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92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建置
分类号: K901.9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章主要是介绍了关于九江地望历来的三种解释,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历史沿革,县治变迁等详细内容。
关键词: 政区沿革 建置

内容

第一节九江名源 今县九江,名源九水。最早作地理概念见载<禹贡>:荆州,“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下文“导山”、“导水”二章还有“过九江至于敷浅原”、“过九江至于东陵”等。
  对九江地望的解释历来有三种。(一)<汉书·地理志>“寻阳”县下载:“<禹贡>九江在南,皆东合为大江。”汉唐诸儒多主此说。但对九江江源又有不同见解,郭璞<山海经注>、<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说)、<尚书伪孔传>均认为源自大江,“江自寻阳分而为九,皆东会于大江”;孔颖达<书经正义)(引郑玄说)认为“九江从山溪所出”,“各自别源”;陆德明<经典释文>则引<浔阳地记>、<缘江图>列举九江名目,证以“始于鄂陵,终于江口,会于桑落洲”,然对九江在汉寻阳境内,却是一致的。(二)<晋太康地记>采汉儒别说:“九江,刘歆以为湖汉九水人彭蠡泽也。”是以注入彭蠡(今鄱阳湖)的湖汉水(今赣江)及其八大支流合称九江。(三)宋人胡旦、朱熹、蔡沈等又以注入洞庭的沅、湘等九水为九江。按<禹贡>所述“过九江”,其地望在大江北岸,故三说当以第一说较合原义。 用九江名冠行政建置,首推秦设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兼得庐江、豫章地,寻阳九江在其境,因以名郡。汉置九江郡,乃秦郡一分为四(九江、庐江、衡山、豫章)之郡地,虽仍秦治寿春,然寻阳九江却为庐江之辖境。新莽因国师刘歆以湖汉九水为九江,故改豫章为九江郡,改柴桑为九江亭;东汉否定此说,别立九江郡,治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皆名实不符。晋永嘉初,寻阳郡增设九江县,是为侨置。惟隋以寻阳滨江,跨江而治,江水会境,遂改江州为九江郡,最得其实。明、清九江府、道相因成习,民国易县名亦称九江。
   第二节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晚期,县境便有先民聚居。夏、商、西周地处荆、扬二州界。春秋为吴之西境,楚之东境,俗称“吴头楚尾”。战国初属吴,继属越,后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地属九江郡。
   楚汉相争,先属英布九江王国,后改淮南王国。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柴桑县,隶豫章郡。新莽改郡名九江、县日九江亭。东汉复旧称。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置武昌郡,柴桑为之属。 晋元康元年(291年),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和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永兴元年(304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合立寻阳郡,属江州。永嘉元年(307年),北民流人,境内增置九江县,不久废人寻阳县。义熙八年(412年),省寻阳县人柴桑县。 南朝宋、齐依前制。梁太清二年(548年),分柴桑置汝南县,同属江州寻阳郡。太平二年(557年),立西江州,领寻阳及四侨郡。陈天嘉六年(565年),罢西江州,寻阳郡还隶江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及柴桑、汝南县,复立寻阳县,十八年改为彭蠡县,直隶江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置九江郡,改彭蠡为湓城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郡复州,分湓城置浔阳县,五年又分湓城置楚城县,皆隶江州。武德八年废湓城,贞观八年(634年)废楚城,俱人浔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江州为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郡为州。 五代十国杨吴仍前制。南唐升元三年(939年),江州设奉化军,改浔阳为德化县属之。 宋初,德化县属江州浔阳郡。是州,开宝八年(975年)降为军事,大观三年(1109年)升为望郡;初隶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年)改隶江南东路,建炎元年(1127年)升定江军节度。二年,置江州路,以州属焉。绍兴二年(1132年),江州路省,江州改隶江南西路。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江州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改为江西大都督府,十四年升江州路,德化县先后分属司、府、路。江州路先隶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十六年改隶黄蕲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复隶江西行省。