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主要农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93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主要农作物
分类号: S51/59
页数: 7
页码: 90-96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九江县的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作物布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产量统计等详细内容。
关键词: 作物布局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内容

第四章主要农作物
   第一节结构布局 种植结构县内农作物种植,素以粮食作物为主。据<江西省农业统计>载,1937年(民国26年),在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占77.69qo,经济作物占14.79%,其他作物占7.52%。194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84.12%,经济作物占13.05%,其他作物占2.83%。50年代以后,多次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农作物播种面积有较大的变动。1955年,粮食作物下降到66.32%,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分别上升到26.41%、7.27%。1985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4.58%,经济作物28.98%,其他作物16.44%。 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解放前杂粮居多。据1937年统计,全县水稻播种面积只占27.03%、小麦占5.95%,而红薯占24.33%,大豆占13.52%,其他杂粮占29.17%。1949年略有调整,水稻占46.53%,小麦占9.51%,红薯占1.18%,大豆占1.53%,其他杂粮占41.25%。50年代以后,大力推广双季稻和棉麦套种,稻、麦播种面积逐年上升。到1985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为66.07%,小麦18.47%,红薯4.72%,大豆4.21%,其他杂粮只占6.53%。 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历来以棉为主。1937年,全县棉花播种面积占71.02%,油料占26.56%,其他经济作物占2.42%。1949年,土棉衰退,油料跃踞绝对优势,二者分别占经济作物3.58%、96.42%。50年代中期起,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棉花一直处于经济作物的主导地位。到1966年,棉花占68.5g%,油料占30.5g%,其他经济作物占0.82%。1985年调整为棉花55.5%,油料41.64%,其他经济作物2.86%。 作物布局因受地貌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县内农作物分布的地域性比较明显。北部沿江滨湖海拔在20~30米地区,光照、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好,为全县85%的棉花和48%的小麦产区,其中江洲、永安、新洲、棉花原种场等四乡、场,1985年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县棉花总播种面积66.67%o西北沿湖滨、中部沿双瑞公路和南部沿南浔铁路海拔在20~50米地带,为水稻主要种植区,其中马回岭、黄老门、沙河、沙河街等四乡、镇,1985年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总面积46.21%。西南海拔在40~60米之间的低残丘,多种植杂粮和经济作物。
   第二节面积产量 粮食作物水稻:清末、民国乃至建国初,每年只插一季中稻,栽培技术落后,产量很低。据1937年统计,全县种植水稻IO万亩,稻谷总产2721万斤,平均亩产272.1斤。1949年,种植中稻13.41万亩,总产16060吨,亩产119.76公斤。1953年,中稻面积增加到14.46万亩,单产上升到227.11公斤。自后推广双季稻,到1966年,中稻(含一季晚稻)减少到4.75万亩,早、晚稻分别为10.4万亩、5.96万亩。70年代初,推行油菜育苗移栽,二晚复种面积扩大到9万余亩,占水稻播种总面积40qo以上01984年,二晚达到10.83万亩,实现晚稻面积超早稻。同时,由于实行良种和良法栽培,水稻单产亦逐年提高。1966年,早、晚两季单产合计386.46公斤,接近<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1979年,早稻亩产294公斤,晚稻亩产200公斤,比1956年分别增长41.84%、91.3g%。