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解放后的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86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解放后的教育
分类号: G527.56
页数: 15
页码: 492-506
摘要: 解放初期,武宁县军管会设教育科,着手接管旧教育机构,筹措教育经费。8月开办教师训练班,执行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贯彻“争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整顿教师队伍,调整学校网点,进行学制改革,建立新的教学秩序,贯彻“面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针,积极动员工农子女入学。同时积极开展农民教育,推广速成识字,全面进行扫盲。
关键词: 武宁县 教育事业

内容

解放后,我县教育事业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一1956年)。解放初期,县军管会设教育科,着手接管旧教育机构,筹措教育经费。8月开办教师训练班,执行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贯彻“争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整顿教师队伍,调整学校网点,进行学制改革,建立新的教学秩序,贯彻“面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针,积极动员工农子女入学。同时积极开展农民教育,推广速成识字,全面进行扫盲。第二阶段(1957一1965年)。1957年学校进行“整风反右”斗争,一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大跃进期间,全县创办一批农业中学和民办小学,还办大学,实行吃饭、睡觉、学习、劳动“四集体”。在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执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法,开展勤工俭学等方面,创造许多新的经验。1961年以后,学校进行调整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展教学改革,贯彻《中、小学工作条例》,强调以教学为主和以课堂教学为主,‘教育质量有较快的提高。1965年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武宁分校,开办农民夜校,开展业余教育和扫盲教育。 “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全县初中毕业生5398人,高中毕业生1423人,同时向大专院校输送一批合格新生。农民业余教育也取得一定成绩。据1964年统计,全县196206人中,12周岁以上的145013人,其中:有大学文化218人,高中1876人,初中2541人,小学53111人,脱盲12195人,合计74941人,占55.3%。 第三阶段(1966一1976年)。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批判“三家村”时,我县首先以县文化馆主编的文艺刊物《百花园》揭批,将一些爱好文学艺术的教师打成“黑帮分子”。1967年“一月风暴”,学校也被夺权。“红卫兵”破“四旧”,文物古迹、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被摧毁殆尽。1968年“三查”中,义一部分教师被打成“反革命分子”。紧接着教师成批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全县下放小学教师395人,占700io,中学教师74人,占51%。学校进驻工宣队或农宣队。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全面否定了解放十七年来的教育工作。《纪要》提出,工人阶级要领导一切,坚持走“五七”道路,教育要同“三大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倡“开门办学”,“厂校挂钩”,以社会为主要课堂,以毛泽东著作为主要教材,以阶级斗争为主要课程,以自学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工农兵为主要教员等等。教育质量一落千丈,整整地贻误了一代人。 第四阶段(1976一1981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调整和发展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深入地批判“两个估计”,教育战线得到大解放。1977年,县委提出“抓纲治教”的要求,整顿学校秩序,调整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地位。下放农村的教师,陆续回校任教,撤回进驻学校的工宣队或农宣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纠正错划右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年,恢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即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活动,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重视基础教育和基本技术训练的“双基”教学。