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8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间艺术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5
页码: 477-481
摘要: 武宁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彩灯、傩舞、蛇舞、锄山鼓、山歌、民歌、民间锣鼓、提线木偶戏、皮影戏、武宁道情等。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武宁县

内容

我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彩灯、傩舞、蛇舞、锄山鼓、山歌、民歌、民间锣鼓、提线木偶戏、皮影戏、武宁道情等。
   一、彩灯舞
   龙灯 龙灯又称“龙舞”,是历史悠久、流行很广的一种民间舞蹈。用竹、、木、纸、布等扎成管状,画鳞成形。一般九至十一节,燃烛其中,称之为“明龙”。龙头和龙尾由技术熟练而力大者擎耍,另一人高擎龙珠。舞时,由持龙珠者诱龙抢珠,左右翻滚,席地盘旋。技术高超者能登桌游舞,状甚矫捷。有时有“双龙抢珠”,舞姿更为活跃。明龙多出现在农历正月,有“初三上灯,月半收灯”的惯例。如遇重大节日或喜庆,亦出现舞龙场面。农村有用稻草扎成的龙,称“乌龙”,节数亦为九至十一节不等,但各节不串在一起。每节草龙上插若干根柴香,舞时龙头摆动,各节随之舞动,晚间只见香火闪烁而难见龙身,故称“乌龙”。乡间习俗,如明龙灯与乌龙灯两龙相遇,则明龙应让路,由乌龙先行,否则会由此引起械斗。解放前乌龙多为天旱求雨、除灾驱邪时出现。舞龙灯时爆竹声越炽,舞越烈,并夹杂舞龙者雄威的吆喝声、锣鼓声、爆竹声、观众喝采声,交织一起,场面至为热烈。
   狮灯 狮灯又称“狮子舞”。俗称“戏狮灯”,是流行于汉族的民间舞蹈。用竹、木、布、麻、棉纸染色做成黄、花两种式样的狮头、狮被,狮头狮尾由两人合作扮演。在啰鼓声中,狮子跳跃登场,表演舔毛、搔痒、跌扑、腾跳等动作。 解放前,狮灯多由地方姓族主办,聚集本姓青壮男丁,练习武艺,人数有多至30余名。秋收后,请武术师教习拳棍刀枪,正月出村“行灯”。修河上游狮灯,先舞狮,后表演武术;’修河下游,先表演武术,后舞狮。武术表演有拳、棍、刀、枪、权、锏、流星等十八般武艺。先是单人表演,后为双人对扣或一人敌数手,表演时配以打击乐器。 解放初期,县文化馆曾组织全县性的狮灯会演,表演武术、交流技艺。六十年代,狮灯在农村很少活动,1979年以后,农村中又出现练武术玩狮灯的活动。
   马灯 马灯是用竹扎成马头、马尾,蒙以红、白、黑布或纸,缚于扮演者前后腰部,形似人骑马上。扮演者化装成历史人物,手提缰绳,在场地走圆场穿花或走交叉十字等,四到八人不等,多为正月出灯,边唱边舞,配以锣鼓和胡琴清唱汉剧。现代马灯已不扮演历史人物,穿现代服装,唱民间小调或演唱新歌。马灯在清初即已盛行在武宁城乡,均为男童扮演,清文人夏元翰<豫宁竹枝词》有“窝丝双绺战袍长,白面儿童脂粉香,金鼓声中莺语滑,碧纱窗外月如霜。”下注:“上元节办马灯,幼孩抹粉梳妆,沿村遍布唱,碧纱窗外月如霜,戚友款以茶饵:”盛谟在《度岁诗·元夜曲》中亦写了“钲铙合,灯火华,男儿骑马,女儿采茶,千人齐唱万树花,元夜之乐乐元涯。”
   蚌灯 蚌灯又称“蚌舞”,剖竹扎成两片蚌壳,以布或纸蒙成,再画上罗纹,以青年女子扮演蚌壳精,另一男青年扮演老渔翁。在锣鼓声中出场,蚌不停地一张一合,老渔翁模拟撒网捉蚌。配合锣鼓节拍,哑剧形式表演喜怒动作,最后以老渔翁用出其不意的手段网住蚌而结束。
