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种植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93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种植技术
分类号: F307.1
页数: 8
页码: 83-90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九江从民国时期到现代的耕作制度,土壤改良,品种更新,作物栽培,病虫危害,防止措施,植被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种植技术 耕作技术

内容

第三章种植技术
   第一节耕作制度 民国时期,县内水田耕作形式,一般是中稻一冬闲占50%,中稻一油菜或兰花草各占20%,芋头(生姜、荸荠)一三麦(小、大、米麦)占10%。少数稻田套泥豆,泥豆收后栽油菜或播麦,兰花田里套荞麦,油菜田里套萝卜菜,一年三种三熟。旱地一般是红薯(玉米、黄粟、高梁、六豆)一三麦占60%,芝麻(花生)一油菜占15%,棉花一蚕(豌)豆或小麦占10%.红薯或粟一冬闲占15%。少数小麦林里套黄豆,黄豆收后种芝麻或玉米或晚红薯,一年三种三熟。 建国后,随着生产条件改善,耕作制度亦不断变革。1953年,第五区垟坪乡农民刘友松试种双季稻成功,1.35亩水田获早稻439.08公斤,晚稻152.5公斤,平均亩产“38.2公斤。1954年,开始推行中稻改早稻,单季稻改双季稻,部分旱地改水田,部,分小杂粮改种棉花,扩大粮棉种植面积。至1956年,中稻减少25.4%,二季晚稻占水稻总播面15.31%,棉花占旱地总面积54.62%。进入60年代,在基本普及双季稻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大面积三熟制。新港公社新港大队第四生产队叶文金和港口公社农科所桂训柏率先试验成功早稻一二晚一油菜三熟三高产,接着全面推行水田稻一稻一油、稻一稻一麦、稻一稻一肥三熟制和旱地棉~麦两熟制,同时改晚稻田里播兰花为播红花,改油菜直播为移栽,改小麦点播为条潘。至1969年,二晚面积占水稻总播面36.45%,棉一麦双熟面积占棉花总播面60%。 经过多年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到1982年,县内水田耕作主要有六种形式:稻一稻一红花、稻一稻一油菜、稻一稻一冬,稠,分别占水田总面积70、20、8%;稻一稻一夏绿肥(细绿萍)、大豆一一季晚一麦、稻一稻一萝卜菜,分别占水田总面积1、0.5、0.5%。前三种有利提高土壤肥力,玫善土壤理化性状;后三种有利利用太阳幅射热能改造低产水田。旱地耕作分平原、丘陵两种类型,平原地区主要有棉花一小麦、棉花一油菜、棉花一蚕豆(绿肥)、棉花一冬闲等四种形式,分别占棉地总面积41.2、24.8、10.24%;丘陵非植棉区主要有大豆-红薯-小麦和大豆-玉米-小麦两种形式。为了培肥地力,实现粮棉双丰收,1985年又对棉地后作种植比例进行调整,平原棉区实行“三三制”,即小麦、油菜(蚕豆)、绿肥(冬闲)各占棉地总面积三分之一;丘陵棉区推行“二三五”制,即蚕豆、油菜、小麦分别占棉地总面积20、30、50%。随着耕作制度改革,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全县耕地复种指数1949年102%,1956年156%,1965年161%,1978年191%,1985年220%。
