,长2.1公里,面积0.4万余亩,已荡然无存。此段江岸原是一条直线,现崩塌成弧形,外滩仅剩4~10米,老坝头段江岸紧贴堤身长达190米。因之,1931一1954年,大堤先后溃决5次,迁堤退挽8次,退让总长9.2公里,宽度均在200米以上,其中1936年一次下崔伍至老坝头段退让长1800米、宽600米。建国初期,在圩堤岁修的同时,初步治理了江岸险段。1952~1953年,在老坝头等处抛石固脚、护坡0.77万立方米。1955年,兴建赤湖通江大闸,改变历年由下游挖口入赛湖为直流长江。1957年11月,由九江专署主持召集九江、瑞昌县和赤湖水产场协议,采取“划段包干、各负其责”的办法进行防修和管理,即九江县包干4.8公里,瑞昌县4.88公里,赤湖水产场l公里。1972年起与永安堤一并列入长江固岸工程基建计划,先后在何家林至彭家湾段抛石固岸5.11万立方米,块石护岸2.62万立方米。1981年,聘请长航汉口航道区用碇泊绞吸式挖泥船,在距岸150米处江心吹起泥沙,填塘固基1.6公里,吹填泥沙20余万立方米。1983年,进入第二期工程后,重点治理老坝头崩岸险段320米,内坡全线增筑6米宽戗堤,大堤高增至25.5米,顶宽增至8米,内外边坡为1:2.5~3。现江岸基本稳定,堤身坚实,保护耕地128万亩(不含瑞昌县)。 新洲堤:系江心洲堤。座落长江中心新洲垦殖场内,集雨面积16平方公里。新洲,原为桑落洲偏东一隅,渐由清嘉庆元年(1796年)出水的大湾洲、嘉庆十年出水的芦林洲、光绪五年(1879年)出水的正身洲、1931年(民国20年)出水的乌龟洲淤合而成。因无堤不保收,始居人口极少。1960年,创办国营红旗农场,次年10月改称新洲垦殖场,国家投资3.6万元兴修堤防,堤顶高程19米,围垦面积约万亩。1962年,长江水位20米,大堤漫决。是冬,省农垦厅投资76万元,组织本场职工和新港、周岭、大桥、江洲等公社社员及外地民工复堤扩建,次年春竣工,全长8.9公里,堤顶高程21米,完成土石方127万立方长,因场名日新洲堤。
  1969~1970年冬春,又于场部北缘兴·建乌龟洲堤,西起江洲公社团洲堤,东至三.江口新洲堤、长7公里,当年洪水漫决。1978年重修。1982年,按新洲大堤标准培足土方并与之联圩,全长11.1公里。1983年7月19日,乌龟洲堤段因堤身泡泉鼓沙决:口130米,冲坑最深3米余,造成复堤取土.困难,故迁堤退挽1260米,让地300亩。现堤顶高程23.5米,面宽4~5米,边坡1:2.5,保护耕地1.13万亩。 千亩圩保护耕地面积在千亩以上(不含万亩)的圩堤共13座,其中江堤2座,湖堤11座,主要分布在赛城湖周围,均建国后兴建。堤线总长52.59公里,堤顶高程在19~24.5米之间,保护耕地35340亩。 百亩圩保护耕地面积在百亩以上(不含千亩)的圩堤共25座,全属内湖堤,分布在赛城湖16座、赤湖8座,七里湖1座。1968~1983年间建,其中1976年秋后兴工的占64%。堤线总长28.12公里,堤顶高程在l8~22米之间,保护耕地10542亩。
   第四节涵闸 建国前,县内圩堤涵闸主要有洗心闸、永安堤石闸、赤心堤闸。洗心闸原名洗脚桥,位于洗心围堤中段,水由田家桥入粟湖出龙开河,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司李徐景文建。四十八年水溺,知县周世盛联蕲[=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千亩以上圩堤基本情况)=] [=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百亩以上圩堤基本情况)=]戌重修,更名洗心闸,设长司启闭。永安堤石闸位于永安堤官湖港(旧称上港),拱形通天圬工条石涵闸,清同治元年(1862年)建。闸身长19米、宽2.1米、高1.5米,江涨利用两道木质叠梁堵土封闭,排渍则于地势低处预埋粗树作横龙支撑,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且不安全、不及时。赤心堤闸位于赤心堤彭家湾堤段,混凝土预浇分节管双孔涵闸,1937年(民国26年)建,管径0.9米,流量小,质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堤闸已先后淘汰。 建国后,在兴建圩堤的同时,相应建有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条石涵闸,并设钢板闸门和启闭机。至1985年,全县千亩以上的圩堤共建涵闸18座。其中过水断面在5平方米以上的有8座: 赤湖闸:位于赤心堤旧闸上游200米处。钢筋混凝土矩形双孔闸,单孔过水断面3.5×3.5米,闸身长36.2米,墙厚0.6米、顶底厚各0.7米,闸底高程12.5米,设20吨启闭机2台。