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作物分布与产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77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作物分布与产量
分类号: F307.1
页数: 13
页码: 274-286
摘要: 稻谷,是武宁县主要的农作物,占粮食总产90%以上,分布面广,各地都有种植。稻谷分早、中、迟和二晚,种类有粘、粳、糯稻。小麦从清代至民国时期,全县种植面积停留在2万亩上下,农民常以小麦度春荒。红薯是武宁县旱地主要粮食作物,山地、沙地都可种,早稻田还可复种,每年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亩产折谷三、四百斤。
关键词: 农作物分布 农作物产量

内容

一、粮食作物 (一)稻谷,是我县主要的农作物,占粮食总产90%以上,分布面广,各地都有种植。稻谷分早、中、迟和二晚,种类有粘、粳、糯稻。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稻谷总产1023480石(其中:早稻53280石,中稻625320石,迟稻326880石,糯稻18000石)。民国23年(公元1934年),稻谷总产734000石(其中:早稻192000石,中稻270000石,迟稻240000石,糯谷32000石)。 解放后,1949年水稻面积360778亩,总产905646担。1960年,大面积推广二晚,水稻面积483823亩,总产1100630担,超过1933年稻谷总产。二晚的主要产地有横路、大桥、清江、浬溪、黄段、船滩、莲花等15个公社。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在全国公布后,我县按“纲要”要求发展生产,从1956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出现跨“纲要”,争“双纲”的生产队、丘、片。1966年粮食总产达1516103担,是跨“纲要”以来,粮食总产最高的一年。1971年柘林水库关水,水田减少125000亩,稻谷种植面积由1963年的626085亩减少到444026亩,减少181059亩,直接影响了我县粮食生产。1976年稻谷产量1677638担,不仅把水淹的产量夺了回来,而且稻谷总产超过历史水平。1981年稻谷总产达2021478担,每亩由1949年的251斤增到484斤,增长近一倍。
  (二)小麦从清代至民国时期,全县种植面积停留在2万亩上下,农民常以小麦度春荒。1949年平均亩产只有21斤。解放后,由于陆续引进小麦良种,种植面积由旱地扩种到水田,大搞麦一稻一稻,1960年面积扩大到48898亩,亩产逐年上升。1979年亩产113斤,总产35189担。高产试验田已达300一400斤,小麦总产占粮食总产15.3%。由于我县是个山区,山荫重,鸟兽多,受害严重,加之产量不高,因此,面积越来越少。1981年小麦面积减少到19788亩,亩产下降到90斤,总产也下降到只占粮食总产8.65%。主要产地有路口、横路、大桥、莲花等公社。 (三)红薯是我县旱地主要粮食作物,山地、沙地都可种,早稻田还可复种,每年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亩产折谷三、四百斤。主要产区是大桥、横路、路口、伊山、东林、石门、罗溪等地。1981年种植面积44526亩,亩产(折谷)478斤,总产183657担,占粮食总产9%。(四)玉米,我县每年种1一2万亩,一般亩产100多斤。1978年引进新单一号、丹玉六号,单产逐年提高:亩产已达160~170斤,1979年亩产曾达224斤。浬溪、船滩、清江、石渡、干楼、伊山等公社是玉米的主要产地。玉米可加工粉丝,是我县农村的传统食品。 (五)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皮豆、泥豆等),民国23年(公元1934年),我县播种面积18000亩,总产16200担。解放后,种植面积多数年分在1一2万亩,亩产70~80斤。原巾口、箬溪等地产大豆较多,水淹后,全县年种植面积12000一16000亩,亩产百把斤。