1985年,全县种植水稻23.07万亩,总产76048吨,亩产329.64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72.04%、3.74倍、1.75倍。 小麦:向为县内主粮之一。1937年,全县种植2.2万亩,总产264万斤,亩产120斤。建国初,因棉麦茬口紧,兼之地力不足,小麦播种面积在3万亩左右,单产在百斤上下徘徊,推行棉麦套种后,二者均有较大的改观。1979年,全县种植小麦7.12万亩,总产6885吨,亩产96.7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种植6.45万亩,总产5708.35吨,亩产88.5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1.35倍、6倍、198倍。 红薯:县内丘陵地区历来“薯类半年粮”。1937年,全县种植红薯9万亩,总产(折稻谷)1620万斤,亩产180斤。解放后人的口粮改以稻谷为主,种薯多用于养猪每年种植数千亩,多则万余亩。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养猪业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红薯种植面积连续八年超过2万亩最多为1971年2.72万亩。1985年,全县种红薯1.65万亩,总产2944吨,亩产178.4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3.85倍、4.95倍、22.54%。 大豆:又称黄豆,民间多用作加工豆.腐,历有种植习惯。1937年,全县种植5万亩,总产600万斤,亩产120斤。建副后,因扩大粮棉种植,大豆面积大幅度减少,多数年份万余亩,最多为1978年2.08万亩。1985年,全县种植大豆1.47万亩,总产1131吨,亩产76.94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2.34倍、6.3倍、1.2倍。 其他杂粮:种类较多,诸如大(米)麦、荞麦,蚕(豌)豆、绿豆、泥豆、滚豆,芋头、玉米、高梁、粟等,境内均有种植习惯,并为渡荒救灾发挥过作用。1937年,全县种植大麦2.5万亩,总产250万斤;荞麦2.4万亩,总产288万斤;蚕豆1.8万亩,总产252万斤;豌豆0.31万亩,总产21.7万斤;玉米3万亩,总产450万斤;芋头0.4万亩,总产76.8万斤。建国初期,部分杂粮种植有所发展,如蚕(豌)豆1955年达到4.22万亩;大(米)麦1955年1.25万亩,1957年增加到4.78万亩;荞麦1957年2.19万亩,1959年增加到6.98万亩。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水稻、棉花、小麦面积的扩大,杂粮种植面积大量减少。淘汰经济价值不高品种,如泥豆、滚豆、粟;有的作为调剂食品花样尚有零星种植,如绿豆、高梁、芋头、荞麦;面积保持千亩以上惟有蚕(豌)豆、玉米、大(米)麦。1985年,全县种植蚕(豌)豆1.35万亩,总产839.75吨;玉米0.67万亩,总产728.85吨;大(米)麦0.14万亩,总产74.15吨。 经济作物棉花:境内植棉历史悠久,明《嘉靖九江府志》就有种植记载,且“核小绒多”。清代中叶,已成为全省产棉县之一。1937年,全县植棉5万亩,皮棉总产175万斤,平均亩产35斤。此后灾祸频仍,农民为了种粮糊口,棉花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到1949年,全县仅种植棉花0.16万亩,皮棉总产15吨,亩产9.38公斤。建国初,县人民政府重视棉花生产,大力进行经齐扶持和技术指导,除1954年受灾减产外,一直处于上升趋势。1956年,全县棉田面积增加到8.17万亩,皮棉总产2010吨,亩产24.6公斤,超过1937年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棉花受到“以粮为纲”的钳制,1962年棉田面积减少到5.66万亩。1963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棉花生产的决定,实行棉花奖售和预购合同制,调动棉农生产积极性,全县7.15万亩棉田获得亩产皮棉48.97公斤的好收成。全国植棉劳模文经珠领导的永安公社幸福大叭,3600亩棉田平均亩产70.9公斤,其中700亩丰产片单产122.45公斤。1966年,全县棉田面积增加到9.15万亩,皮棉总产‘4560吨,实现皮棉单产上<纲要>。“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受到“重粮轻棉”的影响,皮棉单产滑到40公斤以下,最低只有21.5公斤。1979年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随着各项经济政策落实和植棉技术进步,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直线上升。1984年,全县植棉10.77万亩,皮棉总产9840吨,亩产9136公斤,创县内历史最高纪录,成为全省举足轻重的棉花大县之一。1985年,在取消棉奖和预购定金情况下,仍然实现种植面积10.29万亩、皮棉总产9377吨、单产91.12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比1949年分别增长63.3倍、624.1倍、8.7倍。 