1955年10月至次年4月,由长办设计,专署水利处组织实施,九江专建公司承建。国家投资51.5万元,九、瑞两县上劳力2000名,九江市支援劳力1000名,用工共21.8万个;用水泥500吨、钢材95吨、条块石1850立方米,浇砼2000立方米。为全县第一闸。 港口闸:位于洗心堤旧闸北侧。钢筋混凝土与圬工结合拱形单孔闸,过水断面3.25×2.5米,闸身长33米,拱顶厚0.4米,底厚0.65米,墙上厚0.5米、下厚1.8米,闸底高程14.2米,设10吨启闭机1台。1957年10月至次年5月,由省水利厅设计,港口乡组织施工。国家投资3.8万元,用工2.9万个,用水泥250吨、钢材9.3吨、条块石650立方米,浇砼250立方米。 江洲闸:位于江洲大堤新沟口。条石圬工重力式箱形单孔闸,1958年始建,过水断面2.5×2.8米,闸身长30米。因当时施工技术较差,加之闸身短与堤身逐年加高培厚不相适应,遂于1981年10月至次年4月,经县水电局设计,由江洲公社组织施工,拆除原闸重建。新闸过水断面不变,闸身长60米,四周墙厚0.4米,闸底高程13.4米,设10吨启闭机1台。投资7万元,用工2.1万个,用水泥180吨、钢材25吨、条块石484立方米,浇砼450立方米。 幸福闸:位于江洲堤大套沟处。1959年11月至次年4月,由专署水利处设计,江渊公社组织实施c.条石圬工重力式箱形单孔闸,过水断面2.5×2米,闸身长33米,顶厚0.4米,底厚0.6米,条石侧墙厚1.4米,闸底高程13.2米,设5吨启闭机1台。自筹资金2万元,用工2.15万个,用水泥113吨、钢材12.8吨、条石块987立方必,浇砼310立方米。 官湖闸:位于永安堤旧石闸北17米处。箱形单孔闸,过水断面3×3.2米,闸身长31.75米,四周墙厚0.6米,闸底高程12.5米,设15吨启闭机l台。初于1964年10月至次年4月,由县水电局设计,永安公社组建,投资10万元,用工3.58万个,用水泥210吨、钢材35.8吨、条块石776立方米,浇砼480立方米。1966年,依托涵闸进口八字墙,建闸站合一电排站。1981年10月到次年5月,根据水电部对长江堤防建设的要求,由县水电局重新设计并组织施工,拆迁排涝站,将大闸出口接长50米,用水力震动砂椿法奠基,投资32万元,用工2.7万个,用水泥430吨、钢材57吨、块石1500立方米,浇砼1100立方米。 赛城湖闸:位于赛湖新开河出口处。钢筋混凝土五孔公路桥梁大闸,过水断面单孔Sx5米,最高档水头6米,内外泄流水头差l米,最大泄量765秒立方米。闸身长32米,闸底高程11.5米,钢板闸门高7米,设30吨电动启闭机5台。1969年9月至次年5月,县革委集中当时地、县两级下放科技人员负责设计和技术指导,从各公社抽调劳力分段分项施工。总投资70万元,用水泥1450吨、钢材160吨、块石3000立方米,浇砼4600立方米。 英雄闸:位于小城门堤石山侧。块石圬工重力式箱形单孔闸,过水断面2.5×3米,闸身长33米,闸底高程13.5米,设10吨启闭机1台。1969年12月至次年4月,由县农业服务站设计,城门公社组建施工,投资3万元,用工1.5万个,用水泥105吨、钢材3.2吨、块石700立方米,浇砼260立方米。 五一闸:位于五一堤下游横坝间。铪矩形单孔闸,过水断面2.5×2.5米,闸身长33米,四周墙厚0.4米,闸底高程13.5米,钢板闸门,设10吨启闭机1台。1970年11月至次年3月,由县农业局水利组设计,港口公社组织实施。投资2.5万元,用工2.1万个,用水泥78吨、钢材4.5吨,浇砼250立方米。
   [=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主要涵闸基本情况)=]
   第五节排灌站 排涝站1951年,县内第九区(江洲)群众自筹资金,首建大套沟、新沟口两座煤汽排涝站,大套沟站装机2台、100马力;新沟口先装机1台、70马力,后增1台、30马力。
  1960年,因煤汽机大量消耗木炭成本高,排涝站改用柴油机为动力。1962年,全县开始建设大马力柴油机排涝站,其中永安围滨江站设机组2台、180马力,洗心围洗心桥站1台80马力,新洲围黄湖口站5台、400马力。1963年,建设围和九洲围建[=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电力排涝站基本情况)=]站,装机分别为1台、80马力和l台、50马力。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机械排涝站逐步为电力排涝站所替代。1964年,江洲新沟口率先建轴流泵电排站l座,装机6台、570千瓦。1965年,大套沟和团洲相继建站,装机分别为3台、355千瓦和3台、285千瓦。