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为九江府,德化县属之。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江西行省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五道,九江府隶九江道。 清因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改道名分巡兼分守九江道,雍正九年(1731年)为分巡广饶南九道。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太平军改湖口为九江郡,以九江府为江西省,德化县在其辖下。太平天国失败,清复原制。 民国初,废府存道,全省划四道。1914年(民国3年)1月,因避福建、四川辖县之同名,改德化为九江县,隶赣北道(6月改称浔阳道)。1926年,废道,直隶江西省。1927年3月,县城另设九江市政厅,次年改称市政府,1930年10月撤销。1934年6月,重设九江市政委员会,1936年裁入县。1932年,全省分设13个行政区,县属第三行政区。1935年4月,减为8个行政区,县属第五行政区。1939年冬,因赣北沦陷,区辖范围划小,全省增至11个区,县属第九行政区,区署一度设境内岷山。1942年8月,鉴于地理历史沿革及交通、面积现状,全省调为9个行政区,县属新的第九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县内先后成立港瑞、仙南、白西、甘东、马楚、甘西等区苏维埃政府,实行红色割据。
  1949年5月17日,九江解放。6月4日,城区浔阳镇成立市人民政府;15日,相继成立县人民政府,同隶九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称九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9年1月,撤县并市,1961年9月复分治。1983年7月,撤地并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九江县隶属九江市。
   第三节县治变迁 柴桑县治清光绪<江西通志>引<一统志>载,汉“柴桑故城,今治西南九十里,[=此处为表格(九江建县沿革及其隶属关系)=]楚城驿是其址”。即今县南马回岭乡马头村荆林街,亦为新莽九江亭和唐楚城县治所。柴桑本山名。<山海经>日:“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晋郭璞注,山“今在寻阳柴桑县南,其庐山相连也”,即今面阳、马头、桃花尖诸山之总称,西汉初建县,治所正处这群山环抱中,因以名县。新莽改制,名异而治不徙。唐楚城县废设驿,敬杜佑<通典>有云:“今县南楚城驿,即旧柴桑县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亦承此说。晋义熙间,寻阳县省,柴桑遂与州、郡同治鹤问寨,即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述“柴桑故城,在县西南二十里”。 寻阳县治汉置寻阳县,因处寻水之北而得名,原属庐江郡,治于江北古兰城(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晋立寻阳郡后,徙治江南鹤问寨(今县北南浔铁路东七里湖滩),与郡治同城。咸和初,江州亦治此。义熙间,县省,让为柴桑治。隋复寻阳县,因鹤问寨水患,与州同治湓口城,即<-统志>所载“在府西一十五里”。 汝南县治汝南,本豫州郡、县名,东晋至南朝江南曾侨置,南朝梁析柴桑立县亦以名之。据吴宗慈<江西省八十三县沿革考略>征引<府志>云:“汝南县在德化县西与瑞昌交界之地。”经考古调查,治所湮于今县西北边陲城子镇乡镜,抑即半洲城。 彭蠡、湓城县治彭蠡,以湖名县;湓城,因城而名,二县先后与州、郡同治湓口城。湓口,系源于瑞昌青盆山之古盆水出口处,故址在今九江龙开河以西、赛城湖闸口以东土名官牌夹一带。<晋书>谓“柴桑有湓口关”即指此,为六朝戍守重地,唐武德间县、州治东移仍设湓城戍。明、清称小江市,清置汛驻兵,今为现代建筑所复盖。 浔阳、德化县治浔阳,湓城县析;德化,浔阳县改。据《太平寰宇记>“江州”和“德化县”条载,“唐武德四年,平林士弘,置江州,领湓城、浔阳、彭泽三县”;“浔阳自州东移于今所”。证以浔阳、德化皆治龙开河以东,因县名日浔阳城,即今九江市浔阳区,与湓口是相邻之两地。以浔阳名县,指浔水至此入江,县名“寻”字加“氵”亦始此。县称德化,取义道德教化,<郡县释名>以其为奉化军附郭,“言德化所暨也”。唐武德间起,历为州、郡、路、府、道治所。元末,一度为南方红巾军都城。 九江县治民国改名的九江县依然与道同居浔阳城,亦称九江城。九江沦陷,国民党县政府流徙于本县岷山、戴山和瑞昌九都源、武宁枣园及湖北阳新柏树下等地,至1945年9月日军投降迁回。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驻九江,与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同城近20年。1968年9月,县级机关迁沙河街,从此位于庐山西麓、九江南郊的小镇,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秦始皇
相关人物
汉高祖
相关人物
孙权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九江市政委员会
相关机构
九江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国民党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
相关地名
荆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