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88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97.2
页数: 3
页码: 585-587
摘要: 1952年,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武宁县成立防疫委员会,区成立分会,乡设支会,机关、学校、居民成立防疫小组,县培训防疫员、消毒员607人,成立三个防疫预备队,及时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
关键词: 卫生防疫 卫生管理

内容

旧社会我县病疫流行,据旧志载:“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608年)旱,自五月至九月始雨。早晚稻具伤。民大饥,病疫流行。”
   “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夏秋间疫病盛行,多死者”。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52年)疫,乡民死者无数”。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秋,大疫”。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春,县城天花、麻疹同时流行,童稚死于是疫者甚多。直至4月疫始止。 民国35年(公元1946年)春,船滩、辽田等地天花、麻疹流行,幸当地中医中药发挥作用,死者较少。 解放后,在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的同时,着手抓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1951年九江专门派4名医师,县抽调12名医师,组成两个医疗队,分赴大洞、路口、横路、船滩、温汤、南岳、东林等老苏区进行免费治病。就诊者1707人次。同年冬,斜石、石门两地,大叶性肺炎流行,地、县及时组织医疗队进驻,积极防治,控制疫情蔓延。
  1952年,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县成立防疫委员会,区成立分会,乡设支会,机关、学校、居民成立防疫小组,县培训防疫员、消毒员607人,成立三个防疫预备队,及时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 根据对地方病和寄生虫传染病的调查,我县带有普遍性的地方病有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性病、头癣、甲状腺肿病等;传染病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天花、白喉、脊髓灰白质炎、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通过积极防治,有的病已根治,有的病情已得到控制。
   一、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一)性病,又称梅毒。1961年在温汤、南岳两个公社进行血检,受检1849人,其中阳性患者47人,经过治疗,全部治愈。 (二)头癣,又叫癞痢头。1972年普查,全县有患者10175人,从1972年起开展普查普治。公社和大队负责包查包治,免费给思者服用灰黄霉素和患部搽药,经过八年反复治疗,至1979年已根除头癣病。 (三)钩虫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小肠粘膜出血而引起贫血。因农民赤足下地,幼虫易侵入皮肤,农民中感染较多。1956年在罗溪、横路、船滩等地用粪便除虫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治疗。1968年以后,进行两次防治,钩虫病患者逐年下降。 (四)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而致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儿童居多。1956年曾对1358名患者用宝塔糖、驱蛔灵进行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根治。 (五)丝虫病,俗称“冬瓜脚”。是丝虫寄生在淋巴系统引起发病,由蚊虫传播。流行严重的有箬溪、巾口、城郊、石渡等地。据1956年普查,有体征病患者3259人,经过多年普查普治已取得显著疗效。1981年仅发现个别体征患者。
   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一)疟疾,又叫“打摆子”或“打皮寒”,是由疟蚊吸人体血液将细菌传人血液而致病。1957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发生疟疾大流行。1957年9月患者高达21150人,占总人口12.8%,严重的有横路、大桥、箬溪和城郊等地。对人民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为根治疟疾,县成立疟疾防治委员会,抽调134名医务人员,在省、专医疗队的配合下,分赴发病地区,挨家逐户,送药上门,仅15天时间,治疗患者15172人,基本上控制疟疾的传播。1965年疟疾又在船滩、罗溪、路口、横路等地复发,县防疫站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分赴疫区,对4600多名患者进行治疗。并对1042人进行预防服药,控制疟疾蔓延。近年疟疾患者大为减少。