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群众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72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群众团体
分类号: C912.2
页数: 7
页码: 199-205
摘要: 解放后,1949年6月下旬,成立工会筹备小组,7月成立武宁县总工会。1953年,总工会改称武宁县工会联合会。1958年,又改为武宁县总工会。 县总工会下属组织,县城有店员、邮电、搬运、工厂等工会,以后又建立泥木、金融、食品业等工会。各区有区工会。1953年,排业、航运、教育、茶厂、医务和各机关单位都相继建立工会,并撤销各区基层委员会,成立箬溪、巾口、石渡、浬溪、船滩等工会。
关键词: 武宁县 群众团体

内容

第一节工会 解放前,我县工商业不甚发达,只有少数店员、工徒、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者。民国15年(公元1926年)11月,国民党县党部内设立工人部,从事工人运动。民国16年(公元1927年)春,根据省工代会决议精神,县城成立县工会,泥、木、竹、铁、缝纫、理发、食品等行业二百多工人加入工会。通过“双铜元事件”后,交通便利,工人较多的集镇和农村,均成立基层工会,工运工作进一步得到发展。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八一四”事件后,工会被解散。抗日战争前,县城组织商业工会、盐业工会、船业工会,并成立工人理事会。县城沦陷后停止活动,直到抗日胜利后才恢复。
  解放后,1949年6月下旬,成立工会筹备小组,7月成立武宁县总工会。1953年,总工会改称武宁县工会联合会。1958年,又改为武宁县总工会。 县总工会下属组织,县城有店员、邮电、搬运、工厂等工会,以后又建立泥木、金融、食品业等工会。各区有区工会。1953年,排业、航运、教育、茶厂、医务和各机关单位都相继建立工会,并撤销各区基层委员会,成立箬溪、巾口、石渡、浬溪、船滩等工会。1955年,撤销巾口、石渡、船滩三个镇工会。此后,随着行政区划撤并和机构调整,基层工会组织变动频繁。1954年,镇工会5个,产业工会7个,基层工会41个,职工2150人,其中会员1665人。1973年,基层工会34个,会员2412人。1981年,基层工会162个,会员9721人。
   历届工代会
   第一届于1949年7月在老县城土地巷洪家大屋召开,到会代表150余人。
   第二届于1950年2月在老县城卢氏宗祠召开:到会代表130人。
   第三届于1951年3月13一15日召开,参加大会的有128人。
   第四届于1952年6月11一13日召开,会议代表共计154人。 第五届于1955年4月19一22日召开,实到代表60人,选举县工会联合委员会委员,并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 第六届于1956年5月22一24日召开,实到代表64人,大会选举新的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于1957年6月24一27日召开,代表名额80人,选举第七届工会委员会,并选举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第八届于1959年7月7一9日召开,实到代表100人,大会选举新的委员23人,其中产生常委9人,并选举经费审查委员3人。 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二次积极分子代表会(简称双代会)于1961年10月底召开,出席双代会代表80人,选举委员25人。并选举经费审查委员3人。
   第十届于1963年3月26一28日召开,会议选举19人为工会执行委员,选举经费审查委员3人。 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积极分子会议,于1964年10月10一15日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24人,列席13人。选举工会执行委员32人,并选举经费审查委员3人。选举王宪文、舒贺山为出席江西省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第十二届于1966年元月31日至2月2日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133人,列席14人,改选工会委员会,选举委员21人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成员3人。
   第十三届工代会材料散失。
   第十四届于1973年6月28一30日召开,出席代表199人,选举6人为委员。
   工会主要活动 解放初期,县城组织工人纠察队,日夜巡逻,维护县城治安,并协助驻军剿匪。随后,进行清算反霸。1951年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各行业工人捐款购买飞机大炮,全县工人共捐款12000元。积极参加土地改革、民主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会领导工人深入广泛地开展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对资改造、支援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以及工业学大庆各项运动中,工会均有力地领导工人群众走在运动前列,不断作出贡献。 工会通过召开各种积代会,表彰鼓励先进分子。历年除县和地区召开的奖模大会外,出席省以上的代表有刘锦秀、周绪政、董汉民、张玉振、王贤东、张国良等。 关心群众生活,做好文体工作。1949年下半年举办工人夜校。1951年成立工人俱乐部,以后办了两个业余剧团。后几年开办职工业余学校,1978年职工参加学习人数达2069人。