集中力量办好重点中、小学,普及小学教育,发展成人教育,搞好师资队伍,教学仪器和学校设备三项建设。整顿学风、校风,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守则》,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发展很快。到1981年,全县有完全中学7所,初级中学38所,小学849所。在校学生63147人(其中:中学生14158人,小学生48989人),比1949年的4846人增长13倍,比1965年的38858人增长62.4%。教职员工3364人(其中:中学981人,小学2383人),比1949年的181人增长19倍;比1965年的762人增长2倍多。 教育质量提高。从1977一1981年的五年里,高中毕业生8763人,初中毕业生20670人;输送大中专学生1130人(其中大专342人)。1980年高考录取301人(其中大专92人,中专209人);1981年高考录取206人(其中大专102,中专164人)。 工农文化素质相应得到提高。据1981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304514人中12周岁以上的有253003人,其中有大专文化451人,高中文化17858人,初中文化45963人,小学文化130754人,初识字(脱盲)10490人,共计205462人,占81.3%。同1964年比较:(一)有文化的增长1.6倍,其中:大学增长1.05倍,高中增长8.53倍,初中增长5.1倍,小学增长1倍;(二)每千人中,大学文化由1.11人上升为1.47人;高中文化由9.56人上升为85.71人;初中文化由332.84人上升为429.16人;(三)文盲和半文盲由44.7%下降为18.7%。
   一、幼儿教育
   解放初期,在古艾完小附设幼儿班。1955年县城创办“三八”幼儿园。
  1958年,县举办训练班,培训幼儿教养员47名,随之在全县城乡建立民办幼儿园31所。进入七十年代初期,县又开办五期民办幼师培训班,培养幼师250多名。1973年民办幼儿园发展到124所,小学附设的幼儿班有539处,人园(班)幼儿共4187名。
   县幼儿园简介 县幼儿园创办于1955年,定名“三八”幼儿园。1958年教师7名,入园儿童150多人。1960年与县保育院合并,改名为幼儿院,教师8名,分全日托和半日托两部,入院儿童200余人。
  1968年冬,幼儿院划归新宁镇,改名新宁镇幼儿园,取销全托。
  1970年由老县城迁建新县城,复名县幼儿园,扩为7个班,在园幼儿350名,教师14名。
  1981年设11个班,大班3个,中班2个,小班3个,小小班3个,教师20名。并添置少量简单设备,如风琴、电子琴、电风扇、电烤箱和中小型玩具等。 该园按照《幼儿园教学纲要》的要求,采取电化教学、情景教学、木偶教学、综合教学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的学前教育。同时,教师自编教材50多篇,自制教玩(具)200多件,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配合家庭教育,共同培育好学前儿童,该园举办“家长学校”,194名幼儿家长参加学习,传授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长学校”的创办,得到省家庭教育学会的赞扬,并于1980年至1981年连续两次荣获省托幼先进单位称号。
   二、小学教育 解放初期,组织宣传队,深入乡村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号召农村小学,复学上课。1949年秋已有165名教师复课,有6所完小,126所村小开学,人校学生4564人。三年经济恢复期间,我县恢复和发展16所完小,198所乡村小学,在职教师354人,在校学生10732人。在此期间,遵照中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工作总方针,学校向工农开门,动员工农子女入学。三年来,工农子女入学比例占总入学儿童80%。同时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试行部颁《教学大纲》,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推行“四集体”(即学习、劳动、吃饭、睡觉都集中在学校)。
  1954年,文化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鼓励农村发展民办教育。民校教师由地方推荐,教师工资,双方面议。民校经费群众自筹,或由谁读书谁出钱,不足部分从县教育经费中补贴。这种民办公助的民办小学发展很快,当年办起12所。1959年发展到292所。民校学生6896名,儿童入学率达96.2%。1965年,民办小学发展到405所,民校教师320人,在校学生13246人。
  1961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各类小学进行调整,将29所公办小学和完小的6个初级班转为民办,撤销柳山、官田、株林、石羊、坪源、中村6所完小,下放教职员工161名。据1965年统计,全县有完小48所,村小295所,民小305所。学生35860名,教师832人(包括民办小学)。
  1966年上半年搞网点下伸,完小由48所猛增到166所,学生增到39860名,入学率上升到95.6%。 “文化大革命”即将开始时,省教育厅通知,废除《小学教育计划》,1966、'1967两届小学毕业生仍留学校,一边学习,一边“闹革命”。
