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92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变化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8
页码: 29-36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九江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晚期到现代的人口增减、人口迁移以及人口分布的详细内容。
关键词: 人口变化 人口迁徙 人口分布

内容

第一节人口增减 据考古资料证实,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晚期,境内便有先民生息繁衍。然元代以前,县内人口无精确记载。 明洪武三年(1371年),在普遍的人口调查基础上,编制户籍,颁行户帖;十四年,又过渡到赋役黄册,自后县内户口方有数可稽。但有明一代人口发展缓慢,永乐至嘉靖年间一直处于伏势。从洪武二十四年至天启三年(1623年)的232年中,全县人口净增4715人,年均仅20.32人。
   [=此处为表格(明洪武至天启朝几个年份全县户口统计)=] 清初人口变化不大。顺治十三年(1656年),按丁壮计算,全县人丁、妇女共8579丁口(其中妇女2995口);顺治十四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各届编审新收人丁329丁、妇女18口,男妇总额增至8926丁口。康熙五十二年,诏令“以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各届编审新收滋生人丁1256丁、妇女506口,均未加赋;乾隆十一、三十七年,先后停止妇女、人丁编审,促进了人口增长。从乾隆四十七年至同治八年(1869年)的87年中,全县人口净增115011人,年均1321.97人。 民国初年,县内人口发展仍处涨势,1916年(民国5年)已逾40万大关。后因战争、灾荒和疫病,大批民众流离失所,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如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杀害共产党员和苏区群众2000余人;九江沦陷期间,日军屠杀我抗日志士和无辜百姓22537人;因血吸虫病先后死去8000余人。1916一1948年的32年中,全县人口净减104461人,剔除1936年因行政区划变更划出75059人,实际减少29402人,年均918.81人。
   [=此处为表格(清乾隆至同治朝几个年份全县户口统计)=]
   [=此处为表格(民国时期几个年份全县户口统计)=]
   建国后,全县进行3次人口普查,普查时间和户口总数分别为:
   第一次,1953年7月1日零时,48623户,200968人,户均4.13人。
   第二次,1964年7月1日零时,45585户,208474人,户均4.57人;
   第三次,1982年7月1日零时,50378户,261101人,户均5.18人。 建国以来,全县人口发展变化可分6个时期,并具“两高”、“两低”、“两稳定”的特点。 “两稳定”,即人口增长率高、低之间两个相对稳定期。前一个稳定期出现在1949一1953年,大体属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县人口发展由解放前“高出生,高死亡”向“高出生,低死亡”转型,年均自然增长率20.83%0。后一个稳定期出现在1969~1978年,全县开始宣传和抓计划生育,年均自然增长率22.18‰ “两高”,即人口增长出现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1954~1957年,全县人口再生产尚未纳入国家计划,1954年出生率高达50.56‰,虽因大水灾造成当年人口“高死亡”,并影响1955一1956年出生率相对下降,但这个时期的首尾两年年均自然增长率仍达28.95‰。第二个高峰期是1962~1968年,度过国民经济三年困难,全县人口发展出现带有补偿性的猛增,其中1967年出生率达46.62‰,年均自然增长率33.27‰ “两低”,即人口增长出现两个下降期。一个下降期是1958~l961年,县内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发生暂时困难,人口发展处于低增长状态,年均自然增长率7.38‰,其中1960年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负lO.53%。。另一个下降期是1979~1985年,县内计划生育工作初见成效,人口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年均自然增长率降到l2.57‰,其中1985年为9.25‰
   [=此处为表格(建国后几个时期全县人口增长比较)=]