   第二节农民协会、贫下中农协会 我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均建立农民协会,选出贫雇农阶级中先进人物担任领导。宣传动员广大农民参加革命,为苏区政权建设和农业生产作出贡献。 民国15年(公元1926年)11月,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县党部内设立农民部,从事农民运动。民国16年(公元1927年)春,根据省农代会决议精神,成立县农民协会。农村中如黄段、风口、斜滩、源口等二十多处均成立农协,会员有八千余人。5月间在县城成立农民自卫军,农民开始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6月间,开展“二五”减租运动,分别处理一批土豪劣绅。农会在农村中代替了旧政权,一切权力归农民协会。“八·一四”事件发生后,农民自卫军被迫解散,农民协会被封闭,农民运动受到极大挫折。 解放后,1949年10月22日,县委召开全县农民代表会,随之在全县村、乡、区建立农会组织,农会成为农村中最高权力机关。1950年3月底,县委又召开全县农民代表会,成立县农会。1951年元月中旬,全县分区召开贫雇农代表会,传达土改文件,结合土地改革,对农会进行整顿。教育贫雇农团结起来,参加土改斗争,每个土改乡建立贫雇农主席团。以主席团为核心,发展农会组织。至1953年3月,全县农协会员有60799人。
  1965年3月1一5日,县委召开全县首届一次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暨农业先进代表大会,成立武宁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选举出席全省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代表。同年12月17一21日,县委主持召开“武宁县1965年度贫农下中农代表会”暨农业先进代表会。会议听取县委书记高云程的报告,学习《二十三条》和《贫协条例》,选举县贫农、下中农协会委员,正式成立武宁县贫农、下中农协会委员会。会后,各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都普遍建立贫协组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活动。
   第三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武宁县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3月。自成立以来,先后共召开十一次团代表大会。 第一次团代会于1951年10月召开。到会代表189人,选举团县委委员11人,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武宁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
   第二次团代会于1953年3月召开。到会代表.132人,改选团县委委员9人。 第三次团代会于1955年2月召开。到会代表157人,改选团县委委员13人,动员团员积极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四次团代会于1956年7月召开。到会代表266人,选举团县委委员19人,号召团员和青年学文化、学科学,向文化科学进军。 第五次团代会于1957年10月召开。到会代表264人,团的名称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
   第六次团代会于1959年11月召开。选举团县委委员11人。
   第七次团代会于1961年12月召开。选举团县委委员19人,讨论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等问题。
   第八次团代会于1963年3月召开。到会代表450人,讨论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问题。
   第九次团代会于1966年2月召开。到会代表424人,组织全县青年在农业生产中起突击作用。 第十次团代会于1973年1月召开。到会代表552人,讨论在全县青年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阶级教育等问题。第十一次团代会于1978年10月召开。到会代表560人,选举团县委委员35人。 共青团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58年全县有团员1706名,l978年发展到12239名,增长7.17倍。1981年略有减少,全县仍有团员9618名。 共产主义青年团受党的委托,对青少年负有教育培养责任。1950年县成立少年儿童的组织少年先锋队。1953年全县各区完全小学均建立队组织。8月份,召开全县第一次少先队辅导员会议。全县当时有少先大队6个,中队59个,小队158个,大,中队辅导员72名。此后每年都召开一至二次辅导员会议。1959年,召开全县第一次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大会。1966年,少先队员发展到29250人,占队龄儿童的86.2%。有少先大队241个,中队603个,是建队以来发展最高的一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停止活动。1973年,少先队逐渐恢复。1981年,少先队员发展到30588人,占队龄儿童53%。有少先大队683个,辅导员1306名。 