1966年,新建洗心桥站3台、390千瓦,滨江站4台、520千瓦,官湖站3台、390千瓦。至1985年,全县有30千瓦以上固定电力排涝站38座,共装机80台,总容量8443千瓦,总排水流量82.9秒立方米。 灌溉站1954年,第四区三七乡幸福初级农业社首次使用14马力柴油机带动水泵抽水灌田。1963年,开始兴建机灌站,马回岭平阳站设机组2台、140马力,新合涌塘站设机组2台、130马力。同年,在大桥泉水垅建全县第一座三级电力灌溉站,总扬程50米,装机6台,总容量360千瓦。次年在长岭尤岭建二级电灌站,装机4台、520千瓦。1966一1967年,又分别在团结边山、永安徐家湾、江洲、城门徽州和金兰建成5座一级电灌站,在城门兴联和沙河东方红建成2座二级电灌站。
  1968年,兴建长山西河电灌站,开始定三级,按设计灌田0.3万亩,因总扬程在70米以上,装机大、耗电多,流灌渠系复杂,遂改为一级站,装机2台,150千瓦。自此总结出“机组分散,灌田分散,装机小,扬程低,灌溉及时,群众负担合理”的经验,坚持“一机一站,小机多站”,使电力灌溉站发展较快。城门乡9个村先后建成电灌站8座,总装机10台,820千瓦,基本实现一村一站。
  1985年,全县有28千瓦以上的固定电力灌溉站61座,总装机71台,总容量4368千瓦,总提水流量17.44秒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94万亩。
   [=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电力灌溉站基本情况)=][=此处为表格=]第六节港渠 灌溉渠建国前,县内少数较大的水塘、堰坝没有固定性的引水沟渠,因旧制度的弊端,你堵我挖,不时遭到毁坏或荒废。建国后,在兴修蓄水或提水灌溉工程时,均进行渠系配套。1985年,全县73座小(二)型以上的水库共有灌溉干、支渠139条、总长276公里;其中中型和小(一)型水库干渠22条、长56.4公里,支渠30条、长112.2公里,块石护砌47.5公里;有渡槽、隧洞等建筑物34座。全县61座28千瓦以上的固定电力灌溉站共有电站引水渠和灌溉渠89条,总长151.59公里,其中块石护砌17条、长16公里;有配套建筑物39座。 排水港建国前,县内圩区曾有一些人工开凿或自然形成的港沟,用以汛期、雨季排渍涝,或旱季蓄、引水灌田,从赤湖至官牌夹的小港(亦称小江)尚能通舟楫。年深日久,这些港渠或因失疏而渐淤,或改作他用,所存无几。建国后,在水利、灭螺综合治理中,圩区人民不断改造旧港,开挖新河,并使沟渠成网。1985年,全县38座电力排涝站有引水渠26条,总长83.86公里。千亩以上边圩有截流渠8条,截除集雨面积72平方公里。万亩以上圩堤有4座实现排水河网化。 江洲堤内:首先是1958年II月,江洲公社3000名妇女组织起来,从洲头至大套沟开挖一条标准排水渠,全长7公里,深2.5米,底宽7.5米、面宽12米;支渠20条,总长9公里,完成土方23.5万立方米,为表彰她们的功绩,命名“妇女英雄渠”。1959年冬,公社组织万名劳力新开跃进渠,从后埂至新沟口全长12.5公里,深2.3米,底宽8米、面宽12米;挖支渠41条,总长13公里,完成土方40万立方米。1960年冬,又组织万名劳力,以蔡洲旧河套为基础,开挖东风渠,全长8公里,平均深2米,底宽10米、面宽15米;支渠23条,总长8.5公里,完成土方25.1万立方米。1967~1971年,又先后开挖干、支渠和电站引水渠共36条,总长13.5公里,完成土方40.8万立方米。至此,全圩基本实现河网化。 新洲堤内:1966年,在原江流冲成小沟的基础上,开挖一条横贯本洲中部的人工河,东西长3公里,深2.5米,底宽19米、面宽22米;开支渠9条,长13.6公里,完成土方85万立方米。为表明人工河给全场带来福音,取名“幸福河”。 永安堤内:1958年起,先后兴建了丰产港、跃进河。1968年冬,为了开发陆用荒湖,永安公社组织3400余劳力,奋战40余天,在官湖中间开辟一条人工河(时名“忠”字河),长12公里,平均深1.5米,底宽10米、面宽16米,完成土方23.4万立方米。1975年冬,开挖前进渠,长6公里,宽3米,深1.5米。1976年,又新开一条与江堤平行的人造河,全长15.9公里,平均深2.8米,底宽30米,完成土方119.25万立方米。1978年。将官湖闸站引水渠改线,另开一条长600米、深6米、面宽30米的引水渠,联接人造河,使圩内水流顺畅,遇暴雨可在24小时内排除内涝。 洗心堤内:为了开发陆用乌江湖、王家湖、里湖等荒湖,港口公社曾于1966、1968、1973、1979年先后组织4次会战,全面改造圩内排水港渠,共完成土方120余万立方米。其中里湖河(亦称洗心桥电排港)开挖成功,不仅提高了排涝能力,而且增垦3858亩。第二章水利效益