1981年,干楼、石渡、浬溪、罗溪、船滩、横路、东林等公社为大豆的主要产地,播种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 (六)荞麦,旧志《物产》卷载:“麦之属(凡五种):大麦(牟也),小麦(耒也),荞麦(七月种,九月收,性微寒),苦荞麦,米麦”。解放前种植较为普遍,但品种单一。解放后,1949年种11020亩,1967年种28415亩,1979年降到9655亩,1981年仅种5924亩。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单产低,每亩仅产荞麦三、四十斤。
   [=此处为表格(历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产量表)=][=此处为表格=][=此处为表格=]二、油料作物 (一)油菜,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面广。1949年种植油菜23071亩,总产5021石。1958年油菜种植最多,面积达63362亩,总产17258担。以后种植面积一直停留在三到四万亩左右,1979年后,油菜种植面积又逐渐回升,1981年达43564亩。通过品种更新后,以甘油五号为当家品种,一般亩产90斤以上。全县除安乐林、源口、新宁镇、南岳、温汤、伊山、大洞等公社(场)外,均为油菜主要产地。(二)花生,民国23年(公元1934年),种植15000亩,总产30000担,石门是主要产地。1949年全县种花生1136亩,总产645担,以后虽有增长,但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1981年全县种植花生6456亩,亩产148斤,总产9526担。重点产地是巾口、石渡、清江、石门、黄段等六个公社,其中石门公社种1049亩,清江公社种707亩,两个公社共种1756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7%。 (三)芝麻,既是油料,又可作糕点原料,还可作泡茶的佐料,我县历代都有种植习惯。旧志有“黑麻、红麻、白麻”等三种。民国23年(公元1934年)种植面积为7580亩,总产3790担。1949年减少到1247亩,总产320石。1981年种植面积义回升为3061亩,总产2025担,比1974年翻了一番。路口、巾口、甫田、石渡、清江、浬溪、船滩、罗坪等八个公社是芝麻的主要产区。
   [=此处为表格(历年主要油料作物面积与产量)=][=此处为表格=]三、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是农业多种经营的范畴,多种经营的兴衰与农业发展关系极大。清光绪《江西农工商矿》记载了清末我县种植经济作物情况: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八月,武宁县令王濬道禀称:‘种植之利,蚕桑为最,县民素昧讲求,遂至坐失其利。王会抵任会绅筹商,将城商公局,作为考验蚕桑公所,捐廉以为之倡,饬绅集股开办,迄今数月,已有端倪。惟桑秧以何处为首,蚕种以何处为佳,由邑绅内阁中书叶泰椿等,函致杭州蚕学馆,详加考询。据蚕学馆函称:桑秧以石门俞家涧之种为最,每株十五、六文,蚕种由该馆改良多年,每种一圈,售钱十文。议于李敬之捐款内,拨银一百两,以资购买,大约可购桑秧五千余株,十一月派员赴浙购办。生发较速者,其如苎麻一项,升仁乡二都荒地土质宜麻,饬民种麻约数千株。上南乡荒山一嶂,纵横几十余丈,土质宜桑,亦饬民种桑,约计三百余株,均已成活。下南乡四十三都董家坪,官荒地纵五丈八尺,横八丈二尺;毛家源官荒纵五丈二尺,横九丈二尺;又查得旧荒官田册,一号荒田、二号荒田、三号荒田,均纵横几十丈。本县令拟仿照靖安洪屏山垦荒章程,给照领种。又有邑绅叶茂椿,在升仁乡二十都八里沟茅柴山及樟陂地等处,自垦荒山栽种茶、桐、棕木。又邑绅李梅在北乡二十三都索盘地方自垦荒地,栽种桑树,均称繁盛。.又查得该县杉木,坚细较胜于南赣,木商咸称其佳,似宜扩种”。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表称:“去冬倩友赴浙购办桑秧,现于二十九日运回二千余株,拟即分发各乡栽种,并开垦东门外官荒地种。因此地砂坚硬,仅活五百余株。