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有力助手,是党的后备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团员和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召唤,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79一1981年全县获得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的有305人,获得新长征突击队光荣称号的有109个。南岳公社易星大队团支部书记李高文、罗坪公社团委书记卢育铭曾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 妇联,是各级妇女联合会的简称。我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3月,成立武宁县妇女协会,由张兆英首任主任。后由张功莲、戴菊仙、周贤梅、张淑女、成兴姣继任妇女主任,组织妇女为革命做了很多工作。解放后,1950年3月,成立县妇联筹委会,全县124个乡均成立妇女会。同年10月,召开全县妇女代表会,代表185人,选出执行委员13人,正式成立武宁县妇女联合会。1951年5月,召开全县妇女代表会,代表67人。乡村基层妇女组织统一改称乡妇代会。每个乡按自然村划分若干个妇代会小组。
  1952年6月5日,召开全县妇女代表会议,代表141人。讨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和贯彻《婚姻法》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妇联停止活动。到1973年恢复,开展正常工作。首次会议于1954年3月10一13日召开。代表140人。选举县妇联执行委员17人,常委7人,成立执委会和常委会。
   二次会议于1957年11月5一8日召开。代表170人。
   三次会议于1959年12月10日召开。代表332人,选举县妇联组成人员。 四次会议于1964年12月26日召开。代表200人,选举出席省妇女代表会代表4人,讨论县妇联提出“关于在全县妇女中开展‘三个五好’活动的意见”。 五次会议于1968年6月下旬召开。代表535人,选举全县第五届妇女联合会委员29名,常委9名。六次会议于1973年10月召开。代表538人,来自农业战线的占80%左右,选举执行委员28名常委7名。 新中国诞生,几千年受尽压迫奴役的妇女终于解放。1949年起,我县广大妇女在共产党领导下,踊跃投入各项政治运动。 解放初期,有很多妇女积极参加纠纷匪反霸和支前工作。横路区政府被土匪包围时,有一老婆婆冒着生命危险送信。我军在严阳剿匪被围,有些妇女悄悄送饭上山。各地有很多妇女做军鞋支援前线,县城妇女做布鞋七千双。1950年各级妇代会成立后,认真贯彻“男女一齐发动”的方针,广大妇女在各项政治运动中,都作出了很大贡献。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妇女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军鞋12370双,慰问袋570个,毛巾196条。第一批45个土改乡,参加反霸斗争的妇女有6237人。1953年3月,开展全县性的贯彻《婚姻法》运动。通过宣传教育,广大群众基本上划清了新旧婚姻制度的界线,解决家庭、夫妻纠纷1742起。出现模范夫妻1653对,和睦家庭6700个。有很多封建包办婚姻案件,得到合理处置。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妇女开始摆脱家务圈子,走向社会,在各条战线大显身手,与男子并驾齐驱。1952年妇女会犁田、耙’田的仅200多人,1956年有57875人。1950年妇女会插秧的404人,1958年有16600人,其中能手2770人,最快的一天能插i亩。在各级组织中,妇女担任领导的日益增多,1954年农业社正副女社长22人,1957年增至110人;1964年任人民公社大队支书的2人、大队长4人、生产队长11人。1965年任生产队长有51人。在各条战线上的女干部、女职工一年比一年多,1960年,全县女职工684人(其中女干部105人)。1965年女干部达181人,占全县干部总数8.6%。担任副县长、副部长、副局长的5人。
  1980年,全县有女职工3269人(其中女干部350人),女职工占职工总数29%,女干部占干部总数12%。在妇女中有很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农业战线上1960年被授予全国红旗单位的.3个,红旗手1人。1979年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三八”红旗手3人。农业战线突出的模范人物和事迹简录于下:
   熊远秀 黄段公社南村大队人。幼年丧父,做童养媳,家贫苦,丈夫早逝,过着饥寒交迫、孤苦伶丁的生活。解放后,翻了身,热爱新社会,积极参加政治运动,带头走农业合作化道潞。年逾花甲不服老,身无子女无后忧,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为生产队改变了面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十多次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羔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辛从英 船滩公社五丰大队人。工作认真,有领导艺术,是个有魄力的党员。1974年担任第二生产队队长后,摆开孩子多、家务重的拖累,一心扑在农业生产上,每年出工三百一十多天。在她带领下,农业连年增产,1975年全队增产粮食18300斤,每亩平均增产117斤,从此不吃回供粮。