   第二节土壤改良 建国前,县内改良土壤主要是冬翻晒田,冬闲田晒后灌水冰冻;种绿肥;勤换茬,隔一年或二三年轮换作物品种。 建国后,各个时期改良土壤有所侧重。50年代初,广泛动员群众挑塘、湖、沟泥和铲草皮.使3.64万亩瘠薄耕地增厚土层2~3寸;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推广种植红花草和稻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60年代,大力改造低产田,一方面开深沟,作围沟,降低地下水位;另方面适时晒田,多施农家肥和暖性肥,使4.79万亩烂泥、冷浸、板结田获得平衡增产。同时对沿江一带灰沙过重的洲地,通过移土渗沙和种植豆科作物,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70年代,根据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丘陵地区重点治理“三跑”(跑水、跑肥、跑土)田,平原地区则按水成系、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沟渠相通的要求大搞园田化。到1979年,全县由“三跑”田变“三保”(保水、保肥、保土)田6.6万亩,园田化达标11万余亩。
  80年代初,根据土壤利用现状,以地形地貌和土壤相似性为基础,制订全县土壤改良利用区划,并逐步实施。北部平原潮土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区,耕地占全县34.11%,针对前期部分用养失调、磷素极缺、土壤偏碱等问题,采取稳定棉花,压缩小麦,增播豆类、绿肥,实行冬季绿肥、油菜、小麦三年一轮换,同时增施过磷酸钙,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中部低丘岗地黄棕壤、水稻土、旱作土粮棉兼作区,耕地占全县29.98%,针对前期小麦偏多、粮棉争肥和部分湖田渍水难排、旱地水源紧缺等情况,采取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轮作,缺水、瘦薄棉地换植豆科、旱杂粮或其他经济作物,地势低洼收益少的湖田则退田还湖,发展水产养殖业。西南部泥质岩类红壤林粮兼作区,耕地占全县12.5%,针对部分农田冷、烂、瘦、粘、酸等现象,采取截流排冷浸,降低地下水;发展大豆和绿肥;做好品种搭配,提早二晚成熟期;加强山林管理,防止水土流失。东南部丘陵泥质岩类红壤、水稻土粮油、林、经济作物综合区,耕地占全县23.41%,针对前期稻田耕作单一,排灌系统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等缺陷,采取油肥、豆稻轮作,改造土壤板结;完善排灌系统,实现排灌分家;挖掘林地潜力,发展经济作物。
   第三节品种更新 县内农作物品种繁多,通过引进和选育,良种推广普及较快,1957年已成为全国良种普及县之一。 品种演变水稻:据史料记载,明代有早稻、百谷、芒谷、糯谷。清代增加光谷、赤谷。民国时期,全县有稻种40个,其中中熟21个,迟熟19个。建国后,水稻品种发展更快,据1982年普查,全县有稻种266个,引进和推广品种172个,其中早稻82个,中、晚稻90个;按稻谷类型分,籼稻100个,粳稻41个,糯稻31个。经过选优汰劣,水稻日趋良种化。50年代前期,一季中稻为主,有细粒谷、都昌早、义门早、叶里藏等,但品种不纯,倒伏严重。50年代中至60年代中,开始推广双季稻,早稻以高杆早熟籼稻莲塘早、赛湖早、西湖早和中熟南特号为主,晚稻以高杆早熟伏脚、修水晚当家,并试种少量的中熟晚籼油粘子,但“三早”产量不高。60年代中后期,早稻更换以中熟高杆籼稻陆才号、南特号为主,少量试种矮杆中熟矮脚南特号、江矮早、团粒矮等,晚稻有晚籼油粘籽、浙场九号、晚粳农垦58、苏场414、牛毛黄、853等。70年代初,大量推广矮杆品种,两年引进24个,有的生产队多达10余个,造成种子混杂。尔后确定每个生产队每季只选2~3个品种,大都是早稻以矮杆早熟早丰、6044和中熟广解607;晚稻以晚籼星横l号和晚粳农垦58为主,取得较好的效果。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早稻以矮杆早熟68-822和中熟先锋l号、桐矮早17号、广陆矮4号、红410、秀江早4号为主;晚稻以九良晚粳1号和7号、杂交晚稻籼优2号为主,1982年,籼优2号占全县二晚面积52.98%。到1985年,全县早稻以7307、广解607、红410当家,晚稻基本实现“杂优”化。 棉花:清末至民国,沿用当地土棉种。