各乡领种者,因屋前屋后,地土厚润,成活较多。东门外之桑园因受牲畜践踏,出示严禁,并责令地保看守”。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各乡领种桑秧均在房傍隙地种植,并无成林之处。土性宜种茶麻木梓,各乡随处布种,听其自生自长,以致获利较薄。应由地方官加忌劝诫,力挽病源,庶几成效昭然,不患农业不兴”。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县属产茶丰富,向为出产大宗,无如山户不加培植,以致色味日低,且采摘愆期,茶片粗老,甚或掺和湿梗,一经到庄,色味霉变。县属所产茶叶,昔时客商来县收买,且以山户培植焙烘,未经如法。外商亏折,因而裹足。后择访采茶新法八条,示谕山户,欣然乐从,客商收买改为本地商人采办。这年采摘及时,烘焙合度,色、香、味三者俱胜于前,运销汉口,有了起色。县属种茶外,以苎麻为大宗,近年出产浙少,饬令僻地广种。此外茶油亦为大宗,茶油上市时,每斤售钱十一千,民间向用花生菜油掺和,以致滞销,谕示无得作伪,以期挽回商务”。 抗日战争发生后,农业生产日趋下降,经济作物日益减少。解放以来,经济作物逐年回升,引进不少优良新品种。 (一)棉花,我县历代有种棉习惯,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种植面积7000亩,皮棉总产2100担。民国23年(公元1934年),种植面积18700亩,总产3740担。1949年种植面积196亩,总产22担。1952年种植面积增加到12985亩,总产1561担。1963年又减少到252亩,总产113担。1972年,对集中棉区的棉农口粮实行定销,收购棉花实行奖售,当年植棉面积回升到11049亩,平均亩产皮棉65斤,总产7037担。从1972年开始,每年植棉都稳定在一万亩上下,1981年全县植棉增加到20000亩,总产11217担,比1949年增长55倍。主要产地是:清江、浬溪、干楼、船滩、大桥、巾口、宋溪等公社。其中大桥最多达5366亩,其它均为1000亩以上。 (二)苎麻,我县植麻历史悠久,是全省重点产麻县之一,群众有丰富的植麻经验。植麻方法,既可采籽播种,也可挖兜分栽。旧志《物产》卷载,我县植麻的种类有鸡骨白、芦白、广鞭等三种。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全县植麻46000亩,产量26800担。抗日战争后,植麻面积逐年减少,1949年仅有2084亩,总产1695担。五十年代稳定在2000亩上下,六十年代降到千把亩,七十年降到千亩以下,有一段时期出现毁麻种粮,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1979年仅有580亩,总产1039担。1980年后,苎麻生产回升,1981年植面积回升到1613亩,但总产只有942担,比1949年减少44.4%。 (三)茶叶,是我县特产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是一项传统出口物资。盛产“宁红”,驰名中外,在宋朝就有“绿丛遍山野,户户有茶香”的记载。旧志《物产》卷载:“茶,邑所产,伊洞、瓜源、果子洞擅名,然皆逊于象牙洞。细者有白毛,状如银须,雪爪玉钩。+清明摘焙,烹溪涧水注之,色碧,味隽,润喉舌,饮后令人爽豁。叶甘脆,细嚼亦清永。邑人喜茶,所产仅足供用,惟伊洞、瓜源,粗者他方所仰,其牙洞茶,土人亦不可多得。按《图经续志》:‘武宁、宁州皆产茶,宋时名日江茶’。又据《归田录》:‘武宁严阳茶与双井茶相并,为草茶’。合考诸书,宁产茶,茶不甚广,古人龙团磔饼,多失本性,惟草茶元精独存。用初沸水注之,云液浮出,味亦淡永。近,日耕山者众,峦岫童秃,茶亦减色,诸书所云,不尽信也”。 旧志所称“象牙洞一,在今干楼公社境内,地名为“象牙田”。又《山川》卷内载:“龙西洞(今称龙须洞)县西三十里,路径蜿蜒,中有象牙田;铁釜、竹凹、长凹,产茶”。旧志所称“果子洞”,在今浬溪公社境内,《山川》卷内载:“果子洞,县西七十里,由山磴折入,两旁古木交翳如偃盖,石缝苍根横出若阀。内有石室、石锅可玩,山产茶榧。洞中人称榧子为果子,故名”。 从旧志记载,当时产茶地区为伊山、瓜源、干楼、浬溪等地。以干楼象牙洞出产为上品。据《归田录》记载,则我县产茶以严阳为佳,可与修水双井茶媲美。 抗日战争前茶叶产量较高。