   第一节灌溉 建国前,县内农田灌溉水源少,灌溉方式落后,因而灌溉效益差,不少离塘堰、湖汉稍远“竹梢田”或高螃田,成为“望天丘”。据1949年统计,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2849亩,仅占耕地总面积330879亩的9.93%。 建国后,县内贯彻“以蓄水为主,蓄、引、提并举”的方针,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灌溉条件,逐年提高灌溉效益。1985年,全县蓄、引、提总水量达6687.5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1.9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75.27%,为1949年的6.67倍;保证灌溉面积17.7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1.08%;旱涝保收面积15.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3.14%。灌溉方式有自流、提水、喷灌三种。 自流灌溉建国后,随着塘堰扩修、水库兴建和港渠配套,县内自流灌溉面积迅速增长。1985年,全县蓄、引总水量5287.55万立方米,自流灌溉面积10.04万亩,占灌溉总面积45.820~/0。其中水库灌溉6.58万亩,占灌溉总面积30.03%;水塘2.95万亩,占13.46qo;堰坝0.51万亩,占2.33%。 提水灌溉建国初期,仍沿用旧式提水工具。据1952年7月统计,全县有人力手车7518部、脚车2795部,牛力水车122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为煤气机、柴油机、电动机带动水轮泵等提水设备所代替,并由临时移动式逐步发展成永久固定式的机电提水灌溉站。1985年,全县拥有提水用柴油机877台,总容量13999马力;电动机344台,总容量13605千瓦;水泵1318台。总提水量14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187万亩,占灌溉总面积54.18qo。其中机械提水灌溉5.24万亩,占灌溉总面积23.92%;电力提水灌溉6.63万亩,占灌溉总面积的30.26%。
  喷灌1978年,国家投资0.4万元,在新城镇新城大队试行喷灌新技术。即由水泵、动力机、传动设备和管道等组成机组,用压力从田边水源将水输入管道,由喷头喷成细雨状洒入田间。1979年,国家投资14.6万元,在全县7个公社(镇)发展喷灌机械设备100台、容量1041马力,喷灌面积6320亩。其中新城镇新城大队9台、108马力,喷灌蔬菜400亩;江洲公社九号农科所20台、213马力,喷灌棉花2500亩;永安公社农科所30台、273马力,喷灌棉花1000亩;团结公社11台、132马力,喷灌棉花、水稻共600亩;港口公社13台、111马力,喷灌杂粮1100亩;狮子公社住岭、鸡岭、煤山大队各1台、12马力,喷灌杂粮共300亩;涌泉公社跃进大队14台、168马力,喷灌杂粮420亩。1981年农业生产责任制建立后,耕地承包到户,作物品种安排不一,喷灌不便统一而停用。
   第二节防洪排涝 防洪县内防洪设施主要是圩堤。同建国前相比,堤防能力大为增强。1985年,全县堤线总长185.28公里,比1949年增长1.09倍。保护范围584.8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66.96%,为1949年的1.26倍,其中保护耕地15.34万亩、水面2.78万亩、人口9.21万人,分别为1949年的1.58倍、[=此处为表格(1949~1985年全县灌溉面积统计)=]1.83倍、1.31倍。沿江万亩以上圩堤堤顶高程均在23.5米以上,千亩以上圩堤堤顶高程均在22米以上,可保长江1973年型21.28米水位合10年一遇。赛城湖堤系堤顶高程均在20.5~22米,可抗内湖水位20一21米。赤湖堤系堤顶高程均为19~19.5米,可抗内湖水位18.5~19米。但不少堤身单薄,险段多,未达到抗洪标准。1983年,赛城湖内水位21.44米,沿湖11座千亩以上圩堤溃7座,17座百亩以上圩堤溃15座;赤湖内湖水位18.34米,沿湖9座百亩以上圩堤溃8座。 排涝建国初期,排涝主要靠人力。1951年,一次降雨200毫米,新港乡益公堤内涝千余亩,群众排架水车42部,坚持日夜排渍,抗灾精神可佳,但收效甚微。同年,江洲圩内始建两座煤汽机排涝站,当年减轻内涝3000余亩,增产粮食120万斤。