1934年(民国23年),引进美国A棉(俗称改良棉),产量高出土棉一倍,日军侵华时中断。战后复引进改良棉,衣分率35%左右,未推广。1950年引进德字14号,次年引进岱字15号,平均衣分率38%以上,土棉渐被淘汰。到1956年,以岱字15号当家,辅以彭棉2号、3号、4号,平均衣分率36%,后忽视提纯复壮,衣分率下降到32.2%。1969年,从上海、湖北引进岱字15号原种和鄂光棉更新,衣分率上升到37.6%,数年未换种,衣分率又下降到34.2%。1976年,开始推广本县培育的4134良种,相继引进沪棉264、鲁棉l号、徐州142等作当家品种,平均衣分率37%以上。到1985年,全县共有棉种12个,以县内自育江棉~683、291和引进泗阳835为主,平均衣分率达38%。油料作物:油菜,历来是白菜型或芥菜型,1956年引进甘兰型胜利2号试种,单产比老品种高一倍。于是不断扩大甘兰型,主要品种有川油2号、9号,湘油2号、4号,华油3号、8号及矮架早、甘油2号、西油304号、秀油1号等,尤其是矮架早、湘油2号、华油8号、秀油l号表现更好,老品种遂被淘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陆续更新换代,改以西南302和县农自选2号为当家品种。芝麻,当地品种有白、黑、灰麻和油麻、四方角麻,引进品种有新三麻、州芝麻、矮脚印、一条鞭等,1985年以黑芝麻和一条鞭当家。花生,当地品种有六月曝、强盗花生、麻壳花生、一锅猴等,1982年引进徐州58~4号、徐系1号和徐花1号,通过比较,1985年仍以当地品种为主。 其他粮豆作物:小麦,当地品种有蜈蚣雕、蜈蚣须、和尚麦,50年代引进金大2905、南大2419,60年代引进华东6号和5204号、华中4号和7号、吉利麦、万年2号,70年代以鄂光6号、武麦1号、友谊麦、九麦1号为主。1985年以鄂光6号和荆州47号当家。红薯,当地品种有红皮洋、白皮洋、老红薯、红心薯,引进品种有胜利百号和徐州18号,1985年以胜利百号、红皮洋、红心薯当家。大豆,长期使用的品种是六月曝、七月零、八月白,1968年后引进二暑早、矮脚早、苏协l号、大青丝、矮脚青等良种,从而淘汰老品种。 良种繁育主要是水稻和棉花两项。稻种繁育:建国前,农户所需稻种,一般采取大田块选,单收单藏,自繁自用。1936年(民国25年),成立县水稻检查委员会,由县长和省建设厅、全国稻麦改进所代表等组成,负责调查、检定和推广县内水稻品种。1947年,县农业技术推广所试验推广水稻“南特号”,收效甚微。建国后,对稻种繁育做了大量工作。1951年,开始在沙河县办农场建立水稻试验、示范、单本繁育田。同年8月,成立以县长侯野烽为主任委员的县水稻单穗选种委员会,发动群众选种,单选田5909亩,选种29.5吨。1959年,以沙河公社河桥大队为基地,进行水稻良种繁殖,并作生产队良种繁殖田试点。到1965年,县内生产队普遍建立“两田”,即第一年按水稻总播面0.5%建立单本培育田,第二年以总播面5~8%作良种繁殖田,是年全县有单本田3294亩,良种田27409亩。1968年冬,成立县水稻良种场(后与县农科所合署),担负全县水稻良种引进、选育、繁殖和推广工作,先后推广水稻良种174个,自选自育新品种6个,其中贺雄、彭玉咸1973年培育的九良晚粳l号和7号,具有耐寒、耐肥、高产等特点,成为此后数年县内二晚当家品种。70年代前中期,公社、大队分别建立良种场、队,生产队建立“三田”(单本繁育田、种子田、示范田),实行自选、自育、自繁、自用。1976年冬,组织专业制种队,赴海南岛培育杂交晚稻原种。1977年,改以县、社良种场为骨干,大队良种队为桥梁,生产队农科组为基础的良种繁育体系,先后建成水稻原种场、队56个,有制种田7631亩。1982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又形成以县水稻原种场为主体,社、队“两户”(专业户、重点户)为骨干,县育、点繁、户用的繁育推广体系。到1985年,县水稻原种场有育种面积750亩,年提供水稻良种约500吨。 棉种繁育:早在1951年,便在张家洲县办农场进行棉种繁育试验。1959年农场撤销后,即以江洲公社棉丰、洲头大队和港口公社幸福、彭湾大队为全县棉种繁育基地。