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全县茶叶产量12000石。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全县茶园面积4万多亩,年产茶叶1万多石。抗日战争后,茶园荒芜老化,产量锐减,1949年全县仅有茶园7273亩,产茶2214担。解放后,重视发展茶叶生产,茶园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1965年比1949年翻了一番。1974年县、社领导赴湖南参观学习后,掀起垦山种茶热潮,社队各级都办了茶场。至1981年,有县办白鹤坪茶场一处,茶园面积3244亩,设有精制厂,年产成茶720担;社办茶场23个,大队办茶场290个,生产队办茶园400多处;总面积47369亩,总产5800担,面积和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6.55倍和3.43倍。产地遍及全县每个公社(场),3000亩以上公社有官莲、船滩、黄段、罗溪、县茶场,其余公社均为1000亩以下。
  (四)药材,我县药材资源丰富。据旧志记载“药之属”有八十九种,县内药材重点产区有:大桥北屏山、温汤九宫山、浬溪太平山、罗溪仙果山、严阳山、杨洲武陵岩、幸福、石渡、南岳、黄段等地区。主要产厚朴、‘黄莲、桂皮、杜仲、大活血,独活、骨碎补、桔梗、柴胡、茯苓等。经常有本县和外县药农上山采集。农民种植的药材有:武芎、生地、元胡、白芍、元参、茯苓、木瓜、苡米、桔梗、白术、荆芥、菊花、牛夕、杜仲、黄枝子等。为了发展药材生产,曾先后建有:温汤公社九富大队石船黄连生产场,南岳公社易星大队、干楼公社干楼大队木瓜场、罗溪公社新庄大队药材场,大桥公社北屏山(即东坪、西坪、新圹、新开等大队)武芎生产基地,安乐林场杜仲基地,严阳公社东坑大队药材场等。‘:大桥北屏山生产的武芎,年产量在千担左右;1975年产二手担,为历史最高纪录。罗溪新庄药材场在引种、试种、野生变家种等方面积累了生产经验,提供桔梗、茯苓、白芍、元胡和苡米等药材三、四百担,产值三万余元。1981年全县药材播种面积466亩。 (五)蚕桑、薄荷、香茅油、甘蔗、晒烟、荸荠等经济作物。解放前后的生产和产量极不稳定,有的作物面积和产量直线上升,有的呈波浪式发展,有的逐年下降。如蚕桑生产,1958年春、夏、秋蚕共。10张,产茧5、6担,1981年仅中秋蚕就有28张,产茧2000余斤。1979年全县引种薄荷8094亩,产油648担,1980年下降到6500多亩,产油量减少一半,1981年继续下降,,仅剩3690亩,产油221担。1980年引进香茅油根种,在黄段、石渡公社试种,当年收油1400多斤,由于气候不适宜,香茅草不能安全越冬,1981年面积减少,仅收香茅油15斤。甘蔗,每年产量达14万斤左右,1972年29万多斤,1979年石渡公社比较集中地种植300亩。随着甘蔗的发展,清江和石渡两个公社,土法办起简易蔗糖厂,产糖28000斤,后因生产成本过高,销路不畅而停产。晒烟主要产地为大桥、路口、横路、莲花等地,年产量100担上下。1964年,全县种植面积287亩,产量318担。荸荠,清代就有种植,解放后,仅风口等地有少量种植,以后逐年增多。1976年县罐头厂开办,生产清水马蹄罐头,荸荠生产有较大发展。
   [=此处为表格(历年茶叶生产情况)=][=此处为表格=][=此处为表格(历年主要经济作物与产量 )=]
  四、蔬菜、瓜果 (一)蔬菜,旧志《物产》卷记载:“蔬之属(凡四十一种):”菘、芥、白菜(有二种,根大茎短名莲花白,根圆而长名箭竿白)、.韭、蕈(俗日黄姑蕈。凡新蕈有毛者能杀人。《本草》载胡椒能解蕈毒)、石耳(出悬崖绝壁性凉)、罗汉菜(叶如豆苗,产南乡山中)、木耳、地蚕菜(其根如僵虫状,色黄,味香脆可嚼。山中人多掘为肴)、罕菜(生深山中,茎小,叶圆而大。菹食味美,俗呼为罕菜,谓罕有也)、麻髯菜(渍之香脆异常)、萝葡(产、洑洲者良)、君达菜、苦苣(一名甘荬,夏月宜食,能益心)、芹(一名水英)、芋(一名蹲鸱)、苦菜(有二种,引蔓者味佳)、薯芋(即山药)、苋(紫白二色,不宜与鳖同食)、马齿苋、菠葭(西域传,贞观十一年,泥波罗遣使来献中国,因有此种)、油菜、紫苏蕨(根可作粉)、胡萝卜(叶似茴香)、薤、茨菰(生水泽中)、葫荽(一名芫荽)、姜、葱、蒜、葫(即大蒜。