   船灯 由民间舞蹈“采莲船”演变而来。用竹扎成小船,蒙以彩布或彩纸,用绿色绸布表示水纹遮住少女双脚、船外有艄公、艄婆各一人,由彩旦、小丑扮演。艄公撑篙,艄婆撑舵,手摇大蒲扇。三人动作协调,模拟上滩下滩、顺风搁浅等行船动作,舱中少女唱各种小调,艄公艄婆不时插话帮腔,引人发笑。以锣鼓胡琴、笛子等乐器伴奏。此外还有车灯、花篮灯、台角灯、鱼灯、箍子灯等。
   二、傩舞 傩舞源于原始巫舞,后演变为宫庭傩舞,逐渐又发展成为民间表现劳动生活和传说故事的节目。我县清代尚有傩舞,如清文人李维纲在《墉埠竹枝词》中写道:“连村正月早迎傩,装点儿童学舞戈;金鼓磔镶轮值后,元宵花灯逐门过。”解放后在我县已少有演出,但在舞台上仍有“跳加官”的演出。表演者穿红袍,戴笑容面具(称“加官脸”),手持颂词的条幅,以小锣和板鼓伴奏,边跳边向观众展示。条幅内容在解放前多为“天官赐福”、“黄金万两”、“恭喜发财”等,解放后改为“四季平安”、“庆贺丰收”,“祝你健康”等。
   三、蛇舞 取材于武宁采茶戏传统剧目折子戏《蠢子接姨娘》,以草绳装蛇吓小姨,于两百多年前演出于严阳乡烟溪村。清光绪以后,由蠢子独舞,称为“蛇舞”。以后传至东坑老艺人舒真池,舒将戏蛇动作归纳为望四角、出洞、翻山、穿山、盘龙、钻洞、穿林、追食、亮七寸等十三种舞姿,于1948年单传陈宗源,陈在演出中既承师传,又不断改革,在蛇身装上千电池蛇眼装上电珠发出绿光;加之锣鼓伴奏,宣染气氛。演出范围不断扩大,1954年,舒真池出席九江地区业余剧团汇报演出,“蛇舞”获表演奖和优秀节目奖。“文化大革命”期间,蛇舞被禁演,近年已恢复演出,省文化厅并已录像作资料保存。
   四、锄山鼓 锄山鼓又称催工鼓或打鼓歌,是我县民间独具风格的传统艺术,是在集体劳动中以歌助兴,击鼓鼓劲,寓娱乐于劳动的一种活动。起源时间据旧志、《艺文》卷中清文人盛谟写的《山棚鼓子词》中记述:“海内人众,土俭于耕顷。楚人来宁垦山者,岁以千计。绝巘层岩。鸡犬声相应,火耕旱种,百锄并出。每数十人为队,其长腰鼓节歌,以一勤惰。甲子春(指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予从伯兄游大源洞,遍历诸峰。缘绨度索,四宿山棚,略得梗概,杂叙成句,日鼓子词,付诸山农,俾歌所事。” 这是从《县志》中发现有关锄山鼓的文字记载,鼓子词共十段,其中第二段为:“风扫长岚雨脚疏,春星晓动百家锄;楚歌处处吹杨柳,打鼓高陵种玉芦”。 锄山鼓多出现于大伙劳动场面,如挖茶山、锄油茶林、开荒等,几十人一字排开,由一人击鼓领歌(称为“鼓匠”;两名鼓匠者称“担鼓”),众人一面挥锄劳动,一边搭号相和,节奏有快有慢,铿锵动听,旋律粗犷,声调高昂。锄山鼓点一般分为三番,初番旋律弛而慢,歌调较温和,劳动节奏平稳,锄头随鼓点起落。初番接近末尾,鼓点逐渐转快,节奏较急而转入二番鼓,歌调节拍相应加快,劳动节奏紧紧跟上,、二番鼓完,紧接三番,鼓点越打越急,旋律越唱越快,一锄快似一锄,鼓点快时似急风骤雨,但见银锄上下飞舞,一片“喔唿”声。大约持续二、三十分钟,鼓点突然收住,周而复始又从初番鼓打起。如劳动时间太长,则在收住鼓点后就地休息。鼓匠为劳动队伍中的指挥者,发现有人掉队,就将鼓敲至其面前,促其赶上,故又称“催工鼓”。锄山鼓歌词多为男女爱情故事和民间传说,在句式安排上有不同特点,一般以七字五句为一段,也有四句、三句半、四句半、五句半为一段的,尚有急口令字数和句数可以随加随减,歌词主要是“排予歌”,一排有几十段甚至几百段,如《梅花》就有三百六十段,有“梅花三百六,唱瘦一身肉”的说法。鼓匠诙谐风趣,能见景生情,信口编成歌词唱出。锄山鼓在船滩、温汤、南岳、东林、浬溪、杨洲等乡甚为流行。1979年县业余剧团创作舞蹈《锄山鼓的来历》参加九江地区业余剧团汇演,,获得好评。省歌舞团曾整理《锄山鼓》节目,赴南斯拉夫演出。
