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政治协商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71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政治协商会议
分类号: D628.56
页数: 3
页码: 196-198
摘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武宁县委员会于1959年1月成立筹备委员会,经过积极筹备,于同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关键词: 政治协商会议 武宁县

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武宁县委员会于1959年1月成立筹备委员会,经过积极筹备,于同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产生了本届常务委员会及主席、副主席,张志为主席,黎焕新、王延富、盛怀谷、郭载阳为副主席,肖庚生、罗彦斌、洪科呈、陈自力、陈清廉(女)、杨展黄、雷混初、樊立荣、熊宣凯为常务委员。本届委员共计53名,其中:中共4名、团县委1名、县工商联5名,县总工会2名、农民2名、县妇联1名、戏剧界3名、科学技术界3名、教育界7名、医学卫生界4名、少数民族1名,特邀20名。副主席黎焕新在会上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我县政协今后任务”的报告。会议作出相应的决议。全体委员并列席县三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听取报告。会议至10月20日结束。 本届第二次会议于1961年1月31日至2月4日在县城举行。听取关于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改造世界观的报告,并作出决议。本次会议委员人事未有变动。第三次于1962年11月21日至26日在县城举行,副主席盛怀谷作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作出相应决议。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列席县第四届二次人大会议。本次会议增补了部分委员、常委和副主席,委员增加到57名,常委增加到19名。张志担任主席,黎焕新、陈兆麟、盛怀谷、郭载阳担任副主席:刘会兰、朱可贞、肖庚生、陈自力、陈清廉(女)、杨展黄、张镇环、洪科呈、曾昭民(女)、雷混初、熊宣凯、廖纫兰(女)、樊立荣、戴义瑞为常务委员。 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63年7月20日至27日在县城举行。副主席盛怀谷作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作出决议。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列席县第五届一次人大会议。会}义选举产生第二届常务委员会。本届委员会共有委员61名,常委17名。高云程为主席,黎焕新、盛怀谷、陈兆麟、郭载阳为副主席,刘会兰、朱可贞、刘辉庆、肖庚生、陈自力、陈清廉(女)、杨展黄、张镇环、曾昭民(女)、熊宣凯、廖纫兰(女)、戴义瑞为常务委员。 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65年8月29日至9月4日在县城举行。副主席郭载阳作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作出决议。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列席县第六届一次人大会议。 本次会议选举产生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及常委名额与上届同。高云程为主席,周国兴、盛怀谷、练志、郭载阳为副主席,刘会兰、徐树仁、朱可贞、刘辉庆、肖庚生、陈自力、陈清廉(女)、吴履生、张镇环、曾昭民(女)、廖纫兰(女)、熊宣凯为常务委员,刘会兰任秘书长。委员会共有委员61名,其中:中共党员22名,占委员总数36%;非党人士39名,占委员总数64%。 “文化大革命”以后,政协活动被迫停止。1979年6月,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召开,省、县政协随之恢复活动。1981年1月12日,成立“武宁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和武宁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备工作。根据中共武宁县委的提议,经县政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第四届委员。 随着形势的发展,要求人民政协有更多的广泛性,第四届委员名额增为83名,比上届增加22名。除上届保留的委员33名外,第四届新增50名。在本届委员中,中共党员36名,非党人士47名。各界代表的名额是:中国共产党7名、民主党派2名、工会5名、共青团1名、妇联1名、农民4名、科技11名、教育13名、医药卫生10名;文艺2名、体育1名、少数民族2名、宗教1名、特邀23名(包括原工商业者3名、苏区老干部9名、退休、离休老干部4名、台属1名、侨眷1名、其他方面5名)。 四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1981年3月1日举行。会议听取三届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本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通过决议,并列席县第七届全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此后,县政协又开展正常活动。 本届会议选举产生的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主席李伏生,副主席戴利金、陈启后、路茂林、张罗,秘书长陈启后;常委马文珍、朱可贞、刘辉庆、刘堂基、汤平朴、肖庚生、杨平宇、陈清廉(女)、张镇环、雷冬根、廖纫兰(女)、熊宣凯、樊启松。
  [=此处为表格(县政协历届主席、副主席名单)=]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