1955年以来,随着圩堤涵闸、截排水港渠、机电排涝站的兴建,县内排涝能力逐渐提高。1985年,全县主要圩堤涵闸总排水流量106.4秒立方米,千亩以上边圩截流河截除集雨面积72平方公里,圩内河港沟渠可蓄水1157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排水面积可调蓄5.8万立方米;电力排涝站总排水流量82.9秒立方米,控制圩内排水面积199.73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流量0.42秒立方米,可排除耕地内涝14.06万亩,包括临时性机排除涝面积共达15.34万亩。排涝站分布在27座百亩以上圩堤内,排涝标准一般是大围低、小围高,其中达到20年一遇有7座,10年一遇有5座,5年一遇的1座,刘仓、张家湖、涌塘湖、乌鱼皂等圩在20年一遇以上。但3年以下一遇有14座,江洲、永安圩内尚未达到两年一遇。
   [=此处为表格(建国后几个年份全县堤防效益情况)=]
   第三节水力发电 县内开发利用水能发电始于60年代后期。相继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10座,装机15台,容量783千瓦,占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55.93qo。1985年,尚在运行并发挥效益的7座,有引水发电和蓄水发电两种,年发电量14.22万度。 引水发电1964年,首先在涌泉洞利用泉水试建小型水轮泵发电站,因水头低、流量小,兴工不一年,即告停废。1977年,投资38万元,利用庐山赛阳三级电站尾水和菖蒲堰截流兴建沙河水力发电站。护砌引水渠长1800米,跌水24.5米,引用流量2.16秒立方米,设计装机3台、容量375千瓦。后因农田灌溉需要,流量不足,选型配套机组2台、容量320千瓦,有时仅l台机组运行,年发电量1万度。
  1979年,国家投资10.4万元,贷款2万元,对全县水力资源进行勘察后,选定岷山桐子洼、观音寺和黄老门骆堰河,利用山水、河流落差兴建发电站。桐子洼落差45米,装机1台,容量26千瓦,年发电量1.2万度。观音寺落差28米,装机2台,容量12千瓦;骆堰河落差7.5米,装机1台,容量40千瓦,均未建成投产。1983年动工兴建的白水洼发电站,装机一台,容量6千瓦,亦未建成投产。 蓄水发电1969年,利用马头水库牛头山边直径0.6米的涵管接长120米,安装95千瓦水轮机,配备55千瓦发电机组,建成全县第一座坝后式水力发电站。为了向国庆20周年献礼,涵管刚浇好即投入运行,致使管道破裂漏水。后改由泄洪隧洞安装旁通阀接管发电,装机2台,容量130千瓦,年发电量5.5万度,为水库综合经营和马头附近5个村用电提供了电源。
  70年代末,由县农业局投资6.5万元,先后安排戴山、岷山、螺山、毛桥4座小(一)型水库兴建坝后式发电站。其中戴山发电站装机l台、容量55千瓦、水头16米,流量0.5秒立方米,年发电量1.08万度;岷山发电站装机l台、容量55千瓦,水头16米,流量0.5秒立方米,年发电量0.04万度;螺山发电站装机2台、容量115千瓦,水头16米,流量0.65秒立方米,年发电量5万度;毛桥发电站装机2台、容量24千瓦,水头12米,流量0.17秒立方米,年发电量0.4万度。这些电站系利用灌溉放水发电,年利用小时率较低。
   第三章水利管理
   第一节管理体制 民国时期,县政府无专门水利管理机构和专门水利经费。较大的圩堤如永安、赤心、洗心堤设堤工委员会,配堤总、堤书、报事、协理等人员。重点涵闸设闸夫启闭。小型塘堰由受益村庄或农户自建、自管、自月。 建国后,水利工程实行分级管理。工程较大的如江堤护岸、马头水库、赛城湖大闸、沙河水电站等由县管理,直隶县水电局;小(一)型水库和千亩以上圩堤,由所在乡人民政府管理;小(二)型水库和千亩局;下圩堤,由所在村民委员会管理;小型塘堰由所在自然村或受益村民小组管理。水利投资、投工亦采取国家、集体、群众分担的办法,按工程管理分级负责筹措。1949—1985年,全县水利投资共计4128.0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397.13万元、群众自筹730.92万元,完成土石方9068.1万立方米。