1964年,为了减轻县财政负担,改由国营官湖垦殖场、赤湖农场彭家湾分场和新洲垦殖场一分场五队承担全县棉种繁育任务,并在有关社、队进行棉花“三圃”试点,即第一年株行圃(一株种播一行),第二年株系圃(一行种播一块),第三年原种圃(为大田提供优质原种)。1965年,江洲、新洲、新港、团结、永安、港口等公社(场)相继创办棉花原种场,“三圃”基地逐渐增多。1976年,全县有“三圃”田1367亩,其中株行圃130亩,株系圃236亩,原种圃1001亩。是年,永安公社幸福大队良种队队长张才东通过“三圃”系统选育,培育出株型紧凑、抗逆性强、座桃多、成熟早、衣分率高达41.34qo棉花良种,定名“4134”,逐步取代岱字15号而当家。1980年,江洲公社棉种场又育出发芽率高、抗逆性强、桃多、桃大、产量高的“江棉~683”新棉种,成为80年代县内主要当家品种。1980年冬,分永安公社幸福大队成立县棉花原种场,拥有育种基地6530亩。到1985年,有县办原种场1个、乡(场)办原种场3个,村办“三圃”点5处,年繁殖棉花良种千余吨,县内自给有余。
   第四节作物栽培 播种育秧水稻:建国前,县内中稻普遍清明浸种,清水淘浸两天,草包催芽,谷雨前播种,亩播200公斤。秧田不分厢开沟,水播水育。播后一天排水晒田,竖芽现青后灌水护秧。此种秧田不易排水,播种密度高,遇上多雨低温,会严重烂种烂秧。建国后,推广新式秧田和新式育秧。50年代初,秧田开沟作畦,黄泥或盐水选种,禾盆催芽,亩播100公斤,播后用草木灰盖芽,现青后灌水,日灌夜排,雨浅寒深。50年代末至60年代,先后推行温室育秧、温床育秧和场地育秧等旱播早育法,一般均用暖性肥料垫苗床,火粪或草木灰压谷,薄膜覆盖,藉以增温催苗。70年代又推行旱播水育和湿润育秧,后者泥浆播种,播后压谷,竖芽现青后加施草木灰,并坚持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勤排水,暴雨低温灌深水。80年代,推广地膜育秧,兼以湿润薄膜育秧,适当减少播种量,稀播壮秧。杂交水稻播种,则由开初一寸见方粒粒摆,改为分田、分畦称种匀撒,亩播量按生育期长短10-18公斤安排,呈二叶一心时调密补稀,促均衡生长。播种时间一般是早稻3月25日开始,分三批落田,4月5日前播完。一季晚稻4月底至5月初播,二晚常规品种6月上旬播。杂交水稻生育期较长的6月5~10日播,生育期中等的6月12~20日播,生育期较短的6月25日至7月上旬播。 棉花:建国前种土棉,立夏前播种,宽畦等行,白籽点播,亩均2500株左右。建国初,改植改良棉,大都4月中下旬播种,宽窄行条播,部分冬闲地划行点播,用地灰或磷肥、人尿、农药拌种,火粪盖籽,亩植3000~5000株。60年代开始,推行棉地冬耕,短垄高畦,二板地播种,套种地先锄后播,4月上旬起播,中旬播完,平原地区亩植6000株,丘陵地区亩植7000株,并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至1985年,营养钵移植面积约占棉地总面积40%左右。 油菜:历来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多为直播。60年代推行稻一稻一油三熟制后,普遍改为育苗移栽,一般是9月下旬播种育苗,10月下旬移栽,行距1~1.2尺,株距6~7寸。 小麦:一般在10月中旬至II月初播种,历来是宽畦、等行、点播,亩播量2.5~3公斤。50年代后期起,为了适应棉花套种,普遍推行宽幅条播,亩播量6~7.5公斤。 红薯:3月中旬,选择肥沃、向阳地块作温床“抱苗”,5月初至6月上旬,分期剪藤大田扦播。 大豆:春大豆4月上旬、夏大豆5月底至6月初、秋大豆7月底至8月初播种。播种前,冬闲地要开沟排渍,小麦地要中耕除草。亩播量一般是8~15公斤,秋大豆密度略高。 插秧建国前,中稻一般是立夏开插,小满结束,小株稀植,亩插万蔸左右,每蔸3~5根。50年代中期推行双季稻后,早稻提前在4月下旬开插,并推广大株密植,亩插2万蔸左右,每蔸7~12根。大跃进时期,曾出现播种、插秧“越早越好”、行株距“越密越好”的偏差,但很快得到纠正。70年代初,又提出“矮、小、密、早”(品种矮杆化、小苗带土移栽、小株密植、早稻不插“五一”秧),由于“一刀切”,效果很不好。