油料:油菜籽为主,芝麻、花生次之。油菜籽,以往多在中稻田翻耕直播。1937年,全县种植油菜1.2万亩,油菜籽总产126万斤,亩产105斤。1946年,种植面积增加到2.32万亩,总产225万斤,亩产96.98斤。建国后,油料生产列为“粮、棉、油、猪”四大指标之一。50年代初期,油菜种植面积一般在3万亩左右,1955年上升到5.27万亩,因品种严重退化,单产不足40公斤,最低仅14公斤。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了发展粮、棉生产,大力推行水稻双季化和棉麦套种,油菜面积相对缩减,1963年只种植2.23万亩,导致社员食油紧缺。1964年,实行社员向生产队借田种油菜,口均一分,一茬还田,油菜籽归私人,枯饼交集体,从而渡过“油荒”。70年代初,大面积推行稻一稻一油三熟和棉一油两熟制,同时更新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油菜面积和产量稳步上升。1985年,全县种植油菜6.59万亩,油菜籽总产4401吨,亩产66.78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1.22倍、5.99倍、2.15倍。 芝麻,旱地种植。1937年,全县种植0.32万亩,总产31.36万斤,亩产98斤。1949年增加到1.05万亩,总产305吨,亩产29.05公斤。建国后,芝麻种植面积多数年份保持万亩左右,最多为1973年1.64万亩。产量最高为1979年,全县1.45万亩芝麻总产1245吨,亩产85.86公斤。1985年,调整为0.68万亩,总产385吨,亩产56.62公斤;同1949年比,种植面积减少35.24%,总产和单产分别增长26.23%、94.g%。花生,旱地种植,多作干果食用。1937年,全县种植0.35万亩,总产108.5万斤,亩产310斤。1949年种植0.29万亩,总产135吨,亩产46.55公斤。1956年增加到0.39万亩,总产315吨,亩产80.77公斤。在调整种植结构过程中,花生面积有所缩减,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种植千余亩,70年代中上升到两千余亩。1985年,全县种植0.46万亩,总产907吨,亩产197.17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58.62%、5.72倍、3.24倍,创历史最高纪录。 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苎麻、生姜和西瓜,乃县内传统产品。苎麻,元末明初即有种植。1937年,全县有麻园900亩,年产干麻7.2万斤,亩产80斤。1949年下降到200亩,总产2.5吨。亩产12.5公斤。50年代初,苎麻生产纳入国民经济计划。1955年发展到3600亩,总产130吨,亩产36.11公斤。尔后,因与粮棉争地,兼受价格影响,面积减少到千亩上下,但单产上升到50~70公斤。1981年,苎麻市场情况看好,种植面积增加到2300亩,1984年单产提高到121.43公斤。1985年,全县种植苎麻4700亩,总产385.85吨.亩产82.1公斤。 生姜,对气候、土壤条件要求较高,明、清以至民国时期,仅黄老门地区有少量种植,年约200亩,亩产鲜姜千余斤。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扶持农民种姜,经济效益较好,逐渐引种到周边地区。1957年,全县植姜486亩,总产47.5吨,亩产968.11公斤。后因贯彻“以粮为纲”,姜田时增时减。1965年发展到510亩,总产688.5吨,亩产1350公斤。1970年减少到210亩,总产225吨,亩产1071.43公斤。1978年后,提倡多种经营,生姜生产获得新的发展。1985年,全县种植2500亩,年产鲜姜4875吨,亩产1950公斤,为历史最高点。 西瓜,境内栽培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民国时期,仅马回岭一地种植300余亩,年产西瓜46万余斤。建国后,西瓜生产逐渐发展。50年代扩展到其它粮区,1958年共种植726亩,总产833.7吨,亩产1148.35公斤。60年代扩展到棉区,1971年共种植1305亩,总产1748.7吨,亩产1340公斤。80年代初,由于西瓜经济效益高,出现“种瓜热”。1985年全县种植西瓜1.21万亩,总产30250吨,亩产2500公斤。为了避免过多占用耕地,马回岭,黄老门等地还实行“西瓜上山”,林瓜间作,在幼林地套种西瓜3万余亩。[=此处为表格(1949~1985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统计)=][=此处为表格=][=此处为表格(1949~1985全县经济作物面积、产量统计)=]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中共中央
相关机构
国务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滨湖
相关地名
江洲
相关地名
永安
相关地名
新洲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