   第二节管理机构 建国初,水利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统管,配专职水利干部3人。后常与农林合设科或局。1954年Il月,分设水利科,水利干部增至18人。1956年6月,分设水利局。1958年9月,改设水利电力局。1985年水利电力局内设管理机构有水利技术指导站、水利工程管理站、机电排灌站、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室,有技术管理干部42人。县属工程管理机构设有马头水库管理处、赛城湖大闸管理处、沙河水力发电站和长江固岸治理指挥部,有干部职工78人、固定合同工72人。乡级设水利管理委员会8个、水利管理站7个和联防办公室(赤心堤)1个,各乡、镇、场(岷山林场、县农科所除外)配有专职水利干事1名,共有干部职工96人。乡镇管理的重点水利工程配有专职技术管理人员257人。 从1951年开始,凡属防汛、抗旱、水利冬修或重点工程兴工,均成立县指挥机构,隶属县人民政府,下设办公室与水电局合署办公,各乡(镇、场)亦成立相应的组织。1958年后,防汛、抗旱合成一个机构,称九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1972年后,不仅全县性的兴修水利指挥机构,由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并规定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汛期,或有严重旱情、重大冬修任务,都抽调人员集中办公。
   第三节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建国后,全县重点水利工程均分别建立各自的管理制度。1963年,县人民委员会曾就加强全县圩堤、水库、闸坝的维护和管理发出布告明令禁止在堤坝、渠道上开荒种地、铲草皮积肥、埋坟、挖窖、建窑、打井、做屋,禁止在堤坝上开沟引水、打桩、挂排、抛锚及内坡50米、外坡30米内和险段取土、挖塘,禁止在水库内和圩堤、闸坝、矶头附近引爆炸鱼;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围垦、拦河筑坝和兴建阻碍水流的建筑物,不得拆除圩堤、水库、涵闸上的测量标志、电汛设备和防汛设施,不得自行启闭涵闸等等,使之人人明白。各级各类工程管理处(站、所)均建立包管、包修、包用的“三包”责任制,每年汛期前和用水季节后,必须对工程及其建筑物进行全面质量检查,拟定维修保安计划,组织受益单位或农户岁修;汛期负责筹足防洪器材,组织抢险队伍,日夜巡逻守护,确保安全渡汛。江洲公社水委会自1960年建立后,对所属采石队、船队、施工队、护林队、变电所、机电管理站等实行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层层建立严密的岗位责任制,使圩堤管理、护岸施工、机电排灌始终运转正常,一直评为市、县水利系统先进单位。马头水库自1974年11月成立管理处后,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开展综合利用,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坚持以蓄水灌溉为主,兼营养殖、捕捞、发电、加工、运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80年摘掉了“补贴帽”,1983年综合经营收入5.1万元,自给有余。 用水管理从农业合作化起,县内农田灌溉用水均按照“水权集中,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级管理单位统一调度,放水员“一把锄头放水”,蓄、引、提科学安排。丰水时以堰水为主,欠水时河堰渐涸转以塘水为主,天旱以库水为主,库、塘、堰水不及的农田则用机电提水灌溉。小(一)型以上的水库放水和电力灌溉站提水,先由用水单位提出计划,库、站管理单位根据蓄、提量及输水能力编报供水计划,然后与用水单位签订合约,按计划配水到干渠,再由用水单位放水员接水到支渠或直接放水到田。小(二)型水库和塘堰一般由受益单位共同商定,放水员直接放水到田。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灌溉用水一般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与管水部门共同商定配水计划,由联户共同协商用水。 水费征收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按照不同的灌溉条件和受益情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一般是小(一)型以上水库自流灌溉每亩收费1.5元或稻谷10市斤,若在库内或渠道内提水则按上述标准减半。机电排灌每亩征收设备折旧费用和管费共1元。圩堤保护面积每亩征收不少于0.5元。受益的养殖水面每亩征收0.3元。从水库和渠道引水用于工矿或城镇人民生活每立方米收费0.02元。各种水费征收均于年初由供水单位与灌区所属乡、村共同核定用水量或受益面积,造具征收清册,经用水单位或农户签证后,交乡、村一次性代收,专户存人银行,专用于本工程的维修管理和改善扩大工程效益。如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确实无力缴纳水费,必须由用水单位提出申请,经工程管理单位审核,按管理体制分级报批,方酌情予以减免。