  50年代后期始,县域区划多次调整,人口机械变动频繁,变动较大的有两次:1957年12月,沿庐山西麓3个乡、6个农业社和另30个生产队划归庐山管理局,共5757户、23316人;1977年4月,新港、大桥、周岭公社划归九江市,共10499户、49579人。1949~1985年,全县总人口由190151人增加到277149人,剔除历年划出的地区,按现行区划所辖范围1949年的人口基数134761人计算,实际净增142388人,增长1.06倍,年均净增3955.22人。
   第二节人口迁徙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境内人口迁徙靡常。东汉末年,北方迭经天灾、兵祸,士庶南移甚众。东晋名臣陶侃、周访即先辈汉末避乱江东,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成为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望族的。 永嘉乱离,晋室东渡,先后在境内侨置九江县和松滋、弘农等郡县,安置一批批“举族率户”的北民,初与土著户籍截然分开,后渐融合。 北宋末年,中原沦陷,宋室偏安江南,境内北民避居者日增。南宋绍兴初年,岳飞屯兵江州(今江西九江),尚在德化县境购置田产,安顿河南乡亲,仅庐山西麓岳家市便有房廊草瓦屋290间,成了岳飞的第二故乡。[=此处为表格(1949~1985年全县户口及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唐宋之交,因爱浔阳山水由隐寓而定居及至支分派衍,亦不乏其例。如唐开元九年(721年),闽州仙游县儒陈伯宣就隐于庐山西北麓圣治峰下,十九年,敕令割其地建九天使者真君庙,遂徙居株岭与高良山间九官道岩东北齐集里(今属九江县狮子乡),继而泉州族属来聚。元和十二年(817年),伯宣三孙旺、晓、眺同登进士,因官晓迁南安潭口,眺迁广昌秀岭,旺为江州牧占籍敷浅原之艾草坪(今属德安县车桥乡),由是齐集里便成为天下义门陈氏的发祥地。 元至正年间,境内战火连绵,先是徐寿辉兵占九江,接着朱元璋与陈友谅干戈相持,人口死亡、流离惨重。洪武初年,为了取得战后军队供养,明廷创立卫所屯田制,在县域封廊、桑落等乡设置九江卫和南昌左卫,每卫派驻屯军5600余人。建文至永乐年间,为了补充农业劳动力,增加税粮,县内亦招募退役军士落户,接收移民屯垦,籍属有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川、浙江等省和省内瑞昌、德安、武宁、彭泽、鄱阳、吉水、新建、南昌等县。明中叶以后,屯政日驰,赋税益重,军民弃屯抛荒时有发生,但就地安家亦不少。据1983年地名普查统计,由明初军屯保留下来的姓氏有王、冯、李、吴、何、沈、宋、张、陈、罗、周、胡,段、秦、徐、韩、彭、蓝、颜等;民屯保留的姓氏仅来自吉安瓦西坝一带便有干、马、王、毛、艾、叶、田、冯、吕、朱、刘、汤、安、许、孙、杨、花、李、严、吴、何、邱、余、邹、汪、沈、张、陈、易、罗、周、项、胡、赵、饶、施、娄、祝、姚、桂、袁、徐、殷、涂、萧、黄、曹、龚、盛、崔、梁、韩、喻、程、童、曾、谢、蔡、廖、潭、熊、戴、魏、欧阳等。 清初,卫屯改由县管后,优待屯民,奖励垦荒,于是来县投屯人口大增。迄同治八年(1869年),九江卫屯有4754户,111058人;南昌卫屯有981户,20837人。民间落屯的主要是鄂、皖等邻省和省内邻县破产农民,其中来自瑞昌的有丁、王、文、邓、石、田、叶、朱、刘、李、吴、何、余、邹、闵、汪、沈、宋、张、范、易、罗、周、胡、桂、莫、柴、徐、陶、萧、黄、梁、傅、温、曾、简、蔡、熊等姓氏;来自德安的有万、王、邓、孔、刘、汤、孙、杨、李、严、吴、邹、闵、宋、张、陈、周、项、胡、郝、赵、饶、洪、骆、桂、聂、徐、凌、陶、黄、程、傅、舒、温、曾、蔡、熊、缪、戴、魏等姓氏。 清末至民国初年,继九江辟为通商口岸,南浔铁路又建成通车,各地经济界人士为趋商品流转之利,陆续徙入九江城内开业.仅钱庄就有徽州帮、广东帮、南昌帮和九江本帮等三、四十家。不少外国人则凭藉不平等条约,流入境内传教、经商或开办医院、学校。据1918年(民国七年)统计,侨居九江外国籍人口共445人,其中英国223人、美国184人、俄国5人、瑞典20人,挪威11人、丹麦和意大利各1人。经过“五四”运动及此后的反帝爱国斗争,在九江的外国籍人口逐渐减少,1935年lO个国籍共140人,其中日本64人、英国20人、美国23人、法国14人、朝鲜9人、利瓦特4人、波兰2人,意大利、荷兰、挪威、加拿大各1人。到1948年,九江外侨仅30人。
  1938年7月,日军侵入县境后,到处烧杀、奸淫、掳掠,城乡数以万计难民离乡背井,辗转于武宁、铜鼓、永新或吉安、泰和、遂川之间。抗日战争胜利后,多数人重返故园,少数人外成家业,个别人浪迹天涯不知所终。 九江光复后,商业渐隆,旅浔人口与日俱增。据1948年6月人口统计,县内有外省、县籍人口73984人(其中外省43922人、省内外县30062人),占全县总人口24.6%。