  1967年“一月风暴”,席卷全县,学校被夺权,绝大部分校长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8年“三查”中,大批教师横遭厄运。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领导和管理学校。“三查”过后,有395名小学教师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5年复课闹革命,小学虽增至799所,学生达到54489人,但是取销了文化考核和升留级制度,学生在校读报纸、学语录、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开荒种地,教育质量很低。但也出现过一些好的学校。如大桥公社石港民办小学,从1968年起,在教师李定育夫妇的坚持下,十多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以教为主,开展勤工俭学。儿童上学,不取分文,校舍破漏,集资修建,并购置一定数量的教具、器具和农具,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越办越好。该校一直保持三个100%(适令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及格率),近年间增设幼儿班,6周岁幼儿入园率也达100%,免费办起青年农民夜校,学员63名,开设农业科技知识课和会计基础课,深受群众好评,多次评为省、市先进小学。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四人帮”,人心大快,教育事业复甦。当年12月,新宁小学分为三所,即新宁一小、二小、三小。各公社成立教育革命办公室(简称教革办),配备专职干部,主管全社教育。1978年下学期,撤出贫宣队,从中学调出313名教师,充实小学。1979年,贯彻《小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整顿校风、学风、班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1980年全县评选“三好”学生300多名。
  1980年,县文教局制订的《加速普及小学五年教育的几项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一是组织全县小学教师深入各村各户进行文化普查,建立“四册、一卡”(学前儿童名册、适龄儿童名册、在校儿童名册、留级流动学生名册和学习卡);二是实行“三定”(定人、定点、定工作对象)、“四包”(社队干部包入学率、班主任包巩固率、任课教师包合格率、学校领导包普及率)、“一奖励”(奖励达到四包标准的社队和个人)制度。建立县、社、大队三级检查评比制度。三是实行多种形式办学,作好学校网点合理布局,便于儿童就近上学,同时还实行“三允许”和“三不允许”的措施。对确有困难的学生,允许带弟妹1二学;允许迟到早退;允许只学语文、数学两种。不允许用统考卡学生;不允许动员学生留级;不允许歧视差生。并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入学。 [=此处为表格(小学教育情况表)=]到1981年,全县有完小263所,村小586所,在校学生4898人。全县7一12周岁儿童40531人,入学39033人,入学率96.3%;巩固率95.8%。小学教师2383人,其中民办教师1659人,占69.9%。
   三、中学教育
  1949年8月,县军管会接管县三所中等学校(即县中、协中、振风),以县中为基础合并成立武宁县联合中学,简称“联中”。省立武宁师范并人九江师范,武师学生转入九师就读。1952年联中高中部撤销,专办初中,到1956年又恢复高中,学校改名“江西省武宁县中学”。
  1957年创办第一所农村中学一一浬溪初级中学。1958年在横路和罗溪创办第二和第三所初级中学。1960年又增办船滩初级中学。1961年增办幸福初级中学。是年横路初中迁金水,改名金水初级中学。1966年幸福初中迁箬溪改名箬溪初级中学。至此,我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农中21所(亦称民中),学生2998人,教职工130人。1966年上半年,增办大桥初中和石门初中,同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6日,县人委通知:应届高、初中毕业生,推迟半年毕业,不放暑假,教职员工同学生一道参加“文化大革命”。学校一律停课,组织“红卫兵”,选出代表124名,于9月下旬赴北京接受毛主席第8次检阅。
  1968年,各中学进驻工宣队或贫宣队。开展“三查”运动,在学校师生中揪出“反革命分子”,揪斗审查后,下放农业生产第一线。1966、1967、1968届高、初中毕业生,下乡当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0年,在“高中不出社,初中不出队”的要求下,将县中分为石渡、黄段、宋溪、新宁4所“五七”中学,部分公社办完全中学,部分大队办初中班,全县完全中学猛增到40所(大桥公社办了两所完中)、初中38所,完小“戴帽子”的初中班129所。
  1971年,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学校大破“四论”(即教学中心论、书本中心论、课堂中心论、教师中心论),取消物理、化学、生物课,改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教材“三机一泵”(柴油机、拖拉机、抽水机;水轮泵)、化肥农药、实行厂校挂钩,大搞勤工俭学,办小工厂76个,小农场37个,使学校成为青少年集中劳动的场所,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 “四人帮”被粉碎后,,共大分校、武中恢复原建制,公社成立教育革命委员会,配备专人抓教育工作。从1978年起对全县学校设置和网点布局进行了两次调整。调整为完中5所,初中24所,民办中学35所,农业中学6所。1978年县革委确定县一中、二中、浬溪中学、金水中学为重点中学,一中还定为省、地重点中学。对这些学校从师资、设备和校舍,尽量照顾需要,因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我县高考录取比例:1980年为37.3%,1981年为45%。浬溪中学大、中专升学率:1980年为20%,1981年上升为28%。