   第四章水土保持
   第一节水土流失 境内东南和西南部属低山丘陵区,坡度多在15~20度,土壤母质以页岩、石灰岩风化物为主,容易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产生溶解、剥蚀、搬运等流失现象。明、清时期,山地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较轻。民国时期,几经兵燹,山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渐加重。建国初期,植被得到迅速恢复。1956年,全县有林面积42.9万亩,森林覆盏率达32.75%,水土流失不十分明显。但“大跃进”期间,由于大炼钢铁和大办集体食堂,山林砍伐量大大超过生长量。“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处于无政府状态,乱砍滥伐,全县年均消耗木材1.1万立方米、薪柴13223万公斤;同时强调“以粮为纲”,毁林开荒2.68万亩,其中顺坡开荒1.3万亩,坡度均在15度以上。1975年,全县有林面积仅15.6万亩,比1956年减少1.75倍,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1.91%,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值得吸取的教训是:70年代,推行全垦整地造林,破坏了植被,翻动了土层,增加了侵蚀条件,加剧了水土流失。据1982年农业区划资料统计,全县13个公社(场、镇)水土流失面积达69063亩,占全县陆地面积6.5%。其中轻度42526亩、中度24014亩、强度2523亩;农用地12857亩、林用地4769亩、荒山48105亩、其他3332亩。
   第二节水土治理 建国后,特别是1979年以来,县人民政府贯彻“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方针,实行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组织人民群众大搞山(植树造林)、水(兴修水利)、土(平整土地)综合治理,逐步减轻和控制水土流失。至1985年,全县累计绿化荒山、荒坡32.46万亩,实际保存10.34万亩;四旁植树1689.98万株,保存1457万株;封山育林186.63万亩。据1982年山林普查统计,全县有林面积28.04万亩,比1975年增长79.74%;森林覆盖率达21.4%.比1975年增加9.49个百分点。虽未恢复到1956年的水平,但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有利水土保持。低山丘陵地区先后修筑蓄水工程4125座,控制集雨面积117.09平方公里,调节了部分山水流量和流速,减少了山洪直接冲毁农田。先后整治河道8条,总长28.7公里,筑拦河坝长12.95公里,建跌水堰46处,使河道截弯改直,河线缩短,河床坡降变陡,增强泄洪能力,使4687亩农田免受山洪冲蚀。平整坡耕地、挂壁地、开荒坡地5.02万亩,其中水平梯地4.12万亩,园田化0.9万亩,使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为“三保地”。[=此处为表格(1982年县内部分公社(场、镇)水土流失状况)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田
相关人物
李渤
相关人物
张又新
相关人物
陈燕
相关人物
李得阳
相关人物
宋纯仁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省水利厅
相关机构
县水电局
相关机构
县农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化乡
相关地名
庐山
相关地名
白鹤乡
相关地名
通津乡
相关地名
仙居乡
相关地名
南昌乡
相关地名
赤松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