1976年带领社员改造水田八亩,挑走沙石六万多担,积肥四千多担,又增产11300斤,超额完成征购粮,提存储备粮5000余斤。1977年,因山洪爆发,早稻减产,她毅然采取二晚杂优化,合理密植等增产措施,使二晚产量超过早稻,灾年增产5000多斤,社员口粮达614斤,每人贡献商品粮1000斤。1978年大旱,她带领社员积极抗旱,仍取得比上年增产6000多斤的成绩。多年评为县甲等劳模。1979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幼托工作有很大起色,1981年全县幼儿园121所,幼儿班384个,入园(班)幼儿6026人,占全县应入园幼儿总数32%。全县长年幼儿所13所,受托幼儿88名;农村临时托儿组511个,受托儿童2411名。同年举办幼师培训班2期,培训幼儿师资55名。12月下旬,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托幼工作和妇女工作先代会,先进代表200人,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
   第五节科学技术协会
  1956年10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开展科普讲座、展览,利用幻灯、黑板报等进行科普知识宣传。
  1959年11月,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与全国科学联合会合并,县科普协会改建为科学技术协会,原科普宣传员转为科协会员,产生县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同时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农业、工交、文卫等四个学术中心小组,开展学术交流、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推广科研成果,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破除封建迷信等活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协工作中断。
  1979年11月,县科协恢复成立,筹备召开第二次科学技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相继成立医药卫生、水利电力、机械、教育、林学农学、畜牧兽医等七个学会。有会员1036人。
   第六节工商业联合会 民国9年(1920年),武宁县商会成立,内设常务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下属有同业公会和非同业公会。同业公会有布匹、药材、百货、文具、糕点、米油、客栈等业;非同业公会由摊贩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商会组织解体。民国30年(公元1941年)3月,日寇退出县城,4月重新建立商会,到1949年解放时止。
  解放初期仍保留武宁县商会。1950年10月成立武宁县工商联筹备委员会(简称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商业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1952年12月,召开全县国营、合作、私营工商业代表联席会议。1953年4月27日,召开全县工商业代表会,正式成立武宁县工商业联合会,选出委员27人(其中私方代表22人,国营代表4人,干部1人),同时选出监委7人,执委20人。执委内产生常委15人,其中正、副主任委员4人。箬溪、巾口、横路、浬溪、船滩、石渡、罗溪、石门八个镇均成立工商联分会。工商联自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先后共召开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届会议于1954年3月召开,代表99人;第三届会议于1955年9月召开,代表66人;第四届会议于1957年2月召开,代表93人;第五届会议于1960年5月召开,代表78人;第六届会议于1962年3月召开,代表108人;第七届会议于1965年12月召开,代表35人。会议主要是总结工作,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选举成立下届工商联合会,研究布置新的工作任务。 工商联成立后,及时向工商业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1951年1月26日,城镇工商联举行声讨美帝国主义侵朝罪行大会,签订爱国公约,号召会员捐款购买飞机大炮。三天内捐献黄金7两8钱2分9厘,首饰银440两5钱,银币307元,铜币171斤10两,人民币55280元。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推动下,工商联带领全体工商业者走社会主义道路,迎接社会主义改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商联停止活动。
   第七节中苏友好协会
  1951年5月,成立武宁县中苏友好协会,区乡亦先后建立。区设工作委员会,乡设支会,行政组设分支会。在农村成立支会84个,传授站21个,宣传员1721人,会员56500余人。 在五十年代的前五年,每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日和苏联十月革命节,均举行庆祝活动。五十年代中期,中苏支协名存实亡,活动逐渐停止。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