   [=此处为表格(中学教育发展情况表)=][=此处为表格=]
  武宁县第一中学简介 第一中学是1949年9月,县军管会将省立协和中学、武宁县立中学和私立振风中学三校合并组成的,当时称联合中学。设7个教学班,16名教职员工,282名学生。1950年改称武宁中学。
  1951年,为贯彻“面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方便工农子女入学,初一招收两个工农班。
  1952年,该校将高中并入九江市第二中学,改名武宁县初级中学。设1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64名,在校学生894人。
  1953年起,该校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吸取先进教学经验,运用苏联的五项教学原则和五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实行五级记分,废除百分制,1954年停开英语课,改授俄语课。
  1956年,恢复高中,恢复原校名“武宁县中学”(简称武中)。
  1958年“大跃进”,开办武宁大学,该校教师兼任教学任务。
  1962年,月田新校舍建成,学校由老县城北门迁往新校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校师生卷入运动,大破“四旧”,1968年,开展“三查”,许多教师被揪斗,下放农村当农民。
  1968年,实行“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武中肢解为石渡、黄段、宋溪、新宁镇四所“五·七”中学,学校财产、仪器、图书等资料被瓜分,校舍为黄段“五·七”中学占用。
  1970年9月,恢复武宁中学,改称为武宁县“五·七”中学。黄段“五·七”中学、新宁镇“五·七”中学和农科所初中班学生全部到武中就读。为了实行“军事化”、“战斗化”,实行连排建制教学,年级称连,教学班称排,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由师生选举产生主任、副主任。
  1972年秋,取消连排建制,恢复班级制,取消“五·七”中学,恢复武宁中学名称。1976年10月后,学校开始走向正规,高中部按文、理分班教学,实行填缺补漏,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强调上好文化课。
  1978年5月,武宁中学改为武宁县第一中学,简称一中,并定为省、专、县重点中学。面向全县招生,择优录取,确保重点学校的教学质量。该校为我县最高学府,“文化大革命”前,为大专院校输送70多名合格新生,1978年至1981年又输送268名大中专学生。
  1981年学校保持15个教学班、80名教职员工和760名学生。
   四、职业教育
   (一)民办中学(含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
  1958年,我县开办19所农业中学,学生390余人。当时由于根基不实,后来仅保留新宁镇和金水两所。1964年新宁镇一所改为镇办职业中学。1965年在横路、合坪、荷洲、箬溪、杨洲、瓜源、石羊、石渡、干楼、柳山、船滩、罗溪、石门、中村、巾口、洞口、罗坪、风口、伊山、桃林、大源等地又办起21所农业中学,学生650人。1966年上半年,农中发展到36所,学生1708人。一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学校大都停办。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有些农业中学(又称民办中学)得到恢复。经过调整、巩固,1980年,保留路口、横路、清江、石门、县茶场五所民办中学,及荷洲、宋溪、船滩、罗溪、杨洲中学的五个民办初中班。
  1981年,将原来40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改为民办初中,保留大桥、茶场、罗溪、船滩四个民办高中班和路口(栗林)、横路(港北)、石门三所民办完全中学,教职员工389人,学生4619人,占全县中学生32%。
   (二)武宁初级师范学校
  1952年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困难,在老县城东门外开办一所初级师范学校,经费由专署支拔,招收永修、瑞昌、武宁、修水四县学生150人,分三个教学班。1955年暑期毕业,毕业生121人,各县毕业生,均回本县分配,本届学生毕业后该校停办。
   (三)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武宁分校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在我县开创的一种新型学校。1965年9月,我县在月田设立共大分校,招收学生100名,教职员工18名,开设农业、工业两个专业班,学制四年。1966年9月,增设幸福山分校,招生118名。共大学生由各公社推荐选拔,毕业后,贯彻社来社去的原则,由原公社进行安排。1968年8月,幸福山分校并入武宁分校,学生提前毕业,全部下放农村,县拨安置经费25960元。1971年增办安乐林分校,招生103人,设林业、茶叶、畜牧三个专业。两校共有学生400名,干部19名,教师32人,在校农工32人,工宣队5人。1972年,安乐林分校又并人武宁分校,除原农业、林业、农机三个专业外,增设水产、水电、茶叶三个专业,在校学生发展到400余人,校址设在源口。1973年水产与农业合并为农学专业,茶叶与林业合并为林学专业,增设畜牧、兽医两个专业,再加上农机专业、财会专业,共有六个专业教学班。学制三年,毕业后国家不作统一分配,按社来社去,城来城去的原则,各社、(场)根据学生专业,做到人尽其才,妥善安排。1976年,共大增设一个师范班,培养民办教师,两年毕业,坚持社来社去。同年7月18日,县委召开全县历届共大毕业生座谈会,有36名优秀毕业生受到奖励。