由于蚊虫不能彻底消灭,所以疟疾病尚未根除。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按流脑菌群和菌种变异,八至十年出现一次大流行,五至六年出现一次小流行的规律,积极进行防治。1967年出现流脑1300多人,至1978年发病率降为605例,死亡率也由1967年的9.69%下降到1978年的6.28%。 (三)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常引起大流行,,死亡率很高,接种牛痘是预防天花的良好办法。但在解放前种牛痘不普遍。1950年我县实行全民种牛痘,至1953年,全县消灭天花。 (四)脊髓灰白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并留有瘫痪后遗症。做好小儿麻痹症糖丸活疫苗的投服工作,保护易感儿童提高免疫水平,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1972年我县发现此病65例,从1974年起,连续六年在全县范围内对15岁以下儿童免费发给糖丸活疫苗,每年达4一6万人份。因逐年服药。发病率明显减少。至1981年,全县仅发现病患一例。达到基本消灭小儿麻痹症的标准,现仍继续进行防治。
  (五)白喉,是由于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6个月至12岁的儿童。1971年我县发现白喉患者79例,经过历年接种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和百(日咳)、白(喉)二菌苗,患者逐年减少。1980年以后,我县未发现白喉病例。 (六)钩端螺旋体病,为钩端螺旋体引起。是鼠、猪、牛等动物排泄物污染水源接触疫水感染发病。1975年夏秋暴雨过后,在严阳、黄段、宋溪、大桥、浬溪等十余个公社流行,约发生千余例。通过对城乡饮用水不断改善,农村以井水为主,县城普遍用自来水,地区卫生防疫站配合县防疫站进行血清检查及培养鉴定,对病患者进行确诊,基本上均得到治愈。 (七)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又叫“水肿胀“。一百多年前,罗坪蔡家村庄住有蔡姓一百多户,因患血吸虫病,死的死,逃的逃,现蔡家畈仅剩蔡道安一人。1955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我县着手进行血吸虫病的普查工作,全县24。个公社(场),正型疫区有大桥、罗坪、杨洲三个公社,发现血吸虫病患者412人,血吸虫病牛91头。由于柘林库区移民搬迁和浙江建德县移民迁入,其中也有来自疫区的移民。因此血吸虫病区扩散到16个公社。 钉螺是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我县钉螺分布,主要在大桥公社的双溪河北岸和修河三洪滩上下及罗坪、瓜源水系出口两侧。大桥有钉螺面积1124195平方米(合1685.45亩)。罗坪有钉螺面积838473平方米(合1257.08亩)。杨洲有钉螺面积1031849平方米(合1547亩)。
  1980年4月,恢复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加强医疗力量,配备医务人员10名。设病床10张,进行长期防治。
  1、病情。1980年,全县共发现412名,治疗348名。对柘林库区和建德移民安置点的13个疫区居民进行普查普治,治疗效果良好。1980年以来未发现急性感染病患者,晚期病人逐渐减少。
  2、灭螺。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年一1964年)从1956年起,医务人员深入疫区,进行查螺查病。1958年在大桥双溪上庄一条长500米的沟渠中查出钉螺,最高密度每平方市尺150只。当即进行深埋。1962年在大桥双溪查出有螺沟渠25条,水塘6口。荒洲16亩,水田3.5亩。最高密度为每平方市尺129只。经组织农民,投工1200多个,采用开新沟埋旧沟,开垦荒洲,药物喷洒等办法灭螺,经过灭螺措施后,钉螺密度显著下降,每平方市尺仅为32只。1964年3、9、10月,又在大桥区双溪公社发动群众,按“六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任务、定方法、定质量、定工分)、“一包”(包完成)办法,查灭钉螺面积2031682平方米(合3046亩)。采取三光、土埋、镶嵌等方法,消灭钉螺70%以上。
  第二阶级(1965年一1969年)1965年,在罗坪公社中潢大队查出钉螺面积399780平方米(合599.37亩)。1966年又查出洞坪、中潢、明星、楼田4个大队10个生.产队有钉螺面积838472平方米(合1257080亩)。发动群众奋战40天,灭螺面积696281平方米(1043.9亩)。1969年罗坪公社在10天中,完成560亩水田改旱地,开新沟7条,长1850米,埋旧沟11条,长3600米,填塘4亩,搬石方1千方左右,全歼钉螺。 第三阶段(1970年一1981年)1970年5月,杨洲公社组织近千名查螺大军,对全公社进行全面普查,在官田大队查出钉螺103134平方米(合154亩)。该公社立即发动400多名社员,进驻官田疫区,砍光垄岔23条。同年又在大桥、罗坪两个疫区,发动学生、妇女、民兵查螺灭螺。1981年在三个正型疫区(大桥、罗坪、杨洲)作最后全面检查。未查出活螺,取得消灭血吸虫病的胜利,成为九江市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性病
相关专题
头癣
相关专题
钩虫病
相关专题
蛔虫病
相关专题
丝虫病
相关专题
疟疾
相关专题
天花
相关专题
脊髓灰白质炎
相关专题
白喉
相关专题
钩端螺旋体病
相关专题
血吸虫病
相关专题
钉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