1979年后,早稻一般在4月下旬开插,除“三留田”(油菜、麦、红花留种田)外,5月初插完,密度为4x6寸或3x8寸,亩插2.5~3万蔸,每蔸10根左右。二晚7月中旬开插,8月初插完,晚粳为4x5寸或3x6寸,晚籼为4x6寸或3x7寸,亩插3—3.5万蔸,每蔸8~12根。 中耕建国前,水稻历来耘禾迟,一般只耘1次,少数耘2次。建国后边插边管,活株开耘,月内耘完2至3次,后一、二次结合除草拔稗。 棉花坚持勤锄、雨后锄、套种地钻林锄,前期浅锄保苗,中期深锄保水,后期培.E护株、盖草防旱。并结合中耕,前期间苗补苗、中期整枝打叶、盛花期打顶等科学管理。 油菜早锄早追,冬锄冬追。直播的锄草2~3次,头次结合间苗补苗,追肥l~2次;移栽的除草1~2次,追肥1次。
   小麦除草、松土2~3次,追肥1~2次。
   红薯锄草结合培土1-2次,追施火土粪1次,翻藤2~3次。
   大豆锄草1次,不追肥。 施肥建国前乃至60年代,县内农田用肥,多以农家肥为主。50年代初,沿用兰花草、青草、树叶、火土粪作基肥,人畜粪、枯饼、石灰作追肥。50年代中期起,大挑塘、湖、沟泥,大搞卫生积肥,大种红花草。1969年,全县红花草播种面积达9.67万亩。70年代初,仍发动群众拆陈墙土、挖地皮、圈猪积肥和剷草皮、割青田头沤肥,以解决晚稻基肥之不足。后随着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农家肥利用率逐年下降。 县内施用化肥始于抗日战争前。1934年(民国23年),九江王锦记和德源两家私营商店销售肥田粉1500市斤,多为农林试验场购用。1951年,国家首次向县内提供硫酸氨1.25吨,试作稻、棉面肥撒(点)施。1955年,供给过磷酸钙9.7吨,次年增加到532吨。1958年后,新增钙镁磷、碳铵、尿素、钾肥等。1975年,又增加氮、磷、钾复合肥。60代以来,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施肥方法,即水稻在重施、普施基肥的基础上,秧苗移栽前四五天施“送嫁肥”,移栽当日大田施“安家肥”(俗称打耖埂),抽穗时根外喷施“壮子肥”;旱作物改面施、撒施为穴施、埋施。1978年,又推行水田球肥深施。1979年起,棉花已普遍采用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肥,补施桃肥等技术,并改单施氮肥为氮、磷、钾配合使用,改重施大量元素为大量与微量元素结合。1981年,又大面积推广棉花喷施硼肥、磷肥二氢钾、过磷酸钙、矮壮素、乙烯剂、催熟剂等植物激素。随着化肥品种增多和施用技术提高,化肥施用量逐年上升。1972年,全县施用总量为62.6吨,每亩耕地平均0.21公斤;1978年,8321.4吨,亩均28.23公斤;1982年,24231.6吨,亩均82.56公斤。1985年略有减少,施用总量为18976吨,亩均65.19公斤。 灌溉建国前,水利设施基础差,水稻普遍采用串灌、漫灌。建国后,随着水利条件改善,逐步做到排灌分家,科学灌溉,一般是早稻薄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寸水抽穗,干湿壮籽;晚稻深水护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满水抽穗,干湿壮籽,成熟排水。 棉花.历来重排涝,轻抗旱。50年代后期起,采取平原地区开好“五级沟”(围、腰、直、厢、套沟),丘陵地区开好“三级沟”(围、腰、厢沟),坚持抗旱、排涝一齐抓,逐步做到看天(晴雨)、看地(干湿)、看苗(长势)合理灌溉,并实行沟灌、轻灌、早晚灌。
   油菜、绿肥、萝卜菜如遇天旱,亦引水沟灌、喷灌或滴灌。