  1980年,共大分校改名为武宁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全校有农业、林业、农机、水电、畜牧五个专业,七个教学班,学生217人,教职员工35人,农工46人。并有教具厂、农场、林场、畜牧场、山林15000余亩,水田68亩,旱地27亩,是一所培育农业技术人才的学校。1981年11月20日撤销,利用该校校舍和设备,改设武宁县第三中学。
   (四)武宁剧校
  1959年暑期,成立县京剧学校,招收9一12周岁少年40人,学制两年,聘请京剧老艺人王继武等13人为教师。除每天学习3小时文化,以达到初中水平外,以科班制要求,按文、武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进行严格训练与练功、练唱。1961年8月,剧校学生毕业,全部留团,改名武宁少年京剧团。(五)共产主义劳动技术学校
  1958年,我县安乐林场开办一所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技术学校,教职员工7人,各公社选送学生90名,设两个班。1960年3月,该校迁黄段公社茶梓坪,自力更生,重建校舍,招收新生232人,教职员工12人,设六个教学班,只办一个学期便停办。
   (六)其它几所学校 1、武宁大学1958年开办武宁大学,设农学、师范两科,由各单位推荐学生70人(其中小学教师30人,机关干部10人,农业社保荐30人),9月1日开学。半年后,因师资不足,于1959年并入九江大学。
  2、武宁卫校1960年开办卫校一所,招收学生120人。后又开办武宁财校,招收学生75人。下半年又在武中附设一个师范班,招收学生52人。1961年精商机构,卫校、财校停办。
   五、扫盲和业余教育 解放初期,我县青壮年有154754人,其中扫盲对象约8万人。为了扫除青壮年中的文盲,1952年12月,县成立扫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专职扫盲干部。遵照党中央提出的“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不学”的原则,1953年冬在农村创办冬学,大力推广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办起28所速成识字班,学员1115(其中农民650.人)。1954年3月,各地冬学全部转为农民夜校或职工夜校。1955年4月,根据中央关于“整顿巩固,稳步前进”的办学方针,对夜校进行检查整顿,总结办学经验,表彰31名优秀义务教师和137名优秀学员。1956年3月召开全县业余教育积极分子大会,郊区、箬溪、大桥、横路、浬溪、船滩、石渡等8个乡评为先进单位,评出340名积极分子。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颁发《扫盲标准和验收无盲单位暂行办法》,1959年通过检查验收,全县脱盲青壮年44639人,占扫盲对象的55.8%。东林公社被评为无盲社,石门、浬溪、横路三个集镇和上富、朱山、坑背、田段、永洲、胜利等大队评为无盲单位。 为巩固与提高扫盲成果,全县办256个高小班,学员7680人,农村图书室392所,读报组1030个,农业科技研究组345个。
  1960年东林公社荣获全国扫盲工作先进单位,县委、县人委在东林公社召开全县扫盲和业余教育现场会,进一步推动农村扫盲工作。“文化大革命”时期,扫盲和业余教育基本停顿,文盲开始回升。
  1979年,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和中共中央(79)82号文件,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公社成立教育改革办公室,设一名专职干部,负责普教、业教、幼教工作。 同年冬,开展全县文化普查工作,抽调中、小学教师和社、队干部2000多人,组成1300多个普查小组,深入乡村逐户登记。普查的情况是:(见附表)1980年1月,县委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出“全党抓农业,全党抓教育”的号召,提出“三教”(普教、业教、幼教)一齐抓,并在公社书记会、三级干部会上对农民教育作出具体布置,实行“三包、两定、五落实”的责任制(党委成员包片、社、干部包大队、生产队长、业余教师包校;定期检查评比、定期脱盲验收;落实思想、组织、任务、教师、学习场所)。当年全县办起农民夜校659所,办少年识字班120期,有24500人参加学习。
  1981年又办扫盲班250个,学员5648人,参加包教包学的有3879人,在小学插班学习的1208人,两年来共脱盲29049人。后经九江专署教育局抽样验收,全县青壮少年非文盲人数达115537人,无盲率91.12%,批准我县为九江地区基本无盲县,并颁发证书。 东林业余教育简介东林公社地处修、武交界的边远山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老根据地。1950年只有4所村小,两个初中毕业生,全乡7135人,而文盲、半文盲却有3740人,占总人口52.4%。
  1951年冬,土改工作队结合开展农民识字活动,1952年冬,部分村庄开办农民夜校,自后,农民夜校逐年增加。
  1958年该社自编农民识字课本,创立识字牌、识字岗、识字图和见物识字等多种扫盲形式。1959年村村有夜校,户户有读书人,脱盲人数达637人,出现子女教父母,弟妹教兄嫂,夫妻互教的新局面。由于扫盲成绩显著,评为全县和全省扫盲先进公社,1960年3月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大会。
  1972年,中共九江地委提出“继续抓好农民业余教育”的号召,该社发扬扫盲教育的传统,恢复夜校67所,参加学习达1000余人,当年脱盲有894人。九江行署在东林召开全区农民业余教育现场会。1979年公社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开展文化普查,村村建立文化登记簿。识字牌、识字卡、看图识字等形式又重新出现。