   五、山歌、民歌 山歌、旧志载“里巷歌谣,父老转相传述,樵牧赓和,皆有自然音节,其言类多男女情事。独一歌云:‘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姐妹双双采,明年姐妹适谁家’。词意缠绵,得风人之遗,”证明我县很早就有山歌酬答,以驱疲劳。 我县山歌有本地山歌和客家山歌两种,风格迥异,各不相属。一般为五句头(又名浪颈歌),每句七字,五句为一首,两首四首或成双多首为一段。如“我与情哥隔道墙,顿顿吃饭想着郎,吃个麻雀留条腿,吃个鸡蛋留个黄,人家疼姐我疼郎。”情意缠绵,比喻深切,十分精练。音调柔和,娓娓动听。 在劳动中还有各种山歌。如<耘禾歌》、,《车水歌》、《采茶歌》等。有的还配上锣鼓,如《锄山鼓》有鼓,耘禾歌也有鼓,车水歌则挂锣鼓于车杠上,劳动者边踏水车边打锣鼓边唱山歌。旧志载车水歌时“至若御桔槔口歌足踏,音韵与辘轳相应,低昂婉转,尤足动人,亦田家风味也。”
   民歌。又称“小调”,其音韵柔和,节奏锋快,适宜于舞台演出或行灯对唱,可配管弦乐器。 民歌的来源甚广,有的是从山歌转化,有的是外地输入,也有的是土生土长。如《闹五更》、《十二月飘》、《孟姜女哭长城》、《洛阳桥》等,解放前就编有唱本出售,不属本地民歌。《武宁道情》、《姑嫂摘茶》等则是本地民歌。 民歌可用乐器伴奏,有的被吸收到采茶戏中进行演唱,革命历史民歌基本上都是当时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填上革命的歌词,在群众中传唱。 民歌和山歌,歌词多系农民,即兴口占整理抄传或口传。内容大多为男女相恋之事,亦有反对封建婚姻和《桃妹调情》等。还有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如《十二月长工歌》等;有鼓励勤劳生产的如《四季勤懒歌》等;歌词朴实,比喻确切,生动、形象,富于浓厚乡土色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有土地革命山歌如《十恨民团》、《十把扇子》、《打土豪》等。是苏区人民在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抒发自己的革命激情写出的革命民歌,如“当兵就要当红军,到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无区别,红军处处为穷人。”鼓舞革命斗志,唱出人民的心声。
   六、民间锣鼓 又称思凡锣鼓,很久以前就流行在棠厦、巾口一带,为民间婚寿喜事及元宵玩灯,八月朝香的锣鼓,由笛子、大锣、丝锣、马锣、大钹、云鼓、边鼓组成,云鼓边鼓一人,是锣鼓指挥。曲牌有新三捆、老三捆、扑灯蛾、四面青。三阴三阳、长流水等三十多个。音韵和谐、悠扬动听,模似声调形象,富有节奏感。
   七、提线木偶戏 又称《提子戏》,活动在我县石门楼一带,每套箱担由三到五人组成,有三十到四十余个锦衣绣衲的木偶,悬挂后台,木偶之头面,可以调换而成舞台上的各个不同的人物。玩木偶者,站在围幕后,提动木偶的关节吊线,使木偶能起步、就坐、招手、踢脚、摇头、晃脑,并能手执器械进行各种动作,形态逼真。
   八、皮影戏 清末民初,由河南客家迁入我县时带来,活动于巾口、箬溪等地,以牛皮或厚纸剪成各种侧面人兽,投影白幕而成故事戏文,多演《西游记》中节目。
   九、武宁道情 俗称油鼓筒,又称唱道情。表演者手持竹筒绷上猪油膜或蛇皮做成油鼓筒,手持一竹筒和一竹板,按节拍发出冬冬咯咯的声音,口唱民间唱本,多由盲艺人在小集镇上演唱卖艺。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龙灯
相关专题
狮灯
相关专题
马灯
相关专题
蚌灯
相关专题
船灯
相关专题
傩舞
相关专题
蛇舞
相关专题
锄山鼓
相关专题
山歌
相关专题
民歌
相关专题
民间锣鼓
相关专题
提线木偶戏
相关专题
皮影戏
相关专题
武宁道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