   第五节植物保护 病虫危害县内水稻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褐边螟、浮尘子、稻飞虱、稻瘿蚊、稻蓟马、稻苞虫、稻飞蝉、稻螟铃、稻椿象、稻纵卷叶螟、稻蝗、蝼蛄、粘虫、负泥虫、铁甲虫;病害主要有稻瘟、纹枯、黑粉、菌核、曲霉、绵腐、赤枯、病毒、白叶枯、胡麻叶斑等。暴发成灾的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棉花虫害主要有红铃虫、棉铃虫、红蜘蛛、棉叶蝉、叶跳虫、金刚钻、棉蓟马、小造桥虫、卷叶虫、棉叶螨、棉蚜、蜗牛、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病害主要有立枯、炭疽、角斑、红腐、枯萎、黄叶枯等。暴发成灾的有叶跳虫、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斜纹夜蛾、小造桥虫和苗期立枯病、炭疽病等。 油菜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菜青虫、猿叶虫;病害主要有菌核、霜霉、白锈、病毒等。 小麦虫害主要有麦蚜、粘虫、红蜘蛛、蝼蛄、麦叶蜂;病害主要有赤霉、锈病、黑穗、白粉、毒麦等。 红薯虫害主要有天蛾、龟甲、卷叶蛾、盲椿象;病害主要有黑斑、软腐、炭疽、灰霉等。 大豆虫害主要有兔丝子、豆荚螟、地老虎、蚜虫、卷叶虫;病害主要有褐斑、立枯、霜霉等。 防治措施民国时期,农作物发生病虫害,一般都是徒手提虫,用烟茎、马蓼浸水或撒石灰杀虫,铲塍斫坳除虫卵,大田拔病株等,也有迷信“神虫”、“天火”、抬菩萨鸣锣消灾。建国后,贯彻“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搞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群众运动。50年代采取定期、定点、定人实地观察病虫情,研究发展趋势,发出展望,准确率70%。一般以农业防治为主,每年冬季清除田塍、地坳杂草及田间禾蔸、枯稿、烂桃,翻耕、浸冻冬闲田,静化仓库,熏蒸棉籽,使害虫无越冬之所。对已发生的虫害,则采取人工捕捉或农药喷杀。1956年,在新港区九号,柳洲、江矶乡进行飞机防虫试点,当年机喷棉地6.16万亩,后扩大到港口等粮棉兼作区,因投资大、成本高,1962年停用。
  60年代,采用田间观察与诱测工具相结合测报虫情,发布短期预报,准确率80%。一般以农药防治为主,多用666、滴滴涕、硫磺配制硫合剂和硫酸铜、石灰配制波尔多液,辅以有机磷1605和1609等剧毒农药,杀虫率较高。
  70年代,采取县测报,社校正和大队定时、生产队定田兼用红铃虫性诱剂测报,准确率90%以上。用药多从安全、高效、低成本出发,常用呋南丹、杀虫脒、氯杀满菊醇、多灭灵、叶蝉散和杀枯净、速灭威、托布津、稻脚青、稻瘟净、叶枯净等,药用量逐年增多。到1980年,全县全年用药877.74吨,每亩耕地平均2.97公斤,比1973年增加16倍左右。
  80年代以后,重视生物防治,保护青蛙,培育施放赤眼蜂、金小蜂,放养群鸭,以助灭虫,同时推行柳把和黑光灯诱蛾,药用量逐年减少。1985年全县全年用药383.97吨,亩均1.32公斤,比1980年减少一半以上。 植保组织1950年,在沙河、江洲分别设立县水稻、棉花病虫测报站。1958年,成立县棉花病虫害防治指挥部。1965年,撤销沙河、江洲站,在永安设立县水稻、棉花病虫综合测报站。1973年,撤销永安综合测报站,恢复沙河、江洲站,并在新洲、江洲、港口、新合、黄老门、马回岭等公社I场)分别设立测报点。1977年,县农业局设立植保站,公社(镇、场、所)设病虫测报站,大队设测报组,生产队固定1~2名查虫员,初步形成四级测报网。1983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县内28个大队(分场)试办植保公司,培训机手241人,分别承包水稻、棉花防治病虫害,承包面积1.04万亩,水稻亩用药费由4~5元降到2~3元,棉花亩用药费由10~15元降到5~6元。1985年,进一步健全县、乡、村、组四级测报网,培训植保员2100人,采取“五统、一分”(统一查虫、统一配药、统一时间、统一地段、统一验收和分户打药)防治办法,取得良好效果。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垟坪乡
相关地名
都昌
相关地名
湖北
相关地名
徐州
相关地名
泗阳
相关地名
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