  1981年底脱盲人数995人,占全社12~40周岁文盲人数77.7%,符合基本无盲社要求。在此基础上,公社开办农业科技轮训班和农民文化科技学校,把农民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六、人民教师 (一)教师队伍的壮大。解放后的教师来源:一是接收旧学校的老教员181名(其中:小学165名、中学16名);二是历年师范学校分配的毕业生;三是招收社会上一部分待业青年,通过培训充实教师队伍;四是将一部分工作能力强、表现好的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教师;五是吸收一批顶编代课教师;六是接收一部分复员退伍军人和顶替补员青年,通过培训转为教师。
   我县中学教师由专署教育科调配,多系大、中专毕业生。1965年全县有中学教师141名。 小学教师有解放前的老教员165人,1951年分配10名九江师范毕业生,自后每年都有分配。1956年,区、乡办民校,吸收优秀民校教师84名。1965年,全县有小学教师824名(公办教师512名、民办教师312名)。
  1969年,从社会上吸收163名工农兵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1008名。1976年底全县已有民师2029人(小学1748人、中学281人),占教师总数的66.1%。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从1979年起,每年由师范学校通过考试,录取一批合格民师,经过学习提高,成为国家教师。至1981年,全县有民师2007人(中学348人,小学1659人),占教职员工3364人的59.6%。 按照教育部“大学本科毕业教高中,专科毕业教初中,师范毕业教小学”的标准,到1981年我县教师学历分别只占40.1%、2.2%、57.3%。 (二)教师业务素质培训。解放初期,县文教科在县城城郊小学利用星期日办教师进修学校,每周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上午进行集中学习。 从1952年起,对教师开展函授教育,强调不到初中毕业水平的教师一律参加初师函授学习,不到高中毕业水平的教师一律参加中师函授学习。以区为单位,每周或隔周聘请语文、数学函授辅导员讲课。1958年以后,各公社建立函授辅导站,形成县、社辅导网。定期进行成绩考核,不及格者予以留级,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承认其学历。1962年全县参加学习的教师872人。1970年成立师训班,1979年改为教师进修学校。1981年有237名教师参加函授,占教师总人数的70.6%。同时每年选送一批青年优秀教师进大、中专院校深造。1981年全县有教师2921名(小学教师2155名,达标的1304人,占57.3%;‘初中教师639名,达标的占28.1%;高中教师127名,达标的占56%)。 (三)教师生活待遇。解放初,中、小学教师工资以大米计算:小学教师月均150斤,中学教师月均250一300斤。1951年9月起改为工分制,按工分值计算。1956年中、小学教师实行工资改革,工资标准分中、小学教师级和行政级。按教师学历、职务和表现,评定工资级别。
  1963年工资改革中,对教师工资进行一次调整,讽整214人(中学38人、小学174人、幼儿园2人)。1978、1980年两次调资,调整面均为40%,大多数教师都增加了工资。民校教师的生活待遇,一直是教育部门最关心的问题。六十年代,其工资由区、社tj教师面议,无统一规定。七十年代,国家每月发给一定补贴,并按大队干部补助标准,根据民校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成绩,评定等级,参加年终分配。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80)84号文件规定:“国家补助金发给教师本人,同时集体补助不得少于同等劳力工资”。从此,民师工资普遍得到提高。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民师报酬又成为农村教育中一个新的问题。各地采取多种形式:一是实行统筹工资制。根据社员实际收入水平确定工资标准,一般每月工资为25元(不包括国家补助),按月或按季发给。二是实行联教计酬制。社、队同民师签订合同,合同明确规定社、队应补助民师工资金额,负责筹集兑现,民师负责入学率、巩固率和合格率,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实行“三个一点”(即国家补助一点,社、队筹集一点,家长负担一点)的办法,一般采取“三、三、四”的比例,即大队30%,家长30%,生产队40%。还规定不论采取任何形式,民师从社、队得到的报酬,不能低于大队主要干部的收入水平。石渡公社从1981年开始,试行联教计酬责任制,采取由公社统筹:从社办企业利润中拨一点;大队公益金提一点;学生家长负担一点,按月发给民办教师。 (四)教师政治待遇。解放初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主要是政治学习,结合政治运动,进行思想改造。中学教师,由省、地教育部门组织学习,小学教师由县教育科(局)组织学习。
  1950年暑期,学习《土改法》,抽调一批教师参加土改运动。同年冬,抗美援朝运动中,教师开展批判“三美”(即崇美、亲美、恐美)思想的学习。