  1948年冬,国民政府军桂系某部驻防九江,拉夫抓丁,禁止人民自由活动,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受这种时局影响,县内人口外流严重,甚至出走大陆。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前去台湾省的共331人,其中县籍272人,与县内有亲属关系的外省、县籍59人。连同建国后的正常迁徙,侨居外国和港澳地区的县籍同胞(含新生的二、三代)共598人,其中美国l77人、法国l6人、德国3人、加拿大36人、印尼89人、马来西亚72人、泰国45人、新加坡33人、菲律宾3人、港澳124人。 建国后,凡婚姻嫁娶、工作调动、参军、参干、升学、招工、招垦等人口迁入、迁出,须经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县内人口自由流动极少。而大量的人口流动多系县外流入县内。1956年上半年,先接受上海志愿垦荒队83户、340人,分别安置在马回岭区余河、黄老门、六祖乡;后又接受九江市移民140户、464人,分别安置在新塘、沙河、马回岭等区乡。
  1957~1961年,为了开发境内荒山、荒水、荒洲,先后接受省直机关、大专院校下放的干部、知识分子和社会知识青年以及解放军转业军官千余人,省内外招收普通农工两千余人,分别安排在赛城湖、岷山、回峰矶,新洲等农垦单位。据l985年调查统计,仅赛城湖水产场所属全民企事业单位947户、3663人中,籍属就有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川、湖南、福建、浙江、上海等l3个省(市);新洲垦殖场1164户、5474人中,有外省、县籍人口971人,占全场总人口17.74%,其中湖北279人、安徽384人、江苏65人、河南7人、山东2人、四川lO人、湖南4人、浙江7人、上海1人、南昌市l27人、九江市52人、省内其他县(市)33人。
  1968~1969年,“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县内先后接受并安置南昌、九江市及其他县(市)下放干部682人、知识青年和干部家属3318人。1970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收编、招工、参军、参干、升学、顶职、因病回城等途径,陆续迁出县。
  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县内外人口相互流动增多。据1981~1985年的统计,全县共迁入26403人,迁出23461人,其中1981年迁入5285人,迁出7911人;1982年迁入4779人,迁出3412人;1983年迁入5394人,迁出3642人;1984年迁入5905人(外省616人),迁出4781人(外省1236人);1985年迁入5040人(外省656人),迁出3715人(外省615人)。
   第三节人口分布
   先秦时代,境内聚落主要分布于今县中东部新合——城门——狮子——沙河街镇一线滨湖台地和东南部沙河——黄老门——马回岭一线临河坡地,人口极少。汉至六朝,渐向西和西北部沿江地带推进,平均每平方公里10人以下;唐宋期间,每平方公里增至20人以上。元末,兵燹不已,依旧地广人稀。清代末叶至民国初年,九江、庐山相继开放,沿江平原洲地渐次开发,全县人口密度增长较快,但日军入侵后明显降低。
  建国后,县内人口密度稳步增长。1949~1985年,每平方公里净增148.48人,增长87.93%,年均净增4.12人。 建国前,县内城乡人口分布极不平衡。据1948年6月人口统计,县城浔阳镇常住人口119944人,占全县总人口39.89%,平均每平方公里13341.94人;农村共180744人,占全县总人口60.11%,每平方公里160.52人。[=此处为表格(明、清、民国时期几个年份全县人口密度)=]
   [=此处为表格(建国后几个年份全县人口密度)=] 建国后,农村人口密度增长较快。据平原、滨湖、低山和丘陵岗地四个类区,人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农业人口口密度最高为丘陵地区,最低是低山区,不241843人,占总人口92.62qo,平均每平方同地区之间人口疏密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公里276.92人。按综合农业区划可分沿江
   [=此处为表格(1982年全县综合农业分区人口密度)=]
  1985年,全县城乡人口密度最高为县1230.17人。乡、场、所中人口密度最高为城所在地沙河街镇,平均每平方公里棉花原种场,平均每平方公里535.48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500以下、300以上的乡个;人口密度最低是岷山林场,每平方公里9个,300以下、100以上的乡(场、所)849.35人。
   [=此处为表格(1985年各乡(镇、场、所)人口分布)=]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寿辉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陈友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庐山管理局
相关机构
上海志愿垦荒队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庐江
相关地名
寻阳
相关地名
柴桑
相关地名
江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