化肉积,多食损目)、茼蒿、蕹菜、黄莲芽、香椿芽、黄雀花(三月采)、春笋、冬笋、茭笋、豆髯菜(产南山中,茎方、叶细而锐。掇嫩者煮食甘香,曝之味亦佳。食之可却积聚,俗呼为神仙菜)。” 农村蔬菜均为自种自食。供应县城市场的蔬菜基地有老县城东门外,修河南岸杨浦里及修河中占地八十余亩的菜洲上等处。栽种蔬菜品种有青菜、萝,卜、韭菜、菠菜、茄子、黄瓜、冬瓜、葫子、包心白等二十多种,其中以菜洲上的茄子、冬瓜、杨浦里的萝卜(俗称系马桩,形容其粗长)著称。1970年菜洲上菜队迁至新县城东南郊,仍称永洲菜队。县城人口增加,郊区蔬菜基地扩增,有新宁镇东渡大队四个队和黄段公社沙田四队等处。种植的蔬菜品种多,季节早,产量高,与县副食品公司签订蔬菜产销全同,供应县城。现全县有蔬菜基地四百亩,主要品种有:四季豆、辣椒、马铃薯、蕃茄、芥兰包、雪里红、地瓜、茼蒿、莴笋、茭笋、菠菜、‘苦瓜、丝瓜等三十余种。 (二)果类,我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发展果类生产。旧志《物产》卷载:“果之属(凡三十七种):桃、李、杏、樱桃、杨梅、枇杷、梧桐子、栗、鸡头莲、藕、莲子、梨、榛、银杏、石榴、秭、裨、柑、山楂、桔、金橘、金豆、橙、柚、金樱子、芰实、林檎、梅子,榧子、甜槠、苦槠(乡人拾其实,浸数宿,数易水,砻之,滤其汁,入釜煮浓,注瓦器,浇以冷水,则凝结成腐,可啖)、茅栗(丛生小树,茅山上最繁,经烧山爆熟拾之,味佳,以饵小儿)、钩栗(生松山寺)、尖栗(生深山中,性急而坚,其实上锐下圆,味甘)、无心果(生九宫山)、枣(取初熟者,捐其皮,置筐上焙软,剔去核,复焙干,点茶味佳,俗称为枣饼。妇人甚珍之,以飨上宾)、木瓜(伊洞生植最繁,土人焙之为药货。其新者劈片,以蜜渍,曝晒,点茶甚佳。县丞署有香木瓜一本,香色可爱,。然瓜亦不多结,人或异之,今无)、丁香柿(大者俗呼为牛乳柿,甘可啖,唯南乡岸头一株、新丰寺一株无核。)” 解放后,果类有所发展,现有:桃、黄桃、葡萄、樱桃、梨、柑桔、李、沙果、枇杷、杨梅、板栗、枣、猕猴桃等。以伊山的瓜梨、幸福的河南桃、罗坪的黄桃,浬溪的沙果、莲花的板栗、’东林、罗溪的猕猴桃等著称。至1981年止,全县果树面积8066亩,其中梨园3397亩,桃园968亩,柑桔园1186亩,黄桃800亩,板栗900亩,猕猴桃500亩,其他果树316亩,总产量6886担。 猕猴桃为当前世界上一种新兴栽培果树。我县为原产地之一,资源十分丰富,一直处于野生状态。1980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资源调查和优良单株选优工作,证实我县是全省盛产猕猴桃的主要产区之一,年产量在一百三十万斤以上。在调查中并发现单果重达201克的特大果型,被称为当前“猕猴桃王”。 我县共有六种猕猴桃:即中华猕猴桃、麻叶猕猴桃、异色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小叶猕猴桃、对萼猕猴桃等,多分布在全县海拔三百至一千二百米的山坡或较潮湿的山凹间。如石门的田铺、青岭、徐坳、白桥;罗溪的坪源、傅源、尧山、朱山、坪港;严阳的烟溪;石渡的盘溪;东林的东岭、山头等地为主要产地,其它公社(场)均有分布,比较集中的有罗溪、罗坪、’杨洲、温汤、干楼、伊山、横路等七个公社。有的沟谷山地中猕猴桃成片生长,面积达几十亩以上。 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猕猴桃资源,在农科所的西坪建立猕猴桃试验站,设立栽培试验园和原始材料圃。已将单果重201克的猕猴桃树的枝条栽插四十亩试验园,以便加速优良单株的繁殖和选育,逐步把野生变为人工培育的家生猕猴桃。 (三)瓜类作物,旧志载:“瓜之属(几十种)黄瓜(最早熟)、西瓜(子亦可食)、冬瓜、丝瓜、稍瓜、苦瓜、南瓜、土瓜、茄、瓠”。除蔬菜中的南瓜、冬瓜、丝瓜、苦瓜等外,‘属于经济作物的瓜类主要有:西瓜和梨瓜两种,,分布在幸福、黄段、石渡、罗坪等公社。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稻谷
相关专题
小麦
相关专题
红薯
相关专题
玉米
相关专题
大豆
相关专题
荞麦
相关专题
油菜
相关专题
花生
相关专题
芝麻
相关专题
棉花
相关专题
苎麻
相关专题
茶叶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