  1951年,学习镇压反革命材料,解除思想顾虑,明确政策界线,许多教师主动交代自己的出身、历史和社会关系等问题。1952年,结合“三反”、“五反”文件的学习,开展以划清敌我界线,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为中心的自我改造运动。同年还开展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国际主义战士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觉悟。1955年暑期,学习反胡风的材料,参加内部肃反审干运动。1956年,每周以3~4小时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号召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教学。1957年,学习中共中央“八大”文件和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号召教师“向工人学习,向农民学习,在学校要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同年,进行党内整风,暑期组织教师学习整风文件,号召教师大鸣大放,接着开展反右派斗争,有38名教师被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9年开展保卫“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学习,进行“反右倾”运动。1963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同年又参加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学习。1964、1965年,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有关文件,同时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批教师被打成“黑帮分子”,学校领导被打成“走资派”。“三查”中有的教师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或“历史反革命分子”被批斗,下放劳动改造。以后又批判“孔孟之道”、“师道尊严”等等,教师成为“臭老九”。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广大教师获得思想大解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式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昭雪平反教师中的冤、假、错案81起,改正错划右派59人(其中有外地转来的21人),右派言论17人。在教师中积极发展党员,至1981年冬,共吸收111名优秀教师入党,选拔134名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各级学校领导岗位。
  1981年,县委、县政府召开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表彰会,对有三十年以上教龄的张罗、刘伦晶、萧庚生、张绪骥、张汉炳、张绍平、冷绪源、王占魁、邹贞、张会林、方玉光、张润鸿、叶发义、冷景义、徐善德、卢位安、陈守身、熊仁佑、陈思玉、葛旺荪、刘伦景、朱邦义、汤少芳、杜开明、张会业等25名老教师颁发荣誉奖章。 我县教育界的耆宿汪洋平、熊光国、熊耀国、陈嗣亮、李枝起,葛宏、朱化南等,他们五、六十年如一日,为我县教育了二、三代人,为振兴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因而赢得人民的爱戴和社会上的尊重。 此外,我县还有一批外地工作的教授、副教授,他们是:古汉语专家、语言学家、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江西省语言学会理事长,著有《现代汉语语法提要》、《古代汉语》等著作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余心乐;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副教授黎洪模;参加编写高校教材《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华中工学院副教授方一星;武汉华中工学院教授葛果行;华中师范学院教授张友杰;曾编著出版《砧石结构》一书、江西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黄修兴;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副教授、编写《物探数学》的张秋光;四川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教授、从事微电子、激光单晶等科研工作的张绪礼;曾翻译《莎士比亚和他的威尼斯商人》等著作的英语、文学副教授刘玉麟;江西师范学院副教授李希成(女);专攻《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为全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守成;曾翻译《江布尔》等著作、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外语教研组长、副教授梅文和南宁广西机械学院教授冷洪生等。在外地的还有王振中、葛光日、张正治、张待勉、黄淑人、余立(女)、余季伯(女)、刘麒、钟弟寅、王曼莹(女)、傅林华等十多名讲师。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心乐
相关人物
方一星
相关人物
黄修兴
相关人物
张秋光
相关人物
张绪礼
相关人物
刘玉麟
相关人物
陈守成
相关人物
梅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武宁县幼儿园
相关机构
幼儿院
相关机构
武宁县第一中学
相关机构
武宁县京剧学校
相关机构
武宁大学
相关机构
武宁卫校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